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苏教版高一化学与人教版比较改动比较大,使新教材实验优点明显,但还是存在较多缺点,本文指出了新教材的若干优点和缺点。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浙江实施已经有两年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将其与人教版教材比较,发现苏教版教材有很多的优点,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我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苏教版高一化学实验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一、苏教版高一化学实验的优点 

 

(一)实验图像优点多。 

苏教版教材的颜色更丰富,不再是人教版教材中的黑、白、粉红三色调,多数图片都是实物拍摄,比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就添加了6张图。用图片比较生动直观,适合传递具体、形象的事物,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具有启发和教育功能,尤其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美的感受,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而且图片能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实验的正确现象与规范操作,比如部分焰色反应(特别是钾)在高中实验室很难做出一个理想的效果,而新教材增加了图片,使学生通过课本上的实验图片更直观地了解现象。 

(二)实验数目、种类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旧版高中高一化学教材中实验共有38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共有8个,另外还有5个选做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学校没有涉及);新教材高一化学必修1共有实验51个,其中观察与思考(演示实验)有27个,活动与探究(学生实验)有24个。(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0个实验,其中观察与思考3个,活动与探究7个。(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20个实验,其中观察与思考10个,活动与探究10个。(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7个实验,其中观察与思考2个,活动与探究5个。(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14个实验,其中观察与思考12个,活动与探究2个。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学生探究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是以探究为中心,还增设了学生实验设计方案课题,我们通过这些探究性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科学的研究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旧教材很少涉及实验的探究性,大都是教师的演示性实验,学生的参与性大打折扣,课堂上学生就好像是观众,看着教师在讲台上表演,表演到精彩部分的时候给点喝彩和欢呼,整个实验做下来,学生丝毫感觉不到实验的乐趣,只能瞪大眼,干着急。在新教材中,实验已经成为课堂的主导,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不足,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操作变为主动、探究的实验,活跃了学生思维,开发了学生潜能,使学生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主体,从实验中去发现、去感受、去探究,学生的潜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得以挖掘。 

(四)实验编排更合理,效果更明显。 

在旧教材中学生实验基本上是在学习完新课知识后,以巩固知识、验证性质为目的安排设置的。学生一般是在学完本章知识以后再去做这些实验。这时,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实验结果就一定要符合所学的知识点。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和书上不同的现象,学生就会认为是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而不去深入地探索实验与理论不符的地方。教师也无从发现实验中的问题,不能及时改进实验,从而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点,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再感觉到新鲜和陌生,因此就没有了成就感,从而自然而然地就降低了做实验的兴趣。而在新教材中实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从实验中去发现、去感受、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学生的潜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得以挖掘和体现。 

(五)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新教材对部分实验做了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比如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旧教材用电解槽,而电解槽透明度不高,学生难以观察到现象;新教材用u型管代替了电解槽,使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铜和氯气的产生。 

(六)部分实验注重了环保意识。 

随着工业和生活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课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技能、探索化学奥秘的场所。然而,化学实验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污染源。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保护我们的地球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新教材部分实验体现了这个原则。比如必修1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将阳极产生的氯气用氢氧化钠吸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的实验装置中也添加了尾气处理装置。 

 

二、苏教版高一化学实验的缺点 

 

(一)环保意识并没有全面贯彻。 

新教材的绝大部分实验都没贯彻环保观念。比如在电解实验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将阳极产生的氯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但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就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而且生成的氯气未作任何处理,直接逸散到空气中,对学生可能会造成危害,并污染环境。有关氯、溴、碘的实验都没有考虑挥发造成的危害。再如铜和浓硝酸的实验中,由于采用是开放的装置,二氧化氮易泄露污染环境和危及师生健康。理论上可用封闭的装置来完成实验,防止二氧化氮外泄,从而控制污染。但多少学校有封闭的装置?即使该学校有封闭的装置,如果多位教师同时上这一课该如何解决?在现实中又有多少教师会使用封闭的装置呢? 

(二)该改的没改。 

新教材中的部分实验和旧教材完全相同,并没有对旧教材中的问题进行改进。比如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的实验装置,在使用旧教材时练习中很多题目会讲到用一个倒置漏斗防止尾气处理的倒吸问题,但新教材的实验依然没有改进。又如潮湿氯气的漂白作用,新教材中的图片和旧教材一样用鲜花做实验材料,但鲜花被漂白的速度非常慢,我们做该实验一般都是前一天处理鲜花,而且鲜花也不能完全被漂白(课本中的图中的鲜花也没有完全被漂白)。再如钠的性质实验中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结果只在石棉网上看到黑糊糊的一块斑,很难看到黄色的过氧化钠产生。如果将该实验改成:把钠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燃烧,这样燃烧的过程学生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并且燃烧后生成的过氧化钠有一部分粘在玻璃管上,学生可以较好地观察到它的颜色。或者把钠放在坩埚里加热效果也不错。 

(三)莫名其妙的更改。 

新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更改让教师感到莫名其妙。比如必修2中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旧教材中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但新教材将该实验中的无水乙醇浸入50℃的热水中,教师都不明白课本这样更改的目的,而且这使实验变得繁琐,结果不少教师上课做实验时依然采用老教材的实验。部分教师猜测这样改的目的是使乙醛挥发,使气味的变化更加明显。但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这样更改作用并不明显,因为乙醇的气味把乙醛的气味给盖住了。希望编者以后改进实验时最好在教参中加以说明。 

(四)失败的改进。 

新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更改是完全失败的,更改的结果是使实验无法实现。比如氯气的性质实验2,旧教材将金属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中加热再放入氯气中。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缺点是玻璃匙很多学校都没有,因为这个原因新教材对该实验做了改动。新教材描述的是先在集气瓶中放一团玻璃棉,再将两小块钠放在玻璃棉上,立即通入氯气,结果根本就没反应。一开始我们以为是自己的原因使该实验无法实现,但后来在我市的一次公开课上我们询问了其他学校的教师,发现没有一个学校能将该实验现象做出来。这就明显地说明该实验的更改有问题,而且玻璃棉到底是什么,大家也不清楚。旧教材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实验装置图,比较繁琐,而新教材中改成了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改动后的实验操作简便,但在布条的选择上有困难,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根据实际操作结果来看,布条的褪色也不明显。 

 

三、几点建议 

 

(1)新教材是完全建立在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对于一位只有几年教龄的教师来说使用新教材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我建议编者能从新教师的角度出发,对课本的实验中的描叙尽量详细,即使由于版面的原因课本不能很详细地描述,也要在教参中说明。 

(2)对于一些实验希望编者从普通学校的普通实验室出发,实验设计时尽量做到仪器要求简单、设备要求简单,并能统一提供实验材料,以减轻教师负担(比如布条的问题)。 

(3)2009的新教材和最初的新教材比较有部分改动,说明编者发现了新教材存在缺点,而发现缺点并能改正缺点的最佳人选就是教师,所以希望编者在改编时能向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征求意见,使新教材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程正福.苯酚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设计[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3,(02).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电工实验教学;整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113-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实验室建设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各项举措纷至沓来,不断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不断更新现有课程的内容,改革教学教育的方法,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在电工实验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中,往往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存在或者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电工实验教学。

1 当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工实验教学中普遍存

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硬件条件的不完善

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现状而言,实验室的实验操作台、实验设备、实验仪器都比较陈旧。例如,学生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做相关实验时,所用的三菱公司F系列的型号,早已跟不上现行工业工艺中使用的型号,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此外,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学校规模及学生人数快速发展,实验设备的紧缺与超负荷使用状态越发明显。电工实验室作为承担实践教学工作量较大的公共实验室,其实验设备套数及先进程度需要有进一步的完善。

1.2 学生预习意识薄弱,难以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带教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问题:一些学生在做实验前不预习,不写实习预习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根本就不明确;一些学生认为实验课程根本没理论课来的重要,所以,对于课前教师的重要讲解点不注意听讲,马虎对待;一些学生在没有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的情况下,就进行实验设备或仪器的连接、调试,盲目操作,造成元器件的损坏,设备故障频繁出现,耗材较多;更有一些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基本是被动的,甚至有些学生存在不良的依赖心理,不积极主动操作实验,依靠同座位的同学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得不到必要的实验训练;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学生缺乏应有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感觉无从下手,一味地向教师寻求帮助。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1.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不统一

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情况而言,普遍都是在学完课本理论知识之后,进行实践环节,就此产生滞后问题。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往往没搞清实验与理论知识的哪部分是相关的,就盲目地进行操作,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而且理论学习较为冗长,而实践教学的时间则较少,所以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

2 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实验教学

2.1 加强实验室的整体配套设施

实验室设备的完善是提高整个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必要基础。为了使实验室硬件条件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改善实验室的工作条件,及时更换陈旧设备,重新配置符合要求的稳压电源和保护装置,以保证设备、仪器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同时在选择实验设备时,从元器件选择、电路组装、故障排除、设计创新以及仪器设备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为学生提高良好的设备条件。再者可以设法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为学生充分提供演示性实验场所,即教师对实验进行演示、操作,学生从旁观察,提出疑问,加深理解。

科学实践性实验场所,即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自己预习好相关实验内容,进行实验的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结果,做到真正充分验证理论结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开放式探究实验场所,即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也可以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 丰富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讲,光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并不能代表实验室的水平,反而制定丰富而完善的实验内容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编写一批高质量的实验教材,开发相应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和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不同的级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发挥他们的潜在创新意识,做一些创新型实验,或者既有硬件又有软件的综合性实验。例如,先用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在可行的基础上再用硬件组装调试,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还要注意搞好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现有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实验人员可以不定期地去参加一下理论知识的培训或者技能的培训,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积累教学资料,经常进行教法研究,为切实提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水平。成立教学督导组,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参加督导,把发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转达并指导,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

2.3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与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电工实验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就尤为重要。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实验内容进行基本的讲解,相应地提出一些精而细的问题,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寻求这些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多想、多动手、多比较,诱导学生更多地去观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和产生的问题,进而做到既动手又动脑,尽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热情,起到在实验运作中培养智力和训练实验技能的作用。

在完成基本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启发性、指导性词句,让学生扩宽思路,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设计,自己独立思考、讨论设计方案,查阅大量的资料,提出理论依据或借助于计算机仿真软件先进行仿真,后进行操作。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确立观察内容,过程中会预想的问题,适当地设想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得到启迪,提高独立思考和操作实验的能力。必要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案来实现实验结果。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相关资料,通过比较,选择最佳设计,实现别具一格的方案,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

3 结语

改善电工实验教学质量已经是重中之重,必须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模式。而作为实验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特殊功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一项永恒的主题。上述所提的整改措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突出操作训练,使学生真正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锻炼实验能力,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一方面而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爱民.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9-11.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1.前言

电子电工专业是高等工科院校设置的一门实用性很强专业,是创新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实践和研究、独立思考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起着主要作用,它是“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教改主要任务,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目前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革,使实验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是高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所研究十分必要的课题。

2.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作为电工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通过高校设置良好的实验环境的形式来训练学生基本动手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目前许多高校仍沿用传统的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堂中按时、按量以及按教材内容完成教师指定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依附体”。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搬老师步骤完成实验任务,极其被动地“走形式”验证理论知识,不能充分锻炼其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有悖于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的初衷。另外,传统实验教学长期以来有着“重理论轻实验”的弊病,实验考核方式也以单一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单调,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笔记”的方式,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积极性。可见,传统的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由于自身缺陷,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亟须对其进行改革,才能激发学生实践学习兴趣,更好发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优势。

3.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3.1改进教学手段,更新实验内容

教师应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展开实验教学,避免单调板书形式来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例如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为了方便同学们直观认识元器件,以实物的方式对大家进行展示、着重讲解它们的不同,并让学生们自己测量元器件,避免理论知识枯燥化。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和模拟等教学手段,避免封闭式的教学管理来培养其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打造“学习型”课堂,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更好适应实验教学教育改革;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新,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基本技能,还涵盖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实验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才能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的兴趣。教师可根据具体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内容,在细分为基础、综合、现代应用等模块,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推行自主式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来启迪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3.2 单独设置和考核实验课

在传统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是其主要两种形式,并且实验教学常常沦为课堂教学的“附庸”,即教师根据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容和进展进行实验教学安排,导致实验教学不能自成体系、不能得到很好地重视。实验教学有包含基础实验、设计实验等完整教学体系,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课的可能,因此教师应该单独增设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环节。目前,电子电工专业已有自己编写的实验教程教材,教师可以选用该教材独立设课,合理统一安排基本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以及综合型实验内容,既能保证教学时数,又能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和教学效率。实验教学独立设课也为单独考核提供了条件,教师还可以建立科学的实验课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实验教学题库、实验报告撰写方式,采取现场考核,确保给分公平公正。

3.3创新开放式实验

钱仁根教授认为:“实验室开放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层面的开放,即学生可以自由确定实验的时间;二是内容层面的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内容,或是在教师指定的范围来选定实验内容;三是对学生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开放”[1]。实行开放实验室,一是时间上给予学生做实验的时间自由,在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前提下,高校可适当宽松安排实验室开放时间,给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提供更多时间和机会来进行多层次的实验。二是开放实验室应该有更多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项目内容设计实验方案来应用理论知识,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可以写出书面或电子形式的实验报告请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可以进行评价,关注报告中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能力及解决实验中存在问题的能力,若是优秀的实验结果,教师还可以鼓励这些学生再次参与实验过程,并培训组织参加各类电子电工相关竞赛,这样不仅展现和锻炼学生能力,也可丰富了教学成果。实验中心设计项目还可以逐步增加一些设计型和综合性实验鼓励大学生参与,克服传统封闭教学的不足,极大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电工专业实验教学是“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教改主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更新实验内容、单独设置和考核实验课以及创新开放式实验等优化策略有针对性地对目前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实验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才能更好培养高水平并适应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的电子电工专业人才 。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电子专业 研究 实践

电子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性课程,与信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子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是电子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年来,电子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课程,国家更是将电子信息列为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子专业的学校教育目前处于瓶颈阶段,面临一系列教育难题,尤其以课堂教学问题最为突出。因此积极借鉴信息化大赛的成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解决电子专业教学问题的必由之路。笔者以信息化大赛背景下的电子专业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教学信息化过程。

一、教学信息化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当前,信息网络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已必不可少,网络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生活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信息化教学就是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

首先,教学与信息的结合是现实所需。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教学已经在国内的教育领域形成规模,这为教育的实质性改革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国家也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充分利用看作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可以说,与信息化相结合是社会现实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与信息的结合能够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这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而信息网络的独特性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教师来说,信息网络创造了虚拟教学平台,变革了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对学生来说,教学信息化有效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束缚,为他们的自由交谈、自由想象、自由发挥创造了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信息化遵循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尝试教育改革的一剂“良药”。而在此背景下,每年一届的信息化大赛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将信息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平台。

二、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当前,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实践课时较少。目前的电子专业课程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实习四部分构成,其中,专业课与实习是核心环节,集中体现了“学习+实践”的高职教育特点。但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在课时安排方面存在着三个不平衡:专业课时大于实习课时,理论课时大于实践课时,课堂教学课时大于实际操作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不平衡,学生的学习活动被迫停留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层面,而动手操作能力则显得捉襟见肘。

其次,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疲于应付。电子专业偏理科,是对电子电气、机械电工学科的研究。因此,电子专业的机械制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工识图、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专业课程的内容比较枯燥,再加上传统的静态的单向传授方式,这些都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疲于应付,得过且过。

最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活动缺少创新性。电子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一方面是受课程本身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教学方式的保守与落后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接受,很少表现出主动的状态。与此同时,实践操作课时得不到保障,学生自学时间较短。在主观与客观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了纸上谈兵。

三、信息化大赛背景下的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策略

由上可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甚至违背了现代教育理念与客观规律。因此,我们急需以信息化教学为切入点,详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借鉴、模仿信息化大赛中的有益尝试,改进教学实践中的不足。

1.动画导引,变枯燥为生动

面对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如何吸引学生至关重要。在信息化大赛的参赛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做导引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电脑动画、视频技术。据此,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视频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全景概括+名人访谈+成果展示”的导引方式。例如,学习电子设计自动化时,可以先用视频剪辑或FLASH的方式回顾其发展历史,然后在网上搜集专家、名人对自动化的理解与感受,最后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对电子自动化成果进行展示。

2.创设情境,变抽象为形象

电子专业课程概念内容高度抽象化,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因此,将抽象的内容转换为具体的形象就成为电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赛项目“TD-LTE单站基站建设”中,单站、基站、流程、定位、TD-LTE等概念都是极度抽象化的,即使有些概念的表面意思非常清楚,但其内容却极其复杂,学生理解、接受起来很困难。该学院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出来。由此可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创设情境,将抽象的内容置于情境中,然后在声音、图片、视频的综合作用下,抽象的概念就会变为具体的形象。例如,在《电工基础》“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一节中,充放电原理很难理解,我们可以先制作、播放一段关于电容器充放电的flas,然后利用编程在电脑上显示正负电荷的移动过程及灯泡明暗情况,让学生在深切领悟的同时对电工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3.演示过程,变难点为易点

在电子专业课程中,很多概念、原理、法则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我们认为将原理、法则过程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所谓“过程化”,就是在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所学内容进行动画描述、流程演示以及局部放大。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甲醇的精馏”就采用了流程展示的方式,而临沂职业学院的“中国梦、青年梦”则局部放大了青年梦。不管选取哪种过程化形式,两个学校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积极借鉴。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一节中,可以利用投影仪将二极管的图形、符号、波形、电路连接图投射出来,并用不同的符号标记,然后让学生观察电流的流动过程,整个过程一目了然,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四、小结

总之,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传播媒介,网络信息化以其独特的优势给予了课堂教学更多的支持,它能让书本知识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自由交流互动的平台。因此,信息化教学既是教师手中得力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帮手。

参考文献:

[1]唐文晶,武马群.基于虚拟系统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实践教学大赛赛项设置规程与组织机制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4).

[2]王金霞.信息化大赛背景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4(17).

[3]谭邦喜.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浅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26).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学实验教学;辅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强化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节奏的加快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高中化学知识容量增大,这就迫使化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势在必行。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其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能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了优化,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课堂的效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字幕,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前用投影模拟演示试验操作方法,分析实验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使学生掌握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大大增强实验的安全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试验现象,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更具自主性的探索空间,能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投影

化学演示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要能真正起到演示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传统演示实验的缺陷,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如演示稀释浓H2SO4的实验时,可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可使验证性实验更具科学性;又如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的对比实验中,通过实物投影进行放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清楚观察到反应的过程,这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就不言而喻了,而且学生理解、掌握起知识来就会感到轻松、自然,进而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二)摄像技术

首先,在化学教学中,一些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且常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得较多的信息,可以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演示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的全过程,又能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乏实验的真实性。如氯水见光分解实验可采用摄像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有效性。

其次,有些化学演示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难以实施演示,而借助于摄像教学,既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了环境,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浓H2SO4的稀释实验,一般课堂上只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仅作讲解,而通过运用摄像技术对浓H2SO4滴入水中后放出大量的热量使H2SO4产生飞溅现象进行演示,能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规则和步骤,减少实验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