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的起源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管理会计信息化
管理会计兴起于上个世纪初,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管理会计这一概念是在1952年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进行确定的,并将其作为企业自身会计体系的统称[1]。管理会计的工作是使用相关数据信息,将会计和管理之间进行有机融合,不仅在企业经营规划、投资决策、财务管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现代化管理科学在会计领域中的成果。管理会计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同时也为企业以及公共管理等方面带来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管理会计引进我国的时间相对较晚,其实际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较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就我国管理会计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会计信息化尚且处在初级阶段,实际的应用范围也没有得到有效拓展,使得管理会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而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将管理会计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为企业发展决策、企业管理等方面,提供切实可靠的信息。
1.2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财务流程处理的基础,把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相应流程的规范、提高流程效率、减少运营成本的支出以及创造价值作为最终目标,站在市场视角上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分布式管理模式[2]。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充分使用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优势,将企业各部门的财务进行整合,构建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而对企业财务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而共享服务中心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企业部门提供标准化、程序化的财务工作方式。然而,现阶段对于财务共享服务的探究过于侧重于模式建设、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而少有对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尤其是对管理会计和会计信息化二者相结合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财务共享服务对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2.1促进管理会计水平的有效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的有效构建为企业制定了完善且统一的财务制度,还有效地将财务部门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同时构建了适合企业发展财务管理程序,使得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决策等方面可以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从而推动企业管理会计的良好发展。例如,某大型通讯集团构建了各项水平达标、功能相对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而集团则取消内部单位中的财务部门,通过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进一步实现了会计人员的集成化[3]。使得一部分会计人员进入到基层单位为其提供咨询以及相应的管控服务,而另一部分会计人员则为集团投资发展、决策以及战略制定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达到了会计人员转型的目的,更好地推动了集团管理会计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
2.2有效推动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因此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企业间的各部门一旦出现分离,在想要克服区域上的距离,达到向客户提供高效率、全面性、质量高的服务目的,就必须使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其有力支撑,不管是财务核算、管理、决策等业务,都要使用信息系统才能完成[4]。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使用的信息化体系有以下几种:ERP系统、网上银行系统以及银行和企业互联系统,除去上述几种常用信息化系统以外,其中还包含了会计核算系统、报账系统和辅助系统等。例如,在企业报账环节中,信息系统对报账整个过程的全面覆盖,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优势,进一步实现报销、支付等具有一定重复性的财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便捷化的目的,使得企业财务成本得到了降低,避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
3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3.1要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
财务共享服务是将大数据作为本质前提,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而对企业预算、成本控制、绩效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使其能够更加高效率地运行,最终达到创造利益价值的根本目的。财务共享服务所使用和涉及到的数据都会存储在相应的电子媒介中,然后利用网络进行传输和共享,在服务中心和客户端之间进行往返,因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想要保证会计的有效发展,就必须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5]。首先,要对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确定。对于企业来讲,部分数据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使用和共享,但是还有部分数据会涉及到较为机密的文件,不能在企业内进行共享,因此,对于这类数据就一定要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进而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性。其次,还要加大对数据使用人员的管理力度。在用户进行数据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不当或者是其故意行为等,都会造成财务信息的泄露和被篡改,进而使企业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减低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信息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
3.2注重管理会计和已有会计信息之间的结合使用
现阶段,我国国内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会计信息系统,而在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就不能对现存的信息体系做出否定,同时还要将其与之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例如,不少企业已经使用了ERP系统,而财务共享的服务中心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系统,对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进行搜集和整合,并得到有效的支持。
3.3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才进行创新
现阶段,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结构已经呈现出失衡状态,传统形式的核算会计人数占据了会计从业总人数的一大部分,使得我国对于高层次的会计管理人员的缺口达到近乎300万人数[6]。另外,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以后,财务人员就要面临自身职能上的转变,由原来的核算会计逐渐转变成社会所需要的管理会计,由此可知,企业未来发展需要核算型会计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管理会计的需求量会呈直线趋势增加。因此,想要更好地应对这一变化,就要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此外,还要不断加强校企之间有效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对其的切实需求。
3.4拓展管理会计的服务领域和范畴
目前,企业依靠财务共享服务来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随着企业发展,企业还有可能选择相应的外包模式[7]。所以,相关财政部门要正确指导和鼓励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同时,通过相应政策以及技术上的支持,促进软件开发企业加大对其的研发力度,进而有效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3.5加强云计算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
云计算作为一门先进性很强的技术,强大的计算能力已经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云计算运用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其优势就会被立马显现出来。首先,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成本支出。企业将云计算平台运用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先要购买相应的云计算服务,然后再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付费,而供应商则会提供相应的安装和后续的维护,和传统信息化进行比较,云计算的运用有效减少了企业成本的支出[8]。其次,推动企业内各部门之间良好合作。使用云计算平台,进一步实现了会计信息核算共享、相关业务上的支持以及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支持,推进财务和业务之间协同能力的提升。最后,提升相关人员实际的工作效率。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还有一定欠缺,因此就要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然后再将云计算引进其中,进而有效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4结语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学校 效能
学校是教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石,也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学校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信息化的热潮也进入到校园,使校园财务资源得以优化,减少了资金浪费,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学校财务管理的财务信息化概述
财务信息化,开始起源于美国,是运用计算机辅助财务人员的设计构想,后来发展为会计电算化、MRPII等展现信息化思想的学校管理流程。财务信息化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要素,合理运用到了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环节,渗透于学校的一切经济活动之中,校园财务信息化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方法对学校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方式,以价值提高为发展目标,财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便捷快速的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质量,有利于学校节约财务成本,健全各项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作效率。
二、财务信息化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效能
(一)优化传统管理方法,管理程序规范化
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化了学校原先的财务管理模式,依据当代财务管理办法,建立新的管理体系,规范管理程序,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学校可以实现对财务信息的监督,管理,也能及时获取有关反馈意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新式的管理模式,合理科学的改善了整个财务管理流程,一方面减轻了财务人员的手动量,让财务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人力资源;同时,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失误。其次,随着财务信息化模式的成熟,学校的成本预算,预算控制,会计核算与管理更加科学一体,效能提升得更加明显,减少资金浪费,避免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流失,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了财务预测与信息共享度
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的提高了学校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升了财务风险预测与预算管理水平,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共享度。学校财务信息多而复杂,财务成本预算避免不了出现差错,或者由于财务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弱,给学校带来财务危机。财务信息化包含的范围广且技术灵活,方便快捷,能够辅助学校做出及时有效的财务预测,合理利用资金。同时,财务信息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使各个部门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学校更好的运行整体工作,而且,还能准确的反馈各种财务信息,使管理者发现财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决策失误。
三、提升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一)改变建设思路,实施科学规划
要提高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水平,就要提高相关领导对其的重视程度。作为领导层面来说,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的使命感,压迫感,同时也要具有推行管理信息化的信心与决心。在综合性与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抓好基本工作的重点,提升政策,技术,资金的支持力度。着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培养和聘用全方面的人才,尽量建立一支属于学校自己的开发,研究,运用和修复队伍。另外,也要重视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增强全体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创新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途径
目前,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的一种突破与改革,应对现实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途径。应对时代的发展,财务管理人员依据新型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及时改变原先的务管理过程与实践方法,以此展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新型内容。依据实际情况,重新确立财务管理目标,根据信息化的要求,创新财务的审批过程,具体方案,符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也要创新学校财务管理的实施方法,依据新式管理需求,实施更加科学,精准的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一套新型的,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体系。
(三)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重视增加有关人员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解力。目前,许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对信息化的全面,深入认知,导致对此模式的理解上出现误区,由此可见,学校应该加强对有关财务人员的培训,实施继续教育,以此增强有关人员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利用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加强有关人员的风险意识,提升处理紧急事务的应对措施与管理能力。另外,还要设立专业的培养机构,为实施学校财务信息化奠定基础,努力培养全方位人才,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推进学校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四、结束语
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学校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理论联系实际,从源头出发,抓住财务管理的本质,积极建设财务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强化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审核机制,树立全新观念,与时俱进,为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真.用财务信息化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效能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127
到目前为止,这项金融保障制度究竟是起源于19世纪的中国,还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学界尚有不同见解。就目的而言,1825年(清道光5年)写入《大清律例》的“五家联保”,以及山西票号的行会,与1933年设立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别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前者为区域性的,后者为全国性的。
当年美国之所以要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由于大萧条不仅重创了美国的商业银行,也重创了设立不到20年的美联储,以至于中央银行所掌握的存款准备金无法应对全美国层出不穷的银行挤兑风潮。
我反对的当然不是写入《大清律例》的“五家联保”和票号行会,也不是FDIC,而是如今央行一直在争取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理由有三。
一是过度准备。目前国内银行体系的准备制度不仅有法定准备金制度、超额准备金制度,还有贷款拨备制度。后者虽然是针对不良贷款坏账风险的,但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与维护金融稳定。重要的是,在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以上、拨备覆盖率动辄300%的情况下,现有的准备制度已经足够防范局部甚至是全国性的挤兑风险,严格地讲已经存在过度准备的倾向。因此,再启动一个新的准备制度毫无必要。
二是方向错误。从财务学的角度看,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工商企业,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更取决于盈利能力。银行用于准备金的资产过多,显然要牺牲相应的盈利能力。不仅如此,银行的盈利能力最终取决于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由于过度储备涉嫌人为制造了资金市场的供不应求或短缺金融假象,而银行要想弥补过度储备对盈利能力的损害,打着利率市场化的旗号堂而皇之地提高债务人的融资成本,以至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以削弱工商企业盈利能力为代价的。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方向性错误。
三是弱效金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追赶型经济当中的高储蓄率是促进金融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但同时也是金融业向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理由。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即便是过度准备,维护金融稳定最终也是一句空话。过度准备无疑是截留了过多的原本应当注入实体经济的流动性,这不仅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形成了过多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空转,以至于有效金融变成了弱效金融。
关键词:MBA教育 项目教学法 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兴起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以其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被国内外MBA教育所采用,也逐渐成为我国MBA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趋势。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确实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MBA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概述
(一)项目教学法的起源
项目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劳动起源说,其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科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另一种是企业起源说,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国内许多大企业相继开发实施了各自的项目教学。此后,项目教学法广泛运用于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并作为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加以推广。此外,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于1986年创设了设计教学法,被称为项目教学法的“杜威起源说” 。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在自己设计并负责实施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与实践有关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本质上来看,设计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是相一致的教学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最常见的一种对项目教学法的定义是: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管理培训领域中对项目教学法的定义是指以一个企业为教学项目,由学员进行现场诊断,具体步骤为:首先,师生要了解企业的总体情况;其次,对企业进行实际考察;再次,学生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项目企业进行现场咨询;最后,教师对各组的项目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
与上述一般意义上的项目教学法相比,管理类课程中的“项目”,指一个企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该类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法,指师生共同对一个企业进行调查或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提出解决该实际问题方案的方法,其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1.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项目引入:要求教师呈现与项目相关的职业情景,提出与项目有关的加工要求、生产条件及主要参数。
知识铺垫:要求教师将与解决完成本项目有关的概念、背景、理论知识和原理方法等介绍给学生。
项目制订:要求教师将相关建议提供给学生,之后学生要查阅相关资料和手册,并收集信息、制订计划、确定方案、明确分工。
项目实施: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巡回指导并适时提供咨询和建议。学生可对复杂的项目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项目评估: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深入分析和有效指导,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师生要结合后续项目实施的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拓展训练和有关原理的深入理解。
在这六个实施过程中,关键之处在于:是在每一个实施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以及需要在每个环节完成的事项等都具有很大的区别,这是“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重点,也是该教学方法能否很好推行,以及能否成功的关键。
2.项目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析。教师是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项目实施之前,教师应以全面的视角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任务作为具有教学价值的项目,并组织项目的执行。同时,教师要视具体教学情况的需要,针对不同小组遇到的问题采取对应的引导措施。此外,教师还是项目教学的监督者和评估者,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及时更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合规操作,在项目任务完成后,对学生所提供的各种成果给予详细的评估。
学生是项目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无论是从项目的设计到项目实施、还是从项目成果整理到项目成果评估等,学生都是该项目具体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同时,学生还是项目的感知者和思考者。项目教学法的核心体现在学生从项目任务的完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构与整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项目内容进行全面地思考、分析和决策。
项目教学法在西方MBA教育中的应用
由于MBA项目是一种实践性很强且注重培养实际经营能力的项目,许多国外著名的管理院校总结了很多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最为突出并得到认可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美国哈佛大学管理研究院发明的且在管理教育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案例教学法”;第二种是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推崇实施的且也得到广泛应用的“项目教学法”。 而曼彻斯特项目教学法的广为传播,使MBA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曼彻斯特商学院创设了项目教学法,该教学法主要组织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研究大量的商业咨询实例,即通过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了解具体情况、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与案例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中的小组面对的不是文字案例,而是工商企业。
曼彻斯特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通过名人演讲、导师辅导、案例研讨以及一些小型课题,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引导出来,启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其次,在可控的环境里提供给学生一些与企业内部管理有关的课题计划,让学生实施课题计划,以检验其可靠性。最后,提供给学生一些管理项目,让其实际运作,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让学生实施项目的主要部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学的管理技能。
项目教学法不只是在曼彻斯特商学院得到长足发展,西方其他院校也相继采纳了这一教学方法。包括伦敦商学院、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
项目教学法在我国MBA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
(一)项目教学法在我国MBA教育中的发展
项目教学法被我国新型管理教育体系所接受,其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前身―中欧管理学院(CEMl)就成功地采用了这种项目教学法,开创了我国MBA教育及项目教学法的先河。作为首个在我国MBA教育中尝试项目教学法的机构取得了重大成功,目前该学院继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凭借教师们在商界的丰富经验,项目教学法得到了更好的应用。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的MBA教育受师资、课堂规模及教学成本的限制,其他MBA院校很少采用项目教学法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应该积极克服应用上的困难,将项目教学法广泛应用于我国的MBA教育中。
(二)项目教学法在MBA课程中的应用
本文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项目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整个实践过程共分为以下阶段:
项目准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在该项目中所需的相关知识,例如向学生介绍中国证券市场简况、上市公司情况等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该项目研究的实际意义。同时,学生要在项目实施前做好预习教材、熟悉相关知识、收集案例资料等准备工作。
项目设计。设计恰当的教学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项目设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在选取教学项目时应考虑项目是否可操作。例如,针对财务管理中重点章节―项目投资管理,教师可设计“××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这一教学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投资项目,并分析其财务的可行性。
项目选择。项目的选择主要包括项目对象的选择和项目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项目选择的对象可采取就近原则,即对周边企业进行项目选取。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来进行项目内容的选择,使所选项目紧密结合《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
项目实施。项目的实施是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的重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由各小组集体收集相关资料。师生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来具体实施项目,并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最终项目完成后,要以座谈、答辩等形式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研究,并对各项目组的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以达到共同学习、知识共享的目的。在项目展示上,每个小组要选择其重点或有特色、有新意的结论进行展示交流。
项目评价。项目结束后,先由各小组介绍其项目成果、项目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并做出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可组织小组间进行互评,以发现各小组的优缺点。最后,由老师或相关专家总评,客观实际地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该项目的成果是否达到企业的要求。
我国MBA教育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局限性
首先,项目受学生人数的限制。由于每个项目所涉学员不应多于8人,而我国MBA教学中的课堂人数明显偏多,有的学员多达70-80人,这就阻碍了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其次,项目受教学成本的限制。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不可避免地要花费资金,对于经济薄弱的MBA学院而言,这无疑增加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最后,项目受学生知识系统的限制。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打乱了传统方法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讲授,这就使得学生在项目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限制了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国MBA教育中改进项目教学法的途径
强化MBA师资队伍对企业化运作的认知。教师是MBA教育的主体力量,MBA教育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数量。要在实践中培养优秀的MBA教师,可利用与国外MBA学校的校际联系,全方位的开拓教师的国家化视野,定期组织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培训。同时,还可利用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组织MBA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强化MBA学员的实施主体地位。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才是项目实施的主体,要在我国MBA教育中改进项目教学法,首先,学员应有意识地把理论知识与日常所见经济现象、企业新闻、时政新闻等实际相联系,并试图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重视MBA办学的国际化。通过引进国外MBA教师、将我国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外派到国外进修学习、组织学生到国外学习、与国外知名商学院合作办学等,引进国外MBA院校在项目教学法中所获得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
2.陈旭辉,张荣胜.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3.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4.马绍壮.浅析中国MBA 教育的挑战和对策―以学生、教师、教学方法到项目管理为视角.中国高教研究,2009(1)
[关键词] 制造业; ERP; 企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6- 0060- 03
0 引 言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据统计,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整个工业产业的78%,外贸出口的80%来源于制造业[1]。ERP起源、发展于制造业,并在制造业中逐步完善广泛应用,是制造业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它以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和资源,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以计划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集客户、市场、销售、计划、采购、生产、财务、质量、服务、信息集成和业务流程重组等功能为一体,面向供应链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2]。利用ERP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有效控制成本,紧密与上下游的协同关系,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制造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我国,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来说,信息化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薄弱,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ERP系统的成功运行,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这就需要企业深入地理解ERP系统的核心思想,及时地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改正,来全方位发挥其管理优势。
1 ERP的思想及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1.1 什么是ERP
ERP(企业资源规划),即以系统化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物料、设备、信息等加以整合,并进行有效的计划与控制,为企业的决策、管理和日常业务提供数据,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的集成化系统[1]。其特点,① 融合先进的管理思想,注重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便于企业运营控制; ② 注重知识管理和对信息的深度利用;③ 注重加强数据分析。
1.2 ERP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价值
ERP系统实施是制造业提升发展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造业实施ERP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新产品的开发;持续、稳定地提高产品质量;灵活运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决策提供依据,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员工素质,培养队伍,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3]。
一个成功的ERP系统,为企业提供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为企业管理作技术支持,集成企业所有业务,对企业的生产、财务、运输等进行实时追踪与控制,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优化利用,对客户、供应商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挖掘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效信息。
1.3 国内外制造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现状
发达国家制造企业ERP实施与应用思想比较成熟,许多企业通过应用ERP系统解决了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我国,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如海尔、联想等已成功实施ERP,使企业发展壮大,进入国际市场。但总体来说ERP在企业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在我国,成功实施企业ERP的企业还不多,以外资及国有大型企业居多,中小型制造业受资金规模、员工人数等的限制,依然处于信息化应用的初期,面临应用什么样的ERP系统以及如何应用ERP系统实现信息化等问题,其应用效果往往不理想,应用的程度较浅,甚至有些还没有开始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企业立足自身,学习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从自身的管理理念与经营目标开始,实施个性化ERP系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ERP在中小制造企业应用的实证研究
2.1 ERP实施计划
河北唐山开元阻焊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阻焊设备及生产线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中小型的制造业企业,注册资金3 000万元,拥有职工100余人,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低压电器、电力、石油化工、五金机电、船舶、家电等领域,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该公司作为中小制造企业ERP应用的典型代表,根据自身的规模、需求制订ERP实施方案,有效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该企业采用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产品种类多,工艺复杂,客户数量多,分布广泛,企业整体运营涉及的数据量大,资金流动速度快,实时有效的管理、监控这些信息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ERP实现目标:数据统一传输;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库存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收集、挖掘客户信息;协调企业供应链。
2.2 ERP系统模块分析
2.2.1 生产计划模块
开元阻焊设备有限公司产品生产工艺复杂,数据量大,生产计划与控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生产计划模块的总体目标是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流程,依据销售订单制订生产计划,通过对生产计划的跟踪和及时调整,保证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采购部门提供准确的物料需求计划,规范生产订单的执行流程,提高生产订单可操作性,有效地控制生产订单的执行进程。系统主要实现工作中心管理、BOM与工艺管理、计划、生产管理与控制几个部分。
2.2.2 物料管理模块
开元阻焊设备有限公司产品种类多,工艺复杂,需要数量大、品种繁多的原材料和外协件、中间件产品,通过ERP系统进行物料管理保证生产供应。
企业物料管理模块的总体目标为标准化和规范化物料管理流程,缩短采购订单执行周期、提高订单交货及时和准确,降低库存,提高存货的供应服务水平,合理地评估供应商,追踪产品信息,帮助企业实现选择性采购。
通过系统地计划一体化功能,将采购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库存等信息整合在统一的信息平台。该模块主要包括物料维护、供应商管理、采购和订单收货。物料维护记录物料的基本信息、库存信息等,将物料信息汇总到这个统一的信息平台,方便物料更新、记录与监控。系统自动运行MRP,生成采购订单,供应商管理方便采购时供应商信息的选择。采购提供了交货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并且跟踪物料采购从申请到收货、质量检验、入库的详细流程。货物接收时,通过ERP系统对相关采购订单自动检查并按订单收货,生成的采购凭证,记录采购业务的各种信息。系统将采购、库存和财务连接在一起,体现了系统采购业务和财务的集成。
2.2.3 销售与分销模块
开元阻焊设备有限公司拥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量客户群,销售管理成为企业对销售信息的有效管理和监控的基石。
企业销售与分销模块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企业的销售管理,规范从销售出库到填制销售订单、发货、转账的整个流程,实现数据共享减低重复性劳动,达到数据精确统一;将各项业务通过ERP系统与财务模块的进行信息传递,使业务流与账务管理同时进行。模块主要包括销售、交货、销售发货3个部分。销售部分实现对销售订单的管理,包括销售业务发生时销售订单的填写、记录,销售订单状态,订单时间、产品类型、质量或数量等和销售订单项目的管理,凭证流记录,跟踪销售业务的运行,当有其他情况发生或销售业务完成时,及时予以处理。交货实现完成产品生产后按销售订单的交货期、规格、数量等对客户交货的管理与控制,综合产品信息、客户要求、库存情况,生成发货单,实现产品出库发货。成品库通过对销售定单出库管理, 自动生成物料凭证和财务凭证,将销售、库存和财务连接在一起,体现了系统销售的业务和财务的集成。
该模块的实施使企业从拿到销售订单开始一直到整个销售业务的结束每一时刻的订单信息与流动情况都反映到系统中来,将具体业务流程与项目目标联系在一起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整体效率并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2.2.4 财务会计与报表模块
开元阻焊设备有限公司涉及大量的采购、销售订单、生产计划,产生大量的财务数据。财务会计与报表模块是追踪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汇总企业方方面面的财务信息到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对企业资金流动实时监控,核算企业其他部分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产生的财务数据,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规划企业资金运作,保证企业生产与运作的资金供应,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包括成本中心、总账科目、成本要素3个部分以及每一部分产生的报表管理,物料凭证汇总查询。通过成本、销售等的核算,月度、季度、年度企业的各项报表汇总,掌握企业的运营成本,辅助企业决策者做出决策,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
2.3 效益评估
开元阻焊设备有限公司为了便于ERP项目的实施,构建了完整的企业内部局域网络,由信息科开发人员分析运作流程、范围、目标、期望等,开发出当下企业运行的ERP系统,集成了企业生产控制、物料管理、销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模块,将企业内外产生的数据信息综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化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实现了企业内的数据共享,为管理者提供快速、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源,使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公司的实时运营情况,掌握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及时予以协调和解决,辅助决策者做出决策。建立了订单推动是生产运作模式,合理生产计划安排,采购、库存、生产密切配合,保证物料既按时、按量供应又不积压库存,使得生产进度平衡进行,并随时掌握客户需求信息的变动,及时变更生产计划。同时成本核算自动化,通过报表与会计信息实时监控财务信息,随时掌握资金动态。ERP系统的实施使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权责明确,资金周转更加灵活,实现了企业管理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3 结 论
制造业通过实施ERP系统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效率,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制造业的规模、数据量、业务量、资金等都关系着企业ERP项目的展开与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实行业务流程重组,变革不合理的业务运作流程,进而制订ERP项目解决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岩,荀娟琼,等. 企业资源规划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