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学目的

金融学目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学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学目的

金融学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项目 大学物理 兴趣 科研工作

大学物理是理工类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学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为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提供了理论证明和技术支持。当今的大学物理课程,无一不与高新技术和其他尖端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这也决定了大学物理广泛的适用性、巨大的活力和很强的重组能力。针对大学物理这种知识结构较为宽泛且逻辑性强,对高等数学要求高,又和当前各个学科研究的前沿似乎相去甚远等现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经典的物理知识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科学研究是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近年来,许多高校用“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理念来指导大学物理教学,教给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学生自主地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学科建设,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教育部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并建立以研究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通过项目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笔者在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同时也在进行科研工作,科研方向为纳米光学材料。下面笔者将国家级本科生创新项目实施融入到大学物理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一、用纳米世界引发学生求知兴趣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一方面向无限大的宇宙探索,一方面向无限小的微观世界开拓。纳米世界就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发现的新大陆。物质在纳米尺度上发生了许多不同于宏观世界的奇妙物理和化学变化,蕴藏着更多的神秘莫测但又充满诱惑的奥秘。在真正进入科研工作前,除了让学生多读一些科研文献外,还要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以引起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比如先给学生看制备样品的表面及截面形貌图,而不是像培养研究生那样要等到良好的物理性质测出来后再测形貌图。这种测试顺序与从事科研的测试顺序相反,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新奇的事物上找到兴趣,进行自主自发的学习。

图1:(a)多孔硅表面形貌图;(b)多孔硅截面形貌图

图1是用电化W腐蚀的方法将N型(100)的硅基浸泡在体积比为1∶3的氢氟酸与乙醇混合溶液中,通以电流密度为50mA/cm2的电流腐蚀20min制备得到的多孔硅表面及截面形貌图。多孔硅呈现出海绵状的表面形貌,其孔径大小约为2-3.5μm,厚度约为7μm。当学生看到自己制备样品的形貌后,由于其形貌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不尽相同,会对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就是扫描电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会产生透射电子、弹性散射电子、能量损失电子、二次电子、背反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俄歇电子、阴极发光和电动力等,扫描电子显微镜就是利用这些信息来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成分分析和结构测定的,且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地质等领域,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多功能仪器。当学生了解到这一点时,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启迪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物理是不是验证了过去最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我们现今的研究工作究竟能不能离开物理学?

二、从大学物理最基本的概念过渡到科研工作

在正式进入到科研工作前,教师问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光照射到某些物体时物体会发光?引导学生开始思考物体发光的各种可能性。从最基本的几何光学入手,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反射和散射,另一部分进入物体内部,除了透过的部分外,光被吸收。发光材料只有吸收激发能以后才能发光,所以就有激发光谱的概念。激发光谱表示发光强度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变化,它表示某一发射光可以被什么光激发。学生了解到材料的发光需要外部光源的激发,不同材料的发射光谱不同,就会讨论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材料的发光。

三、让具体的科研工作来促进大学物理的学习

图2:(a)新制备的多孔硅光致发光谱;(b)氧化后

的多孔硅光致发光谱

图2是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将N型(100)的硅基浸泡在体积比为1∶3的氢氟酸与乙醇溶液中,通以电流密度为50mA/cm2的电流腐蚀20min的多孔硅光致发光光谱。(a)图是新制备出来的多孔硅光致发光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多孔硅在625nm处有很强的光致发光峰;(b)图是将制备出的多孔硅在双氧水中浸泡24h得到的彻底氧化的多孔硅,从图中可以看到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峰完全消失。针对图2,让学生去寻找形貌完全一样的多孔硅和氧化后的多孔硅为什么光致发光谱会有如此的差异,从而让学生了解多孔硅光致发光的机理。这个阶段是学生学习最快的阶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大学物理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上有了很大的收获。

首先,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最大的收获是对物理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掌握,大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实验课题,制定实验方案,用书本上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实验结果,使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次,学生在脑海中对多孔硅薄膜的生长有了较为清晰的直观认识,了解到不同的制备条件影响薄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同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光学性质。

再次,提高了分析和综合能力,并且通过对创新实验中每个细节都进行分析,运用各种方法和物理知识为实验服务,真正开始接触研究性实验的精髓,同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四、结束语

笔者依托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创新研究,从提出问题、选题立项、阶段汇报、解决问题、结题答辩等各环节让学生体会到研究型学习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物理学的重要性,并将物理学习变成一种自主的行为。这种以大学生创新实验为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大学物理基础课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提高了大学物理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宁长春,索朗桑姆.以科研工作介绍的融入促进大学物理教学[J].大学物理,2012,31(08):39-43.

[2]吕金印,唐燕,张立新,等.“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植物生理学教学并轨模式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04):65-68.

金融学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案例教学;递进优化式;

中图法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6-4004-02

A Building Strategy of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Project-Case Teaching Method of Progressive Optimization

ZHANG Xiao-yan, HU Jing-peng

(Huizhou Economics and Polytechnic College, Huizhou 516057,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 is structured with introduction, c #, controller and SQL CServer etc. However, this "series" teaching method maybe makes students do not understand one of the knowledge of , which can cause to students to lose interest at the whole course .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building strategy of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Project-Case teaching method of progressive optimization,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is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eaching effect of course and progressively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Key words: project-case teaching method; progressive optimization type;

采用编译型程序语言,摒弃了解释型的脚本语言,建立在.NET框架平台上的完全面向对象系统,其网页内容和程序代码分开,即“Code-Behind(代码隐藏)”技术较JSP、PHP等技术使网站开发更有效率。

1 知识体系

图1是的知识体系,其主要的知识点有:面向对象C# 语言、基础控件、高级控件、数据库与、操作数据库、访问其他数据源、 MVC、LINQ及Lambda表达式、WCF应用开发、WPF应用开发以及图形图像编程等知识。

2 传统教学及其问题的分析

传统教学表现有两种特征:第一种是按照整本教材以其章节为序,用“串联”的方式教授每一个知识节点。这种“串联”教学策略经常因某一个知识点综合较多的知识内容而使学生感到困惑,继而导致对整个课程产生“犯难”的情绪。因为,采用编译型程序语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多种控件和代码的记忆力能要求很高,很容易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第二种是弱化难点,如弱化C#语言的继承性、多态性等知识而只强调其数据类型和控制语句等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这种教学策略,往往造成学生缺乏得心应手的设计网页前台和后台的能力。如教学过程中,弱化后台C#中类库的分析,只教授的标准控件,一旦出现网站生成错误,学生就很难做到前台和后台协调调试。

3 项目案例递进优化式教学理念

根据对传统教学问题的分析可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构建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具备做实际项目的能力,但由于课时和教学环境的限制,通常无法实现将大型的实际项目做为教学内容(如开发一个大型公司的ERP管理系统)。因此,只能把这个实际项目分解成很多的教学案例,也就是对实际项目的分模块进行抽象化处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础内容如界面的介绍以及基本语法的解释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教学时间,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外就已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另外,如何让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效果,随着每一年级学生的教授而做到递进优化,从而优化建设该课程。

针对对上问题,本论文提出了项目案例递进优化式教学,即把实际项目分成若干个模块,对每一个小的模块抽象成具有耦合性的教学案例。对每一堂课,教师可以把教学的内容和操作的过程用录屏软件(HyperCam、录屏大师和WebEx Recorder等)录制出来与学生共享。不仅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同时可以将视频发到教学网站,为下一级学生学习该课程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只要检查学生学习上一级同学网上教学视频的效果即可,没有必要在课程基础知识的讲解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学生自行掌握相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整合,在原来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进而抽象出可以包含原来教学案例模块更加耦合性的教学案例,学生就可以站在前一级学生的教学内容的“肩”上学习,经过三、四届学生的教授,该课程就会递进优化教学内容,逐步趋进实际项目的教学,从而实现该课程递进优化建设。

4 递进优化式项目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递进优化式项目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可以为三步。

第一、对实际项目的选取。如本学期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开发与设计基于技术的学生管理系统,这个大的系统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登记模块、学生学费网站交付模块、学生选课模块、学生成绩管理和分析模块等,下面以学生基本信息登记模块为例,谈谈教学内容对实际项目的抽象。

第二、对实际项目模块的抽象,构建出很多具有耦合性的教学案例,如上面的学生基本信息登记模块就可以抽象为TextBox控件的用户登陆案例、RadioButtonList和ListBox控制的单选与多选案例和FileUpLoad文件上传控件的文件上传提交案例等。

第三、用案例耦合的知识点。例如FileUpLoad文件上传控件的文件上传提交案例,其后台核心代码为:

public partial class fileupload : System.Web.UI.Page

{protected void btnSubmi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FileUpload1.HasFile == true)

{string strErr = "";

int filesize =FileUpload1.PostedFile.ContentLength;

//获得上传文件的大小

if (filesize > 1024 * 1024)

{ strErr += "文件大小不能大于1M\n"; }

if (strErr == "")

{string path = Server.MapPath("~");

//获得服务器文件当前路径

FileUpload1.PostedFile.SaveAs(path + "\\upload\\" +FileUpload1.FileName);

//把上传文件保存在当前路径的upload文件夹中

lblInfo.Text = "文件保存成功";} }

else{ lblInfo.Text = "请指定上传的文件"; }}}

初次看这个代码可能没有头绪,如果把这一段代码分解为:int、string数据类型及其转换,FileUpload控件属性和C#语言控制语句等就很好理解了。

对于以上三步在教学过程,通过录屏软件和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进行每一届学习教授递进优化其内容,如下一次第一步就可以做学生管理系统做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了,第二步就可以把中的控制就为了独立的模块,第三步就可以把控件和C#控制语句进行融合,从而实现为教学内容的递进优化。

5 总结

递进优化式项目案例教学经过笔者八年来的教学实践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加快学生领会开发实际项目所需知识的速度,可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可以递进优化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彭帅.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机制的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10(2):110-112.

[2] 孙刚,徐兵.基于技术的Web应用系统的开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80-83.

[3] 刘烨,吴中元.C#编程及应用程序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498.

金融学目的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金融 立体化 实训内容

[作者简介]廖霄梅(1977- ),女,甘肃天水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践。(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金融学本科人才立体化实训内容开发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4JGB186)和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JGB1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71-02

一、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训的意义

相比于其他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金融学更贴近产业的要求。对于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学生而言,不仅要求其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且要求其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构建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强化实训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其实施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一)适应金融学科和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金融理论从宏观的理论分析转向了市场化的研究,现代金融学越来越多地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行为进行研究,微观金融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因而在教学中应强调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通过不同实训课程群所形成的实训平台,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感,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金融业发展态势较快,同时伴随而来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些都迫使金融行业展开对人才的竞争。这些人才既包括高端的金融产品设计人才,也包括基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人员。为此,迫切需要高校构建和实施能与就业岗位有效对接、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学专业实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金融学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金融管理人才。通过开设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实务工作情景,既训练了学生操作的基本技能,也加深了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与课堂理论教学的互补,还可弥补金融机构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彰显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窗口

全国已有一千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金融学专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地方院校金融学本科专业在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存在差距,其人才定位应该是“立足中上端的经营管理人才,兼顾少数高端精英人才,拓展中端和中下端的金融服务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应用性,应用性就是要强化实训教学,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内的实训项目的层次、结构、内容设计,彰显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二、金融学专业实训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校内教学与行业需求实际结合原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一是随着经济形态产业的升级,规划的多个区域经济圈逐渐形成了自己区域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二是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金融学本科人才来说,不仅需要其具备较强的金融专业核心能力,而且要系统掌握产业投融资的知识和技能,熟悉产业运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地方本科院校要构建适合学校定位、彰显产业金融特色的本科人才实训教学内容体系,探索校内实训与金融行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未来充满变化的经济环境,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立体化原则

金融行业分布主要是银行业、基金和证券业、保险业,因此在设计金融学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时,可以分为银行实训模块、证券实训模块和保险实训模块。对于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可以将相关的课程整合起来,做到“能力分层,课程分群”,构建一套以产业金融为特色的,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训内容体系,促进各个实训环节的对接和协作,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该体系融合“一个理念”(创新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并重)、“二个训练阶段”(课程实验和课程群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校外实践)、“三个能力提升”(业务操作能力、金融分析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四个设计维度”(认知与操作、分析与判断、风险与检测、协调与管控)、“五个保障措施”(设计开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专责实践教学指导队伍、以实践化的理念指导教学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的构建原则(如图1所示)。

三、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训内容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能力分层,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模式

以经济和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地方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角、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应用人才”为思路,不断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课程的开设进展和相应课程的内在逻辑联系,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顺序和实训学时,形成“课程实验―课程群实训―金融学专业综合实训―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四个层次的实训体系。前两年着重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主要目的是为后续课程和更深入的知识学习打好理论、方法及技术基础。因此,学科基础课的实训主要凸显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相关实验软件和一些数据处理的方法。目前这类实训课程主要是“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等。后两年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和专业工作能力。专业课的实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教会学生金融业务处理、投资分析、投资理财咨询和综合管理能力,主要在应用性、实务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个人理财学”等课程开设实训环节(如图2所示)。

(二)课程分群,搭建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课程分群是指将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又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课程编排到一起,构成一个“群”,系统地进行设计项目实训。如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需具备宏观经济综合分析能力,可将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整合为理论金融经济学课程群,基于课程群设计开发实训项目――金融与经济环境分析。针对资本运作能力的要求,可将开设的“金融实务课程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整合为产业金融课程群,来建立金融模拟试验和金融市场投融资分析与决策实训项目。基于课程群实训项目,将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夯实学生的银行业务操作与经营管理能力、公司财务分析能力、投资项目评价能力、金融风险分析与防控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又可以拓展学生适应产业金融投资业务发展与创新的能力、管理沟通与协调能力等。在课程群实训项目的基础之上,可以搭建以产业投融资为特色的金融学专业综合实训――产业投融资综合能力实训。该实训包括筹资决策平台、投资决策平台、直接融资平台、中小企业产业金融平台。

[参考文献]

金融学目的范文第4篇

一、会计学和金融学进行比较分析的前提

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思考即比较。借助比对的方式,研究分析事物特征,掌握异同之处。根据以往的研究,了解其环境背景与起源,同时借助移植的方式可以更快地推动学科进步、创新。把会计学同其他一些社会科学进行比较分析,能够弄清楚这门学科和另外一些学科存在的差异。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研究对象、研究形式、基础理论、方法体系等方面的比对,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异,把其他学科的优势移植到会计学之中,推动会计学的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跳出会计看会计”、“跳出会计研究会计”。所以说,把会计学同金融学进行分析和比较,正是要将两者进行比对研究,尤其是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基础理论等环节的对比分析,寻求会计学同金融学间的共性与不同之处,把金融学的优势植入到会计学当中,目的是为了推动会计学更快的发展。

二、会计学同金融学比较分析的必要性

之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提出:“比较解剖学、比较植物学、比较语言学等,恰恰是因为对比分析了被比较对象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诸多社会科学的实践表明了对比分析对于学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举个例子,规范会计学派和实证会计学派的出现,起源于经济学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同时这些研究手段来源于哲学中的方法论。把存在差异性的学科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二者的特点、联系及不同。然后,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寻求结合点,追溯起源,挖掘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进而为有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应该为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但与此同时,不少新会计问题的出现都是因此产生的,像产权会计学问题、委托会计原则、衍生会计工具、外币折算会计问题、通胀率问题等。会计学同金融学两个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所以说,把会计学同金融学进行对比分析,寻求二者的不同,把金融学的优势和长处植入到会计学当中,对于会计的创新与变革有着重大意义。

三、会计学和金融学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

(一)健全会计学的理论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会计学这门社会科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变革。同样作为和社会经济息息相关的社会科学,金融学对会计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把这两者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比和分析,寻求经济学的演变历程、理论机制,对于健全会计理论体制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拓宽会计学理论研究的视角要想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会计学的发展就不能只束缚于其本身的内容,这就好比“闭门造车”一样,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这时,就应当跳出会计的视角,把它和金融学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把会计学的优势植入相关学科理论中,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会计学理论研究的角度。

(三)推动会计学知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把会计学和金融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包括两者间理论基础、研究手段、研究对象等内容的对比,根本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具有创新性的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从而推动整个会计学的进步。

四、会计学与金融学的特点对比分析

会计学和金融学均是社会学科,因此两者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现阶段,会计学的演进朝着边缘化的方向转变,加上已取得的成绩数不胜数。因此,两者间更加深入的研究对比是推动会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会计学的学科特征所谓会计学,即能够准确体现会计客体本质、规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学科本身作为其研究对象,分社会功能、根本特性、认知方式及演变规律等角度分析并研究问题。会计令人们在不断认知的过程中关注着自身发展。除了社会学科的共同特征外,会计学还具有其本身的特点:首先,会计学具有体系化的特点。历经许久的发展过程,会计学已渐渐成为一个由多个分支构成的成熟体系。它并不是分析这些分支的细致情况,而是将一切分支串联成一个总体进行特点、功能、发展形势等方面的研究。

其次,会计学具有理论化的特征。在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中,会计学的整体概念占据了主置。因其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成熟的体系,可以将这个体系作为各分支发展的指导。再次,指导性也是会计学拥有的自身特点之一。会计学是一个分析会计工作规律与发展演进形势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指导来自于会计实践又不同于会计实践。对于各分支的理论可以用于引导具体会计工作,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整体又指引着各分支的发展道路。

(二)金融学的学科特征对于“金融学”这一定义,是比较复杂的,相关术语对于此学科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例如,韦伯斯特字典当中提出了“筹集、提供资本”的定义词条。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将市场的运作、资金的定价作为核心。金融学的方法论是借助相似的替代物来达成金融契约及工具定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均作出了自己的考虑:首先,在国内来讲,金融学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两方面内容。究其原因,一是上世纪后期的一些政策使得对外贸易加强,进而令大量的国际收支及贸易中心确立;二是受当前环境的影响,政府主导的金融业间接融资成为了金融实践的核心。

五、结束语

金融学目的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对我国金融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兴国政策的号召,各大高校要逐步开展金融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还能够优化人才培养内部结构。本文针对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策略

现阶段我国教育逐步面向大众化,已经由传统的精英化趋势逐步转变为大众化趋势,这也是对社会人才需要的一种体现,在这个基础上,各大高校都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发展方向,尤其对于金融学而言,只有顺应发展趋势,才能够逐步提高金融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毕业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或者是专业技能,真正运用于日后的实践过程中,然后逐步将所学知识转化成经济效益或者是社会效益的一种人才。就目前而言,我国金融学逐步走向微观化、实证化、系统化,因此其成果也日益成为经济学主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成为了市场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对于金融学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二、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学生特点准确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各大高校能够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结合学生特点准确定位。就金融学专业而言,其形式较为丰富,整体比较抽象,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改变传统单一落后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专业化、多学科等发展趋势进行完美融合,这样才能够优化金融学课程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将金融专业知识融入其中,从而逐步优化我国金融学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与当地的政府、相关企业等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联系,从而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二)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各大院校应该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和宗旨,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优化我国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学习、素质等结构,从而将各项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培养知识能力较强、基本功扎实、应用实践水平较高的新型应用型人才。金融学(教师)结合自身实践的特点和能力,优化整个理论课程改革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师资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够将我国升级为人才强国,从而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金融学而言,其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案例教学模式,它属于金融学专业课讲解的核心内容之一,让学生对于各种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金融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各种综合能力。因此对于金融学教学而言,可以广泛利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提高金融学教师自身素质

金融学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因此对于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相关教师要努力增强自己的专业化知识,多读书、多研究、多钻研,努力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金融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可以组织对教师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学习,积极开展一些学习活动,集中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金融学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养,充分调动金融学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认识到提高金融学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金融学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我国金融学教学的目标。

三、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在金融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提高金融学教师自身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结合学生特点准确定位等方法和途径,能够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提高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总之,要想创新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党和政府、各大高校以及相关金融学教师三者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培养更多金融学应用人才,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真正发挥其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发展战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文莉 单位: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