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外商业银行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商业银行外部信用评级原理及发展
信用评级,也称资信评级,是由专业的独立机构或部门,根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采用一整套科学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通过收集定性、定量的信息对影响经济主体或金融工具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对这些经济主体或者金融工具在特定期间内按市场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达到为投资者服务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分为内部信用评级和外部信用评级。内部评级指的是由银行内部专业的信贷评估人员,运用一定的评级方法,对借款人或债项进行的对方履行合同约定及还款能力和意愿的综合评定,其主要用途是在于自身的风险管理。外部信用评级,就是外部人根据其披露的公开信息以及提供的部分内部信息,在全面分析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信用质量作出综合评估,将各个商业银行划分为相应的等级,并用简单的字母表示出来,向社会公众公开评级结果,用来揭示各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评级的起步相对较晚,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相对单一的金融结构。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的设立,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那时银行发展主要依赖于居民存款,市场化的资金来源相对较少。在这种背景下,由于银行没有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需要,相应也就没有了银行信用评级存在的基础。随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于2004年,工商银行于2005年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后,以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城市商业银行为辅的我国商业银行群体初步形成。资本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了对银行评级的需求,我国银行评级业随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2.我国现有信用评级方法与思路
在我国, 2003年4月银监会分立之前,没有专门的银行监督机构,也没有一个可供市场参考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和标准。2006年银监会推出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同年一些社会评级机构也开始每年对国内部分股份制银行进行主动评级。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信用评级事业才逐步得到了发展。目前,在我国对商业银行进行外部评级的机构主要有银监会、中诚信和大公国际三家。各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与思路虽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一致,都包含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体系可作如下表比较:
所以,对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外部评级项目可作如下概括:
2.1基本财务面评价
三家评级机构对此都有涉及,其中银监会对基本财务面又细分为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状况三部分来分别评价,大公国际和中诚信是合并为一个方面来评价的。具体在评价时,三家评级机构又各有侧重:
在评价资产质量时,银监会采用的定量指标主要包括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正常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可疑类贷款迁徙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定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贷款以外其他资产风险管理状况。中诚信则采用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占股东资本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百分比、关注类贷款占不良贷款百分比来衡量。
在评价盈利能力时,银监会采用的定量指标包括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率、风险资产利润率,定性指标包括银行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银行盈利的质量,以及银行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损失准备提取的影响、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而中诚信采用的是拨备前利润平均风险资产回报率、净利差、净风险资产回报率等定量指标,大公国际主要使用了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贷款净利息收益率、费用收入比、盈利稳定性等指标。
在评价流动性状况时,银监会采用的定量指标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定性指标包括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的调配情况、流动性的管理情况、银行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银行头寸的能力。中诚信采用的指标有市场资金依赖度、贷存比。大公国际采用的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比例、本外币存贷款比例。
2.2资本充足性分析
银监会采用的定量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定性指标包括银行资本构成和质量、银行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银行对资本的管理情况。大公国际除上述定量指标外,还设计了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的定量指标和资本补充机制的可持续性的定性指标。中诚信采用指标与此类似。
2.3公司治理与管理评价
三家评级机构均采用了定性指标来进行评价:银监会采用的指标有:公司治理的基本结构、公司治理的决策机制、公司治理的执行机制、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中诚信采用的指标包括所有权结构、关联交易风险、管理策略及管理质量、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大公国际采用的指标包括所有权和组织结构、主要人员风险(主要是指董事长或行长经营风格、道德品质、个人学识等因素对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内部与关联方风险、信息披露质量、风险偏好等。
2.险管理评价
对风险管理的评价银监会主要侧重于市场风险的评价,其采用的定量指标包括利率风险敏感度、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定性指标则有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控、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中诚信对风险管理的评价则包含了多项风险,包括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六个方面。类似的,大公国际也在信用评级方法框架中对风险作了详细地阐述,他认为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等。采用的指标有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利息回收率、流动性比率、存贷比等定量指标和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程度、管理层风险偏好等定性指标。
2.5运营环境评价
银监会对环境的评价归为了不占任何分值的其他项,相对而言,中诚信和大公国际则把对银行所处环境的评价放在比较高的地位,如中诚信将银行的经营环境又分为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监管环境、法律环境四方面进行了评价。而大公国际则采用了定性指标来衡量:如营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对银行的影响、监管政策对银行的影响。
2.6运营价值评价
银监会在《内部指引》中对此未曾涉及。而中诚信认为品牌价值反映的是银行在某一特定地域市场或业务领域中市场地位的稳固程度,其在评估银行的品牌价值时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定位、可持续的市场份额、业务的地域集中度、收益稳定性与多元化。对银行营运价值的评估也是大公国际银行评级的主要因素之一。银行的运营价值主要是指银行可以藉此获得长期稳定的、超出平均利润水平的盈利的优势或能力,这种优势或能力可以产生自银行的内部,也可以来自外部环境。其采用的指标包括资产规模、总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等定量指标和收入多样化程度、营业区域覆盖范围及分散化程度、收入稳定性等定性指标。
2.7外部支持
与银监会不同,是否存在第三方的支持是中诚信和大公国际的分析师都仔细考虑的问题。中诚信认为与其他发债主体一样,银行的还款能力并不仅由其内在财务实力决定。 一家实力较弱的银行如果能在出现支付危机时获得第三方支持的话, 其还款能力也会获得增强(第三方可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股东、市场同业)。所不同的是银行作为一类特殊的金融机构,获得外部支持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大公国际在考虑银行整体信用状时,结合中国商业银行所有权的特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外部支持对银行整体信用状况的影响:国家或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的外部支持、股东对银行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邓渊剑.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信用评级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2009年6月
[2]张凌云.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研究,2010年5月
[3]中诚信国际.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2007年6月
[4]大公国际.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框架,2005年
【关键词】中间业务;定价;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显现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银行资金成本逐步上升,利率管制对商业银行的利差保护逐步被打破,单纯依靠存贷利差获取收益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开始向中间业务领域迈进,开展多元化经营,向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能否通过加快发展中间业务,进而加快转变以利差收入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成功实现转型,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战略选择。正视中间业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已刻不容缓。
一、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只重视发展资产、负债业务,而忽视中间业务的发展,虽然开办了少数中间业务,但大部分是提供无偿服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各商业银行相继开办了一些中间业务,如银行卡、信用证、收付、承诺、承兑等业务。21世纪初以来,人民银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使得存贷利差急剧缩小,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快速上涨,银行的盈利空间变小,加上历史上形成的大量呆、坏账无法收回,造成银行难以医治的“内伤”。种种迹象表明,银行业微利时代已经到来,通过传统的存贷利差给银行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商业银行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空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如品种单一,滞后于需求;服务成本高,收益占比小;业务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等发展上的不足。
(二)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外商业银行仅开办一些支付结算、、外汇买卖等服务类中间业务,各商业银行并没有对表外业务的发展加以战略考虑。80年代末,在金融外部环境趋向于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新世纪以来,在技术进步、金融创新和信息科技浪潮推动下,新的融资工具和业务方式层出不穷,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逐渐向表外业务方面拓展。银行利用其拥有的广泛的客户群体、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所掌握的社会经济信息、可调用的高级人力资源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等,发挥其强大的金融信息服务功能,大力开发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中间业务服务项目,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从目前来看,国外商业银行不仅服务类中间业务品种多、规模大,而且表外业务发展迅速,完全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量体裁衣”,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类型的表外业务。
(三)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比
从盈利结构和产品构成上来看,国内外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差异:
1.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国外先进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大多高于40%,有的甚至达到80%,截止2010年,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该比例也仅为20%,形成较大反差。
2.经营品种比国内银行业更多样化。与美国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同业经营的中间业务品种还不及美国现有业务品种的一半。
3.国外银行高附加值、风险型中间业务发展较好。由于经营环境的较大差异,美国等发达国家托管、保险产品和信用卡等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且明显高于国内商业银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分业经营体制制约发展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本质上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优化和配置资源,涉及金融不同行业之间的协作与联系。我国目前金融业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虽然对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我国分业经营的限制使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基本框在传统存贷业务范围内,商业银行不能从事相当一部分资本市场上的中间业务,如股票承销、经纪与基金管理业务,难以开发高层次、综合化的业务,很难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分业经营保护着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影响了商业银行提供综合性、多功能、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根本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二)市场恶性竞争,产品服务收费无序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总体水平较低,有些甚至不能覆盖成本,成本倒挂现象严重。制约中间业务收费的因素是银行间的恶性竞争,某些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你高我低,你低我免”的策略,在中间业务项目争夺中开展不正当竞争,造成银行业的混乱,导致中间业务在恶劣的环境中挣扎生存。尽管人民银行已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中间业务的范围、准入制度、收费标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但各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通过高成本提供中间业务以争夺客户资源,维持传统存贷业务经营的稳定。个别银行对工资、汇兑等不予收费,甚至出现为取得中间业务权而代客户支付费用的现象。
(三)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
国内商业银行在服务定价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定价机制不完善。银行间定价政策不统一,分支机构拥有较大的定价权,致使同一类服务在同一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收费标准的差异;某些银行定价决策机制极不规范,银行内部多个部门同时拥有一定的定价决策权,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银行服务定价缺乏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撑。第二,定价能力亟需提高。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是采用市场跟进型定价,瞄准大银行,但是这些占据市场优势的大银行的服务定价也普遍缺乏科学的定价理念,定价方法较为粗糙:采取市场跟进定价法不能与国外业务价格水平接轨,采取成本加权定价法无法准确计算作业成本,采用客户导向定价法又不能有效地观察客户行为以及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
(四)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结构需要调整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功能单一,技术层次低,盈利能力弱,创新步伐跟不上客户(尤其是高端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部分业务无偿服务,大多中间业务仍是空白。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数十种,如证券投资、信托租赁、黄金买卖、对外开放贷款、保险、信息服务以及电子结算服务等,都是朝着多元化、多功能方向发展的,中间业务在其业务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大型商业银行拥有“金融超市”的美誉。相比之下,我国的中间业务不仅品种少、层次低、手段单一,而且业务范围和发展空间限制多,报批手续繁琐。在“银证”、“银保”合作方面,开发创新的品种少,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电子银行服务方面创新品种缺乏,银行的科技资源未充分挖掘使用,没有体现出商业银行科技资源的优势;高附加值、高收费的品种开发少,导致中间业务收入总量小、占比低、盈利差。商业银行在努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调整中间业务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鉴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迅速找出相应策略,突破约束,使中间业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逐渐松动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
从长期来看,全能银行是混业经营的最高层次。我国应未雨绸缪,把建立全能银行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要有步骤、有层次、有选择地推进。首先,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在坚持分业经营的前提下,适度地开展混业经营业务,同时由于我国还不具备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为此不能走得过快过急,否则可能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混乱。其次,充分利用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源整合优势。虽然我国还不具备全能银行存在的金融环境,但是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显示巨大活力和影响力,如中信集团、平安集团、招商集团等。在过渡阶段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金融资源,实现规模经济,达到中间业务利益最大化是可行的。
(二)规范同业竞争
建立公平竞争环境,需要做到:1.规范对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规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严控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改变各商业银行自成一体,费率千差万别的情况。2.制止不正当竞争。相关监管部门应引入反不正当竞争机制,加大管理力度,避免恶性无序竞争。3.建立中间业务服务收费观念。各商业银行自身要积极引导广大客户对合法收费的认识,通过积极宣传和营销,让顾客认同中间业务服务收费的目的,使顾客明白对中间业务收费的依据及其合理性。
(三)提高银行自身的综合定价能力
商业银行要采取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实行有偿服务,以中间业务作为银行新的盈利渠道。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管理应重视对中间业务的统计分析,积累经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历程,并综合考虑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竞争程度和客户认同度,合理引入数学模型,区分不同市场、不同产品,相机抉择,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当的定价策略。在对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时,一定要树立效益第一的原则,使服务与价格相匹配。
(四)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力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制度创新。国家要尽可能实现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这是依靠外部环境的制度创新;2.技术创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要发展,必须依托技术创新,要引入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客户管理三个平台,以客户为中心,实行科学、有效、统一的管理;3.产品创新。商业银行要做到:积极发展各种结算、业务,开展有偿国家政策性银行业务,清理债权、债务业务,不断拓宽结算领域,大力发展国际结算,科学推出新的结算承兑工具;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稳妥地拓展网上银行、企业银行等新兴业务,还要开展专用卡、智能卡的研究开发,向更高层次迈进;集中人才、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融资策划、资产管理、工程预算等服务,同时开展一些带有潜在风险的具有信用性和融资性的中间业务及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如提供远期、期货、货币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业务。
四、结束语
在商业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商业银行共同的目标。中间业务作为无资本要求、盈利性强、成本较低的一种商业银行业务,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形势使然,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推进中间业务已毋庸置疑。开展中间业务,既可使商业银行摆脱传统存贷业务利差逐渐缩小的困境,又可壮大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以提高其信誉。更重要的是,中间业务风险相对较小、收益比较稳定,不至于使商业银行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惊慌失措;但是,商业银行也要慎重发展风险较大的表外业务,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要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允许程度的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加大创新力度,不可一蹴而就,盲目只追求中间业务的“量”而忽视其“质”。
参考文献
[1]王兆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监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姚先霞.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05(10).
[3]黄军勇,陆秋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J].MARKET FORUM,2009(08).
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现今国外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客户导向(Cu s t ome r -driven)”的服务理念,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拥有专业的业务团队,其四大类表外业务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表内业务,业务品种丰富多样,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据统计,国际商业银行使用过的具体业务品种数以万计,其表外业务规模大于表内资产。如表1所示,摩根大通2015年的表外业务规模是其表内资产的7.73倍,业务内容包含咨询、保险、共同基金以及信托等多个业务类别。
种类繁多的银行表外业务给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以美国为例,FDIC的统计数据显示,次贷危机前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30%至50%之间。虽然在次贷危机中国外各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等表外业务受到较大冲击,但是危机过后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迅速上升,非传统表外I务发展很快。摩根大通的表外业务在2013年为其贡献了50.14%的收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股、富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几家知名商业银行在次贷危机之后迅速恢复了表外业务的收入,2009年以后均占比40%以上,其中德意志银行2014年非息收入占比达到55.3%。
尽管国外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在次贷危机后普遍缩短了业务期限,降低其占用的资本,从而降低业务风险,但是其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例如,美联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末美国储蓄机构、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类表外业务占比为5.84%,虽然远低于2009年的15.51%,但仍明显高于2006年3.3%的水平。各国也相继采取有效地监管手段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及经验
各国政府采取的管理措施
次贷危机爆发前,相关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着隐蔽的风险性,并向各国监管当局提出了建议。但是各国政府受到金融业游说公关以及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出于提高本国银行机构国际竞争力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默许银行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资本管制,实现监管套利,提高收入。最终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监管处于缺失和滞后的状态。各国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披露方式差别很大,披露出来的信息也缺乏有效性。
次贷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隐患迅速爆发出来。表外业务的高杠杆率在获取高收益的同时,也会成倍地扩大损失。虽然从单个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某些金融工具可以分散风险,但是这也意味着风险的牵涉面更广,增加了系统性风险。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信用评级机构在危机前赢得了包括监管当局在内大多数人的信任。但是当危机发生时,监管当局以及普通金融消费者发现,专业机构开发的产品如此复杂以至于难以认识其实质。世界各国的监管当局针对危机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监管改革措施。本文选取美国、英国、日本作为代表进行介绍。其主要改革措施见表2。
国外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经验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美国、英国都设立了专门的宏观审慎监管机构,负责监测、识别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对有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具体事项、总体趋势提出风险预警,并向其他监管机构提出监管建议。这种转变源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牵涉范围广、透明度低的特点,一旦消费者或者有关金融机构出现集体选择失误,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
强化微观审慎监管。西方各国监管当局在微观审慎监管方面,倾向于通过禁止传统商业银行的高风险业务活动或者约束银行的业务规模,尽可能实现表外业务风险与表内资产的隔离;通过提高资本管制等各方面监管标准,尽可能控制表外业务风险规模;通过扩大监管范围,提高信息披露要求,改革、监管高管薪酬机制,尽可能减少潜在的道德风险。而表外业务越复杂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会使得评级机构的影响力越大,对此各国监管当局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加强跨机构、跨国合作,避免监管套利行为的发生。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合作不仅可以避免过度监管带给金融机构的高负担,还可以有效避免结构性套利行为的发生。而国际组织提倡的并受到英国等国家政府方面支持的国际合作则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跨境监管套利。另外,推行全球统一的会计并表规则,将传统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纳入到资产负债表中,并且按照统一的资本要求进行审慎监管,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对中国的启示
高度重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次贷危机的事实证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美国“危机爆发――监管强化――放松监管――危机爆发”的历史已经证明,对风险的监测、监管应该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虽然相比于国外商业银行而言业务种类较为简单,业务规模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脱媒”对银行传统盈利模式的冲击将越来越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断发展,应该充分吸取国外商业银行的教训,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大规模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逐步完善监管体系。(1)我国目前金融业监管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但是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非常重要,有必要建立专职机构;(2)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金融创新产品或服务,这些新的产品、服务该如何界定其种类,该由什么部门进行监管,这是传统的分业监管体系应该面临的挑战;(3)由于金融产品的发展越发复杂,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以实现教育、指导,解决纠纷的功能很有必要。
一、商业银行能够更有效地吸引闲置资金
利率市场化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和贷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纳闲散资金,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利率上涨,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户及散户的闲置资金。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多家商业银行都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浮,并通过大额存单、理财产品等方式来吸引对公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存款,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利率,那么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时期内吸引到更多数量的闲置资金,以备今后发展。存款是商业银行立行之本,商业银行只有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资产业务,包括贷款业务等。同时,把社会闲置资金吸收到商业银行,也有利于化零为整,更好地整合社会闲置资金,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等形式,使需要资金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得到贷款资金的支持,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二、推动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仍然是信贷业务,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存贷款的利差收入。可以说,商业银行除了传统信贷业务以外其他多种业务的拓展也都是依托于信贷业务的基础客户群体而衍生出来的,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国际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利率市场化将会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定价更加透明,同时利差收入的缩小也会使商业银行从原来比较单一的产品结构向丰富、多元化的组合型产品结构进行转型。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通过直接市场进行融资,而商业银行也会通过利率下浮来争取优质的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应及时调整客户营销策略,以综合收益来衡量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除了要巩固和拓展大客户的传统贷款业务,还要通过投资银行业务(如承销债务等)、现金管理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实现多维度的收益最大化,提高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减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入空间缩小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将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开发创新业务品种,积极拓展投行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多种业务形态以增加商业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将利率市场化减小存贷利差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创新业务品种的动力,在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更多的银行业务品种,完善银行业务和产品结构。
三、推动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管理模式转型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依托其自身具有的技术、机构、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向客户提供委托事项等各种服务,并同时从中收取一定金额费用的服务性业务。依据相关文件的表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构成银行的表内负债或者是表内资产,是银行一种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除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之外的第三大业务,其特点是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同时也有很高的灵活性、较低的风险度、较多的收益度等。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中间业务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历史短暂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同国外商业银行的同类业务还有较大差距,综合水平较低。当前外资银行逐渐转向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为此我们需要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在充分认识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之后,分析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以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分析
在分析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运作状态之后,认识到进一步发展银行中间业务是进行市场竞争的一个客观要求。进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银行业务中的存贷市场基本上是形成了稳定的局势,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有较大利润增长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中间业务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银行获取利润增长成为可能。现在各大银行间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资本价值和资产规模的比拼,更多的是服务以及中间业务的竞争。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长久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商业银行初期的业务中,中间业务只是作为辅助业务并占很少的规模。在新经济到来之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朝阳业务,同时逐步成为各大银行核心发展业务。一个银行其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已经作为判断商业银行整体实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中间业务取得的利润越来越多,但我国的发展程度还较低。
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中间业务的种类、数目都有了较多的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已经有260多个,但是各个银行在中间银行的种类、档次、规模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从中间业务上取得的利润同国外银行相比相差甚多。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占总收入比重很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清楚认识中间业务
众所周知,世界各国的银行都在发展中间业务,我国的各家银行业在探索中前进,不过从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还有一部分人不能清晰的认识当前整个金融环境,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开展中间业务也没有详细的看法。从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在工作时没有着手的地方,而且中间业务本身就是非常复杂、不易协调的服务,这些都会对中间业务的开办提前设下畏难的情绪,进而会影响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和发展程度。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量较少
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快速的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各银行的重点盈利方向。有数据显示,美国花旗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占到总收入80%以上,德国银行是60%以上,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平均是在8%左右,其中农村的商业银行盈利仅占1%。
3.中间业务的定价机制不尽完善
我国颁布出台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相关文件中的定价、收费等方面条款没有足够的可操作性。各商业银行业没有市场的调节作用,缺乏定价权。中间业务收费环节也存在了优质客户同普通客户间的差别,优质客户的收费受到银行无序竞争的干扰,普通客户的收费又是比较低廉,不能进行合理的定价。同时也存在着难以收费等问题。
4.业务层次较低,规模较小
当前商业银行提供的中间业务有基金、证券经纪、资产管理等,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农村的主要工作在代收支付业务、保险箱业务、银行卡业务、担保类业务、交易类业务等劳务性的一般项目上。这些业务是赢利性较低的种类,但是却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其他赢利性较高的业务却没有充分的发展。即使是一些银行具备了理财等中间业务,其业务扩展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5.中间业务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
做好做强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需要很多的高技术人才,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问题。金融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已经是很明白的了,其是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以及力量推动。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人员需要有较好的证券、保险、金融等知识,也要有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商业银行管理制度不灵活,有时不能适时地为银行筛选、培养有用人才,也不能充分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其创造精神。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6.中间业务的工作环境分析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工作环境包括了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宏观环境。从市场环境角度分析,我国的中间业务存在失信严重现象,农村商业银行开展的信用类业务需要面对很大的风险,同时许多农村企业没有形成建立依靠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投资理财、信息咨询等服务的思想认识。从竞争环境的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间中间业务的竞争没有良好的竞争秩序,不时出现恶性竞争事件。从政策环境的角度看,相关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飞发展,不能做到有法可依的状态。
四、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1.提高对经营管理的认识,从战略高度分析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
中间业务是当前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的银行需要提高对经营管理的认识,不要把重点仅仅放在存贷上,确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同表内业务共同发展的道路途径。可以中间业务理解为新的业务品种和新的服务手段。丰富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认识才能将中间业务发展壮大。
2.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外部监管
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需要把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重视起来,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来负责中间业务的开拓与研究,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来进行统一的管理、核算。商业银行应该健全组织机构,实行岗位职责,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确保业务收益。在建立自身的约束机制后,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努力做到规范、合法经营,将经营和监督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证中间业务良好的发展。
3.谨慎开发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的开拓受到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在分析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之后,循序渐进,可以先经营比较简单的品种作为初探,对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更深度的开拓。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中间业务的种类,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
4.利用积极的营销策略
在农村经济结构中,把客户分为大、中、小客户类。工作重点放在大中企业上面,同时也要大力培养具有较强稳定性的中小型客户。相应的营销制度必须进行整改,可以采用捆绑营销等方式。把资产业务作为引路标准,进而带动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的联系功能。
五、小结
商业银行的发展表面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中体现的巨大作用,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业务创新力。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归根到底银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银行只有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保证业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策略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5(2).
[2] 张淑英.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建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2).
[3] 李少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透视[J].经济论坛,2004.(7).
[4] 陈杰.发展中间业务大有可为[N].中国证券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