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银行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登博斯宣言》,阐明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保证当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维持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其核心是科学化,方式是产业化,过程是生态化,结果是效益最大化。。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相联系,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出如下界定:所谓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在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及不断发展过程。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农业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管理与发展、质量与速度、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使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财务、信贷、人力、机构等资源的配置作用得以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农村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市场规律把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产业加以规划和发展,发展目标应该是产业主体目标利润化、金融业务多元化、产业运行市场化、产业管理法制化、产业技术现代化。总之,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一)发展。发展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失去了发展,一切将无从谈起。
(二)总量。发展必然要求总量有所增长,没有量的积累和扩大,发展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里的总量包括资产总量、负债总量、中间业务总量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指标。
(三)结构。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结构优化。全行主营业务都存在一个结构优化问题。具体到信贷结构来说,结构优化包括客户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等几个方面。
(四)质量。质量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就必须遵循“有质量”和“可持续”的理念和原则。这里的质量包括资产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涉及业务发展的多个方面。
(五)效益。效益是银行经营的目的和生存发展的保证。以效益为目标,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六)规范。农村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规避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这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遵章守法、规范经营。。
(七)创新。加快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客户需求是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加强业务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保证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至2009年9月,中国已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有2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由2003年的384.8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9290.50亿元,增长了22.4倍;税后利润由2003年0.9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73.2亿元。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多位于经济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江苏,这三个地区共有14家农村商业银行,其他13家则位于安徽、内蒙古、天津、还有东北和西部地区。。多数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小,只有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还有2008年成立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规模较大,资产总额分别达到1550亿元、1827亿元和1500亿元,共占27家农村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2%,深圳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达到500亿元,其余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均在300亿元以下。
虽然这些农村商业银行大部分是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资本金规模、业务竞争能力、市场份额、信息技术、产品创新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农村商业银行急需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竞争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要不顾现实情况,一味地通过加大投入取得自身经营实力的快速增长,而是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不以牺牲后期发展资源为代价的一种良性发展方式,实质就是稳定健康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
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村、农业、农民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今后我国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肩负信贷支农重任,农村商业银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三农”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加大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有效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需求;扶持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的特色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大力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促进金融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是遵循健康有序发展原则,是建立在一定的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基础之上的发展,这将有助于逐步控制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定发展。
最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有实质意义。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改变以往粗放经营粗放管理的方法,坚持树立风险控制、成本约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先进管理理念,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有利于实现农村商业银行自身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明康. 年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达100家[J].21世纪经济报道,2008,7.
[2] 吴爱民. 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武汉金融,2007,8.
[3] 王吉,成邵敏. 关于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与强化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金融,2007,7.
保龄宝独占鳌头
11月21日晚间,保龄宝公告,称山东禹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小组于11月20日收到银监会下发的同意批复,山东禹城农商行的筹建已获得银监会同意。
根据保龄宝公告,公司曾拟以自有资金3164万元认购拟组建的禹城农村商业银行2260万股,占禹城农村商业银行总股本的5.91%,加上增资前公司持有禹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8799150股,增资后公司将合计持有禹城农村商业银行8.21%的股份,并将成为禹城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市场对保龄宝的公告给予了强烈反应。上周五,保龄宝被资金封于涨停板,并最终报收17.07元。不过,民营银行相关概念股却并未出现集体爆发,大部分个股仍随大市走出一轮低迷行情。东方财富通统计的19只相关观念股,仅有6只上涨,整个板块更是呈现整体微跌态势。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的企业名称核准公告,目前已有超过30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得核准。在11月短短的十多天里,又有14个民营银行名称获得核准。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民营银行背后都隐藏着民营上市公司的身影,如此前备受看好的苏宁银行,背后便是苏宁云商,其他还有格力电器、杉杉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真假民营银行有争议
保龄宝方面认为,由于禹城农村商业银行的前五大股东都是民营资本,与传统银行具有显著区别,因此该行的民营性质可以确定,是“国十条”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以来,成立的首家民营银行。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郭田勇表示,如何判断民营银行的性质,关键还是要看民间资本的占比,如果单纯从“民营银行”这个概念分析,山东禹城农商行被定义为民营银行没有问题。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如果首家民营银行落户山东,保龄宝确实成为首家民营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市场的反应应该不止于此。某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就向记者表示:“保龄宝一字涨停并未引发板块的连锁反应,除了前期民营银行概念已经热炒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到底山东禹城农商行是否真的属于首家民营银行,显然市场中仍有疑问。”
此外,有消息称,银监会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山东禹城农商行并非民营银行,而是属于农信社改制后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可持续性;支撑
1 可持续性支撑概念的界定
“可持续性”(sustainable)一词最早源于生态学,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观,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由此,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所提供的可持续性支撑可以界定为,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支持既要考虑中小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融资等多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从长远的角度关注企业成长。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把握好支持与发展、效率与进度、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性支撑必须要实现融资总量增加,结构优化,质量过硬,融资过程中始终保证效益优先,运作规范和提倡创新的基本目标。
2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必要性
对商业银行而言,中小企业融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商业银行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具体而言:
(1)未来几年,我国政府在解决就业、消除收入差距等问题上承担的责任将日益明显,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有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握住中小企业,也就把握了未来中国经济中最有朝气的经济主体。
(2)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限制,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增多,以及大型集团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都必然制约商业银行对大型集团企业的融资,能否有效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就是商业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所在。
(3)中小企业融资是商业银行有效分散信贷集中风险,保持适度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手段,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以流动资金为主,融资期限较短,金额不大,可以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另外,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泛,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行业的融资集中度,分散信贷风险。
(4)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从风险相对较低的大型、垄断型或跨国型优质企业融资中获得的收益将非常有限,以有效控制风险并获取高收益为特征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无疑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收益的主要来源。
3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难点
(1)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一刀切”政策,往往将大型企业的信贷管理模式运用于中小企业;在对企业的评级授信方面也沿用一个标准,致使中小企业能达到客户信用标准的很少;在具体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信贷审查环节多,链条长,手续繁杂,难以适应和满足中小企业贷款期限短、需求急、额度相对较小的特点,使中小企业难以信贷准入。
(2)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被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为了缓解经济过热的势头,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措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准入难度。同时受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影响,部分行业采取了信贷收缩政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融资障碍。
(3)担保落实难,贷款成本高,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多采取抵押和保证两种贷款担保方式,为了降低风险,近年来,银行原则上还是采取抵押担保方式,抵押担保主要是采取不动产抵押,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其可抵押的有效资产有限,抵押担保难以落实,而中介公司、担保公司存在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保证担保能力难以取得商业银行的认可,加之过高的资产评估费、担保手续费、公证费、贷款利率等,造成企业贷款成本过高,使一些低盈利企业难以承受,只能望而却步。
(4)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仍然是以存款、贷款和一般的结算类产品等传统性业务为主,缺乏适合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有针对性的产品或组合产品,缺乏对中小企业营销的特色品牌,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产品少之又少。
4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具体措施
(1)组建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长期信贷管理模式。在信贷管理方面,根据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特征制定有区别的融资策略,将中小企业信贷从其他信贷中分理出来专管专放,力争做到方便、快捷,又规范、合理,既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平快的特性,又能在长期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续支撑。在评级授信管理上,制定出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标准,既可以防范信贷风险,又能客观评价信用状况。
(2)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和管理能力,合理选择中小企业目标客户群体,形成合理的信贷准入门槛。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也要兼顾低风险、高收益的信贷原则,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要将成长型的优质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客户群,通过调整信贷准入政策,优选客户;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合理确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和规模。
(3)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方式,方便优质中小企业贷款。从理论上讲,一切具有相对价值的物品和权益都可用作抵押。由此,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允许部分优质中小企业可以存货、应收账款、存单、专利权等用于抵押(质押)而取得贷款,放宽信贷条件,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取用于周转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更迅速地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商业银行需不断加强服务内容、手段的创新。依托银行在人才、资金、信息方面的优势,以中间业务为平台,主要定位于中小企业,开展资信调查、财务顾问、代客理财、项目评估、投资银行、网上银行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服务,为中小企业广泛参与资本运作、促进资源的优化重组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扬. 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赵家敏,黄英婷.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J].金融论坛,2006,(4).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难 国有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发展 金融服务 高端客户 经营模式
Abstract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mercial Banks' support to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1.可持续性支撑概念的界定
“可持续性”(sustainable)一词最早源于生态学,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观,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由此,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所提供的可持续性支撑可以界定为,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支持既要考虑中小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融资等多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从长远的角度关注企业成长。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把握好支持与发展、效率与进度、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
2.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必要性
对商业银行而言,中小企业融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商业银行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具体而言:
2.1未来几年,我国政府在解决就业、消除收入差距等问题上承担的责任将日益明显,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有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握住中小企业,也就把握了未来中国经济中最有朝气的经济主体。
2.2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限制,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增多,以及大型集团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都必然制约商业银行对大型集团企业的融资,能否有效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就是商业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所在。
2.3中小企业融资是商业银行有效分散信贷集中风险,保持适度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手段,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以流动资金为主,融资期限较短,金额不大,可以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另外,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泛,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行业的融资集中度,分散信贷风险。
2.4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从风险相对较低的大型、垄断型或跨国型优质企业融资中获得的收益将非常有限,以有效控制风险并获取高收益为特征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无疑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收益的主要来源。
3.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难点
3.1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一刀切”政策,往往将大型企业的信贷管理模式运用于中小企业;在对企业的评级授信方面也沿用一个标准,致使中小企业能达到客户信用标准的很少;在具体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信贷审查环节多,链条长,手续繁杂,难以适应和满足中小企业贷款期限短、需求急、额度相对较小的特点,使中小企业难以信贷准入。
3.2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被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为了缓解经济过热的势头,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措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准入难度。同时受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影响,部分行业采取了信贷收缩政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融资障碍。
3.3担保落实难,贷款成本高,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多采取抵押和保证两种贷款担保方式,为了降低风险,近年来,银行原则上还是采取抵押担保方式,抵押担保主要是采取不动产抵押,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其可抵押的有效资产有限,抵押担保难以落实,而中介公司、担保公司存在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保证担保能力难以取得商业银行的认可,加之过高的资产评估费、担保手续费、公证费、贷款利率等,造成企业贷款成本过高,使一些低盈利企业难以承受,只能望而却步。
3.4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仍然是以存款、贷款和一般的结算类产品等传统性业务为主,缺乏适合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有针对性的产品或组合产品,缺乏对中小企业营销的特色品牌,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产品少之又少。
4.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具体措施
4.1组建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长期信贷管理模式。在信贷管理方面,根据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特征制定有区别的融资策略,将中小企业信贷从其他信贷中分理出来专管专放,力争做到方便、快捷,又规范、合理,既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平快的特性,又能在长期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续支撑。在评级授信管理上,制定出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标准,既可以防范信贷风险,又能客观评价信用状况。
4.2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和管理能力,合理选择中小企业目标客户群体,形成合理的信贷准入门槛。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也要兼顾低风险、高收益的信贷原则,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要将成长型的优质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客户群,通过调整信贷准入政策,优选客户;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合理确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和规模。
4.3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方式,方便优质中小企业贷款。从理论上讲,一切具有相对价值的物品和权益都可用作抵押。由此,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允许部分优质中小企业可以存货、应收账款、存单、专利权等用于抵押(质押)而取得贷款,放宽信贷条件,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取用于周转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更迅速地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4商业银行需不断加强服务内容、手段的创新。依托银行在人才、资金、信息方面的优势,以中间业务为平台,主要定位于中小企业,开展资信调查、财务顾问、代客理财、项目评估、投资银行、网上银行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服务,为中小企业广泛参与资本运作、促进资源的优化重组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扬. 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赵家敏,黄英婷.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J].金融论坛,2006,(4).
[3]徐晓峰,纪建悦.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再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
[4]李浩. 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战略思考[N]. 金融时报,2006-6-19.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牢牢掌握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尤其是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诸多的限制和干预,在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基本上实现自由发展,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商业银行想要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生机,实现稳定发展,就需要迎合金融自由化的要求和发展潮流,尽快实现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
二、金融自由化的概述
(一)金融自由化的概念
金融自由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在当时,有两个美国的经济学家,分别是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最先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的理念。金融自由化就是为了摆脱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对金融进行过度干预,并且限制资本主义市场发展,使得无法建立起完善的金融市场这一经济状况。在两位经济学家看来,当时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因此提出金融自由化概念,希望能够彻底改变这种不完善的经济情况。简单来说,金融自由化就是金融深化,这和“金融抑制”成相反对立的概念,具体来说金融自由化就是希望国家能够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并且最大程度的减少其对金融行业的干预和限制,给金融行业一个自已发展的机会,在金融自由化中主要表现为利率和业务范围自由化,金融资本能够在此期间实现自由流动,合业经营等等,通过对各个方面放宽政策和放松限制,最后实现平衡通货情况,提高储蓄率、有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1]。
(二)金融自由化的好处
金融自由化使得金融市场充满了活力,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各大银行能够实现自由发展,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更是使得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得以大大增强,在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中,所有参与金融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金融自由化打破了传统商品和银行进行交流互通的障碍,特别是能够使得资源配置实现有机整合,而且子啊金融自由化的时代背景下,内部信息变革更加透明化、精确化,也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真实的市场情况。企业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拥有更多的盈利机会,尤其是自由化使得金融企业的活动和发展空间变得更大,世界金融实现了一体化。最重要的一点是金融自由化解除了分页管理制度,大大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经营方式和经营办法,有效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
(一)中央银行进行总把控
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中国的商业银行逐步实现转型和发展。首先,由于政府逐渐放松了对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层层限制,因此现在中国只通过中央银行这一个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发展进行总体上的战略布局与宏观调控,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和干预措施[2]。
(二)规模化的中国银行业
金融自由化在使得金融行业不断开放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以前国家和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准入有着种种限制,过去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国内的几大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外银行和其他类型的银行也加入到市场竞争当中,使得竞争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特别是金融自由化使得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改变这一两难境地,中国各大银行之间开始通力协作,除了商业银行本身,很多其它规模较小,类型不同的银行,例如说农村合作银行、各个城市银行、信用社、储蓄银行等等也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银行规模来共同迎接和抵抗世界银行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我国逐渐规模化的银行业也使得中国银行业能够在世界银行业中站稳脚跟,快速适应残酷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并且在竞争中求得生机和发展。尤其是在规模逐渐统一和扩大的形势之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很多商业银行都已经配备了最先进的机器设备,例如自动取号机、存取款一体机等等,商业银行的业务处理也从传统的人工受理逐渐过渡到实现自动化处理。
(三)建设海外投资银行
金融自由化也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战略转移的进程和步伐,我国的商业银行为了提升和强化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也来越来越热衷向海外市场转移,特别是在海外建立分支银行,进而不断扩大中国的银行规模。在此过程中,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比如说在过去,中国的商业银行只对内发行债券和基金,现在受金融自由化的影响,许多海外国家也都大规模的持有我国的债券和基金,比如说国外中央银行的资金正在准备大规模的投放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当中,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能够有机会购买到中国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或是基金,大大拓展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海外资金增强了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市场当中的竞争优势[3]。
(四)商业银行转型为网络银行
前文已经提到,金融自由化为中国金融领域中的各行各业包括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盈利机会,商业银行不再受到政府的牢牢管制,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扩大盈利规模,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我国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寻找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比如说充分利用现阶段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互联网,中国的商业银行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各大城市之间开设实体银行,而是将目光放在更加广阔的互联网市场当中,商业银行向网络银行转型,当前中国的主要几大商业银行均设立了相应的网络银行并且建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来确保网络银行的安全性,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放心的实现线上交易,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
四、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
(一)发展传统业务
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完成转型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中国商务银行的业务发生了转型。首先,银行中传统的信贷业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将过去大力发展存取款等传统业务的时间和精力都放置在其他业务领域之中,但是为了能够维护与其他非金融机构构建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是保留了一小部分传统的信贷业务。
(二)拓展中间业务
在金融自由化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实现自负盈亏,因此为了能够扩大商业银行的利润,我国的商业银行将发展眼光放在了拓展中间业务上来,所谓的中间业务就是指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为顾客提供必要的金融咨询服务或者结算服务,在此过程中银行基本上不提供资金或其他资产,中间业务的收入完全来自于客户在咨询环节中缴纳的咨询费或是银行在接受用户委托并为其办理金融业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中不需要向外提供财产或资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的安全性,同时客户每进行一项咨询业务或是银行每办理成功一项委托业务即可收取一笔数目客观的费用,因此中间业务的见效程度比较快、回报率也比较高,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愿意积极拓展这种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中间业务来不断提高银行内部的综合效益[4]。
(三)开展零售业务
金融自由化也为其他企业和金融行业的融资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商业银行不再是各大企业和用户的首要选择,为了能够继续维持盈利模式,实现商业银行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将业务对象逐渐从大型企业转移到中小型企业上面来,增加了许多方便中小企业的零售业务,商业银行也逐渐摆脱了对大型企业的依赖程度,拓宽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途径。
(四)网上银行业务
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推动发展下,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逐渐增加了网上银行业务,尤其是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比如说支付宝、信贷宝等等,人们可以在网上银行办理各种金融业务,譬如说转账、自助缴费等,使得中国商业银行在网络上得以继续发展壮大,也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