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旅游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F5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117-02
观光农业旅游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把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同旅游业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农
业的产出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游客充分体验农业的乐趣,进而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增收的目的。
一、武汉市东西湖区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产品的优势条件分析
(一)区位优势
在地理区位上,东西湖区的东、南两面紧紧依托武汉市老城区和人口密集地带,向西和向北连接省内的汉川和孝感,属湖北省腹地,是华中地区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之一。在交通区位上,东西湖南有汉水航道,北有天河机场,既有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又有市内解放大道、常青路直达,距武汉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汉口火车站仅数步之遥,离武汉天河机场也只十五分种车程。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即将建成的轻轨和地铁也将直达东西湖区,汉口金家墩长途汽车客运站也将整体搬迁至此。届时,东西湖区将成为武汉市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区位优势和可进入性优势将更加明显。
(二)政策优势
2000年1月,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了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2002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成立了生态示范建设区,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成立了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我区成为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等“三区一园”和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区政府和园区一套行政系统统一服务,决策灵活、服务到位,办事简便。
(三)资源优势
东西湖区有着较为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金银湖高尔夫俱乐部在华中地区仅此一家,惠安大道两侧30余公里的生态农业景观带气势宏大,景德寺、柏泉古井等人文资源也有较大旅游吸引力和开发价值。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圣山欢乐世界、东方马城、水乡旅游城、加勒比海洋世界、惠安神韵牡丹园等项目,这些都为东西湖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旅游业自身的后发优势
在旅游业发展上,抢先一步固然可以占有诸多有利的条件,但从另一方面看后来者则可取集大成的后发优势。中国旅游业经历了迅猛发展后,下一阶段将会进入稳定的成熟发展期,旅游发展会更多一些理性的思考而少一些开发初期的狂热。东西湖区旅游在第一轮开发中失去了机遇,但现在东西湖区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对其它地区旅游发展经验的学习与思考,其它地区先期发展旅游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将成为东西湖区今后旅游发展的“教材”,东西湖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而直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五)环城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优势
武汉是一个水、陆、交通十分发达、素称“九省通衢”的城市。市内总人口为831.26万人,城镇人口666.64万人,是全国内地继上海、北京、重庆之外,规模第四大的城市,据调查武汉市居民大规模、远距离旅游的能力目前尚不强,但城郊型周末度假已经越来越受到他们青睐,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尤其是现代都市人民向往原始田园生活和追求绿色恬静的需求,带动了一大批城市周边观光农业旅游产品的发展。
二、建设东西湖区观光农业旅游营销模式的构想
从武汉市城郊发展观光农业的旅游资源分布与组合特征、区域经济背景、市场空间拓展潜力以及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东西湖的观光农业旅游营销模式较为完善和健全。笔者就以东西湖区发展城郊观光农业旅游的具体营销模式为基础,逐步提炼出大城市城郊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营销模式的具体框架和模型。
根据现阶段东西湖区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可以形成“一个核心指导思想、一个环区范围观光农业发展圈层、四个观光农业旅游核心示范区、七大特色观光农业旅游节庆联动”,即“1147”的营销开发模式,最终通过整合全区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实现全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一)一个核心指导思想
武汉市城郊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核心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湖北省武汉市发展“乡村休闲游”的具体相关发展条例为依据;以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为准绳;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加快武汉市城郊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为基本发展模式;以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把武汉市城郊的观光农业旅游区发展成为具有武汉市的特色旅游板块为主要目标。
(二)一个环区范围观光农业发展圈层
东西湖区观光农业旅游主要分布在新安渡、东山巨龙湖、德州牧场、汉江沿线(慈惠渔村)、柏泉等区域,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现在按照地理区划,特绘制了东西湖区环区范围观光农业发展圈层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四个观光农业旅游核心示范区域
1、柏泉文化旅游区
产品主题:野外体验基地;核心景区:“三古”景区:古寺(景德寺)――古村(月塘古村)――古井(柏泉古井)。
景区具体旅游项目构想:古寺、古村和古井,构成了一幅“青山――古刹――灵泉”的美丽图案,可以让旅游消费者体验游古寺,品古泉,住古村的“自然丛林+精神丛林+人文丛林”的别样乡村体验。
2、大地风情旅游区
产品主题:浪漫风情;核心景区:德州牧场系列旅游产品。景区具体旅游项目构想:利用自然地形条件,建设仿美国德克萨斯州天然牧场,包括友芝友奶牛基地,牧场夜总会,小石城,小白宫酒店等。让旅游消费者可以体验广袤无垠的牧场风情。
3、水景娱乐旅游区
产品主题:玩水、亲水、吃水;核心景区:汉江娱乐水景系列旅游产品。
景区具体旅游项目构想:
①汉水人家:仿宜昌“三峡人家”,开展“汉水人家”旅游项目,反映汉水渔家乐的生活生产场景;
②慈惠渔村:钓鱼、赏鱼、吃鱼、买鱼一条龙。开设全鱼宴,开设天体浴场,人鱼共游等旅游项目;
③阳光沐浴行:沿汉江大量种植景观植被,开发阳光沐浴行,双人自行车等旅游项目。
4、农业体验旅游区
产品主题:吃在东西湖;核心景区:沿惠安大道和107国道范围的农业体验系列旅游产品。
景区具体旅游项目构想:
①盛博农业山庄:观赏现代科技农业,彩色植物,物理栽培;
②牡丹园:湖北最大的牡丹培育观赏基地,各类品种的国花牡丹应有尽有;
③仓储式农家乐:推出仓储式自助农家乐,即前饭庄后大棚形式,现摘现吃,边摘边吃,自摘自吃,现场体验。
(四) 七大特色观光农业旅游节庆联动(如图2 所示)
结语
大城市城郊的观光农业旅游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保证大城市城郊的观光农业旅游得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寻求能够结合当地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努力探索适合当地区域发展和目标市场需求的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城市城郊的观光农业旅游走上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财税政策 效益
一、前言
政府用财政来推动这种近几年愈发火热的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又为政府带来了创新型的财政收入,但是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又蕴藏着很多复杂的问题。政府对于生态旅游的投资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生态旅游农业究竟该朝着怎样一个轨迹发展才能给政府、农户、游客三方带来最大收益?这都是一些待解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农业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农业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了,它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在多个有代表性的地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些都证明了生态旅游农业符合农业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且为游客提供了新型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生态旅游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以保护自然生态坏境为基础。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之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附加产品生产、原料加工、生态景点建设和游客参与相结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就会、创造财政收入、满足游客高质量旅游体验的目的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
从国际上来看,日本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时间早规模大。自1938年起就开始,在伊东就有观赏、采摘蜜桔活动。日本的农村生态旅游最初萌芽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了中期产生了度假休闲农场。最为典型的是1985年后建成的大仁、名寄、石垣等自然休闲农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的农村生态旅游开始全面迅速发展,从单一的观光休闲功能转变为互动学习体验一体的旅游项目,极大地吸引了游客的兴趣。21世纪以后,日本政府提出绿色旅游休闲农业发展计划,政府开始把农村生态旅游纳入发展规划中,开始实行政策性的支持,自此日本的农村生态旅游农业也开始进入全年发展阶段,日本的生态旅游农业也把它观光娱乐和休闲度假的价值发挥到了巅峰。除了日本之外,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生态旅游农业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也得到较快发展。
从我国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起步较慢,但是潜力很大。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提出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指出要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明确用地政策,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鼓励利用村内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利用“四荒地”等发展休闲农业。根据中投顾问的《农业产业化竞争情报分析及点评》指出,截至目前,全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已达3?000多个,其中国家级试点县51个,省级试点县100多个,其中11个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666.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这些都表面我国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发展坏境也越来越好。
而纵观山东省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情况,整个山东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脚步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山东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许多地区深入贯彻了政府发展休闲农业打造生态乡村加快经济转型的要求,发展当地生态旅游农业并且卓有成效。其中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微山县微山湖湿地公园和微山岛绿岛度假村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三、政府财税支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
(一)完善配套设施
众所周知,生态旅游农业要想发展起来,一系列相关的配套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就是其中一个要素。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微山岛四面环湖,人车都需渡河才能到达岛内。周末的时候每艘船通常都是人满为患,而且船渡车的费用很高,很多有车家庭看到来回渡车费用都望而却步非常不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于是政府先后拨款加强码头管理,减免了回程的渡车费,据旅游管理委员会称,这一举措明显提高了游客数量。但是我们再换个思路,减免费用是指标,如果从根本上改变交通不便的问题,是否能够使游客数量再得到一个飞跃?据此我们问了旅游管理委员会的领导,是否可以兴建大桥彻底改善交通不便的问题。我们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许多家庭选择微山岛景区就是为了一览其生态风光,体验坐船观光的乐趣,这种体验式的旅游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所在,生态旅游应该更注重互动,政府投资配套设施要合理有度,不可失去生态特色,破坏生态坏境,要回归自然的质朴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当然,我们的配套设施也应该追求人性化、现代化。例如,微山岛使用“一票通”模式取代原先的各景点售票,还有微山岛乡政府投资每一个村建立公共厕所站,12处A级公厕建设,目前已完成4处,在建5处,改建3处,力争近期完工并投入使用确保2016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改善了农村厕所脏乱使游客感到不方便的现象。诸如此类的配套设施的完善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以微山县为例,我们了解到因为县政府资金不足,无法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发展旅游业,于是乡政府转变策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例如,只要有企业来投资旅游业,三年之内免收税。以此种方式吸引外部投资。根据微山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34.99亿元,增长13.9%,全县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6.9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县共接待游客372.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3%;旅游总收入29.48亿元,增长20.14%。由此看来,政府实行优惠政策,与社会资本合作带来的效果是巨大的。微山县北京中弘集团合作,投资110亿元将对微山岛进行综合开发,希望打造国际旅游度假绿岛。投资5个多亿开发建设的微山湖湿地公园,将打造成为亚洲最大湿地公园。目前微山湖景区已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微山湖湿地公园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年游客量达240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22亿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实现了利益共享,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又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生态旅游农业涉及的范围较广,民营机构有一定优势,可以与政府取长补短。在之前的调研中,安徽合肥的桃蹊水果农场和牛角大圩都是外包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获利的同时,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了巨大的推动,如游客增多后,当地居民就业机会增多,地区知名度也获得了提高。
(三)政府“宣传+减税+补贴”
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在这种注重互动的休闲农业大环境下,一些类似于“农家乐”的小微企业层出不穷。微山县地税局为鼓励其发展,对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使其能够健康成长。对生态农业产业经营者减征营业税,并且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此外,政府还着重于对外宣传方面的投资,为了扩大微山湖湿地公园和微山岛度假绿岛的影响力,政府采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政府实现“旅游+”
所谓的“旅游+”在本文中也可理解为生态旅游农业的附加价值。微山县政府一直致力于“旅游+互联网”、“旅游+就业”、“旅游+文化”等的建设。拿微山岛度假绿岛为例,此地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还具有很浓郁的文化氛围,政府将文化旅游资源和微山岛的特色产品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如“醉赏油菜花”、“祈福放生节”、首届国际微子文化节、荷花节、采摘节、环岛健康骑行、大学生旅游节、垂钓比赛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这些活动都贯彻了为游客提供强互动性项目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此外,通过我们对100位微山岛农户发放的问卷,98.3%的农户认为微山岛近年来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给自己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其中女性比例为65.78%,许多家庭主妇因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找到了自己的就业机会,甚至开始创业,就业率大大加强,解决了政府关于提高就业率的难题,也呈现出”双赢”局面。
四、结语
政府要想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并使生态旅游农业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实现财政收入增加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就必须从多角度改善财税政策。
首先,通过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种途径可以有效地规避财政赤字,降低项目风险。如可以像微山县采取的策略一样与企业合作,招商引资时可以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另外,税收是财政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通过税收政策的改变通常能够掌控很多事物的发展。在前期,政府想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又没有良好的基础时,可以适当减税调动农户和私营企业主积极性,让他们配合共同建设生态旅游农业的商业模式。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切不可过俭。好的基础设施是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基础,政府在生态旅游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至少有一半应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满足游客的需求,也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府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贯彻国家旅游局下发的《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主要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域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3G和4G等基础设施的覆盖,保障“旅游+互联网”基础条件。创新生态旅游网络营销,打造一个可以线上线下互动的平台,使生态旅游的体验可以从线下发展到线上。政府还应鼓励各级旅游部门加大对云计算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发展的当下实现在线旅游产品第三方支付的功能。
而还有一些微山县并没有做到而在我们的调研中企业提到的。例如保险政策。根据调查,微山岛也有不少企业因意外风险而导致亏损撤资,如投资建设生态垂钓的投资方,而如果有相关保险政策,减轻企业投资风险,便可以有效减少这样的撤资情况。
生态旅游农业在保护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其根本目的还是盈利,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其营销方式能带来最大收益。而政府的财政政策其实是生态旅游农业能否取得最大效益的根本前提,政府为生态旅游农业构造一个基本蓝图,企业再去锦上添花,这样才能打造出健全的生态旅游农业商业模式。而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多角度地思考财税政策怎样对生态旅游农业产生影响,单一的减税、投资、补助都不能够保证其长远发展,只有多位一体,讲求合作才能带来新的机会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世清.生态旅游概念浅析[J].广东林业科技,2004(04):54-57.
[2]ZP Zheng,ZX Liu.Ecological touring-agricul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02,10(1):127-129.
[3]微山县旅游局.微山统计年鉴(2013年)[M].微山县统计局,2014.
[4]Stefan Gossling Human-Environmental Relations with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总体要求,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坚持“政府推动农民自愿社会联动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工作方式,依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发展”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农业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环境,促进各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
用5年时间,通过实施“百村万户”工程,举全市之力,全力扶持00个特色旅游村,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基地,带动和促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扶持百村农民开办农家乐,把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繁荣和壮大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市民消费新的兴奋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
三工作内容
(一)特色百村选择。将选择00个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自然村作为扶持对象,接受大型企业的直接扶持,接受相关市直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二)策划规划引领。结合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列入“百村万户”工程的特色旅游村进行策划或规划提升,避免盲目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条连接交通干道主要景区公路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一套完善的形象导识系统(包括标牌标识解说词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一定数量的旅游厕所和污水处理设施,一定规模的住宿餐饮购物设施等。
(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扶持“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培育具有地方知识产权的乡村旅游品牌。
(五)宣传促销。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定期不定期宣传“百村万户”工程进展情况,重点推介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网络预订服务,鼓励旅行社和有条件的各类旅游集散中心,开展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市场销售和网络促销,对组织一定数量游客进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的旅行社进行奖励。
(六)人才培训。依托各类人才培训机构,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强对乡村党政干部旅游经营户和从业者的培训。结合农村远程教育文化站及科技辅导站等,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要把特色旅游村及其所在乡镇的党政干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户和从业者全部培训一遍。
(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开展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培育一批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建设,强化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
(八)星级“农家乐”创建。依据或制订星级农家乐等级标准,规范“农家乐”等级评定和标准化管理,提升“农家乐”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按照“成熟一批,评定一批”的原则,将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全面推广。通过强化管理逐步规范,实现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四职责分工
此次“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由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工商联牵头组织,由市直其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由大型国企民企具体实施。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如下:
(一)由市县两级旅游农业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百村万户”前期考察特色村推荐帮扶联络与协调业务指导工作。
(二)由市工商联各县(区)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负责推荐提供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名单,跟踪落实推荐的帮扶单位的帮扶情况。百家帮扶单位安排如
(三)旅游林业农业水利财政税务工商卫生环保消防金融土地等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在资金与政策上对帮扶村进行倾斜。要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与各种支农资金有机结合起来,对符合条件的帮扶村给予优先支持。要出台对帮扶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帮扶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帮扶村的快速发展。
五工作步骤
(一)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领导小组,负责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问题的协调处置。
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各县区各帮扶单位也要成立专门的帮扶领导小组,要出台方案,制定项目推进表,扎实推进,确保工作有成效,不流于形式。
(二)调查摸底。市县两级旅游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特色百村的前期调查摸底工作,要选择有较大旅游开发价值有利于进一步策划打造的自然村进行帮扶,使帮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取得成绩。市工商联各县(区)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对参加帮扶的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要进行调查摸底,要选择推荐有影响力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对帮扶村进行帮扶,使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策划规划。各帮扶单位要深入帮扶村,了解熟悉帮扶村情况,并根据帮扶村的实际情况特点特色及旅游市场需求策划帮扶村的发展,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对帮扶村进行规划提升,避免盲目建设。可按帮扶村发展的不同进程进行帮扶规划。对条件不是很成熟的帮扶村先进行帮扶帮助,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员工培训,营造良好的接待环境;对条件已成熟的帮扶村进行提升改造,开发旅游商品,创建旅游品牌,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典型引领。旅游与农业部门要注意挖掘典型,对帮扶过程中涌现的典型先进事迹优秀帮扶单位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并推广,以巩固农家乐休闲旅游试点村的建设成果。通过以点带面的做法,积极宣传帮扶经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引导和带动其他帮扶单位,共同发展富民工程。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 旅游农业 对策
旅游农业是指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农业设备、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从而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旅游农业要面向农业旅游的市场需要,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农业的旅游包涵休闲功能,但不仅仅局限休闲功能。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旅游农业
1.农业多功能性
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还要为其他目标如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目标做出贡献。我们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贵州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但农业在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而且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能够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公正稳定,改善区域直至全国大流域生态环境,维系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保留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的内涵,是指旅游农业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并反映旅游农业特有属性的认识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旅游农业作如下表述:旅游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溉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活动功能的新型产业。旅游农业具有如下几个特有属性。
(1)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兼容性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本来两者各有天地,互不相融。但旅游农业的出现,无论是其项目设置、设施装备,或是环境条件、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兼容,并以此而区别于一般的乡村农业。
(2)具有田园风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性
旅游农业充分发挥一般农业田园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加以艺术化改造,如绿化美化,地形改造,并适当设置雅致、简朴、自然的景点和实用、配套的设施,使田园风光得到点缀而增辉,旅游功能也因此而强化。
(3)具有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
旅游农业是两种功能的耦合,既具有生产功能,又具有旅游功能,即在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们感受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并达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和措情益智、陶冶情操的效果。
(4)具有生产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统一性
农业是以种养业为主的物质生产活动,旅游业是以观光、休闲为主的精神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过程,在过去,一般都是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展开的。旅游农业则是同时在同一场所使两种活动过程协调一致。
(5)具有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互补性
农业追求的是物质生产价值,旅游业追求的是精神文化价值,两者的效益是通过各自的价值得到体现的。旅游农业则可以实现两种价值的互补,即旅游农业一方面以其可观赏性和可参与性使农业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其生产性和文化性使旅游业价值获得支撑和延伸。
二、贵州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贵州发展旅游农业的背景
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是自然与人文合璧的结合。占全省面积92.5%的山地、丘陵和占73%的喀斯特地貌,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堪称“文化千岛”。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给游客创造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的资源条件。
从现实来看,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之一,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程度较低,是中国最欠发达的省份之一。通过旅游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根据2007年8月贵州省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典型村寨调研各地州提供的《贵州省各市、州(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表》(以下简称《地州表6》)、《典型村寨的入户调查表》的数据,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下:
据统计到2006年底
――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村寨数共计575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数达6184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直接从业人数60998人次;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脱贫人口数175097人;
――乡村旅游人员培训已达70878人次;占旅游从业人员比例平均达56.7%;
――政府用于村寨交通基建投资的金额达25.9亿元;
――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达1617万多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9万多人次;
――乡村旅游总收入达近63.38亿元(十五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为47.3亿元);
――乡村旅游人均收入达2070元。
其中,黔东南、遵义地区以及黔南地区分列乡村旅游总收入的前三名,各区收入分别为:47.89亿、10亿、2.5亿。
表1 2006年各地州市开展乡村旅游具体情况表
三、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旅游经营者已经比较敏锐地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但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
1.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品牌效应差
我省在旅游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很多都是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主要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没有把旅游接待地能够吸引游客的农家风味、人居环境、服务水平等放在重要位置。
2.项目缺乏规划和策划,盲目性过高
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旅游农业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旅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旅游区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还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行其是。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4.科学规划重视不够,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省旅游农业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建设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
5.产业化层次低
第一,对农业的旅游资源保护不够。旅游产品大都以农家乐之类为主,产品化程度低。
第二,市场是区域性周边市场,市场定位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以自驾旅游市场为主体的农业旅游的局限性必然影响旅游农业产品的销售。
第三,作为旅游产业良性循环机制有待形成。
6.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原生态破坏严重
我省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官员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甚至还有贫困地区人民渴望通过旅游改善生活而盲目开发,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和热情就变成了一种破坏力。
四、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旅游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地意识到积极发展旅游农业,在为游客提供一种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的同时,又极大地加快了广大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旅游农业的开发措施,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培育品牌
我省旅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过程中要突破区域局限,突出特色,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产品,深刻挖掘旅游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根据现有资源分布情况和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开发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农业品牌。
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我省的旅游农业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与旅游文化的一个窗口。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设施
目前,旅游农业开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组织投入,经济实力不强。在旅游农业发展中,应拓宽资本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引进先进的旅游农业开发、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其竞争力。要加强旅游农业地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交通、食宿、卫生等问题,以便开展“一条龙”服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获得经济效益。
4.挖掘亮点,坚持“特色”开发之路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坚持特色原则,将“特色”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卖点”,避免随波逐流,千景一面。目前,贵州省一些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例如贵阳市小河金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花溪区的镇山村、乌当区香纸沟等,正是由于突出了“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发掘农业资源的多功能,加大产业化层次
农业产业功能。这是从农业的一般功能来说的。农业为游客提供体验、休闲平台,同时,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安全食品的需要。
休闲游憩。乡村多宁静,空气好,民风纯朴,对休闲养生是极好的去处。同时,游客在休闲过程中,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和服务于一体。起到修身、养生、静心、养神的最佳效果。
观光学习。游客通过对旅游农业产品的了解,充分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体验。与此同时,游客的参与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
体验养生。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6.努力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农业,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还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旅游业和农业的双重效益。旅游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在旅游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坚持走生态效益型道路,重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来,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我省丰富的旅游农业资源又为发展旅游农业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我省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很大,必将蓬勃发展,成为一项生命力强大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J].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文林,翟虎渠.旅游农业[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魏小安,刘赵平,张数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J].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5]李长荣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引言
近几年,济南城郊乡村旅游发展飞速,也存在一些问题。济南乡村的旅游现状如下: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与管理意识;产品同质化,缺少精品创新旅游项目;交通、路面及景区基础设施落后;宣传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等。因此我们分两个阶段对济南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历城区西营镇的水果采摘园等地发放调查问卷。总共发放100份,收到有效率为95%的问卷结果。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分析问卷结果得出济南城郊乡村旅游提升策略。归纳分析得到的ASEB栅格分析矩阵如下表。
一、提升策略
(一)策划主题突出的乡村体验旅游活动
根据表一ASEB栅格矩阵,利用济南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的优势,克服同质化、时间固定的劣势,抓住广阔目标市场的机遇,迎接季节性强的威胁,策划主题突出的乡村体验旅游活动。
第一,源于农业基础的旅游体验活动 ,可以展开如下活动。
1.发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游和老年人养生知识教育游。将传统的农作物栽培历史和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策划不一样的知识教育体系。针对青少年好奇心大的特点,普及知识时,可以倾向于边生动有趣的讲述边让其操作的方法。比如平阴玫瑰副产品(玫瑰酒、玫瑰酱)的制作工艺,可以设计一套工艺模型,便于青少年操作,亲自品尝加深理解。针对老年人,可以多讲述一些与其有关的中医养生功能。比如平阴玫瑰副产品(玫瑰酱),就要强调玫瑰酱属温性食品,有滋补健肝脾功能。
2.积极开展农产品购物型旅游。平阴玫瑰、章丘大葱、明水香稻、龙山小米、商河大蒜、唐王四鲜(大豆、花生、地瓜、玉米)等特色农作物资源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可以作为地方特产售卖。但是,将地方特产进行细加工或者增添一些体验活动再售卖,价值就会翻倍。比如和家人一起体验制作玫瑰酱的过程,品尝并带走自己和家人的劳动成果。这小小玫瑰酱就升值了,承载着美好的回忆。再比如利用商河彩椒亮丽的色彩,策划家庭彩椒色彩拼图赛。利用现场观众投票或者网上投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赢得彩椒拼图以及家庭合照留念。该活动既宣传了商河彩椒,同时也将彩椒的价值翻倍。
第二,源于悠闲乡村生活的旅游体验活动,设计一些悠闲的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包括产业化农业园、特色蔬菜园、林木花卉种植基地、渔牧养殖基地、乡村农舍、溪流游览和参加简单的乡间劳作,让游客感受浪漫、宁静、自然、亲切的田园气氛,满足在奇山秀水间得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比如平阴玫瑰科技示范园。主要建设“四区一中心”,即优质种苗繁育区,主要用于培育西瓜、西红柿、辣椒等各种优质种苗;高新品种展示区,主要用于展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区,主要建设玫瑰风情园、香草园、大漠风情园、热带雨林园、珍奇瓜果园及玫瑰产品制作作坊和阿胶产品制作作坊;合理利用区,主要建设南国风情生态园、农家乐、开心农场、玫瑰种植园、休闲垂钓园、玫瑰阿胶交易中心及商铺;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建设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既可以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又能学到知识,提升自己。
第三,源于乡村习俗的旅游体验活动,设计集民俗、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在民族风情区内开展各种旅游体验活动,展示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餐饮和工艺品,使游客充分体验到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比如济南的九顶塔民俗风情园就是近年新兴旅游园区。包括民族风情区、运动娱乐区、文物保护区、古老村落区等园区。还定时有赶秋节、中秋赏月、民族婚礼、篝火狂欢等活动。民族风情园是集各民族风情、风景名胜、游乐探险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景点,让游客参与体验,足不出济南,看遍少数民族。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少数民族表演活动重复单一,游客重游率低,体验活动少,淡旺季明显(冬季天冷,演出活动也少)。建议:不断创新策划新的表演活动,应季应节推出不同的表演活动并加强宣传;策划设计不同的纪念品,让游客DIY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增添游客难忘的回忆,提高游客重游率;策划更多的游客体验活动,比如和少数民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游客趣味赛,少数民族美食制作等等;针对冬天淡季天冷的特点,多增添一些室内少数民族美食会宴之类的活动。
第四,源于乡村居民建筑文化的旅游体验活动,规划设计特色旅游项目。以济南朱家峪璀璨的建筑文化为例。朱家峪有大小人文、自然景观数不胜数,因此,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针对朱家峪旅游资源,高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入口广场提升、景区道路拓宽、旅游道路绿化、景区景点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闯关东文化主题展馆、闯关东文化互动体验馆、知青之家、水体景观等特色旅游项目。
(二)营造氛围古朴的乡村体验旅游环境
根据表一ASEB栅格分析矩阵,利用济南民风淳朴、魅力十足民俗活动的优势,克服城镇化的劣势,抓住基础设不断完善的机遇,迎接竞争强烈的威胁,营造氛围古朴的乡村体验旅游环境。
济南人文资源种类丰富,有古建筑、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其中,有些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特色,比如,九顶塔民俗风情园、朱家峪古镇、仲宫老街等。引导发展乡村古镇文化旅游。济南市城郊地区仍遗留有历史久远的乡村古镇,其中以历城区仲宫老街为代表。老街有多处名胜古迹,如南北阁楼、清真寺、汉白玉终军像、古代民居、老街石板路等,有的尚保存完好。可以在充分保护老街古迹的同时,利用古老而传统的民舍,开展住宿农家、领略古镇风貌、理解古镇文化内涵的古镇文化体验旅游。可以组织游客进行农家访问,到农家做客,与纯朴热情的村民交流,体验古镇居民质朴的生活方式。
(三)提供内涵丰富的乡村体验旅游游客体验
根据表一ASEB栅格分析矩阵,利用济南乡村旅游体验多样的优势,克服体验类型少的劣势,抓住潜在游客和资源居多的机遇,迎接游客体验多变和政策不确定性的的威胁,提供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游客体验。
第一,基于审美体验,开发四季产品和体验农园。春季踏青赏花游,夏季避暑休闲游,秋季红叶谷观赏游,冬季金象山滑雪游。体验农园可以开发的活动项目有:农田耕作、花草栽植、农田灌溉、牛羊放牧、农产品收摘与加工等,让游客充分参与和体验劳动过程,深入乡村生活,感受劳动之美,丰富旅游经历。比如历城区西营镇,当地以盛产苹果、板栗、核桃、杏、柿子等各类干鲜果品著称。该镇利用现有的水果种植资源,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培育体验型水果采摘园,开发果品采摘、果树认养等项目。
第二,基于教育体验方面,发展以下旅游。
1.乡村影视文化游。还原当时历史风貌,张子房、终军、秦琼等历史名人的英雄事迹,实现场景重现,进行电影拍摄。让游客体验电影拍摄过程,领略历史文化,成为电影主角;完善影视拍摄设施,改善拍摄条件,成立自己的电影拍摄团队,推出品牌;出售成熟影片及相关道具;定期举办“乡村影视文化节”,吸收同类影片,扩大品牌影响力。
2.举办乡村写生摄影游,与美术摄影院校进行合作,充分利用济南城郊丰富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自然资源以及景观建筑、遗址遗物等人文资源。举办写生摄影大赛,设置相关奖项,通过乡村旅游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公布结果,扩大知名度。建一个公共群,群友可以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相互学习。比如秋天适合写生、摄影的红叶谷,可以策划举办一次红叶谷绘画摄影展,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相聚红叶谷。
3.乡村生态科考游。发展乡村生态科考旅游,能够增加游客对乡村生态的基本认识,让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旅游,而是通过更为积极的游览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济南市城郊原有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地质科考游、森林科普游、观鸟旅游等旅游活动。比如在蟠龙山森林公园、药山森林公园举办森林探险游活动,顺便普及科普知识。
4.农业科技展示旅游。济南市城郊乡村地区已经建立起许多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诸如章丘市垛庄镇林果科技示范园、章丘市水寨镇生态科技示范园、平阴县玫瑰科技示范园、济阳县太平镇设施瓜果科技示范园等。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中,应逐渐增加其旅游功能,提高旅游吸引力和科普教育功能。可以将传统手工劳作与高科技的农业科技展示结合起来,在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的同时,营造自然纯朴的传统农业景观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使旅游者在两者的对比中对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产生自豪感。
第三,基于娱乐体验方面,策划以下项目。
1.体验俱乐部。将共同爱好的人集聚在一起,建立各种体验俱乐部。如运动健身俱乐部,针对对攀岩情有独钟的爱好者,建立攀岩体验馆。与其他攀岩、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合作,完善攀岩配套措施如攀岩工具,配备专业指导老师。银发一族怀旧俱乐部,针对老年群体,设计承载老年人年轻时回忆的产品,如戏剧、红歌、踢沙包、摇木马等娱乐项目,让老人们积极参与分享,自编自导戏剧,唱红歌比赛。
2.欢乐世界。比如九顶塔运动娱乐区的欢乐世界,汇集了时尚前卫、惊险刺激的各种娱乐项目--攀岩、速降、蹦极、风靡全球的滑草、滑车,西南少数民族的渡江工具溜索等,将成为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勇士乐园。
第四,基于逃避现实体验,发展以下活动。
1.森林徒步探险游。济南市城郊南部山区隶属于泰山余脉,区内植被茂密、沟壑纵横、水系发达、泉水众多,药乡国家森林公园、蟠龙山森林公园、腊山森林公园等亦在区内。在这些森林公园内,设计开发森林徒步探险旅游。游客深入神秘的自然空间进行探险猎奇,可以暂时远离喧嚣的都市,这也是游客实现自我价值的很好的旅游方式。在开发此种旅游产品时,要做好旅游线路的策划、乡村大本营的建设等,以便充分保障游客的安全。
2.家庭式农家生活体验游。选择济南城郊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庭院,如九顶塔民族风情,要有庭院文化,让游客们模拟日出而作、宁静舒缓的农家生活,乡村夜景欣赏。暂且抛弃城市烦恼,沉浸在乡村寂静。
3.民俗生活体验游。济南市城郊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诸如生产民俗、生活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等都独具特色,这为济南市民体验乡村民俗风情、了解民俗文化、实现精神交流提供了机会。可以结合民俗手工艺品开发制作、民俗节庆活动、民俗主题游乐园建设等,深入开发济南市城郊民俗生活体验旅游。
(四)增加多样快乐的乡村体验旅游游客受益
根据表1 ASEB栅格分析矩阵,利用游客旅游收益多样的优势,克服受益人群覆盖面小的劣势,抓住游客收益增加的机遇,迎接保护开发相冲突的威胁,增加多样快乐的乡村旅游游客收益
第一,从都市白领游客群体的旅游收益方面来看,要根据都市白领的休闲时间及特点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旅游体验活动,提高他们的乡村旅游率。比如开展果园采摘、红叶谷赏叶、森林探险游、古城镇体验游、购物狂欢游等活动让这些都市白领短暂的逃逸放松、消遣娱乐,调节一下平时单调繁忙的工作。旅游体验活动使都市白领游客们得到新奇、娱乐、知识、消遣的体验与收益。
第二,提高回城知青游客群体的旅游收益。针对老知青们的“乡愁”,可以设计故地重游体验,“重回过去”模拟体验,即让知青们模拟过去日常劳作的场景,在模拟过去中,忆起美好的往事。开办知青畅谈会,让知青们畅所欲言,诉说满满的回忆。设计“回忆过去”老电影观看日,使老知青们在老电影的观看中得到满满的感动和难忘的回忆。回城知青游客们收获到的收益不仅仅是此情此景,还有那份独特而又难忘的记忆。
第三,从家庭出游游客群体的旅游收益方面看,可以多设计一些亲情体验为重点的体验项目,满足家庭出游市场人群的需求。比如父母与孩子一起去大自然寻求奥秘,劳作增进感情,消遣娱乐,品尝美食等等。在体验项目中,可以增加一些温暖人心的小细节,比如说为家庭共同的体验活动拍照留念,父母与孩子互换角色体验,不同家庭间的友谊赛,“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和“孩子,我想对你说”等家庭成员互相沟通体验。这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家庭出游游客群体收获到比乡村景色更重要的是亲情的体验收益。
第四,提高城市青少年游客群体的旅游收益。可以根据城市青少年的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体验活动。如在药山森林公园举办大自然寻求奥秘游、在果园开展水果采摘大赛,在九顶塔举办各种有趣的民俗活动等等。这些体验活动定能使城市青少年得到全身心质的飞跃,同时有了更多美好的经历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