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3日
一、我国煤炭产业绿色会计发展现状
(一)我国煤炭产业绿色会计背景
1、我国的煤炭产业。中国作为地域上、人口上的大国,能源资源却较为单一,中国现如今的主体能源仍然是煤炭。开采利用煤炭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年的战国时期,煤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产品。(图1)
据煤炭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1~2014年间煤炭产业增幅于2004年达到最高,全年增产2.85亿吨,行情于2009年开始下滑,但我国年煤产量仍有近40亿吨,维持着中国大部分的供能需求,占我国电力工业能源的76%、家庭消费能源的80%。
煤炭的高产量,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中国煤都――山西为例,每挖1吨的煤就会损耗水资源2.48吨,现在山西煤产量约5亿吨,则会有1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遭到破坏。此外,煤炭开采会造成土壤资源污染,一方面是Cd、Pb、Hg等元素大量富集使土壤毒性增强,土地无法二次利用。而煤炭直接燃烧将排放大量的SO2、NOX和烟粉尘,而它们都是增强温室效应、酸雨以及PM2.5的罪魁祸首。(图2、图3)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煤炭的开采、加工和使用对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煤炭产业的Hg污染甚至是其他企业的4~10倍。所以如何降低煤炭产业的污染性,并将环境问题真正纳入到企业核算当中,让企业重视到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意义,是绿色会计所需要做的事。
2、煤炭产业的绿色会计。调查发现,我国煤炭企业有引入绿色会计概念的极少,一些煤炭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仅设有“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这一专户,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会比一般企业更加规范,其在报表披露的附注中会增加一些绿色会计的重要信息:有一部分是国家税务机关、证券部门统一的一些规定,有一部分是企业依据自身情况所需而进行披露。然而,随着这两年煤炭业的不景气,许多煤炭企业报告中“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这一科目也逐步退出了许多煤炭企业的报表舞台。
但是,绿色会计在煤炭产业中的应用,具有创新意义:第一,绿色会计能以“折耗费用”储存资源价值,这颠覆了不计算环境资源价值的现状,真正地将环境的利用价值计入到企业价值当中;第二,将煤矿产煤对环境造成的负效应与煤炭企业带来的正效应相互抵消,使付有所得、收有所失,正确计算煤炭企业的“绿色GDP”;第三,在成本中纳入煤炭行业为了生态恢复或环境治理支出,即环境治理费的成本化,而不是仅依靠补偿费、排污费等在管理费用中体现。
(二)我国煤炭产业绿色信息披露现状。我国企业信息披露主要通过对外公告、登报通知、董事会报告、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等,绿色会计作为非正式方式在这些披露报告中出现。以下为选取上证所和深交所中的26家煤炭企业,对其绿色会计披露进行分析。(表1)
由于煤炭产业具有特殊性,其对于周边环保事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其披露的财务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中会含有部分绿色信息,如进行了环境治理活动、投资了排污系统、制定了治理计划等。此外,部分企业会有独立社会责任披露,但这类报告主要以文字方式陈述企业实施环保行为。
以下表格为26家煤炭产业上市公司,对其报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绿色信息分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分类统计。(表2、表3)
二、我国煤炭产业绿色会计应用问题
(一)绿色信息披露问题
1、披露不及时。根据上交所的规定,上市公司发生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要在两日内临时报告。但环境自身存在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等特征,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时已经是污染达到十分严重的时候,而公告的滞后也成了无法避免的事。所以环境信息的披露更多应做在“之前”,即有一个“居安思危”的心。在污染发生之前就进行预估并预备好,在污染发生之初就能做好治理工作而不是等到生态系统被破坏时才着手治理。
2、披露内容主观性。我国煤炭企业目前对于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还是不够全面的。因为绿色会计披露的主观性和自主性,多数企业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比如企业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和社区贡献、进行了周边环境治理等),而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则不予以披露(如不环保的行为、发生环境诉讼、污染赔款和罚款和矿藏工厂周边污染情况等)。
26家企业中,对其披露的绿色信息进行分类统计。(表4)
由上表可以看出,企业在进行绿色信息披露的时候会选择中性和正面的信息较多,并尽量避开负面信息。
3、披露方式非货币性。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货币计量。但如今许多企业的绿色信息披露多数以非货币形式展开。具体来说,货币形式主要有各种税金(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各类费用(排污费、绿化费等)以及各类利得损失(环保罚款、环保诉讼赔偿(包括预计负债)、环保奖励和税收优惠等),这些基本的货币形式经常会在报表附注中的明细表中出现。而非货币形式则是记述性信息而非量化形式,其主要有工作记录(环保思想、环保工作目标、环保计划等)、荣誉(环保认证如ISO9000、政府奖励及荣誉名号、环保工作成效等)虽然文字同样表达事实,但不够直观,也没有可计量性。
(二)绿色会计应用内部问题
1、投资成本大。要实施绿色会计,相关方面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人力资源才是最客观的资源,人才培养的投资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因而现在,多数企业,特别像煤炭企业这种制造型企业,他们对生产和销售比较关注,对于财务部门要求一般是达到满足企业资金流通核算就够了。除了人才,新的财务技术和财务系统也是需要引进的。这些都是改变会计核算方法不可避免的投资。人才、技术的投资都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减小当年净利润。
2、披露复杂。由于绿色会计建立在传统会计基础之上,在进行财务披露的时候,首先需要披露传统会计要求的基本财务数据和信息,其次需要把绿色信息特别调出来进行披露。如此绿色会计披露过程就会比传统会计的披露过程复杂一些。
3、污染型企业曝光。煤炭产业作为高污染型企业,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空气资源的污染有时候难以避免。在传统会计环境下,企业排污力、非绿色性都会直接曝光在大众视野下,当缺点,污染型企业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对企业的商誉等都会造成影响。
(三)绿色会计应用的宏观问题
1、社会重视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飞腾往往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中国正走着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煤炭产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产业,在环保问题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人民群众会关注煤炭产业的产能,关注是否有大型煤矿坍塌事件,但对煤矿周边环境和煤炭产业应有的环保能力知之甚少。没有整个民族的支持力,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民众以及煤炭企业的环保意识,这必将成为煤炭产业绿色会计实施路上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2、市场人才资源匮乏。传统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到达一定高度,我国的会计人员也符合国内市场需求。但相较于传统会计只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会计学知识,绿色会计专业人员的培养更加复杂。绿色会计是一门集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学和科学发展观为一体的多领域学科。绿色会计人员要兼修多门专业方能胜任,因而市场上专业的绿色会计人员少之又少。煤炭产业作为生产制造型产业,有庞大的生产链和销售链,而在财务人才投入方面较少,多数企业难以做到进行专业绿色人才的培养。
3、缺乏针对性法律法规。绿色会计在中国起步晚,在相关法律法规上面,中国的脚步也是缓慢的。没有法律的支持,走实施绿色会计之路也注定是一条漫长的征途。我国现有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是针对保护环境而非规范绿色会计核算,这使得企业在核算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费用等要素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不利于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只有在法律和准则的指引下,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实施绿色会计。如果能够建立类似于资源有偿适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环境税收制度等,绿色会计的发展与实施才更有望。
三、我国煤炭产业实施绿色会计的对策
相较于传统会计,绿色会计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短、根基浅的新兴学科,绿色会计想要在我国立足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而煤炭产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实施绿色会计更是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绿色会计在该领域发展的一大阻碍,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也将是绿色会计发展的工作重心之一。
(一)政府领头发展环境,给予企业扶持。企业如果要最大限度的进行环保,就必须改变原本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这些行为注定会耗费企业的人力与财力。因此,就需要政府出面,对于愿意实施绿色会计、做到环境保护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比如引进环保技术、设备可以加计扣税),并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减少引进高科技设备的赋税以减少企业负担(比如政府提供人才指导,引进国外高科技设备免除关税等)。此外,企业进行了较大的周边环境治理,应给予表彰并报道;企业未能进行污染治理甚至有较大污染,应对其罚款并通过传媒通报。
(二)注重培养绿色会计专业人才。科技推动经济发展,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培养人才刻不容缓。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最好基地,高等院校可以在会计专业中推出绿色会计学科,既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又能作为绿色会计专业人员的储备。同时,实践方能出真知,所以在理论学之后应当有适当的案例实践课程或企业实习,将理论真正地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高端的动手能力。只有市场上有专业性绿色会计人才,减少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压力,企业才会选择绿色会计人才投入。
(三)完善绿色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要积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法律法规和绿色会计指导规章,并完善与绿色会计相关的审计制度。根据行业的不同,出具不同的绿色会计指导。现在世界的采煤水平无法完全绿色化,煤炭产业因其产业模式特殊性,也应该具有行业性质的绿色会计实施指导,以方便煤炭企业更好地实施绿色会计。
主要参考文献:
[1]方冰.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J].商业会计,2014.10.
[2]王君.煤炭企业绿色会计应用与创新改进[J].财经界(学术版),2014.15.
[3]张一方.由雾霾引发的关于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本文首先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理论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结合案例探讨了新的技术环境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融合途径及两种体系在融合后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为实务中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及正确处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指明了重点方向,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一、引言
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定义,管理会计是一种参与管理决策、设计规划与绩效管理系统,并在财务报告与控制方面帮助管理者制定实施组织战略的职业。由此可见,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企业决策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考评的职能。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成为大财务观理念下企业价值管理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管理会计通过与财务会计融合,将为公司治理、价值管理、战略规划等提供丰富、精准的信息服务。后文将从理论分析、案例探讨两层面梳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以期探析两者融合的路径方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理论分析
1.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综合运用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机学以及其他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提供有用的信息,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因其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因此又称为“对内报告会计”。财务会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会计确认、计量的相关原则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并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报告和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因此又称为“对外报告会计”。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服务对象、时间导向、核算程序、核算方法与要求上均有差异,长期以来,上述差异使人们的观念停留于“管理会计主内,财务会计主外”的“割剧”状态,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均为企业和企业目标服务,提高企业效益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权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均来自于原始经营活动的会计资料,且两者相辅相成,二者的同源性为其融合提供了可能。财务会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同时也推动了管理会计的相应发展,这使得财务人员的注意力从会计核算转至从企业管理视角审视财务和决策系统。根据管理会计的定义和IFAC的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关系图,其将两者置于广义财务管理框架内,可以说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的两翼,企业应注重会计领域两大分支的有机融合,借助会计领域的计量方法来加强企业治理,实现公司精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1侧重点不同。
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指标的计算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的“未来”,通过对企业历史财务状况的分析,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评价,对企业发展做出预测,对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件做出决策。财务会计以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基本特征,其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并以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主。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企业的“过去”,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来记录和解释已发生事项。
3.2信息特征不同。
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制度的影响,其方法的应用根据管理需要可以灵活选择,例如内部控制、成本控制、系统论等,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来源于过去而面向未来,没有时间、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提供定量和定性的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货币计量属性,管理会计信息可以提供更多的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因此,其信息提供的形式更加灵活,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财务会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会计原则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其会计信息要求准确、真实、可靠、及时、相关等,其确认和计量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最后以财务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等为载体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有关企业过去经营的相关信息。
3.3对会计人员要求不同。
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处理知识,熟悉每笔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登录、报表编报等内容,由于有具体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需要财务人员按照各种规范对业务进行处理,要求财务人员懂法规、工作细致、熟练操作程序。管理会计不仅需要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和财务管理能力,还需要运用统计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等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因此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决策需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应变。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探讨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外在必然性。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财务环境和信息使用者需求不断变化催生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和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催生了大量新鲜事物和新业务,企业获得的信息瞬息万变,财务会计在适应新变化时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财务会计在面对新事物时需要按照原有的规范进行处理,而这些规范可能有些陈旧过时,但要进行更新则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由此提供的信息则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某一经济事项。管理会计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采用最新的会计处理手段或者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相关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报告特别委员会在《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的研究报告中,规定了企业报告应当提供的信息类型和内容,具体包括五大类。第一类,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其中包括两个信息要素:一是财务信息;二是企业经营业绩信息。第二类,企业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主要说明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等。第三类,前瞻性信息,其中包括: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管理部门的计划;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的对比。第四类,有关股东、管理人员的信息,主要就董事、大股东、管理人员、酬金等情况以及关联方交易进行说明。第五类,背景信息,其中包括: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内在必然性。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两种体系内在信息同根同源性的必然结果。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不断密切,以往按照职能进行划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这种职能、业务之间的交叉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例如生产部门需要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层需要投资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会计的这一系列活动又需要财务会计通过日常业务核算给管理会计提供必要的信息。此外,知识、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重要因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具有重要价值,这些内容通过财务会计无法进行反映,需要借助于管理会计提供非财务信息和提取有用的财务信息。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途径。
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是根据工作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筛选的过程,其最终数据是通过技术统计、模型运算所得到的各种分析报告;财务会计对基础数据的采集是会计确认、计量和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最终体现为各种分类明细账的数据。两者的数据采集以及最终数据都有区别,但由于两者的数据具有同源性,且管理会计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因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合并原始信息源建立共同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建立共同数据库后,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ERP系统进行对接,在信息化系统下,会计凭证的填制可以根据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信息目录分类码和编码,以方便管理会计模块进行数据提取,还可以增加备注栏的信息量,提供非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管理会计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模块,例如成本控制模块、预算决算模块、投资模块、绩效考核模块等,每个模块下面可以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融合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与企业的ERP系统对接,以便会计人员获取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方便企业业务部门及时了解企业、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实现企业信息的动态共享。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纷纷致力于集团层面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以实现财务信息的效益最大化。本文将以案例进一步阐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信息共享层面的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已初步构建了自身的管理会计系统。农行研发的综合财会管理平台11个子系统中有3个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关联:数据集市、管理会计二期(MAPII)和监测分析系统。此外,财务会计为管理会计提供财务信息协作还体现在集团化的预算管理中。以神华集团为例,经过多年持续扩张,神华集团目前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涉足了煤炭的开采、运输、海运、发电及能源深加工等多行业,而业务与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也给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此,2012年起神华集团上线ERP系统,由此进入全面预算管理阶段。通过利用历史财务数据,神华集团制定了所有二级公司的作业预算指标体系,预算报告也实现了集团的业务全覆盖;并在集团层面开发了适应各作业特征的盈利模型,开发的模型较为稳健;最后通过将预算管理与所有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完成了集团内管理会计系统的预算管理模块,达到经营决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集团的生产经营效率。
四、结语
在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应注重将财务会计和在业务流程上进一步融合,加快建立起管理会计报告理论框架,将为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支持的预算报告、成本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等与财务报告统一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体系。在财务会计“记录价值”的基础上,管理者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提高预测与决策科学性,发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协同“创造价值”的功效,这是未来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价值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艾晓锋 单位: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孟焰,孙健,卢闯,等.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4(9):3-12+96.
1、《能源法》将公开征求意见
10月20日,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确认,《能源法》正式稿最后的起草工作已完成,即将向全国公布并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其中也包括民营企业。根据原定计划,《能源法》将在今年年底前形成送审稿,报至国务院。
2、中国证监会出台意见加强基金销售监管
10月18日,中国证监会同时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指导意见》和《证券投资基金销售适用性指导意见》两个文件,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反映了监管层加强基金销售监管的决心。《意见》有利于现在不同的销售机构建立起统一的规范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关于养老保险公司经营企业年金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
10月15日,保监会颁布了《关于养老保险公司经营企业年金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年金业务。养老保险公司开展企业年金业务时将不再有地域之困。新规定将降低养老保险公司经营企业年金的成本,有助于改善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竞争中的环境。
4、《关于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
10月14日,商务部表示,日前和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将视情况中止环保违法违规企业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期限内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这是继"绿色信贷"、"绿色证券"之后,又一项环保重拳―"绿色外贸"正式出台。
5、《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
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条件》的修改旨在规范电石行业发展,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VOICE声音
1、楼价上升何害之有?
“如果北京不希望中国的人口集中于珠三角与长三角,那么让这两区的楼价上升是有效的阻吓,比任何其它方法高明。可惜目前我们见到的,是这些地区一方面压制楼价,另一方面不多放土地建造楼宇,使我们无从猜测政府要的是些什么。”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教授张五常10月12日在他的博客中表示
2、政府保留对股市进行干预的权力
“投资者应该进行自我教育,对投资股市的风险要有充分认识。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发挥作用是证监会的基本原则,但是也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无论市场成熟与否,一旦市场行为扭曲导致市场失灵时,政府的宏观调控都不可避免。"
---十七大代表、 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10月17日表示
3、股市已具泡沫特征
"中国繁荣的股票市场从各方面看都已经具有泡沫的特征。如果你要寻找泡沫的定义,那么这就是了。"
―格林斯潘在10月1日对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师生发表演讲时作上述表示
4、营商环境急速恶化 推高股市楼市泡沫
"最近,媒体很多报道,包括央行、专家学者都提出来,泡沫是由于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我根本不同意……虚拟资金最重大的来源就是我国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挤压出大量虚拟资金进入股市楼市。所以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就是进一步地打击已经变坏的投资环境。因而挤压出更多的虚拟资金进入股市、楼市。这就是为什么上午宏调下午股价大涨的原因。”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首届(2007)中国成长型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DATA数字
1、920万人
据新华社报道,劳动保障部10月22日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20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30万
据《信息时报》报道,从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获悉从,10月18日起,在广州路见不平,见义勇为而牺牲或伤残的勇士们将可获得大幅加码的奖励慰问金,其中牺牲者最高奖励金由5万元提至30万元。
3、1.2万亿元
财政部10月19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万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发展形势良好。
4、25.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0月20日在华盛顿表示,前三季度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她表示,中国政府当前主要任务不是控制汇率,而是调整经济结构,外界应该有耐心。
5、3.36万亿
据《华夏时报》10月20日报道,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9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净发放3.36万亿,这一数字比去年全年还要高出一成。银行正面临无钱可贷窘境。
6、280亿元
财政部10月19日公告,将从10月22日起发行2007年记账式(十七期)国债,计划发行280亿元,实际发行面值金额为280亿元。此次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4.00%。
7、1万亿
据《中国证券报》10月22日报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秋季分析会议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今年的财政增收1万亿已成定局,但财政赤字不会一下抹平。
8、第九位
据人民网10月21日报道,中国保监会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近5年,是我国保险业发展势头最好、变化最快的时期。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九位。
9、430万户
新华网10月20日报道,目前,中国各地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430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8.5%。目前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10、4%
国家发改委10月17日报告称,今年以来,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预计后期平稳下行趋势仍会延续,全年降幅预计在4%左右。报告表示,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需求走弱是造成今年汽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11、12亿元
据《广州日报》报道,10月19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首次公布各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的排名,国内30家主要机场被欠费逾12亿元。据悉,这30家机场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作为国内的主要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占了国内全部机场的九成以上,而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的绝大部分也来自以上几大机场。
12、5624亿元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今年1至9月,全国海关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净入库56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季度海关税收增收1004亿元,同比增加22%,是近年来海关税收增长最快的时期。
13、3%-5%
据《京华时报》报道,商务部相关负责人10月21日表示,由于我国纺织品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少;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一些发展中国家正逐渐成为中国在低附加值大众化产品上的强劲对手等原因,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到5%。
14、1.5亿吨
据海关总署10月12日的海关统计快讯,今年1-9月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超过1.5亿吨,其中进口原油12407万吨,同比增长13.6%,进口成品油2684万吨,同比下降8%。
15、2000亿
据《证券时报》10月19日报道,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在最新公布的报告中表示,在未来五年内,中国的汽车保险业务预计将大约翻一倍,到2012年,中国汽车保险保费规模有望激增至大约2000亿元人民币。
16、3438亿元
《北京商报》10月22日讯,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中国软件产业收入增长了22.9%,达到3438亿元人民币(457亿美元)。
17、300亿美元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建设部相关负责人10月18日表示,今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总额将突破300亿美元,预计有4家建筑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目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总额市场范围、专业领域不断扩大,业务已遍及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6家
据《上海证券报》9月19日报道,由美国世界钢动态公司今年评选的"世界级钢铁公司"名单有23家钢铁企业列入,其中包括我国6家钢铁企业。据悉,这6家钢铁企业包括宝钢公司、鞍本钢铁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沙钢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台湾中钢公司。
19、40%-50%
据《中国证券报》10月22日报道,消费调研中心近日的洗衣机市场报告显示,洗衣机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品牌淘汰成为2007年洗衣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预计品牌淘汰率将达到40%-50%。同时,滚筒式洗衣机日渐受到一二级市场消费者的青睐,但价格高昂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目前波轮式洗衣机仍然占据市场主流地位。
Keyword关键词
1、世界输电第一
新华网10月22日报道,截至目前,中国直流输电线路总长度达7085公里,输送容量达1856万千瓦,线路总长度和输送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和设备制造水平也已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2、胡润百富榜
房地产行业仍是胡润百富榜的最大赢家。"2007胡润百富榜"10月10日公布,今年上市的广东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以1300亿元位居第一。
3、以房养老
据报道,我国首个主营"以房养老"的保险公司"幸福人寿"10月正式挂牌营业。"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然后按月从保险公司领取现金直到身故,过世后房子由保险公司接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10月17日表示,我国"以房养老"需相关制度配套,未来可能不失为一种选择。
4、投资"外热内冷"
新华网10月17日报道,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日前指出,当前,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特征--"外热内冷",即外资风险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中国,而内资机构相对萎缩。据该研究院2007年初完成的《2006年度中国风险投资调研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新募集的风险资本中,有68.7%的资本为海外资本,中国内地资本仅占31.3%。
5、休眠账户
证监会介绍,截止到10月8日,已有2023万个休眠账户(是指证券账户余额为0、资金账户余额不超过100元且最近连续3年以上无交易的投资A股账户及对应的资金账户)按期实施另库存放。证监会方面表示,休眠账户管理工作今后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长期不使用、资金少于最低交易数额的账户将定期进行休眠处理。休眠账户以2007年7月31日为截止时间进行统计。
6、首条海底直达光缆
新浪科技10月22日报道,世界首条海底高速直达光缆--中美直达国际海缆(TPE)当日在青岛正式开始海上施工,这意味着中美间首个兆级海底光缆系统将在奥运会前建成,带宽容量将达5.12T(5242G),为奥运通信提供可靠保证。
7、首个纺织品指数
商务部10月21日了中国首个纺织品指数――“中国・柯桥纺织指数”,以指导纺织品市场和纺织产业健康发展。该指数包括纺织品价格指数、纺织品景气指数、纺织品出口指数和纺织品订单指数。其中价格指数每周一一次,景气指数每月1日一次,出口指数每月一次。
8、奥运财富效应
据《羊城晚报》10月15日报道,国际会计师行普华永道日前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2007年-2011年展望报告《报告》指出, 随着可口可乐,联想、强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及中国移动等实力强劲的企业加入奥运会赞助商行列,预计奥运会将为赞助、商品销售及其他体育相关收入带来19%的增长。奥运会效应将影响内地娱乐和媒体行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电视网路、广播以及杂志广告上的增长,都将在2008年超过20%。未来四年国际娱乐及媒体行业将聚焦中国。
9、首例洗钱罪
新华网报道,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10月22日一审判决4名被告人犯有洗钱罪,。此案是上海地区首例以洗钱罪定罪判决的案件,也是《反洗钱法》今年1月1日施行以来中国法院宣判的第一例洗钱罪案件。经查,去年上半年,该犯罪团伙通过网上银行、ATM机及银行柜面取款、转账等方式清洗非法资金上百万元。
10、首家责任保险公司
据《证券时报》报道,我国首家责任保险公司长安责任险公司10月18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开业,注册资本3.6亿元。保监会批准该公司主要经营责任保险和法定责任保险(含交强险、机动车商业三者险),并要求这两个主要险种的保费收入要占全部保费收入不少于60%。
11、外资戒烟产品
据《经济参考报》10月22日报道,10月底,诺华戒烟产品--处方药尼派即尼古丁透皮贴剂正式进入我国市场。今年年底,强生公司的戒烟口香糖也将亮相国内市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已达3.5亿,并且吸烟人数还在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加,戒烟市场潜力巨大,此次两大外资巨头大举进入,我国千亿元的戒烟市场将有一番大较量。
12、进军厨卫业
据《第一财经日报》10月22日报道,长虹目前已在中山南头建设了一个300万台/年的厨卫电器生产基地,并且计划两年内做到2亿元的销售规模,这标志着正式进军厨卫业。据长虹相关负责人介绍,厨卫是电器领域中第四大产业,且目前尚未形成几家企业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而且毛利率较高,所以长虹要切入厨卫产业。
13、柯达绝唱
世界商业报道消息:美国时间10月13日凌晨,柯达公司正式宣布,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停止和国际奥委会签署的TOP赞助商协议,这将结束与奥林匹克运动逾百年的赞助关系。北京奥运会成为柯达绝唱。尽管宣布不再续约奥运会TOP赞助计划,但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上,柯达仍将作为全球12家顶级TOP赞助商,进行相关市场推广。
14、肯德基也“蒙牛”
据《京华时报》10月23日消息,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与蒙牛乳业(集团)在京联合宣布,双方结成战略联盟,从明年开始,人们将可以在百胜餐饮旗下的全国近2000家肯德基餐厅里,品尝到蒙牛牛奶。
In &Out升迁
1、张瑞敏挖角成功 卢铿转掌海尔地产
10月10日,上实发展公告,称原上实发展总裁卢铿已由于"个人原因"辞职;同时,海尔地产在公司网页上昭告天下,称卢铿已出任青岛海尔地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职。风传已久的张瑞敏"挖角"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2、 杨伟强被免去TCL集团副总裁职务
TCL在近几个月来可谓人动风波不断,10月16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TCL集团")董事会决议公告称,聘任梁耀荣为TCL集团高级副总裁;免去杨伟强TCL集团副总裁职务;严勇辞去TCL集团副总裁职务。TCL电脑业务发展受挫之后,杨伟强辞去TCL电脑总经理职务,此次,TCL集团副总裁职务又离他而去,这意味着,多年来在TCL电脑业务上"极具抱负"的杨伟强,终于彻底地离开了TCL集团。
3、中石油高层人动
人民网10月18日报道,王福成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不再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职务;陈明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
4、王军淡出"中信系",转身入疆掘金
世界商业报道消息: 10月16日,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公告称,王军(原中信董事长)因希望重新调整其本身业务而辞任董事会主席。据悉,王军目前是中国天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以煤炭、金属矿山等资源性项目为投资重点,并扩展到电力、化工等相关上下游行业。其辞任保利香港董事长,进一步淡出"中信系",未来可能将专注于自己的投资业务。
5、姚地启任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副总
人民网10月17日消息, 10月9日,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宣布了国资委对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领导班子的调整决定:任命姚地启为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副总经理;免去赵传学、胡滨的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聘任冉昶为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副总经理,试用期一年。
6、上海汽车高层人局
世界商业报道10月15日消息:一场涉及该上市公司和其控股股东上汽集团(持有上海汽车83.83%股权)的人动正悄然拉开帷幕。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海大众总经理陈志鑫日前已经正式递交离职报告,极有可能接任目前仍然空缺的上海汽车执行副总裁。而消息指,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则可能调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一职。
数据显示,由于燃油和食品价格迅速上升,英国5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3.3%,创下16年来的新高,该通货膨胀率也是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的最高点。
6月18日,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致信财政大臣达林,在信中暗示,央行将维持5.0%的利率水平不变,以抑制住强于预期的通货膨胀。
全球投资者青睐亚洲房地产
由毕马威(KPMG)、亚太地区房地产协会以及指数提供商富时指数日前共同的房地产业报告显示,由于美国陷入信贷危机,外部资金流入亚洲房地产市场正在加速。报告称,亚洲房地产投资2007年增长27%,达到1210亿关元,并且还在继续增加。亚洲房地产投资在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均匀分布,与欧洲和北美的投资下半年大幅放缓不同。
保监会批准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
京沪高速铁路股权投资计划6月20日获保监会批准。该计划由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募集资金160亿元,投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
2008第一届银行理财高峰论坛召开:
6月25日,“探讨新形势下的中国银行业理财趋势――2008第一届银行理财高峰论坛”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办,论坛由东方财富网与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联合主办。
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取得爆炸式增长,全国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总额逼近一万亿元大关。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国陆续出台的紧缩货币政策和接连下跌的A股市场,却不断考验着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成长:部分理财产品收益不尽如人意,投资者对此产生了一些误解,银行的信息披露也正面临诸多挑战。论坛为政府、专家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对话平台。
国际粮价暴涨走私粮食成风
受世界主要产粮国粮食减产、生物燃料需求旺盛以及全球粮食库存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粮价大幅攀升,世界粮食价格上涨9%。极大的国内外差价诱惑,使粮食成为新的走私品种。我国深圳、拱北、昆明、南宁、杭州等多个海关陆续查获粮食走私出口案件,如深圳文锦渡海关、蛇口海关连续查发了16起涉嫌逃证逃税出口面粉案件。分析人士称,粮食违规出口势必对国内的粮食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对不断攀升的粮食及其制成品价格无疑是火上浇油,同时这种伪报出口还存在骗退税、逃避许可证监管等连带问题。
广州日报称,尽管发现了粮食走私,我国正常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仍在继续。
日本考虑允许海外基金收购日本银行20%以上股份
据日本媒体6月17日报道,日前,日本金融大臣渡边喜美向媒体表达了允许有海外政府背景的基金收购日本银行20%以上股份的设想。渡边表示,收购股票虽然需要依据银行法进行批准,但是“只要遵守规则(批准条件),(我们)就表示欢迎”。金融厅对收购日本银行20%以上股份的申请进行批准的制度称为“主要股东规定”。作为批准条件,收购方需要确保银行财务健全,并拥有足够的“社会信用”。渡边表示,只要遵守这些条件,“就可以进行收购”。
国房景气指数连续6个月环比回落
国家统计局6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3.34,比4月份回落0.73点,连续第6个月环比回落。截至5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1%,是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同比回升。此前,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连续9个月保持同比下降。
四银行获准参股保险公司
沉寂半年之后,近日银监会基本确定首批试点参股保险公司的银行名单,并已将相关文件送达保监会。据悉,此次获批的4家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与北京银行,
证监会全面监管券商股东变更行为
中国证监会6月19日《证券公司变更持有5%以下股权股东报备工作指引》和《证券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10号――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和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审核要求》两项指引,从而使监管全面覆盖了券商变更持股5%以上和以下股东的行为。其中, 变更持有5%以下股权股东,或增资扩股和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需区分股权受让方的不同情况,设定3年、4年、5年的持股期限。
证券金融公司酝酿设立
随着备受关注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日益,临近,有关部门正在研究酝酿设立证券金融公司,作为未来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中介机构,日前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应当使用自有资金或依法筹集的资金;向客户融券,应当使用自有证券或依法取得处分权的证券。
国资委规范国企职工持股
6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限定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母公司管理层将不得持有参股的子企业的股权。相关人员表示,本《意见》主要是针对上下持股的问题,即董事长等管理人员不能对子公司持股的问题。
保监会择机推进保险参股基金
保监会正与国务院相关部门探讨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公司股权事宜,同时正积极探讨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股权问题,目前监管层已达成一致,将选择时机向前推进。
香港黄金期货交易10月推出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周文耀近日指出,该所将于7月份向市场公布有关发展黄金期货吏易市场的细节,届时会给予交易商等机构3个月时间做准备及熟悉系统,预计黄金期货交易市场将于10月份正式推出。
中澳铁矿石谈判落定
6月23日,中澳铁矿石价格谈判终于达成一致:2008财年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96.5%。
六成公司中期业绩预告报喜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中期业绩预告的453家上市公司(不含ST企业),其中有275家企业预告上半年业绩预增,占比超过六成。其中电气设备、煤炭行业整体预增明显,房地产行业有微弱分化趋势。
另有28家企业实现预盈,有62家上市公司业绩预降,53家为预亏,28家预平,6家预警。
油价电价齐上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
近年来,河南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市县财政体制完善、县级产业集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促进科技创新。“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不断加大对科技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2006~2009年,各级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108.6亿元,年均增长26.9%,高于同期河南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幅6.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科技支出年均增幅0.5个百分点。同时,优化科技支出结构,全面提高河南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持续加大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2006~2009年,河南环境保护累计支出236亿元,年均增长56.4%,比全国平均年增长率高17.6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县级以上城市、县城全面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地方给予奖励;支持重点流域、行业、企业污染防治;建设覆盖全省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以及“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在资源利用上着眼于建立缓解环境资源能源制约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集中10.9亿元支持重点矿种地质勘查,扩大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在生态建设方面,各级财政大力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支持地质环境治理和遗迹保护、煤炭沉陷区治理;筹措和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赠款,实施造林项目和城市综合治理。
(三)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河南继续加大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2006~2010年,全省共投入工业结构调整贴息资金19.6亿元,支持结构调整项目355个。其中省级财政安排工业结构调整资金9.8亿元,由2006年的1.4亿元逐步增加到2009年的2.5亿元,重点支持省百户重点企业、50户高成长企业在技术创新、结构升级、节能减排等方面实施的重大项目,着力解决影响全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政府贴息政策的引导作用,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贷款,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全省全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300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4.6%;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6000亿元,同比增长8%以上;利润达到2300亿元,同比增长100亿元以上。
(四)支持服务业发展。为增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支持设立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搭建文化产业发展融资平台,研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财税优惠政策,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2009年,河南用于文化、旅游、金融方面的支出分别为25.2亿元、8.5亿元、6.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3倍、1.4倍、5.6倍,均远高于同期河南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0.76倍的水平。2009年,河南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3652.27亿元增长到5629.66亿元,年均增长15.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83.6%提高到85.7%,提高2.1个百分点。
(五)引导市县科学发展。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河南对省与市县的财政体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一是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增加省级对市县增值税增量的分成;二是为促进各地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企业效益,调低省级对市县企业所得税增量的分成;三是为促进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加省级对市县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增量的分成;四是为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经济环境,增加省级对市县罚没收入和社会抚养费增量的分成。完善后的体制既保证了省级财力稳定增长,以确保省财政有适当的财力履行辖区调控责任,又在引导市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资源节约和保护耕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壮大县域经济。为鼓励引导市县在经济发展上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省财政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体系、一个载体”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一是在全省县市和享受转移支付的城市区全面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截至2009年,全省121家县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其中:财政出资27.3亿元(含省级补助资金8亿元),社会资本出资9.7亿元。累计提供担保额达45亿元,为2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融资服务。二是筹措10亿元支持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投融资平台,增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机构融资能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三是实施区域性财政激励政策,对2009年省级分成市县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当年增量按一定的比例返还奖励市县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区投入,2009年省级共下达奖励资金6.8亿元。四是筹措6亿元对全省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奖补。五是对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实行核定基数、超收或增收返还的财政激励政策,引导和推动生产要素向集聚区集中,以增强其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促进其加快发展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加大对困难地区的帮扶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河南于2006年设立2亿元的“扶持经济困难县发展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困难最为突出的13个县进行专项帮扶。在此基础上,2007年又增加2亿元设立“扶持黄淮四市发展专项资金”,将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的黄淮四市全部纳入扶持范围。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对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扩大就业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这些具有一定带动效应,对就业、财政收入贡献大的工业项目,对引导困难地区加快发展,逐步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的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006~2008年,省财政共下达专项资金9.36亿元,对全省困难地区加快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扶持和带动效应。
二、河南现行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财政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努力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科技投入仍然不足。河南的科技创新在全国仍然较为落后。一是财政性资金投入总量逐年提高,但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且提高缓慢。2009年全省科学技术支出35.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仅为1.22%,与2006年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1.21%基本持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始终没有长足的进步,高新技术企业实力薄弱。2008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9.2%。三是在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中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企业由于受经营宗旨限制,其研发经费往往投入到一些“短、平、快”项目,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研发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较少投入,而2009年河南财政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出仅为7652万元和26558万元,核心技术不足直接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
(二)环境保护有待加强。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环境保护支出大幅增长,但与全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006~2009年四年间,河南总人口人均环境保护支出250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4%。市县对环保的投入更少,不少县(市)的排污费大部分用于环保人员的经费支出,挤占了污染治理资金。二是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河南有色、化工、钢铁、电力、煤炭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原材料行业占全省工业总量的比重接近60%,短期内仍是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构性污染压力不减。三是污染减排的三大体系建设与运行不能适应减排规定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对列入减排计划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脱硫电厂要进行每季度至少一次的在线监控装置比对监测,但目前对脱硫电厂的比对监测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污水处理厂受经费等因素限制不能正常运行。
(三)区域发展仍不协调。近年来,省财政通过落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加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等政策大幅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协调联运差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2008年,省辖市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与最低之差为3246元,是2000年的5.5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县(市)是最低县(市)的46倍。二是区域之间联动差。地区间产业分区协作不够,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不少地方支柱产业选择雷同,导致产业结构趋同,过度竞争现象严重。比如,全省18个市中有16个将食品、纺织等行业列入支柱产业,有12个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列入支柱产业。同时,区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性不够,存在着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等现象。
(四)专项资金投入分散。近年来,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河南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但从总体来看,资金投入仍比较分散。一是专项资金项目较多,管理分散。目前河南仅涉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项资金就包括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信息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专项资金、外贸专项资金等十余项,这些资金分散管理在不同的部门、单位,彼此之间不易形成互补或合力,降低了专项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二是专项资金规模较小,作用有限。受河南财力制约,目前上述专项资金的规模大多为5000万元左右,而2009年河南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近2万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近1.6万亿元,单项资金的规模相对河南新兴工业大省、经济大省的现状而言规模偏小,调控引导作用有限。鉴于上述状况,在资金总量有限的前提下,为集中财力办大事,有待对现有专项资金进一步整合,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及有关政策建议
(一)支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要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一是支持构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省级财政设立扶持县(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省辖市、县(市)相应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向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注入资本金,同时扩大投融资公司资本注入来源。二是健全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鼓励新引进企业按照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入驻产业集聚区,对政府主导的规模以上异地投资企业直接缴纳的主要税种地方收入,自项目投产之日起,投资(招商引资)主体所在地政府与项目入驻地政府可以按双方协商一致的税种、比例和期限共同分享。对县(市、区)辖区内各乡镇之间招商引资项目的异地建设,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制定具体税收分享政策。三是认真落实超收全额留成的财政激励政策。2010~2012年,对集聚区当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超过基数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奖励县(市)。四是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2010~2012年,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除中央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费用。
(二)支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和途径。可从以下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一是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因企业重组对省辖市之间和省与省辖市之间财税利益造成较大影响的,以重组前一年企业上缴的各项税收和附加为基数,按照“依法征收、按基数同比分享”的办法进行调整。二是继续落实增值税分配政策。市县增值税收入(地方留成部分)以2008年为基数,增量部分省级分成20%,取消省下划郑州市增值税收入上解递增规定。三是集中省属煤炭企业所得税返还、亏损补贴(含有色企业)资金,统筹省工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自主创新、信息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或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四是统筹使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走出国门。五是充分利用中央和省设立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努力把服务业培育成跨越发展的新支柱。六是综合运用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资金,以及贴息、以奖代补、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支持加快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据自身优势集聚新兴产业项目。七是认真落实国家鼓励消费的各项财政政策,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着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需求动力。
(三)支持加快现代城镇体系构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既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战略重点,又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综合性、关键性和全局性意义。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扶持:一是建立覆盖各级财政的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融资运营机制。对已有的投融资平台继续给予扶持,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利用现有城建资产和土地资产建立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二是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资金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建立城镇化建设财政激励机制。改革现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补助为主的管理方式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四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收费融资机制,通过调整价格和收费,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五是认真落实促进新区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2010~2012年,对新区当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收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奖励所在省辖市,主要用于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支持加快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建设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基本途径,是实现跨越发展、推动中原崛起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重要保障。财政支持的着力点:一是对企业新建的、经过认定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由省财政一次性给予100万~200万元的资金补助。二是切实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收抵扣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把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作为申请政府科研经费支持的重要条件。统筹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提供财政补助或贷款贴息。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给予财政资助。四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产品首购和订购政策,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对省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符合首购和订购条件的产品,按照自主创新首购和订购办法进行政府采购。
(五)支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仅是河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是河南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支撑;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基于河南实际的现实选择,而且是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财政需要突出抓好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加强农业富余劳动力培训、完善有关政策、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范、有序地流转。二是创新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四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的相关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完善以财政为依托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利用担保业转移和分散信贷风险功能,促进农村金融业发展;积极推进以财政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
(六)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是促进河南开放型经济和产业集聚区发展重要抓手,是加快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切入点。一是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对成功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的十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给予项目单位财政补助;对跨国公司在河南新设立并经过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分别给予200万元和100万元的项目资助。二是切实落实承接产业转移奖励补助政策,对转移到各级产业集聚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省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2009~2012年,对转移到各级产业聚集区的出口企业,财政按0.1元人民币/美元的标准给予国内运费补助,补助资金由省、市或县(市)各负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