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艺术的看法

现代艺术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艺术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艺术的看法

现代艺术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精度磁法 物探异常 瓦恰一带铁多金属矿

[中图分类号] P63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254-1

随着矿产勘查和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日益减少,找矿难度不断加大,覆盖区与深部找矿已成为当前金属矿勘查的重要任务。磁法勘探技术在当前金属矿勘查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瓦恰一带铁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随着找矿方法的进步,磁法勘探具有适应多种地质环境的优势。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在瓦恰一带铜铁多金属矿区发现了异常强度高,范围大的异常带,初步推断该异常为矿致异常。

1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

矿区处于莫什塔拉岛弧与康西瓦―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的结合带上。

1.1地层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PtB)和库浪那古岩群(PtK)、蓟县系桑株塔格群(JxS)、中、下奥陶统玛列兹肯群(O1-2M)、未分奥陶-志留系(O-S)、下志留统温泉沟群(S1W)、未分石炭系(C)及下白垩统下拉夫底群(K1X)等。

1.2构造与岩浆岩

本区具区域性构造主要有康西瓦―瓦恰结合带和西昆仑构造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为矿区成矿创造了必备的条件。区域性构造控制了本区构造单元和成矿带的分布格局,而这些构造的次级构造,直接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成矿场所。

区域上可见有两条岩浆岩带,分别为瓦恰-哈瓦迭尔基性-超基性岩带和西昆中带中酸入岩。

1.3变质岩

调查区地处青藏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结合带的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中段,伴随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不同期次、不同变质程度和变质作用类型的各种变质岩。其中以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动力变质岩次之,接触变质岩和气―液变质岩分布因受岩浆侵入活动和后期汽液活动的制约而十分局限。

1.4矿体特征

通过1:10000及1:2000地质草测在矿区内共发现矿体9处,其中铜矿体3处,产于未分上石炭统第一岩性段(C21)中的角岩化粉砂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另含铜磁铁矿体4处,产于未分上石炭统第二岩性段(C22)大理岩与华力西晚期(γ43)花岗岩的接触部位中,形成矽卡岩。均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体。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2磁异常特征与解释

矿区内各种岩矿物性参数见表1。磁铁矿具有高磁其值63000(×10-5SI);而围岩黑云母石英片麻岩和大理岩的磁化率都远比磁铁矿小,可以确定工区的高磁异常为磁铁矿体引起。

根据磁测成果T等值线平面图,全区磁场背景变化较剧烈,以正负异常伴生为主要特征,值最高可达到5683.26nT。总体上磁异常带的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工区磁异常体总体呈NW-SE向,磁铁矿化地段主要为正负异常伴生区。

2.1 C1异常带

C1异常区位于工区南东,异常带长280米,最宽处93米,最窄处33米。异常区内大部见有Ⅶ号磁铁矿体出露,部分被积雪和第四系覆盖,为矿致异常。Ⅶ号矿体南东顺层产于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上,Ⅶ号矿体顶板岩性为白色大理岩,产状为270°∠73°,Ⅶ号矿体底板岩性为花岗岩;矿体北西呈切层状产于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断层接触部位中;其中Ⅶ号磁铁矿的磁化率平均为60000×10-5SI,花岗闪长岩的磁化率平均为47×10-5SI,大理岩的磁化率平均为1.2×10-5SI。

2.2 C2异常带

C2异常区位于工区东部,C1异常带西部。异常带长约476米,最宽处约111米,最窄处约50米。异常最高值5638.26nT。异常区内大部见有Ⅴ、Ⅵ号磁铁矿体出露,并且伴有孔雀石化。围岩为大理岩。根据磁性标本的测定推断。C2异常为Ⅴ、Ⅵ号磁铁矿共同引起的。

2.3 C3异常带

C3异常区:异常近似椭圆状,异常面积较小,长约123米,宽约60米。由于在磁测工作中在近地表位置发现Ⅸ号铁矿体,标本测定为铁矿化体,推断可能为近地表的Ⅸ号铁矿化体引起的异常。

2.4 C4异常带

C4异常区,位于工区中西部。异常带为串珠状异常。异常带长约200米,宽约45米,呈NW-SE向;异常区域发现有Ⅱ、Ⅲ号铜矿体与孔雀石化矽卡岩出露。Ⅱ、Ⅲ号铜矿体呈顺层状产出于粉砂岩中,矿体南端产出于角岩化粉砂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中,顶板岩性为角岩化粉砂岩,产状为235°∠65°,底板岩性为白色大理岩,产状为220°∠57°,矿体产状为227°∠61°,矿体与围岩呈突变接触关系,由于角岩化粉砂岩的磁化率为22×10-5SI和孔雀石化矽卡岩的磁化率38×10-5SI差不多。所以磁异常不明显,很难区分。只在高值区发现铜矿(化)体中有少量磁铁矿,所以异常明显。

3结论

高精度磁法测量不仅可以圈定隐伏的矿体,确定找矿靶区和有利成矿带,而且可以帮助地质填图。

参考文献

现代艺术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绘画;现代艺术;借鉴;启迪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98-01

一、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后,现代艺术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现代派美术起源于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高更和荷兰画家凡・高。这三位大师在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是辉煌的,塞尚更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们各自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世界,从而直接引起20世纪初现代派美术的发展和变革,如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等。他们都着重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情,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反对西方学院教育理念中艺术的造型观念和造型规律,试图摆脱传统的束缚,开始探索绘画手段的情调和纯形式。儿童用稚拙、朴实的手法表达主观的想像和情感是这些艺术家们要追求的目标,运用儿童质朴、怪诞的心理来表现世界,达到返璞归真的意境。

二、儿童画的特征分析

当走进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时期,艺术家们不再一味地摹写,开始出现了对精神价值的探究和对现代艺术发展前景的反思。一方面表现为挖掘人类的心灵内部;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类童年时代艺术的探究和儿童画借鉴。据此,无意识和潜意识也就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的两大主题和创作方法。毕加索曾说:“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我毕生努力追求的,就是把我的作品画成儿童画般的纯真。”绘画其实就是一种传达视觉神经的符号,儿童用稚拙、朴实的手法表达主观的想像和情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从而让人们发现了儿童稚拙美的绘画形式。

所谓儿童画就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儿童画研究运动中指的纯粹意义上的、没有经过教师指导的、无意识的、是儿童心智的自然流露,完全出自儿童之手的创造性表现自我的图画,往往呈现着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具有直观性,因此也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儿童往往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在游戏中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他们只注重过程不看待结果,一旦来兴趣时,他们就会马上拿起画笔,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任意涂抹,无拘无束。儿童们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的积累,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细节的描写,都具有很高的概括性,画中充满了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各种不规则几何图形,没有绘画中的技法和对对象特征的把握能力,但孩子们从中得到来的满足和快乐,那是一种稚拙的自发性、童言无忌的大胆、瞬间的愉悦和一份坦率、可贵的童心。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不会受专业技能的影响,因此形成了儿童所特有的纯朴、天真、肆无忌惮的特点。这也是我们成人和儿童的差别,是成人无法进入的世界。

三、现代大师对儿童画的借鉴

儿童随意且愉快的涂鸦在过去没有被人们意识到有什么特别意义,更不会去关注和拿来借鉴。然而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儿童绘画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大师的研究和关注。他们不仅在表现形式和绘画技巧上受到启发,更表现在对绘画的一种无意识、自由抒发主观感受和返璞归真的精神世界里。儿童艺术是成人无法企及的,是儿童无意识下心智的自然流露,是艺术创作最初的源泉。正如黑格尔所说:“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东西在他们的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承认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米罗、克利、毕加索、杜布菲、马蒂斯等西方大师就把对儿童艺术的借鉴反映在他们的作品形式中。

米罗就一直推崇儿童艺术的这种天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充满孩子气的、富有意趣的童话意境,他的色彩干净,明快,只采用几种基本原色,在他的画中很少能再看到更多其他的颜色;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传统绘画中的形状,随意灵动的线条,类似于原始艺术中的一些标记符号,又像儿童信手涂鸦,给人梦幻、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觉,充满遐想,他的绘画穿越了成人的功利主义和学院模式的一本正经,回到了儿童时代的天真。米罗早期作品就呈现出儿童的特性,许多作品中人物只用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表示,身子和儿童绘画极其相似,只用极端单纯化的变体线条来表现。后期由于战争,米罗的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怖之感,但画面依然保持他那种天真、优美的风格。如系列《星座》是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创作出来的,但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血腥的痕迹。他的画里有美丽的太阳,闪烁的星星,他喜欢用大大小小的图形画许多古怪的人和动物。这些画是对自然乃至宇宙的孩童般的想像,在米罗的笔下,山岳,花朵,火焰,星辰总是把漆星的夜晚和朦胧的白天点缀的神秘而浪漫。米罗始终具有孩子的童心,活动在幻想的空间他的创作为人类贡献了一个新奇而自由的世界。

克利的画,神奇、浪漫、线条随意、简约、想象力丰富,有时简直就像一部童话。好像是儿童画一样的一些形象时常会看到在克利的作品里出现。在他的艺术风格还没有形成时他就曾说:“我想成为一个新生儿,全然不知欧洲的一切,忽视诗歌和时尚,几乎是原始的。”他寻求原始艺术和儿童艺术中抽象的简单灵动的同时充满感彩的线条,他的绘画总是以奔放自由进入奇思遐想的即兴创作之中。《魔法公园》这幅作品,克利几乎是直接运用儿童画的手法来表现的,孩子放在画面中间,房子及周围墙壁都是信手涂鸦,没有具体的形象,色彩上具有原始的气息,使画面表现出虚幻充满灵异的氛围。克利积富感性和童趣的线条,结合梦的意境,在艺术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四、儿童绘画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现在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将最初单纯的心灵深处的创作转变为为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地位而画,已经丧失了创作的艺术审美趣味,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大走向的。为了艺术的不断进步和追求,我们必须要净化名利权的诱惑和纷扰,抵制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就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理状态,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然而儿童画中的天真纯朴、稚拙及独特的艺术语言是我们所推崇和借鉴的,注入当代艺术中无疑是吹来的一股春风,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儿童都以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所看所想,对周围事物表达着最淳朴、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通过玩的形式来感受绘画带来的乐趣。虽然他们没有技法和生活的历练,但他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同时他们绘画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可以把形象无限夸张化,也可以把客观的事物情感化。现代的艺术家们只注重技法和形式语言,是为了画画而去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儿童画是我们返璞归真的升华,艺术家应保持自己的童心,或者说,应该去追求已经失去的童心。

参考文献:

现代艺术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感觉创作艺术典型 猎奇 介入式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中最能够体验并表达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莫过于艺术家了。毫无疑问艺术家是人类群体中感觉最敏感的人之一。对于平常人不屑一顾的事物,他们却深深地感动着艺术家,他们可能会因为城市的崛起而被伐倒的一片片树林而流下伤心的泪水,他们也可能被老人额头上刻满岁月与苍桑的皱纹而打动,他们也可能随着秋叶的飘落而感伤到时光的飞逝……而且身处现代社会的艺术家又与以往时代的艺术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现代艺术家的视野是广阔的,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等多种传播媒体发生着与外界的联系,而以往时代的艺术家则不然。总之,世界展现给艺术家,又特别是现代艺术家的角度是多方面的。然而,作为个体形式而存在的艺术家,他们所选择的题材却是相对单一的。他们有的侧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有的侧重于描绘大自然美丽的景观,有的执着于对静物的传达。那么现代艺术家们除了他们侧重表达的题材外,其它同样感动他们但未被表现的事物之间所存在的感觉是否具有某种关系,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艺术可以训练人的感官,使它习惯于通过表现性的形式去观察自然,这样以来,就使现实世界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情感的符号(不是拟人化,而是使它具有了人的情感表现),具有了人的意味。”苏珊・朗格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艺术家无论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带有他自身的整体的情绪、情感,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家的感觉。换句话说艺术家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带有自己的感性。例如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总是或明或暗地表现出他对某种社会生活的思想情感的看法或理想,而这种看法或理想是和艺术家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分不开的。是和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分不开的。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打动艺术家的人、事、物自然而然地变得越来越多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猎奇现象的出现。例如:一些生活在大都市的艺术家纷纷奔向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去“采风”,他们拍些照片,画点速写,回来创作:而部分生活在小城市或乡镇的艺术家们,他们有的却忽视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接近自然的优势,而选择表现都市人的生活。事实上他们画中的都市总是给我们一种表面而且肤浅的感受,他们违背了中国艺术家所提倡的“审美经验必须经过长期观察体验,在对事物的自然生机有了透彻的了解之后,才能发生”的道理,正如王朝闻先生所讲“如果艺术家对事物的感受还仅仅停留在纷乱的现象上,艺术家对他所感觉的客观事物还没有深刻的理解,认识不到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这时艺术的创作就会陷入从表面上纪录现象,形成浅薄的自然主义作风”。所以他们在自己的感觉的发生与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发生了错误。那么感觉与艺术家的创作之间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这里引用一句周京新先生对感觉的精辟的论点:即“感觉是一种养人的东西,只要把它摸准了,理顺了,能让人的本领德性渐长:感觉也是害人的东西,一旦将它搞歪了,堵塞了,毛病就能缠你一辈子”。我下面举出两个在感觉与创作之间做得比较好的艺术家,一位是中国现代年轻的女性画家夏俊娜,她出生于内蒙古,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现长期生活在北京,我们从她作品中看出她大多表现现代大都市的女性生活的场面,那些女性除了完全能够适应都市的生活节奏外,更多的是给我们展现出都市生活中的女性所特有的闲情、雅趣、漫不经心。其实这些也是画家自身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写照,所以她的作品给人感觉是生动与逼真的。另外一位就是内蒙古的青年油画家苗景昌。苗景昌生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大学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后仍留在内蒙古西部工作,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始终如一的是内蒙古西部所特有的黄土高坡的景象,画中上半部分为灰朦朦的天空,中间为干燥的黄土高原,下面为一片贫瘠的黄土地,这三块形状与色彩成了他终极追求的表现的目标,并成为了他在画布上的永恒探索。从上面两人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他们的创作的成功也就在于他们良好地把握了感觉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

另外一些不成功的年轻画家他们往往在感觉与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发生错误,他们在题材的选择上忽左忽右,飘浮不定。由于这样,因而就必然导致他们创作的不成熟,就必然会使他们在某一题材的技术与技巧的表现方面挖掘的不够深刻且毫无内涵,这样,就势必会导致他们很难把握艺术的规律,也就更无从谈起掌握艺术的真谛了。

现代艺术的看法范文第4篇

闽艺术家作品震撼观者

展览汇聚了福建当地知名艺术家李晓伟、沈也、陈鸿志以及海外闽籍艺术界杰出代表林鸣岗、王守清等30余位艺术家的120余幅当代艺术精品。展览涵盖了油画、水墨、瓷板画、雕塑、装置等众多艺术品类。

在此次展览中,一批走向国际、旅居海外的艺术家在人生和艺术上所走的探索之旅,即是福建美术发展一方独特的风景,也体现了中国美术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的发展态势。在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看来,这个展览将闽籍海外艺术家的作品带回故乡,让公众欣赏到他们精湛的艺术手笔,也是认识他们穿越文化边界的探索与创造,具有学术和文化的双重意义。

此次展览中的许多艺术作品非常先锋,充满视觉冲击力。比如引得众人驻足围观的沈也的装置艺术《大灰机》,一架小小的飞机拉着电脑、录音笔、DvD等电子垃圾,不堪重负,撞到了墙上,主要让大家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说:“作品想表达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电子污染,作品给人的感觉很震撼,希望人们在震撼之余,能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

长期以来,荒诞怪异、抽象迷离这些词汇被人们看做当代艺术的代名词。然而,更多的时间里,当代艺术在关注当下,反思社会,震撼灵魂。在“天趣国际艺术沙龙成立暨当代艺术展”进行的当天,一场“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研讨会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代艺术的现状,思考闽籍当代艺术未来走向。

地域文化的滋养

“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吸收了西方艺术精髓的中国当代艺术从来没有忘记过滋养它的中国热土。”在研讨会上,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表示,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从未放弃过属于自己的水墨精神家园。以福建为例,福建独特的地理特点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使当代的福建文化艺术呈现出开放性、包容性、丰富性、创造性的多元特征,而这也正是对当代艺术对传统艺术传承的最好诠释。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在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看来,“当代艺术”顾名思义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可进一步延伸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在今日,如何在这种纷繁复杂的文化情境中探讨当代艺术与本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值得每一位艺术家深思的问题。

当代艺术的时代性与前瞻性注定了当代艺术家们必须紧跟时代脚步,以不同的视角深入洞察时代的细微变迁,并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思考,用艺术探讨当代。这些特性同样在闽籍当代艺术家们的身上得到体现。近些年,闽籍艺术家们在国内乃至世界艺坛上斩露锋芒,闽山闽水滋养了诸如蔡国强、黄永、许江、邱志杰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当代艺术家群体,当代艺坛出现的“福建现象”正在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受到广泛关注。

“人如果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反而会对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李豫闽表示,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法国,再或是北京,离开家乡的闽籍当代艺术家们其创作灵感及创作元素大部分仍来自福建这片热土。地域文化的滋养,让艺术家们对闽籍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表现在个人作品之中。这些特性,在蔡国强、陈文令等闽籍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

领军人物是关键

现代艺术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大众审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41-01

当今社会在全面发展,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了艺术的一个大的发展时期,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对这个阶段的艺术有个明确的解释或者形成系统的定义。

这时期的艺术一直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没有资金的支持,没有固定的场所,甚至有些艺术家没有较强的知识储备,只凭借着西方现代主义带来的冲击而开始向之靠拢,借由自己的情绪抒发而模仿并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艺术家们汲取到了新鲜的血液,大批艺术创作者发现艺术还有新的表达方式及形式手段。于是涌现出了新的并不成熟的创作形式为主的艺术家们。

八十年代那种促使艺术家产生过量激情的意识形态神话烟消云散了,空洞的理想主义连同它所有的神学迷雾也梦幻般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对自身价值、活动、发展进行关注的各类充满活力的瞬间。九十年代初,一种以写实技巧为手段的作品和观众首次接触,这也就是后来走在中国艺术市场主流的一些艺术家。主要画家包括喻红、刘晓东、方力钧、赵半涤、宋永红、邓箭今等,他们的作品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这种作品是对生活和社会的近距离逼视传达出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心理。我们再也无法阻挡和漠然视之。

没有哪一种单一的价值构造再能统治人们的想象力和观念,价值多元化和个人经验崇拜已经弥漫在这一代人的整个生存观之中,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它更像是现实功利,个人欲望和市场操作的混合物。但其现代性主题未变,它将在新的艺术环境中被重新书写。中国时下的这些艺术家们就是在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背景下画着自己的情趣。没有描山画水的大气势,没有热血喷涌的革命义气,只是固执的坚持勾画着人类的情感世界。在他们的笔下或者艺术创作的内涵里,也许更多的场景只为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法。这种看法传递着嘲讽、不满甚至是更为残酷的现实世界。

中国当代艺术家正在非常躁动不安的寻找各种刺激的创作路子,这种刺激不仅仅是当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一瞬间在感官及精神上的刺激,甚至还包括了创作之前素材累积中的自我刺激,和作品最后留给观者甚至是作者本身的余味。行为艺术是一支令无数人都觉得颇为刺激的道路,这种艺术方式时刻在提醒乃至突破大众审美的极限,以及让艺术家感到兴奋的艺术行为模式。艺术教育里和日常的艺术接受知觉里,行为艺术被拒绝、被诋毁、被嘲笑、被否定。进入到宏观的层面,行为艺术一直扮演着社会前卫的姿态与作用,从社会的态度以及艺术自身疆界的划定,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给不出统一的现时代的艺术定义,是因为我们总想框定那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当代艺术的很多表现都不是说物本身,而是物的关联性是什么。在当下的华人艺术圈内,不乏有部分艺术家在为了行为而去创作艺术,为了寻求刺激而选择行为。行为艺术的当代属性,而当代艺术对传统艺术概念的突破,使得它具备了社会关系的很多特征。

何云昌是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发展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艺术家,就何云昌行为艺术而言,他实践了二十余年,可以说是中国从事行为艺术持续时间最长的艺术家,他的某些行为艺术在通过刺痛自己本身的前提下而去刺激观者的社会神经,质的对比、疼痛的真实表现,这都无非是在讽刺并挑战着这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能力,还有当今的政治底线。他的每次行为无疑是在对自己做出新的宣言,而引起大众的反思,每一次都在提醒着我们对于自身肉身上的加负太多太重。在《春天》的行为中的几个元素:的女子、扑克牌、皮肉的创伤、淋漓的鲜血无不被一面巨大的光可鉴人的金属屏蔽映照着,犹如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毕现于此。这种艺术对观者而言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欣赏角度的颠覆。从最直观的视觉刺激到更深一层的精神震撼,这无疑不刷新着观者的接受能力。但是这种刺激带来的真的就全是正面的所谓的审美影响吗?这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认证。

这种变相的甚至可以说是变形的艺术是不是能经受得住历史的洗礼,这种艺术方式是否可以真的可以等同于艺术。是否又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妥协社会的伪艺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创作出来的谋利商品。是否在当下社会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愫,依靠这种极端的手段来进行推崇。还是说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变化,随之而变的还有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样开放的年代艺术就可以不再坚持审美底线而抒发自己的一种扭曲形式。这种思维模式是否又是因为在社会利益的驱使下而在艺术范围内达成的一种默契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刘建伟著.谁在伤害艺术.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