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抗震救灾工作预案

抗震救灾工作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抗震救灾工作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抗震救灾工作预案

抗震救灾工作预案范文第1篇

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我们省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灾后恢复重建处于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做好当前的抗震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我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发生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全社会倡导掀起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募捐活动热潮,全州各级各界、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纷纷响应、迅速行动、尽心尽力、捐钱捐物,努力为灾民生产生活和灾区建设做贡献。截止5月29日下午6时,州县(市)民政部门、慈善协会、红十字会共接收抗震救灾捐款881.26万元,以及帐篷、衣被、面粉等价值46万多元的救灾物资;全州广大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174万元。州委、州政府向四川省阿坝州等重灾区发去了慰问电,组织了两个慰问组,分赴陇南、甘南灾区,送去了70万元的抗震救灾捐款和价值45.85万元的救灾物资;购置11万元的生活用品,慰问在甘南执行维稳任务的炮旅官兵;从州级医院抽调了骨干医务人员和救护车辆,赴陇南灾区帮助开展医疗工作。同时,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出现了不少感人的场面。驻临部队官兵和各族群众、机关工作人员、中小学生争先恐后为灾区献血;一些群众志愿者深入四川重灾区,与当地军民一起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临夏市、广河县、东乡县部分清真寺筹集清真食品、帐篷、毛毯、手电筒等物资,分赴四川省青川县、我省陇南文县进行了慰问。

作为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波及区,我州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据统计,东乡、广河、康乐、和政、永靖、积石山、临夏县等7个县的41个乡镇、147个村、1521户、6877人受灾,有**户群众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2名群众在四川灾区遇难,3人在四川灾区受伤,1人在州内受伤,群众住房、学校、医院、水库、道路、旅游景点均不同程度受损,共造成经济损失3418万元。面对这一地震灾害,州委、州政府立即在全州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州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全州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州委王书记对如何做好全州抗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各县(市)、州直有关部门对全州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办公用房、居民住宅、道路、水利设施等受灾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核查。同时,对房屋倒塌的11户群众和部分房屋受损的群众采取亲邻相帮等形式进行转移安置,并妥善安排了他们的生活。州政府和州直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了抗震救灾工作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了抗震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临夏军分区、驻临部队、公安、武警、消防等单位和部门组织了1200名抢险救援人员,成立了临夏州应急救援队。从州级医院抽调了75名专业人员,组成了应急医疗救治队伍。从各个部门、企业、民间组织了一批卫星电话、发电机、大型机械设备、水泥、帐篷、血液等基本的应急物资,协调州内食品、饮用水等生产企业制定了紧急调用方案。从5月12日下午开始,州、县(市)党委政府、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州直各主要部门加强值守应急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保证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及时开展。州政府及时组织各相关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督促检查,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灾害损失情况基本摸清,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州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全州上下要以贯彻落实这次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契机,再接再厉,切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领导

今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年初发生的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最近南方一些省份陆续发生的暴洪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损失。从我州情况看,年初的雪灾对我州农业生产特别是设施农业、畜牧养殖、花卉、林果业造成了近亿元的直接损失。这次5.12汶川大地震,使我州部分农户、学校以及道路、水库受损严重。目前,汛期即将来临,根据临夏的特点,相当一部分县(市)乡镇发生暴洪等灾害以及随之而来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全州各级政府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提高防灾抗灾意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防灾抗灾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认真分析研究形势,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各级政府一定要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和采取应对暴洪等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力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要加强对防灾抗灾的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自然灾害,增强防灾抗灾意识和能力,不听谣、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消除恐慌情绪,保持社会稳定。要继续加强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工作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各种灾害的准备工作

在近期的抗震救灾工作中,虽然我州受到一定的波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全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入,使一些受灾的群众及时得到了救助,一些学校及时将学生从危房中转移出来,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现有的校舍、水利设施、群众住房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各级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弱。三是灾后灾情的核查上报工作迟缓,数据不准确,甚至有漏报、虚报、瞒报和估报的问题。四是职能部门应急措施的实战性、针对性不强。为此,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对我州各项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和细化,进一步明确了灾害应对措施和任务。各县(市)也要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以提高预案实战性、可操作性为目的,对已制定的各项应急预案进行认真修改完善,进一步细化应急措施。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实用、应急的原则,在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储存应急必须的通讯设备、大型抢险机械设备、医疗卫生器材和帐篷、棉衣、棉被等必备的应急物资。特别是各县(市)要按照保证城镇人口*天左右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的要求,加强原粮和成品粮油储备,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灾害发生后的粮油供给。要加强应急设备的测试,科学储存,安全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及时调运,正常使用。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尽快抽调医护人员、警察、消防、民兵和志愿者,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三、进一步健全灾情核查上报机制,及时准确地上报受灾情况

及时准确核查上报受灾情况,确保受灾地区群众得到及时的救助,妥善安排好灾民的生产生活,这是我们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各县(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总结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灾情上报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进一步建立健全灾情统计上报机制,把人员伤亡、房屋、学校、医疗卫生单位、水利设施、道路、城市公共设施、通讯网络、电力设施、企业、农田等损毁情况全面纳入统计范围,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及时上报、迅速处理。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发出了《关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普通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受灾损毁情况由教育部门负责统计上报;各类医疗机构设备受灾损毁情况由卫生部门负责;城镇供水、排水、道路、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市政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建设部门负责;公路、桥梁、涵洞等受灾损毁情况由交通部门负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经委负责;水库、大坝等水利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水利部门负责;环保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环保部门负责;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商务部门负责;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受灾损毁情况由发改部门负责;人员伤亡、城乡居民住宅损毁情况由民政部门负责;金融机构及农村信用社受灾损毁情况由人行兰州中心支行负责;林业、广播电视设施受损情况由林业部门和广电部门负责。同时,要根据国家有关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标准和统计规定,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准确的原则,对学校、道路、水利设施等受损情况,以及地震引发的地质结构变化和次生灾害,抓紧组织科学鉴定和评估,正式出具鉴定结论或意见。各有关部门在做好鉴定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恢复重建或维修加固的具体方案,积极争取省上的支持。

四、进一步关心群众生活,切实帮助受灾群众搞好灾后重建工作

这次汶川大地震我州受灾群众达6877人,恢复重建工作量大面广,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省上确定灾区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是:集中财力,统筹安排,通过2—3年努力,力争20*年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区受损设施的恢复重建,适应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高于灾前水平。各县(市)、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发改、统计、民政、教育、卫生、水电、城建等部门要认真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落实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好灾后重建中的具体问题。各县(市)要不等不靠,针对房屋全倒和部分倒塌户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重建步伐。州直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涉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信贷支持、呆坏账核销、土地供应等,尽量降低灾后重建成本。要教育和引导受灾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针对受损较重的一些学校、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立即行动,排除险情,尽快解决问题。要组织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社一线,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指导开展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五、进一步全面排查隐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这次汶川大地震对我们各类建筑是一次考验,除农村群众住房外,我州部分学校、医疗卫生单位出现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危及师生和医患的生命安全;部分水库由于年久失修,属于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因此,各县(市)、各部门要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是对全州农村群众住房、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等公共设施开展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对明显不符合抗灾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予以修缮和改造;要对全州所有大中小型水库、堤坝以及防洪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对已经出现险情、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确定专人,加强巡查,确保不出大的问题。防汛部门要及时安排部署全州防汛工作,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万无一失。要高度重视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后疫情等次生灾害的监测和预防预报,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急机制,保证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为开展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重点地区、重要部位,要加大监控力度,防止出现大的险情。

六、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力度,积极争取各项救灾资金

抗震救灾工作预案范文第2篇

一是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要健全安置点板房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防范自然灾害、次生灾害安全事故的工作预案,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日常巡逻检查,切实保障安置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强化城镇集中安置板房水电气和消防等设施的安全管理,对农村过渡住房进行加厚加固处理,提高防风防雨防寒保暖能力。要加快农村永久住房建设进度,力争在入冬前有更多受灾群众住进安全温暖的新家。

二是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要着眼今冬可能出现极端严寒天气的需要,筹集充足的过冬衣被,在全市深入开展以“捐赠衣被、温暖灾区”为主题的“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各级各部门要率先垂范,加大宣传力度,带动社会捐赠。要重点关心“两孤一残”人员、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的过冬问题,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要提前准备灾区群众过冬需要的口粮,满足冬令春荒的需要。要重点针对高寒山区,提前储备充足的粮食、取暖用的燃料和日常生活必需品,保证受灾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不受冻。

四是确保受灾群众有病能医治。要巩固卫生防疫工作成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灾区今冬明春防病工作,加强饮用水、食品卫生和药品质量安全监督,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受灾群众对灾害常见病的自我防护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确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的责任感

救灾救助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做好此项工作是爱民之情、亲民之义、为民之举的重要体现,意义重大。“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反应,深入救灾一线,在抢险救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让受灾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当前,我市救灾救助任务仍然艰巨繁重,特别是要把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必须抓紧抓好,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制度措施,把各项救助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受灾群众特别是板房安置小区和高寒地区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完善城乡救灾救助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救灾救助工作要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指导,以建立健全灾害应急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为目标,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我市救灾救助水平。

一是进一步抓好受灾群众房屋重建工作。要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规避灾害、经济适用的原则,加快实施灾后住房重建工作。

二是进一步落实就业援助政策。要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对灾区实施重点就业援助,加快受灾群众就业安置,确保灾区充分就业。

三是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要加强救助体系的配套衔接,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与住房、教育、司法等救助的衔接配套,加强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的衔接配套,使各项救助政策互联、互补、互动,尽可能解决困难群众多方面需求。要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捐赠活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和支持救灾救助,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救灾救助。

四是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要关注生活必须品价格变动情况,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相适应的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切实推动救灾救助工作落实到位

救灾救助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救灾救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安排好救灾救助资金、物资,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部门配合。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要把救灾救助工作特别是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落实责任主体。各区(市)县要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按时、按要求推进。

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夯实救灾救助基础,健全基层救灾救助服务网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抗震救灾工作预案范文第3篇

一、积极稳妥实施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

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审批了我镇清和村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项目计划援助重建户1000户,户均援助资金1.5万元。由于我镇灾后多达5192户农户重建永久性住房,全镇大部分农户不能享受红十字会的援助,故我镇实施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面对这种困难局面,自己没有回避推诿,主动迎难而上,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形势,形成了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及工作预案,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率队挨家逐户核实,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资金顺利发放到了农户手中,并顺利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检查验收,得到了高度认可。严重影响镇灾后社会稳定的清和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得到了安全平稳实施。

二、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我认真调查研究,推进管理创新,大力倡导人员、经费、机制、宣传、考核“五到位”,一是人员到位,确定党政办主任和妇联副主席兼任治理办正副主任,以加强统筹协调、督察督办的工作力度;二是经费到位,全年投入84万元用于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切实保障了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态开展;三是机制到位,按照“村(居)委主导、村(居)自治收费、公司化运作”的全新模式运行,达到了全民参与、责权明确、运转高效、资金节约的良好效果;四是宣传到位,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的优势,开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栏,营造了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五是考核到位,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全镇8个村、2个场镇开展专项督查,并将结果纳入目标考核。通过“五到位”,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呈现出“清洁化、优美化、长态化、制度化”的良好局面。

三、打造清和、隆兴桥“名片”

清和村、隆兴桥村是镇灾后重建重点村,也是镇党委、政府倾力打造的“名片”。作为分管领导,我坚持深入村、组一线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坚持科学规划、论证、听取专家意见,在较短时间内,一是在清和村入口处新建仿古牌坊一处,仿古石桥两座,并对周边建筑物进行了风貌处理,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二是对罗绵路、古什路隆兴桥村段及隆兴桥中心村实施了以川西民居为特色的风貌治理,隆兴桥村呈现出了“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的良好风貌;三是对两个村39处聚居点实施了风貌治理,新建了花台、添设了文体设施,以浓墨重彩的中国山水画装饰聚居点,使聚居点成为了山水掩映的农家别墅;四是以扶贫项目为依托,在清和村和隆兴桥村新建村道11公里,两个村的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通过以上方方面面的工作,清和村、隆兴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成功创建为“德阳市环境优美示范村”,为全镇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带动作用。

四、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作为镇社会事业的分管领导,我注重实干,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各项事业呈现出了新的局面。一是通过前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镇顺利通过省、市政府专家组评估验收,镇在全区率先达到“德阳市教育示范镇”标准;二是进一步夯实农村宣传阵地,全镇农村广播实现专人播音、数字化播出,外宣稿件大幅增加,镇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三是全力重建精神家园,把“打造强势政府,塑造感恩”与灾后重建紧密结合起来,评选表彰“感动十大人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自立自强、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四是大力推行新农保养老制度,全镇参保率、缴费率居全区前列;五是顺利实施灾后用地农转非社保安置工作,全镇未发生一起因农转非社保安置而发生的。

抗震救灾工作预案范文第4篇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条块结合;部门协作,职责明确;整合资源,快速反应。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市卫生健康委成立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工作指挥部,负责全市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指挥、协调工作。指挥长由委主要领导担任,副指挥长由委主管领导和有关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委疾控处(卫生应急办)、办公室、规划财务信息处、医政药政处、中医管理处、中药发展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综合执法监督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医疗救治组、卫生防疫组、卫生监督组、宣传组、资金保障组、专家咨询组。

(一)综合组

主要职责:组织协调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制定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预案、方案,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开展系统内防汛隐患排查和督导工作;建立和完善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处置专家组和应急队伍;落实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组织协调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等。

(二)医疗救治组

主要职责:组织制定并落实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等,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治工作;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组派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医疗救治应急专家队伍,并实施医疗救治工作;灾害发生后,汇总各市医疗救治情况,总结交流临床诊治经验,组织医疗救治专业人员培训,及时修订完善各项诊疗规范、原则和技术要求等;发挥中医药在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医疗救治中的优势作用等。

(三)卫生防疫组

主要职责:组织制定并实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方案,组建市级疾病防控队伍,并开展培训,指导灾区开展疾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监测报告工作;灾害发生后,组织指导灾区开展消杀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及其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指导做好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等。

(四)卫生监督组

主要职责:组织制定并落实灾后卫生监督工作预案,并指导实施;组建灾后卫生监督应急队伍,做好灾区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组织开展灾区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执法监督检查等。

(五)宣传组

主要职责:组织制定并实施灾后卫生防病宣传工作方案,指导灾区开展公众自救、互救及卫生防病等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负责协调宣传部门,做好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等。

(六)资金保障组

主要职责:负责协调市财政等有关部门,组织落实防汛防震工作经费,及时汇报经费需求情况。

(七)专家咨询组

主要职责: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准备和灾区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卫生监督等现场处置的技术咨询和指导,为指挥部提供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等。

三、应急准备

(一)风险评估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和重点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所引发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风险进行评估。市直医疗卫生机构要评估本单位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提高防灾防汛水平,并对可能出现的因地震、洪涝等灾害导致水、电、气等能源供应中断而严重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二)卫生应急队伍

依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综合监督执法局及有关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组建4支市级防汛防震卫生应急队。

各支市级卫生应急队伍要按照“平急结合、分类管理、统一调度、协调运转”的原则,根据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工作需要,调整充实卫生应急队员,加强管理、培训和演练,提高灾害卫生应急能力。

各市级卫生应急队伍所在单位要根据专业特点和灾害卫生应急需要,为应急队伍配备相应技术和物资装备。

(三)协调配合机制

灾害发生后,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军队和武警部队卫生部门之间以及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间的信息通报、工作会商、措施联动。协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调集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强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等。

(四)社会公众的健康教育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向广大医务人员和看病就医人员开展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常识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应急响应

(一)响应原则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灾害后,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指挥部在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开展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根据灾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需要,调动市级卫生应急队伍和全市医疗卫生力量,组织灾区开展卫生应急工作。必要时,可制定对口支援方案,组织支援地区与受灾地区协同开展工作。

(二)响应措施

1.信息收集、报告、通报和评估

灾害发生后,灾区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实行灾害卫生应急信息日报告制度,将灾情、伤情、病情、疫情、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和卫生系统因灾损失情况等信息,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各工作组,经各工作组汇总后每日报综合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信息沟通,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灾害发生后,专家咨询组负责开展灾害对人的健康的危害程度、伤亡损失情况及发展趋势等卫生学评估,研究提出应重点开展的救援措施以及医疗卫生人力、物资、外援等需求意见。

2.医疗救援

灾害发生后,组织灾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现场医疗急救、检伤分类、伤病员转运和院内救治等工作。确定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如因灾伤病人员数量较多,超过当地医疗机构救治工作负荷,可根据情况,统一协调和交通运输、财政等相关部门支持下,将伤病员集中运送至外地治疗。在医疗救治的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消除民众心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

灾害发生后,开展灾区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实行灾害相关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管理和汇总工作。

4.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灾害发生后,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性服药和应急接种等工作。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组织开展核实诊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检测、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等工作。

5.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

灾害发生后,积极开展灾区饮用水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依法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供水活动和公共场所卫生实施监管。指导群众临时安置点饮用水卫生工作,防止介水传染病发生。

6.环境卫生处理

灾害发生后,指导灾区及时清除和处理垃圾、粪便,指导做好人畜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对住房、公共场所和安置点及时采取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卫生措施。根据工作需要,在灾区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7.卫生知识宣传和风险沟通

积极开展灾区自救、互救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宣传。做好媒体和公众公共卫生风险沟通工作。

8.自救与防护

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迅速开展自救工作,尽快恢复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对因电、水、油、热、气(汽)等能源供应中断造成医疗卫生服务无法正常开展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调拨发电机、净水器等仪器设备和有关能源,尽快恢复能源供应。

(三)响应终止

灾情稳定后,经指挥部组织评估,确定应急阶段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结束,可以做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决定,并进入恢复重建和灾后防疫阶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保障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市卫生健康委成立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工作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和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本总体方案要求落实各项工作,细化具体工作方案,完成各项应急准备,确保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工作有效开展。

(二)落实经费和物资保障

安排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市级卫生应急队伍所在单位要尽快储备适量的卫生应急物资,维护卫生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使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三)做好应急值守

指挥部成员、市级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队队长手机 24小时开机,确保联络通畅,及时到位。

(四)及时总结

在防汛抗洪抗旱防高温卫生应急响应终止后,综合组负责组织对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工作效果,认真分析总结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向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上报工作总结。

抗震救灾工作预案范文第5篇

一、拓宽德育思路,创新德育工作。

1、继续认真组织全校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拓宽教育的主渠道,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加强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是在全校教职工中提倡“爱心与责任”并重的思想,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让每位学生闪光,使每个同学健康成长;三是坚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四是抓好主题班会,如“我为两基添光彩”、“珍爱生命远离”、“安全在我心中”、“天灾无情人有情”等,升华了学校人文教育文化氛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政教处立即下发抗震救灾常识,并积极倡导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全校师生共捐款2万多元。再次之前我们还为周涛老师募捐2万2千多元。五是在全校开展“七严”整治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使学生在此活动中,净化心灵、净化情操、砥砺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六是深入德育课题研究及教育学生的方法探索,并在实践中运用,使全体教职工转变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教育方法、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教育方法,使“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有了一个大的转变;七是加强家校联系。全体班主任高度重视同学生家长的联系,本学期大部分班主任家访率达到70%以上,增强了班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了教育“问题学生”的盲目性。八是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以安全为保障,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层层抓落实,人人负责任。九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治、自我管理能力,调整充实学生会组织。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会与各班班干部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各班出勤、升旗仪式、环境卫生、课间操、举办各种活动等方面,参与组织管理,使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增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文体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真正使每位学生闪光。五一假期,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我校有六人次荣获个人奖项,并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了局领导的好评。6月吴忠市教育局、吴忠日报社组织的全市少儿书画大奖赛我校又有三名同学荣获一、二等奖,马小红老师荣获优秀辅导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十一,为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整治同心山川,实施“两大工程”,本学期共出动师生员工四千多人次,参加平整林带、植树造林的活动。十二,在“两基”迎国检工作中,政教处积极配合档案室做好学生档案印证工作和“两基”知识宣传工作。较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

3、加强班主任管理,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班主任处在德育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是德育工作队伍的基本力量,他们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关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尤其我校目前年轻班主任居多,缺乏教育管理的经验,教育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为此,政教处在每次周例会、班主任会上,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都要渗透一些管理方法。本学期政教处还狠抓班主任的常规管理,继续实施班级量化考核,奖勤罚懒,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做好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七年级康金兰、余淑红、解友丽、张平强,八年级马小英、杨志刚、李瑛、康连才等工作踏实,积极探索改进工作方法,班级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从本学期期末各班成绩统计来看,班主任工作的认真与否、班级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各学科综合成绩的提高,又一次有利的证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好的纪律就没有好的学习”的真理,对空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抓管理、不抓思想教育,只知道死教书、教死书的教师是很好的警示。二是加强班主任德育科研,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科研,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三是继续开展学生、家长与教师互访活动,增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二、师生同心协力,共建和谐校园。

(一)、安全工作

我校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把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

1、明确校长、分管领导、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学校与各相关责任人签订了安全工作等责任书,与门卫人员签订了《门卫安全管理责任书》,实行了层层责任目标制。

2、每周轮换值周领导,坚持填写《学校值周日志》,政教处协助检查,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每天放学值日教师上路交通值勤,尽最大努力呵护学生的安全。

3、完善一系列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职责和工作预案,做到了细致入微,被吴忠市教育局授予“和谐平安校园”的称号。

4、利用周一升旗仪式、班团会、教师会、6.30安全教育日、安全知识竞赛、与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等,坚持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细节入手,一点一滴不断积累,让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深入脑海,慢慢地转为自觉行动。

(二)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政教处围绕“珍爱生命,远离”这一主题,深入落实、全员参与、注重方法、师生互动,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了预期目的,禁毒教育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组织禁毒宣传活动,如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黑板报评比,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求政治、历史教师做到禁毒教育进课堂、上讲台,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分析对青少年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民族国家的危害,掌握拒绝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珍爱生命,远离”的意识.引导学生交友谨慎,不盲目猎奇、不吸烟、不喝酒,不进网吧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三)大力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本学期,通过课间操、集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道德行为规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学生的道德认知感不断增强。以班级量化管理为途径,引导广大班主任树立新的学生观,增强责任感,广泛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情感,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加强教育和检查矫正力度,促进了良好教学秩序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纪律工作。政教处坚持“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提高办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对违纪学生首先是以理为先;对无心改过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一学期来,我校学生大都遵规守纪,但也有少数学生忘记了 “自由需要纪律,纪律保障自由”的道理。为此,班主任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对违纪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彻底打消了认为自己小错不断,大错不犯,违法犯罪与自己无关的错误认识。针对学生迟到、早到现象和着装仪表、吸烟等问题,政教处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大检查力度,绝大多数班主任能够高度重视,对班级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三风”建设明显好转。

2、卫生工作

政教处坚持日常的卫生检查,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室学习环境。一是加强宣传,充分认识搞好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让师生了解和掌握流行病、传染病等预防知识,增强抵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二是教育师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禁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废物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清理卫生死角,反复强调,反复检查。四是学生会参与全校卫生互查评比,对个别卫生不好的,及时批评。通过加强环境卫生工作的检查力度,各班的卫生清扫工作都有所加强,卫生情况明显好转。

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改革完善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力争使我校的政教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