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的音乐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英语;会话;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108-02
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哑巴式”授课模式依然大量存在,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话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话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制约因素
1.教师方面的因素。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读、写的答题能力,轻视听、说的会话能力的倾向。教师往往将英语当成固定的知识进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基础语言系统知识,如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特征等掌握不足,对英语的基本技巧或英语的基本技能,如听、说等掌握不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习俗的了解不充分,从而使得学生难以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自如的交流。部分初中英语教师片面追求短期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的长远发展要求,将书面测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检验的黄金标准。然而,目前的大多数英语测试过于偏重笔试,而忽视了口语测试的重要性,笔试和口语测试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的测试不利于学生口语会话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此外,部分教师的英语会话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一些教师逐渐认识到英语会话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口语水平的限制,难以较好地开展会话教学。部分英语教师听说能力有限,也制约着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有效实施。
2.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障碍制约了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首先,学生的语言知识障碍。英语语言知识是学生进行英语会话,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会话交流的能力。通常,学生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时,会遇到两种障碍:词汇障碍和语音障碍。其次,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就很难进行恰当的交际。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而在口语会话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在谈论Easter Day,Thanksgiving等内容时,由于学生不了解西方国家的复活节、感恩节的相关文化知识,而感到茫然,无话可说。第三,母语的干扰。母语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既能发挥促进作用,又能发挥阻碍作用。当母语产生负迁移时,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规约、语法结构将受到母语的严重干扰,常常会将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句子结构等弄混,从而阻碍了英语会话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改进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对策
1.提升英语教师的会话教学技能。英语教师的口语会话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话教学的效果。教师的口语水平不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也难以获得较大的提高。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发音习惯主要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运用英语进行授课,言传身教,积极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进而引导学生随口说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应是清晰的、简洁的,发音要饱满,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在课余时间,英语教师也应当留心使用口语进行表达,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自身运用口语的自然性,而且能够提供英语会话的生活场景。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同时,还应当提高自身的中文表达能力,以确保在英语会话教学中能够准确地向学生讲授母语与英语的特点、区别。通过母语与英语的综合运用,有效解决学生在英语会话中遇到的困难。此外,英语教师还应当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在英语会话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营造口语会话氛围,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会话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加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要提高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效率,就应当突出教学目标,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首先,教师应当明确会话教学的目标。实现有效的英语会话教学的基础,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依据新课程标准,明确英语会话教学的总体目标,制定会话教学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地调整英语会话教学目标。其次,突出会话教学的针对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抱着一劳永逸的思想,将会话教学集中操练,高强度开展,而应当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将会话教学灵活地融入进去,巧妙地采用口头作文、短句表演、对话、造句等教学形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第三,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会话教学设定目标的基础,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着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任何活动、合作、练习、讲解都将是教师的自我表演,难以将会话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开展会话教学。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语言知识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以及母语干扰等,制约着英语会话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了提高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不但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地克服自身在英语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因此,英语教师应当采用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元化评价能够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评价与反馈,是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实时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不能仅仅将评价与反馈停留在考试和测试上,应当将客观的评价与反馈融入到会话教学当中。通过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自觉地提高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克服母语干扰,提高英语会话能力。
4.恰当运用情景化教学。建构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活动具有情境性,非情境化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为了提高英语会话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努力创设符合教学实际的情景,让会话教学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会话教学中创设情景,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能够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情境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会话情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情境创设应当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生活和情感认知等因素,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会话。创设的会话情景可以包括:生活经验会话情景、真实事件会话情景等。此外,在初中会话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当严格把握情境化教学的目标,充分挖掘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实践活动、情感体验等会话因素,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热情,改善课堂氛围,提高会话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解决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唐玉辉.论低年级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9).
1.调整教学计划。
1.1增加乐理知识的部分内容;基于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以及他们对乐理知识不太了解的现状,应适当地增加部分乐理知识,如节奏,音的长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结构等等。这些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唱歌曲、欣赏音乐、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等。
1.2增添部分流行音乐及通俗音乐;我们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交响乐、合唱曲目、西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歌剧音乐等等,都是比较经典和严肃的音乐,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几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上课甚至不愿带着课本来,加入这部分内容也是时展的需要和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3增加学生自己的演出欣赏;课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固然优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可是往往使学生觉得离他们的距离很远,有些学生很想学习音乐,但总觉得没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增加部分本校学生的演出欣赏,通过欣赏、分析身边人的作品,缩小他们与音乐的距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2.改进教学策略。
2.1加强师生互动;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乐理课上: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拍奏,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声乐课上:加进一些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可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2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
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这样欣赏课的情境就会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会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也能越来越好。
2.3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学校可以开展许多校园文化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才艺展示比赛,还有校园电视台等等。在课堂中,结合这些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为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3.改进教师管理策略。
3.1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面对城市现代化、信息技术发达的现状,我们的音乐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多接受、多学习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对现有师资进行在岗培训。内容可包括:①音乐基础知识。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音乐审美能力。②音乐基本技能。让教师全面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功:歌唱能力、钢琴演奏能力、弹唱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器乐演奏能力等。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国外著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创造性。④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渗透,与舞蹈、影视、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学科相渗透,还包括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另外,坚持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师德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建立长效的师德建设机制。以此加大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改变目前我国音乐教师学历程度偏低,实际教学能力薄弱的现状。
关键词:初中 音乐 教学 心得 体会 计划
一、合理调整教师教学规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学年开始阶段做好整个学年的教学规划,对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在笔者看来,在教学我们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加乐理知识的部分内容:基于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以及他们对乐理知识不太了解的现状,应适当地增加部分乐理知识,如节奏,音的长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结构等等。这些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唱歌曲、欣赏音乐、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等。
一般来讲,学生对于流行音乐以及通俗音乐有着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要增添部分流行音乐及通俗音乐:我们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交响乐、合唱曲目、西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歌剧音乐等等,都是比较经典和严肃的音乐,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几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上课甚至不愿带着课本来,加入这部分内容也是时展的需要和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初中时期的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会学生些什么,关键是要学生自己去表现,所以教学中就要增加学生自己的演出欣赏:课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固然优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可是往往使学生觉得离他们的距离很远,有些学生很想学习音乐,但总觉得没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增加部分本校学生的演出欣赏,通过欣赏、分析身边人的作品,缩小他们与音乐的距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二、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三、改进教师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热情,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乐理课上: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拍奏,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声乐课上:加进一些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可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随着学校各项教学设备的逐步到位,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其方便、直接、直观、快捷等特点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所以我们也要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这样欣赏课的情境就会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会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也能越来越好。
关键词 : 高校;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音乐鉴赏课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实施途径之一,也是实现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开设音乐鉴赏课既能提高艺术教学质量,又能实现音乐教育目的。为此, 我们要十分重视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的开设问题。
一、高校音乐鉴赏的现状
“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就是通过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来达到感受力、审美力的提高,从而提高音乐修养。在教学中,学生对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深刻体验,理解感受,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实现美育的教育功能。
音乐鉴赏,可以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刻体验,引发自身情感,体味、表现、创造。但是,音乐鉴赏课很容易被教师上成音乐欣赏课,这就背离了音乐教学的初衷。那么欣赏和鉴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主动程度不同。欣赏只是有意或无意地倾听音乐,而鉴赏是更加主动,深层次地倾听和赏析;二是初衷不同。欣赏只是为了放松心情而鉴赏是为了达到一定的音乐目的而进行的欣赏过程;三是感受不同。欣赏不必了解音乐背后的方面,而鉴赏就会了解音乐作品出处、作者、时代,从而深层次地理解和感受音乐内涵。所以,音乐鉴赏是深层次的音乐欣赏,对情感和体验要求很高。
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学会团结交流与合作。所以音乐鉴赏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美感意识,也要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还要重构对艺术的认知。
二、高校音乐鉴赏的问题分析
高校音乐鉴赏是高校艺术培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所以很多高校把音乐鉴赏课开设成选修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音乐鉴赏课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着课程的有效开设。
(一)音乐基础教育差,体系不完整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所以,学生为了应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放弃了音乐的学习,而学校更是为了应试直接不开设音乐课程。这就造成我国音乐教育基础差,体系不完整。后来开始提倡素质教育情况稍微改观。但是,结构上的缺陷和内容上的重复使得学生的音乐知识体系不协调,为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二)高校学生音乐素质各有差异
由于高校面对全国招生,所以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教育资源的学生的音乐素养各不相同。这使得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不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影响课程进度。
(三)学生的身心不成熟,易受外界影响
高校学生是一群年龄、生理和心理状况还不是很成熟的青少年。这时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对于社会上商业气息浓厚的流行音乐不能正确判断。
(四)传统和高雅音乐作品束之高阁
很多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快餐消遣,对传统音乐和高雅音乐望乐兴叹,不再花时间学习。
三、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策略研究
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策略研究,是要以兴趣来导入改革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同时丰富音乐知识体系,培养各种音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达到音乐审美的教育目的。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音乐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音乐知识介绍,由浅入深,不断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和信心。这样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音乐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发现美,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教师在上音乐鉴赏课时,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运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这是讲好音乐课的基础。面对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理论体系的支撑,又要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易于接受和掌握,由熟悉内容引入陌生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双向互动过程。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时代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日渐丰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弥补教师讲述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在鉴赏的基础上形成理性审美素养。
(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音乐鉴赏,既要贯穿音乐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在掌握一定理论时结合具体音乐作品,将抽象化为具象分析。这样循序渐进地实践,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提高了审美能力。
教师也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音乐鉴赏课程中,除了学生要具有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要求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使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为音乐鉴赏的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音乐鉴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审美情趣的体验,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另外,音乐教育活动,要求学生集体合作,配合默契,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在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所以,对于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提高学生审美和实现高校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40-01
音乐学科是艺术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而言,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获得艺术熏陶,陶冶情操,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1.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内涵及其存在问题
1.1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内涵。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是指,改变传统教师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音乐学习特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
1.2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出于课堂纪律的考虑,学生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仅仅处于"听"的位置,没有机会"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讲",更无从谈及"互动"了。加之,音乐作为一门"副科",不能引起学生足够地重视,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放松课",对老师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乐理知识的教学缺乏兴趣,有的思想抛锚,有的窃窃私语,为维护课堂纪律,教师只能采取"强制措施",要求他们"不许讲话",以此来使其注意力集中,而这样的要求往往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第二,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同时教学内容单一。与其他学科一样,初中音乐教学一直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教师讲,学生听"。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具有单一性特点,主要是关于乐理知识的教学和歌曲演唱的教学。在歌曲演唱教学中,教师首先对所要学习歌曲进行示范性演唱,然后逐句教学生演唱,最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很少互动。第三,学生对音乐课堂缺乏兴趣,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音乐学习更多的是在"应付差事"、"得过且过"。同时,在升学压力之下,学校的音乐课不得不给"主科"让路。久而久之,许多音乐教师也认为音乐课与语、数、外相比,确实不那么重要,所以音乐教师在备课中"走过程",在实际教学中缺乏激情,从而使得音乐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生趣。
2.落实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2.1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有着独立的思考,自我表达的欲望很强,他们往往渴望交流,但在与老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又显得焦虑紧张。大量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氛围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觉到放松,从而表现出高涨的情绪、集中的注意力。为了实现极强的表现欲望,学生会积极地配合教师,主动地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努力,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也能帮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善于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艺术激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还需要教师能够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朋友,多给予学生赞美,脸上时常挂着笑容,让学生不再觉得教师"高高在上"。只有消除学生心中的"芥蒂",学生才能"毫无戒备",完全地信任教师,愿意"跟随教师",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为师生间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落实师生间的互动。
2.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要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教师就得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整合音乐概念,认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知识系统与知识网络 。同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模式,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使得教学模式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创新性。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教师应多思考,设计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有一个深入地了解,时刻地关注学生,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依据师生互动的相关要求,及时调整自己原有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都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得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善于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不同的感官都能参与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口眼结合、手脑并用,为师生间的互动开拓空间。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和个别学生互动,也可以和多名学生互动,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与老师互动的机会,在尊重学生共性的同时,还能注重学生的个性。
2.3增强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对同一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并透过它对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形象产生初步的认识,以此来做出及时的教学调整,为师生间的互动寻找合适的契机,确保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在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还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3.结语
简而言之,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但是由于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良好的师生互动也需要师生不懈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的充分互动下,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和音乐素养,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贡献力量,促进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