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能源的前景

生物能源的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能源的前景

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优势;途径

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一般则是指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与任务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服务性的活动。本文主要就第二种内涵进行论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类型,其直接为管理、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其内涵就是提供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技术创新与开发,交流职业教育办学成果与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最主要的是培训服务、科技服务和支援服务“三大服务”,建成技能培训中心、研发推广中心和对口支援中心“三大中心”。

2010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中五大内容之一。这些文件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明确了高职院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也呼吁高职院校要加大自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呼吁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地快速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一样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社会服务方面的意识不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来看,还明显滞后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

主要体现在行业背景下的专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缺乏市场的充分调研,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专业设置数量增多,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具备主动开发专业的意识,但缺乏有效指导,未能真正把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2.2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不够均衡

由于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原因,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方向上,在服务行业企业和服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分析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偏向于前者;在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社会服务上,明显强于新开发专业;在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业务上服务能力较强,技术研发服务和对口支援能力相对较弱。

2.3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各高校才刚开始重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想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的能力,可是却没有过多的经费投入到相关建设之中,而在原先的条件下,不管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政策人力的支持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要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途径,首先就是要树立明确目标,然后争取多方支持,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3.1 明确目标,树立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以社会服务为办学理念,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高职院校一般是为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高等学校,随着高职教育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这类学院逐步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树立全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3.2 多方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业支持

社会服务是长期工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有限资源下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一是利用行政的手段,争取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企业、院校三方之间的合作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导向作用。而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首先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政府充当良好的决策参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其次,通过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教师在参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

3.3 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

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名曲的目标,得到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还要积极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使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构建社会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各高职院校拟成立统筹负责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中心,出台各类奖惩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激发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等多种合作方式,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合适的教师准入制度,确保教师具备稳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师兼职工作的进行,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三是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四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够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00-103.

[2]赵向军,吕同斌,胡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03:40-43.

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第2篇

生物柴油的环保优势更是显而易见,其能耗仅为石油柴油的1/4,可显著减少燃烧污染排放,而且生物柴油无毒,生物降解率高达98%。近年来,欧美国家政府大力推进生物柴油产业,给予巨额财政补贴和优惠税收政策支持,使生物柴油价格与石油柴油相差无几,从而使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生物柴油在美国的商业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联邦政府、国会以及有关州政府通过政令和法案,支持生物柴油的生产和消费,并采取补贴等措施,使生物柴油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法国推出一项雄心勃勃的生物能源发展计划,目标是在2007年之前,将法国生物燃料的产量提高3信,成为欧洲生物燃料生产的第一大国。德国政府对生物柴油的生产企业全额免除税收,使其价格低于普通柴油。

中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十五”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并将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确定为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明确规定,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扩大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为大力推进多种“绿色能源”的产业化提供了政策与法律保障。预计到2010年,中国年生产生物柴油将达到约100万吨;到2020年,年产生物柴油将达到约900万吨。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优质丰富的原料使山东省在生物石油等生物能源的应用上可谓是前景广阔。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山东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以非粮能源作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在山东省建设20万吨/年燃料乙醇和总规模10万吨/年生物柴油示范生产装置;合作建设与生产装置规模相配套的原料生产基地及粗加工供应基地:在山东省推行乙醇汽油销售和高掺比试点等。除了华骜集团的生物柴油项目之外,山东泽生生物公司建立起世界上顿大规模年产3000吨的秸秆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生产装置,山东龙力生物公司利用玉米芯废渣转化万吨燃料乙醇的高技术示范工程项目也将得到国家批准。随着生物能源的效益凸显,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在山东省蓬勃开展。

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空调

绿色建筑可称为可持续建筑或生态建筑, 它最早是在国际建筑协会( UIA) 和美国建筑师协会( AIA) 于1993 年4 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会议上提出并确立的。绿色建筑正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 它对建筑业提出了许多挑战。国内利用绿色能源的空调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还不普遍, 应用的规模也不太大,为此, 笔者就绿色能源在空调技术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1 太阳能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 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太阳能的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处可得、廉价、无污染且安全。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空调系统, 其优势在于太阳能辐射越是强烈,环境温度越高,太阳能空调越能满足空调环境的制冷要求。同时, 除循环用电能外没有其他电能输入, 城市大气温度的“热岛效应”远小于现在普遍使用的电能驱动空调系统。另外,太阳能空调节约能源, 且不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及产生温室效应。总的来说, 太阳能空调系统多是建立在太阳能集热器基础上, 因此普遍效率低、价格高, 并且受时效影响, 需要很好的蓄热系统。但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与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太阳能空调技术已经开始迈入实用化阶段, 并逐渐走入市场。随着太阳能空调系统设计制造的软硬件系统、技术标准、配套设备的发展, 紧紧依托绿色建筑这个发展的建筑市场, 太阳能空调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 地热

地热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通过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 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当前, 地热空调技术多是采用地球表面浅层包括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等地热资源, 驱动既可采暖又可供冷的高效节能环保空调系统 。地热用于空调, 现在主要有两个方式: 1) 利用通过打井找到正在上喷的天然高温热水流, 利用蒸汽动力发电。这样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用二次能源来驱动空调制冷设备; 2) 地热的直接应用, 直接供给热水, 用于采暖、空调、生活热水等综合利用。对于空调系统, 有两种方法: 1) 利用低温段地热, 采用电能驱动的地热热泵空调系统; 2) 利用中高温段地热, 采用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由于现阶段地热主要通过地下水为载体, 因此地热空调的缺点是主要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限制。其中水源热泵是利用水作为冷热源的热泵, 而地热空调系统则是通过水这一介质与地热资源进行冷热交换后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 其中与建筑物空调末端系统的换热介质是水或者空气。

3 风能

风力发电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 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即使在发达国家, 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 风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地区和东北的草原, 以及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这些地区一般是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 或者是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对于空调系统需求量大的城市地区, 目前仅仅能做为提供电能的一种途径。将风能直接用于绿色建筑的空调系统, 现在还没有一个可利用的有效方法。

4 生物能

生物能是第四大能源, 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 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 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能源, 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然而, 生物能由于存在于生物质中, 分布稀疏,能量密度较低, 而且相对水分含量较大。因此, 大量收集生物质费用很高, 现在多是利用那些因其他原因已被收集起来的现成材料,因此同风能一样, 现阶段生物能还不能直接用于绿色建筑的空调系统, 而只能利用其转化得到的二次能源电能。

5 结语

5.1 现阶段, 面向绿色建筑已成功使用的空调系统, 其驱动能源是太阳能与地热能, 在国内已经有推广和使用。地热的缺点是主要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限制, 太阳能的主要缺点是具有不稳定性, 还需要一定的辅助装置。

5.2 风能与生物能由于其自身特点, 目前仅可转换为电能后才能驱动制冷空调系统, 尤其是生物能目前还无法规模使用。

可以预见, 绿色能源是二十一世纪绿色建筑空调行业发展的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挖掘潜能。

参考文献

[1]Sustainable Building Technical Manual. Pubilc Technology Inc. 中译本:《绿色建筑技术手册》, 王长庆, 龙惟定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年6 月

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能源 生态环境,前景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16-01

随着地球的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世界各国正面临着一场能源危机。目前全球煤的储量只可以维持230多年的需求,而石油和天然气将在未来60-80年内逐步耗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我们解决这场能源危机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中国是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开发新能源对我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辽宁省是北方工业大省,能源消耗的比例在东北地区名列前矛。2006年东北黑、吉、辽三省煤炭消耗总量为3.08亿吨,辽宁省消耗煤炭1.43亿吨,吉林省消耗煤炭0.75亿吨,黑龙江省消耗煤炭0.9亿吨,占东北地区所用煤炭46.4%。预测2010年辽宁省消耗煤炭1.6亿吨,将占东北地区用煤40.4%。

辽宁煤炭资源过去十分丰富,划为沈阳、抚顺、本溪、铁法、南票五大煤田,但是开采历史悠久,资源逐渐枯竭,目前保有资源诸量65.59亿吨,如果按50%的回采率,年采煤量0.6亿吨计算,可续采50年左右。

一、全省经济概况

辽宁省坐落于我国东北的南部,是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的工业大省。省内区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根据辽宁省民政厅2008年6月统计公布,全省总人口4471万,全省14个地级市,城市总人口1600万。省内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耗主要在14个的地级市管辖区域。另外,我们省还有44个县级市及县城,县城人口约300万。辽宁省城市总人口约1900万。

二、全省目前能源利用

截至2007年底,辽宁总装机容量约为2232万千瓦,占东北地区的40%;辽宁用电量1300亿千瓦时,占东北地区的50%,其中从省外受人电量300来亿千瓦时。因此,电力供不应求的矛盾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省电力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补充辽宁省的电力缺口,主要来源为黑龙江东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即“北电南送”、“西电东送”。

三、能源建设发展分析

(一)、煤炭资源:

辽宁煤炭资源过去十分丰富,划为沈阳、抚顺、本溪、铁法、南票五大煤田,但是开采历史悠久,资源逐渐枯竭,目前保有资源诸量65.59亿吨,如果按50%的回采率,年采煤量0.6亿吨计算,可续采50年左右。保有煤炭资源埋层比较深,开采难度大成本高,这给辽宁煤炭生产和供应构成巨大的压力和局限。

(二)、风能资源: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带,辽宁省北部地区处于我国“三北”风带上,南部则是绵长的海岸线,属我国东部沿海风带的北端。一个省份南北分别位于两个风能资源丰富区内,由此可见辽宁省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辽宁省风能资源储备情况。

(三)、核电资源:

辽宁省政府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辽宁省的核电发展规划。

辽宁省有2290公里海岸线,依海岸建立核电站已成为人们对核电选厂的共识。省内有如此长的海岸线,选择合理的核电厂址,是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辽宁大连复州湾红沿河核电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2007年明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

(四)、太阳能

辽宁省属于太阳能辐射量的三类地区,但辽宁西北地区接近内蒙古南部地区,这个地区的辐射能量应属于二类地区,作为我们辽宁省发展太阳能发电,应该从这个地区开始。

太阳能发电,从技术角度讲日渐成熟。目前就是设备价格太高,使发电成本降不下来。研发部门也都在努力开发新的聚光新材料,使太阳能发电电价接近常规电价。

(五)、生物能(沼气)发电

以前我们只将沼气作为农村民用燃料来开发,现在使这些技术规模化,必将形成有效能的新亮点,为我国边远地区提供用途更广泛的电能。

粮食加工企业的副产品稻壳,可以通过气化炉气化产生可燃气体,经过燃气轮机拖动发电机转换成电能。

四、结束语

辽宁省是缺煤;少气;短油;水紧张的地区。目前,全省还是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

辽宁省煤炭产销矛盾突出,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生产总量逐年下降,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2006年全省生产煤炭总量7367.3万吨,消费总量14252万吨,对外依存度48.3%。

比重过大的煤电,时时受到煤炭短缺的威胁。如果有大雪封路的天灾,造成的威胁将更大。从这些角度分析,改造能源结构势再必行。

全世界的主要电能来源为: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新能源为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

而辽宁省的火电比例高达92%。这是引起我们十分重视的问题。然而,辽宁省能源结构改造的重点将是那些方向呢?

(一)、水电:辽宁省的力资源有限,而且受地区气候条件的限制,水电发展在我们的地区受到制约,大力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小。

(二)、风电:辽宁省在“三北”和“东部沿海”风带的交汇处,发展风电的自然条件非常好,我们应该大力发展。

(三)、核电:本文认为将是我们辽宁省发展的重点,在前面已经作过论述。

(四)、太阳能发电:辽宁省西北部属于太阳能辐射的二、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数为22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02-670kj/cm2・年,相当于170-255公斤标准煤的发热量。地区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太阳能发电发展。

(五)、生物能泛指为: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沼气等,这些全部可以作为燃料,再通过能量转换成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

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辽宁省能源发展方向,就是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能发电。

参考文献

[1]余寅,唐宏德,郭荣宝.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分析[J].华东电力.2009(8):37

[2]赵建安.世界油气资源格局与中国的战略对策选择[J].资源科学,2008,30(3):322-329

[3]贺德馨.风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综述[J].电力设备,2008,9(11):48

生物能源的前景范文第5篇

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03-02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呼唤,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出的重要特色。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挖掘对学生有新鲜感、奇妙感的生活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在讲到“人体的免疫防线”时,我说:“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讲授“生物与环境”时,谈“晏子使楚”中晏子的机智多谋,引出这样一句话“桔出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叶徒相似,而其味不同”,设疑“为什么同一品种在两个地方却性状不同呢?”

2教学内容生活化,为课堂增添生活气息和活力

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要提高主体意识,努力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反对那种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的做法。因此,要落实“生活化”的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从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内容取向,转向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内容取向。我在上“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时,先让大家观看电视台记者暗访海口市某餐馆买卖、加工野味的影像资料,然后再让大家讲述生活中有关猎杀、买卖、食用野生动物的所见所闻。学生的情绪高涨,并且真切地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迫切性、必要性,从而认同并支持《野生动物保护法》,并提出了许多防范和打击偷猎及买卖野生动物的建议。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远非照本宣科,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

3用生活中的事例拓展学生的探究视野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呼吸作用原理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市场调查和互联网等手段,了解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开拓探究活动的视野。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哪些是利用呼吸原理制造的产品,哪些是利用呼吸原理进行的实践,可以使探究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有趣味。如啤酒、葡萄酒的酿造,酱油、泡菜的制作,酸奶、食醋的生产等。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国际热点,使知识视野更开阔,如通过网络查阅呼吸原理在开发生物能源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目前,世界上生物能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生物能源不同于矿物能源,它具有减少对少数矿物质能源的依赖,使能源利用呈多样性发展。生物能源通常包括:农业生物能源(木炭,薪材,林业废弃物等);微生物能源(主要为藻类,细菌);城市及工业废物残渣,动物粪便等。生物能源的使用原理必须通过呼吸作用。例如,在巴西,人们利用农作物的甘蔗发酵产生酒精,相当于每天生产117桶石油,实现国家不进口石油的目标;1988年,丹麦建成第一个秸秆发电站;一些工厂利用厌氧菌无氧发酵产生H2;美国利用垃圾回收沼气的发电站已经100多座。

4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看问题等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并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遵循多思促多疑,多疑促多问,多问促多知的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培养其创新思维。如在学完蒸腾作用基本原理后,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树木在秋天会落叶?为什么植物在炎热的夏天不易被晒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互相启发,破疑解难,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森林附近经常下雨是怎么回事?对这位同学的问题,老师不正面回答,在肯定的同时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作业布置应生活化、活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