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规划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18(6)
城市社区的形态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学者归纳了使用社区一词的两类不同语境,分别突出社区的功能性和地域性[1]。处于城乡结合部以大规模农民动迁安置小区为空间载体的“过渡型社区”,则在社区形态上,既区别于传统的农村村落社区,也有别于城市街道社区和现代都市社区,无论是建设规划、功能,还是成员结构和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过渡型社区强调的是这类社区的过渡性特征,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变迁的一种过渡阶段,这类社区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的特点,又顽强地保存着农村社区精神,在这类社区中农民将要完成最初的市民化训练,成为农民的完全市民化的一个缓冲带。由此可见,建设这类社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地的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问题,本质上是农村城市化不可逆转的关键环节,核心是要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变,从农民转变为市民,成长为公民。然而随着这类居住社区成员日益复杂,原本就遭遇困难的农民城市化而今还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社区认同构建。因此,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的科学合理规划,直接关乎城市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关系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层治理的完善,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结构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独特作用。
1 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规划的困境
目前,对社区规划关注比较多的社区类型主要是城市商住社区、新农村社区、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移民安置社区和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灾民安置社区,专门针对处于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的研究相对较少。至于研究的视角,较多则集中于地理学和建筑学等理工学科,从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这些人文社科的角度探究社会物质空间结构以及人居环境对不同社会群体造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社交网络等各方面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研究碎片化、理论程式化。理论预见不足、应对不力,必然导致实践的举步维艰。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过渡型社区在空间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日渐凸显出来。物质空间的设置应当与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相吻合,否则就会产生问题。[2]以往社区空间规划的实践中,总是忽视对转型时期村民或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的关注和协调。同时,由于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健全的评价指标,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造成财政损失,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地理空间安置不合理;(2)居住空间规划不科学;(3)社会空间碎片化;(4)心理空间原子化。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很大程度上削弱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严重阻碍失地农民身份转变、融入城市的进程。本研究以2012年5-8月在苏州工业园区若干过渡型社区的一次问卷调查为基础,问卷发放数量依据社区规模和常住人口确定,调查方式以调查者逐题询问为主。本次问卷调查共打印发放问卷500份,实际收回问卷数量5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498份。
1.1 地理空间配置不合理
地理空间,是指居民生活区所处的周边系统环境以及社区的整体规模。周边系统环境,包括学校、菜场、医院、公园、商业街、交通等能满足现代人生活、休闲、娱乐等各种需求的场所安排。“过渡型社区”居民地理空间配置不合理,首先表现为社区整体规模过大,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分配,同时直接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调查中认为小区规模适中的居民只占了62.2%。以苏州工业园区L镇LH五区为例,该社区内共建有148幢多层结构的居民楼,占地面积远远超过一般现代都市社区,无论是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步行都需要耗时近三十分钟。在同等居住人口的承载量上,相对于高层或小高层建筑规划而言,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而随着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扩张和商业开发,使得LH社区日益被周边商业住宅小区包围,成为“都市丛林”里的一块“飞地”。另一方面,特大型社区的空间规模也带来了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无法得到恰当使用和妥善维护,如配置在小区中间地带的体育建设设施的利用率就受到了很大影响。政府在建设该类动迁安置社区时往往考虑要降低成本,因此,通常每个小区只在小区中央地带配备体育健身设施,但由于小区太大,小区内边缘地带的居民健身不方便,从小区西北角的148幢步行至小区中央休闲娱乐区最快也要15分钟。硕大的小区,住着几千户居民,却要共同分享屈指可数的几套健身设施,这使得社区建设评估的达标,未必能达到惠及民众的真实效果。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受访居民认为小区体育设施布点合理的仅占28.7%,经常使用的只占了16.1%。
1.2 居住空间规划不科学
居住空间,是指小区内部物理空间的规划设计效果,主要包括楼层、楼高、楼距、车库、绿化、路灯、电子眼、防盗门等硬件因素。“过渡型社区”中居住空间规划不合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安全性、整洁性和舒适性。
第一,由于过渡型社区中人员结构复杂,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类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区,往往外地租住本地房屋的人口比例占了一半以上,加上各种设施维护和管理缺位,导致小区治安情况复杂化,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两点。首先,电子眼、防盗门的失灵,小区路灯又常常遭到破坏,因此在监控、防御和保护三重体系都失去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偷盗现象较为严重,调查中居民对安保设施的满意比例仅占29%;其次,初期规划时,偌大一个小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只在东、北两个方向各开一个门,导致许多地带的居民因出行不便而就近破坏小区围栏的现象遍地开花,带来安全隐患。
第二,“被动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往往难以一下子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尽管在认知上也了解到相关行为的不妥,但还是有一些人喜欢在公共空间养鸡种地,晒粮食晒衣物。因此,在这类社区中还常常可见好好的草坪被失地农民老太太改造成一个个小菜田,还有在“菜地”里找虫子吃的老母鸡,与周围整齐的绿化相互交错,显得凌乱无序。小区里的长凳上、运动器材上,甚至很多树上,都摆放着各种粮食、衣物和被子,而明确表示反对此类行为的,仅占受访人中的52.9%。种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美观整洁,破坏了小区整体景观风貌。
第三,过渡型社区的居民习惯了独门独院,前后通风的庭院家居。而许多地方的动迁安置小区公寓往往为设计在六层以内的多层建筑,这样不用安装电梯,虽然可以节约成本,但是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于平房居住的人,或者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同时楼间距狭小(受访人中有45.4%的人认为楼宇间距不合理),楼层间距偏低,没有电梯,有些室内南北不通风,门窗窄小,隔音效果差,不利于家居隐私的保护,很难想象居民在这样的新环境中会有良好的心情[3];其次,由于该类小区建设时,一楼往往设计为每户一间的封闭式车库,初衷是方便住户停自行车或电瓶车,但是却沦为简易出租屋或老人自住,使得车库小店、车库住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调查中受访人明确反对车库住人或出租的仅占35.5%。车库住人现象,往往影响小区水电等资源的正常使用,可能引发火灾,给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对小区的安全管理增加难度;而社区中的许多原失地农民比较节省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往往堆积许多陈年旧物,不舍得扔掉,堆放在楼道里,一旦发生灾害,将会影响人员的及时转移。
1.3 社会空间碎片化
所谓社会空间,主要是指居住区内部阶层之间、邻里之间、身份之间的关系网络及互动。根据我们的调查,像苏州工业园区L镇LH社区这样的“过渡型社区”,大多数情况是:一半成员是本地的失地农民,另一半则包括其他各种社会阶层,如外来务工人员、当地无业游民、附近高校的求学者、初入职场的城市白领、蓝领等等。“半熟人社区”的生成,由此造成该类社区的社会资本和人际信任度的相对下降,进而带来两方面的主要矛盾。
第一,本地人口之间及其与外来人口居民之间社交空间的碎片化。首先,由于原来自然村落的社区共同体被城市化所打破,动迁入新社区的本地居民,也仅有原来的1/3还是来自于同一村组,地理结构空间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传统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完全被打破,原来的组织结构称为张家村、李家村,变成了现在的甲单元、乙单元,很多过去的熟人关系被打乱,取而代之的是401与402的陌生人。有研究表明,社会要素远超出场地局限成为制约邻里交往的瓶颈,社会距离的阻碍作用远大于空间距离[4]。楼道的占用,水电表的使用,以及各种装修问题使邻里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其次,在本地人看来,外来人口都是陌生人,正是他们的到来使小区犯罪率不断上升,带来盗窃、抢劫、传销、敲诈勒索以及赌毒等治安问题;而对于外来人口而言,本地人对待他们总带有种种偏见,甚至歧视,很多事情在不能以身作则的同时,把小区混乱的现状全推给了他们,却忘记也是这些外来打工者建设了新兴的城市新空间。除此之外,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如此多的需求,各种竞争必然日趋激烈,这也更加深了双方的隔阂。
第二,居民与管理者之间关系的矛盾。在一个居住区中,必然存在着不同身份的人员,管理者、居住者、服务者等等。管理者和服务者是否专业,直接影响着他们与居住者的和谐关系;同时,居住者能否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也成为影响整个小区的长久发展的主要问题。受访人中,仅有25%的人明确表示遇到问题会寻求社区居委会或社区干部的帮助。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从一开始,很多居民就是被动搬迁,拆迁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完全很好的解决,使得他们对社区的管理者很容易就失去情感上的信任,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求助无门或踢皮球的现象,使得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连结纽带和居民之间凝聚剂的功能更加弱化;其次,在管理中还常常暴露各种漏洞和弊端。比如前面说的社区安全问题,除了小区硬件设施的差强人意之外,小区保安专业化水平的欠缺也难以让小区居民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有居民表示:“小区里的保安都没用的,报警也不管报,连个老太婆都不如,他们就是混饭吃。”事实上,很多保安也是失地农民,年过半百,被安置了保安的工作,又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这些人不仅不会熟练操作监控仪器等现代安保技术,而且一遇到任何危险,也无能为力;其三,对于深具中国传统小农意识的失地农民来说,早就有各扫门前雪的陋习,这对于本来就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农民而言,难以接受现在的小区还要交物业费,如果打扫卫生的阿姨再偷偷懒,维修工师傅经常拖三拉四或者干脆不闻不问的话,物业费的收取则就更是难以为继,进而引发居民认为物业只会收钱的抱怨。
1.4 心理空间原子化
不同形态居住区的地理空间、居住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总和直接影响着社区中每个个体的心理空间,而个体心理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就是对小区的整体感受和认知,包括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心理空间是社区生命的精髓。而任何一个居住区中居民的安全感通常来自于对周围邻里和周边环境的熟悉程度和信赖程度。然而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的生成,改变了传统村落社区的熟人关系,许多陌生外来人口悄无声息地搬到自家对门,加上各种资源占用的矛盾,别说安全感,很多时候,只要能各自相安无事就算不错。基于我们的调查,发现:首先,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租户,都具有一定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社区参与欲望,近4成的人对小区事务感兴趣,七成左右的人乐于为公共事务付出时间和金钱;与此同时,该类社区也存在着诸如严重缺乏表达沟通的正常渠道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在行为上却又都很少参加社区活动、群体组织。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与过去的村落社区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在于生产场域与生活场域的分离。然而,既往的研究表明,除非居民积极活跃地投入到社区活动中,否则,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实际上,这类小区中,由于打破了过去的熟人纽带,再加上各家各户装修好的单元房进出不如过去自如,居民之间的交流已经大不如前,邻里之间的交往逐渐减少。如果社区中的基层组织再不发挥其作用,鼓励、组织各种活动和团体的话,这种建立在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感和认同感基础上的共同体意识恐怕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2 “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规划困境的影响因素
造成“过渡型社区”不同层次空间出现多种问题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现代化带来不可避免的快速城市化和人口集聚化的客观因素之外,各方的主观因素同样起到明显的影响。为了分析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对由拆迁引起的历史性问题对过渡型社区构建和转型的影响暂时不做讨论,在此主要从观念和实践等方面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原因:
2.1 观念上的盲从
首先在观念上,构建城乡结合部动迁安置社区的时候,设计者往往简单照搬城市商住小区的构建模式,忽视了城市商住小区本身的构建也在不断完善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另外,管理者更是盲目遵循政策要求,没有形成尊重失地农民生活习惯与引导居民融入城市生活并举的意识,小区规划与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脱节。很多失地农民,尽管有经济补偿,内心还是倾向于过去的生活方式,草坪种菜和晾晒衣物这样的行为,屡禁不止,体现的是城市社区建设中所要求的“卫生、整洁”与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的惯性相互冲突,反而使得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形同虚设,无形中也损害了社区管理规范的权威性。
实际上,类似于农民自给自足的种菜习惯与小区整洁之间的矛盾,是否有另一种解决思路的可能?如果在城乡结合部的过渡型社区中,通过统一规划开垦部分空地供失地农民,自愿承包种菜,每年收取租金的形式,那么既能方便管理,保证小区的整洁美观,又能保留农村乡土气息,尊重农民意愿,经过妥善的操作,想必能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支持。实际上,我们的调研发现,有一些社区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苏州新区的某一社区,就实行了将小区绿地承包给住户种植观赏植物、收益分成的尝试,效果良好,既赢得了小区的整洁美观,也为住户提供了获取经济收益的机会。
2.2 建设中的粗糙
建设过程中的粗糙施工也是导致新建居住社区中居民对生活环境不满的重要原因。建设一个现代居住社区与传统村落的自发形成不同,是在政府的调控和组织下,进行的有理性、有步骤的规划,是“规划的变迁”。过去是先有人,后有房子和村社,而今先建造房子,后搬进住户。在这一社区变迁的过程中人类理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然而,如果其中缺少了对人性的需求的关照,那么很可能遭遇计划的失败。以小区中的体育设施为例,为了给予小区居民更好的休闲健身条件,城乡结合部的动迁安置社区往往也像城市小区一样基本都配备了运动器材和简易的儿童游乐器材。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城郊居住区的规模。因此,硕大一个居住区,只有中心一块地方有运动器材,导致住在靠的居民要走很多路才能走到活动场所。这样就导致原本是出于好意的理性设计,因为没有考虑周全,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在大型居住区内,安排运动器材位置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分散布点的方式,把原本安排在同一个地点的多种运动器材,改为分散到辐射影响圈大小合适的中心点上,每个点上只需要安排两到三个小型运动器材就行了。这样的话,既方便了社区群众,也不会过分提高成本。
2.3 管理上的混乱
小区的硬件建设只是营造家的感觉的前提和基础,而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育更需要依赖小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前文已经提及的大多数安全隐患和问题矛盾,追根究底都是错位、缺位和越位管理造成的结果。有一个问题是城市乡村社区都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那就是小区路道被占用,搭大棚办白事的问题。管理上的缺位、失察,让这个问题长期悬置得不到妥善处理,却依赖管理的错位,一味试图通过堵、通过禁来解决,然而事实证明是事倍功半。如果在管理上改变策略,回归人性需求,那么这个问题的处理似乎也不全然无解。如有些社区就专辟社区中的某个公共场所或者活动室,给居民提供办理相关事务的方便,仅仅收取象征性的费用,就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有效减少了经常性的违章搭建行为。
再比如,很多时候小区里的草坪会被践踏成小路,一到下雨天泥泞难行,风和日丽的晴天也成为小区中扎眼的“亮点”。管理者要么视而不见,或者好一点的,重新铺上草坪,但是没过多久又陷入“泥潭困境”,要解决起来也可考虑顺势铺路或在相关地段铺设镂空路砖等方式来解决。
3 “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合理规划的再思考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合作共治”是构建和谐幸福的“过渡型社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空间层次必须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1 地理空间:借鉴城市经验
人类社会的行动集并不会因为所处的空间不同(农村邻里空间—城市邻里空间)而减少,都市生活带来的可能不是互动总量、关系总量的下降,而是互动结构与关系结构的变化[5]。过渡型社区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实现农民身份认同的转变,因此,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小农观念,从“大城市里的乡下人”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对于构建真正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区共同体,具有基础性战略意义。比较有效的改变途径,是为农民的生活环境营造一定的消费氛围和服务氛围。具体说来,消费氛围的营造就是在“过渡型社区”周围建造一定规模的商业街或商业中心;在大型社区中,或者在几个中小型社区附近设置廉价菜市场和平价超市。同样道理,服务氛围就是在大型社区中设置一个社区医院、社区学校,或者几个中小型社区共享一个社区联合医院、社区联合学校。在过渡型社区构建的过程中以城市经验为雏形是必然的。但是城市经验不是绝对的、万能的,即使是过渡型社区也应该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3.2 居住空间:尊重田园传统
失地农民是过渡型社区的主体,他们对社区的整体感受对小区的发展具有独特意义。重塑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让城市吞噬农村,更不意味着“乡土”的终结。相反,尊重和积极引导农村特有的景观和习俗及其转化,不仅是维系乡土本色的需要,更是城市反思现代化的解药。尊重田园传统的本质是生态治理,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要做到这一点,最为根本的是要从观念上作出改变,管理方式上注重技巧,管理手段上引入现代技术等。
3.3 社会空间:构建多元网络
空间在被社会关系所生产的同时也生产社会关系。[6]过渡型社区中本地居民存在市民化困境,外来人口存在社区融入难题,两类居民并不是天然隔离的,而是共存于过渡型社区这一独特的空间形态之下,日常生活存在众多交集,发生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联系,双方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又产生众多的摩擦。过渡型社区因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必须同时处理好流动人口融入和失地农民市民化两大问题,过渡型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善治使得社区本身如同一个“容器”一样能够包容这两大不同类型的存在,只有两类群体融为一体,过渡型社区的治理才能成功。所谓“容器”效应是指过渡型社区因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必须同时处理好流动人口融入和失地农民市民化两大问题,作为“容器”的过渡型社区核心要素是信任、合作、互惠,过渡型社区的有效管理有赖于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两类群体在持续的互动过程中经过重复的博弈而建立的合作与互惠的多元网络。
构建社会空间的多元治理网络,就是以建设包容性的新型城市社区为中心,以农民市民化和外来人口本地化为抓手,以镇政府服务、居委会自治、社会资本发育为支柱的多元共治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其中在制度和政策上落实常住人口的参与管理是最为基础的政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将过渡型社区的建设与治理真正成为全体社区居民(包括外来人口)的全体责任,促进社区空间一体化和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强化。
3.4 心理空间:积累社会资本
社区的硬件建设只是营造家的感觉的前提和基础,而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育更需要依赖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生活空间的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对巨大的环境差异不可能立即适应,因此内心缺乏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就对小区的管理带来了巨大考验。从前面的调查数据来看,居民并不缺乏关注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和热情,但是缺乏沟通渠道和组织。这就是过渡型社区积累社会资本最基本的前提。因此,探索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互动交往的空间形态和制度平台,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事务的渠道,培育多样化的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促进社区网络社会资本结构的形成和人际信任度的提升,从而拉近人们的心理空间距离,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是值得社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加以重视和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所在。
4 结语
城市化浪潮中的“过渡型社区”不是自发生成的,而是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变迁,使得“过渡型社区”的生成与演变,带上了强烈的人为规划的色彩。在这种“规划的变迁”[7]图景之下,失去土地的原住民和原先也几乎都是农民的外来流动人口,各种异质型群体共居于“过渡型社区”这一特定的空间场域之中,共同经历着错综复杂的转向城市新市民的历史进程。社区空间和交往空间的转换,“国家的视角”[8]与“农民的道义经济学”[9]的相互碰撞和对话,也给主导着这一进程的政府和社区的管理者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因此,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认知,他们的融合、他们的理解,对于决策者来说,必须协同考虑,共同解决,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正是全方位打造科学合理的居民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 丁志铭.农村社区空间变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23-28.
[2] 宋言奇.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空间效应[J].城市问题,2004,(5):47-50.
[3] 何华玲,胡梦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郊农村社区重建——基于苏州工业园区L镇CF地区的调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135-138.
[4] 赵衡宇,胡晓鸣.基于邻里社会资本重构的城市住区空间探讨[J].建筑学报,2009,(8):90-93.
[5] 桂勇.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18.
[6]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Blackwell Ltd,1991.
[7] .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设计理论;建筑景观
一 山东胶东半岛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山东胶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沿海 ,北临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临黄海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土地总面积 3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19%。胶东半岛地处平原,沃野千里,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多雨。本次调研的主要地区为青岛、威海和烟台地区的新农村规划设计。
(2)新农村的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表现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们生存环境以及建筑改造、道路景观规划等内容。以此形成优美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3)胶东新农村建设基本状况
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当前,对于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有着比较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但是,对于新农村的规划建设研究是在探索中完善和前进,很多设计方面的理论都需在实践中总结。所以,目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深入农村调研,按照当地气候条件、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特点来探索胶东半岛的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胶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该地区受到地形地貌、经济条件等各因素的影响,在土地规划利用和农村土地管理方面相对缺乏。在道路用地规划、宅基用地规划以及排水设计规划、废弃物用地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构成了限制和制约,所以目前对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科学化土地规划管理的要求迫在眉睫。
二 胶东地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青岛、威海和烟台地区一些在建和完工的新农村规划设计进行了初步调研,发现目前还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1)总体规划设计有待完善
此次调研中发现胶东地区某些新农村建设中道路用地、宅基用地以及排水用地和废弃物用地规划存在不合理现象,在某些社区的内部和周边出现了和社区环境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合理的统一的规划设计。在道路交通规划方面,有些社区中的道路性质不明确,缺乏依照社区功能分类安排路网设计;在民居规划方面,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房屋结构设计存在照搬城市民居设计问题;在排水用地及其废弃物用地规划上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2)景观设计呈现随意性
新农村规划中的景观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求和反映新农村审美层次的重要体现。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城镇广场与社区的景观设计与整体规划风格、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整体色调不统一、不协调,存在着设计的随意性和拼凑性。新农村的景观设计应将其纳入整体规划之中。
(3)农村居住环境设计单一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些地区的建设一味照搬城市小区规划模式,不能体现农村社区环境自己的需求定位,所以当前新农村的居住环境形式要呈多元发展,不能让新农村的规划设计程式化,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这样才更突出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只有立足于当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产模式以及农民的生活习俗进行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定位,真正站在农民的视角上思考设计的功能与形式问题,才能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之路。
三 胶东新农村规划设计原则与设计理念探讨
(1)整体规划原则
通过对农村土地规划现状调研来看,整体规划是解决农村规划用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必须要对整个村落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改造,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按照农村自身的生产生活习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整体规划设计的设计总体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规划设计要体现对农民的尊重和了解,加大土地的利用率,让居民拥有合理的交通空间、休闲广场、民生设施,使农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功能与审美的满足感。要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的活动相统一,使建筑与景观相协调。要以生活发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为设计指导方针。要遵循环境与资源,需求与供给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合理配置,对各项用地和基础设施做进一步调查研究,精心定位,合理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不仅要有前瞻性,同时也必须保证其可实施性及实用性原则。
(2)规划设计要体现功能满足和审美感受
通过创造宜人的生产、生活空间和优雅的文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同时让空间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居住、娱乐、基础服务设施、商业服务区域、交通体系等功能空间的设计规划方面,尽最大可能体现其服务功能的满足。在规划过程中,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喜爱的视觉形象应进行艺术加工,提炼概括,形成本土文化品牌形象,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征,采用统一的形式语言,使文化主题、景观形象、色彩视觉设计系统相互融合,并且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和审美感受的统一。
(3)建筑规划设计
不论是基础建筑、文化建筑、服务性建筑还是民居建筑设计,都要对当地的地形状况、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应立足经济实用、造型美观、节能、节地、节材等设计方针,设计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并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社区住宅,要在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大力推行适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公寓式多层、高层和联户式住宅建筑,逐步控制独立式住宅。每一幢楼从设计到外装修、材料的选择,都要体现新农村新气象,充分参考本地气候等条件,比如夏季多雨地区,要注意房顶的倾斜度的造型设计以及房屋开窗大小和朝向等。要遵循节约性建筑、科技性建筑的设计理念,依照艺术设计形式美原理,给每一幢建筑赋予生命和灵魂,让建筑与生命更贴近,与自然更融合。
(4)道路规划
在农村道路规划中,要注意车行和人行两条道路,在此可采用新农村建设“人车分流”的道路规划理念。如果不实行人车分流,会造成道路的拥挤,带来安全隐患。容积率较高的社区,则尽量使农用车辆入户,在民居建筑设计时考虑设置车库。新农村社区应随着农民私家车增多而尝试设立集中管理的停车位。小区的步行系统应顺应景观系统进行设计规划,既能有效直接的达到每个片区,又能提高步道系统的趣味性及环境审美。
(5)景观规划
新农村社区着重强调社区环境塑造,把社区生活空间作为艺术研究对象,从而营造出具有园林生活情调的康居环境。将景观渗透到小区的每个角落,创造可达性共享性强的景观。要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状况,并加以研究和利用,注重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使之与整体建筑风格相融合和协调,其中包括道路的布置,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以及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社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考虑商业及小区的建筑﹑小品﹑铺装﹑种植等景观设计因素,处理好植物生态效益与环境功能﹑总体环境景观与局部﹑近期效果与中长期效果等等多方面的关系,力求植物景观与小区整体风格和谐统一。2)因地制宜,胶东地区地形地貌复杂,丘陵、平原、山区等地形相间分布,因此,对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土地建设规划方案。另外,注重植物品种在胶东地区的可生存性,根据植物的姿态﹑颜色和生长特性等进行不同的景观布置。注意多种多样种植形式的运用,注意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多层次合理搭配,注意长绿和落叶的比例协调,从而达到立面层次丰富,平面曲折有致的视觉效果。同时,以人为本,突出现代居住小区新的姿态,生机焕发,赋予新的文化内涵。3)在儿童活动场所,要创造一个清洁﹑优美同时符合儿童生理审美特点的景观环境。在树种选择时,必须注意不要选用飞毛﹑飞絮的树种,并且注意不栽种多刺﹑有毒﹑有臭味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儿童娱乐设施景观一定要注意其安全性。4)地被及草地,按不同位置地被栽植品种不同,主要选择阔叶麦冬,吉祥草﹑万年青。草地可按不同的位置选用草周期长﹑耐踩踏的地毯草或黑麦草和高羊茅混种;或选用耐热﹑厚、美、观赏性的早熟禾,在早熟禾的局部位置可加植金银花等则更美。5)公建配置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要的公共建筑,应选在小区的中心位置,同时与活动休闲中心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方便服务居民,通过室内外景观空间、展示宣传空间、居民交流空间和休息空间的营造,完善公建配置,提高购物、娱乐环境的使用率。另外可布置小型休闲广场和健身场地,营造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提高社区文化品质,形成特色的公共建筑环境文化区域,扩大在社区周边范围的影响力,提高社区的知名度。
作者简介:王东辉(1963-)职务: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职称:教授。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1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社区的地理结构层面主要担负社区物质基础的功能,侧重于空间的有形的因素;社区的心理层面主要担负维系社区居民的功能,侧重于心理的无形的因素;社区的行动层面主要担负社区的对内服务和对外联系功能,侧重于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的因素。这3个层面彼此交织叠加,使得社区能够协调、稳定的存在于一个更高级别、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体系之中。
在以促进良好社区形成和发展为目标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如果能以社区的地理层面为基础(同时也是重要手段),以社区的心理层面为目的,而以社区的行动层面为另一手段,或许可以为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2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3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为推动社区发展的进行,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将社区发展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同时城市规划学科自身也在检讨基于建筑师理念发展起来的学科缺憾,希望从城市问题的本质出发去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社区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规划从产生初始就带有多学科的属性。
4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转变。
4.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4.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4.3社区规划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是一种社会管理方法,其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决策过程。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区规划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目前的社区规划中,存在着单位参与以及自上而下的规划手段等问题,使居民的参与机会严重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也极为薄弱,不仅在参与渠道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和制度上也缺乏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生态社区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084-02
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灾难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危害的出现使这个世界正在接近不可持续的边缘。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求经济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提出的可持续设计力图通过设计实践、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等手段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它的概念兴起于布伦特兰会议后,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在此期间,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战略迅速崛起,它将设计从只关注“物化产品”转变为“系统解决方案”,并着重关注环境问题。
1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低环境影响的“绿色设计”、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思考为主的“生态设计”、二十一世纪后的基于生态效率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和为社会公平和谐的“社会创新设计”。其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理念近几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System,PSS)关键思想是:从单一的设计和销售“物质化产品”转向为用户提供一整套的产品与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PSSD主要针对PSS涉及的战略、概念、产品(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管理、流程、服务、使用和回收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与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不同的是,它以解决根本问题为出发点,应用产品和服务结合的方式来提出用户满意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在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服务与产品共同成为了设计的重点。某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任何无形的活动过程都可称之为服务,它是无处不在的、无形的、非物质化的。目前,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服务业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从“产品竞争”逐渐转化为“服务竞争”。服务设计作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战略是服务经济与设计结合的产物,它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推动服务向前发展。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转变了传统的设计思维,应用服务设计特点创造“可持续解决方案”,引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P55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仅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国外的发展较成熟,国内起步较晚。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设计提案两方面,理论研究关注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方法的研究,设计提案主要涉及现实案例和工作坊提案。目前成功的现实案例有汽车租赁服务、洗衣共享服务、供暖和供电服务等,工作坊提案主要集中在解决居民生活遇到的难题或改善现有不可持续生活方式等方面。从目前现有文献和案例研究可以发现,其理论研究和提案仅仅针对解决单一问题点,缺乏一定范围内完整的体系构建方案。
2 生态社区规划
“社区”(Commun.ty) -词源于拉丁语,是指聚集在一定范围内的,具有一定的人口数量、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的生活区域。20世纪60年代,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态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的概念。生态社区又被称为绿色社区(green community)、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 community)、宜居社区(Livable community)、生态邻里(Ecological Neighborhood)、全球生态社区网(GEN)等。它的主要特点是达到社区生态平衡,目标是构建节约能源、经济高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社区。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基本单元,它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与基本生活条件,保障居民社会福利。通常社区建设以住宅建设为主,基础设施配套与区内规划为辅。生态社区概念强调社区在原本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从方方面面入手实现社区的可持续性。除了现有的住宅与园区规划,如何通过生态社区的设计规划帮助居民享受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同生态住宅设计同样重要。目前生态社区规划设计主要由建筑设计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来完成,并且主要关注建筑与社区整体规划的设计,很少关注居民可持续生活方式等问题。在此需要工业设计师的介入,并借由他们所具有的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方面的专业知识,重新构建生态社区内居民生活方式系统,从而从恨本上达到生态社区的目标。
3 案例分析
生态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英国、德国、瑞典、丹麦等欧洲国家最成熟,如英国最著名的贝丁顿(BedZED)零耗能小区、丹麦的Beden低碳社区、德国的弗莱堡(Vauban)社区以及瑞典的维克舍社区等。这些社区均以低碳可持续为理念,成为走在世界前列的生态社区典范。
3.1 英国贝丁顿(BedZED)零耗能小区
英国贝丁顿零耗能小区是英国首个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可持续社区,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设计师比尔.邓斯特设计,于2002年建造完成。其生态理念的实践表现在零碳排放、可持续交通、可持续材料、可持续食物和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该小区居民享受着生态社区带来的设计和服务,他们的生活方式在能源、交通出行、公共设施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其中,小区内的汽车俱乐部实行的汽车租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PSS案例,居民通过汽车的共享减少汽车闲置和个人汽车保有量,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环境的保护(见图1)。
3.2 德国弗莱堡弗班(Vauban)社区
Vauban社区(见图2)是德国著名的“零汽车社区”,坐落于德国西南方素有“欧洲太阳能之都”的弗莱堡,人口约为5500人。该社区在节能减排、减少交通、社会整合以及创造可持续邻里单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社区内建筑的规划以及对居民可持续的引导为产品服务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民众可以共享汽车、洗衣机和电冰箱等设备,如16户居民可以共享三台洗衣机及两台冰箱。这些共享服务为社区的可持续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3 瑞典斯德哥尔摩哈马比低碳社区(Hammarby Community)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城区东南部的哈马比低碳社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典范生态社区。该地方曾经是一处污染严重的小型废弃工业港口,经过高度的社区规划,如今已变成瑞典的典范生态社区。生活在社区中的民众使用再生能源;居住在低碳建筑;通行在电动交通系统中,他们了解垃圾分类、掌握资源回收再利用等。该社区以环境建设为基础,创建了一个集能源生产、废物处理、运输、回收再利用、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同样,这个复杂的系统可视为一个大的产品服务系统,它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设施和可持续生活方式(见图3)。
从以上生态社区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生态社区的规划理念以使用再生能源(太阳能和生物能)、绿色交通(汽车租赁、自行车、电动公共交通)、节能减排、回收再利用等为主要特点。生态社区中可以明显地发现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实例,但这些仅仅是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在生态社区中应用的冰山一角,在生态社区下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PSS方向。
4 生态社区规划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通常传统生态社区的建设只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仅仅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然而引导和构建居民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活方式必须关注居民生活行为、生活理念、生活质量等,构建合理的行为与消费模式。社区内居民最基本的需求可以简单归纳为:住房、服装、食品、医疗、教育、能源、交通和休闲等。目前,在生态社区中,住房、能源和交通的设计最为普遍和深入,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但通过PSSD的介入,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如果将PSSD引入到生态社区中,对于生态社区来说,更有利于解决社区居民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问题。首先,PSSD可以对社区居民生活进行系统规划;其次,正确引导居民行为和消费模式,将居民行为与消费严格控制在环境可控制范围内同时又不损害居民利益;最后,PSSD的推广有助于从根本上达到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PSSD来说,生态社区可以为PSS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PSS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系统,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利益者的协作完成。如政府相关部门、生产商与服务商、物流商、设计师、用户、废物处置商等。生态社区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下推行的,同时社区内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都为PSSD的推行提供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