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实验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学生对于实验是非常喜欢的,如果说要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便欢声雀跃。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从而积极调动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学习初中化学知识。
一、演示实验具体步骤,规范实验操作流程,了解实验
演示实验步骤不但能提供直接、原始、第一手的感观材料,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对抽象的概念、原理,更加直观地学会化学实验。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可以形成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解决能力,学会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方法、科学理念的意识。演示实验同时也是教师以自己在演示实验中的规范操作让学生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技巧和技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实验习惯的教学。
在演示实验时,应该引导学生怎么去更好地观察和学习实验,往往学生对那些比较好奇、刺激性强烈的化学实验兴趣浓厚,很容易忽视本质上的内容。这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地去观察,将学生的注意引向实验教学。同时,老师也有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记录在案,为以后实验做铺垫。
二、改良实验过程,培养创新能力,拓展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有时还可以让常见实验成为学生进步的渠道,进行创新,让学生全方位、扩展性地进行创新发展。有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实验本身,可以对实验器材进行有序的改良,或者设计出各种的实验方案来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最终选择理想的方案,这样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组织和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是很好的实验教学目标。真实的自我感受,良好的操作过程,在实验中慢慢形成真实感,才能很好地实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在组织学生实验时,要求和指导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操作所有步骤并记录一些问题,并且在实验之前要有预习,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所有过程知识点,和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到实验中,细心做好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
四、开展和布置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验探索的兴趣点
小实验、小制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浓厚的兴趣,是非常贴近他们的世界的,能够满足初中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做好课题外的小实验、小制作,这是有效实施实验教学的另一种关键渠道。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方法 改进
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在新课标教材中化学实验更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初中化学教材的实验有的难以进行,有的不能突出实验现象,有的实验耗时多,使用药品多,等等,没有很好地显示出理想的实验现象,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因此,对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改进与补充,准确突出实验的现象,增强实验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开始我们的话题。
一、总体概述
(一)化学实验对于中学教学的意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学习好这门重要的学科却是不那么容易,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及运用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学好。
化学实验对于初中教学的意义大体也是如此。可以说是研究化学的基础化学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很复杂的,用文字叙述往往不易透彻地讲清和理解这些复杂变化的实质。而通过对一些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有助于认识变化的实质,借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中学阶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正确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必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
②有利于学生掌握物质知识和联系生产实际。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④可以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⑤增强学生化学计算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三)中学化学实验的内容
①化学基本操作练习的实验
②阐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实验
③物质的制备和性质的实验
④测定物质的含量和物理常数的定量实验
⑤联系工农业生产的实验
⑥解决一些综合性的简单问题的设计实验
二、提高化学实验质量的途径
(一)实验设备的小型化
目前许多的农村中学,由于教学资源缺乏,化学药品和仪器不足,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实验难以分组进行。节约药品的使用是有效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分组实验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实验微型化可缩短实验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探索和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氨分子的运动实验中,用大烧杯罩住分别装有酚酞试液的小烧杯A和浓氨水的小烧杯B,大烧杯外放装有酚酞试液的小烧杯C。在做实验时若用的氨水量太少,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不能很快使小烧杯A里的酚酞试液变红,实验耗时多;若氨水量太多会导致氨水挥发到外面来,刺激性气味很强,污染很大,而且造成浪费。因此,从安全和节约的角度对实验所用仪器与药品的用量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改进方法:用小烧杯代替大烧杯、用矿泉水瓶盖代替小烧杯,分别在矿泉水瓶盖滴入酚酞试液和浓氨水,把实验微型化,效果更好。但由于微型实验的可视性较差,对于演示实验,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观察的效果,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
(二)提高气体实验中的气密性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需要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进行称量。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各物质一般都不离开反应体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出来。但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由于参加反应的气体难以称量,生成的气体不易收集,用这类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易让学生接受。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有关质量分析的实验,将实验放在封闭的体系中实验是非常必要的。
(三)注重比照法的运用
对比实验要将物质放在一个相同的反应环境中,只有对比的项不同,其他条件要求相同,这样得出的现象才具有说服力。如: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活动与探究,教材分别将金属镁、锌、铁、铜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实验较复杂。对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作如下改进:在一个生物用的玻璃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大小的镁条、锌粒、铁钉和铜片,倒入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一种稀硫酸或稀盐酸,使四种金属同时接触稀硫酸或稀盐酸,通过产生气泡的激烈程度来判断各种金属的活动性。
(四)灵活运用现有实验设施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有些不容易进行,我们在准确把握实验目的后,可以巧妙地运用实验室里的仪器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品,完成教材中一些难以操作的实验。如:白磷在热水下燃烧的实验,由于在通入空气或氧气时会将白磷吹走,且白磷燃烧时表面的水会沸腾,部分白磷会浮上水面燃烧,使实验很难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我们对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将一个小漏斗与橡胶管连接,倒放入水中将白磷罩住,从气囊中缓慢而匀速地挤入氧气或空气,漏斗内的水被排出,白磷接触到氧气或空气,在漏斗内燃烧起来。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的燃烧条件自然让学生明白。
实验 生活 兴趣 基础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01-01
上一年度我代的初三化学平均43.58分,居全县前茅,优秀率、及格率也居全县前列。但若让我谈及经验,确实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在这里,我只能抛砖引玉,以期待和更多的同仁一起去探索化学教研教改之路。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课程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区、学校的差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乡土资源,使其与化学新课程相整合。
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生活在乡村大多数家庭都使用“压井”取水,取水的范围在地表5-9米,水质受环境影响较大,受污染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我安排了一个测试水质的实验,让学生从自家带来日常饮用的水,在课堂上进行酸碱度、杂质等测定。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尤其是问题较严重的测定结果展开教学,课堂气氛热烈。
我还让学生去调查家里农药、化肥的施用情况;生活污水、生活固体垃圾、畜禽粪便的处理情况;节日、喜庆日,烟花、爆竹的燃放情况等,并在课堂上对其中的牵涉的化学问题进行探究。例如在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空气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从制备爆竹主要原料硝的成分考虑(硝的主要成分:硝酸钾(KNO3),硫磺(S),炭粉(C),蔗糖(C12H22O11),镁粉(Mg)等。)得出结论:烟花、爆竹的燃放会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然后进行实验:使硝在充满氧气的大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后,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把得到的溶液分成三等份,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烟花、爆竹燃烧放出的气体,溶解在水中后对植物、大理石制品等有腐蚀作用,更可怕的是它还能使鱼类死亡。最后引导学生意识到应从我做起,尽量减少烟花、爆竹燃放。事实证明:让化学课堂走向生活,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生活走向化学,生活变得精彩纷呈。
2夯实基础,减少失误
在中考试卷中,基础题所占的比例达到 70%,化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可以说基本上能起到定乾坤的作用。所以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书写,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我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有浮躁情绪,他们做题也往往眼高手低,不愿在“基础”一栏耗费时间。我劝导他们:不必刻意地去挑战峰顶的高度,立足根本,努力奋斗,你定会获得宜人的视觉与风景。
就这样,我的学生不断地夯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更可喜的是:学生的失误越来越少,成功的喜悦越来越浓,他们对挑战中考不仅多了几分胜券,更多了几分自信与坦然。
3重视实验,科学探究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以说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近几年来中考试题中都加大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实验题都设法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但不论试题如何出,其解题所需知识仍来自于课本,对此在第一轮各章节复习中,要特别注意重要实验的复习,注意认识实验装置的特点、理论依据、实验成败关键、重要的现象、理解操作的注意事项等,要特别重视对重要实验的类似装置予以展示(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木炭还原氧化铜,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装置等)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各种装置间的优、缺点。二轮复习中将该部分内容进行集中复习,争取巩固提高。把实验分为专题来进行复习,可借助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或有关复习资料,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最终形成整个实验知识的框架和网络。近年中考更注重考综合实验,因此不仅要复习单个实验,还要进行实验的组合、变形,即综合实验的复习,培养综合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对于实验的评价与设计,要多搜集此类试题并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对于探究实验题,要知道探究问题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对于开放性实验题,平时要训练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善于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重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化学式以及元素符号还应熟记。
4解读考纲,有的放矢
每年考试纲要下来之后,我都要引领我的学生仔细研读考试内容和要求,每年的考试内容虽然变化不大,但考试要求等级有着一定的微调(A、B、C等级),即哪些知识是了解水平、哪些是理解水平、哪些是应用水平、哪些是模仿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等,在复习前一定要细细研究,制定出复习的策略和计划,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尺度,做到有的放矢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5缓解压力,平和备考
五一前后不少同学在化学复习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慌张与忙乱,发现很多题都没有接触过,做练习没有思路,在联系实际方面尤其不足。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同学们在这一时期出现慌乱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方面,考试在即,不少同学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另一方面,相对其他学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一个学年,部分同学还没有找到学习化学的感觉,化学就已经结课了。考生感觉慌乱,是很自然的情况。
关键词:中学化学 化学实验 思维能力 应用探究
化学的魅力所在是化学本身的灵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其中化学实验的实践途径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为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能,正可应用化学实验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化学实验。我们知道大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是很好奇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方面,实验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所以高质量的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教师想让学生学好化学,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充分体现创新思维具有的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性等,诱发探究动机。“学贵有疑”,疑是探究的源头。学生产生疑问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教师应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促使学生质疑。学生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要去研究学习,产生探究的动机。
一、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1.应注意以下实验的设计:
(1)实验要具有探究性。首先应把化学规律隐藏在实验较深的层次,让学生自己去挖掘;需要引导学生去跨越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存在的较大距离;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得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不太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实验要注重内容主干与形式质量。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应该是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即为学科知识的主干。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也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
2.从以下两种基本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形式来看:
(1)实验演示。为了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接受化学知识,为理解提供直观材料,课堂一般会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并且通过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
(2)实验分组。对于一些工作量较大的实验最好通过学生分组来完成。在学生分组实验中,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可以通过增加实验的未知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一方法来实行。而要选择可以作为探究性的实验,一般选所验证的性质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验。为了让学生上课的质量更高,这类实验可在传授此知识之前进行。但老师可以看情况提示、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学生自己确实难以独立完成的实验。
二、在实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老师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1.学生更加积极主动。
在多次这样的试验模式练习中,学生渐渐养成了按照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的方法进行实验的习惯。
2.学生对知识结构更加清楚。
学生为了做好实验,在还不清楚化学知识的本质时,会先自己查阅资料,这一过程他们相当于是在做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实验中,不仅给他们带来了亲身体验的快乐,还使他们能够较好地将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规律结合起来,这些都使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与完善。
3.教师的观念也在改变。
在实验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明白传授知识并不是只靠课堂上自己一味讲课,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可忽略,他们对教育有了全新的感受与深刻的认识,并且也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这个道理。
三、实验教学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1.学生的灵感被发现,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强。
化学实验前,应让学生认识化学仪器以及使用化学仪器需要注意的问题,明白化学药品的作用及实验原理。学生要有严谨的态度,必须注意细节,认真观察化学变化,并且有目的抓重点地实验。实验中需引导学生观察全面,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有更为感性的认识。
2.学生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探究教学 足够的思维空间 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化学的兴趣 持久兴趣
“分子和原子”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二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学生思维由显性进入抽象的起始,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重要作用。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达此目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就难以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经过反复实践认为,如果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可取得明显的实效。
1.“分子和原子”内容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由于本课题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的开始,一些观点和结论难以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便成了学好本课题的关键和难点。在认识分子、原子的基础上探究分子基本性质的实验中,我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联系实际法、图形学习法。同时教师在实验中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反思、表达和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长处和不足,互帮互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采用实验探究教学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出层次性,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实验探究教学的优点,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条理化、系统化,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分子具有如下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实验结论――进行应用。这一实验教学具有下述三个优点:有利于充分发挥实验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验探究教学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地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如果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教学的锻炼,实验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能够自己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去做实验,大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们认为,在“分子和原子”内容教学中实验探究教学,是寓科学方法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的体现。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
就“分子和原子”内容的教学而言,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以上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知识的内化,很好地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应用和创新阶段。通过实验,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已较为深刻了。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让学生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实践证明,实验探究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在“分子和原子”内容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不仅可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完全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里,教师既教给了学生有关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动手动脑,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分子和原子”内容的教学中进行实验探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