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共享运营规划

财务共享运营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运营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共享运营规划

财务共享运营规划范文第1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发展的趋势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分析,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财务管理体系的必然趋势。同时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出了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迁移阶段、过度阶段和运营阶段共五个详细步骤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趋势 实施步骤

随着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增长,在华的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在逐年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日益凸显。而这些企业的内控、管理以及运营的优化则成为了冰山一角,逐渐浮出水面,由此应运而生的IT、HR尤其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悄然风行……摩托罗拉、诺基亚、GE、ABB、麦当劳等诸多在华企业都已经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Share Service Center,简称SSC)。有预测显示,到2010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有90%的公司建立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然趋势

趋势背景:全球财务管理发展趋势与财务转型

从财务面临的业务环境来看,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仅规模化带来网点的快速扩张,同时也在逐步增强客户的体验。从企业内部需求来看,财务职能正在从事务处理向决策支持转型,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也在日益提升。

专业背景: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于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从职能上看,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账务处理,对它的要求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并符合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管理会计主要涉及企业理财,即为资金的筹措和运用提供决策依据。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与决策成功相关性较低、重复度高、工作量大的会计核算工作被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成为可能。更多财务人员的精力会集中在财务价值的创造,财务在公司管控、战略计划、决策制定的各个层次强有力的影响。

规划并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财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企业实现决策支持型财务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步骤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对财务组织、流程和信息系统及数据等各层面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梳理来实现,根据推进的时间进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迁移阶段、过度阶段和运营阶段

规划阶段

与公司整体转型战略的举措相协调,根据各项举措的优先级,来制定FSSC未来3-5年的规划和实现的路径,并取得公司最高层的认同和审批,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最佳实践来制定目标模式和过度模式。

地址的选择是实现财务贡献服务中心的关键环节。在选址问题上,可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人力、物业成本一定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管理和交通费用等也需要重点考量。若企业总部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通常优先考虑设在总部,毕竟在人力和物业成本不高的前提下,管理更加方便。反之,则可考虑在某个交通方便、有政策优惠、人力资源丰富、便于自身业务拓展的地方。如西部的成都、中部的武汉等,甚至可以是附近的三线小城市。项目组成员需要将几个备选地点分别就人力、物业、交通管理费用等独立核算项目成本。对不可量化的管理影响与项目推进影响等可考虑设置适度的系数进行加权计算,最终交决策层确定最终地址。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共享服务中心的管控和运营,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治理、服务管理框架、服务水平、绩效考核及内部管理制度。

主要从流程、系统及信息技术、组织和人员三个方面加以规划。

流程:明确集中的流程范围和推进路径;定义集中后的财务作业流程如何在账务处理中心、集团财务和业务单元财务之间进行互动;手工单据处理和流转方式的改变。

系统及信息技术:包括业务与财务信息系统的集成;扫描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应用;数据定义的统一和标准化。

组织和人员:明确账务处理中心与业务单元及其他财务组织的职责分工界面;设计账务处理中心自身的组织架构;组织账务中心人员定岗定编、招募与分流以及培训。

实施/迁移阶段

制定迁移策略和计划,并与高层充分沟通和确认,对纳入迁移范围的流程和地点,从计划上安排模拟测试时间;制定迁移成熟度的评估标准,并根据迁移成熟度实施迁移计划。

过渡期内

过渡期间的处理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今后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还是对人员的安抚和安排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过渡期之前和期间要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咨询和辅导,制定针对员工重新分配和职位介绍的正式流程,设计有效的挽留人员政策和奖励措施。

运营阶段

财务共享运营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财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8月10日

一、引言

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企业下属的分支机构众多,且分散在不同区域,在整个集团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机构臃肿、部门重叠设置、管理效率低下且成本高、统计数据失真、部门沟通不畅、流程操作层次复杂等“大企业病”问题。集团财务管理尤为突出,统一财务核算和报表合并难度大,财务数据统计失真,集团资金控制能力受到制约。集团总部既希望子公司发挥积极能动性,又怕子公司失去控制;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和企业管理带来新的应用和体验。为此,解决集团化管理挑战需要信息化的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管理模式应运而生。2013年12月,财务部以财会[2013]20号文《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为我国企业探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国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值得探讨。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涵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义。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给出的定义是指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此定义虽然得到普遍的引用和认可,但没有点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的实质。张庆龙、黄国成在《创新业务领域服务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的定义是:用到财务领域,就是将集团内大量、重复财务核算及相关业务从企业个体中抽出集中到一个新的自主业务单元,由这个业务单元通过模拟市场化方式为整个集团内部不同企业主体服务的一种机制,这种业务单元就称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此项定义点明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的实质,更能准确定位我国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劣势。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实现财务机构精简,降低集团的运营成本,提高集团信息透明度和控制力,优化集团组织结构和规范流程,甚至由原来的成本中心转化成利润中心,为创造集团价值;当集团拓展市场建立新机构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提供快捷的财务支持,子分公司机构能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各自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提高,优化集团价值链。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非完美的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缺点和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集团财务管理来讲,是巨大转型和重大变革。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到组织的变更和业务流程重组,可能影响人员的稳定性,尤其是子分公司机构;实施和运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也容易失败,如果建设和运营不当,将造成人力物力大量的浪费。我国很多集团公司由于忽视了某些关键问题,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其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成本不升反而降,工作效率上还逊于转型前的模式。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是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和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在信息系统支持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才可以跨越地理的障碍,无论单独财务系统还是业务系统其共享功能才能实现,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才能真正落地。目前,云计算、大数据、影音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非常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

三、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的要点

(一)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关键环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张庆龙教授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指出建设一个良好的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是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构架得以实现的基础技术支撑和先决条件,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关键环节。云计算部署方式特别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使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常常是集团企业,有实力部署私有云(云计算一种部署方式)。信息化平台和数据集中存放于集团总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子分公司机构采用云端方式访问共享中心系统。云计算有利于移动办公、异地办公,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内容广泛的、持续的、反应迅速的服务。所以说云计算技术在统一搭建与整合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非常的适合。

(二)构建信息化平台模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作为独立的运营实体,需要完整的信息系统作为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五大模块:集团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影像管理系统、预算与网络报销系统、网上支付和银企互联系统、综合管理门户系统。集团ERP系统是信息化平台的核心,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的基础。集团ERP系统集中整合集团业务流程,并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和优化,是协调管理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工具,也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工具之一。影像管理系统为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强力支持,有利于实现无纸化的审批及会计作业,突破了距离的诸多限制,实现票据实物的网上审核和影像化的存储管理,有效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作业模式的运转。预算与网络报销系统是信息化平台重要的系统,也是建设信息化平台的亮点。预算管理为网络报销提供的控制基础,网络报销直接面向业务的前端系统,职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提交报销申请,审批领导可用数字签名的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业务审批。银企直联是指集团在内部建立资金管理系统,与银行共同开发适合内部资金管理系统和网银系统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资金管理系统和网银系统的对接。利用银企互联系统进行网上支付有利于提高集中支付的效率,可与会计核算、网上报销系统进行紧密连接,打造信息系统统一。网上支付和银企互联系统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账务信息支持,也利于对分(子)公司资金的监督和内部控制。综合管理门户系统既是一个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又是企业获取外部访问者信息的接口。它既能够动态地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又能够支持信息化平台的统一搭建。(图1)

(三)“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集团公司实施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项目时,需要正确定位自身需求,“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是一个重大信息化项目,是一项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综合性项目,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有一个清晰的总体规划,以确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什么时候实施,哪些模块先实施,怎样有效实现信息模块衔接,并考虑本信息化项目的时间、成本和质量。

(四)签署服务水平协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为内部业务组织、子分公司机构,甚至为外部单位提供财务共享服务。服务水平协议(SLA)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作的“逻辑平台”,是一种由服务供应商与用户签署的法律文件,甚至可以承诺只要用户向服务供应商支付相应费用,就应享受到服务供应商提供的相应服务质量。把内外部客户的财务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没有签到服务水平协议,服务得不到保障,一定程度上谈不上正真意义上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也是现代信息化方面云计算服务的显著特征。在集团企业运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需要制定服务水平协议,就服务的内容、质量、服务等级、服务反馈评价、改进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所有工作都将基于服务水平协议内容,各成员单位可根据服务水平协议评估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服务水平协议必须一致同意双方责任和内容,避免某些模糊的领域引起歧义和冲突。

(五)配套相关人力资源体系。无论是建设初期,还是试点和运营阶段,都需要配套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在建设前期或初期时,就应成立相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组。项目组负责整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实施和后期运维过程。项目组需要配套的人事政策、新的绩效考评体系、职务职位说明书、岗位胜任能力要求。项目组成员最好是内部选拔和外部相近行业招聘。项目组成员核心管理人员的选拔与招聘应考虑经验、沟通能力、企业文化认同等关键因素,可以考虑内部、同行业优先,外部适当的原则。

(六)考虑信息数据安全性。信息数据安全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构建极其依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越集中和共享,其对整个网络、通讯技术的依赖性就越强,网络安全必须重视。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合理确定实施共享的内容与范围也是信息安全重点考虑的方面。一方面利用信息化安全技术保障信息数据安全,比如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计算的服务数据中心端,多方面采用信息化安全技术来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利用管理手段,如云端账号权限的管理,常用安全管理制度来保障。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运营保障

对于公司来讲,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项重大的变革,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十分重要。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是一个持续完善、不断改进的过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运营保障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如知识管理、绩效管理、内控风险管理等。

(一)知识管理体系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新生事物,需要的知识不断获得、积累、创造、分享、更新。建设知识管理体系,使企业组织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适应管理的需求,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常运行。实施知识管理体系依赖于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这个平台经常综合管理门户系统有所体现,也经常看到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综合管理门户系统的子系统。除了平台外,知识培训也是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加强绩效管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精简财务部门或其他业务部门的机构,虽然能优化管理节约成本,也造成大量优秀的员工流失,甚至造成一些部门的人员恐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到的业务流程重组,也能带来工作内容的变更,原来的绩效体系不适合现有的管理需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小组成员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小组,还是其他涉及到财务共享服务的其他人员,都需要配套的人事政策,相对应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完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也带来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存在风险,这就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识别自身的风险,同时采取必要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来降低、规避、转嫁这些潜在风险后还有未能被控制的潜在风险。所以,公司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予以保障,加强集团的内部控制,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五、结语

共享服务模式经历30多年的发展,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帮助下,大型集团公司之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普及的政策引导。例如,2015年我国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始试行,也给财务共享中心带来很大便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庆龙,黄国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咨询服务系列专题(一)创新业务领域服务企业集团财务共享[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

财务共享运营规划范文第3篇

(一)财务共享的目的主要是指为了使流程、资源都得到整合,进一步使企业达到规模化发展。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将不同国家、不同地点实际的会计业务共同送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的记账和作业报告,如此方式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成本,更有效的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及质量。由此可见,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反应速度较快、营运成本较低以及管理方面的风险较小等特点,也正是因为各项特点,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二)财务共享中心具有一定的管理控制性。它体现在对于企业某些会计职能的管理和某些规章制度的监控等方面。对于会计职能的管理来说,大多体现在总账会计的事务记录、结算和最后的合并等方面。而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监控职能来说,从企业运行过程中两个方面所编制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来,一是盈利能力,二是预算标准化。(三)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基础操作性。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操作性在一个正常运转的公司中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固定资产、工资支付、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甚至包括账单、发票等一系列财务工作中。其中,职能管理以能够做到清晰分配为主,例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中依照数据处理、票据管理规则和合规的审核等职能为主,而关于账单、发票的管理职能主要有制作、发送税务发票以及为后期检查提供需要两方面账单的数据质量等职能。(四)财务共享中心具有战略规划性。全面分析企业成本、细致规划现金流、整体筹划税收以及投资规划和预算企业战略都包含在财务共享中心的战略规划性特点中。

二、财务共享中心成立的意义

(一)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施工企业的项目经济收益的好坏直接与建筑施工企业运营成本的管理有很大联系,所以,企业项目运营成本的管理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筑施工企业的任何一个项目的正常开展无疑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财务共享中心正好可以起到帮助施工企业减小财务管理成本的作用。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不仅能够加强项目运营成本的管理,而且也能降低财务部门运行项目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因此,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城市中成立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有效的将企业财务运营成本管理的最大利益实现,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二)一定程度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准确度。专业型人才是建筑施工企业成立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在尚未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便于能在地方实现财务业务,需要让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对会计核算系统要全面掌握,这就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但在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只需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达到术业有专攻,就能很好的完成企业的财务工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员工作中因专业知识紊乱而出错的情况,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财务数据计算的准确度。(三)提高了企业整合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首先,从财务共享中心中所呈现出的财务数据的汇总信息能在很大程度帮助决策者合理的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并快速找到开展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方向,对企业进一步提高内部整合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其次,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通过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将企业的财务信息有效的进行集中地分配以及处理,大大提升了财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最终所得信息的精准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财务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从其他国家已经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经验来看,它是培养财务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使得财务人员不再只专注于基础的会计核算业务,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类似于经营决策、业务支持等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去,一方面,是财务管理人员转型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也为财务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除此之外,从财务共享服务将来发挥的职能以及其设定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模式推理,财务共享服务将会采取从会计走向管理、从管理走向金融的循序渐进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走向更好的未来的目的。

三、财务共享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提升作用

(一)财务共享中心强化了项目管理的财务职能。现如今采用的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与之前财务管理手段相比,不仅在管理以及控制模式上继续加以强调,还同步的在标准化的平台上全方面考虑企业内部部门的专业性财务管理。另外,在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正式入驻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机构之前,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一系列的设置情况会替换原有较为分散的流程,在整个替换过程中,企业将怎样才能做到在融合原有财务管理内控职能的基础上,将企业财务运作更加标准化,解决问题更加严谨化的问题纳入研究范围。正因为如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过程中,会同步强化企业原本存在的某些财务职能。施工企业不仅会保留原有的财务职能部门、从事职能管理的部门以及共享服务的机构进行分离的模式,还要充分磨合关于部门结构的设置方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设计,以这样的方式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逐步向“去职能化”发展。(二)强化对项目管理的监控职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有效地解决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较为分散而导致财务项目管理的财务状况不能第一时间准确得到反应的问题。流程和业务分开进行财务作业是财务共享中心的基本工作模式,相关的财务资料是由财务管理人员随机的分配到各财务人员手中的,通过这种方式可达到从源头避免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沟通的目的,最终能够做到有效断绝项目管理监控不足的问题。另外,服务中心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将相关财务信息呈现并共享,如此便可以随时查看各个部门的费用支出及走向,起到了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更好的巩固了对项目管理监控的作用。同时,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财管人员还可以对其他部门财务以及预算情况加以合理的分析,如此能够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监督管理。(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施工项目人力资源的整合。服务中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批专业综合技术强的财务管理人才,这些高素质员工的作用在于填补由于基础财务业务从分散的各个部门模式被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取代而造成的人员空缺,这不仅给财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晋升的平台,也推进了整个施工项目中人力资源的整合。(四)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优化。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不仅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常运作的基础条件,更可以让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集中、规范,让财务管理过程更加简单、标准化,通过如此高效的管理流程有效的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财务共享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其运作过程时,应制定相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而将服务中心的相关财政工作集中统一操作,努力达到合理、高效的根本目标,在实行集中化运作时可以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损失以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在建筑企业项目运作中,企业的全部财务流程都由财务共享中心进行控制管理,财务项目所需资料的收集和提交则是交给项目小组,以这种方式提高财务运算的准确度、工作效率以及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流程的监督管理工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因数据共享,可使得企业之间的财政数据产生对比,也能促进企业顺利开展管理工作。(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建筑施工企业现有采用将管理与核算两相分离的、可同时使其两者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管理模式。然而,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企业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便彰显无遗,主要问题体现在各个部门单方面的按照本部门的财务结构构建出的财务管理模式仅适合本部门运作,具有局限性。同时,也使部门之间互相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造成部门之间的分化,导致部分财务部门工作量增加,没有起到对财务人员合理配置的优化作用,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由上可见,随着建筑施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愈发严格,应全面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建立更加标准、规范化的工作规章制度来将分散的部门集中管理,避免部门之间产生偏差导致出现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六)培养财务共享意识。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传统财务运行模式的落后性,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壮大以及子公司的增加,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如今企业发展规模的要求,许多不足日益彰显,所以,财务共享中心取代传统财务运行模式已然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中心不仅具有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效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计算效率和准确度、大力加强企业对财务的管理监督力度等特点,还能够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资源进行的有效调配和整合,使企业在子公司建立过程中的人员和财务转移更加顺畅。在这方面,财务集中模式与财务共享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财务集中模式更重视对于运营成本的控制,仅集中处理了企业的会计业务,并没有对企业财务实现共享,而财务共享模式则很好的实现对于企业财务的共享,并没有如财务集中模式一样简单的将企业会计业务集中,而是将其进行流程优化处理。要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上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选址,而不是单方面考虑企业总部的位置。

四、结语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想要把握发展机遇、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就必须时刻跟紧时代的变迁,树立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财务意识,引进并合理运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财务共享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在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集中式的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他部门实行分散式的管理。企业在这种模式的管理下,核心竞争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效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体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努力做到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是财务共享的根本意义所在,由此可见,运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进行集中的规划是刻不容缓的。

作者:李丽红 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双.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强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J].低碳世界,2016(09).

[2]张春玲.建筑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李任.试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提升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02).

财务共享运营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运营管理;共享;管理效率

1运营管理的概念

运营管理是对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运行、控制和优化的活动。通过对操作流程中各项活动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单位运作效率,协调各项活动不断优化。目前,兖矿共享中心运营管理主要负责对公司内部服务。

2兖矿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的职责

财务共享运营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HERP 精细化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10-02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在新的补偿机制、药品管理机制下,无论是政府还是医院都需要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医院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来源和多元化办医的竞争格局下,应用更好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为自身谋求新的发展空间。目前,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精细化综合运营管理模式成为了现代大型三级医院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传统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财务系统中,医院通常存在着多个分布在不同部门的子系统,如门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材料管理系统、药物管理系统等。医院内部的资产、物资、经济等是相对封闭、独立存在的系统,彼此间缺乏联系,由各自部门进行内部核算。由于信息更替不及时,资源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造成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部门进行重复抄录,降低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效率,加大了不必要的任务量。

目前,医院普遍现状是各实物管理科室由该科室的会计人员核算,财务部门对实物部门会计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和工作安排,致使各部门之间业务无法全面统筹安排,更无法对日常业务进行监督检查,造成业务脱节,形不成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

二、HERP项目建设所能解决的问题

1.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通过HERP的建设,对医院的人、财、物管理进行一体化整合,为医院构建一套以会计为核心,预算为主线,物流、固定资产、人力资源和成本核算为基础,绩效薪酬为杠杆的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同时,为管理者提供对人、财、物各项综合资源的计划、使用、协调、控制、评价和激励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实现医院运营管理中“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的统一,全面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2.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财务信息整合后,可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做到数据资源共享,在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准确度。数据共享后,使院内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资产的动态和去向,管理者可依据数据制定出符合医院现状,可持续的制度体系。在整合系统信息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再次的核算、比对,可促进工作人员发现相关的漏洞,并进行弥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水平。

3.节约医院运营成本。根据医院核算的特点,医院的药品、物资、总务、基建等均设有会计岗位,医院应将所有会计岗位并入财务部门进行统一领导,以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动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不断积累运营数据、规范业务流程、避免运营风险、整合管理资源、节约运营成本。

三、HERP项目建设的步骤

1.实施的准备阶段。首先,应对医院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认实施范围与标准实施步骤,形成项目实施方案,并搭建系统的实施环境。

2.基础应用阶段。在此阶段,通过对基础数据字典的准备,各个业务系统资产的铺地,搭建基础平台系统。各个子系统包括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预算管理等应进入基础应用阶段。

3.接口开发与应用提高阶段。通过对原有系统调试,实现HIS、会计、成本核算、预算、物流、固定资产系统之间业务整合和数据调试,使各系统之间业务数据连通、联动、准确。

4.验收检查与持续提升阶段。此阶段主要为,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行进度,检查软件功能的完整性,检查验证软件中各系统的数据准确性。

四、HERP管理体系建设的风险及控制

1.业务层面风险及控制。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是数据采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能充分考虑到数据采集的难度,一部分数据无法获取,导致无法实现系统的设计目标;二是医院各业务系统的变化或数据库系统的变化,导致数据采集端应用软件无法适应,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量。主要的防范方法:对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化现状和业务模式进行细致的调研,制订不同的数据采集策略。另外,合理设计采集数据和分析信息时效性的管理机制,保证医院数据和管理指标项内容的真实可用。

2.管理层面风险及控制。

(1)组织风险。组织风险主要有:院方领导的支持不够,对项目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关键问题得不到及时决策和解决;或者是缺乏明确的项目组织和问题处理机制。主要的防范方法:在项目的启动规划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结构和良好的沟通机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需求风险。需求风险主要有:对医院的需求调研不细致,或用户方重视程度不高产生的需求不明确的风险;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背景不同,容易产生需求理解和表述的偏差,不能够有效沟通。主要的防范方法:加强调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制度规范调研成果的确认和审核机制。同时,制订细致的调研工作计划,并由院方合理地规划调研安排,合理地调配资源,保障调研工作的深入,院方应强势推动和协调。

(3)实施风险。实施风险主要有:项目参与各方缺乏沟通,各自为战,得不到原医院业务系统的开发商有力的配合支持,不能有效形成合力,导致项目延期等。主要防范方法:在项目推广前以及推广过程中,加大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以保障项目的进度。在各个阶段制订明确的阶段计划,并按照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同时,定期召开项目例会,通过会议上的沟通,及时保证各方的工作思路统一。

五、HERP项目建设后续达到的效果

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由多系统集成的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完整的医疗活动支持平台及多种数据接口,它将医院的所有部门及相关业务纳入其网络中,全院信息共享,使医院形成统一整体。

此系统的实施可以达到的效果:一是强化运营业务中的财务监管作用,发挥二级会计监管作用,发挥财务报表分析对运营决策的支持;二是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联动机制,使物资消耗、固定资产的实务账与会计核算系统的财务账能够自动核对,为财务监管作用的强化提供工具支撑;三是医院的会计核算、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互相支撑,为医院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秀丽.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产业,2015(11):15-17

[2] 陈秋燕.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139-140

[3] 左浩.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经贸,2012(16):245

[4] 高养利.浅论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创新.2011清华医疗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0

[5] 夏裕俊,王婷,陈功.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应用.中国医疗设备,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