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阳光体育

中小学阳光体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阳光体育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阳光体育 基础教育 体育与健康 课程改革

为了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势头,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6年底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全国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计划,该方案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

“阳光体育运动”以“阳光”为主题词,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鼓励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成长的规律和兴趣的需要以及能力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积极、乐观、主动、自信、友善的和谐个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和谐、美好的人生。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战略举措。学校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渠道。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新审视。无疑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阳光体育”概念释义

国内对“阳光体育”的概念暂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七点精神,笔者尝试将“阳光体育”界定为:“阳光体育”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普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为目的。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

二、“阳光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

“阳光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校内外竞赛等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今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并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三、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于“阳光体育”

1.体育课程改革应“授之以渔”,与“阳光体育”目的相一致

广大体育教师从一开始就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充满了期待,而实验伊始,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教改成果。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诸如“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赶时髦,搞形式主义”、“体育教学虚无化”等倾向。更令我们难堪的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体育教师竟然不知道怎么上体育课了;“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话报剧一样”,“模拟劳动的体育课”等怪异的体育课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新体育课的观摩示范给人内涵不深、做秀表演之嫌。随之而来的争论也越来越多,甚至我们不得不讨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不应该教运动技术”这类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

然而,现实更让我们担忧。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学生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呈持续下降,城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从总体上看,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很明显,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体育课在干什么?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否正确?可以说,改革是没有错的,以“学生健康为本”的教学目标是没有错的,以“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进行体育教学、指导学校体育也是没有错的。问题是,我们应当怎样来或者说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所以,无论是“扁担南瓜进课堂”还是“应不应该教运动技术”等疑问这都不是主要问题。它们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可以千差万别,关键是这些手段和方法能不能达到“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目标,能不能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因为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又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

因此,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来安排教学内容,并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量。此外,我们在教运动技术时,一定进行“健康化”处理,绝不能照搬这就是“运动技术健康化”。只有这样,运动技术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意义不在于全面再造课堂,再造教学,而在于引领一个走势:现实正在往理念的方向移动,理念正在摇撼现实最深层的基础。与这一点相比,那些技术上或设计上的不足都是可以谅解的。

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实事求是地讲,体育教育改革是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一棵树的生长有年轮的印痕。如果仅凭着一股热情,难免会做出不切实际的事情。当代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体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担负着重要的功能。如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因此,它必然要改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体育理论工作者不应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概念与设计过于挑剔。因为改革主要不是去建立、证明一套技术体系,而是去传播新的体育理念,新的体育文化,新的行动方式。

2.体育课程改革应“避虚就实”,使“阳光体育”更阳光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大过小都不行。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在最近几年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忽视已经成了一个严重问题。很多老师上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只要学生玩得开心高兴就行,

不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在教案中没有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娱乐课”,有的体育课完全变成了“游戏课”、“文艺表演课”,教师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体现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的体育课则上成了“放羊课”或“体育项目超市”,教师解释为:这体现了过程与方法、实现了运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目标等等。

其实,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上体育课就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所以,2004年12月以及2006年11月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上,就把“合理的运动负荷”作为评价优秀体育课的一条重要标准。人们逐渐认识到:运动负荷测定不能忽视,运动负荷还应当作为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当然运动负荷的测定,这决不是完全回到过去。过去的运动负荷测定太单一,特别是它不能反映学生不同发展领域对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关注,把主要精力都用到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对运动负荷的计算和描绘上去了。因此,揭示过去运动负荷测定的不足,实现对学生运动负荷测定的进一步完善化和科学化,这种发展动态必然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单纯是回到过去。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因此,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必须要有合理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仍应作为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3.体育课程改革应在完成其“使命”上进行适当“减负”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第2篇

深圳普通中学生之所以在国内外体育竞赛中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主要原因在于深圳多年来坚持在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以来,深圳市成立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市、区政府将学校体育工作成效作为教育考核重要内容,强力推进阳光体育。各中小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如火如荼,青少年学生纷纷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享受运动,强健体魄,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明显提高,成为深圳教育的一大亮点。

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全部铺设了塑胶操场,体育器材设施设备配备全面达到教育部新颁标准化建设标准。各学校还因地制宜建设快乐体育园地。2011年深圳大运会63个使用场馆,有21个属于教育系统,17个在中小学校。正在深圳举行的广东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包括田径、游泳、球类等7个比赛项目是利用中学场馆进行的。这些学校的体育场馆和相关配套设施达到了国际比赛标准,双休日、节假日对学生免费开放。

打造体育特色学校,是深圳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策略。深圳市教育局将认定体育特色学校作为素质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的一项标准,每学期开展一次创建工作专项检查,每学年组织一次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对被认定的特色学校给予市、区专项经费,市、区两级每年各拨付创建小学10万元、中学15万元。深圳还建立专门的体育督导评估队伍,对学校进行科学考评,考评结果与校长和学校考核奖惩挂钩。

评价机制极大调动了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积极性。各校都着力建立全员参与的模式,实施1+1、1+2甚至2+2工程,让每个学生至少拥有一门以上体艺特长。同时,各校都开展体育课题研究,组织专家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各校逐渐形成特色传统项目,推进“一校一特色,一生一体艺”教育特色建设。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农村中小学 对策研究

一、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

1.阳光体育的概念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我国的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那么阳光体育运动究竟是什么运动?其内涵的外延又包括哪些?阳光体育运动究竟和学校一般体育运动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主要问题,为了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的原理性做一个准确的界定。在《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文章中,作者认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主要是体育锻炼,其主体主要是大中小学生,其外延不仅指向校内、课内,而且指向社区、家庭和其他团体和部门,是由学校、社会、家庭多方组织的一体化的体育工作”。

从《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定义是:“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的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其总的目标是“达标争优,强健体魄”。那么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指的是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工作的主要方面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动员和组织全国的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风气。[1]

2.阳光体育的发展历程

1994年6月,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开展了“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活动,为阳光体育运动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到2005年8月,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中小学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开设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这也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所下发的力度最大、要求最明确、规定最具体的一份文件。200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会议中,宣布正式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全国的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进大自然。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把学校教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2007年4月,在北京举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仪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心小学、平武县平通中学等2所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信息来源是笔者通过查阅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

2.2数据统计法

本课题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处理和统计,并从数据统计进行结果分析。

2.3逻辑分析法

本课题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结合本文的调查,对研究内容进行逻辑分析,避免出现语句不通、文法混乱,从而得出本文的结论。[2]

2.4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大量的资料和所调查学校的老师、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与看法。

三、现状调查与分析

1.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1.1四川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四川省农村小学体育课时符合标准的还不足半数,只达到了46%,其余21%的学校体育课每周2个课时,剩下33%的学校每周仅有1个课时。而农村初中符合标准的学校也仅仅只达到了50%,其余43%的学校为每周2课时,剩下7%的学校每周开设体育课仅为一课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推行素质教育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导致体育课课时难以得到保证。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农村中小学的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把体育课程放在一个错误的位置,认为体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忽视了体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地区中小学由于经济的落后,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率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同时体育师资以及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也难以达到应有的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1.2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认知情况

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认知情况来看,从学校领导层面看,四川农村中小学的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尚处于不太重视的状态,然而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师的上课积极性和阳光体育运动在该校的开展程度。只有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学校的体育课程活动才能得到保证。从体育老师层面看,超过半数的体育老师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非常重视,仍有少数的体育老师对阳光体育不太重视,对阳光体育运动也没有信心。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而根据目前四川农村的中小学的调查发现,四川省农村中小学中有甚至高达87%的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都不足一个小时,长久以往下去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将难以得到保障。在各项体育运动中,参与项目最多的是篮球,达到了45%,田径和游戏达到了25%,跳绳为15%,足球为8%而健美操仅为7%。而运动场所基本也都是在学校,说明了学校是阳光体育运动最主要的场地。[3]

1.3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工作部署与落实情况

学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都做了一些基本的工作部署,但所做出的工作都是了为了应付学校上级的视察,未能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际意义,使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肺活量水平开始出现上升拐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爆发力与柔韧素质呈现出好转的趋势,而耐力素质显现止“跌”。中小学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比2005年增加2.04个百分点,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等。[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可见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使国家颁布的政策没能得到应有的贯彻和落实。

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 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1.1 领导的认知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度不高

1.2 教育和体育部门组织机构不完备,流于形式

1.3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师资与硬件设施缺乏

1.4 体育课程老化,运动项目单一

1.5监督评价奖励机制有待完善

2.促进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健康发展的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陈旧观念,提高整体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2.2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相关法规法制

2.3加大体育专项资金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改善硬件设施

2.4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丰富运动项目提高趣味性

2.5健全考核评价监督机制,促进长效发展

五、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总的来看,目前四川农村中小学校都能够按照《意见》的相关要求在中小学生中积极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但是不同地方实现的程度并不一样,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绝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领导、教师包括学生能够认识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还积极成立了一些阳光体育运动的专项小组。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看到阳光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好处,忽视了阳光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从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来看,仍有很多学校存在体育经费不足,体育场地较小,体育器材严重短缺而且已有器材严重老化等现象。从阳光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主要以体育课程和校内体育活动为主,很少涉及到校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运动会等。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地点也多以学校内部的操场为主。从阳光体育的开设项目来看,农村中小学体育项目开设项目单一,多以篮球、体操、足球、田径、跳绳等居多,很少涉及到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武术、轮滑等。

2.建议

就目前四川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来看,当地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扩大宣传手段,从多方面加深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影响力,尽可能多的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和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共同推动阳光体育运动事业的蓬勃发展。设立阳光体育专项基金,加大资金投入,逐渐解决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问题,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增加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对原来有的体育项目创新组织形式,加强其应有的吸引力。行政教育部门要成立专门的阳光体育项目考核机制,对学校阳关体育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还要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学生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并自觉加入到阳光体育的运动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熊扬名,赵丽萍,沈富春,袁金宝,尹贻伟,黄建. 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1,03:150-154.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第4篇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启动,极大的推进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缺陷。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德州市各县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状况进行实际调研,以期为我市各中小学校“阳光体育”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阳光体育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一、引言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85%以上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调查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市中、小学校的开展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二、影响我市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一)政策管理方面

1.学校行政部门贯彻落实《意见》的力度不够

在面临强大的升学、就业压力下,升学率开始成为衡量学校领导的执教水平与政绩的标准,面对《意见》的要求,学校管理者以各种借口,“加班加点”抓文化课,为提高升学率近乎“不择手段”,体育课堂让位给了文化课,体育课教学时间无法保障,在“让学生多升学是一种好事”的偏见下,不但体育课时数尽失,就连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成了“副业”。

2.缺少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从小学到初中的体育课,存在很多“放羊”的情况,再加上近几年人们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体育技能和教学颇受冷落,体育课堂很少能见体育老师和学生同场竞技、热闹非凡的场面。我市中招考试虽然将体育作为中招考试测试成绩加入总成绩,但由于考试组织不很正规、导致有人为因素参与,而未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其教学评价和监督机制没有真正派上用场。

(二)体育教师方面:体育教师的“假性衰老”

1.体育教师运动水平的下降

学校缺少体育老师配备,体育老师每周要带十几节的体育课,再加上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训练,逐渐形成运动疲劳感,这种假象总让体育老师自身感觉每天都在进行锻炼,不需要额外的锻炼,身体疲惫和自我心理的放松,再加上家庭琐事、交际应酬,导致体重的不断上升和运动水平的不断下降,倍感体力大不如从前,长此以往体重有增无减,运动最佳水平状态保持的时间将会急剧缩短。

2.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下降

各个学校纷纷实行封闭式管理,体育老师主动去探索学习体育教学的技术和技能少,导致运动技能下降,久而久之,就连大学时所学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也会忘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运动技能也随之下降。

3.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

从参加工作开始,体育老师到外地接受进修的机会少,很难做到知识结构的更新,只是体育老师们在一起探讨一下教法,外出学习进修却很难实现,很容易造成教学手段单一,知识结构老化。

(三)学生自身因素

体育课堂上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基本上我市所有的中小学校都实施男女合班上课,人数较多,场地有限,由于人体自身的惰性,再加上体育老师不注意教学方法,体育负荷达不到,学生对体育课重视不够,课堂上很容易出现许多学生开始三五成群地聊天现象,女生表现得尤其明显。

三、对策

(一)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

大力宣传“健康第一”理念,积极开发利用学校各项教学资源。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

(二)确立“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

学校在贯彻落实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时,应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课时,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活动氛围,创造生龙活虎、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通过体育课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教师的技能水平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学生技能的学习,在教学中体育老师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组织有效的教学,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运动技能的巩固与提高,不断充电。科研方面,要不断获取最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教研室研讨、科报会等提高科研水平。

(四)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多种体育项目

学校在开展体育课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广开思路,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使体育课真正达到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四、建议

1.为了补充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我们建议中、小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俱乐部”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增加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建立相应评价体系。“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以体育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并将训练和比赛作为俱乐部的主要活动形式。

2.我们建议假期体育活动以“学校的假期体育活动”和“家庭的假期体育活动”为主,目的是为了用体育活动占据学生的假期业余时间。“学校的假期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学校资源特点举办不同的兴趣班,如篮球训练班、游泳训练班等;以校际间的体育表演和比赛来激励学生参加体育兴趣班。“家庭的假期体育活动”要加大对家长的宣传力度,并取得家长的同意与支持,倡导和发展社区体育,并加强对学生的假期体育活动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4):10-14.

中小学阳光体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 “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锻炼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而近20年来,全国学生肺活量水平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下降;肥胖检出率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在《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中,与2005年相比学生的身高高了,营养不良的少了,但学生的运动能力却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大幅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学生缺乏简单有效的、持之以恒的锻炼是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早在2006年12月23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07年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实施,是我们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切入口和主要工作方面,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战略举措,必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笔者就“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在中职学校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阳光体育运动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长期、有效、深入地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中职学校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没有升学压力及中职学校的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有专业的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和就业的压力,中职学生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有能胜任专业工作的身体素质,所以中职学校应是这场体育运动开展的排头兵和积极的推广者。

1.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依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及众多专家学者给阳光体育运动下的定义,如罗振宇认为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刘小俊将阳光体育运动界定为阳光体育运动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最终实现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笔者借鉴众人之长,认为阳光体育应该重在“阳光”,是让青少年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以心情舒畅为前提。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其功能是在体质的发展过程中,更有效地渗透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这也和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遥相呼应。

2.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从实施对象和实施目的来看,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大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从实施途径来说,两者是有区别的,学校体育更多地依托于体育课。注重教育性、学科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阳光体育运动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为主线,围绕在短期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采用广泛开展各项课外活动,积极落实每天一小时为手段,以达到共同目的。阳光体育应以学校体育为阵营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做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之间的衔接。只有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3.中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与社会接轨,适应社会的发展脚步,社会对体育的要求,社会对拥有能胜任专业技术工作的健康体魄的高素质的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激励着学校体育的改革脚步。为了能更好地把《纲要》体现在日常的学校体育工作中,我们就必须根据专业特点、学生情况,调整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从学校体育教学中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好处和乐趣,逐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但目前,我市中职学校还存在着一些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不相适应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目前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

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生的来源多样性,学生的学习和锻练的主动性、积极性、纪律性较差,身体素质相差较大;相对于中学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但学生对于就业的压力认识不足。这些都造成了学生没有了努力的方向,整天处于闲散的状态,怕苦怕累,连考核都是喜欢来就来,不高兴连考试都不来,有个别的学生为了逃避上体育课,更是从开学开始就抱着参加补考的思想了。再加上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还是以中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为主,这使得大部分学生本来在中学就表现一般,更加没有了学习和锻炼的动力。

要做到长久地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很重要。体育锻炼意识强弱,对体育锻炼行为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体育锻炼意识不是天生形成的。应试教育与传统观念不仅影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还使家长、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对体育产生了偏见,从而也导致了学生缺乏体育活动的兴趣。

3.2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体育教师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指挥者。他们承担着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主要任务。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体质的综合提高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里一直不被重视,加上招生情况的不确定性,这一政策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基础教育课程大力改革和阳光体育实施的浪潮下。体育课时、难度大幅度增加,课外活动的指导、各项体育竞赛的组织也逐渐增加,但体育教师的数量并未得到相应的增加;另外,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少之又少,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教师并不能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体育教师在这个浪潮中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3人均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短缺

由于中职学校的经费大部分都投入到了专业建设上,造成了体育经费

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学校场地器材短缺,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据有关学者调研所知,41.7%的学生因为“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23.7%的学生因为“没有场地器材”而不参加体育锻炼,有43.1%被调查教师认为,学校场地器材的短缺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直接原因之一。人均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短缺,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

3.4运动伤害事故对学校体育产生严重影响

学校体育开展教学活动,因为体育的本质特性,就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特别是意外伤害事故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在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一旦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很难处理,学校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包括伤害事故的索赔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对抗性强,但是能够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体育项目就不得不被放弃。体育教师总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目的固然是为学生着想,但这是因噎废食的一种现象。如果我们越不敢放手去搞体育活动,学生体质总体下降得就越厉害,这样反而越更容易出现更大的问题。

4.在中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对策与措施

4.1要以达标为切入口。大力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中职学校应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带动下,制定具体的达标数据,把学校的达标目标定在高于“活动”要求72.3%以上,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并由相当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等级。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在课堂上通过结合专业特点,有意识地去教授、引导学生发现和至少掌握两项锻炼技能,课外布置练习内容来培养学生积极地运动意识,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体育竞赛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4.2综合提高中职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适量增加中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加强中职院校体育教师、班主任和体育教练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对师资的较高要求,并将辅导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教师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作为教师的一项考核指标。

4.3加大体育专项经费投入,统筹资源

学校要把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学校教学经费预算,真正做到专款专用。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场地和体育设拖建设,以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的场地设施要求。同时,也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创新活动,做到现有场馆的最大化利用来满足学生的活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