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本准则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公允价值

2006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增加了关于如何确认会计要素的内容,要求会计要素根据规定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并对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作出了明确解释。本文结合我国的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标准作以下探讨。

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建立了会计要素基本确认标准体系

会计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录并列入会计主体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过程。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记人账簿,在账簿中按财务会计的要素及其进一步的分类正式地加以记录,即初次确认;二是将账簿记录按财务报表的项目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即再次确认。在建立基本确认标准体系时,要考虑确认过程本身所需要的步骤,并能在整个确认标准体系中体现这些步骤,否则是不完整的。如何进行会计确认,或者说怎样确定有关经济数据可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这需要一定的确认标准。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规定了基本确认标准:可定义性。即被确认的项目应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其中尤为重要是确定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或流出企业。这是确认财务报表要素质的规定。只有当项目符合某一要素的定义和特性时,才能确认为某一项财务报表要素,否则就不能确认为财务报表要素;可计量性。即确认的某个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要能充分可靠地加以计量,这是确认财务报表量的规定。如果一个项目不能有对应的货币计量属性对其加以计量,也就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中的货币计量假设,根本也就不可能把它确认为一项财务报表要素;相关性。凡是归人会计要素的项目,必须与信息的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这也是会计信息提供的目标,即“决策有用性”;可靠性。凡是归人会计要素的项目,必须能真实表达并可以验证,具有中立性。从以上基本确认标准可以看出,相关性和可靠性主要针对财务报表层次,定义性和可计量性是会计日常核算的要求的体现,会计确认是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但是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别是资产与负债、收入与费用的差额,一般不存在确认问题。所以,会计确认主要是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一)资产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资产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确认,是按照资产的定义确定某个项目是否属于资产,而决定是否对此项目加以记录和报告的过程。但仅以资产定义和特征来确认具体的资产是远不够的,还必需符合可计量性标准以及相关性和可靠性标准。正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指出: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如果技术进步导致原有设备可能被淘汰;或由于债务人的原因导致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不能流入企业的,即原有资产有可能不能再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这样的资产失去了原有价值。单纯按定义确认资产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势必造成资产虚增,信息失去有用性和可靠性。对应予确认的资产项目,必须采用相关可靠的计量属性和货币计量进行客观的计量。如果只能用主观的方法才能确定某项资产的价值,则该项资产就不能在会计上予以确认。

(二)负债的确认 负债的确认,是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属于负债并加以记录和报告的过程。按照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但仅从可定义性出发确认负债仍有困难,所以负债也应有其的确认的其他标准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按照稳健性原则,因或有事项而使企业承担责任(或有负债)的可能性很高时,需要在“预计负债”科目中加以确认;而当这种发生的可能性不高时,只需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负债金额必须能用货币客观地计量。

(三)收入的确认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由于各主体的经营活动内容各有特点,收人实现的确认条件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收入确认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各类收入的具体确认标准是由具体会计准则规定的,如在销售时确认收入。多数企业在商品销售时,才具备收入实现确认条件,从而获得了一项可计量的资产,同时表明一个经营周期或收益过程基本结束;再如在生产过程中确认收入。在某些特定行业或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建筑业、采掘业、船舶制造业等,生产周期往往需跨越两个以上的会计期间才能完成商品的全部生产过程。这些企业在整个生产周期内无销售行为,如在最终完工时点确认属于若干个会计期间的收入,显然是不合理的,因而这些企业通常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四)费用的确认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确认标准有:按因果关系加以确认。凡某项费用的发生是导致某项收人取得时,就应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该项费用并作为收入的扣减项目。所以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人当期损益;按合理而系统的分摊方式确认。如果经济利益可望在若干会计期间发生,而且只能大致和间接地确定费用与收益的关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将资产的成本合理而系统地分配为费用,按这种方式确认的费用一般称为折旧或摊销;直接作为当期费用确认。当某项费用的发生既不能根据因果关系确认,也不能合理、系统地分配,那只能在其发生时直接作为当期费用予以确认。因此,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

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确立了符合国情的会计计量模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指出: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表,下同)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一)会计计量的含义 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前提下,对会计要素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定,使其转化为可用货币表现的信息,是对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著名会计学家Yuri Triji在其著作《会计计量理论》中指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在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中都不能没有“金额”,而在会计确认中即使肯定某个项目已符合要素定义,如果不能计量甚至不能可靠的计量都不能予以确认。会计确认是解决定性问题,即“是与不是”;会计计量则解决定量问题,即“是多少”。会计确认的目的是会计计量,会计计量的要素首先必须经过会计确认。会计确认的原则不同,会计计量的结果就不一样,所以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基础。同样,要完成会计确认过程离不开对会计要素的计量,无论在账簿中进行记录或在报表中予以揭示都是如此。从会计计量的技术方面看,要考虑以下问题:一是选择合理的计量单位;二是决定所采用的计量属性。计量单位(Measurementunit)是指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可供选择的计量单位有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名义货币单位是指各国主要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就是以各国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或实际交换比率作为计量单位。会计计量的计量单位主要是名义货币单位,但在价格波动尤其是通货膨胀情况下,币值的剧烈变动,会使得以名义货币单位计量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严重影响其可靠性,甚至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为了消除这种影响,也可采用一般购买力单位作为会计计量尺度。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的确立,是对币值不变这一假定的否定,它是按照一定时点的货币实际购买力换算后的计量单位,是对名义货币单位的调整形式。用一般购买力单位进行会计计量,是通货膨胀会计专门研究的问题。

(二)会计计量的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如资产可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货币计量。由于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同一资产会确定为不同的金额。《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规定运用的计量属性包括:(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中的最重要、最基本和最普遍采用的属性。当价格变化较小时,可用以提供相关、可靠并且有用的会计信息,且信息成本较低;但在价格变动明显时,相关信息的质量就会大为降低。(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重置成本就是按照现在购置或购置相同或相似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进行计量,目前在资产评估工作中,大都采用重置成本的方法,因为其可以体现资产的现时价值,接近市场公允价值。(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在运用可变现净值时,一定要注意可变现净值低于估计成本时,才能计提跌价准备。(4)现值。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按照一定方法折合成的当前价值,主要分为复利现值和年金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要求,“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 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等因素。”可见,现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较多。(5 J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是参与市场交易的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达成共识(一致)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正是由于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易价格,其确定并不在于业务是否真正发生,而在于双方一致同意就会形成价值,因此公允价值最适用于对金融工具尤其是期货、期权、远期合约、互换、票据发行便利等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计量。这是因为很多金融工具的交易和事项并未实际发生,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亦未履行,也不可能有历史成本的发生,传统会计很难对其进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解决这一问题。但公允价值本身并不是单一的计量属性,而是检验尺度。一种计量属性是否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要看按该计量属性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是对决策有用或与决策相关。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如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按购销双方达成的现行市价即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存货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是部分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如果会计人员无法取得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时,就必须估计其现金流量的现值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其与未折现的现金流量相比较,前者比后者更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更符合公允价值的涵义。包括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对现金流量金额和时点各种可能变动的预期,用利率表示的货币时间价值和包含在资产或负债价格中的非确定性以及一些难以识别的其他因素等。在现金交易中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可以立即确定的,而在非现金交易中(如非货币易),资产(或负债)是无法被客观地确定其公允市价的,这时现值法是较好的选择,使用现值法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估计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因此,现值计量在公允价值的计量中具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与需要运用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的计量方法相比,可观察封的市场定价更可靠,更容易确定,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历史成本、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在不同的状况下,都是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的。

(三)计量属性的选择 不同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组合构成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选择不同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会获得不同数额和不同性质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计量首先就是要处理好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选择这两个基本问题,并进而正确确定会计计量模式,以确保财务报告提供有用、可靠的信息。由于计量单位在我国基本准则的总则中当作会计的基本假设。所以在会计确

认中主要规定了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对于企业采用何种计量属性,不是由企业计量对象的性质自由选用的,是一项由具体准则明确规定的会计政策。新会计准则中关于金融工具有四项具体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具体准则具有极强的内在关联性,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共同点是引入了公允价值。如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披露移到表内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人当期损益;对于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新会计准则把它划归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一般不把它认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对于该类资产的计量,规定在取得时按照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有关金融工具准则的公允价值的运用程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准则之所以在金融工具中能够大胆地引入公允价值,主要因为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业务大量出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些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的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就会使很多与金融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不能很好地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正确反映,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再如在非货币交易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具体准则规定了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的两个前提条件,即该项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作者简介:

郑淘(1962-),女,福建福州人,苏州职业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黄光松等:《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导读》,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万晓文:《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会计要素是会计基本理论之一,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我国新旧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有较大差异,对会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使会计要素更好地指导会计实务,使交易或事项能够被准确地确认与计量,更加准确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会计要素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保留了六大会计要素,在借鉴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下面分别就各要素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资产

新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突出强调的是已经被确认为资产的资源或者尚未确认为资产的资源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一项资源,过去已经被确认为资产,但未来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不可以继续确认为资产。例如盘亏的资产、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资产,需要在账面上予以转销,增加费用或者支出。如果一项资源,预计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为取得该资源所发生的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在符合相关条件下,就可以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例如,自行开发取得无形资产,进入开发过程中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条件时,就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负债

新准则中,负债的定义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新准则强调了负债的3个特征: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新准则还增加了负债的确认条件,在既要满足负债定义的同时,又要满足以下确认条件: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计量。旧准则没有关于如何确认负债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所承担的现时义务有的是来源于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或法定要求,比如。企业应缴纳的税金、应偿还的货款、应支付职工的薪酬:也有的是来源于企业正常的业务活动、习惯以及为了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比如,产品在销售出去以后预期将会发生的保修费用等,需要企业在经济事项发生时,确认为负债加以核算。

三、所有者权益

新准则把所有者权益定义为: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可以看出,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的特征没有发生变化,本质上依然是企业的净资产,即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但新准则明确规定了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从会计的恒等式来看,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只要弄清楚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即可,但这只是从外部人手,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3方面的关系来解决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如果从所有者权益的来源进行研究,就必须弄清楚利得和损失,这也是此次会计改革突出的亮点。

我国会计准则把利得和损失分别定义为: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5年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6)中,把利得和损失定义为:利得或称溢余,是某一个体来自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以外,来自边缘性或偶发性的交易。以及来自一切其他交易和其他事项与情况的权益(净资产)之增加;损失是某一个体除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出于一切其他交易和其他事项与情况的权益(净资产)之减少。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对利得和损失认知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都认为利得和损失是来源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趋同的必然选择。

会计实务中,必然会有一些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比较典型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一致,其差额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原因在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是企业持有的、准备近期出售的金融资产,它所形成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会给企业带来当期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因此,不计入利润,而计入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新准则认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获得经济利益的流入并不都是收入的范畴,为了正确核算收入,有必要对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追本溯源: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表明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该义务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日期还本付息,这势必会引起资金流出企业,而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因此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确认为负债;投资人对企业进行投资,所获得经济利益的流入只不过是投资人资本的增加,也不是收入;只有企业向其他单位提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经济利益,才是企业的收入。

相对于旧准则而言,新准则首先从定义上就明确规定了收入的产生来源,即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偶发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企业从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在主营业务范围内的获利能力;其他业务收入,反映企业在非主营业务范围内的经营活动的成果。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说明企业的经营方向发生变化,企业有必要进行战略决策,从长远利益考虑,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向。而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相互混淆,对企业信息的使用者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收入的核算首先要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次,要区别其他业务收入和利得。利得是企业从偶发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从量上看可能与其他业务收入相似。都具有发生次数少、金额小的特点,比如企业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会计人员有可能分不清是否属于非主营业务范围而错误地归入到企业的营业收入之内。同时,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这一点与利得很相似。所以在会计实务中。判断一项交易或事项是利得还是收入,是正确计量收入、准确判断企业盈利能力的前提。

其次,新准则扩大了企业日常活动的范畴,把投资活动引入到日常活动范围内,这符合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而采取的多元理财的战略,能准确揭示企业的获利途径。

五、费用

新准则把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从定义上看,费用最终将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在会计实务中,不是所有经济利益的流出都是企业的费用。比如,用银行存款购置机器设备,由于设备使用年限跨越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因此该支出应确认为资产;企业向投资人分配利润,这一支出与投资人分配利润有关,也不应确认为费用。为正确计量损益,核算利润与所有者权益,费用的确认要遵循3种标准:(1)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损益。说明费用在确认时。首先要满足配比原则;(2)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比如,自创无形资产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3)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比如,产品包修费用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同时,也要确认销售费用。

在此次会计改革中,费用同收入一样,强调的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因此,费用在确认与计量时,还要与损失区别开来。

六、利润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职业判断;运用;提高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与生产经营的特点,结合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因此在新准则体系中为什么要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如何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会计人员亟待提高的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为什么要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一)满足会计理论发展的需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自“两则两制”实施起,会计制度中对各会计科目的内涵及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会计人员只需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即可,久而久之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丧失了运用职业判断处理复杂会计实务的能力。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对交易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作出了更为科学的原则性的规范,提供了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新准则的实施改变了会计制度中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性,也对会计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这也是新准则体系实施的必然要求,是顺利贯彻实施新准则体系的保障。

(二)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需要

会计职业判断反应了会计人员对某些特定情况下的不确定因素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它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做出正确的决策。新会计准则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要认识、掌握及具体应用新准则,不仅需要会计人员理念的转变和扎实的基本功底,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此外,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大大提高,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趋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判断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的进行职业判断的空间,加之会计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以及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因此,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在会计核算中合理进行会计职业判断。

(三)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对新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业务类型的更新,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对任何领域的准则制定者而言,试图在准则中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和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显然是不实际和不可能的。会计和它所处的环境在不断的演化,即使在某时点很好地发挥作用的准则也可能不再有效,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制定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交易形式、结算方式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准则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准则体系不允许判断,那么它很快会失去作用。所以,对于准则体系的运行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来说,会计职业判断尤为重要的。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运用

(一)会计要素确认中的运用

正确确认会计要素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新会计准则中重新界定了“收入”、“费用”两个会计要素的定义,并且所有会计要素的确认除了要满足各自的定义以外,还增加了确认条件。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就不能进行确认、计量、报告,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工作中必须进行职业判断。例如:资产的确认还应该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就不能确认为资产。

(二)会计要素计量中的运用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实践工作中会计人员要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进行职业判断,合理选择会计计量属性。尤其是新准则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方面使得计量属性更具科学性,资产和交易的反映更为公允和相关,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需要会计人员合理有效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在有条件的使用公允价值时应充分考虑国际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活跃市场的报价、熟悉市场交易双方的协议价、估值技术)来进行职业判断。新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公允价值,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这就更加要求会计人员应充分运用职业判断,防止不加限制的使用和借机操纵利润。

(三)会计政策选择中的运用

与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准则日益简约化,其弹性空间日益放大。许多由准则制定者提出的方法都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才能实施。新准则体系中有愈来愈多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愈来愈多的方面依赖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难于琢磨的收益与风险更是在准则外为会计职业判断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新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与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息息相关,企业如何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如:计提折旧的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确认当期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利润更真实等都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才能得到准确的判断结果。在会计政策选择时应重点关注新准则中影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修饰语,如“如果……则……”、“重大”、“必要”和“很可能”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准确性。

(四)金融工具使用中的运用

此次出台的金融工具四个系列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接轨,顺应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但也给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需要会计人员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因为国际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它比准则导向更依赖判断,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判断。当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市场价格时,需要会计人员利用其他信息和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这在操作上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由于它不要求初时净投资或要求很少的净投资,历史成本对其无能为力,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采用公允价值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

三、会计职业判断在具体准则中的运用

(一)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

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对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是按单项资产还是按资产组确定减值损失以及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都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实际操作中,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确定都是非常关键,也是难以确定的问题。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是企业管理层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过程现金流量的最佳估计,不能仅从单项资产独立来看,而必须将其与整个企业的经济状况综合起来考虑。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是税前的,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利率,这也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二)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运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即该项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这里的商业实质必须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或者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风险、时间和金额”怎样准确预计,“显著不同”的判断标准怎样把握,“重大的”的数量标准又应该怎样把握,这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形成了新的考验。对于商业实质的判断,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征,以及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所能产生的最大效益来做一个基本的判断,并为以后的相关职业判断提供适当的。

(三)在或有事项中的运用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常见的或有事项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承诺等。或有事项的结果可能会产生资产、负债、预计负债、或有资产或者或有负债,其中预计负债属于负债的范畴,当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时应予确认。通常情况下,要使一项或有事项最终确认为负债,会计人员应进行如下的职业判断:一是判断或有事项形成的是潜在义务还是现时义务;二是如果形成的是现时义务,判断该义务的履行是否很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是判断该义务的金额是否能可靠地计量。

(四)在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中的运用

在借款费用准则中,对于借款费用是否应予以资本化,其判断的依据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在进行实务处理时,首先应判断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再确认每期产生的借款费用是应该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还是应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然后再确认开始资本的时点,以及每期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包括利息费用和辅助费用及汇兑差额)。对于因某些原因导致的资产购建或生产活动发生中断的业务,应判断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是应该继续资本化,还是中断资本化。对于停止资本化的时点也要进行职业判断,在界定时主要是看实质,而非表现形式,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判断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问题。

四、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一)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专业知识是职业判断能力的潜在表现,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相关知识是指与会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财政、税收、金融、财务管理、市场经济以及外语等知识,这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善于收集有用的资料和总结经验,扩大知识面,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因此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实践训练,积累执业经验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复杂多变会计环境的能力才能做好职业判断,而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不断训练、实践,长期积累才能形成。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二是会计人员要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善于在会计工作实践中积极、经常交流执业经验,并不断丰富执业经验,以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三是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积极发挥会计管理的本质作用。

(三)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新准则体系赋予会计人员处理业务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依赖人们的信念、习惯以及教育的力量维持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它只发生在法规和准则对会计人员行为限制的边缘地带。会计职业判断的合理程度也取决于这种以道德为基础的行为自律程度,尤其当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时,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真实、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

(四)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每年接受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学时。作为会计管理部门,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实践指导,如阐释和培训新准则、各项法规制度的要点、难点以及对新经济业务的讨论等以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作为会计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每次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准确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和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开展会计职业判断的利器。

参考文献: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难点解决方案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防范风险的一种契约,起初并未在表内确认。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没有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随着我国金融业提速发展、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冲击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便应运而生。我国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新准则中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面,不但规定了确认标准,还将确认细化为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学术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与思考。本文以会计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从经济学、哲学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是以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为基础,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为主线,强调稳健性原则,仅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财务信息;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签订的合约所体现的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中的三个基本特征,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有着极高的风险性,一旦市场发生了不利的变动,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浮动盈亏”,会计有“反映性”的要求,如果不在报表中反映就会增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潜在风险,而要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则会碰到两个难点:是否满足“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是否满足“该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问题,对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观念和确认标准产生冲击,所以在国际上无论是FASB还是IASB都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三种解决思路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所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争论,最终都将落脚到一些会计基本理论上,需要对会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所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本文强调从理论基础方面进行归结,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解决思路:

(一)第一种解决思路是“增设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会计要素”,即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用会计恒等式表示:“资产+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负债+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不能满足现有会计要素的定义,那么就把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中。(二)第二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内涵”,使之能够包容衍生金融工具。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经济事项实质上已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与之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那么确认资产和收益中包括的不确定性就相对较小,高估收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因而,现在的问题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未来性,在合约签订时交易并未发生,而传统会计要素则强调“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就不再是确认会计要素的必要条件,即会计要素定义中解除了“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这一基本要素。(三)第三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即增加要素定义的条件,使之能容纳衍生金融工具。将资产的条件扩充为“两个固定的基本特征+一个可选择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就是将“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这一基本特征扩充成平行的四个“相当的”可选择的基本特征,使经济业务在满足“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两个基本特征下,在满足扩充后可以选择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认,即:“资产是可能的未来利益,它是通过下列条件之一由特定主体取得或加以控制的:1.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包括产权交易);2.由于签订了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3.由于其市场价值(有公开标价或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评估)长期高于账面价值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基本上的改变,在己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上的增值部分;4.由于环境和自然原因,在可靠计量并极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值”。即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后,资产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资产,还包括合约产生的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因满足基本特征的第2条,从而能够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三、解决思路的多视角分析

对于上述的三种基本解决思路方案,我们从经济学、哲学、会计基础理论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阐述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学角度:会计学从本质上看带有经济学的属性,属于统计学,这种属性决定了会计学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实质上是一个减少不确定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盖尔特分析:人们追求确定性较大的事物,并要维持确实可靠的防范措施。任何一门学科,它都经历从描述性到形式化再到精确化这么三个基本层次。会计随着法律、市场等环境条件的完善及计量手段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将衍生金融工具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有表外披露纳入到会计报表中也是“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要求,那么第三种解决思路以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视为确定性为理论基础,将不确定性有效地纳入到会计要素确认中来,有利于前瞻性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的建立。

(二)哲学角度:哲学原理中理论具有层次性:表层理论、中层理论和深层理论。结合会计理论的层次关系表现归结如下表:

最高理论层次深层理论:世界观方法论理论

指导反作用

会计准则应用层次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原则,深层理论的具体化

指导反作用

会计准则指南表层理论:应用层次的理论,中层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

指导反作用

会计实务实践

因此,一种理论不仅应能指导当前的实践,而且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否则理论的指导作用就会被削弱。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为会计基本理论的一部分,也应该能够适用于未来的业务。第一种解决思路仅靠增加新要素的方法,是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变动会计核算体系,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具有"时滞性",对实务缺乏指导性。因此,不是理想之举。第二种解决思路中扩充后的资产和负债定义将资产与负债的边界模糊化,可能将一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项目纳入到会计报表中;对现有会计体系变动太大,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随意性,没有一个理论体系支撑。

(三)会计基础理论角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起源于应否确认履行中合约的国际理论争论,结果有三种观点:1.全面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2.反对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3.只应该确认符合一定条件下的履行中合约。争论的结果本质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讨“不确定性”是否符合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会计确认的“确定性”。分析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满足FASB和IASB所强调的权利和义务的“确定性”,可以在签约时可以进行初始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是否得到履行并完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践中人们为了避免这种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设计了有助于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得到正常履行的市场制度,如:市场上的间接结算制度和定期的保证金制度,以使合同履行受高信用担保的保障,使权利和义务具有会计确认条件的“确定性”,所以第三种解决思路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不确定性”纳入会计要素的定义中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四)国际借鉴角度:FASB在SFAS133中主张衍生金融工具符合要素定义是在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中,突出预期“获取或牺牲未来经济”和“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这两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基本特征;IASC也有相类似的见解。事实上,IASC从诠释负债的定义入手,把“合约”列为导致法定义务的事项,以相当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特征。IASC明确地提出,合同是形成确定性义务(负债)的法定事项。IASC在IAS37中提出“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这项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义务事项,指形成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的事项,这些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使企业别无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法定义务,指因以下任何一项而产生的义务:1.合约;2.法规;3.法律的其他司法解释。推定义务,指因企业的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其中:1.由于以往实务中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政策或相当明确的当前申明,企业已向其他各方表明它将承担特定的义务;2.结果,企业使其他各方形成了对企业将履行该义务的合理预期。”IASC这样定义,较“周到”的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义务(和权利)代表的“确定性”纳入到会计要素的定义中,第三种解决思路的指导思想与国际做法如出一辙。

四、结束语

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思路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能有效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具有理论基础和哲学指引,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陈小悦著,《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世界银行)格鲁宁,科恩,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翻译,《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P116-P122。

3.葛家澍、陈箭深,《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5年,第8期.

4.LilE.Crawford,UsingandAccountingforDerivatives:AnInternationalConcern,Journal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Auditing&Taxation;

5.FranciscoGabrielHernandez,DerivativesandtheFASB:VisibilityandTransparency,CriticalPerspectivesonAccounting.

AccountingRecognitionfortheDerivativeFinancialInstruments

LiyanChengTaolin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会计计量;披露

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督和管理,是衍生金融工具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而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利用适当的会计控制手段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管理无疑是有效的途径。我国目前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水平在反映和监督风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的研究对于规范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以及加强金融部门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结合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管理做出一定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引入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一新概念,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两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其他金融负债。①

我国新准则采用方法的思路是:增设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会计要素,即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用会计恒等式表示:“资产十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二负债+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不能满足现有会计要素的定义,那么就把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中。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

终止确认是指对己列入报表的项目何时从报表中予以消除的确认,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与初始确认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没有初始确认也就没有终止确认。

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解除时,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新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金融工具确认”部分,明确了金融工具终止确认的条件。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②

在衍生金融工具终止确认方面,我国没有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综合确认方法,而是采用了金融合成分析法。综合确认方法主要是基于对衍生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进行分析,风险和报酬分析法的核心是风险和报酬是否实质转移,由此判断是否应该初始确认还是终止确认资产、负债。而金融合成分析法是以控制权为中心,控制权是否失去就意味着资产是否应该终止确认。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

对于衍生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条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③事实上就会计要素的初始计量而言,各种属性的结果往往是一致的。因此,虽然新旧准则要求使用的计量属性有所不同,但从结果上考虑,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规定的后续计量是以金融工具分类为基础的。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除非有确凿依据被指定为套期工具,否则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己实现和未实现的收益或损失均确认为当期损益。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形式和种类不断增多,对于各类衍生金融工具的科学计量是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借助于公允价值才能反映现在和将来的价值,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因为有些衍生金融工具只产生合约的权利或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没有历史成本,传统会计(使用历史成本)对此无能为力。而公允价值是理性的交易双方在熟悉对方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同意就会产生一个价值。因此,会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义务进行计量、反映,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一金融工具列报》规定,企业应在附注中披露已确认和未确认金融工具的有关信息:企业应当披露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例如金融工具分类方法、确认和终止确认条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采用的计量基础,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基础,确定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以及计算减值损失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企业将某项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应当披露如下信息:(1)该金融负债本期因相关信用风险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和累计变动额;(2)该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到期日按合同约定应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④

我国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处理都是采用表外处理的方法,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企业和跨国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也处于不断的发展趋势之中。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有未来性的特点,按照传统会计历史性的原则,难以将其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只能作为表外项目加以披露。

然而,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表外处理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存在不全面,不及时以及不能准确反映交易者交易风险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报表使用者忽视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在表内披露衍生金融工具,通过将资产负债表表外的金融资产负债在表内披露,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可以让财务报表使用者比较全面真实的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也有助于企业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所以此次新会计准则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明确要求在表内确认披露,这就要求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需要考虑现金流量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经济活动,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否则可能给报表数据带来较大的波动。如何从会计规范方面入手,使投资者允分、及时地了解企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可能承担的风险,是企业应关注的焦点。

注释:

①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J].会计之友,2006(10):12-16.

②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J].会计之友,2006(10):12-16.

③温章林.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J].财会探析,2007(l):32-33.

④黎志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方式的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7(4):205-206.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J].会计之友,2006(10).

[2]温章林.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J].财会探析,2007(l).

[3]黎志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方式的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7(4).

[4]高海燕.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若干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