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方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固定资产投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方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1篇

政府财政缺口大,融资需求欲望强烈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经济增幅放缓,中国中央政府制定了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刺激计划,许多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中就包括政府投资和为大型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由此导致地方赤字扩大,为满足建设需求,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

从财政收入看,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大,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渐缩小,而从财政支出看,中央财政支占比逐渐缩小,而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增大,收支不均使得地方政府的赤字财政日益加剧。

2009年地方政府赤字高达28442亿元,为地方财政收入的87.24%,政府在2009年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地方的赤字压力日益增加。

从地方财政的支出看,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共服务、社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方便,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地方政府必要要建设和投资的方向。

在收支不平衡的压力下,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强烈,地方政府的融资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发行城投债。城投债称“准市政债”,它以地方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是为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而发行的企业债券,其最终信用主体是地方政府。地方贷款绝大部分为中长期贷款,据数据统计54%的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从贷款期限来看,2011年到2013年将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集中到期时间。

最新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按照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2万亿元来算,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接近14.376万亿元。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比快速提升,而对应的却是财政收入占比的逐步压缩,收支不平衡带来地方财政赤字快速扩大,且地方财政的主要支出为民生建设的刚性需求,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政策指导下,支出难以压缩,收支矛盾带来地方政府强烈的融资需求,在地方政府不允许发债券的限制下,银行贷款是地方融资的主要来源。据《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截止2010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接近14.37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日趋重要。

监管层密切关注地方债务风险

据媒体及相关数据计算,地方政府的债务率为97.8%,部分城市平台公司贷款债务率超过200%。高额地方贷款的数额占银行贷款比例已高达30%,地方政府贷款风险的也引起来监管部门的关注。

自2010年1月起,监管部门多次下文整顿地方政府债务,防控风险。

政府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贷款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梳理地方政府贷款,防控风险是政府、银行监控风险的必然要求。

地方债务清理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情景分析

若监管层如期进行地方债务清理,将2―3万亿地方债务归为不良贷款,将使得地方政府的信用受到质疑,投资者心中的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将会下调。

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在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对政策贷款项目审批将更为严格,且可能提高贷款风险,地方政府发行的城投债的利率在风险增加时亦可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重,投资资金受限,相应的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减少会延伸至影响国家的GDP。

在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项目投资仍为投资主体,2009 年至2011 年4 月,地方项目的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91.48%,因此地方政府的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特别是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带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9、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达30.5%、24.5%。

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是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简称,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本增量在全部经济增长(通常用GDP的增长)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本的增量成为贡献额,贡献额占GDP总增加额的比重为贡献率。

固定资产投资并不等于固定资本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中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形成了固定资本,只有形成了固定资产的部分才能算固定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由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房销售增值、矿藏资源勘探形成的固定资本等调整而来,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资本为形成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2000―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额占资本形成额的比例约为95%。

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额,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2000―2010年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5―2010年这一比例的均值为0.87。

2009年地方财政赤字为28442亿元,2008年为20599亿元,若地方政府的债务在今年6―9月如期清理2―3万亿,则我们预测地方政府2011年的贷款会受限。

我们分析地方贷款缩减额在1000―10000亿元的影响,同时假设这部分缩减的贷款政府原本均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这部分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本形成比例为0.87,我们做一下情景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本形成额为支出法计算的GDP中投资部分,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将直接下降GDP数值。分析表明,若2011年地方贷款额由于地方债务清理的压力被动减少1000亿元,则资本形成额会减少873亿元,减少额占2010年GDP的0.22%;若被动减少5000亿元,则资本形成额减少436亿元,为2010年GDP的1.1%;若被动减少8000亿元,则资本形成额减少6985亿元,为2010年GDP的1.76%;若被动减少10000亿元,则资本形成额减少8732亿元,为2010年GDP的2.19%。

地方政府债务清理将导致地方政府信用评级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将更为严格,贷款利率及城投债利率将更高,地方政府融资额受限,政府将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资本额亦会出现下降,直接影响GDP绝对值。

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项目占比达91%,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资本形成额的比例为0.87,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资本占总资本形成额的95%,资本形成额对GDP的贡献率高达51%,我们测算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在42%左右。

我们测算政府在贷款受限的情景下,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额减少1000亿元、5000亿元、10000亿元时所造成的GDP的减少额占2010年GDP总额的0.22%、1.1%、2.19%。

地方政府债务清理对银行业影响情景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按照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2万亿元来算,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到14.376万亿元,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银行业的业务影响较大。

按照媒体报道地方政府贷款清理额为2―3万亿(3080亿―4630亿美元之间),我们测算在在20000亿元、25000亿元、30000亿元,其中80%为银行贷款情景下,对银行的影响。

2010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润为6842.74亿元,若假设2011年的增速为20%,则2011年的净利润为8211亿元,截止2010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为4336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17.7%,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9438亿元,若将地方政府清理出来的贷款评定为不良贷款,银行对于不良贷款计提拨备至少为150%,分析中假定银行对不良贷款计提的比例为150%。

我们分析地方整理清理的贷款中银行承担损失的比例为2%、3%、4%、5%……20%的情境下,银行将这部分不良贷款在1年、2年、3年内确认的情景时的影响。

当地方政府贷款清理额为30095亿元时,则银行贷款额为24076亿元,若政府承担2%,则承担的债务额为480亿元,计提的拨备为722亿元,若银行在1年内计提,则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6.80%;若在2年内确认,则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3.40%;若在3年内确认,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2.27%。

若政府承担10%,则承担的债务额为2408亿元,计提的拨备为3611亿元,若银行在1年内计提,则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34%;若在2年内确认,则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17%;若在3年内确认,计提拨备额占银行2011年利润总的11.33%。

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投资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3日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概念及内容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的监督行为。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

(1)审计对象的宏观性。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必须要有宏观意识,即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通过大量的微观审计,发现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促进宏观调控,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涉及建设单位的财务收支,更重要的是涉及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监理、概预算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管理活动。因此,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要审计投资计划安排是否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还要审计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合理。

(3)审计过程的阶段性。国家建设项目周期较长,从一两年到十来年不等。为了及时、完整的反应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建设项目管理等情况,审计机关需要分阶段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一般分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项目在建、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4)审计技术的专业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是一个专业技术型非常强的综合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的专业,如经济、建筑、财会、计算机等,仅仅建筑专业又涉及工民建、公路、铁路、水利等几乎所有的二级专业。因此,对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除了审计资金活动外,还要审计其他与建筑有关的行为。

(二)固定资产审计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建设项目在建审计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情况的审计。建设项目资金筹措的审计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基建拨款审计、基建投资借款审计、其他借款审计、项目资本审计和项目资本公积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备建设到正式开工前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所进行的审计,包括投资立项审计、设计(勘察)管理审计、招投标审计等。建设项目在建审计是指对建设项目从正式开工到竣工验收前的建设实施阶段的内容进行的审计,包括工程管理审计、工程监理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对已经完工建设项目的初步验收情况、试运行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实施的审计。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必要性

(一)可以为政府完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可以加强对于政府投资活动的监控,通过对于项目立项、论证的事前监督,可以提供关于投资项目效益的重要信息,促使各级政府在投资活动中慎重行事,经济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

(二)可以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关于投资项目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其中效益性是审计重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通过对于投资项目的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保证公共资金能够投向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并保证投资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可以遏制投资与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确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投资活动中的经济责任,约束对于政府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管辖权混乱。审计管辖是指审计机关确定各自审计对象的范围划分。确定审计管辖权的范围,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审计;另一方面可以使审计机关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增强审计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我国《审计法》第28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同时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但这个授权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执行。随着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投入,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央资金和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到地方各项基本建设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一般无法实施审计。最终导致许多财政资金或者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最后“无部门”来审。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利不集中,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力分散在财政、交通、城建等行业的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实行监督权力受到限制。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窄,审计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对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规模投资越来越大,但从审计项目占应该审计项目的比重或审计资金占应该审计资金的比重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比重较低。存在这样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审计机关经费紧张,没有足够的审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审计内部缺乏资源整合的动力,一些审计审计机关有能力进行审计,也有可能因为审计管辖权的限制而终止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差。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审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注重查错防弊,对于效益审计重视不够。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比较多,这客观上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无法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关注效益审计;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论证体系不健全,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项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更有意义。

(四)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1、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计算机的应用与计算机在财政、金融审计中的应用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还处于滞后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展投资审计管理和投资审计现场技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也很匮乏。

2、审计人员素质低。审计机关懂财务的人员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的瓶颈。国家审计人员属国家公务员编制,其报酬相对固定,难以吸引工程造价师、软件开发等专业人才加入审计人员队伍。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改进建议

(一)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在投资项目设计任务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之后,有关部门审批之前,,邀请审计人员参加,实行跟踪审计。采用这种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的方式,能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与风险意识,提高审计的约束力。审计部门间接地参与了投资决策过程,这不仅不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反而会增强审计威信,提高审计地位,更好地达到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目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二)制定与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法规。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应尽快出台比较具体的审计规定与处理标准,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审计法虽然对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审计程序等有相应的规定,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来说缺乏适用性。尽快出善的投资审计法规,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完善有关的法规,才能加大对投资决策部门的制约力度,减少人为干扰,审计处理更加客观、公正。

(三)审计机关内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在相关的准则、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尤其需要通过内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制定审计计划时突出重点并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高发环节,要把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关口”,即立项决策关、勘察设计关、招投标关、合同控制关、施工过程控制关、竣工验收关、监督检查关等,在各个“关口”设计必要而合理的审计程序,配备充足的审计力量;2、在审计中,在实施主审负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审计小组成员、外部专家工作的督导;3、对审计结果严格实施“三级复核制”。

(四)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将审计方法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同时,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纳入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

会计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都将成为投资审计的具体内容,基于此,应对原有软件进行优化更新并针对新的投资审计领域开发出新的审计软件,使电子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传递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调整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在已具有的审计规模下,配齐财务人员、经济人员、技术人员与法律人员、调查人员构成比例,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具有与其他专业的审计不同的技术性,搞投资审计,不懂工程技术是行不通的。在审计机构人员编制有限的条件下,审计部门可外聘一些基建工程人员,在社会上形成稳定的审计网络与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波,丁国瑾.关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郑红霞.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研究.现代商业,2014.2.

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GDP 财政支出 全社会消费品总额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因素关系分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范围,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投资建设活动的工作量,是反映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本文重点研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从实证的角度得出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选取了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个因素分别是:GDP、财政支出、社会消费品总额。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影响GDP的主要有三大因素:消费,投资,净出口。一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GDP变动的因素,但是反过来讲,GDP的增长或者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把GDP纳入解释变量。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由于政府支出中有不小的比例用于政府主导固定资产投资,所以理论上来说,财政支出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一般认为,消费的多了,用于投资的就少了,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是负向的影响关系。

二、模型的建立

为了进一步定量的研究影响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本文在这里建立计量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1、主要变量的选择和数据介绍

基于以上的相关分析,本文选取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财政支出和社会消费品总额从1990―2010年的共21个样本作为研究的对象量,由于样本为小样本,解释和检验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将原始数据除以相应年份的价格指数,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对数据做了比较科学合理的处理(见表1)。

将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函数设为多元一次方程:

LNY=a+C1LNX1+C2LNX2+C3LNX3

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Y(亿元)为因变量;GDP水平X1(亿元)、财政支出X2(亿元)、社会消费品总额X3(亿元)为自变量;其中,a、C1、C2、C3为常数。一般而言,一国GDP的增加会带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量的增加,财政支出的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而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加会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量带来反方向的影响,由此可知:C1>0,C2>0,C3

2、计量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SAS软件,对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函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的回归结果:

LNY=-4.4855+2.1557LNX1+0.0376LNX2-0.9576LNX3

R2=0.9839 Adjust-R2 =0.9806 F=304.77

系数C1、C2、C3的符号与假定相符合,说明结果符合经济理论。下面其中判定系数R2=0.9839,Adjust-R2=0.9806表示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很高。且从回归模型上看t统计量的Prob.(伴随概率)分别为0.0005、0.0000、0.0171、0.001,全部小于5%,说明参数估计值(系数)是有效的。由F-statistics可以检验方程整体的显著性,同时Prob.(F-statistic)(即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0.0000,也是小于5%的,表明所有的参数不全为零。

综上所述,最终选择方程:

LNY=-4.49+2.16LNX1+0.04LNX2-0.96LNX3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1990―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国民生产总值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影响最大,二者是正相关关系,GDP每变动1%,固定投资同方向变化2.16%。财政支出的增加,则表明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备,二者成正相关关系,财政支出每变动1%,则固定投资同方向变化0.04%。GDP的提高相应的也拉动了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加,用于消费品的总额过多,就会相应的减少投资,所以社会消费品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负相关关系,若社会消费品总额变动1%,固定投资反方向变动0.96%。由此可见,GDP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社会消费品总额和财政支出。

2、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理念日益成熟,然而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隐患。为了保证固定投资在长期向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防止短期内投资过快增长引发的低效率问题,我们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的处理好固定资产投资量的增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应该密切关注那些重数量、轻质量、重投资、轻效益,纯粹为了投资而投资的现象。将重点从扩大投资规模向提高投资效率转变,更好地控制经济发展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第二,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实施有差别的投资调控。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和地方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新期盼和新要求,根据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有区别地进行投资调控。

第三,适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积极地培育多元投资主体,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全面促进社会投资。积极地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使投资渠道多元化,密切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沟通与协调,进而保障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

第四,优化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投资资源的分配上,要适度地限制低水平加工工业的投资增长,相应的加大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投资,并适度地增加对科研、信息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投资。

(注:本文属山东省软科学:发展大学科技园与区域创新网络构建的研究(2009RKB201);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老工业区复兴问题研究――以青岛四方老工业区转型为例(J09WH17)。)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刘晓霞: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经济纵横,2005(9).

[3] 祝宝良: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及2010年预测[J].发展研究,2009(12).

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4篇

一、兵团固定资产投资利用效率分析

西部大开发实施前(1990-2000年),兵团生产总值缓慢增长,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高于兵团生产总值的增幅,但差距不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由于对口援疆省份加大了对兵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兵团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远高于兵团生产总值增幅,且增长势头强劲。

从宏观角度分析,考察固定资产投资的最终效益主要采用投资率和投资效益系数。

(一)固定资产投资率

固定资产投资率又称为资本形成率,由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用于形成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比重表示,是反映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指标。一般认为,投资率过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过高又会影响到投资的效益,进而损害经济增长的质量。

图一 全国、新疆、兵团投资率变动折线图

从图一可以看出:1990~2012年,兵团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呈现出增长――下降――加速的变化趋势。1990~2003年为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2003~2007年保持平稳态势;2007~2012年,投资率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增幅逐年增大,期间年均增长达8.7%。

1990~2012年,兵团投资率年均增长4%,而同时期新疆年均增长仅为2.9%。期间,1998~2004年,兵团的投资率甚至高于全国投资率。这表明,兵团的经济增长具有高投资拉动的特征。

(二)兵团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

投资效益系数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质”的指标,由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同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表示,是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图二 兵团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及其滞后期投资效益图

由于投资项目种类、政策效应、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存在,会产生“滞后效应”,因此不仅需要考察当期投资效益系数,还要考察前期固定资产投资对该期GDP的影响,这种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期和投资期的时间差形成效益滞后,称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滞后效应。

将图一、图二结合考察可知,兵团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表现出以下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1990~1999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利用效率较低,投资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投资效益变化背离; 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8年以来,兵团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和投资率显著提升,且同步递增。说明兵团固定资产投资利用率较高,有效带动了经济增长。

(2)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滞后性较为明显。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从开始投放到交付使用有一个时间差,所以固定资产投资的这种效果会滞后释放。概括地说,生产总值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反作用力,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要以经济增长为前提条件。但是,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地区来说,其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滞后影响,其滞后影响期的长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控的,决定其长短的直接动力来自于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考虑。

由t期(当期)、t-1期、t-2期比较可知,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在t-2期表现最为明显,即当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随着时间的延续,其经济效益逐渐得以凸显并逐步增大,滞后性较为明显。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变量选择和方程描述

1.模型变量的描述、数据整理

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2中列出了模型中使用的4个外生变量、3个内生变量、变量的含义、计量单位,观测指标的样本区间为1990~2012年,数据取自《兵团统计年鉴》(1990~2012年)。

表一 模型变量列表

其中,由于兵团地区政府支出数据无法直接得到,考虑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变动额和管理费用支出总额的合计值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高度相关性,其总和可作为政府支出的工具变量,因此,取其近似值:政府支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变动额+管理费用支出总额。

2.模型方程的描述

利用兵团1990~2012年的数据建立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导向的经济联立方程模型,模型由3个内生变量方程组成:

(1)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方程

(1)

该方程描述了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固定资产投资滞后期的关系。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直接影响因素时,引入GDP和INV(-1)两个解释变量。

2.经济增长方程

(2)

该方程描述了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关系。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作为社会消费能力的代表,成为带动刺激经济增长的因素,故引入这两个解释变量。

3.城市化模型

(3)

该方程描述城市化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人口的关系。

由模型主要内生变量的动态模拟图可以看出,INV、GDP、CS的拟合效果很好。

(二)结论

1.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着动态均衡机制,按照“加速原理”,经济增长可以推动投资以更快速度的增长;同时,经过资本积累,投资对经济增长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模型可以看出,兵团生产总值每增加1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应增加1.005元;上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增加1元,可使本期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0.24元,上期固定投资的投入产生的效果,在当期不会完全释放,而是会产生滞后效果。

2.经济增长:理论上,如果投资产生的效益未被消费消化掉,那么该投资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增长。由经济增长模型可以看出,与生产总值相关的是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滞后一期,即上期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每增加1元,生产总值增加1.24元。

3.城市化:实践证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城镇化是工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与聚集,能够吸纳大量农业人口,为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创造条件。

由城市化模型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城镇化水平相应增加0.07个单位。

三、主要结论

(一)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成为促进兵团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经济增长为资本形成和投资增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增长是增加投资的前提和基础。分析观察兵团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增长拉动的,投资增长对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至关重要。

(二)固定资产投资对兵团经济增长的长效作用增大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投资先于经济增长而增长,投资的作用在当年的经济增长中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反映出来,但在随后几年会逐渐显现。近年来兵团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期有所延长,决定其长短的直接动因的直接动力来自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考虑,兵团固定资产投资由见效快、周期短、难具长效机制的小项目向周期长、具有长效作用机制的大项目转移。

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5篇

what――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它的实施对象为建筑物及土地、机器、设备等实物。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以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的经济现象为统计对象,包括从建设准备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按照北京市统计局规定的方法制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执行四种定期报表制度,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why――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意义何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其适度的规模和合理的结构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固定资产投资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的依据,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who――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由谁来填

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严格执行“法人经营地”原则,即各法人单位按照实际生产经营地向当地政府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数据;产业活动单位由其归属法人单位进行统计;若一个法人单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地的,按法人总部所在地上报统计数据。简单地说,如果您是法人单位且发生了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您单位就需要填报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了。

when――什么时间来填报

当您已经对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了解并且知道您的单位需要填报这张报表时,那就需要进一步知道何时开始填报这张报表。在这里,笔者将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报表,另一类是除房地产开发以外的城镇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两类报表的具体填报时间如下图所示:

how――注意把握两个填报原则

固定资产投资月报目前种类较多,表间关系复杂多样,下面笔者将以固定资产投资及资金来源表(206表)为例,在数据指标解释的基础上总结一些日常工作经验,希望对大家更好地填报固定资产投资类报表有所帮助。

明确指标含义,数据来源是关键

固定资产投资报表指标较多,一张206表,从头到尾涵盖了企业投资额、新增固定资产、房屋施(竣)工面积、项目个数和投资资金来源等多项指标。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不像工业、商业等有连续的会计报表等资料,所以明确取数来源就成为指标填报正确的关键所在。

1.投资额部分。206表中的“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是投资指标的核心,它是指从本年1月1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累计完成的投资(不能出现负数)。所谓完成投资是以货币表示的工作量指标,其分类构成共有四个方面,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在填报这四项指标时,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1)“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其数据应来源于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以监理公司根据工程形象进度确认的投资额为准,没有监理部门的工程,数据应直接取自施工方工程部门。在日常报表中,经常出现统计人员按照财务账面的支付数填报的情况,这是与实际工程量不相符的,所以是错误的。(2)“安装工程”与“设备工器具购置”是一对配套指标,数据应以建设单位和安装设备单位的报量单为准。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安装工程中不含设备价值,只用在需要安装的设备开始安装时,才能填报这项指标。(3)“其他费用”是指除建安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以外的费用(按照会计制度应计入项目建设成本核算的费用),不指经营中财务上的“其他费用”,填报时数据取自于财务账上的实际发生额。

由此可见,“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数据应分别从监理施工方以及财务账目上取数。同时应注意的是没用到的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付款和没有进行安装的需要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2.房屋面积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中涉及的面积指标主要有施工面积、竣工面积、规划用地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及成交价款几个方面。“房屋施工面积”数据取自施工许可证,房屋施工面积以房屋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一栋房屋开始施工即按整栋房屋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施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数据取自项目的甲方、乙方、监理、设计四方竣工验收记录单或竣工验收备案表;“规划用地面积”数据来源于规划委员会颁发的《规划用地许可证》;“本年实际征用和购置土地面积”指报告期内通过征用等各种方式(无偿和有偿)获得使用权的土地面积,只填第一次从土地局购置的土地面积,要填相应的土地成交价款和土地购置费。

3.资金来源部分。在填报资金指标时,要注意三点:(1)资金填报只计来源不计去向,即:资金来源均按项目投资的实际发生数累计,而不考虑会计核算的转出;(2)本表填报的资金是为建设项目而使用的资金,不是企业财务账上的全部资金;(3)资金来源是累计数,所有指标不能为负数。

关注数据变动,数字之间合逻辑

在填报固定资产投资报表时,由于各个企业自身情况不一,建筑工程复杂,在明确了各项指标来源后,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关注数据间的变动,填报的数字应符合日常逻辑。笔者结合企业日常报表中经常出现的逻辑问题总结一些审核要点,希望引起您的足够重视。

(1)房屋施工面积一般应大于规划用地面积,尤其是办公楼、大厦等高层建筑物;(2)安装工程一般应小于设备工器具购置;(3)建筑工程量每月一般不应超过一亿元;(4)有银行贷款一般应注意填写贷款利息;(5)有建筑工程发生时,应注意核查是否漏填房屋施工面积和规划用地面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指标在填报过程中也容易被忽略,只要在填报时着重关注数据变化,这些逻辑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最后,在填报完毕后,请保留所有原始资料,更新统计台账,以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