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

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

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课程融合

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资料,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实有企业1366.6万户(含分支机构),小企业占总数的90%以上,其中私营企业1085.72万户,个体工商户4059.27万户,目前,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小企业的数量与日巨增,除了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除了有少量的毕业生在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就业外,很大一部分都会进入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就业。财政部财会[2011]20号“关于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规定小企业和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要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后,我国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将面临着一定的调整与变革,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用于小企业会计工作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专业课程的融合。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专业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效缓解小企业人才匮乏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与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相对比的是小企业一直存在财务人才匮乏的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也一直是一个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之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学生在校学习的财务课程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线,培养目标是成为大中型企业财务人员,学生多不愿意去小企业就业。课程设置方面,很少有学校独立设置了小企业会计相关课程,有针对性的培养能够胜任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一专多能以及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思想意识方面,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小企业岗位意识,科学引导学生到小企业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我国制定和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后,为我国的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完善的会计标准体系,所以有必须要通过在会计教学中融入《小企业会计准则》,提高学生会计知识技能与小企业会计工作需求的对接程度,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到小企业就业的意识,从而有效缓解小企业人才匮乏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二)完善会计学专业现有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线,通过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学习,以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原则,重核算能力,坚持会计与税法相分离。小企业会计其实是税务会计,虽然也考虑相关会计原则,但更多地强调服务于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因此,高职院校现有的会计课程体系缺少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小企业会计课程。《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前,小企业会计工作主要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的会计工作相应的发生了调整与变化,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改变。因此,高职院校有必须在会计教学中应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加强学生针对小企业会计知识技能的学习,以满足社会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从而保证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以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企业因为一般业务量不多,人员设置不全,因此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一般希望其具备一岗多能或多岗一人的能力,岗位的复合性高求比较。同时,小企业对会计人员涉税处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如何用好国家相关扶持政策能力要求也比较高。通过设置小企业会计课程,可整合《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常见税种的涉税处理、纳税申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小企业规范的会计核算和涉税处理,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考虑的全局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专业课程融合的方式

(一)加强教师自身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至今为止时间不长,而会计专业教师在学校主要是讲授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的财务知识,《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税收法规可能缺乏了解,因此,其中的很多新知识和新理论都需要会计专任教师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研究。会计教师首先要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背景和适用范围有明确的了解,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方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标的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二)优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可以考虑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增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同时再单独开设《小企业会计模拟实训》的实操课程。

当前绝大部分院校的会计主干课程都是财务会计,它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常规业务的会计处理,其课程范围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其主体内容是大同小异的,只是相比较而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难度有所降低,如一级会计科目方面,由《企业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156个变为了66个,在税法的处理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减化,如不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同时,《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减少了小企业财会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机会,如小企业对资产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不能使用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这样也降低了会计人员出错的机会。新课程可以将两种准则相整合,适当删减企业会计准则难度较大较抽象而在企业运用较少的内容,增加两种准则的对比处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

除了在财务会计主干课程中融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还需综合考虑小企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设置《小企业模拟实训》的实操课程。这一课程需要根据小企业涉税较多及一人多岗的特点来设置课程内容,同时还应当选用一些专门针对小企业的、能够支持和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软件来进行实操练习,例如“用友畅捷通T3教育专版软件”,以更好的实现学生与岗位的衔接,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与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

小企业在各个地区数量较多,学校容易与他们之间取得联系,并形成一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从合作的小企业中聘请有长期财务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实训课教师,以及与教师合作编制适合于小企业实务的实训辅导教材等方式,将企业具体工作过程引入到小企业会计理论及实训课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假期到合作小企业进行顶岗培训,真正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大开展与小企业的实习就业合作,课程考核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到合作小企业实习,只有通过加强与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使学生在正式上岗前形成对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直观认识,才更有利于他们未来迅速的适应岗位的需求。

三、结论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对小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要解决小企业人才匮乏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全面提高学生适用于小企业的综合能力,将《小企业会计准则》融入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本文深入分析了要实现这种融合,需要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力度,优化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即通过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增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以及再单独开设《小企业会计模拟实训》的实操课程,并加强与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不断提升。(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赵耀.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与纳税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范文第2篇

摘 要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十分广泛。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运用谨慎性原则对企业既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 意义 会计核算 运用

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保守原则、审慎原则,它是指对那些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的交易或事项,在不影响合理、公允的前提下,选用谨慎稳健的做法。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企业经营者在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必须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不确认或有资产或只是可能发生的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使会计信息使用者、经济活动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一、会计核算中应用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谨慎性原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意义不可忽视,它可以使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满足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从而提高企业的外部竞争力。这个原则就是使企业对风险及时做出合理估计,正确地评估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如果不能够严格地遵循谨慎性原则,企业很容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的风险,甚至会使企业破产,从整个市场角度考虑,谨慎性原则的普遍应用也能够使整个经济秩序合理有序。

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在会计核算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应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谨慎性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所以研究该原则如何进行把握和运用,能够较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谨慎性原则对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维护企业生存和发展,并最终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能起积极作用,同时它还可引申为经营者的一种经营观念。企业要使自己有效地保持竞争优势,拓展生存空间,在经营决策中应保持谨慎性并充分估计各种因素。

二、谨慎性会计原则在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具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谨慎性原则的主观臆断性,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可变现净值”如何计量确定在制度中表述为:“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这三个估计中任何一个估计脱离实际较大,可变现净值就难以计算正确。由于谨慎性原则具有主观臆断和不可验证性,致使该原则易被滥用以达到实现虚增企业利润和欺骗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目的,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和会计欺诈造假提供了“合理”空间,导致会计信息具有不可验证性,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谨慎性原则本身具有较强的倾向性。企业本期利润稳健,但后期却不一定稳健。例如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价值减少,会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小企业来说,这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同时,由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采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很容易导致资产价值和利润的不实。会计人员应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会计管理部门可以考虑按行业制定出一些指导性标准,为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个会计事项的判断提供参考。

(三)谨慎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冲突。客观性原则就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显与客观性原则相矛盾。同时,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中的市价确定,或有损失的确定都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包含着一定的难以辨认的主观因素,直接威胁着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此外,谨慎性原则在维护出资者和企业利益方面以种种方式促使企业采取审慎的行动达到既定目标,最终可能失去不偏不倚的立场。

(四)谨慎性原则同税法规定相矛盾。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过程中,处于稳健性的考虑,在某些会计方法的选择上会同税法规定相矛盾,从而导致企业利润虚减,例如:当期产品保修所产生的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与产品销售的当期计提,而税法则规定于实际发生时扣减;此外,根据现行税法对税前列支的费用规定,当企业计提减值准备时,需补交所得税,增加企业当期现金流出,限制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从而造成当期利润虚减。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一)要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掉的资产就无法从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如果这些资产是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企业的再生产过程就无法进行或只能在缩小规模的基础上进行。而按后进先出法则比先进先出计价法更多的体现了谨慎性原则,通货膨胀,材料成本呈急剧上涨趋势,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造成材料成本偏低,虚增利润,而后进先出法计价则可以避免此问题的发生。它使得存货得到补偿的价值接近于重新获得它们的价值,从而使资产的实物补偿成为可能,而且"后进"的价格也容易确定。

(二)要注意提取坏账准备。坏账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及破产或遗产消偿后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投资环境的变化,商业信用的推广,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日趋复杂,相应的坏账也就越来越多。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我国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可以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经法提取坏账准备金,以抵销坏账可能对企业带来的损失。提取坏账准备,是谨慎性原则较为典型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优越性。通过计提坏账,使企业能预先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促进企业及时处理坏账带来的损失,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意识。

(三)充分运用资产减值计提。新制度中提出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减值准备。例如固定资产,如果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一味用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核算,将会导致企业的实际资产和账面资产产生较大差距,企业的会计信息也会出现严重失真。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实施,保证了各项资产的真实性,充分体现了谨慎越来越多,市场的多变性要求会计人员不得不采用会计估计的方法确定特定会计期间的收益。为了减性原则的应用。

(四)在会计报告中披露存在的风险。在会计报告中,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进行披露,还要充分揭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对于那些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风险,依据谨慎性原则,应在会计报告中适当披露。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或有负债的披露。或有负债是一种最终结果需视某种事项是否发生而定的债务,由于它是一种潜在义务或者是一种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以不能被确认为负债。对企业而言,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是存在发生风险的,基于谨慎性的考虑,应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相反,或有资产则一般不应披露,这正是谨慎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五)要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谨慎性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因此,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谨慎性原则为借口,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把谨慎性原则当作成本、利润的调节器,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防止滥用和曲解谨慎性原则,避免人为地加剧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同时,应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优化会计行为,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的运用。

总而言之,谨慎性原则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会计实务中运用谨慎性原则时,并不意味着保守和消极,而是在保持其均衡和稳定的同时,使财务管理活动具有合理的弹性,从而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关军.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2]轩庆明.刍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5).

[3]王红蕊.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探析及在会计制度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07(19).

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范文第3篇

(一)人力资源会计应与传统财务会计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情形在高端人才云集的组织亦即人力资本驱动型组织别明显。金融机构、医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文艺娱乐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人力资本驱动型组织对人才的引进和开发投入与日俱增,传统财务会计将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开支确认为收益性支出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不合理。且当前各方利益者无法通过财务报告体系较好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状况,严重影响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符合财务会计的目标。客观上需要将人力资源会计理念引入财务会计,改变财务会计对人力资源信息的处理方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尽管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人力资产的概念,更没有相关的具体核算方法,但是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在遵循现有基本准则的情况下尝试人力资源资产化处理,如某航空公司将飞行员的高昂的培训费用(人力资源开发费用)纳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某传媒公司将艺人转会费(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等。可见,企业已经有了反映人力资源信息的动机,并开始在实践中无意识地部分地应用了人力资源会计。但是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人力资源不利于其后续的确认与计量,而且由于缺乏具体准则上的规范和指导,各企业目前对人力资源相关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多样,更多企业选择表外披露。这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相关经济事项会计处理上的混乱,影响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需要制定既能体现人力资源会计理念又契合传统财务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具体准则。

(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模式选择 人力资源会计融入财务会计必须符合财务会计基本准则的规定。

目前,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等。其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以企业为主体,从人力资源投入角度,对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和替代成本进行事后核算,符合基本准则中会计要素在计量上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要求;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对所发生的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符合基本准则中规定的会计基础,即权责发生制。其核算方法以核算企业为会计主体,以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为假设前提,符合基本准则规定。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不是以投入成本而是以效用价值(产出价值)作为人力资源的计量基础,人力资源价值取决于人力资源对企业未来贡献的多少。但企业未来收益的多少,很难直观地、清晰地与人力资源效用价值挂钩,因此人力资源的效用价值既不具有过去交易性,又不具有客观真实性,还不具有货币度量性,也就不能作为财务会计的信息。由于估量人力资源价值需考虑客观因素较多,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经济价值法、商誉评价法等目前常见的货币计量方法,都带有主观因素,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因此,这些计量方法很难在当前传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应用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认为劳动者除了享有固定补偿收益的同时,还应该享有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剩余索取权的权益,会计平衡公式设为“物力资产+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这一理论体系对研究企业家价值,特别是国企高管薪酬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目前实施缺乏环境支撑。因为,现行《公司法》并未将劳务出资纳入法律条款,而且按照《公司法》规定,物质资本投资者是以出资额对企业经营风险承担责任,而享有同等权利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却无从体现,特别是当前“个人信誉制度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此外,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已经对职工参与利润分配有相应的规定,体现了人力资本的权益。因此,推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也缺乏可行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在基本准则框架下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更具适用性。

二、人力资源成本分类与确认

(一)人力资源成本重分类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中,成本项目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支出、使用成本和替代成本。其中取得成本是指企业在招募录用职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和安置成本;开发支出是企业为了使新聘用的员工熟悉企业、达到具体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业务水平或为了提高在岗人员素质而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时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定向成本、在职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指企业为补偿或恢复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企业员工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其体力、脑力的消耗而直接或间接地向劳动者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和调剂成本;替代成本包括取得或开发替代者而发生的成本和由于企业的员工离开企业而发生的遣散成本。财务会计核算上需要以人力资源成本能否形成人力资本的增值为标准,进行有利于会计核算的人力资源成本的重分类。人力资源替代成本中取得或开发替代者而发生的成本其实是二次取得与开发支出,遣散成本中的业绩差别成本和空职成本属于机会成本,这些均不属于财务会计研究范畴。因此,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将人力资源成本划分为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和人力资源投资成本。

(二)人力资源成本确认 重分类后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定义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解释一致,其核算范围除了企业支付的工资、津贴、福利、奖金、五险一金等,还包括普通员工各种离职情形下按规定企业需要支付的补偿或遣散费用,可以遵照传统财务会计处理,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仅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展常规人力资源招聘、录用、保持、发展、评价和调整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是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定义的取得成本与开发支出中分离出来的一般化的职能部门管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处理;而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则是指将引起人力资源存量变动或导致人力资本增值的一种投入,包括取得成本与开发支出。由于该部分人力资源投入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可以涉及于多个会计期间,应该确认为资本化支出,该项支出形成的人力资源能否确认为资产入账则需要在基本准则框架下深入探讨。

根据基本准则的规定,将某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

首先要符合资产定义。即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非劳动者本身。尽管劳动力所有权属于劳动者个人,但在劳动用工制度普遍采用合同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取得劳动力的使用权和控制权。当取得的劳动力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并与物质资源相结合,显然也是预期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其次要满足资产确认条件。条件一: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劳动者创造的经济利益是与其他资产融合在一起的,如果属于劳动工具的固定资产和属于劳动对象的材料能够确认为资产,能够确认它们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那么作为运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力资源也应被认为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条件二:该资源有关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从人力资源投入成本的角度出发,企业花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如招聘费、培训费、安置费等各项支出本身都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这就使得以货币来相对客观的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与人力资源产权主体的产权交易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且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可以确认为人力资产。综合考虑,并非将企业拥有的所有人力资源资产化,而是将企业核心人才资源确认为企业资产。能确认为人力资产的人力资源投入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员工个体或群体具有超常的职业技能及良好的信誉,能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二是与企业签订有期限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协议,且合同协议中附带员工违约赔偿条款;三是发生的开支与取得的人力资源有非常明显的对应性或明显增加企业人力资源存量;四是投入金额在规定标准以上;五是与人力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六是人力资产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三、人力资产计量与记录

(一)人力资产初始计量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计量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以企业取得、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时实际发生的支出来计量人力资源成本,操作简单,数据客观且可验证。重置成本在基本准则中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而机会成本法是以企业员工离职使企业蒙受的经济损失为依据进行计量的计价方法,与传统会计模式相距较远。

企业通过外聘或开发取得的核心人力资源,在进入预定工作岗位并达到预定工作状态前所发生的且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各种耗费,均应计入人力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具体包括外聘核心人力资源所花费的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等,这些成本开支是企业为获得核心员工的工作技能所付出的对价,需要通过将来员工有效服务来补偿的。还包括为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发生的开发支出,如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成本,这部分员工为载体新增的人力资源应该属于企业,也应该计入人力资产成本。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展常规人力资源招聘、录用、保持、发展、评价和调整等活动所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应作为“管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在传统会计科目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人力资源支出”和“人力资产”两个一级科目,其中“人力资源支出”科目通过“引进支出”、“开发支出”、“使用支出”、“离职支出”进行明细核算。“人力资源支出——引进支出”账户属于资产类的成本计算账户,用来归集企业对外引进核心人力资源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支出。借方登记企业对外取得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企业实现目标人力资源控制权后结转“人力资产”的入账数额和未实现目标人力资源控制权转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形成人力资产的投入成本,以具体人力资源项目设置明细目。“人力资源支出——开发支出”账户同属于资产类的成本计算账户,用来归集企业对现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支出。借方登记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费用;贷方登记取得因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形成了一项被企业控制产权的人力资源而据以结转“人力资产”的入账数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形成人力资产的投入成本,以具体人力资源培训项目设置明细目。“人力资源支出——使用支出”账户是过渡性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津贴、福利、奖金、五险一金等。每月实际支付时,借记“人力资源支出——使用支出”,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月末,再贷记“人力资源支出——使用支出”账户,借方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人力资源支出——离职支出”账户核算因人员非正常流动造成职位、岗位空缺带来的直接支出以及因员工离职按相关契约或规定企业支付给离职人员的补偿费。月末该账户余额结转入“管理费用”账户借方。

另外,“人力资产”账户则属于资产类的盘存账户,核算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形成的核心人力资产初始入账成本的增减变动,借方登记人力资源引进或开发过程完成且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后所形成的人力资源初始入账成本;贷方登记各种原因致使目标人力资源转销时予以转销的人力资产成本;该账户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人力资产的账面成本,并按团队或个人设置明细目。下面举例分析几种不同途径取得核心人力资源的会计处理。

(1)企业通过外部引进取得核心人力资源。

[例1]某航空公司通过中介公司招募客机飞行员一名,该飞行员具有规定的执业资质,多年的飞行经验,其加入将大大提高飞行队伍的飞行能力与水平,提升航空公司的竞争力。现已与其签订服务期限五年的劳动用工合同,年薪36万元,按月支付;此外,还需一次性支付给原航空公司违约金10万元,一次性给予该飞行员在当地购房的补助80万元,另按飞行员两个月的月薪数支付中介公司服务费,合同中还明确了飞行员违约条款。上述款项均已付讫,飞行员已至公司报到。

上例中,公司为取得该飞行员的技能服务所发生的具体业务情况符合人力资源资本化条件,因此,人力资产初始入账价值应该包括公司为其支付的违约金10万,给予的购房补贴80万,以及中介的服务费6万元,共计96万元。

签订合同并支付该笔开支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人力资源支出——引进支出——飞行员(××) 96

贷:银行存款 96

飞行员实际报到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人力资产——飞行员(××) 96

贷:人力资源支出——引进支出 ——飞行员(××) 96

若签订劳动合同之前无法判断最终招募是否成功时,其间发生招募、选拔费用等应先计入“人力资源支出——引进支出”账户,若最终未能实现目标人力资源的取得,可将发生的费用转入“管理费用”账户。

若签订劳动合同且支付各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支后出现意外状况未能实现人才引进,可将计入“人力资源支出——引进支出”的金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根据事项发展继续核算。

若核心人力资源引进支出涵盖在合同约定的工资报酬之中,其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同水平员工的,可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今后需支付的高工资部分按一定利率水平折算成现有价值计入“人力资产”账户,应付高过正常水平的工资总额记入“长期应付款”账户的贷方,差额部分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

(2)企业通过内部开发取得核心人力资源。

[例2]某航空公司为建设高素质的机场地勤人员队伍,选拔30名年纪在35岁以下的考核优秀的地勤工作人员赴美国培训一年,支付美方培训费用450万元,培训期间生活补助等费用250万元,相关其他费用52万元。

对培训期间支付各项开支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人力资源支出——开发支出——地勤培训 752

贷:应付职工薪酬 250

银行存款 502

若该培训结束,有28名学员获得美方颁发的资质证书,2名学员未能通过。那么30名培训学员的开支将计入28名合格人力资源账户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人力资产——美方资质地勤 752

贷:人力资源支出——开发支出——地勤培训 752

(3)企业以公司股份为对价取得核心人力资源。

公司以给予股份的方式取得核心人力资源,若企业股票有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以取得股票的公允价值作为人力资源的初始入账价值;若企业股票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则以取得股份时企业净资产的份额为入账价值,借记“人力资产”,按取得的股票面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两者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股)本溢价”。

(二)人力资产后续计量 人力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应该包括人力资产的摊销、人力资产后续投入增值、人力资产的减值等。

(1)人力资产的摊销。人力资产价值并不一定随着使用而减少,可能会随着员工努力实现自我更新与自我增值。不可否认人力资源有能动性与再生性的特点,但是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与技能的更新速度之快也是事实,因此,需要考虑人力资产价值的摊销,同时也需要关注人力资产价值的提升。人力资产的账面价值随核心人力资源服务潜能的递延至以后各期,确定人力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累计摊销额的基础是确定其任职年限。只有任职年限确定的人力资产才能在任期内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而任职期限不明确的则可以按其尚可服务年限进行摊销。如果确认的人力资产是团队,则可以以该团队平均服务年限为摊销期。为核算其摊销价值需增设“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核算企业人力资产已摊销的金额。企业应在确认人力资产的当月开始摊销,直至其停止确认时结束。摊销的金额按受益对象借记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贷记“人力资产累计摊销”。此外,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有可能存在任期满后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况或任期不明确变为明确的情况,需要适时转换调整账务处理。

(2)人力资产的增值。人力资产增值是指所控制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的经济贡献和服务的潜能提高。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为了进一步开发提升企业核心人才的专业能力,提供各种与岗位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且最终实现培训目标的,为此发生的各项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该人力资产成本。账务处理同初始投入,摊销期限应重新确认。另一种情况是,权威人力资源评估机构结合核心人力资源的影响力以及其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采用科学方法开展评估,确定重置成本是否增值。可以将评估确认的增值部分计入“人力资产”,同时增加“资本公积——人力资产评估增值”,在该人力资产因各种原因退出企业或终止确认时,因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人力资产的减值测试。科技日新月异,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变化,再加上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企业需要随时了解核心人才的身体、心理的变化及其工作状况。如果出现明显影响核心人才胜任工作的情形,可根据其严重程度计提相应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例如,核心人力资源健康状况堪忧,影响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出现重大的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事件;由于各种原因其绩效评价远离预期;与核心人才相关的项目规模或效益缩小。企业需增设“人力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人力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时所计提的减值金额。发生减值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人力资产减值准备”账户。

四、人力资产处置核算

(一)确认为“人力资产”的员工临时外派 人力资产的处置,主要是指确认为“人力资产”的员工外派、退出企业或者无法符合资产确认条件时,应予以转销并终止确认。企业将确认为“人力资产”的员工在某一时间段转派往其他组织服务,取得转让收入,应该确认为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该人力资产的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账户。需要指出的是,临时转让员工收入区别于劳务收入,临时转让员工收入是出让特定时间段的员工服务技能取得的收入,是一种资产让渡收入。这种使用权的让渡是法律和行业惯例所允许,员工权益受法律保护为前提的。如航空公司在业务不足的情况下,将与公司签有劳动合同的飞行员临时转租给其他航空公司,足球俱乐部将过剩的签约球员临时转会给其他俱乐部等。

(二)确认为“人力资产”的员工退出企业 企业确认为“人力资产”的员工因各种原因主动或被动离职,需要根据情形进行账务处理。若合同聘用期内提前主动离职,企业按合同规定收取的违约金应冲减尚未摊销的“人力资产”账面价值,差额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例3]某足球俱乐部2009年引入外援一名,合同期五年,支付转会费500万元,及其他相关费用120万元,该项支出符合人力资产确认条件。两年后该球员欲转会另一家足球俱乐部,通过协商按合同规定的最低违约金700万元的80%确认转会费,款项均已收讫。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60

人力资产累计摊销 248

贷:人力资产 620

营业外收入 188

若合同聘用期满,不再续聘而离职的,应冲销相应的会计账户,借记“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贷记“人力资产”账户。若继续聘用的,附有条件,且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再确认“人力资产”。若继续聘用的,企业未提供其他条件的,仅需在备查簿中登记。若被企业主动辞退,除按离职冲销相应会计账户之外,支付的遣散金应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三)已确认“人力资产”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 若出现身体状况严重恶化、失去特种上岗资质等各种原因致使核心人力资源无法继续工作或失去核心价值的情况提前终止确认时,应冲销尚未摊销的人力资产账面价值,借记“人资产累计摊销”账户,有计提减值的,应借记“人力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贷记“人力资产”账户,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

五、人力资产财务报表列报

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列“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源引进与开发”项目。其中“人力资产”项目,反映企业各个核心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减去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应该根据“人力资产”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减去“人力资产累计摊销”和“人力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人力资源引进与开发”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完成的人力资源引进或开发项目能够资本化的实际支出,应该根据“人力资源引进支出”科目和“人力资源开发支出”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加总填列。

总之,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上述人力资源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确认人力资产,使企业财务报表能合理、规范地反映人力资源信息,而且避免因人力资源投入产生企业盈利的巨大波动,使企业各期盈利更趋合理,符合财务报告目标要求——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目前,在所有行业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财务应用并不现实,但在人力资本驱动型组织中进行试点是可行的,这些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方面投入相对比较大,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加细化,因此对人力资源的各种会计信息的需要也更加迫切,应将其作为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财务应用的主要对象。

[本文系徐丹琦主持的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民营企业人力成本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Y2011226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范文第4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47

1 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概念

谨慎性制度又称为稳健性制度,在会计行业中,可以说其地位是相当高的必要准则,适用于多个方面,能够使得出现提升资产与获益的现象,同时还能减少支出和负债,还能够对风险有一定的预防和帮助化解的作用。我国于一九九三年在《企业会计准则》内第一次提出了谨慎性规定,并在二零零一年新的规定中加重了这一原则的重要性。谨慎性规定在处理和经济有关事务时,如果有多重解决方案又得选择的时候,在公正、合理条件内,必须想办法采取最低影响所有者利益的解决方案,及时预算出可能产生的支出和损失,在获益和失利都不明确的前提下,优先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

2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2.1 在资产方面的应用

流动资产的计价过程中使用后进先出的方法,就是对该原则的运用。在我国目前主流的会计准则,企业在对存货进行处理的时候,要按照其实际的成本进行计算,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存货的实际成本,他运行的好处是可以使预期的损益更加接近实际的水平。使得最后存货的记录价值可以真实的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存货的出货价格接近最新的进货价格,可以使最新的成本增加,减少利润,这样就能降低通货膨胀引起的不良反应。

2.2 在收入方面的应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能保留对产品的继续管理权;也不能对已经出售的产品进行监管;收入的资金可以靠谱的计算;有关的利益有一定可能性进入了企业;不论何时常说的成本可以靠谱的计算。只有满足以上各要求才可以保证企业要将产品所有权带来的风险的汇报转嫁到购买者一方。这些条件应完成满足,就突出了谨慎性原则的重大意义。

企业对象面对大众,各种风险不能预知,资信情况也各有不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以及实际的经济效益都有很大差别,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面对的市场是时刻变化的,要想保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要想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想保证企业基础不动摇,就必须更好的遵从谨慎性原则。要做好坏账的预估,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甚至规避有可能到来的风险。当企业产生了应收债权,就表示实际上可能出现很多可能性,回收所有、回收大部分、回收小部分、最糟糕的是一点都不能回收。出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合理反映。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提前预算出有可能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估算出这个业务将来有可能遭受多大的损失。根据现在的条目要求,企业坏账准备时能够通过本要收的资金余额计提。或者不能回收的债权计提可以通过账龄剖析的方式,该方法是按照本该收回的款项产生时间的长短,参照以往经验来预估坏账准备的百分比的办法。账龄也就是死账产生的时间长短。虽然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及其收回的程度与应收款项过期长短并无直接联系,但是一般来讲,账龄越长,就有更大的可能性不能回收,所以企业能够按照应收款项的欠债时间长短来预估坏账准备。

2.3 在筹资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在集资的时候,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企业所有者注入的资金,还有一种是从外部筹集的资金。从外部筹集资金,存在很大的风险。从外部筹集的资金一般都会依据法律法规确认还款的一方账面还款、什么时候还款以及还款时要给多少利息。当从外部筹集的资金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没有给企业带来回报,有可能使得企业不能履行合同,迫使企业支付更多的代价,比如向银行贷款、抵押固定资产、甚至会对股价造成不良影响。最糟糕的是使得企业因此关门大吉。所以,向外部筹集资金产生的风险,就在于企业是不是可以履行合同约定,按时还本付息。

3 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和改进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

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十分健全,负债和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情况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反应。在实时运用是受主观影响很大,比如从业职工的素质、见识、经验等等,都是的计量难度变大。

3.1.2 缺乏权威性

有关审计机关和部门相对企业而言是外部部门,无法准确、及时、全面的了解实际企业的情况,对它的资本使用情况不了解,使得对企业减值准备的监管和审核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3.1.3 缺乏连续性

资产计价标准不统一,有实价和历史价两种。当实时价格比历史价格高时,资产负债表就不具有真实价值,对企业盈亏情况的真实反映产生不良影响,使得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于国于企业都是十分不利的。

3.2 存在问题的改进

3.2.1 加快理论研究步伐,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当前,我国有大量的研究都指向和规定了谨慎性原理的运用准则的具体注意事项,其中不乏具有超强实用性的观点,如:提升折旧速度,但由于此的广泛推广程度过高,就显示了在针对个别情况上的短处,还有一些观点缺乏操作性,主要体现在:计提多种减值时,作出恰当估计的准备和决策资金的可收回数额或可变现净值的大小上。大型企业基于对潜在风险的相异观念和反应,也会出现对计算出的差值或降价预防方面的巨大区别,加之会计方式选择的不固定性,增加了其谨慎性原理的实际操作困难。由此得出,会计理论界应加强对特殊现象和问题的剖析和解决上,增加其利用水平。尝试编制具体的、现实性强的应用指南,在尽量统筹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建立能被适用大多数经营方的统一标准,来做会计实务的指南针和风向标,最大范围内使其原则的应用不偏离其本质轨道。

3.2.2 完善市场报价机制

?S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入,我国逐渐建立和规范了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包括花样繁的证券市场、生产资料交易、产权商品、期货交易及房地产所占份额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有关机构及各省部门应扩大对多种价格信息中心及其报价系统的关注和维护,确定日期对各类商品的成效价格进行公布,确保各企业取得有效信息得以改正自身的不偏题弊端。而且,企业内部也应着眼于补充市场信息、价格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如网络和电子设备来与现实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为创造符合公平原则的交易行为环境做出了杰出贡献,有效避免了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可能性偏差。

3.2.3 加强信息交流,便于使用者决断

以近几年的趋势来看,众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逐渐向着对其有关报表的附注的方向发展进步着,而且,广大投资人与股东也对此种方式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缘于每个企业具有相异的背景和差距,其看待挑战和机遇的角度也有千差万别。因此,多种多样的企业甚至同一部门在不同阶段所决定的会计分析方式也一定千姿百态。不同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利益会因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差异而随之变化,这一影响也会作为管理者的依据被使用到其思想理念中。所以,其会计信息不能太局限,还应适度增加和丰富其他内容,如对其原理运用的时间、程度、步骤进行详细说明阐述,不但要反映其影响金额,必要时也可以开展全面披露事宜的原来面目和现状。提升其被利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报表者也可依此明了现实,清楚事态的进程,以便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企业会计的会计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实务;应用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比较严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严重缺失。失真的会计报表,严重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将通过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基本准则的变化以及变化之后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来说明企业应该以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为准绳,进行会计核算。

一、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原企业会计准则中后进先出法是发出存货的一种计价方法,企业为了体现谨慎性都曾采用过后进先出法 。这样尽管符合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但企业因为市场变化带来的利润或亏损将影响库存,所以不利于反映公司长期的经营情况,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将大打折扣。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终止使用后进先出法,提升了客观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更有利于实现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准确反映,满足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具体来说,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在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时,只能采用一次转销法或五五摊销法计提有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原准则中,企业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时可以选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次摊销法。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分次摊销法,不能再通过待摊费用列支以后分期摊入有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这样,防止了利用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法的改变,多计提或少计提费用,减少了人为操纵利润的几率。

二、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会计上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一类是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另一类是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我国历来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是有严格规定的,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选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如果不做调整,原方法必然不能反映出其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的方式,据此提供的会计信息很可能就不够真实、准确。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企业应定期复核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调整,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以利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三、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应用

对于资产减值准备,旧的企业会计准则没有一个专门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进行具体规定,而是在各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体现。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有一个专门的《资产减值》准则主要对长期资产减值进行规范外,对流动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生物资产等则由其他具体准则进行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后,《企业会计制度》不再执行,原会计制度对减值准备的规定将废止。

原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对八个资产项目可以计提减值准备,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8项资产减值准备。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化,增减了部分资产项目,计提减值的资产项目名称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上述8项资产减值准备中除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因核算科目变化删除外,其他7项减值准备继续保留,新增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或单独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未担保—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油气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等8项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另外还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等2项可以核算资产减值的新增科目。新增加的10项资产减值准备或损失核算科目只是因会计核算科目改变从原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中分离变化而来,其实核算内容没有实质的变化。因此新会计准则有了17个科目可以核算资产减值准备或损失,几乎涵盖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非现金类资产。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资产虚增,一方面也使财务会计报告能提供更加真实的会计信息,避免企业利用关联交易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可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都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不同资产项目的减值准备在提取时所计入的损益类科目各不相同。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为例,在过去的会计制度中无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多高,即使固定资产价值已大幅度下跌,只要固定资产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并按规定计提折旧,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固定资产余额远远不同于现在的价值。如果计提减值准备,公司应预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出来,计入营业外支出,这样,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余额更能反映其现在的状况。

原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的8项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而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绝大部分非流动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具体包括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油气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8项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冲回,其他9项资产减值准备或损失可以冲回。这表明,新的资产减值准则通过禁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转回来遏制企业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来调节利润,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利用这种手法调节利润将会越来越难。

四、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