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 实施难点 对策

一、引言

小企业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是数量众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我国就业人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经济繁荣,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加强和完善对小企业的管理,提升小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新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统一、简化以及可操作性的特点,削弱了会计管理中的主观性,简化了会计核算方法,因此更具有可行性,在《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快一年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遭遇了实施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这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增强小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一)管理部门对小企业的发展存在忽视问题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的比例不大,所以一直存在忽视的问题,比如针对小企业的融资、税收和技术需求方面,都往往存在忽视的问题,就算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放宽了对小企业的融资限制,在税收上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措施,但是这些放宽的条件和优惠的措施往往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限制了小企业的发展。

(二)小企业本身的忽视

很多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财务管理上并没有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非科班出身,大多属于小企业主的亲支近派,在财务管理上仅仅停留在收款和付款,企业领导一方面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很难做到能够根据国家财务政策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会计准则变化,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所以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期间,很多小企业并不能够有效利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提供的各种优惠措施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利益,一般只能够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满足国家财务审计要求,在贯彻执行上仅仅流于形式。

(三)对《小企业会计准则》认识程度不够

《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仅仅为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指导,同时在税收政策以及融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政策的倾斜,比如降低了贷款融资门槛,增加了贷款抵押途径,降低了纳税额度等。当然这些倾斜都是建立在完善的财务管理基础上,能够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施程序来完善财务管理,才能够满足相应的优惠条件,所以对于小企业来说,要想运用好《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就需要深刻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涵,规范自身的会计核算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但是由于受到小企业管理人员本身水平的限制,再加上企业和管理部门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宣传力度不够,这让很多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够全面的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所以在具体的财务实践中,就很难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实施,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下降,很难为企业赢得税收以及融资等方面的优惠。

三、完善《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管理部门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意识

针对管理部门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从提升管理部门认识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小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却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高成长性,不过也正是高成长性,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税收、融资、贷款方面的需求,搞活小企业,实际上就是搞活市场经济,提升市场经济的活力,因此要通过宣传和培训,加强管理部门对小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这种从上至下的推行模式能够有效的消除小企业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因为《小企业会计准则》从本质上还是为了促进小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提升小企业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性认识

首先国家宣传机构和社会媒体要对加强对小企业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升小企业对重要性的认识。然后国家管理部门要对小企业组织相应的培训,让小企业认识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比如计量方式的变化、待摊费用处理方式的变化以及税收和融资方面的变化,让小企业能够充分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为小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政策上的支持。最后就要从完善小企业的财务机构,提升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着手,因为新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本身存在一定的变化,对于财务人员需要更多的综合素养,因此小企业可以通过招聘和组织培训的方式来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四、总结

只有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严格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这不仅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准确度,更为关键的还能够让企业能够获得政策的优惠,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卫东.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及问题浅析[J]. 现代商业. 2012(29)

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 核算

一、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同

(一)建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资核算科目不同。《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工程物资”科目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

(二)停止资本化的时点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以“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为时点停止资本化,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以“竣工结算”为时点停止资本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同时也与税法规定相一致。

(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和范围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下,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计入这些资产的成本,直到这些资产在实质上已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为止。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小企业在建工程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应当根据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但对于是否区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尚需进一步明确。

例1:华阳公司2010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栋办公楼,工期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10年1月1日、7月1日和10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1 500万元、3 000万元和1 000万元。公司为建造办公楼发生了2笔专门借款,分别为:2010年1月1日,专门借款2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8%,利息按年支付;2010年7月1日,专门借款2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10%,利息按年支付。闲置专门借款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短期投资,假定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假定所占用一般借款有两笔,分别为:向a银行长期借款2 000万元,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年利率为6%,按年付息;发行公司债券10 000万元,于2009年1月1日发行,期限5年,年利率8%,按年付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如下:

第一步,计算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2 000×8%+2 000×10%×180÷360-500×0.5%×6=245(万元)

第二步,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4 500-4 000)×180/360+1 000×90/360=500(万元)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2 000×6%+10 000×8%)/(2 000+10 000)×100%=7.67%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500×7.67%=38.35(万元)

第三步,计算建造该办公楼应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金额,即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之和283.35万元(245+38.35)。

第四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2 833 500

贷:应付利息 2 833 500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同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规定,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进行比较,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分摊)。《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不需要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及其现值,也不需要与公允价值比较孰低。这与《企业会计准则》有所不同。

例2:a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从b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一台塑钢机,租赁公司购置设备的成本为700 000元,公允价值700 000元,租赁期为3年,自租赁开始日每隔6个月于月末支付租金150 000元,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6个月利率)。租赁期满,a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机器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 000元。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如下:

第一步,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的金额=150 000×6+1 000=901 0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50 000×(p/a,7%,6

)+1 000(p/f,7%,6)=715 641.3(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大于公允价值,租赁资产应按公允价值700 000元作为入账价值。

第二步,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901 000-700 000=201 000(元)

第三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00 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01 0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901 000

三、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核算不同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必须满足两项条件: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计税基础的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符合以上两项条件的大修理支出在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摊销时,借记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有差异,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大修理支出与税法中的大修理支出并不是同一概念,“大修理支出”的提法在会计上逐渐淡化并被后续支出取而代之,而这一提法在税法中仍然继续使用。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强调“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并没有数额的限定;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就算其支出数额超过50%,也只能计入当期损益。

四、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费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小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制造费用”科目;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五、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因此本着简化核算的目的可以不计提。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首先应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发生减值的可能性,若存在也就是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为使固定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能够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应在资产减值确认后,将减值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做相应调整。

例3:2011年12月2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原价42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40 000元。 2012年12月31日资产发生减值,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200 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按年计提折旧)。按《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如下:

2011年12月25日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420 000

贷:银行存款 420 000

2012年计提折旧金额为:(420 000-40 000)/4=76 000(元)。

借:管理费用 76 000

贷:累计折旧 76 000

2012年12月31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000

计提减值准备后每年计提的折旧金额为:(200 000-40 000)/4=40 000(元)。

借:管理费用 40 000

贷:累计折旧 40 000

六、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盘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过渡,盘盈净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之后进行差错更正。通过调整所得税、利润分配等使企业的报表更加透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为调整利润的可能性。

例4:某企业于2012年8月20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五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2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

算如下:

盘盈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200 000

贷:累计折旧 100 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000

调整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 00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 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7 500

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 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 500

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小企业在我国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的比例已经占到90%以上,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符合小企业特点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维护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初次颁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将面临着如何应对、合理规划的现实问题。

一 恰当的盈余管理是小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合理巧妙的盈余管理措施,是企业经营战略和管理策略的需要,也是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相同的经济业务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下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就会能得出不同的财务报告信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除了合理的内部控制和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外,盈余管理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不同选择来管理盈余、调节利润。

新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较为简单的核算要求和方法,这就必然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企业盈余管理策略的有效使用。但是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同时赋予了小企业选择执行会计准则的权利,小企业依然可以通过选择执行会计准则来运用盈余管理措施实现企业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二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

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发现主要具有三方面特点。

1.会计核算力求简单

《小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相对简单的核算要求。例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五种计量属性,而对于小企业只是规定了历史成本一种计量属性;由于小企业不在公开市场上筹资,其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银行、税务部门及其管理者和所有者,所需求的会计信息比较简单,为此不要求小企业编制《股东权益变动表》,会计披露的内容也大为简化;另外《小企业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了需要进行职业判断的业务类型,使得特殊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清晰明了,加强了可比性,降低了对小企业财会人员业务能力的要求。

2.借鉴国际惯例,通过差别报告制度降低对外报告成本

由于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很难真正分离,企业所有者在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而不必像公司制企业一样完全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获得;另外,小企业的交易类型大多固定不变,业务简单,如果要求提供过分详细复杂的账务处理和会计报表,必将增加财务会计操作成本。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实行了有差别的财务报告披露制度,更好地体现了成本效益原则。

3.对会计实务的处理采用了相对简单的核算方法

针对小企业交易类型相对固定、业务简单、特殊业务少的特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会计实务的处理采用了相对简单的核算方法。具体体现如下:全部资产都按照历史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期末计量,不在期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取消权益法;每期末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以及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的核算采用了与税法一致的方法;在确认收入实现标准的条件中减少了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避免了人为调节利润的可能性,并且收入确认的时点与税法规定的所得税及增值税的确认时点基本一致等。

三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选择对小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按照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但是这一规定不是绝对的,小企业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选择执行。既然准则赋予了小企业选择执行的权利,小企业就应该针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不同影响,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角度,综合考虑企业会计成本的承受能力、未来公开募集资金的可能性等因素,选择本企业最适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不同选择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同准则下各期折旧额的不同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对于企业发生的某些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其账务处理往往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进行会计估计。既然是会计估计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臆断。《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折旧额的计算方法以及到期报废处理时的预计净残值应当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复核一次。一般而言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比较大,每年计提的折旧额都会对当年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只要有证据证明其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最初的估计数有差异,就可以通过会计估计变更,重新计算各期折旧费用,形成不同的会计盈余。而且这一变更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不进行追溯调整,简化了相关帐务处理,便于通过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修正各期会计利润。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如果企业期末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采用了与税法一致的方法,就很难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作出不同的会计估计。

2.不同准则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的不同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在符合本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该项资产的成本;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并且都要与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相挂钩;如果相关资产的构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以外的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超过专门借款的部分按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应予资本化的金额,既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一般借款的利息也允许资本化。更为宽泛的资本化条件给企业盈余管理带来了更多空间。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负债利息费用的处理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在应付利息日计提。在没有采用实际利率的情况下,自然不存在为计算实际利率而估计贴现率的问题,减少了人为估计的因素。另外,企业在固定资产开始建造至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均可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不必与资产支出数挂钩。这虽然简化了借款费用核算过程,但可能会导致资本化金额夸大,多计固定资产价值,少计本期利润。

3.不同准则下计量属性的不同选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有条件的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例如,在债务重组中重组双方均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债务重组收益。重组中原债务的帐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是作为资本公积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与此同时,债务人转出的非现金资产也要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处置收益,其重组收益将会直接反映在利润表中。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改善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还有诸如按公允价值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期末计量等等,也有着同样的盈余管理效应。

《小企业会计准则》仅仅规定了历史成本一种计量属性,即对所有会计要素的计量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减少了盈余管理空间。

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股票 小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账务处理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并鼓励微型企业参照执行。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或主体)。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不涉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依照国外法律设立的企业。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1)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三种例外情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得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3)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者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是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小企业会计准则》,采取“自由选择、单项标准、一以贯之”的原则。大中型企业则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 投资股票的不同划分

本文所论述的购买股票,是指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股票的划分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短期投资,是指小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下同)的投资,如小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股票的相关账务按照短期投资计入。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股票的划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九条规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股票的相关账务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

三、购入股票和收到现金股利的账务处理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以支付现金取得的短期投资,应当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计量。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不计入短息投资的成本。”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

六、其他

(一)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

企业投资股票,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无论是参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都确认为投资收益。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因账务处理都相同,所以在此不做详述。

(二)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1.如果企业购买股票、处置股票在同一个会计分期,则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相同。

2.如果企业购买股票、处置股票不在同一个会计分期,则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利润总额影响有差异。(1)期末股票价格上涨,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相比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会增加利润。因为股票价格上涨,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会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利润总额;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做账务处理,不影响利润总额。(2)期末股票价格下跌,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相比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会减少利润。因为股票价格下跌,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会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降低利润总额;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做账务处理,不影响利润总额。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2011[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5篇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特点

1.账务处理简便务实

第一,《小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的方法规定,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第二,债券折价或者溢价改变了原有摊余成本计量的方法,采用直线法;资本公积仅核算资本溢价,也就是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第三,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简化了所得税会计处理;减少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工作量;简化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

2.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起了小企业账务处理的整个规范体系,促进其完善建账建制过程,实现企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小企业实施有效财产保护控制,展开及时有效的经济分析。在推动小企业的会计水平上,起了促进作用。《小企业会计准则》通过促进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和完整,提高了小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成效。

3.充分运用国家优惠扶持政策

《小企业会计准则》借助减少职业判断内容,以满足税收需求。随着会计核算与税法一致性的提高,小企业纳税调整事项减少。近几年,国家对于小企业给予了丰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特别是从税收、财政、立法等角度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措施,这对小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4.降低企业贷款风险

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弱,经营较为分散,大都面临银行信贷吃紧,融资难等问题。小企业并未实现两权分离,应更为注重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如银行、税务机关等。只有当小企业提供高质财务与会计信息,银行决策才符合小企业利益。《小企业会计准则》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制度基础,对降低和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有积极作用。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1.内容框架对比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框架由正文和应用指南构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结构则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构成。通过比较,《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框架结构基本类似,主体部分均为准则和应用指南,体例按章节设计,体现了两者的有效衔接。

2.适用范围对比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小企业界定为不承担公众责任的内涵,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力求与国际趋同。另外,考虑到与现有《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衔接。而《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

3.会计核算对比

对比会计核算存在四方面差异:一是资产计量属性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据实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多元化的资产计量法;二是短期投资核算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短期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而《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4类,针对不同金融资产种类采用差异性核算方法;三是固定资产核算差异。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税法一致的原则体现在《小企业会计准则》,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公允价值较低者入账;四是所得税核算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应付税款法,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三、启示

1.体现准则的协调与统一

小企业在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遇到该准则中未做具体规定的业务,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这体现了两个准则的兼容性;因规模或性质变化,或小企业上市发行证券,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统一会计标准的初衷。

2.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小企业会计标准通过《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得到统一,会计信息可比性获得提高,使会计处理更简化且可操作性更强。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督促小企业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有助于税收征管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