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主体,商业银行会计是则是商业银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础。会计工作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流转起反映、核算和监督作用。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能促进银行的经营,反之则不能将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到位。

一、银行风险的发生一般在会计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会计内部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人士还有认为建章立制、发送红头文件就等于建立了内部控制,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弱化了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刚性。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飞速发展,已经进入数据大集中时代,结合现今的云计算,使传统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而也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会计核算方面的风险

会计核算处理是银行的基础工作,也是银行业的立身之本,银行系统一直就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如果这些铁的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底、不到边,就会给银行带来风险。由日常业务到存贷款发放,从会计科目的正确使用到帐务的处理和报表的编制;从手工记账到电算化云计算处理,每个环都存在着风险。

(三)银行结算风险

主要指银行会计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一是支付风险,如票据的变造、伪造风险;二是章证押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三是虚构合同和重复抵押的风险;四是信用卡诈骗的风险;五是电子汇划业务存在的风险。

(四)会计管理风险

一是商业银行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漏洞风险;二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风险,主要是基层业务部门授权落实不到位,密码管理不到位,查库实地落实不到位,清装钞双人操作不到位,以及上门服务等交接制度落实不到位。此外重要空白凭证随意搁置,电脑管理员泄漏程序保密指令,等等这些都会形成银行风险。

二、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在操作风险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商业银行会计工作是把控银行风险的第一关

商业银行会计实质就是银行货币经营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商业银行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延后、失真和不全面,就会使银行经营者决策失误,而形成银行经营风险。所以银行的经营者和决策者,要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拿到手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

(二)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产生

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各项业务的办理都是人在操作,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严格遵守业务的操作规程,不折不扣地按规定处理各项业务,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

(三)加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才能有效化解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隐藏在经营的各个环节,但我们不能惧怕风险,谈风险色变。我们要正视风险,通过科学管理来预判风险,分析产生的根源,研究风险发生的过程,堵住风险发生的漏洞,化解风险。我们要不断依据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我们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对会计业务和资金流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查、监督、审计,从而把风险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三、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管理,则是摆在银行经营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防范和和化解银行操作风险则是现代银行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一)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商业务的风险管理

化解银行会计风险,要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来做,按新巴塞尔协议等关于银行经营的标准和条件,建立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金融监管部门要完善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手段,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管内容上,严格市场准入;要求各家商业银行要守法经营,不越边界,不踩红线。

(二)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就是要防范会计风险,将风险控制落实到实处。一是转变观念,转换思路,将管理控的制度落实到会计核算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将风险监管的关口前移,完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二是扎实有效开的展会计内部控制活动,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流程进行认真梳理,把好每一个制度的关口,将内部牵制落实到位。提高领导和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最终还是一个员工素质的问题,好的制度如果只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执行不到位,就达不到制度的效果。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完善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制度。四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益更新,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计算机技术在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上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适当修订,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须重新设计,会计劳动组合也要适应新的变化。

(三)建立完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013-02

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在次贷危机到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应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持续下调经济利率,对经济秩序造成了影响,发生了世界范围的金融经济危机。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风险防范制度进行创新,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根据次贷危机影响的规律和特点,制定适应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发展的金融产品风险防范制度,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国的经济损失,避免次贷危机对商业银行的不良影响。

1 简述次贷危机和商业银行

1.1 次贷危机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次危机主要是美国的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造成的。产生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级住房按揭贷款,产生了一定的次级债务,美国政府为了调节经济,持续地进行利率下调,引发了经济的动乱。次贷危机产生,可以说是经济杠杆效应的失常、过分的证券化和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影响范围极广,很快地从单一的证券市场波动到整个金融市场,对全球范围的金融经济都造成了影响。

1.2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业务是进行工商业的存款和放款,主要的经营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相比较其他的银行来说,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主要是货币和货币资本这两种特殊的经济商品,主要的经营对象是金融的资产和负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还体现在经营业务上,跟一般的银行和专业的银行相比,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范围更加广泛,种类更加全面。例如,商业银行有门市服务,可以进行零售的金融业务经营,还可以进行大额信贷。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了重大的比例。实现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创新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害,保护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2 从金融产品的角度分析次贷危机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和影响。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通常是指货币和货币资本,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济收益,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次级贷款存在一定的问题,充分体现了资产的不稳定性。风险投资是一些资产投资人员,重新整合存在问题的资产,获取新的经济效益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一些存在问题的资产,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风险防范,与时俱进地对风险防范制度进行创新,才能在次贷危机中降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风险。

次贷危机产生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分散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和流动风险过高。这个因素,出现了美国的证券化现象,主要表现是美国投资银行,把和次级贷款性质相同的按揭贷款,在次级债市场通过债券的形式进行出售。美国次贷危机金融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债务抵押证券,是以次级按揭的按揭支持证券作为基础,进行资产的重新整合,然后发行的一种新的证券化产品。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证券化过程中,实现了信用风险到债务抵押证券投资者的转移。因为信用风险程度的不同,所以转移的过程中,也会按照实际的风险情况,转移给不同档次的债务抵押证券投资者。在风险转移过程中,信用违约互换类别的金融产品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信用违约互换可以增强高级档债务抵押证券的信用程度,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信用违约互换还可以构造风险较高的合成债务抵押证券,通过对次级按揭风险的承担,获取经济效益。金融产品实现了风险转移的市场化,扩散范围广泛,可以有效地降低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经济影响。

金融产品是次贷危机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条件,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承担量,可以有效地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降低次贷危机对金融经济的影响。所以,对我国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防范制度进行创新,可以在次贷危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性。

3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防范的创新

3.1 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

次贷危机下,避免大范围的金融经济冲击,降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以对风险防范制度进行创新。实现风险防范的创新,可以从商业银行本身的管理制度进行。例如,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主要的资产是金融产品,最大的影响就是银行的信用风险。因为银行的业务经营、经济效益的提高,都需要具备自身良好的信用程度和信誉水平。拥有良好的信用,可以让客户放心地办理银行业务,有利于银行工作业务的实施,可以减少次贷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降低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3.2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在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管理过程中,创新风险防范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根据风险管理制度,在银行中全面地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对金融经济风险进行统一的测量,有效地进行风险预防和控制。对风险防范制度的创新,要求商业银行与时俱进地进行风险制度的完善。例如,在次贷危机中,结合我国的金融经济管理制度和政策,根据商业银行实际的发展情况,通过新的风险测量模型的应用,针对风险管理的问题,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有效性,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次贷危机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3.3 提高风险防范的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企业竞争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商业银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次贷危机下,提高商业银行发展的稳定性,减少经济损失,需要创新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做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风险防范的创新工作,需要提高风险防范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例如,商业银行定期地对风险防范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时刻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经济信息,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模拟可能出现的风险,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哪些影响,分析研究和讨论之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地进行创新训练,才能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的全面防范。

4 结语

次贷危机下,提高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风险防范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次贷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创新风险防范的管理制度,是提高风险防范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经济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所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降低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可以根据商业银行和次贷危机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风险防范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姚良.次贷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

范[J].上海经济研究,2009,20(10):75-76.

[2] 张西贝.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风险防范[J].时代金

融,2012,25(4):136-137.

[3] 刘诗余,张雪娇.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J].贵阳学院学报,2009,20(1):94-96.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政府监管

很久以来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其特殊性越来越显著,尤其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及公司治理的重要性。1999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的《加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使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一般公司治理理论简述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委托理论。自Berle and Means于1932年提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观点后,公司治理问题一直被界定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人”问题(Fama and Jesen,1983),由于20世纪70-80年代公司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为特征的美国公司,故80年代以前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以委托理论为代表,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护股东的利益,确保股东的投资能得到回报。二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起,公司治理研究逐步扩展到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公司中所有权结构较为集中,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问题,该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销商以及所在社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定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因此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和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及其特殊的治理问题

最初,人们假设银行中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行为与理论中的一般企业是一样的,但是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中介机构具有与普通股份制公司不同的性质,这些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和治理机制也不同于普通的公司。Macey and O’Hara(2003)主要从银行特殊的高负债经营的资本结构出发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由于银行的自有资金仅占到10%以下的比例,使得银行的所有者具有投资于高风险活动的动机,从而侵害了只得到固定回报的存款人的利益,并且较低的权益负债比例使得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流动性不足从而陷入挤兑的困境。Arun and Turner(2004)从银行的信息不透明性着手评述了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他们认为由于银行的信息有很多是不易披露的,故其信息不对称要比一般企业严重的多,这便使得银行的管理者具有充分的动机和可能去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侵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除此之外,Caprio and Levine(2002)认为信息不对称还将使得银行的竞争要远远小于一般企业,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也正是处于自然垄断地位。政府监管作为银行特殊的治理机制给银行带来了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殊的治理问题。Ciancanelli and Gonzalez(2000)认为政府的介入使得银行内部的委托关系变得比一般企业要复杂,委托不再仅仅是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监管部门与管理当局以及债权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的不是契约关系,更多的是行政上的关系。Caprio and Levine(2002)认为伴随政府监管而来的问题还有:银行在吸收存款时对那些没有保险且有动机对银行进行监督的大额存款失去兴趣;监管对银行准入和并购的限制降低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最后,政府监管本身也存在委托关系,这样的委托又可能造成监管目标的偏差。李维安和曹廷求(2005)对商业银行特殊性的总结可谓是国内在此领域较典型的研究总结,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导致了其特殊的治理机制,其中除了监管这种特殊的治理机制之外,他们还对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并购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特殊性。但是大多数研究认为除了政府监管这种特殊的治理机制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一般公司的治理比较类似,其特殊性并不十分明显。

三、商业银行主要的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既有内部又有外部,一般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主要是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和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制度,而外部的机制除了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并购压力之外,债权人及银行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商业银行治理而言,其最具特点的治理机制是普遍存在的政府监管。

1、普遍存在的政府监管。政府对银行的管制要比其他行业严格的多,政府监督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参与银行管理,同时还对银行其他的治理机制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治理机制的一种替代物。Arun and Turner(2004)认为由于商业银行信息的不透明性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更小,因此需要更强的公司治理机制。他们认为政府监管是由商业银行的自然特性决定的,目的是为了要保护存款人和整个金融系统。Levine(2004)认为政府监管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者,解决信息严重不对称及法律上的欠缺损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的问题。Ciancanelli and Gonzalez(2000)总结了政府监管的主要工具:审慎的监管(比如最低资本水平),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政策和存款保险制度,限制竞争的政策。他们认为监管部门把降低风险、维护系统稳定作为重要的目标,监管促使银行在经营时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更多的应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公共利益。同时他们认为监督不仅是对银行内管理人员和股东的监督,还有对市场的监督,使得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是有管制的市场,然而这些政策又会使银行在管理时出现新的问题。由于监管对竞争和银行兼并的限制使得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缺乏竞争,并购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使得债权人的监督动机消失。由此很多研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没有必要存在的(Caprio and Levine,2002;Macey and O’Hara,2003;Nam,2004),并且有实证研究支持这一观点,洪正(2005)运用理论模型研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一定要有审慎的银行监管作支撑,而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则是不必要的。Caprio and Levine(2002)认为银行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司治理、降低风险,但是银行业的不透明性使得要实现这一点很难,并且监管部门和监督者会很快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委托关系。政府监管不仅本身会给银行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其在发挥作用时的方式选择也会使得效率不同。Levine(2004)总结了政府监管发挥作用的方式,认为监管的效率会因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当政府监管是银行家官僚主义或官方监督管制时将会导致政府监督的无效率,会由于其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降低了银行公司治理的效率;有约束的官方监督使监督者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令监督人独立于银行,从而使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动机,降低管制俘获的可能性。同时他们的研究发现独立监督降低了权力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监管授权于私人部门,并且他们找到了理论支持认为私人监管将是最好的提高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督方式。

2、外部治理机制。外部的监督力量主要依赖市场和债权人,然而大多数研究发现普遍存在的政府监管限制了市场的竞争。并购会给企业的管理者一定的压力使他们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这种治理机制却很难在银行业发挥作用。Ciancanelli and Gonzalez(2000)认为政府限制竞争的主要手段是银行准入和限制银行的兼并和收购,银行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并购压力比一般公司要小很多,使得他们具有充分的动机和可能去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侵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Caprio and Levine(2002)运用公司治理的标准理论从全球的视角探讨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本质特征,在对银行并购机制的研究中发现,由于银行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银行的并购成本过大,外部投标人很难得到足够的信息发起并购,也就不会对管理者形成并购威胁,另外监管对银行并购的限制也使得并购机制难以实行并发挥其作用。企业另一重要的外部监督力量来自于债权人。银行最主要的债权人是小额的存款者,由于他们的债权非常分散,使得其对银行的监督作用很难发挥。同时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容易受到股东和管理者的侵害,政府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推出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人保险制度(Arun and Turner,2004),这一制度确实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并且控制了系统风险,但是由于不论银行经营的如何债权人均能得到固定的收益,债权人对银行的监督激励消失,银行的外部监督力量荡然无存。

3、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由于政府对市场和竞争的限制及存款保险制度等措施使得银行外部的监督机制变得很弱,因此就更加需要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与一般公司治理相同,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主要是董事会和对高管人员得激励机制。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享有对高层管理者雇佣、解雇、发放薪酬的重要权力,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监管(1999)中对董事会的作用做了简单的归纳。Macey and O’Hara(2003)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银行总是能够通过吸收新的存款来弥补银行资金的缺乏,所以银行与普通公司相比会更少的收到流动性不足的威胁,因此银行中董事会的主要作用不是维护其流动性,而更主要的是对于杠杆作用、风险的平衡能力。现有文献对董事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的规模和独立性上,Nam(2004)指出董事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为了实现董事会的有效性,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董事会结构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的作用和行动;信息获取渠道和独立董事的普遍支持;直接补偿和责任。为了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必须拥有足够的非执行董事或独立董事。Macey and O’Hara(2003)则提出由于银行的高杠杆作用以及资金和负债的不匹配,要求董事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固定要求收益的债权人负责,银行的董事会应建立更广的治理范围。虽然政府监管对银行有一个监管作用,存款保险制度也使得对银行董事会职责的要求降低了,但是董事会的作用还是不可缺少的,董事也应继续行使其职责。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被认为是商业银行另一主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以股票作为对CFO的补偿的激励机制被广泛采用,事实上一些研究发现权益补偿与公司绩效之间有一个正相关关系(Morck,1988;McConnell and Servaes,1990;Frye,2001)。Nam(2004)总结了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认为权益激励是缓和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能够降低监督成本。但是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透明性,银行的短期绩效可以以损害银行长期健康运营为代价而被简单操作出来,这使得该激励机制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

四、结论

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最主要的特性是其严重的信息不透明性和高负债经营的资本结构以及其与政府当局割舍不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大多数文献都承认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兴起的时间很短,此领域目前的研究仍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认为首当其冲的还是政府监管引起的负外部性问题。由于多种原因使得政府监管成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既然我们不能取消政府监管,那么就应该尽量解决他的存在所引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Levine: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A Concise

Discussion of Concepts and Evidenc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404,2004.

[2]Macey and O'Hara: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FRBNY Economic Policy Review,2003.

[3]李维安、曹廷求: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城市银行绩效—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管体系;金融架构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139-02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简述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由于对风险控制的失误,造成商业银行资产出现部分或全部损失的资产。狭义上,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也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就是指借款人未能按贷款合同的规定全额进行还本付息并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

(二)不良贷款的分类

在大部分国际信贷体系中,一般实行五级分类法。它是根据商业银行已发放贷款的质量和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从优质到劣质划分为五类,即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对如今整体状况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仍然存在严重问题。尽管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长期极力控制其不良资产规模,而且银监会等有关部门也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快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避免商业银行的“高拨备”与“高不良”并存,使银行业能更好地“轻装前行”,但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一直呈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整体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已经大幅上升到1.27万亿元,同比急速增长51.2%。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

(一)宏观因素

1.通货膨胀严重

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货币发行速度更快,广义货币M2的增速长期都是GDP增速的2―3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底,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为13.3%,而当前GDP增长速度却只在6.9%左右。通货膨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繁荣,但也同时导致了货币贬值的现实问题,更是造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一定规模上的膨胀,增加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隐性回收成本,阻碍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稳定回收。

2.法制建设相对迟缓,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在企业归还银行贷款方面对企业给予相当程度的保护政策,法律规定的破产企业的债务清偿顺序对银行贷款的归还极为不利,通常情况下,银行贷款的归还往往被安排在最后。

监管体系方面,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普遍偏重于监管金融机构经营的合规性,而长期缺乏对商业银行风险性监管的意识,同时也缺乏相应完善的监管法律和监管体系,导致无法深入监管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发展;除此之外,我国银行对于贷款企业将资金实际用于何种途径往往监管松懈,以至于存在将贷款挪用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高风险领域,使得隐含的不良贷款比例上升。

(二)微观因素

1.银行自身经营管理问题

银行为了拓展其业务范围或扩大市场份额,减少了对于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很多银行领导在经营管理上急功近利,存在大量片面追求利益的行为,导致商业银行忽视长远高质量的发展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银行这种为了求得利益而忽视风险控制的行为,导致信贷工作人员重业绩轻管理的现象,造成了不良资产的大量隐性积累,最终对银行的持续发展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危害。

另外,银行还缺乏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信贷管理体制。在银行贷款发放、管理和收回过程中,存在着各个环节脱离,各部门和员工配合不到位,失职与责任追究、奖励与利益脱节,造成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贷款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同时,银行各部门缺少相互制约的机制,而员工素质及责任意识的低下也会导致发放的贷款中有很多不合规格的关系贷款,甚至不合格的高危贷款,以至后续催收往往很艰难,造成银行的贷款问题难以解决。

2.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

中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占比较大。但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在经营中风险比较大。一方面,规模相对较小,且缺乏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缺乏正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更是大量使用低效率的家族式管理,公司管理权力与责任混乱,经营的目标不清晰,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及科学化决策机制不完善,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相应管理的优势。一旦市场环境出现变化或经济出现波动,这些问题将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导致企业经营的风险急剧增大,从而威胁到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及业务运作。同时,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意识比较差,使得由于银行荒废债务导致的不良资产数量不断增多。

三、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

(一)执行不良资产清收和重组转化等手段

不良资产清收,即对于无力偿还商业银行贷款,或者存在恶意拖欠贷款、财务状况恶化明显,不符合商业银行贷款安全要求时,及时通过诉讼等手段,强制追偿其拖欠款。例如,拍卖企业各项资产,利用获得的资金归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以求及时了结商业银行的贷款,避免贷款风险进一步增加及恶化。而相对而言,重组转化则是通过企业或者债务重组以及资产转化等手段处置不良资产。这两种手段在实际处置不良资产中使用的频率都非常高。例如,通过现金清收和重组转化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商银行2014年总共处置不良资产1 060亿元,其中有大约2/3是通过现金清收和重组转化进行处置的。可见,这两项措施有极好的实用性。

(二)打包出售不良资产

通过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分解整合,对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的打包出售,利用可以预见的收益吸引投资者及其他机构,利用这些吸纳的现金流进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同时对于投资者给予一定程度的回报。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和基金化,利用Y本市场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三)通过坏账准备金核销不良资产

坏账准备金就是按照有关规定,商业银行每年必须从其利润中计提一部分资金,用于应对可能产生的不良资产的风险。通过充分有效利用商业银行自身的坏账准备金,及时冲销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在牺牲部分利润的前提下,以保证商业银行资产的健康,避免不良资产逐步的恶化。

通过不良资产核销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资产的数额以及不良资产率,同时降低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在2014年总共核销其不良资产383.6亿元。

四、防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建议

(一)加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近年来的经济下滑问题,导致了许多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最终难以归还贷款,造成了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因此,政府应该尽力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改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使企业走出困境。努力建设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在政治经济体制方面的限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作用,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市场机制。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建立健全金融监督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有关贷款法律体系,严厉打击恶意拖欠贷款的行为;同时,规范贷款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切实保障银行的债权,为银行强制征收J款提供法律依据,以改变我国信贷市场法律长期短缺的状况。因此,应建立健全贷款的监督机制,做好贷前、贷中、贷后各个时期的监督工作。

(三)银行加强自身经营管理的完善

在贷款发放时,银行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严格审查申请贷款的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状况、偿还能力等情况,尽量执行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提高贷款安全性,防止不良贷款产生。在发放贷款后,应该紧密关注贷款企业或者个人的贷款使用情况,防止贷款人挪用贷款,同时关注抵押物和担保人的情况,防止抵押物损毁或担保人出逃。对于企业经营不善,兼并或者破产清算的,银行应及时参与其中,防止银行债权遭受损失。

最后,银行应该加强员工素质建设,强化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以更好招揽贷款业务、审查风险、催收贷款等。同时,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防止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发放不合格贷款,或者片面追求业绩而忽视风险的行为,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

(四)企业应努力改善自身经营状况

企业自身应该努力改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归还银行贷款。一方面,企业应该重视提高经营者、管理者及普通员工的素质,加强对企业员工专业知识及个人素养的培养,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进行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依靠人才、技术和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使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能不断生存并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原则,遵守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于向银行或其他途径的借款,按时归还,以保证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晨.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3,(6).

[2] 李行.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措施分析[J].现代营销,2015,(1).

[3] 李国宗.从法律角度探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8).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额信贷;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33-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结构的变迁,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要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与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资本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一系列的风险,既有商业银行在进入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微观风险,也有资本市场在面对商业银行的融入进程中所面对的宏观风险。认清风险,同时找出一条降低、化解风险的道路,能有效提高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加快金融体系现代化步伐。

一、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现状分析

自从1983年国务院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在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四大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历了扩大发展、深化改革、改革攻坚等阶段。据统计,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超过80%。

对资金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向商业银行进行借贷来达到间接融资的目的。即使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仍然是以通过商业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因为相对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而言,间接融资具有社会安全性较高、保密性较强、可以及时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等优点。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制度的逐步健全和融资企业需求的变化,直接融资凭借其筹资规模和风险度不受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规模及风险管理约束、具有较强的公开性、在市场竞争中优化资源配置等优点,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呈上升之势。

作为以直接融资为主要特征的资本市场,随着传统业务的进一步优化,相关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使其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来优化其资产结构。使商业银行便于在充分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限度的盈利。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进入资本市场,成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截止目前。我国共有14家商业银行在A股市上市,其中7家银行在H股上市。

特别是在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积极地货币政策,使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贷款余额由2009年初的32万亿元猛增到年末的42.56亿元,同比增长32.99%,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这时,商业银行就可以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增加其资本充足率。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依托资本市场,完善其自身功能,逐步完成由“信用和支付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变,进而丰富了资金清算结算、金融资源配置、金融风险管理和国民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但是。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在组织结构层面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势必会给二者带来运行机制的变化,产生新的风险因素。在银证融合的情况下,在金融业传统风险因素之外。还可能由于金融体系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产生风险分布和作用机制方面的变异。例如,以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特征的商业银行,将可能产生其他类型的风险取而代之。此外,资本市场在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庞大支付结算网络的商业银行进入后。任何商业银行出现风险,势必会影响到资本市场上银行板块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从下图可看出,沪深300指数变化趋势与银行股指数相似,且略微滞后于银行股指数。

二、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上市导致的风险

商业银行上市面临的首要风险就是能否成功上市,即上市失败风险。引发该风险的关键性因素就是IPO定价难题,如何合理确定IPd价格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股票IPO定价主要被两个方面决定,一是股票的内在价值,二是合适的IPO发售机制以充分发掘市场需求。由于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和上述因素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上市过程中的IPO定价可能存在抑价现象,一旦出现定价不合理,就存在着不能实现新股销售的既定目标,难以满足筹集资的需求,导致发行失败的可能,最终付出高昂的成本。

其次是声誉风险,即在上市过程中,商业银行所出现的意外事件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同其他上市企业一样,将成为投资者所关注的目标,同时外部审计、评级机构的进入。将会使信息披露大大增加,导致原先潜在的问题得以暴露。虽然这些问题的暴露能及时化解商业银行的潜在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问题的暴露必将削弱对该即将上市商业银行的信心,进而影响对其股票价值的评估。最终也波及到上市的成功性。

再次是商业银行是否具有长期的抗压能力,来应对上市过程中所面对的法律风险压力、财务管理压力、公司治理不完善和自身股价不确定波动的压力。上述压力将贯穿于整个上市的过程中,具有持续性,因为商业银行从开始准备上市到最终上市通常要经过数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一旦出现违反法律法规、财务欺诈、股权结构不合理、私自挪用信贷资金造成股价波动等问题,将会受到来自司法、行政监管力量的干涉与惩罚,造成投资者对其综合经营能力的质疑。

最后是商业银行再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矛盾争端及负面影响。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发达,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法规和监管机制,不少国有企业上市的目的仅是为了“圈钱”。而非建立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融资平台。而我国现有银行业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对资本金需求旺盛,融资需求缺口较大,这些现状导致部分投资者会担心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的目的性,以及相应产生的再融资风险。

(二)商业银行进入股票市场后面临的风险

商业银行成功上市、进入股票市场后,面临的首要风险当属股票市场的风险,主要包括股票资产波动风险、融资融券交易风险和间接性融资的违约风险。

股票资产波动风险即商业银行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当商业银行持有股票资产,且当其长期、持续下跌时,商业银行必须要提取足够的资产损失拨备,以覆盖风险。如果持续时间长、金额巨大。商业银行必然会面临连续的经营亏损,与此同时,亏损程度还将会随着股价的下跌而加大,导致恶性循环,形成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

融资融券就像商业活动中的赊买赊卖一样,如果到期时买卖双方能按约定,补足货款或商品,那么这笔交易节约了现金,也促进了商品流通。但如果不

能则信用链条发生断裂,会引起连锁反映。造成市场混乱。目前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投资理念尚未成熟,众多投资者将其视为短暂的投机市场,这就导致融资融券交易风险凸显。

此外,商业银行上市之后,自身原有的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到目前为止,不管商业银行进行怎样的创新改革,其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业务为主营业务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尽管伴随着商业银行创新,各类新的风险逐渐显现,但其信用风险仍然是最大风险,需要防控,不可能因为商业银行上市而发生根本性转变。截止2009年末,我国损失类贷款余额627.9亿元,较2008年末上升了58.1亿元。损失类贷款的上升,说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仍有扩大的可能。此外。涉及到资产与债务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处于被动调控的利率风险和商业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等同样是商业银行需要长期面临、防控的主要风险。

三、资本市场在接纳商业银行后存在的宏观风险

在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相互融人的过程中,除了要认清商业银行面临的各项微观风险外,更要对资本市场需正视的宏观风险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防范对策,防患于未然。

第一是金融体系风险。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同属于金融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对接融合极有可能引起一个风险共振,也有可能将银行业的风险演化为金融体系风险,进而导致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非系统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从而加大国民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上市不用于其他行业,它的资本在随股市涨跌而变动的同时,放贷能力也随之改变,进而又作用到股价的变动上,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体。例如。股市景气,则股价上涨,银行的自由资本增加,放款规模可能扩大,进而影响股价的上涨;相反,如果股市低迷,则银行的自由资本也将缩水,在悲观情绪的影响下,银行的放款将会更谨慎,规模会缩小。这样更将促使股市的萧条。

第二是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主要来自国家的宏观政策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主要分为直接政策风险和间接政策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一类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企业。受国家政策性干预较强,特别是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资产占比较高(参考表2)。国家一旦对存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及浮动空间、备付率、信贷政策等做出变更,各家商业银行必须接受并执行。此外加之非金融领域的政策调整导致交易生产经营状况出现的劣变,共同作用在商业银行上,必然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反映到股票的市值上,最终作用到整个资本市场。

第三是银行危机将对资本市场形成巨大冲击。通常商业银行股票盘子大,金融股所占市场价值比重高,所以商业银行经营的是否稳健,其股票表现是否稳定,将直接关系到股票市场的运行与稳定。例如,深圳发展银行于1998年在A股上市后,曾长期居于A股市场龙头地位;2006年中国银行上市后占据上海市场权重第一的位置。因此,银行一旦发生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之大是难以预测的。例如前不久发生在美国银行的次贷危机,在短时间内便引发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第四是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所产生的风险。具体可以解释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后,会直接推动资本需求的增强,当其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将助长甚至引发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最终导致较为严重的泡沫现象,危及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由于金融传统与法律规定的不同,各国对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股票的限定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尽管政府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长期禁止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但是在市场实践中曾多次出现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案件,

四、如何防范、化解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各项风险

在商业银行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并与其融合的过程中,要想防范、化解所面临的微观风险及宏观风险,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商业银行自身所具有的各项潜在风险,与此同时,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梳理健康的投资理念,建立一个健康、长期、可持续的融资平台:其次是研究如何防控二者融合所面临的各项风险。

(一)降低商业银行自身风险

降低商业银行所带有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潜在风险,在此将其简述为以制度防范为主,技术防范为辅,同时将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制度防范的要点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恢复和加强市场约束、监管约束、银行同业协会约束与银行内部构成的由外到内的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工作为:(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3)恢复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技术防范的要点在于与制度防范相结合,通过风险防范手段的改进,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机制,在具体风险的管理上,应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

(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是促进资本形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不断拓展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途径。毫不动摇地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2010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支持经济发展”。其中在对“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详尽论述中主要包括:加快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烷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健全上市公司并购和退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引导和规范市场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第一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完善国内对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相关立法,对商业银行上市行为制定相应的法律约束。此外,政府、金融相关监管机构制定对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详尽的监管细则,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国内外经济、金融动态及市场发展的趋势,明确重点,及时修改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改进监管的方式方法。

第二是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将政府、各监管部门、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彼此之间通过信息交流有机的联动起来。例如,各监管部门可以在及时掌握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后,相互沟通,及时了解各家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对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制定统一的政策制度,使各监管部门在独立完成自身监管职能的基础上,对监管交叉区域或“盲区”完成全面监管。

第三是要深入研究分析金融监管方法,推陈出新。基于理论分析,运用计量方法,结合科技手段,创新模型,尽可能计算出贴近实践、可供参考的风险度量值。通过对风险进行合理的量化。使人们可以更直观的认清风险的危害程度,及时有效地制定出应对方案,最终达到减低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骏张中华宋清华:《商业银行创新与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1。

[2]成思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二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4。

[3]《2009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2009.12。

[4]罗子光:《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融与保险》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