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创新论文

管理创新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创新论文

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1加强法院内部监督,建立规章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为了使案件监督管理做到能适合而规范,要从理论上学习案件基本知识,完全可以出示一个受理跟踪案件监督管理一览表,这样使每个案子结束办理后,通过此工作表,对于以往的办理经过一目了然。这样处理的直接目的就是,规范制度执法和办案能力,可以通过用制度的办法促使承办人提高办案效率,从而有效的降低案件办理的费用;采用通过制度的办法将办理案件人员和管理案件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起来,使在办理案件中达到零风险;用制度明示办案人员,秉公执法。在办案工作中注重对案件的程序监督管理,对办理的案件实施全程检查和监督,在案子开始和结束后这两个地方下功夫。加强这两个地方的案件监督和管理,以便加强检察业务工作和规范内部运行机制,还要实行在案件流程监督上和在重点案件督查上的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受理、所办案件实行一个人跟踪一个人结束的办法,通过对一个人的全程管理,通过全程检查实现办理案件中的流程一体化操作,简单的说就是把办理案件要做到全程服务,只有处理了检察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情况,才可以有效的创新检察业务管理方式,形成相对完善的,而且还符合基层检察院实际的案件情况的管理方式。

2如何有效的加强内部监督

2.1制定合理的办理案件管理方式和范围

检察工作涉及诉讼活动有所不同,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处理办法,所以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办理办法,我们是通过下面三种不同方式把各个类型的案件整理到统一的管理范围。

2.1.1采取统一受理的方式。主要是对审查逮捕案件、公诉案件,把这些案件统一到一起办理,并从开始办理之日起,纳入规范的流程管理。将这些零散案件归类变得有程序、有规范和具有时效性,在案件受理后,办案人员通过按程序办理,并在完成期内处理好,这样才适合由案件管理部门统一受理和有效的对流程进行监控。

2.1.2在登记的时候必须及时。通过对以往立案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和刑事申诉案件等等案件的分析,首先办理部门要在对其立案决定后向案件管理办公室及时做好登记,并在案件办理开始就对案件纳入规范的管理流程中来。

2.1.3采取快速办结备案的方式。我们知道,对于有关各部门办理的各类案件时,不论这个案件是不是属于统一受理或有立案登记,都要在办案结束后向案件管理部门及时进行审核和备案,以便有关部门能能全面的掌握本院的办案情况,这样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开展案件办理调查和对综合业务考评工作。

2.2加强办案内部流程管理工作

流程管理作为案件管理的基础,这项工作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对流程管理做了以下方面表述。一是相关人员要做好受理工作。进行统一受理,这样不仅可以把好案件进口关,而且还可以对案件办理实施有效的全程监控。对统一受理的案件有几点注意,一定要注意审查是否符合管辖规定,材料是否齐全和整理规范。统一受理的需要遵守的原则,既要规范进口,又不能过于复杂化,不能占用太多的办理时间。对达到受理条件的,马上进行录入信息,然后在分配给对应的受案部门和人员办理。在办案中进行有效的监控工作,提高办案规范,矫正办案中不得当的地方,做到真正的规范执法。二是认真做好结案审核。在案件结束后,重点是审查案件相关材料是否整齐全面,笔记文书内容检查准确,办理程序要按照规范的形式办理。同时在案件处理的结果上也要一一进行核实。加强案件法律文书的管理。依照不同的文书种类,用不同的管理办法,同时也要加强对涉案款物的监督管理,这个也是规范执法的保障,这样可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也是我们作为法院案件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3法院社会管理需符合实际,体现管理创新

首先对办理的案件要用科学的办法管理,统计案件形成的原因。在案件监督管理办公室在成立前,各个部门的分工是自主办案,一个部门决定办理案件的时间,案件多的时候每个人的业务都很多,对各类案件的案件发生率很少做详细的统计了解。法院检察长想了解全院的办案情况和进度不是时时的,需要要从各部门统计上来的结果才知道具体事宜,由于不系统,导致了统计结果有时也存在不准和不全面的现象。设立有效的管理办公室统一受理案件,通过先进的统计方法,仅仅需几分钟即可把全院的办案数据及时的汇报到相关部门手里,通过这样有时效性的方法为办案人员能够依法快速的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了准确而又完整数据,其次我们加强案件的集中管理增强了内部监督执行力度,大大的避免了有些司法人员不当行为,及联手操控案件。使检察环节监督制约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可以避免法律文书文书混乱局面,使其清晰明了,有效的杜绝了办案人员不应有的违纪违法现象发生。还有一点就是执法监督由单一变成多种综合,由原来的结果监督变成现在的时时同步监督,这样就避免了过去存在漏捕漏诉的现象以及各科室追捕追诉以及立案监督数质量不高的现象,通过管理创新,在现在在案件监督管理办公室的监督下,使办案工作中有效的减少疏漏。通过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其超过了以往的案件数量和质量,有这样一个案例:一重伤案中的兄弟二个人都是嫌疑人,哥哥想保弟弟,哥哥自己承担责任被批捕后,受害方提供其弟也有致害行为,他们在上访过程中,案管人员了解大量上访情况,并将情况反映给检察长,在召开检察委员会后,决定附条件逮捕其弟,最终,通过我们有效的机制制度,对案件进行分析处理,使两个人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和有期徒刑8年。同时要改变自侦案件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以前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初查后,没有相对应的部门监察,导致除了检察长外无人知道案件情况。从改变方式以来自侦部门初查未立案的案件也要向监督管理办公室报提交总结。不论是立案侦查,还是通过强制措施和扣押款物的也需要要上报,报到相关监督管理办公室进行备案说明,把案件过程都体现到监控上,有效的提供了一个活动信息。使检察长清晰看到,加强了时效监督。对办案实际速度上也要严格规章,这样有效使办案时间变少周期,减少了超期问题。还要对办案人员进行考评。办案用心的,通过成绩来说话,用实际来使年终考核有据可依,年内评优有数据统计,让检察业务工作得到真正的公正考核,鼓励正能量,在提高办案士气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只有使案件管理办法规范,可以促使办案工作的提高。案件管理统计部门底以统计表的形式向相关领导汇报当月情况,使领导了解每个业务部门的受案和办案进度情况,也为院领导决策提供了全面的信息量统计分析数据。

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学术;教学管理;创新

自1990年代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提出“教学学术”的概念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关注教学学术、研究教学学术的热潮,在实践上一定程度地改变了部分高校忽视教学,或者不重视教学,或者科研冲击教学的做法。然而,尽管有国内学者的呼吁,也有敏锐的高校管理者的努力,但国内许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依然非常严重。多数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较少考虑教学和教学学术等,偏离了大学的本真。因此,我们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对教学管理中教学学术元素的缺失进行探讨,并提出创新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教学学术的内涵

面对纳税人对大学的不间断地责难,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在二十世纪九十年表的《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中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他认为大学学术包括四个方面:探究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教学学术是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学术;教学首先是一种学术活动和一个能动过程,是维系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桥梁。在一个好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新知识的学习者,他也很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一个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把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纳人学术范畴、成为教学学术是理所应当的。[1]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有的对教学学术作出行为描述,阐述教学学术这一行为的具体特征;有的对教学学术的构成作出分解,阐释教学学术的组合要素;有的对教学学术的概念作出整合,构建教学学术的系统模型。教学学术的概念因为争论而更加清晰,虽然各家仍有差异,但是都一致同意教学学术的共同特征:反思、交流、公开化。[2]高等学校教学的学术性是由教学的内在本质和特征所决定的。同时,高校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教学在大学中也必然享有学术地位。[3]高等学校教学的学术性决定了教学管理必须立足于教学,从理念到制度,从领导到普通管理人员的中心应该是教学。然而,现实并非尽如理想。

二、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学术缺失的现状

在当前许多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忽视教学学术的现象,特别是管理理念、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

(一)管理理念的缺失

理念先行带动管理的成效。高校各级各类教学管理人员所秉持的管理理念将直接影响学校发展方向和管理成效。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国外相比,我国学者关于教学学术的理论研究仍不够成熟,主要以引介为主。如此致使教学管理者在实践中缺乏教学学术理论支持。不少管理者偏狭地看待学术内涵,他们认为只有生产知识才称得上学术研究,把学术视为发表学术论文与出版学术专著,将传播知识的教学未列入学术范围。故此,他们就不可能把教学上升到学术的层面进行探讨,而是把大学教学仅仅当做肤浅的技能。同时,为数颇多的高校管理者未能区分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之间的差异,从而采取相同的管理方式、方法对两种具有较大差异性的活动进行管理,不重视教学学术规律的独特性。认识的偏差使管理者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不能缺乏教学学术理念的指导,热衷于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的水平与成果都得不到得不到合理而公正的承认和评价。从而导致那些潜心钻研教学,全身心投入教学的教师的缺少成就感,进而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到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缺乏质量意识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许多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意识缺乏。他们大多数人以上课多少的课时量来看待教学工作,较少关注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被忽视。高校管理人员考核教师的指标以具体可测的论文篇数、著作多少和课题级别等指标为主。至于教学,也是看课时量的多寡。对于质量缺少相应的可以测量的指标体系。长期以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具体落实效果不甚理想。如此,造成教学管理人员不重视教学质量,不关注教学质量;教师不关注教学,不研究教学。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被忽视,教学工作被表面重视而实际上边缘化。

(三)评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仍旧停留在文件中和口头上,对教学工作成绩的成绩承认不足,对教学工作的考核,采取对教学工作量的分解的方法,缺乏具体的、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师晋升主要是依据科研成果。尽管每所高校都会定期考核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但其中科研成果所占权重远远超越教学成果。由于科研成果的多少与质量是教师晋升的主要依据。这一规定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导致一部分教师重点关注各自的专业领域,产生错误的科研决定轮,误认为学术上的成就可以替代教学的成就,科研好教学质量就高。还会导致一些教师把目光盯在出论著、发论文上,对教学投入较少。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研究相比其他科研来说难以量化评价,即使涉及到教学工作也是最容易满足的条件。尽管部分高校出台教学岗位职称晋升网办法,但是其条件也是以可以量化的诸如教学比赛获奖等级等为主要指标,许多全身心投入教学、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很少用机会获奖。这大概就是周鼎现象产生的根源。如此僵化的评价机制,忽视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忽视了教学的学术性。

(四)激励机制缺失

在多数高校,教师不重视教学的原因还在于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乏力。教学中心地位的突出,需要全校上下都重视教学,日常的行为围绕着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教学,教师重视教学学术,关注教学问题。但是,学校缺乏对教师出色的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的欣赏、承认、关心和高度的评价,亦即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不足。许多高校正在执行的教师绩效考核与教学质量关系不大,教学效果好坏对考核结果影响不大。如此便导致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缺乏外在的来自于组织的动力,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下滑。

(五)约束机制乏力

除了激励机制缺失之外,许多高校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约束不足是造成教学质量下滑的另一原因。约束机制是为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有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虽然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教学管理的约束机制,执行起来往往不到位,显得乏力。各高校对于备课、教学纪律、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都有具体要求,但是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教师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多而不能履行教学职责的教师往往不按照制度执行。

三、以教学学术引导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为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回归大学本位,我们根据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分析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促进教学管理的创新。

(一)树立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学术不单单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理念。为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高校内部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教学学术理念,用教学学术来统领教学管理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教学的学术性。教学管理者要认真学习教学学术理论,充分理清教学学术的意义、内涵、作用和运行规律,将教学学术放在与知识生产的学术同等重要的位置。关注教学学术,把对于教师在教学学术方面的期望通过制度融合到他们的工作中,营造敏于观察教学现象、善于研究教学问题、用于发表教学见解的氛围。同时,要制定教学学术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激励教学成就,搭建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平台。

(二)构建教学学术主导的评价机制

教学中心地位的突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机制的有效促进。在教学学术日益凸显其价值的今天,应该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加大教学学术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工作作出评价。首先,制定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之间个互相交流与合作,教学的反思与研究等纳入到教学评价中。其次,要建立同行评价机制。同行专家在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更能够理解教学学术的意义,掌握着本专业教学的规律和评价标准,他们的评价往往让其他教师接受,他们的肯定会使其他教师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其教学积极性,促进其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三)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化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制度完善和系统化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以教学学术为主导,进一步完善教学准入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学交流与表达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改革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等。教学准入制度的完善将会改变过去的高校教师资格门槛过低的情况。通过准入制度可以对教师的学历、学位做出更高的规定,同时可以制定退出机制,从而保障了从事教学的教师的教学学水平。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方面,要构建教学信息获取机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教学实际,从而能够对教学质量做出准确的合理评价,真正保障教学质量。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将为教学评价真实可靠的依据,为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参考。凡此种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务必要围绕教学学术来完成,每一种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要与其他制度相协调、不冲突,才能发挥管理制度的整体功能,从而保障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得到保证。如果各种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各自独立或者各种规则出现矛盾,那将失去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学术正常发展运行的功能。因此,各类教学管理制度要系统化,互相组合成为整体。

(四)构建教学学术主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是主体根据组织目标、人的行为规律,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力,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在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中,激励和约束机制行政化程度过高,激励不到位而约束失位。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该平衡激励和约束的关系,使其相得益彰。就激励机制而言,高校应该以教学学术为中心设立奖项,激励教师探索教学、研究教学。例如可以设置基于同行专家评价的教学成果奖、教学创新奖,并将这些奖励纳入到教师晋级之中。同时,建立教师发表机制,鼓励教师公开教学成果。高校应该为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表教学见解、交流教学经验、彼此评价教学效果等,从而使教学的学术地位得到承认,使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赏识,从而树立信心,促其教学学术水平得到提高。然而,仅有激励不足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高校可以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规约部分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使教师能够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各自行为,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教学质量,改变教师“重研轻教”的倾向。而且,约束机制要宽严适度,既有规则又具有灵活性。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因此,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发挥教学潜能,既要以各种激励措施来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的主动性,还要通过约束机制规范教师不良教学行为。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其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教学管理的创新必须有教学学术来主导,围绕着教学完善制度,建构机制,贯彻有效措施,平衡各种关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回归大学本位,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娄欣生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Boyer,E(1990)ScholarshipReconsidered:PrioritiesforthePro-fessoriate.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Princeton.NJ.p.24;

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一、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研创新关键还是在于人才,而高校的最终使命是培育符合新形势的人才,也是传播新思想、传播新知识的主要聚集地,因此,在国家的整个创新体系中也占据了一席地位。基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相关部门,担负了科研发展的蓝图制定、编制相关政策、实施等方面的管理任务,保障高校科研水平的持续发展,乃至推动整个高校的进步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不仅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重任,更是高校为了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

2.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创新是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形势下,高校需要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特别是要意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要清晰的认识到创新创新所带来的力量,不断更新观念,为科研管理耳朵体制与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明白创新才是新形势下科研工作的主心骨。另外,对于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基本作用也要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认识,总之,在新形势下要坚持树立以科研为核心狠抓学科建设的先进理念。

3.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创新是科研管理部门的使命,更是科研管理自身发展的基础

高校是人才资源的最为丰富的地方,并且还具备了高水平的专家团队,无论是学术思想,还是学科类都是比较齐全的,这些资源的存在是非常有利于新形势下进行自由探索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担负了科研发展蓝图与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同时还要管理科研组织、科研项目等等,因此,在高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管理理念浅薄

1.1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新形势下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当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更不例外,科研管理更加应该推行这个理念。长期以来,高校科研管理对于科研人员与科研项目实行的还是传统的机械化管理,没有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让大部分科研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失去信心与进取心。

1.2科研与教学关系的认识不够充分。高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谈论的焦点。从目前来看,高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对来说还是“分隔开”的,基本上没有具备形成相辅相成的理念,甚至在科研人员与教学工作者在对待这个方面也没有达成一致。另外,关于科研评定教职工的职称也是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才能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更好的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必须面对的问题。

1.3科研产权保护的理念浅薄。知识产权是通过智力来创造所形成的权利,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通过智力创造出来的成果而具有专享的权利,是新形势下最宝贵的财富。基于目前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缺乏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一是,从而让这些宝贵财务从高校中流走,给科研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过于落后

2.1科研人才机制不够完善。从目前高校的科研队伍来分析,特别是跨学学科这个方面的科研团队没有构建成功,所以,对于高层次涉及到的交叉学科的重点科研项目是没有能力承担的。另外,对于科研管理创新没有具备一定的创新环境,大部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与教师在学术浮躁这个问题非常明显,而且目前的高校教师扮演两个”角色“,甚至有些高校在待遇方面又存在不平等的问题,导致高校教师失去积极性,无法构成科研氛围,人才流失的现象有增无减,导致科研发展滞后。

2.2科研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是新形势下高校可谈管理工作环节中比较薄弱的一面。一是,科研评价工作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点,通常利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不同的科研成果,缺乏针对性,并且专家评价制度也不完善,人为主观因素过强。二是,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让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与教师逐步失去工作积极性。

三、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思考

1.高校科研管理理念的更新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要以机制创新与体制创新为出发点,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要积极推行以人为本、市场为基础以及知识产权的忠实度等等,这些才是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先进理念。勾画高校科研发展战略的蓝图,编制科研管理的制度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将师生资源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策略,要将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国家需求作为科研工作的切入点,逐步推动科研技术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目标的实现。及时掌握各种信息,让社会信息资源为科研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有针对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重复研究的情况,同时也要重视沟通协作的环境,逐步形成一个相对协调的科研整体。通过有效方式为科研与生产搭建桥梁,构建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整体与科研生产的协调网络,另外产权意识的保护也需要增强,设立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信息库,同时为科研决策与科技成果在产权保护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重视同机构的合作,实现专利申请保护的目的等科研与生产的结合。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崭新的社会思想潮流,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公共服务理论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人本思想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思想氛围,科研管理层中大部分人员都来自高校自身,他们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之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促使他们偏向于“服务者”的角色。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要以优质的服务为出发点来取得最好的支持,以无私的贡献来求得进步。

3.完善科研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对于传统的国企管理模式来说,其在应对问题的过程中根本无法分析其根源。只是考虑某个孤立的对象,而无法考虑长远,根本无法实现统筹兼顾。这样国企管理工作一味地注重局部而忽视全局,处理问题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根本不考虑其本质所在,导致其全局观念严重不足。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1.创新管理思想

毋庸置疑,管理行为与制度均是领导阶层思想的表现形式。相关研究发现,国企中存在很大比例的管理者根本不注重市场,根本不会细致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研。一些管理者根本没有熟练掌握各种现代管理技术,不知道怎样进行资本经营,不熟悉公司运作的相关法规制度。所以,应当在国企之中努力转变管理理念,主要是利用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或者培训的方式,使他们的思路与视野不断拓宽。积极吸收各种新的管理信息,使领导阶层的管理理论与技能不断提升,从而在思想上为实现管理创新做好铺垫。

2.创新管理组织

对于国企来说,其在管理组织设置过程中,应当按照生产要求与市场需求特点进行科学设置,努力将过去的单一职能型组织结构改变,在新的组织结构构架过程中,应当遵循市场导向,坚持精简高效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国企之中存在大量的管理机构,同时非常不科学,非生产性组织机构中具有很大一部分职工,而那些实实在在的生产和市场管理单位及其职工的地位相对较低,并且其编制相对有限。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当适当精简管理人员,加大生产,市场管理以及技术研发管理力度,积极应用各种新的组织模式,例如事业部制、矩阵制。为满足市场需要,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一,应当将那些不应承担的政府与社会职能剥离,以此来充分确保自身甩掉包袱。第二,根据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将各种非生产主体分离,从而实现自身的精简、干练。再次,在生产阶段切实加强前期的市场调研,并做好技术开发工作,同时还应当做好产品宣传、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确保其组织结构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要。最后,伴随业务流程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应当不断对中间管理层次进行削减,从而推动其向着扁平型结构发展。

3.创新管理技术

我们知道,公司运作是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其中离不开管理的强力支持,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均来自于科学有效的管理。进入新世纪,尤其需要各种先进管理思想的引导,从而能够使管理模式实现不断更新。伴随国企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规模的日益拓宽,其内部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同时市场竞争形势与需求的急剧改变需要领导阶层一定要提升自身的响应速度。若想处理好上述问题,必须不断应用各种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引入各种信息方法来实现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能够确保领导阶层迅速、高效的掌握各种所需信息,使公司不同单位之间、与外界有效交流互动,使其能够做出更加及时、有效的决策,能够及时响应环境变化,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现阶段,信息化已经发展成过去健康持续前进的一个必须具备的前提。例如,国企在CIMS的应用中足可以验证这个问题。CIMS主要是基于现代管理模式而构建起的一个管理系统。特别是近年来,CIMS应用示范工程已经在中国超过20个省市中得到开展,涉及到十几个领域的200多个公司,包括一半以上的国企。该项目经由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其一方面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另一方面促进了过去的经营运作理念与模式的更新,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外部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4.创新人本管理

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1.1完善制度,出台各类考核办法

以考核为抓手,市委出台了《江阴市“河长制”考核办法》。市河长办出台了《江阴市“河长制”工作考核细则》及《江阴市“河长制”断面水质及水功能区监测、评价和考核办法》,明确断面水质好转程度采用断面年均得分同比上年年均得分来评价,境内水功能区达标率用境内所有断面监测达标频次除以总监测频次计算得出。河长办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江阴市“河长制”工作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及内容,分三个方面予以奖励:一是断面水质好转的,奖励排名前20个断面所在的镇(街道);二是境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年度加权平均)在60%以上的,奖励前6名的镇(街道);三是综合考核得分前5名。江阴市水利农机局修订《江阴市农村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集中考核与暗访考核相结合,各占50%。集中考核每年年底组织1次,暗访工作每年组织6次。加大对各类填河、违章占用河道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加强对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制度的落实。

1.2落实资金,为长效管护提供保障

江阴市各类引排河道都落实了专项管护经费,其中,每年472万元市级河道年度长效管护经费和200万元农村河道长效管护以奖代补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镇村河道管护经费775万元列入镇级财政预算;市政府首次落实河长制考核以奖代补资金300万元,并制定了以奖代补资金考核管理办法。河道管理宣传经费及各专项项目经费都已得到落实。

1.3严格考核,巩固长效管理成果

完善各项考核机制:一是市管河道的考核工作,做到月有检查、季有考核,每月组织两次以上的暗访,每季组织1次全面考核,方式为乘坐汽艇检查市级河道及城区主要河道。二是调整镇村河道长效管护考核制度,将考核方式改为集中考核与暗访考核相结合,按照全覆盖的要求,逐河检查,从头至尾检查。三是河长制管理工作每半年组织1次集中检查,每季组织1次暗访,68个断面水质监测情况逐月在《江阴日报》公布通报。将考核结果通报给每一位河长,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检查考核,使全市各地的河长制管理工作操作更加规范,机制更加健全,效果更加显著。

1.4典型示范,全力推进省骨干河道管理

省骨干河道管理以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经费管理、空间管理、资源管理、工程管理为主要抓手,实行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开展河流生态健康评估、水利风景区创建、河道蓝线规划研究、河道管理范围界桩及宣传牌设置、示范亮点河道创建等工作,努力提升省骨干河道管理水平。健全河道管理台账,对涉河建设项目实行“六个一”(一份批复、一张表格、一张照片、一份协议、一张占用证、一张票据)管理。

1.5创新服务,河道保护志愿者活动成效显著

江阴市河道保护志愿服务队于2012年10月正式成立,随后设立了志愿者协会,办公室设在市河道管理处。2013年2月为进一步健全组织联络机构,专门设立了河道保护志愿服务队秘书处,负责策划、组织和实施志愿服务的具体工作。秘书处成员由江阴市水利农机局团委、江阴市河道管理处、暨阳社区、江阴市职业技术学院、江阴市第一中学有关人员组成。此外,专门制作了河道保护志愿服务队的形象标识、宣传册、胸牌、服装、帽子等,创立了河道保护志愿者的QQ群,增强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在江阴志愿者联合会网站、江阴市团委QQ群、大澄网、暨阳社区等招募志愿者的宣传片,在社区、广场悬挂横幅,树立展板,发放资料,了招募志愿者的招募启事,得到了江阴市团委、江阴市第一中学、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目前共有志愿者112人。积极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自愿奉献”的特点,以保护河道水环境、维护河道生态健康为目标,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会了奉献,学会了负责,学会了追求,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关心河道、人人爱护河道”的良好氛围。

2县级河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河道管护工作的监管还存在漏洞

部分乡镇河道管护员年龄偏大、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综合素质偏低以及巡查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河道管护效果不突出、不明显。此外,少数镇村河道水政巡查工作存在漏洞,进度滞后,增加了河道监管特别是水事案件查处的难度。

2.2水事案件的制止缺乏有效手段

涉水违章建设项目大部分具有建造时间灵活、结构简易、搭建迅捷等特点,令管理部门防不胜防,且存在难以的问题,因为管理部门依法办事,采取的做法极易激化社会予盾。即使及时发现水事违章,但因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和快速有效、强硬的制止手段,也难以阻止案情的蔓延和扩大,将给后续的案件查处增加难度。

2.3骨干河道管理存在差距

对照省骨干河道管理标准要求,在蓝线规划、工程监测、确权划界、空间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长江、白屈港在确权划界、工程监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大部分河道没有进行确权划界,增加了河道管理难度,也缺乏必要的工程监测设施及技术人员。同时,迫切需要出台蓝线规划,对主要河道的管理范围因地制宜进行控制。

2.4部分河道水质改善不明显

环保部门的每月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达标率不高,部分河道氨氮、总磷超标;水功能区达标率较低,均不足80%;生活污水还没有完全接管,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现象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导致部分河道水质改善不明显,老百姓对水质问题的投诉较多。

2.5河长制工作还没有完全深入到位

部分河长深入河道管理一线不多,未能全面掌握实际情况。问题在水里,但根子在岸上,需要各级领导、各级河长引起足够重视,更需要各责任部门齐抓共管,严格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和标准切实履行职责。

3县级河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随着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需要,对河道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老百姓对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的期盼也越来越强烈。针对目前存在的河道管理短板,应积极整改、创新发展。

(1)利用已成熟的河长制管理机制,强势推进,创新发展。加大河长制的宣传力度,考核结果除在媒体上公布外,还应向每一位河长发送告知书,让其及时掌握所辖河道的情况,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加大对成员部门的检查考核力度,做到奖惩分明。

(2)切实落实治污措施,加快生活污水接管,减少农村养殖污染和交通船舶污染,提高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达标率,着力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

(3)加快河道确权划界工作进程,制定河道蓝线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4)突出加大河道巡查和水事违章查处力度,将水事案件遏制在萌芽状态,有效降低水事案件查处难度。实行水政巡查月报制度,进一步明确河道巡查职责,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加大对各类填河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全市水面率不下降。

(5)加快修订、出台《江阴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在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计划年底发文出台,为今后规范河道管理事项,明晰市、镇管理权限提供依据。

(6)全面推进省骨干河道管理,以省考核标准为管理目标,典型示范、分类推进、突出重点、克服短板,积极争取市政府及各部门支持,落实各项管理经费,力争早日实现骨干河道达标管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