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投资; 管理审计

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着一个经济组织资金的正常运转和效益的发挥。其中固定资产的投资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固定资产的投资是一种长期性的战略决策,与其他资产的投资相比,投资的数额大、周期长、收益风险难以预测和评估,为此在投资前必须通过审计的手段做好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价。本文就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的内容、特点及采用方法作一讨论。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有其相同的特征,就是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公开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但在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有其突出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的对象是对投资行为的产生、行为的实施、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和鉴证。即查核投资是否遵守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查核投资是否有经济性和效率性;查核投资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这种行为的表现主要以“数量表示的信息”。审计的目的就是经济性、效益性及效果性;审计的时间贯穿于整个投资的全过程,重要的是在事前审计。事前审计时间上超前于投资行为,所以对投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性和指导性。在审计方法上主要是以数字为核心,以控制论、决策论、财务管理、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审计的主体是被单位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专职的审计人员”。

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的内容和目的

(一)审计的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从其审计的内容和目的上来说是一种经济效益审计,其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及其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益情况及影响因素、途径等。主要是投资项目的提出;投资项目的评价;投资项目的决策;投资项目的执行;投资项目的再评价。这其中投资项目的评价是一个中心内容,它是作出科学决策的关键。评价注重考虑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估算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二是预期现金流量的风险;三是确定资金成本的一般水平;四是确定投资项目的收入现值;五是运用投资决策的方法对收入现值和所需资本支出进行比较。

(二)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就是以促进投资行为的经济效益,注重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的“三E”评价和监督。经济性就是考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投资的使用成本,也就是“花得少”。效率性就是在保证少花钱的前提下,取得最大的产出,即“花得好”。效果性就是投资能很好地达到预期即“花得值”。譬如,企业拟投资一套新设备,从经济性考虑就是投资是否能节约使用资金;从效率性考虑就是该投资是否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从效果性考虑就是该投资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或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必要性

由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在时间上超前于投资的决策和实施,与事后评价审计相比有其独特意义。

首先,可以规避高估冒算。在投资选项之前根据企业拟投资要求及达到的预期。审计时运用适当方法,计算分析,得出相对准确的投资成本、资金流量(流入量、流出量)及获利能力等,从量上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供选择方案、拟定计划。从源头控制成本,规避因高估冒算所带来的损失。

其次,规避与合同的冲突。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委托企业以外的组织实施,根据审计提供的信息及投资项目应达到的要求,与项目实施方签订合同,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控制投资过程中由于随意变更而加大成本,并以此为项目结算的依据。

再次,从源头上治腐。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投资者对固定资产投资认识不足,方法不当,措施不力,监控失效,尤其是对投资项目拟定及预算没有科学的依据,导致项目实施者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变更内容,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以达到牟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最后,提升审计在投资领域的地位。审计积极参与投资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为投资决策提供了保证,而且拓展了审计服务的空间,改变了传统事后审计的被动性,审计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意识不断增强,地位不断提升。

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的常用方法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是事前审计,对于投资项目的选择和评价是整个投资审计的重要环节,审计时应视情况不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

1.等额年支出法。有些固定资产的投资是企业基础性对内投资,如设备、建筑物、厂房等,没有直接的营业收入,但要考虑投资的成本。一般采用等额年支出法,计算单位工程等额年支出额。

等额年支出=等额年投资支出+等额年经营 (1)

其中,等额年投资支出=[投资支出(含借款利息)-可收回残值×(P/F,i,n)]×(A/P,i,n)。 (2)

等额年投资支出是指包括建设期间借款利息在内的投资支出,按资金回收系数换算为经济寿命期内各年相等的投资支出。项目在经济寿命期结束时有残值收回的,应将其换算为现值从投资支出中减去。

公式(2)中,除了包括建设期间发生的投资支出外,还包括使用期间追加的投资支出。等额年经营支出是指不包括折旧、借款利息的年经营成本。

2.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将投资期间发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都按折现系数换算成现值收入和现值支出;然后对比,来评价投资效益。此方法可用以从若干个可备选的方案中选取一次进行投资的决策。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计算建设期和投资期内各年拟建项目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求出净现值。当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净现值流量用正值表示;当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时用负值表示。其次,将各年净现值流量都按折现系数折算成现值,用下列公式算出净现值(NPV):

其中,NPV为净现值,n为投资涉及的年限,C为原始投资额,Ok为第k年的现金流出量,Ik为第k年的现金流入量,i为预期折现率,k为第k年,NCFk为总k年的净现金流量。

上述计算表明,甲、乙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正数,丙为负数,说明甲、乙两方案的报酬率达到了8%,丙没有达到8%,只能从甲、乙两方案中选取;又由于甲方案的净现值大于乙方案,故选甲方案比乙方案更佳。

3.现值指数法(或现值比率法)。该方法是用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来评价方案的优劣。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现金指数。若有n个备选方案时,比值较大者即为当选方案。

4.内含报酬率法。该种方法是根据已备选方案的资料计算其内含报酬率,以此来评价备选方案的优劣。所谓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只要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就认为该方案可行,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内含报酬率最高的为最优方案。用此法时应注意两种情况,若方案中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可按年金现值查表计算;若方案中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就用复利现值法逐次测试求得。具体做法是:

计算内含报酬率,选取若干个折现率,用内插法逐一比较其净现金流量,直到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零的那个折现率,即为所求的内含报酬率。

其次,根据计算结果,其中内含报酬大者所对应的方案就是可选方案。公式(4)中的IRR表示内含报酬率。需要说明的是同样资料,当用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评价的结果往往不一定一致,当不一致时,再选用内含报酬率法评价备选方案的优劣将更为科学。

5.决策树法。主要用于风险型投资方案的评价。当投资的几个备选方案中,预期都存在风险,并且各状态风险的概念可以预先测定时,通常采用此种方法评价。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可能出现的状态、可能出现的风险概率及产生的后果简明地绘制在一张形同“树枝状”的图上,并计算各方案在各状况的条件损益及期望损益值,最后比较各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其中大者所对应的方案就是应选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风险型投资决策受预测的概率影响最大,若不准或发生变化,其结果则不同,会导致决策失误。所以评价时应谨慎。

6.非确定型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对于非确定型投资,决策者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采用不同标准,作出不同的抉择,常用的方法有:

一是坏中求好(或小中求大)标准。其基本思想是对投资环境持悲观态度,把不利因素看得较重,审慎从事,力求从最坏的环境寻找较好的方案。具体是先从每个方案中选出最小损益值,再从中选出最大值作为评价依据。

二是好中求好或大中求大的标准。其基本思想是对投资的环境持乐观态度,认为环境很好。先从各方案的各状态下选取最大损益值;然后再从中选其最大值,以此作为评价方案的依据。

三是务实标准法。其基本思想是对投资环境既不是完全乐观,也不是完全悲观,按自己估算一个乐观系数,运用公式计算各方案的务实期望值。

务实期望值=[该方案最大效益值

×乐观系数+该方案最小损益值×(1-乐观系数)]

四是推理标准法或称折中标准法。其基本思想是认为各方案在各状态下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求平均值来作为评价方案的依据。

五是最小后悔值标准法。决策常因失误而后悔。其基本思想是即使失误后悔,也尽可能把后悔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先用公式,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最优方案效益值-该自然状态下其他方案的效益值;然后,按每一方案取出其最大的后悔值;最后从最大后悔值中取出最小者作为最佳方案。

四、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熟悉资料,甄别方案,评价方案

审计时,首先应了解投资的目的、投资的方向(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掌握投资已有的各种资料,分析投资所能采用的可行性方案,甄别方案的类型。由于每种投资可供选择的方案不止一个,方案之间有的是排他型,有的是独立型,有的方案是确定型的,有的方案是风险型,有的方案是非确定型,应区分类型,从中筛选出几个可供选取的方案,并根据方案的类型,运用适当的方法,选出认为最佳的方案。

(二)审计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由于投资审计是一种事前审计,对实施投资有指导、约束作用,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为了提高审计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熟悉审计所涉及到的学科的理论知识。

(三)管理审计是投资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通过审计可以减少决策失误,但审计也不是万能的,审计所采用的方法也不一定是完全恰当的。所以,决策者在应用提供的数据信息时应该分析使用,审计仅是决策的因素之一,为了真正实现投资预期的效果,还必须有更多的管理者参与,从多个环节进行控制,为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技术、理论上的支持。

固定资产的管理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审计,贯穿于立项、评价、实施及效益鉴定的各个环节,要求审计机构或者审计人员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以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之目的。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法;管理;作用

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经由国家的审批,用于提高军用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改善军用设备、仪器的研制、采购以及新建或者改建安工项目。国防军工建设项目管理包括三个方面:计划管理、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其中,项目管理包括:前期工作管理、项目具体实施管理、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后评价管理。就统计法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点论述。

一、做好统计工作是确保项目顺利批复实施的重要保证

(1)前期工作管理主要包括编制、审核、上报和批复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和项目的初步设计三个阶段。

其中,项目建议书是对施工建设单位的水平、能力、建设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单位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做出科学的分析,并对该项工程做出初步的投资预算。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其重点是对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否可行进行论证,采用多方案比较、需求分析等,选取相对利于实行的建设方案,并且对单位的投资和建设做出详细的评论。还要按照公认的规范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做出财务评价。项目的初步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总体设计方案,要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不仅要对其技术上进行总体分析,还要在技术上的经济性、合理性、使用性和科学性进行论证。

在项目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是必须进行的步骤之一,军工建设单位必须有一个整洁有序的基础数据库,保证科研生产中的各项数据的精确度。还要做好军工企业固定设备仪器的数量数据统计、每年实施具体任务情况的统计和厂房拥有量的统计,建立并且完善比较完备的统计系统和符合国内现状和企业条件的评价标准。这样,一旦有了新的项目立项机遇,就可按照上级对立项的要求快速并且轻松地完成立项报告的制作。

(2)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最常见的统计方法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阶段。

对项目前期的统计设计就是对立项的项目内容进行通盘的、统筹的综合规划,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顶层设计。该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施工建设方案、项目投资估算以及企业的概况。一个良好的统计设计对后期的工作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上级立项的具体任务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式,有计划、有目标的对统计中所要的资料进行搜集。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具体的立项情况,对需要搜集的数据资料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型和产品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全面性质的调查或者非全面性质的调查灵活选择调查方式。最后在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

(3)顾名思义就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加工,使得资料系统化,进而整理出不同项目立项特征所需要的综合材料。

经过加工整理的材料可以主观的呈现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规模的大小和建设水平的高低。例如,在报告中对所需要论证的方案,按照统计分组的方法对相应的数据使用表格、图形等方法展现出来。通过这些演示,可以有效地反映出项目立项的原因以及项目立项的目的。使用回归分析法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投资的收益等。统计表的使用在前期工作的准备中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EXCEL的应用,立项报告工作者不仅要制作简单的表格,还要熟练地掌握EXCEL的使用。

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是保证项目实施的第一步

项目实施具体包括:项目施工的设计、采购招投标、计划管理合同、具体施工与施工管理、施工人员的培训、验收等等。在项目实施前,项目批复的周期也是比较长的,在我国,一般最短的项目批复为六个月,最长的批复为六十个月,普通的批复时间也要24个月左右。以下,就项目实施中采用的比较典型的统计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第一,在项目得到批复后,首先应该对所有的实施项目进行科学的设计,即统计整体设计。按照项目工程的工程类型对其进行具体的分类,根据项目批复的周期与资金的实际到位情况来确定项目实施的顺序,还要进行充分的安排和严格的组织调研,合理分配预算和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其他费用。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施工部出现拖期现象。第二,综合运用各种专项统计。财务统计主要运用在财务和经费管理方面,投资报表中需要用到固定资产的投资统计,在前期的报告中也可能用到社会统计、科学技术统计、劳动统计和人口统计等等。合格的统计人员能够综合的使用这些转向统计。第三,对相对指标量和总指标量灵活应用。在计划以及合同的管理中,该两项指标的掌握和运用非常常见。既要有总指标的计算,又要有在一定时期内,相对指标的计算与平均指标计算,还要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比较。例如,年实际指标的完成情况需要与年计划指标的计算进行比较,同时也会用到平均指标的计算、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以及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比较。所以统计人员要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

三、统计分析工作是项目竣工的验收和后评价的基础

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整个项目的最后一项,它需要同时对竣工财务审计、建设档案验收和整体竣工验收等。后评价管理是对竣工后的项目实行全方位的评价,对完胜的项目进行全面又系统的总结与回顾。并且将该项目的最终完成情况、项目的综合影响和在项目决策时所确定的各个计划和目标,进行体统的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总结经验,积极改进。在项目工程的后评价阶段,要对财务决算中的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在后评价报告中,它主要针对的是前期立项和具体工程实施阶段所形成的资料,并对其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进而预测建设工程的预期效果。

验收以及后评价阶段,一方面是对建筑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对系统的评价和评价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对其现状分析后找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发现产生问题的规律,进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所以,统计人员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和知识,并且对这些技能灵活运用,在固定资产的项目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固定项目的投资管理中要将各种统计方法灵活运用到整个管理过程。

四、结语

在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中合理运用投资统计方法,并且全面了了解我国国防军工企业的实际现状,掌握项目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措施是国防军工建设项目申报和管理的基础。所以国防军工企业要对数据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做好各项数据的统计、整理工作,及时通过数据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且积极改正,为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建团,朱江东,,欧红薇,班莹,荣志刚.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统计方法应用探讨[J].现代商业,2011(35).

[2] 金绮.统计一套表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初探[N].中国信息报,2013(01).

[3] 郑策.改革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J].中国信息报,2013(05).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一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人员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特点及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更好地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档案;档案管理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北京某研究所为了拓展科研生产业务领域,提升本所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新建、扩建和改建了许多科研、生产基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笔者谈几点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与思考。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特点

要想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特点。与其它类型的档案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一) 档案数量大、门类多。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外部涉及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等,内部则会涉及计划、基建、设备管理、财务及生产科研等多个部门。因此工程期间,产生的文件既有管理性文件又有专业技术性文件,既包括建设工程项目档案又包括财会档案、仪器设备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这就形成了固定资产投资档案数量大、门类多的特点。

( 二) 资料收集过程相对复杂。通常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内容繁多而且建设周期长,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人员变动,材料交接不清楚、不完整的情况,这样就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收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建设人员并非专业的档案人员,对材料收集的重视度有限,再加上业务水平不一,收集材料的范围以及质量上也会出现偏差,这也是造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收集过程相对复杂的重要原因。

( 三) 档案管理工作难度相对较高。由于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文件资料数量多且门类繁杂,因此要针对项目档案不同的形成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适应其多样性的特点,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项目建设参建单位不止一个,且各自完成的工作类型、内容均不相同,他们对项目文件资料的编制、收集和整理上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标准,这就造成在进行文件资料移交时整理标准多样,给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各方面对项目档案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项目档案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部分单位领导对项目档案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且组织不得力,责任不落实。而项目管理人员和建设人员中也存在着轻视项目档案,认为项目档案可有可无的思想,反映在行动中就是忽视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文件资料的审查、收集和归档工作,使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及系统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 二)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培养。以笔者所在的某研究所为例,6 名档案管理人员中,有的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已十数年,而有的仅数月而已。在对项目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的档案人员缺乏对项目的了解,仅凭经验办事,有的虽然很快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但面对复杂的项目档案时却因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经验而无从下手。由于人员少、兼职多、工作量大再加上档案培训工作往往不被重视,档案人员每天只能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使从事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与项目建设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 三) 项目档案工作相对滞后。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数量大、门类多、收集过程相对复杂等特点,项目档案有具体的组织管理、归档范围、整理规范以及保管要求。由于分工的原因,项目档案的形成和运转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和参建单位,而项目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知之甚少,常常是等到工程项目要竣工验收,提到项目档案验收环节了,才知道项目档案还有这些要求,这就会造成工作被动并且大量积压,对档案的收集也往往会出现漏项等问题,再加上在建设周期很长的情况下,难免会有相关人员变动、工作交接不畅等现象,这些都会给档案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

三、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 一) 提高对项目档案工作的重视度,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工作不同于项目的其它工作,仅靠档案管理部门或项目管理部门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全员充分认识到项目档案的重要性并且全员参与到档案工作中,才能有效地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准确。做好项目档案工作,必须使项目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除了以国家相关法令、法规为准绳以外,仍需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项目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建立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网络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实行项目档案工作责任制及考核机制,定期对项目人员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归档完成情况等进行检查、控制和考核。

( 二) 加强学习与交流,提高项目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是各种档案中最复杂、最具系统性的档案,要想确保它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系统性,对项目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同时具备档案管理、联系协调、档案信息化、档案宣传等多种能力。除了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项目档案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以外,档案人员也需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与项目管理人员、建设人员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了解和熟悉项目建设内容,掌握项目建设进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归档工作,从而达到提高项目档案的质量及整体水平的目的。

( 三) 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提前介入,与项目建设工作同步开展。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工作的现状,建设单位的档案部门应转变工作方式,提前介入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归档范围及要求;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档案管理工作与项目实施工作同步开展;对项目管理人员、建设人员的档案工作实时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力争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四同步”:即下达项目计划任务与提出项目归档要求同步;检查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档案资料收集情况同步;验收、检定项目成果与验收检定项目归档情况同步;项目总结与项目归档资料齐备同步。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既是项目建设的真实历史记录,也是项目建设和竣工验收的前提和保证。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对于项目投产后运行、维修、管理、改扩建等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企业档案部门应适时地转变思想和工作方式,结合项目建设特点,探索出一条既与项目建设特点相适应,又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方法,使项目档案这一无形资产的效用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 华醇. 如何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 2013(5): 51.

[2] 石丽. 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J]. 机电兵船档案,2010(3): 55~56.

[3] 郭文清. 如何做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J]. 山西档案,2012(S1): 139~140.

[4] 胡彤琛.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2013(10): 120.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范文第4篇

1 我国招投标制度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招投标制度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招投标制度的引进,并进行了相应的试运行,然后进行了全面的推广使用。在开始的时候,招投标主要是重在宣传和实践,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总结。随着我国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对招投标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规范,同时不断的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讲招标的方式从传统的以表转变为邀标。我国的工程项目招投标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了多方面的进步,到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制度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完善,而且其中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1.2 我国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存在的问题

1.2.1 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部门不统一,处于多头管理状态

对于我国的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来说,其本身并没有和一般的法律一样,有较为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所以招投标仅仅是一项相应的法律。从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政策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国内没有较为完善和统一的招投标管理机构,因此很多相应的部门都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相应的管理。对于不同的部门来说,其本身会根据自身的相应利益,作出相应的侧重,进而导致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因此从多项政策角度来说,招投标本身处于一个较为交叉的角度,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

1.2.2 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准入限制普遍存在

虽然我国的招投标法对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行业准入限制都作出了明确禁止性规定,但是在进行实际招投标的时候,仍旧存在十分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行业准入限制的情况。主要是在今天投标的时候,通过对准入证和不合理资质的使用角度进行控制。另外在进行评标的时候,如果不是本地的产业,就不给于相应的准入机制。

1.2.3 招标机构缺乏独立性,其执业缺乏诚实信用

对于招标机构来说,其本身应该是具有相应招标资质,依法从事招标工作的相应社会中介组织。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机构本身应该是与任何行政机关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和其他利益关系。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机构都直接隶属于某一行政机关。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我国的相应法律要求,而且很多的招标机构的诚信和其本身的独立性是连在一起的。在进行实际招标的时候,会设置相应的条款或者是陷阱,降低其他投标人的中标率,这样的做法缺乏城市信用,而且不符合相应的国家法律要求。

1.2.4 串通投标现象严重

招投标本身是十分公平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串通中标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般情况下串通中标主要是投标人和招标人之间的串通以及投标人之间的相互串通。投标人通过和招标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相应的经济交流,获取较为明显的内部价格和数值,进而获得相应的报价。投标人之间的串通一般会利用高中三种不同的报价,获取较为理想的报价,继而进行经济效益的分配。

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多国有企业的重视与关注。且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先进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技术和手段,使固定资产数据处理、实物盘点和清查更科学、更简便、更高效。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管理内容几乎涉及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与岗位,是要求企业组织内部成员共同参与的全员性的工作。加之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概念、经营模式、管理思路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局限性,相当多的企业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仍存在有诸多弊端与不足,比如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账实差异等。

3 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3.1 建立统一招投标平台,实行相对集中的招投标行政监督权

为了实现我国招投标制度的全面发展,规范我国的招投标市场,需要首先建立较为统一的招投标平台,通过建立较为集中的招投标行政监督权,提升我国的招投标规范程度,实现我国招投标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分散的招投标行政监督权力,需要将其进行整合,实现专一部门的集中控制,提升控制的全面性。另外通过建立集中的招投标管理体制,提升整体的监督水平,实现招投标领域问题的全面解决,也可以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保驾护航。

3.2 规范招标机构行为

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应要求,建立培育专业工程招投标的专业机构,使其独立于各级政府和部门之外,而且不允许其受到各种经济利益的影响,确保机构的专业性和公平性。通过建立健全招投标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较为专业的管理模式,实现我国招投标机构行为的合理化。另外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工程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监管。通过对交易过程的全面监督管理,降低其中违法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整体的违法控制水平。对于其中存在的很多监督管理问题,需要采用专业的控制方法,确保问题的切实解决。

3.3 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依法管理国有资产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并规范执行企业有关的财经法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购置应坚决执行本企业采购制度,纳入采购范围,节约使用企业资金;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明确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强并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企业资产的意识。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27-02

1 引 言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为推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能力及满足国防科技工业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相关建筑、设备设施(可形成固定资产)和手段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是由国防科工局或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负责审批和管理的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投资或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投资。国防科工局或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根据型号任务的研制需求,向军工单位和承担型号配套任务的民口科研生产单位进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军工单位和其他科研生产单位的发展曾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进行改革的战略需求。

2 投资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2.1 建设模式以保障型为主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设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任务保障型建设。此种建设模式任务针对性强,在满足重点研制生产任务需求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存在如下缺点:保障条件建设被动滞后,不适应整体提升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的要求;缺乏柔性和弹性,在研制生产任务完成后,固定资产闲置严重。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任务保障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的过程中。

2.2 投资方式以政府投资为主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实行以政府为主的方式,政府既是投资主体,又是审批部门。近几年虽有改变,但总体上还没有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成熟的投资、融资方式,社会融资力度不够。这样导致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投入负担过重,政府投资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2.3 投资项目管理不规范

虽然国防科工局和国防科技领域主管机关加强了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规划计划、项目审批、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等管理工作的力度,但与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部分管理还不到位。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后评价管理、档案管理、招投标监管、保密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4 投资重点不突出

在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中,各个军工单位和承担型号配套任务的民口科研生产单位都把争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增强自身科研实力、增厚“家底”的珍贵机会,争取每一次申请投资的机会,国家在投资方面重点不突出,虽然满足了部分单位科研生产任务的研制保障条件需求,但是没有在国内形成较大规模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生产能力。

3 投资模式改革的战略需求

3.1 国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借鉴

在国际形势十分复杂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军事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也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其他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美国为借鉴对象。美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其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军工企业、研究所、高等院校和营利性机构作为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的承研单位,与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是合同关系,负责具体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自主经营,以赢利为目的。其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是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导,以风险投资为支撑。我国的军工单位大多是国有、国营单位,不完全是以赢利为目的,国家投资是其获得发展的唯一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不足。

3.2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的战略方针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国防科工局都已经认识到了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路和战略方针。《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和改革意见》中提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战略是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其主要内涵:一是建设模式由任务保障型转向任务能力结合型;二是体制机制由计划指令为主转向更多地采用市场手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努力掌握和拥有支撑武器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四是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大力推进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集约化,加速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建立健全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努力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 投资模式改革的战略思路

4.1 改革建设模式

建设模式由任务保障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要保障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加强核心能力建设。以往的建设模式虽然使承研单位具备了完成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基本能力,但其核心能力不足,不具备竞争力。因此,要在保证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任务完成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投资有保证、引导作用强的优势,集中力量,争取建设一批科研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科研生产协作服务,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

4.2 改革投资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必须要考虑国防需要和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即使像美国这样具有强大国家财政实力的国家,也把社会风险投资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持,我国的国家财政实力更不足以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全部需求。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应尝试和探索更多地采用市场手段,加强除政府直接投资以外的其他投资方式,如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贴息等。根据国防科技工业项目的性质把投资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研制条件、基础能力、公共服务以及还贷能力低的批生产改造等项目,这些项目以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主要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另一类是需要政府投资支持和引导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以及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批生产改造等建设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方式。政府投资的重点是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其中包括战略武器、关键主战装备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总体设计能力,装备系统集成、测试和总装能力,以及关键分系统和专用军品配套研制生产能力。其他投资项目可吸收各种社会资金,形成寓军于民、军民一体的科研生产模式。

4.3 以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科技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与科技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有赖于相关设备设施的保障,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先进手段和条件可以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要实现国防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就必须超前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高水平的创新试验条件和设施,为掌握和拥有支撑武器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提供保障。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要把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为重要抓手。这些重大专项是代表当今时代国防科技前沿和尖端的重大项目,例如载人航天工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等。通过组织协调重大科技专项,可以带动一批相关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4.4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

其根本目的是要大力推进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集约化发展,加速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所以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必须注重能力建设投资项目的内涵需要,突出集约化发展要求,加强柔性化建设,不能一味地追求扩大能力。在投资项目建设中,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和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4.5 完善和建立政策法规,强化监督评价机制

要以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改革的要求为根本出发点,认真理清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有关法规,协调解决因时间、环境和管理部门不同等造成的不同法规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理顺投资管理体制和机制,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法规,制定可操作的投资管理办法和规定,将转型升级战略以法规要求的形式落实到投资管理工作中。

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突出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管理机构、项目法人和社会中介机构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制定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使用的有效性,提高投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实际效果。

5 结 论

从世界范围发展的趋势来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改革,对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推动军工单位和其他科研生产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李庆剑.对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与转型升级战略的思考[J].研究与探讨,2007(2).

[2]苗宏,周华.美俄日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及特点[J].国防技术基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