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共享的优缺点

财务共享的优缺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的优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共享的优缺点

财务共享的优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业务流程再造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剧,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形成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催生了新型财务运行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诞生。近几年来,中石油、中兴、华为、物美等国内集团型公司和许多跨国公司在华机构都实施了财务共享,目前仍有很多集团公司在积极探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中国境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正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几年中,可以预见大量的企业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鉴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然成为企业集团财务运行的趋势,因此如何成功建设财务共享中心,让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带来正向效益将是急需考虑的问题。而这正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从中兴通讯成功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以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集团的关注。从客观上而言,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带来的运行成本节约与管控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集团建立共享中心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成功建设将是目前企业集团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集团的要求以及这一模式构建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参考。

1.3 论文结构

本文遵从“概念提出概念分析概念实行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思路,对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首先,本文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缺点。在这一分析基础之上,明确了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是必然趋势,同时明确了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企业集团提出的一些要求。再次,本文分析了企业集团初次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流程,并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针对企业集团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得出了几点结论与建议。本文旨在为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供一些帮助。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2.1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将一个企业内部不同组织中分散的财务基础服务集中在一起,在一个统一的财务组织下处理有关财务数据。它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基于市场价格和服务水平协议,为企业内部不同业务组织提供专业财务服务。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效率低下、风险难控等弊端,将集团内各分公司的某些事务性的功能(如账务处理、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集中处理,以达到规模效应,降低运作成本,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2.2 财务共享模式的优点

2.2.1 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本质在于将集团各公司的事务性工作汇总于共享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这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这主要体现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节约人工成本。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公司业务量整体不变的情况下,运用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将资源、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集团各分公司的财务人员以及中间管理层的数量可以大幅削减,相应人工成本可以减少;另外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可以定在薪资较低的地区,这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

2.2.2 提高集团管控水平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施,对集团各分公司和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促进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业务处理的流程化和专业化;同时消除了大量重复的、非增值的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对集团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进行汇总,统一分析,拥有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并具有一定的流程审批权限,这既可以有效便捷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又可以制衡内部权力,从而提高集团管控水平。

2.2.3 支持企业管理决策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而将其他辅助功能通过共享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成。这一模式使得管理层从繁杂的非核心业务上解放出来,从而为公司更好地创造价值。同时,在公司成立新公司或者收购其他公司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快速、有效的为新建的子公司提供财务服务,提高资源整合的速度,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2.3 财务共享模式的缺点

2.3.1 巨额的前期投入资本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但是应该看到,财务共享不仅是一种优化,更是一种变革,而任何变革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企业集团实行财务共享模式,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的更新和替换将是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必不可少的一项成本,而且这项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比新系统新模式在初期节约下来的成本还高。另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会增加集团内部之间的沟通成本。

2.3.2 存在系统性和和合规性风险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工作高度集中、各个业务环节的关联性大大增加,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集团对于流程、系统的依赖性大大提高,因此在整个数据链的单一业务环节出现错误,则会对整个数据流造成影响,从而放大整体信息失真的风险。

2.3.3 人员流失率提高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集团内部大量重复、冗余的工作全部集中到共享中心进行处理,这在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将大幅削减集团各子公司的财务人员和中间管理人员,这必然带来人员流失。

2.3.4 员工的职业发展受阻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集团的工作高度细分,这使得对于员工个体而言,其业务处理范围过窄,从短期来看,极大地加快了业务处理速度,但从长期来看,对于个人和企业集团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个人而言,由于工作内容过于单一,视野和工作能力范围都将受到限制,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从而降低了工作积极性,这对员工自身和企业集团都是不利的。

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的要求

实证研究表明,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延迟效应、区别效应和短期波动效应。对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研究表明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使得中兴通讯财务处理效率提高,财务处理成本降低,资金管理集中度提高,而且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活动。这表明对于具体的公司而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公司产生的效益有区别,并非任何的集团公司都适用财务共享这一模式。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共享俯卧模式要取得正向的经济效益,应该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3.1 对集团内部环境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内部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以及集团各级企业的思想认识需要统一且认同财务共享管理的理念。共享模式的选择,与企业集团自身发展要求和定位直接相关,因此财务贡献模式的实施首先要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同时,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需要各级公司管理层、基层负责人和业务操作人员强有力的支持。集团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有赖于企业集团所有员工的共同支持。

3.2 对集团信息化的要求

财务共享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财务集中核算的目标是将集团内各公司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处理,以达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运行成本。要将这些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需要信息的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共享中心,这一过程有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企业集团要想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支撑,这就对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 对集团业务流程的要求

财务共享中心对集团事务性工作的集中处理,本质上有赖于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的优化。统一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规则与业务处理流程,是成功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的关键。因此,实施财务共享,前提是需要对企业集团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达到统一化、标准化处理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不相融合、无法整合的业务难以实施财务共享。企业集团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3.4 对集团财务人员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行,对集团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由于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整个财务流程被重新规划并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因此财务工作进行了高度细分,相应地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提高。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应该树立全局意识,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开展各项财务工作,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和财务团队的综合业务能力。

4.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流程――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企业财务流程重组的框架设计主要可分为组织架构调整、优化业务流程、共享企业数据三个方面。

4.1 调整组织架构

在会计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要将会计业务相关的非财务人员吸纳进来,让他们都参与到财务流程中来,打破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新型的流程型组织,借助流程串联各部门员工,统一各方利益,减少各种摩擦。各分子公司可在集中的要求下,统一调整现有财务业务,并将简单事务性的会计核算工作向集团集中,将财务权限上收,缩减地方财务人员编制。

4.2 优化业务流程

财务共享框架下,企业财务流程重组要求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梳理改造企业业务的整体流程,将企业财务流程与其它业务流程充分融合,避免流程间重复工作的产生。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模块联动机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费用报销”、“应付账款”、“总账”、“应收账款”、“资金结算”和“财务报告”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最易纳入,且最具代表性的流程。

4.3 实现信息集成,数据共享

首先,企业要统一核算标准、制定操作规范,为实现数据的统一控制打下基础;其次,打破企业各部门的界限,利用信息系统的强大处理工具和网络工具,使各项业务发生点成为会计信息的收集点,并在业务发生的同时通过系统预置的会计参数,自动生成各项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对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控制,避免数据冗余和不完整情况发生,实现以业务为导向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过程。

5.财务共享模式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1 业务流程优化受阻,业务处理标准化难以实现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现依赖于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的优化,通过优化业务流程使得业务处理统一化、标准化。但是,随着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不断加剧,各种业务之间难以有机整合,业务流程优化受阻,这直接会导致财务共享的失败。

5.2 企业集团信息化水平不高,财务共享难以实现

财务共享模式实现的前提是信息及时、高效传递和处理,这必须基于强大的信息化水平。一旦信息化程度无法达到财务共享的要求,不仅会造成数据紊乱,还会直接影响整个数据的传输。信息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实施财务共享,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甚至会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营。

5.3 财务人员职业发展受限,工作积极性下降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缺点之一是财务人员和中间管理人员的流失率大幅提高,财务工作高度细化导致财务人员工作范围过窄,视野受到限制,这使得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受限,进而工作积极性下降。

5.4 解决对策

针对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团在实施财务共享之前,应该提前确定好财务共享的实施范围。集团各公司实现财务共享,这并不意味着集团所有的业务都适合纳入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范畴。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范围应从集团实际出发,根据业务特点进行确定。

集团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集团实行财务共享,不仅对流程是一种优化,更是一种组织结构的变革。这既需要集团内部上下一致支持这项改革的实行,又需要集团做好改革的充分准备,如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了适当的水平。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集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推行。

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同时,要同时为财务人员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绩效激励机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团队稳定性,不断开拓员工的业务视野,做到“吸引人才、培训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

6.结论与建议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集团管控水平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等诸多优点,迎合了企业集团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实施后的缺陷。这就要求集团做出财务共享模式构建这一决策时,应相应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集团内部上下思想统一、合理选定财务共享的范围、实施财务共享的时机等。财务共享服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企业上下一心,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一种结果。

参考文献:

[1]罗声明,孙德刚.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4,14:6566

[2]矫艳,王兆蕊.初次实施财务共享的误区和要点[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2:5354

[3]张瑞君,陈虎,胡耀光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及实践[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1(3):1927

[4]石磊.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难点与对策初探[J].财会月刊,2014,S1:100103

财务共享的优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医院财务档案;档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09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0 引 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能够为工作和生活带来变革性的发展。大数据的发展应用,对医院各项工作也带来了变化,特别是对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进一步加强对医院财务档案的管理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大数据时代和医院财务管理档案的相关概述

1.1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是指数据更加全面且复杂的时代,其具有数据海量化、类型众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等特点。

1.2 医院档案

医院档案是指医院在正常运营的过程中,从事各项活动所产生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原始记录,包括管理、医疗、科研、基建、财务和统计等活动中产生的文件。

1.3 医院财务档案管理

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是指将医院运营过程中,各个活动事项所产生的各类财务档案进行搜集管理,这一搜集管理要达到统一、集中、规范的要求。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是要建立分类编号、输入电脑存储以便查询,是一个功能完善的管理系统。

2 大数据时代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优缺点

2.1 大数据时代对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发展的优势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医院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可以充分进行信息整合,保证达到医院财务档案信息共享的目的。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医院财务档案做到有效记录和快速查阅,传统的纸质管理和现有的信息化管理还满足不了医院对财务档案管理的需求。借助大数据的医院财务档案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可以优化医院的财政管理和档案管理,且对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也有重要作用,对医院各部门协同,整体凝聚力以及整体工作效率都有提升作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可以明显提高医院财务档案的使用频率,提高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效率。当前的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较低,不能满足医院对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可以实现细化财务记录的快速查询和下载保存及分享,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复制打印,甚至手工抄写,可以保证医院财务档案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大大提高了医院财务档案的管理效率,进一步实现了整个医院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可以显著提升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财务档案记录着医院各个事项的动态,特别是资金的相关情况,安全性是医院财务档案的重要工作,大数据的利用可以有效的保证财务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了当前信息化程度低或者传统财务档案管理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了大数据时代财务档案管理的数字技术优势。

2.2 大数据时代对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发展的不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大数据的应用,不能完全保证医院财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医院各项活动a生财务信息的原始凭证也没有办法保证原始性。医院财务档案信息查询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使用人员并没有见到真实的原始财务凭证,只能看到网上上传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医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通过手工输入电脑实现的,对后期使用者信息识别及纠正都会带来极大的不便,医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甚至会因为牟利而对财务档案信息进行篡改,为医院财务带来损失,这与大数据的应用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大数据的应用对医院财务档案信息不能完全保证其安全性和保密性,所有的信息都通过网络进行计算、查询、使用,在黑客冲击的时代,大数据技术也存在漏洞,在医院财务档案共享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安全性问题,这会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 大数据时代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观念

医院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并没有改变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观念传统性,这首先表现在医院领导的不重视,医院领导的观念没有随着大数据的到来而改变,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对医院财务档案进行管理,同时,医院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大数据给他们工作带来的影响,没有持续地接受新观念、新技术,导致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效率不高,财务信息利用率不高,最终导致整个医院的工作效率没有提升。

3.2 管理不规范

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这种不规范体现在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的制度也没有切实的贯彻执行,对医院财务档案的保存依然不规范,虽然信息化可以不用经常翻阅原始或者纸质的档案,但是对日常的财务档案信息输入网络后仍然需要保留很长一段时间的原始凭证,这些凭证的保存并没有实现信息化,且保存也没有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进行必要的防水、防火、防虫、防潮、防盗、防光和防尘等处理,财务档案保管不规范,没有专门的保管场地。

3.3 缺少专业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需要有专门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档案得到充分的利用,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但却没有专业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甚至并不是档案管理方面的人员进行的管理,是其他行政内勤人员兼管,没有财务基础的知识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会对财务档案管理应用大数据起到阻碍作用。

4 大数据时代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发展的对策

4.1 转变观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医院的领导还是医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都需要对新时代的技术应用进行观念的更新,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将大数据应用到医院财务档案管理上,可以更好地实现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实现财务档案管理的高效率。

4.2 扩充专业人员

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也将随之变得复杂,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参与到医院财务档案的管理。专业管理医院财务档案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以更好、更精准地对医院财务档案进行查询使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以更快捷地提取医院财务档案信息,实现快速共享的目的。同时,还要有档案管理的专业技能,保证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科学有序。

4.3 增强软硬件设施

软件和硬件设施虽是辅助财务档案管理的工具,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需要加强对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升级,特别是软件设施的升级改造。通过大数据的使用,医院不仅可以有效预测和观测医院财务动态,还能提升已发生的财务活动的利用效率。硬件设施体现在原始凭证的科学分类保管,保证在需要查询医院财务原始凭证时能及时提取相关资料。

4.4 大数据应用安全

大数据应用具有众多优势,但是也有其安全性和保密性的问题,这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大数据应用环境下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作出保障,专业人员可以使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使用权限设置,保证医院财务档案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因漏洞导致的泄密风险。

4.5 大稻菰擞玫绞导使ぷ

大数据应用是要切实运用到医院的财务档案管理中,真正实现技术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效率,而不是因为不懂或者一味地追求高端技术,导致设备的浪费或影响正常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

5 结 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医院财务档案管理方式,加速推进了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大数据应用于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可迅速提升医院财务档案的管理效率,从而提升整个医院的管理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于雅娟.大数据对医院档案管理发展的影响[J].档案管理,2016(2).

[2]吴青霞.论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价值链”的生成[J].档案,2016(6).

财务共享的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电融资

一、风电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赖火电。“十五”期间,我国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积极推进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供应,改变过渡依赖煤炭能源的局面。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电与火电相比,不仅节能节水无污染,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大有好处。2005年我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后,我国风电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15.3万千瓦,2009年容量达到2200万千瓦,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2位。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火电、水电以外的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而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第一大国。

二、风电项目目前融资方式及存在问题

(一)风电融资成本偏高

风电的融资成本主要是贷款利息。由于风电的固定资产投入比例较大,资金运转周期较长,一般为6-10年,造成风电项目建成后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形成的贷款利息较高,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

(二)风电生产缺乏优惠信贷政策支持,融资相对较难

虽然风电属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但目前仍执行一般竞争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率,贷期相对较短,而且缺乏优惠信贷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对风电项目的贷款要求必须有第三方进行连带责任担保,使风电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三)风电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风险高

风电项目目前至少80%资金靠债务融资,资本金仅20%。大规模的债务融资不仅导致风电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贷款过度集中,资金链非常脆弱,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且影响企业再筹资能力,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融资方式的优化、融资渠道的拓宽已经势在必行。

三、风电项目融资方式的优化

(一)采用BOT项目融资模式

BOT即英文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移交)的缩写,代表着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项目融资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用于基础设施、能源、公用设施、石油和矿产开采等大中型项目的一种重要筹资手段。它不是以项目业主的信用或者项目有形资产的价值作为担保获得贷款,而是依赖项目本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作为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它将项目的资产而不是业主的其他资产作为借入资金的抵押。项目融资是“通过项目融资”,而非“为了项目而融资”。

1.BOT项目融资模式特点。BOT项目融资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相比,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项目融资中的项目主办人一般都是专为项目而成立的专设公司,只投入自己的部分资产,并将项目资产与其他财产分开,项目公司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公司。贷款人(债权者)仅着眼于该项目的收益向项目公司贷款,而不是向项目主办人贷款。二是项目融资中的贷款人仅依赖于项目投产后所取得的收益及项目资产作为还款来源,即使项目的日后收益不足以还清贷款,项目主办人也不承担从其所有资产及收益中偿还全部贷款的义务。总之,项目融资的最重要特点,就是项目主办人将原来应承担的还债义务,部分转移到该项目身上,即将原来由借款人承担的风险部分地转移。

2.BOT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优点:一是扩大借债能力。项目主建人的偿还能力不作为项目贷款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否发放贷款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来决定。借进的款项不在主建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主借人的资信不会受到影响。二是降低建设成本,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三是充分利用项目财务收益状况的弹性,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或“借鸡下蛋”。四是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减轻借款方的债务负担,转移特定的风险给放贷方(有限追索权),极小化项目发起人的财务风险。缺点:对项目发起人而言,基础设施融资成本较高,投资额大,融资期长、收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合同文件繁多、复杂,有时融资杠杆能力不足,母公司仍需承担部分风险(有限追索权)。

(二)ABS资产证券化融资

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意为资产证券化)是项目融资的新方式。ABS融资是原始权益人将其特定资产产生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可预期收入转让给特殊用途公司(SPV),由SPV将这部分可预期收入证券化后,在国际国内证券市场上融资,给投资者带来预期收益的一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

1.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特点。ABS资产证券化融资有两个特点:一是ABS融资方式实质上是“公司负债型融资”。由于ABS能够以企业本身较低的信用级别换得高信用级别,与银行贷款相比,不仅节省融资成本,且能使非上市公司寻求到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二是ABS发起人出售的是资产的预期收入,而不是增加新的负债,因此既获得了资金,又没有增加负债率,也不改变原股东结构。

2.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优缺点。优点:一是门槛较低。企业只要拥有产权清晰的资产,该资产又能够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现金流历史记录完整,就可以以该资产为支撑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二是效率较高。通过破产隔离,资产证券化变成资产信用融资,即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与发起人或是SPV本身的信用没有关系,只与相对独立的这部分资产有关。投资者只需根据这部分资产状况来决定投资与否,避免了对一个庞大企业全面的经营、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更加简便,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三是内容灵活。资产证券化可以做相对灵活的设计:融资的期限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利率也可以有较多选择,甚至可以在发行时给出票面利率区间,与投资者协商而定。四是成本较低。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成本包括资金占用费(票面利率)和筹资费用(根据现行标准测算,年成本约1%)两个方面。只要达到一定规模,这些成本要显著低于股票和贷款融资,也略低于债券融资。五是时间更短。资产证券化受国家支持,只需证监会审批,时间仅需要两个月到半年;而债券发行需向发改委审批额度,证监会批准,审批时间长达9个月到一年。六是资金用途不受限制。资产证券化融入的资金,在法律上没有用途限制,可用于偿还利率较高的银行贷款。这一点和债券融资也有很大区别。七是不改变资产所有权。目前资产证券化模式下,企业出售未来一定时间的现金收益权,但实物资产所有权不改变。八是能改善资本结构。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融入的资金不是公司负债而是收入,能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信评级。缺点:由于我国信用评级的不完善和我国法律环境存在的缺陷,可能会加大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

(三)采用PPP融资模式

PPP融资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民营合伙制模式)”,是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项目的监督者和合作者,它强调的是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

1.PPP融资模式的特点。PPP融资模式不仅意味着从私人部门融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纳税人实现“货币的价值”,或者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PPP融资模式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私人部门在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一个项目时通常更有效率,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并且更容易创新;二是伙伴关系能够使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各司所长;三是私人部门合作者通常会关联到经济中的相关项目,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四是能够使项目准确地为公众提供其真正所需要的服务;五是由于投入了资金,私人参与者保证项目在经济上的有效性,而政府则为保证公众利益而服务。

财务共享的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系统;集成技术;套装软件;集成平台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2-072-2

1 研究背景分析

根据当前软件系统应用集成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业务应用建设规模及规划,以及企业系统应用集成建设情况,应用集成以什么样的模式去实现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系统集成技术的分析,进而分析和研究了实现企业系统应用集成技术的几种模式。

2 研究技术分析

2.1 集成技术简述

应用集成架构取决于应用集成的技术,应用集成技术是伴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从早期的点对点方式,经历了EAI方式,发展到目前以面向服务架构(SOA)的集成方式。

2.2 点对点方式集成

早期企业的业务应用个数较少,一般多采用的是点对点方式的集成结构,在这种点对点的结构中,业务应用之间都很清楚对方的结构,相互通过接口相连,接口少,集成工作量小。随着需要集成的业务应用数量增加,业务应用之间的接口需求相应增加,接口开发的工作量也在增加,维护工作难度大、接口灵活性差等问题立即显现,集成关系及接口问题变的非常复杂。如图1所示。

2.3 EAI方式集成

为解决点对点集成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应用集成引入了企业应用集成平台(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平台针对不同的接口技术分别提供了相应的适配器,采用不同技术的业务应用通过这些适配器接入EAI平台,由EAI平台负责业务应用之间的集成,如图2所示。

采用EAI方式的集成大大减少了接口连接数量,有效增加了灵活性,同时在接口变化时,只需在EAI平台侧进行调整即可,增加了业务应用的可扩展性,降低了业务应用维护和升级的复杂性。但是由于存在着大量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EAI平台上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转换及配置工作,集成的灵活性、开放性存在着局限性。

2.4 SOA方式集成

面向服务架构(SOA)向企业提供了灵活、快捷的系统整合方案。因为它的接口规范与实现功能所使用的具体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无关,所以服务调用方及服务提供方之间可以使用统一和标准的方式进行通信。这样有效的解决了EAI方式集成所面临的问题。

为更有效地管理服务并降低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SOA体系中引入了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简称ESB)的概念。企业服务总线将业务应用的功能通过开放的标准进行统一接入,并以服务的形式。为参与集成的各方屏蔽了硬件平台、软件、网络和物理位置上的差异,是实现松耦合集成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常,企业服务总线使用SOAP作为消息格式,可根据需求支持各种开放的标准传输协议(如HTTP(S)、JMS等)。它帮助服务提供方和服务调用方隔离具体的技术实现,帮助服务调用方进行消息的路由和转换,进行权限验证后,按服务提供方规定的格式发送到指定地址,最后再将返回结果以服务调用方可接受的格式发还给服务调用方。另外,企业服务总线还支持消息的单向发送,/订阅模式。SOA方式的集成如图3

3 企业系统应用集成模式分析

3.1 采用通用集成平台

这种集成应用模式是将使用套装软件实现的业务看作与其他业务应用相同,也提供或调用集成平台的服务,通过通用的、标准的、基于SOA架构的集成平台实现集成。

这种模式下,既包括套装软件实现的业务应用,也包括自主开发的业务应用,采用的技术和标准多样化,应用集成的难度较大。为了能够将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和标准的业务应用接入集成平台,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流程交互,要求集成平台具备更好的开放性、通用性、可靠性。采用通用集成平台实现企业系统集成如图4所示。

图4中的财务、物资、项目由套装软件实现,营销、安全生产、协同办公、综合管理、人力管理等业务应用为自主开发的应用系统。

3.2 以通用集成平台为主,以专用集成平台为辅

与上一种模式不同,除了需要通用集成平台,还需要通过专用的集成平台将套装软件功能转换为Web Services后,再利用通用集成平台进行集成,这种模式应用集成的核心还是通用集成平台。

套装软件的实施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通常采用分阶段逐步实施的策略。当物资、项目、财务3个基本套装软件模块上线,而人力、营销、生产、综合及协同办公采用松耦合架构时,应用集成平台架构可以兼顾套装软件和自主开发的松耦合应用。这种模式如图5。

套装软件厂商通常已经利用自己的集成平台将部分主要功能封装为Web Services,这些服务可以直接注册到统一选型的集成平台。对于没有封装为服务的业务功能,可以借助套装软件集成平台将其封装为服务,再注册到统一选型的集成平台。

3.3 采用套装软件专用集成平台

当所有应用集成点涉及的大部分业务应用都通过套装软件实现,并且套装软件专用集成平台具备企业服务总线的功能后,采用这种模式,由套装软件提供的专用集成平台实现业务应用之间的集成。该模式如图6所示。

少数松耦合业务应用在第二种模式下遵循统一选型集成平台接口规范开发的服务,不做任何改动可以直接移植到套装软件集成平台,供其他松耦合应用、套装软件、业务流程引擎、企业门户等服务消费者调用。服务的移植如图7所示。

如图7所示,套装软件集成平台也支持开放的行业标准,具备标准的ESB特性。之前注册到统一选型集成平台的企业服务总线的松耦合业务应用的Web Services可以直接移植到套装软件集成平台。

采用套装软件提供的集成平台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对套装软件的内在支持,降低集成的工作量,提升集成接口的效率。由于集成平台和应用功能均由同一家厂商提供,升级和维护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但是套装软件提供的应用集成平台通常未必是业界最优的、专业的企业级应用集成平台,在性能、扩展性及标准支持上将可能所欠缺。

本文通过对企业系统应用集成技术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通过通用集成模式、通用与专用平台结合集成模式和套装软件专用集成模式三种模式,并给出了这三种模式的各自的部分优缺点和适用建议。其中也对套装软件专用集成模式的服务移植进行了简单分析。

参考文献

[1]吴忠.融合J2EE和Web Service的B2B企业EAI平台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06).

[2]柴华,周兴社,杨刚,符宁,张海辉,王龙飞.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04).

[3]王亚玲,郝赫,曹占峰,刘海涛.数据交换平台在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1(02).

财务共享的优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部;财务管理

一、事业部制的优点与不足

事业部制是企业按照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在企业内部设立若干事业部。每个事业部之间独立核算,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上拥有自主性,各事业部既是受集团总部控制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和管理的职能,又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每一个事业部就是一个利润点,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事业部制的突出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1、事业部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充分授权,自主经营,增强产品专业经营力量。把最大限度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各事业部,使他们能够依据企业的政策和制度,自主经营,有效调动人、财、物等资源,将个人技术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得到最大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2)纵向整合,快速响应,增强企业内部竞争活力。按产品、地区、顾客(市场)等组建事业部,尽可能减少组织机构及业务界面,缩短办事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3)横向协同,资源共享,有利于实现集团内部资源最优配置及整体利益最大化。将职能部门与业务经营部门明确分开,各事业部共同分享职能部门的管理资源,促使集团效益最大化。2、通过企业长期的实践,事业部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1)权利分配关系难以协调。管理层次难以把控,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难以协调。授权过多,会削弱总部的领导权威;授权模糊,会使事业部无所适从;过度集权,又会使事业部无法有效运转。在集权与分权的摇摆中,企业的整体运营和管理效率会大打折扣。2)总部管控成本较高。事业部制会导致总部的管控成本提高,每个事业部的设立,都需要配置成套的职能机构,人员臃肿,费用较高。3)整体运营效率缺乏保障,公司战略目标可能流于形式。由于事业部过多,管理层级扩充,易于导致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等流于形式,贯彻执行不力,造成企业在管理沟通和理念宣贯上缺乏整体协调性,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各个事业部为了本部门的利益或短期业绩,也可能会导致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甚至会背离公司的战略方向,给企业的发展留下隐患。那么如何在事业部制的优缺点之下寻求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事业部制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事业部本身并不具备法人资格,但在财务上往往被作为“一级利润”中心进行独立核算并自负盈亏。从实际运作过程中看,事业部的独立核算具有相对性,诸如对资金运作、物资采购、法律咨询、公共关系等业务活动仍需由集团统一管理。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事业部是企业实施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整合过程。作为支撑事业部制的两大支撑点。战略控制引导财务控制,财务控制进一步落实战略控制。财务控制贯穿事业部营运的始终,可以通过分解量化公司战略目标以及组织划分事业部、实施、报告、审计并考核目标利润的动态管理循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事业部的各项指标能够落到实处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平衡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关系,以控制标准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融合经营计划与财务管理的理念,逐步实现预算管理目标。通过全面预算加强企业集权与分权管理,能够明确各事业部的经营目标与责任,同时也能通过相关收入、利润指标实现集团母公司对其内部控制。各事业部通过将预算编制的目标成本等指标引入到整个成本控制环节,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对其生产经营实施全面控制。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同时也可达到资金集中管理的目的。2、实行资金审计制度,真实反映事业部的资金管理能力及经营效益资金审计主要侧重于事业部内部资金链循环的全过程,旨在提高事业部对资金的管理及运营能力,提高经营效益。资金运营效益审计尤其自身的特点,涉及到与资金链循环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事业部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进行资金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1)企业与资金运营有关的主要业务流程是否都有必要的控制政策和程序;2)管理层在预算、利润、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经营业绩方面是否都有清晰的目标,是否对存在和这些目标相关的记录文件和沟通记录,并且积极的对其进行监控;3)是否存在计划和评价体系,以识别与目标业绩的差异,并向相关管理层报告差异。由相关的管理层进行调查并制定执行适当的纠正措施;4)是否做到不兼容岗位有不同人员任职,以降低舞弊和不当行为发生的风险;5)是否建立了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未经授权接触文件、资料和资金;是否存在信息安全职能部门负责监控信息安全政策和程序。3优化内部转移价格,形成内部合力,有利于集团战略的统一实施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中间产品转让的价格。在分权制度管理下,各事业部之间要确定相应的内部转移价格及其依据。在内部交易的情况下,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一方的销售价格是作为其销售收入来核算。而接受商品或服务的另一方是以成本列示,内部转移价格体现了各部门的成本和收入水平,对其各自的获利水平也产生相应的影响。同时,如果有多个事业部共同承担了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则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应由各事业部依据内部转移价格机制进行分配。因此。内部转移价格能够影响各事业部的业绩水平,作为激励各事业部的管理层进行正确决策的工具。在实践中比较常用的转移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基础转移定价法、市场基础转移定价法和协议转移定价法。4、实施业绩考核与激励制度,提高事业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效率在业绩考核的条件下,各事业部应根据企业下达的任务指标数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真正有实力的年轻骨干们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发挥其才能,为企业创造盈利.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人才后续储备,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也能促进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绩效计划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并以此作为各事业部、员工考核和激励的依据。5、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质量,为战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在信息时代,事业部要想立足于整体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必须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以此平衡各事业部直接关系,以及企业整体与各事业部的关系.实现财务权集中与经营权分散的对接,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整体的目标战略指导下。实现对战略和财务问题的集权控制以及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在系统设计时,事业部需要立足于长远发展。财务信息系统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未来适应性.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需求.而且还要结合事业部的战略目标制订灵活的实施策略.尤其是对一些主数据的编码制定统一的规则,以指导后续实施推广。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