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范文第1篇

建立完善制度体系,构建科学化管理模式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特点。因此,院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从制度建设抓起,在选聘、任用、管理、教育、培养和发展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为辅导员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充分发挥才干。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的定位、职责、要求及管理体制都作了明确规定,使各院校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有了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和统一的、规范的要求,又为每一个辅导员实现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对于高职学院来讲,又有其特殊性。高职学院辅导员实行院和系双重领导,系上对辅导员实行直接领导和管理,学生工作处作为学院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与系共同承担辅导员管理工作。学院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一是优化素质结构,严格按照教育部1:200的要求,足额配备学生专职辅导员。二是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坚持在院内选配和向社会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选聘辅导员不仅要看学历,更要考察其工作能力,如:是否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有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是否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要能了解和理解辅导员工作,并有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思想准备。通过完备规范的选聘程序,全面了解其工作能力,提高聘任质量。三是完善制度设计。为辅导员量身定制与其工作特点相匹配的职务系列和考核评价体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上,与教师和其他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视同仁,可纳入教师职务系列,也可单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务序列,与其他教师及管理系列相衔接。在工资待遇上,对照辅导员实际担负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确保考核合格的辅导员不低于同一层次教师的津贴标准和相应待遇。在辅导员的发展上,学院应激活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整个教职工用人机制,疏通辅导员与其他管理岗位的交流渠道,拓宽发展路径,促进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从而形成一支质量高、效能稳定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制度设计,可将刚性的制度规范内化为辅导员的价值认同,培育以“信念坚定、能打能拼、奉献至上、敬业爱生”为内核的具有特定时代特征的辅导员团队精神,而这种精神一旦确立,就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建立完善教育的培训机制,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当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向。所谓职业化,就是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项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来对待,不论这支队伍中的成员工作时间是长还是短,但作为学院来讲,要将此作为长久的职业来培育固化,当作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辅导员职业化是对岗位属性的一种确认,是通过政策保障、岗位准入、管理培训、职业规划等一系列措施,达到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和道德,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所谓专业化,就是把辅导员建设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努力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及专业成熟程度,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发展、提高工作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却遇到许多困难,甚至面临严峻考验。有的高职院校中善于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本来就不多,那些理论功底较深厚的德育教师大都安排上了“两课”,而兼做实际管理工作的专家少之又少。同时,辅导员大多由中青年教师担任,其中不少人工作几年之后又因各种原因转了岗,留在岗位上长期干下去的少之又少,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岗位流动较频繁,队伍不稳定。此外,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普遍缺乏必要的上岗前、后的专业培训,队伍状况处于以老带新、自行摸索、经验总结的初级工作阶段,工作方法简单随意,管理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加之许多年轻辅导员人生阅历浅、工作经验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现阶段学生工作的要求,难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政治、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效引导和教育,大大降低了学生工作的标准和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在完善政策、制度设计的同时,建立和完善辅导员教育、培训制度。学院应将辅导员的教育和培训纳入教职员工整体教育培训规划之中,分类单项制订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确定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业务四项内容和类型,采用系统的培训讲座、外出考察学习、以系或年级为单位的小型工作研讨会、全院范围内的理论研讨或经验交流会、院报和校园网等媒体设立专题论坛等形式及方法。要坚持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对新聘辅导员要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对愿意继续担任辅导员工作的优秀辅导员作为骨干进行培养,优先推荐参加校外各类培训。通过运用教育培训激励措施,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努力把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成学习型团队。努力促进广大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实现完成组织任务及育人目标与提高个体素质的“双赢”。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考核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首先将辅导员工作职责细化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职业理想谋划与指导、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与管理等为基本内容的若干项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定。系统的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应力求科学合理、操作性强。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具体考察每个辅导员带学生数量、负责任态度、工作实绩、自身素质及表率作用、工作失误及造成的不良影响、学生满意度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建立并完善了辅导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了辅导员考核管理办法,考核工作由学生处牵头、院系两级共同负责组织实施。在考核实施过程中,坚持三个结合,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身评价与组织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在统计考核结果和定性打分时,将学生、系和学院学生处给出的分值分别计算,划分不等的权重比例,其中学生分值占30,系占50,学生处占20。在此特别突出了学生参与考核,因为,学生对辅导员能否经常深入学生、及时落实关系到学生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等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评价意见最能反映辅导员工作的优劣,也从制度上保证了辅导员工作以学生为本。最后,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奖惩和津贴直接挂钩,作为辅导员提职晋级、评优奖励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对辅导员的奖惩可以纳入全学院教职工序列,也可以单独设计奖惩系列。实践证明,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全面的考核工作,可使辅导员找准定位,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调动其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的热情,可起到对辅导员行为过程的控制作用和对工作成效的激励作用。

辅导员在高校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焦点较多。如果学院只是一味地强调辅导员要有奉献精神,强调队伍的稳定性,而不是真正地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上下功夫,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学院应逐步建立完善一套旨在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院系组织和各有关方面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四少四多”,即少批评、多鼓励,少责难、多理解,少旁观、多配合,少空发议论、多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国教育报,2006-08-01.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我国高校正在实行本科生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学分制能够培养出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质量、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目前,关于本科生学分制教学管理,国内外高校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模式,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各高校所实行的学分制一般均包括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导师制等内容,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导师制是学分制的重要保障。

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加强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目前,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中尚处于尝试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构建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约束机制,已成为有效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对此作粗浅探讨。

一、目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

(一)导师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在校生人数急剧增长,虽然许多高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但学生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教师的引进速度,从而造成导师数量短缺。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至2003年招生人数已由159.7万人增加到382.2万人,年均增长24.4%;在校生规模已由413.4万人扩大到1108.6万人,年均增长28%;而专任教师仅由42.6万人增加到72.5万人,年均增长14.2%;师生比由1:9.7降至1:15.3,某些学校某些热门专业师生比更低。据报道,2004年广东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师生比为1:29.35,加上成教学生,师生比则高达1:43.92。最近,因为研究生的扩招,在一些研究型的大学中,仅仅导师和研究生比就达到了1:10以上。

导师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不一定能作为导师。目前能够成为导师的教师资源不仅十分短缺,而且质量也待进一步提高。作为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注重为人师表,将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在我国一些高校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往往是一些具有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有的甚至就是具有本科学历的班主任或辅导员。班主任或辅导员兼任的导师工作倾向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生活管理,较少涉及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给予指导;年轻教师经验不足,专业指导性不强,科研学术引导缺乏,有的还缺乏责任心;高级职称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均能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毕竟这样高水平的导师资源有限。

(二)导师制的职责认识模糊

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导师最基本的一项职责是导学,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作为导师的教师还是学生,对这一职责往往存在模糊认识,师生间缺乏默契性、互动性。一些导师有的仅局限于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还有的倾向于专业课程学习指导,而将两者结合,全面指导、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导师很少。同时多数学生如果在思想、生活方面有问题则找辅导员帮助解决,学习上有疑难则偏向任课教师请教,很少向导师咨询。由于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的意义宣传不到位,多数学生导师制的意义、作用、内容等认识不清楚,从而造成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过程中,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三)导师制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是一项新生事物,其运作模式、激励约束机制尚处于探索和逐步完善之中。目前,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导师制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数高校都缺乏一套完善的导师制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导师选聘条件、导师职责、工作方式和奖惩方式等;二是导师工作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导师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对导师工作缺乏有效的督察和指导。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未将导师的劳动计入工作量,对导师工作不考核,工作好坏都一样,无奖惩,在晋升职称、外出进修等方面倾斜不明显。导师工作只是奉献无报酬,没有激励约束机制,大大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导师制工作质量与成效。

二、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为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学分制条件本科生导师制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严格选聘导师

导师的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高,应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具体条件包括:一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恪守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具有敬业精神,富于爱心和教育创新理念;二是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及其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经培训后担任;三是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强。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

(二)明确导师职责

明确导师职责,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笔者认为,导师应具有以下方面的基本职责:

1、思想品德指导

导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对其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努力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有高尚的人格。我们的导师通过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使诚信为人成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要求,将诚信落实到行动。

转贴于

2、专业指导

大学阶段的教育无论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手段等,都与高中阶段迥然不同,跨度也很大。对新入学的新生来说,未必能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本科生的自然转变,我们就需要导师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尤其是新生刚进校门就面临选课问题,他们很难把握学期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而仅凭感觉、是否易取得学分等去选课。这时我们的导师就应向学生介绍专业的特点、发展动态及社会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树立专业思想,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具体情况,对学生选课精心指导,减少选课误区。同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并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指导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3、科研指导

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技能。对于高年级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指导尤为重要。导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帮助收集资料,写综述报告,提高其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心理指导

目前,由于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大,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里障碍,甚至患上较为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以及发生令人痛心的自杀事件。这就需要导师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面对面交谈、Email、QQ聊天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5、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显现,一些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处于待业状态。这就需要导师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的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技巧的指导。对学生就业心态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走出过于看重地域差异和职业层次的误区,正确定位及时就业,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三)建立导师工作质量监控体系

为确保导师制工作的成效性,要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制定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等。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包括考勤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

2、成立多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督察组

一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督察组由教务处领导和资深的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组成校级督察组,对各学院的导师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同时组建院级或系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督察组,即为二级本科生导师工作督察组,由院长、系主任和资深教授专家组成,对学院的导师组工作进行督导。另外,也可以成立由关工委的老教授、干部组成的督察组,对全校导师组工作进行督导。督察组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导师的工作情况,走访学生,了解工作成效。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对于优秀的导师和失职的导师都要记录在案,以备教师年终业绩的考评,加大年度考核的公正性。

3、制定导师考核指标体系

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看导师是否真正做到“导学、导向、导心”。在“德”方面,考核导师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富于爱心和教育创新理念;在“能”方面,考核导师本身是否发表专业论文;在“勤”方面,考核导师是否经常主动与自己的学生进行联系,进行专业等方面的个性化交流;在“绩”方面,考核导师所带学生心里健康状态、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获奖情况。

在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时,要科学确定多元评价主体,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相对准确性与公正性。各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包括:

一是自我评价。对照德、能、勤、绩四项指标,进行自我评价,导师以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的进行自我评价,通过批评性的自我评价,找出自身能力素质、工作状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

二是学生评价。学生可以对导师的“导”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学生应是导师工作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对于导师的工作成效,学生最有发言权。

三是导师互评。导师间进行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评价,进行导学经验交流,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四是督察组评价。督察组采取不同的方式(如问卷调查,直接调查等方式),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反映,结合平时抽查和期中期末导师本人年终工作汇报情况,掌握和了解本单位导师的工作实际状况和工作效果,本着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科学评价导师工作情况和绩效。

(四)激励与约束并重

对导师工作的考评,要激励与约束并重。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召集学生和导师组成员参加的工作汇报会,听取导师自我汇报和学生及导师组对每位导师工作的评价,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每学年考核一次。对于优秀的导师给予奖励,继续聘用,对于学生反应差或工作能力一般,不负责任的导师予以解聘,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处分,奖惩并重,达到高校实行本科生制的预期效果。激励机制,可以选用如下几种形式:

一是酬金制。将导师工作计入工作量,指导一个学生折算一定的课时,实行有酬劳动,利于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导师制建设,从而利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

二是晋升职称优先制。导师工作成效作为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对于工作突出的优秀导师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可以提前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对于无责任心、工作能力差、无工作成效的导师坚决解聘,甚至推迟一年评聘高一级职称。

综上所述,在本科生导师制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导师制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从而增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石英.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

[2]李达轩.曾凡东 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1).

[3]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4]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5(3).

[5]韩瑶.高校导师制工作实效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植物生产类 实践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以“世界上最为有效的教育关系”而备受世人赞誉。正如法国现代史教授马蒂亚斯•夏尔曼所说:“在牛津大学,我们不培养绵羊,而是培养具有负责精神的人。”这些人今后无论在什么形势下,都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在长达600多年的历程中变化发展,足以显示它的独特教学模式的重要地位。在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院校也实行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导师制。在我国,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曾在2O世纪30年代进行过大学生导师制的尝试。目前的大学教育主要以学分制为主,实行学分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是完善学分制的需要,伴随着学分制而出现的,其宗旨在于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培养机制,增加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让本科生充分接触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创造集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机制,更加关注本科生个性化的成才环境。

植物生产类学科是在广义农业背景下研究农业、林业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和安全的科学,目的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的复合型植物生产类类人才。作为一门专业口径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在学分制下实行导师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包括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园艺、园林设计和资源与环境6个本科专业,学院于2003年9月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象是2003级的本科生,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经过6年的实践,本科生导师制现已取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

1.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采用全程――分阶段――分对象导师制的模式

农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是以教学、科研为纽带,帮助学生选课、学业设计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一种教育互动机制。形成了全程――分阶段――分对象导师制的模式。

全程是指通过对学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和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多个层面的宣传动员,学生从二年级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教师申报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小组”,学生进校所在的班级即“自然班”,每个学生至少在“自然班”或同时在“自然班”及“科研小组”接受专业导师的指导,可从入学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

分阶段是指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设置“班级导师制”(辅导员+班主任)。刚入学的低年级大学新生基本接触的是基础课,并不会马上接触专业课,班级导师将本专业的特点、就业情况等及时告诉学生,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书籍,让学生由浅人深地去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熟悉并逐渐地喜爱上自己的专业。并请本专业知名导师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讲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认知程度。

二年级进入SRP和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实施“科研导师制”。实行“双向选择”由导师提出申请计划,包括研究方向、科研课题名称和所需学生的人数及具体要求等,经院系审核同意后,向学生公布导师申请计划,符合条件的学生填报个人自愿。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一般每位导师每年指导3~4位学生,最多不超过5人,以保证实施过程中导师指导的有效性。

分对象指的是农学院在校学生基础和兴趣不同,需求不同。因此,导师在“自然班”及“科研小组”的指导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自然班+科研小组的组织结构,即不仅为每一个自然班配备导师,而且为对不同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组建科研小组,并配有相关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体现“兴趣导向、注重过程、巩固专业、强化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

2.完善导师的选择,建设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选拔合格的本科生导师是实施导师制的基础。学院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除了对导师的品德、知识、素质等方面权衡评价外,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制订了农学院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办法和相关表格,使本科生导师的选拔做常规化和制度化。同时,为确保指导的成效性,邀请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从事本科生导师工作。定期召开导师会议,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指导水平。

3.建立导师管理模式,加大监管力度

为使导师制有章可循,不流于形式,建立健全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导师管理条例,制度化本科生导师工作,规定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条件、任用程序、工作职责等,以形成良好的导师制运行机制。

成立了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完善管理。院教办等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系导师制的运转、执行情况,将导师制的运转情况和检查结果作为院系教学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明确了导师指导任务。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明确指导任务、阶段目标,并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使指导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效果。同时,规定导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对本学期指导活动做好安排,并向学院提交工作计划。当然,指导计划在执行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每次开展的指导活动,不论是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导师都要做好活动记录。

4.健全相应的导师激励机制,促使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地开展

学院制定了导师考核评估体系,从职业道德、履行职责、工作绩效3大类涵盖德、能、勤、绩4个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看导师是否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导师在受聘期间,与教师的岗位津贴挂钩,导师的工作要按指导学生的数量、质量计入其教学工作量。

科学地确定了本科生导师多元评价体系。采取学生、导师本人、导师之间、领导和专家“五位一体”的多元考评的方式,使考评结果全面、客观、公平、准确、有效。特别是导师自我评价。对照德、能、勤、绩4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既肯定成绩,又要找出自身能力素质、工作状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另一个就是学生评价。学生应是导师工作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对于导师的工作成效,学生最有发言权。

通过以上方法将激励机制与监督与评价机制并举,促使本科生导师制健康、规范的发展。

二、植物生产类导师制实施成效

导师制的实施和导师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学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教学科研的丰硕成果激励着学生,近年来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学生报考攻读硕士研究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由不足10%提高到近30%。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力地带动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2004年以来,共承担SRP项目180多项,在教师的指导下有500多名学生进入了科研训练计划,学生受益面超过30%,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学生参与在公开期刊发表的论文达20余篇,其中学生以第一作者有10篇。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培养出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作风朴实的合格毕业生。据2009年全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对我校农学类专业毕业生持满意度达95%以上。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逐年升高,2009年达到85%。在这种模式培养下,许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及早地找到了专业切入点、兴趣点,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有相当一部分获准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在攻读研究生时仍在原本科阶段的导师指导下对其早期进行过探讨和实践的专业方向、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进一步完善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设想

经过6年的实践,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与研究生导师相比,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报酬偏低,特别是科研导师,3年工作量为10学时,研究生导师为40学时,指导工作大多数情况是责任心及奉献精神的体现。由于长期工作付出得不到合理回报,导致部分本科生导师整体士气不高,指导积极性受到挫伤。另外,导师能力差异、精力投入不一,指导效果千差万别。导致那些教学科研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指导效果好,那些缺乏教学科研经验或有经验但精力投入不够,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指导效果较差,班级导师与科研导师存在职责冲突等问题。为此就进一步完善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一些设想。

1.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导师津贴制

导师制实施中对导师的报酬及激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运行的导师制对于导师的“责”规定较为明确,但在导师的“权”和“利”方面的规定较为含糊,尤其是“利”不明确,这势必影响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导师制的运作效果。学院在无条件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参照研究生导师的激励方式,探寻设置导师津贴的可行性和方法,以提高导师工作成效。

2.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导师的培养,使其尽快胜任导师职责

学院的青年导师大多数是才出校门的博士,缺乏教学科研经验,学院计划通过组建国家、自治区和校级教学、科研团队,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

3.正确处理“科研导师”与“班级导师”的关系

学院明确了二者的分工,“班级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科研导师”侧重于学业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如何使两者的合力效果大于1,以确保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既能解决社会对该类专业人才需要的持续性问题,又能解决该专业艰苦性对人才需要的稳定性问题。

总而言之,导师制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有许多工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从而寻求一条切实可行而富有成效的途径。相信随着教学改革、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导师制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高丽丽,史琳.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

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发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精细规范标准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81-03

近年来,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快速发展。

一、以德育为首位,着力精细管理,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在“抓基础、严管理、重过程、看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思想教育全员化,班级管理常规化,养成教育经常化,行为习惯规范化,组织活动实效化,教育内容明晰化,真正打造较高层级的德育品牌。

(一)以自我教育为重点,构建德育模式

学校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构建了“五自”德育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品质,使德育工作走上模块化、课程化、规范化的道路。近年来,有56名学生被省、市教育局、团市委表彰为市职业学校“三创”优秀学生、“三创”优秀学生干部,6名同学被江苏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标兵”,1名同学获江苏省“魅力团支书”和“人气团支书”称号,校团委被表彰为省“五四红旗团委”。

(二)以体验感悟为关键,设计德育活动

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五大系列教育和五项活动工程。五大系列教育:一是节日专题教育,二是礼仪常规教育,三是体育艺术教育,四是社会实践教育,五是特色主题教育。五项活动工程:一是法制安全教育工程,二是以《弟子规》为主要读本的传统文化修身工程,三是身心健康必修工程,四是企业文化熏陶工程,五是创意创业立志工程。这些活动开展规范有序,学生参与率高,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建设德育队伍

学校重视班主任培养培训,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学习培训活动;每学期组织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来校讲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提高班主任业务能力。学校连续三年举办“班主任节”,进一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自豪感。同时重视对学生会干部队伍的建设,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成立了业余团校、业余党校。建立校外德育兼职教师队伍,有8名校外辅导员经常性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两年,学校在平安校园、文明学校、和谐校园等创建评比中成绩突出,先后被表彰为市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省平安校园、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成功举办了盐城市“法律阳光润校园”启动仪式,学校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四)以创业教育为抓手,提升德育效果

学校积极开发符合职业学校实际的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的“学生创业园”,培育初印象电脑科技有限公司、主视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0多个创业社团。“双翼”跳蚤市场自2014年6月开市以来一直未中断,每双周一下午第二节课开市,同学们参与热情高,场面热烈,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在创业类各类大赛中有两名同学获国家级一等奖。学校《“三位一体”培养创业人才》入选“国示范”建设教育内容创新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在2015年江苏省“凤凰职教杯”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中喜获佳绩,学校分别获得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和三等奖。在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NOC物联网创新设计决赛中,学校获得3枚金牌。

二、以教学为中心,着眼规范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一)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在管理体制的构建上,学校在教学管理组织建制上全面实施校―系(部)二级管理。从制度构建与管理实施上保证上下互动,精干高效。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坚持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为根本,制定并实施了教学例会制、教学资料抽查制、教学违纪通报制、教案送审制、评教评学制、教考分离制等10项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效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专业体系建设

在专业体系建设上,一方面加大在专业链延伸、专业群开发上的工作力度,利用长三角机械制造业和盐城沿海大开发、汽车工业大发展有利契机,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开发新兴专业。目前,已形成以机电、数控、汽车、电子、计算机、商贸等专业为骨干的专业集群优势,拥有5个省级品牌专业。深化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建设,加强与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的合作,3个专业共招生135人。近两年新开设电子商务、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专业,使专业建设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三)细化课程管理,着力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切实执行省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现有2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点,被省教育厅认定为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参与省厅、省教科院牵头组织的课程建设活动,开发省级精品课程8门。2015年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又启动立项建设10门网络课程。

(四)严格过程管理,确保运行体系有序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根据《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办法》,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的违规及错误行为,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化。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滚动式”技能训练模式,将学生的技能水平与企业的岗位要求对接起来,有效提高了技能教学的质量。近年来,学生的中级工合格率达98%,五年制高职高级工合格率达85%以上。学校连续8年获省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和团体优胜奖。近年来共获得省技能大赛金牌11枚、国家级4枚。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会计专业每年都有十多名同学获得助理会计师资格。在2015年的省级抽测中,专业理论课合格率97%,技能抽测合格率达98%,名列全市第一。单招成绩、“3+4”课程抽测名列市直和全市第一。学校连续多年以总分第一获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奖。

三、以师德为重点,注重标准管理,打造优质团队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校以落实教师专业标准为目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努力打造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一)强化师德教育,不断提升师德水平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奖励制度,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学校以“三严三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厚德盐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事迹专题片,学习王强等人的先进事迹,举办市直教育系统劳模事迹报告会,签订《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强化“三项整治”,结合学校实际,将教学“五认真”纳入整改范围。

(二)注重多措并举,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在教研活动的开展上,学校主要以系部为单位,成立24个教研室(组),由教研室牵头组织主题教研活动,由教务处、科研产业处给予面上的指导与检查。近一年来,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竞赛、展示活动。组织了教研室主任公开课活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考核活动。近两年学校从面上组织了6次全校性教研活动,聘请10多名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在校本培训上,学校确定每单周一下午为全校教师学习日,每周三下午进行专题式教研活动,从制度、时间上保证教师敬业精神的打造与专业素养的提升。近两年我校选拔了68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国培、省培和其他培训。近三年来在全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中,6名老师获得“示范课”,9名老师获得“研究课”。

(三)不断拓展渠道,着力优化师资结构

2012年面向社会招聘了11名高技能专业教师。三年来,11名教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专业发展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选拔了4名教师转岗培训。对聘用为实习老师的30多名能工巧匠,让他们与正式在编老师共同承担相同实践教学任务,努力营造专职与兼职教师竞争比拼、合作进取的氛围。目前,学我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8%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20%以上。

(四)实施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名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