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油田运输设备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一项经济活动,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建造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越来越成为管理层关注的焦点。由于石油资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对于油品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
1.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综合了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及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提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执行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再评价。
1.2 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1)按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可以把固定资产的投资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其中新建企业投资指的是为了一个新企业建立生产、经营、生活条件所进行的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扩大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扩大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而进行的投资。
(2)按照对企业前景的影响进行分类。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所谓战术性投资是指不牵涉整个企业前景或对企业前景影响甚小的投资。所谓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的全局有着重大影响的投资。
(3)按照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分成两大类:相关性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非相关性投资是指: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一项目并不显着地影响另一项目的投资,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不相关的;相反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个投资项目,可以显着地影响到另外一个投资项目,那么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则是相关的。
1.3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回收时间较长、变现能力较差、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以及投资次数相对较少等特点。
1.4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除了要考虑其财务上的可行性之外,还应当考虑市场因素,比如当前的市场周期、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源,投资后的管理、成本等。总的来说即需要考虑投资的风险与报酬。
2 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
由于石油资源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在石油资源的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带来损失甚至灭绝性的危险。正是由于托运物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油田运输设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必须选用防爆型的运输设备。②必须具有满足使用环境要求的防腐性能。环境中腐蚀性物质不仅会影响石油的质量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防爆隐患。③必须满足相应的户外等环境条件要求。④必须具有满足较长周期的免维护或少维护的高可靠性要求。⑤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对油田运输设备还提出了高电压、大容量、高效率、节能源和环保型的要求。
3 油田运输设备投资决策与管理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油田运输也开始从设备老化、包袱重、经营困难等的落后形态向现代物流发展。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运输投入受资金限制较小;个体、集体、合资、外资等运输公司为油田运输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而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油田运输业的竞争。与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一样,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需要考虑该项投资的可行性、风险与报酬因素。只是不同的是,为了能够保证运输质量,在油田运输设备的管理中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检测。下面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假设考虑投入一辆新款运油车,吨位12.9吨、容量18立方米,原值28.55万元、折旧年限(油田)6年、年折旧额(按无残值)4.76万元,五年内分别可带来现金流入为20万元、20万元、18万元、15万元、10万元、8万元。年利率按6%。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不考虑每年维修报检情况下(单位:万元)
(2)考虑到每年需要支付一定的维修报检费用(单位:万元)
在这个简单的假设前提下,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与不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两种情况下的净现值相差很大。事实上,基于石油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当考虑到维修报检费用。另外,在实务中我们还应当考虑折现率的影响。
油田运输设备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油田物流的角度来考虑,主要以运油车辆为例,对于油田物流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全员规范化维修活动。在工作中,司机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和直接的设备管理员,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是提高车辆技术状况的最好途径。开展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活动就是要达到以设备为手段、创造技术服务的最佳效益。其做法主要有: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工段岗位的工人每天对工作场地进行整理、清洁;司机对所驾驶的车辆在执行出车前、行车中的检查中也要及时进行整理、清洁工作。
(2)对运输设备认真进行回场检查、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工作。对于油田运输设备实行公司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的预防手段:通过驾驶员、公司专职人员对车辆的日常维修、点检等预防手段对车辆的性能状态进行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预防和防止设备发生技术故障。对于检查出的大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司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再根据车辆具体问题来制定车辆修复方案和设备管理措施以督促实施部门(保养工段和外协修理单位)及时修复解决。
(3)规范化修理,提高工段修理质量。通过对车辆的强制进检,并采取外部督导队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车辆技术状况。
(4)完善车辆手续办理。①新车入户手续。在决定了对一项运输设备的投资以后,为了使车辆及早地投入使用,应当积极办理新车入户等手续。②办理市政部门运输管理处的资质检查和办理企业资质申请。③办理车辆报废手续。随着新车的增加,原有车辆必然会到报废年限,对于通过检测显示车辆技术状况差的车辆应当予以停用、报废。④及时、合理的部署车辆审验工作。⑤办理车辆保险。对于车辆保险的办理,应当结合历次投保的经验和车辆索赔的结果,提前对车辆保险进行预算管理,并多次与保险公司协商,结合车辆的运行、性质、车状等特点在投保统一的前提下再购买特殊险,以降低风险。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历来是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随着企业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又加之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对于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相应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特殊处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流经济;因素分析;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028-01
1 同构物流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学界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传统认识,认为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制度决定论则认为有效率的制度和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就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强调外贸、外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市场国际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物流经济增长主要因素分析框架
2 确立指标和模型
研究物流经济的增长首先需要在对宏观经济增长因素认识的基础上同构或重构物流经济的增长。上图中的制度因素还包括产权制度的变迁,暂假定物流业无产权制度变迁等制度因素的影响。数据来自《中国物流年鉴》,收录了自1991年试算以来到2009年的数据。根据上图的框架选取指标如下:
①物流业制度因素只考虑对外开放度(XM),采用进口货物社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计量。
②劳动力(L)。
③资本(K),对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采用永续盘存法计量,景气动向研究发现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存在5年左右的周期,假定固定资产可以使用5年,且1991年之前固定资产形成为0。
④结构因素(CY),使用物流业增加值总额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额的比例计量。
⑤人力资本投入(HC),采用劳动者报酬总额计量。
⑥物流业增加值(L_GDP)。
模型的选取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引进人力HC、结构因素CY和对外开放度XM变量。采用的模型是:
L_GDP=AKαLβ(HC)γexp(λ1×CY+λ2×XM+ε)(1)
其中α+β+γ=1,ε为随机误差项,λ1和λ2为人力HC和对外开放度XM的系数。
建模时发现,劳动力L、结构因素CY和物流业固定资产K不显著,因此不考虑这三个因素。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
3 结 论
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知,人力资本及制度因素对物流业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由于数据的局限还没有对制度因素中的产权变迁、市场化程度和分配格局等三方面进行考证,所以从物流统计的角度,应该深化物流增加值统计、物流人力资源统计,并且细化对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配送各个环节的统计内容。目前不成体系的物流统计同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应逐渐实现物流统计标准化,并将物流服务、物流节点的统计纳入物流统计的内容,建立健全物流评价指标和物流运行指数。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生产行业,并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地高速增长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组织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物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开始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对物流资源进行改造和整合。相关物流发展规划、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物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尽管物流的重要性在我国受到极大重视,但是现代物流效率较国际水平仍远远落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哄而上”盲目投资等问题,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浪费。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结合相应地区的资源和经济状态,对物流业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和规划。科学、合理地分析一个地区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对该地区发展物流业、制定合理的经济计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浙江现代物流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近年来,浙江的现代物流理念已初步树立,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物流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现代物流业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我们以浙江为例,从现代物流业的产业指标、外部环境和物流企业等三个方面来探究区域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期为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 产业发展的指标
(一)现代物流业增加值
我国自2004年开始,物流业增加值的数据开始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下简称“物流业增加值”)表示。2004到2010年,浙江物流业增加值从444.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076.67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左右(见表1)。2010年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物流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表1 2004-2010年浙江物流业增加值情况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
社会物流总费用是指在报告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总体分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是反映一国或地区现代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标。物流各环节的衔接差、周转慢等都是造成这一比例偏高的原因。
2008、2009、2010年浙江物流总费用占浙江GDP的比重分别为18.1%、17.8%、17.6%。2010年比2008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而201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7.8%,浙江的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虽与发达国家的10%左右相比,比重仍然较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已经很低了。近几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数据显示,浙江物流运行效率逐年提高。
(三)运输业务量
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业务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表2所示为2004—2010年浙江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情况。
表2 2004-2010年浙江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情况
据上表可知,4个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只有货运量在2008年和2009年有些许回落,这与自2008年开始公路货运量按新的调查方法进行统计有关,这两个数值的微小变化基本上可以忽略。2010年铁路、公路和水运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7117.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7%;全省2010年铁路、公路、水运和民用航空等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1250.7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5%。不断增长的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等指标表明,浙江现代物流的总体规模快速增长。
(四)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浙江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04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23%,增幅同比下降了26.01个百分点,与当年全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1.09%相比也非常低。因此,浙江还应大力提高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表3的数据显示,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的增幅较高,均高于物流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的增幅高达93.74%。可见,物流服务行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表3 2010年浙江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三、 现代物流业的外部环境
(一)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物流需求快速增长主要来自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近年来,浙江经济逐年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浙江GDP为27722.31亿元,人均GDP为51711元,GDP增长率为11.8%,高于全国平均GDP增长率1.5个百分点。2001—2010这10年,浙江的人均GDP基本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其次,产业结构也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一般来说,物流需求主要来自第二、三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商业,所以二、三产业在GDP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大的地区,其物流需求也比较大。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0年浙江第二、三产业的总比重为95%,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9.8%。因此,浙江物流需求量巨大。
表4 2010年浙江和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物流求的快速增长也反映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制造业、餐饮业、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居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是研究物流需求的重要指标。2010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同时,2010年浙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405.44元,约为全国人均的2倍。因此,浙江经济发展速度快、产量丰富、流通活跃,存在较大的物流需求。
今年以来,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逐步取得成效,特别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提增了物流业的整体信心。伴随国民经济的逐步回暖,物流业运行出现了稳中趋升的积极变化。
运行出现稳中趋升
社会物流总额趋稳回升。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29642亿元,同比下降0.8%。剔除价格下降因素,同比增长6%。
在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受投资拉动影响,增长呈加快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扭转了一季度的下降局面。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1.2%,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是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O.2%,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1.5%,同比略有提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对外贸易持续下滑的影响,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26.9%,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6.7%,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进口物流总额下降影响社会物流总额下降1.8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费用小幅增长。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4.8%。与GDP的比率为18%,比去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
在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4%。运输费用增幅提高,一是由于运输需求趋稳回升。今年3月以来,受外贸矿石、原油以及内贸煤炭、矿建材料等运量拉动,国内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所回升。二是由于近期油价大幅上涨,推动了运输成本直接上升。
保管费用为O.9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4%,同比增长6.3%。受需求回暖影响,物流业务量开始企稳回升。在保管费用构成中,上半年流通加工费用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仓储费用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保险费用和利息费用增幅分别提高2.6个和2.5个百分点。物流配送费用和包装费用虽然同比仍然下降,但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增长2.1%。
管理费用为0.3万亿元,同比增长6.5%,主要是人员报酬有所上升所致。管理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2%。 物流业增加值回升加快。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9040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回升速度有所加快。在物流业增加值构成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6622亿元,同比增长2.3%:配送、加工、包装业增加值为722亿元,增长5.5%:仓储业、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和1.2%,贸易业增加值同比有所下降。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244亿元,同比增长61.8%,增幅比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28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6691亿元,同比增长65.3%,增幅创近年来新高,比2008年上半年提高61个百分点。仓储、邮政业投资额为712亿元,同比增长78.1%,增幅LL2008年上半年提高30.9个百分点。贸易业投资额为1841亿元,同比增长50%,增幅比2008年上半年提高28.7个百分点。反映出国家加大物流相关产业基础建设投资措施取得成效,对物流业的振兴与发展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增长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定
上半年物流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虽然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但仍落后于宏观经济的增长水平。如果按照历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的弹性系数核算,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速度应该达到10%左右。也就是说,物流业增长应该超过宏观经济的增长水平。当前物流业增幅低于宏观经济增幅的现象值得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物流实物量增长相对乏力,存在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这也反映出当前经济回升中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避免经济增长中泡沫成分放大,是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物流行业和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从物流业总体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效益下滑明显。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回落14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6%,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物流需求不足导致的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下滑,同时油价上涨,人工成本刚性上升造成的物流业成本居高不下,挤压了物流业的利润空间。
从物流企业经营情况看,面临困难加大。据对全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 009年1~5月,我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要运营指标普遍呈下降之势。其中,物流业务量指标同比下降幅度在10~18%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9%:主营业务利润额下降18.3%。在调查企业中,近七成企业利润额同比负增长,两成企业亏损。
物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造成物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反映物流业服务价格水平的物流业收费价格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6月份跌至48.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物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市场综合价格指数6月为66.7,比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沿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6月末为1013,比年初下降242点。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6月末为763,比年初下降183点。今年以来,由于实体经济增长落后于虚拟经济,物流服务价格低迷与资产、房产价格上涨并存,对于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影响很大,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
下半年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物流业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
一是国民经济企稳回升为下半年物流业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去年11月份开始持续上升,今年6月份为53.2%,连续4个月保持在50%以上。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好于预期,工业增加值增长有所加快。经济企稳回升为下半年物流业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二是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取得一定成效将增加物流业有效需求。为刺激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信贷投放量达到7.4万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更是达到61.8%。随着国民经济和制造业的企稳回升,市场需求也出现平稳较快增长。市场需求回升,将有利于物流需求的恢复与增加。下半年,国家还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政府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的逐步落实,投资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也将日益显现。
关键词:货运量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29-02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检验
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是以若干变量的观测数据为出发点,通过对这种数据结构的分析研究,寻找变量间存在的依赖关系,它是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设因变量Y与K个解释变量X1,X2,…,XK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可通过可决系数R2判断。
R2=ESSTSS=1-RSSTSS,0≤R2≤1
其中ESS为回归平方和,TSS为总离差平方和,RSS为残差平方和。R2越接近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越高。
(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可通过统计量F进行检验。统计量F为
F=ESS/kRSS/(n-k-1)~F(k,n-k-1)。
若F≥Fα(k,n-k-1),认为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若F
(3)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的显著性可通过t检验来进行。统计量t为t=βis(βi)。
若|t|≥tα2(n-k-1),表明Xi对Y有显著性作用;
若|t|
2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进行定量分析
2.1 数据采集
本文采用哈尔滨市统计局公布的1990年至2006年年货运量数据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详见表1。
2.2 数据处理
结合表1数据,将“年货运总量”设为因变量y,其他4个经济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设为解释变量x1,x2,x3,x4分别代表“年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总投资额”、“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额”。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βi(i=1、2、3、4)值,如下:
β0=4026.614,β1=17.40676,β2=0.125370,β3=0.018223,β4=0.022603。
由方程(1),可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4.026.614+17.40676x1+0.125370x2+0.018223x3+0.022603x4;
(1)R2=0.941238,说明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2)对于显著性水平α=0.05,F0.05(4,12),F=1508.9624>3.26,所以回归方程十分显著。
(3)设α=0.05,t0.025(12)=2.179,系数βi对应的ti分别为:t1=4.35783,t2=3.51326,t3=37.5758,t4=31.6027,其中|ti|>2.179,i=1,2,3,4.所以解释变量对y的线性作用显著。
2.3 结果分析
(1)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xi的系数最大,说明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对货运量的增大具有显著的作用。1995年哈尔滨市的物流业产值为23.01亿元,占GDP的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物流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1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百分点. 2003年物流业产值达到112.54亿元,占GDP的8.3%,占第三产业19.9%。比重增大说明随着GDP的增加哈尔滨市对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有必有适当增加对物流领域的投入力度,以适应经济各领域协调发展。
(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物流年货运量的影响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在模型中起的作用明显偏弱,说明哈尔滨市物流设施投入还很不足,如在六七十年代兴建的仓储设施有的依然在使用,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基础通信网络建设等其他物流设施明显少于物流业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3)在回归模型中,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的作用没有年生产总值x1那样明显,但是作为衡量一座城市物流经济的重要依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由于β2=0.125370,可知此项指标与年货运量成正相关的关系,可以预见随着消费者对于物资的需求的日益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将增加,这也必将带动货运量的增长。
3 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为了更全面透彻分析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从定量角度研究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定性分析的作用,在此主要着眼于分析当前影响哈尔滨市年货流量的不利因素。
(1)部门分割,使各系统物流资源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分为若干部门,而且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缺乏沟通联系,而物流的特点则是必须依靠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结才能完成,所以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物流系统的年货运量。
(2) 政府对物流业投资不足,银行信贷未向物流业倾斜,物流企业积累少,基础设施落后,经营模式、管理技术和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物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计算机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多数物流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和货物跟踪系统等,这样导致物流系统效率低下。
(4)目前哈尔滨市物流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如各种运输工具、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仓库等物流设施和装备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铁路、公路、民航、工业部门在建物流系统时,或自行制订,或选择不同的物流标准,形式多样,版本不一。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和行为仍相当普遍。
(5)与国外和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哈尔滨市物流教育还很落后。目前,全市设置与物流相关学科的大中专院校屈指可数,同时,物流职业教育更显薄弱,员工物流业务培训极少,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年货运量大幅增长的限制因素。
4 对于如何提高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的建议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为此,结合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建议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政府牵头成立协调机构,与有关部委协调,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同时积极扶持行业协会发展,使其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物流监管和服务。
(2)重视并加强对物流领域的投入,发展流通现代化要重视现代交易方式、观念,也要重视流通中硬件设施及有关技术等物质性因素的投入。
(3)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行业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物流市场经营规则,以保证物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4)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注重现有物流体系的整合,扩大各物流实体的规模,合理布局物流结点,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逐步实现物流系统规范化、网络化发展,从而逐步提高物流系统年货运量。
参考文献
[1]李恩辕,商有光.计量经济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白厚义.回归设计及多元统计分析[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刚晓丹.现代物流业对黑龙江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与机制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