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投资优惠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稳定增长
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118万元,增长30.84%,按产业构成分,第一产业投资233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8%,第二产业投资17041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2%,第三产业投资13331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94%。
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投资工作,以项目争取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经济建设,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强化约束机制、责任机制,工作中加强对目标责任制的督促检查,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民间投资增长强劲。总投资中,民间投资为70509万元,同比增长247.69%,占投资总额的21.55%。
(三)重大项目支撑明显。年施工项目98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24个,占施工项目的24.48%,而实际完成投资额22572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0%,成为全县投资增长的新动力,有效地拉动了投入总量。
三、固定资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是全县投资运行中还存在着项目储备不足,项目推进缓慢,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随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期基数增大,重大项目先后竣工,保持投资增速难度日益加大,投资形势将日趋严峻。
从投资结构和完成进程来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施工期间资金利用效率较低,突击完成投资现象较多等问题,仍制约着全县投资增长。另外,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银行等主要筹资渠道收紧货币供应,延缓了开发投资的进程。
四、年投资建议
1、积极储备项目。积极储备一些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是解决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问题的重中之重,要努力争取大的建设项目落户,才能确保投资的稳定增长。
2、加大项目的跟踪力度。对续建的投资项目,要适时进行跟踪,努力做好各阶段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进展顺利,督促项目尽快竣工。对已批准尚未开工的项目,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尽早开工。
3、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投资多元化。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继续执行优惠产业政策,鼓励外地企业进入我县投资领域,特别是要引导外地企业对我县市政建设、三产等领域的投资,稳定民间投资发展的主体地位,不断拓宽投资渠道。
一、引进项目所具备的条件
1、工业项目。
2、项目投资者为*区以外的单位或个人。
3、项目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
4、项目的税收在*区缴纳。所指税收包括国税、地税和项目应缴纳的其他由财政收取的税费。
5、项目业已投产。投产后的项目增加投资部分不作为引荐人奖励的依据。
二、项目引荐人所具备的条件
6、项目引荐人是指直接将外来投资者介绍到*区兴办项目的单位和个人。
7、项目投资者和合作者不作为项目引荐人。
8、区直经济主管部门和区、乡领导因工作关系原因引进项目,除引进与自己有特殊关系人员投资项目外,一般不作为项目引荐人,普通工作人员除外。
9、项目引荐人应向招商主管部门提供外来投资者的有关投资信息。
10、项目引荐人应对引荐项目提供跟踪服务,并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必要的促进。
三、引荐项目奖励依据和标准
11、根据项目投产后到位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奖励,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包括低值易耗品和流动资金,具体投资额以审计事务所出具报告为准。
12、固定资产投资500—1000万元的奖励2‰以内,1000—3000万元的奖励3‰以内,3000—5000万元的奖励
4‰以内,5000万元以上的奖励5‰以内,其中直接引进同等规模外资项目奖励可增加1个千分点。
13、引荐人奖励具体数额根据项目的科技含量、对经济发展的牵动性和贡献率以及享受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程度等因素,由区招商局和财政局研究提出意见后,报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14、对引进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招商引资项目的引荐人也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的具体标准由区招商局和财政局根据项目投资规模、技术含量和引荐人贡献大小等因素研究提出意见后,报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四、引荐人奖金发放审批程序
15、申请引荐人奖应向区招商局提供下列材料:
①《*区外来投资企业项目引荐人奖金申请表》。
②引荐的投资项目批准文件、企业章程(出资部分内容)。
③引进项目的企业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复印件。
④项目单位出具的《*区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奖金申报表》。
⑤引荐人身份证或其他法定有效证明。
一、实施一号工程,明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地位
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富民强县、跨越崛起的唯一抉择,摆上各项工作首位,全力构筑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逼人形势和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县委县政府在客观审视县情实际、理性分析资源条件和整体把握发展走势后,清醒地认识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望奎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崛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就找准了加快发展的“钥匙口”,就赢得了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望奎要实现富民强县,就必须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发展路子。在2009年召开的全县千人招商引资大会上,不但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还把全县工作重心转移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来,唯此为大、唯此为重,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招商引资热潮。
二是摆上重要位置。与省市同步开展为期三年的产业项目建设年、招商之冬等活动,举全县之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常规工作常规抓、重点工作突出抓,每月召开一次县政府常务会议,每两月召开一次县委常委会议,专门听取各单位招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县委书记、县长每人每周必保在工业园区办公两天,现场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县各单位主要领导在年初部署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后,主要抓招商上项目,在全县形成了“一切围绕招商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强劲工作态势。
三是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在电视开辟专栏、在网站开辟专页等形式,广泛宣传招商引资工作,最大限度激发全县干部群众重视招商、支持招商、主动招商的热情。把《望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望奎县在外地工作家乡人社会关系调查表》发放到城乡每户家庭,在让广大群众了解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把望奎所有人脉关系都挖掘出来,形成了“招商引资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环境建设,打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良载体
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的首要任务来抓,让近利、得远利,直接让利、间接得利,努力形成低门槛、高回报的“洼地”效应。
一是靠一片真情感动客商。坚持用真情、真心、真诚对待客商、感染客商。对引来的每位客商到望奎投资考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全程陪同、热情接待,项目前期运作期间客商吃住都由县里安排。每逢重大节日,县委县政府都采取发短信、寄贺卡、送特产等形式慰问引进客商;每年春节前都以召开企业家年会形式,宴请在望奎创业的企业家,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客商真正感受到了在家的温暖。在引进的很多项目中,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都多次主动登门洽谈,通过锲而不舍、执著追求,让客商感受到了望奎人的真心诚意、看到了望奎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定了投资望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靠优惠政策吸引客商。充分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使政策更具吸引力。对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加工型项目,正式投产纳税后,由县财政根据企业投资规模将其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作为企业发展基金,分年限按比例拨付给企业,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100%拨给企业三年;1亿元以上的,头三年90%拨付,第二个三年70%拨付,第三个三年50%拨付,此后永久按10%拨付。所有县属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经营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对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年纳税300万元以上加工型项目的,土地出让金由国土部门依法征收,县财政全额拨付给企业,农民土地补偿费由县财政支付。
三是靠优化环境留住客商。在园区实行“宁静日”和“零收费”制度。整合40个部门职能成立招商服务中心,在园区管委会增设园区工会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建立园区信息化网络平台,为项目建设提供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对引来的客商发放荣誉市民证,并推荐为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特别优秀的推荐为常委。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重点产业项目和后备干部到重点产业项目锻炼制度,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每季度召开1次企业家座谈会,开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企业家“直通车”,全力满足客商所想所需、所求所盼。实施“惠企服务、预警监督、评议激励、纠错问责”四项工作机制,对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在县政府设立公开举报电话,严肃查处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全力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实效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价值管理系统是运用一系列严谨的,进行资产的购置、融资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或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的合法行为。由于税收筹划在客观上可以降低税收负担,因此,税收筹划又称为“节税”。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税收筹划的外在表现就是“缴税最晚、缴税最少”。
一、税收筹划的特征
1.合法性。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政府为了某种些经济或社会目的,依据经营者、消费者希望减轻税负,获取最大利益的心态,有意识地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规定差异引导投资者、经营者实施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导向的经营行为,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税收筹划在考虑税收利益时,还必须顾及其他法规、经营条件、投资环境等问题,使其选择的纳税方案与国家法规相符合,起到有效筹划的作用。可见,税收筹划不仅合法,而且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这是最本质的特征。
2.目的性。税收筹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尽可能地获取得税收利益。税收利益有两层意思:一是减少纳税的绝对额,即直接以减税免税形式减少应纳税数额;二是延迟纳税时间或获得税务的时间价值,以减少利息支出,或减轻税收负担,改变纳税时间有可能降低纳税人边际税率等。投资者进行税收筹划的目标非常明确,即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和商业道德的基础上,做出纳税优化选择,使税收负担的最小化来达到所得的最大化,以增强市场法人主体的活力。
3.方式多样性。各税种在规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纳税地点、税目、税率及纳税期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各国税法、会计核算制度、投资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差异,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寻求低税负的众多机会,也就决定了税收筹划在全球范围的普遍存在和形式的多样性。就税收筹划实施的方式归纳起来就有两大类:一是单个税种的筹划,如个人所得税筹划、商品与劳务税筹划等等;二是围绕经营活动的不同进行的筹划,如跨国经营税收筹划、公司融资管理税收筹划、企业功能管理税收筹划等等。税收筹划的内容也具有多样化,既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充分运用,也有财务、会计、税收等方向选择性条款的比较运用。
二、税收筹划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企业税收负担较重
(1)税率偏高。影响税负的因素有两个:税率和税基。税率是影响税负的第一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率的高低决定税收负担的轻重;税基是影响税负的第二因素。在税率一定的情况下,税基大小决定了税负的轻重。当纳税人新增加的收入的大部分被政府拿走,常导致纳税人的抗拒心理,因而想方设法减轻税负。中国社科院专家王松奇也认为,目前,企业33%的所得税偏高,应该有减少5到6个点的空间。
(2)双重征税。双重征税,使纳税人承受更大的负担。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的规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除,应计入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计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通过折旧的途径成为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当该产品以含税价格进入到以后生产经营环节时,则造成以后各生产经营环节的重复征税。货物再加工和流通次数越多,重复征税也就越多。
由于企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减少,导致企业税收负担的增加。特别对那些原材料消耗比重小,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的企业更为不利。故使纳税人设法利用各种手段减轻甚至逃避税负。
一、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一)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凸显。物价上升的性质比较复杂,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相交织,短周期和长周期相交织,国内国外因素相交织,总量膨胀和结构转型相交织。
(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
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而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59.8%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50.0%。这几年,我国政府对投资实行有保有压,并强调扩大内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投资增长一再反弹,内需扩大相对乏力,2007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投资持续过快增长,将来又会变成生产能力,有可能使得1997年开始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重复出现。近几年,我国不仅投资增长过快,而且经常在一段时间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2003年、2004年、2005年投资集中在房地产、汽车和建材等产业,2006年投资集中在化工产业,出现了一波波的投资“潮涌现象”。
(三)人民币连续升值
人民币连续升值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减少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一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某些企业就可能倒闭。人民币升值还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如果食品、服装、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等出口商品有40%~6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供过于求;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四)流动性过剩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流动性过剩使经济从过快向过热转化。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实际需求,其结果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过剩的流动性冲击的不仅仅是消费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等同样也会受到冲击,结构性通胀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转化为全面通胀,商业银行信贷、财务风险逐步集聚,隐含较大金融风险。流动性过剩引起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十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楼价的上涨,严重损害了国民的福利;股市产生的财富再分配,加剧财富占有的不公;随着紧缩政策的实施,会对居民就业和收入产生消极影响。
二、经济问题对策的思考
(一)政府对付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上升的长期对策
首先,应该是建立价格基金,对低收入阶层发放物价补贴。其次,要大力促进短缺农产品供给的增长,抑制农产品价格过快增长;要增加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在当前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对通胀率的感觉也明显不同,承受能力则更不同。三是严格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公众全面客观看待和分析物价上涨的形势,以稳定通胀预期。四是抑制公共服务品(如教育、医疗)和垄断型产品或服务的“搭车”涨价。
(二)对于投资过热要严格控制信贷投放
在信贷调控上,要根据国家产业和区域政策,有保有压,要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要加强对国际游资流入的管理。财政政策则可适度扩张,重在优化结构,特别是对灾区重建以及低收入群体补贴等方面可加大支出力度。对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投资给予更大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针对内需增长面临的压力,重点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要采取适当措施稳定住房和汽车消费,避免这两大消费热点出现过度下滑。努力扩大居民的服务性消费,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尤其是旅游消费成本,如降低旅游景点门票费,降低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水平。
对于消费相对不足问题。如果经由中小企业的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收入分配,应当能够提高消费倾向,使投资的比例降低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另外,也应修改外资优惠政策,不再以资金的量作为实行优惠政策的依据,改为根据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区域发展的需要来制定鼓励投资的政策。
(三)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是协调国际收支的根本措施,是缓解“双顺差”的市场解决途径,也是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基础。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培育资本市场。现有外汇管理体制主要基于外汇紧缺时期,结售汇外汇管理体制对于外汇储备增加有积极作用,确保国家有效掌握外汇资源。
同时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其他政策配合协调。首先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人民币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及企业回避汇率风险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基础,使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形成机制逐步融为一体。同时,调整贸易政策和引进外资政策。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对出口和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密切联系,在当前出口贸易激增和外商投资数量扩大的背景下,内外资一视同仁“两税合一”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