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

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

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安全工程 专业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41-02

一、模式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指定的主要参考书内容涵盖范围内,以课堂讲授为主,用期末考试学生得分的高低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为基本四要素,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有如下特点。

(一) 地位不同

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配角变成了主动建构知识的主角,实现了角色转换。

(二) 方法不同

建构主义的教学法主要有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访问式教学等。以支架式教学为例,它是要求教师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搭脚手架:确定要建构的知识,围绕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支架:呈现一定的问题情境,由此将学生引入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为学生的建构活动提供基础。(3)独立探索:让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应尽量使学生的理解达成一致,以完成对概念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建构。(5)效果评价:进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三) 学习效果不同

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学、讨论、互助等方式能够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弥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四) 评价方式不同

建构主义教学法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三方面。对学习过程时时监控,有助于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和提高。

二、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对象是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专业0902班(共35人)和0802班(共33人),分别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课程是选修课《安全事故分析与处理》。这门课程是注册安全评价师的考试科目之一,课程内容也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安全必备的内容。整个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将实验结果与对照班对比。

实验之前的问卷调查显示,两班均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积极性。究其主要原因是传统呆板的“说教”模式,缺乏吸引力,课堂利用效率较低,当然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或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原因。(2)学习过程失控,缺少有效监督。高校的整体生源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弱,加之自身不够努力,考试经常不及格。主要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估和监控。(3)学习习惯定势,缺乏高效的学习策略。学生已养成课堂上被动接受的习惯,不愿主动思考。课外自主学习性差,很少有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复习、总结、归纳,不能多途径地学习,只把学习局限于课堂、课本,几乎不查阅专业相关文献进行知识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对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和评估,对学习的评估检查内容也只限于对所学知识的检查。学生所关心的只是卷面成绩,很少反思学习的态度、表现和方法。

实验班主要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中的“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以《安全事故分析与处理》第一章的“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为例说明“抛锚法”的实践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将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介绍、承包关系、施工过程及人员资质、火灾后果)通过视频和材料介绍给学生。

(二)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对这起事故进行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在这起事故中哪些人负有直接责任?哪些人负领导责任?对事故责任人该如何处理?

(三)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独立地应用所学知识,查阅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相关的规定进行分析后给出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答案论述充分、依据准确、答案较完整,但有的学生概念模糊、依据不准确、答案模棱两可。

(四)协作学习

在合理搭配原则下组成学习小组,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讨论首先从个人发表意见开始,有的学生拿着以往的事故案例,有的翻阅参考书重温以前的知识,有的翻出相关法律、法规,有的通过笔记本电脑直接查阅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他们积极思考、言辞铿锵、气氛热烈。讨论中一些错误的观点得到纠正,一些模糊的知识得到明确,随着讨论的持续进行很多意见逐渐趋同,最后得出的结论和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处理意见基本一致。

(五)效果评价

最后,对整个学习过程要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一方面,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的结论相比较,自我评价整个学习过程,找到所学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学习小组对成员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表现进行评价,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构建。之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最终的评价得分按一定的权重计入期末总成绩。

三、实验课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有很大变化。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提高

以支架为纲,基于问题学习。教师根据已建构支架教学要求,联系具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提出问题,为教学搭建互动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主动建构能解决支架要求的知识体系。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间的知识差距得以弥补

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互动、学生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那些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的相关知识得到补充,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得到提高

在共同的学习任务面前,小组学生都为共同解决问题努力,他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料、电子图书、杂志、其他论文等所有可能的教学资源;他们分工合作、互相探讨、积极思考,为学习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的解决而雀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提高。

(四)学习过程得到有效监控

在大学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有少量的作业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是缺乏评估和监控的。建构主义教学法要求学生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主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新知识的掌握情况都能通过教师评价和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得以体现,使整个学习过程得到动态监控,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四、注意问题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应把握好几个度。

1.要把握问题难易程度与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差距。差距过大,学生会感到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太难,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主动性,导致教学失败。

2.指导学习小组搭配要合理,在学习能力上要好、中、差搭配,男女搭配,以自动组合为主,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

3.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小组学生评价,发现学生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坚持表扬引导为主、批评教育为辅。

五、结论与展望

经过实验研究,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已得到了证明,它所体现的种种优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看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要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更应该看到建构主义理论为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能,也为教学改革增添了活力。笔者相信随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整体改革的深入进行,建构主义理论必将为我国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薛国凤,王亚晖.当今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 赵蒙成.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9).

[3] L.S. Vygotsky.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sity Press, 1978.

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安全问题越发突出,各类生产事故不断发生,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国内各高校纷纷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使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但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工程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标准不统一等情况。因此,针对各高校学科建设特点,对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建立科学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1984年,教育部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列入《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目录》。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提出了建立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和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及专业设置方案的设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在全国1028所本科高校中,已有127所院校设置了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6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7个,其分布涵盖了军工、航空、化工、石油、矿山、地质、消防、交通、能源、环境、经济等十几个领域。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比较完整的体系。

3.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很多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招生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据统计,2009年安全工程毕业生总数达到3905名,2010年,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招生人数达到7000名,在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多,而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下,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统一

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涉及矿业、环境、建筑、化工、能源等多种类型,导致我国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一些专家倡导“大安全”的培养论,但由于受到各高校原有专业背景的影响,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倾向于原有较强专业的课程,而和安全专业相关的一些关键性课程却未能开设,使得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离散性高,系统性和普适性较差。

(2)教材建设缺乏科学性

搞好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4]。但目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教材建设明显缺乏系统性、规划性、适用性。尤其是随着不同高校的多种类型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开设,符合不同类型的安全工程专业的教材还很缺乏。而且,目前已出版的多套安全工程专业教学用书中存在明显的移植痕迹,内容缺乏创新。

(3)教学体系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实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但由于多数高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室硬件条件欠缺和实习地点和效果无法保证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各高校执行的教学体系存在明显的轨迹偏离现象,即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

4.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发展现状

我校于2005年设置安全工程本科并开始招生。截至目前,该专业在校本科生404人,已毕业学生187人。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有博士学位的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6人。

4.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2.1 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从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涉及了煤矿、化工、建筑、火灾和电气等方向,即所谓的“大安全”范畴,没有一个明确的专业发展定向。

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与学校条件,在方向和程度上应有所侧重。首先,通过对该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和安全专业专任教师研究方向分析,得知大多毕业生从事煤矿行业和多数教师有从事煤矿安全方向研究,同时结合我校所处的地理优势,位于国有重点煤矿基地——平煤,有利于我校就近建立实习基地,使在校生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加强。其次,根据2006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要不断扩大与煤矿安全紧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因此,建议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可以确定为以煤矿安全为主,其他方向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

4.2.2 师资力量需进一步加强,课程设置需进一步优化

我校是在国家对安全的高度重视的前提下,全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新增设的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不可避免存在问题,比如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课程设置不太合理等。

针对此问题,建议学校大力引进高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研究的人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质量;根据确定的专业发展方向来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适当增开煤矿安全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不断充实学生基本知识储备。

4.2.3 实验室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现有的实验设备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针对该专业实验设备严重匮乏的情况,学校应加大力度和强度购置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设备并增开相应的实验室,以满足主干专业课实验要求。实验设备的购置,保证教学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考虑为学生及老师的科研服务。

5.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过程、形式和途径。培养模式的选择正确与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除了基础课程按照高等教育工学类要求设置外,还应着重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专业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在专业实践上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因此,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为: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拓宽知识面。

(1)重基础教学。加强基础教育和专业基础的教学,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有效开设以及社会实践等奠定良好基础;

(2)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3)拓宽知识面。除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外,应加强学生对通用安全工程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对专业安全生产技术课程内容的了解,以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6.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工程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标准不统一等情况,结合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发展定位应以煤矿安全为主,其它方向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经过不断的探索得出了我校安全工程专业“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拓宽知识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超,杨书宏.安全工程继续教育知识讲座第一讲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上)[J].劳动保护,2011(1):116-117.

[2]牛金成,许放.安全科技人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165-168.

[3]傅贵,周心权等.安全工程本科的“工程型大安全”教学方案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8):64-68.

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改革

安全工程专业属于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专业,注重培养能够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工作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检测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随着国家、企业和个人对安全工作的日益重视以及全国300人以上高危企业的日益增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巨大,即使近年来毕业生数量已大幅度增加,也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类型很多,但主要为理工类院校,而且各个院校的安全工程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在煤矿安全领域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在火灾科学和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领域居于国际先进水平;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在瓦斯地质与瓦斯突出防治、通风理论与技术等领域有着鲜明的优势;中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主要聚焦于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与管理等方面;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形成了煤火科学与防控、矿山设备安全与救援、智慧消防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作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郑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面向机械、材料、土木、交通等工程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理论、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工程结构与设备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提高工程结构和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寿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2]。郑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已与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河南省知名制造建筑企业联合共建了多个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致力于服务本省的优势产业并与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机械设备在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航空航天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是人类探索和利用大自然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重要工具[3,4]。然而人类的血肉之躯在冰冷的钢铁之体面前却是非常的脆弱,一个小小的机械事故常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挽回的人员伤亡。许多高校的尤其是以设备安全为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都开设有机械类基础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安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和设备结构安全分析等,而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进行适当的调整[5,6]。下面就以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为例,探讨其面向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一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介绍

(一)机械工程材料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程度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类社会依据制造生产工具的材料可划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和新材料时代。机械工程材料是用于制造各类机械零件、构件的材料和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所应用的工艺材料,相关研究跨越机械和材料两个学科:一方面从机械工业的需求出发,推动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借助材料科学的新进展,推动机械工程技术的革新。

(二)课程内容及特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主要讲授零(构)件和器件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失效方式及其对性能的要求,以及机械设计者和制造者必须具备的材料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各类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冷、热加工(或合成)工艺、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并以实例说明如何根据零(构)件或器件的不同服役条件和性能要求进行合理选材。该课程在讲授方面概念多且较为抽象,前后内容逻辑联系少,没有数学公式推导;在考试方面记忆点多,文字作答多,数学计算少;在实验方面由于金相实验对实验设备要求高,热处理实验对实验场合和操作要求特殊,因而不便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上特点使本科生在学习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时容易感到枯燥而不够重视,尤其是非机械类的学生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感到迷茫,从而丧失兴趣和主动性。

(三)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而言,他们的就业领域大都为建筑和制造行业,而碳钢、铸铁、合金钢、铝合金等材料在这些行业中使用普遍。从事这类行业的本科生若要评判建筑结构和设备是否用材合理和安全,就要熟悉这门课程。机械工程材料是联系其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必不可少的桥梁,该课程的内容是工程人员经过大量实验总结而成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安全评估和提出改进设计时可作为工具书进行参考。对于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而言,他们在将来的研究生阶段大都从事力学、材料、机械、土木方面的研究。在此类研究领域中常要对材料或结构进行力学试验以及进一步改进,因此需要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显微组织以及性能改进方式等,这些正是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授内容。该课程能够有效指导研究人员在工程结构/材料的设计和试验中如何选用和改进材料,使结构和设备更加安全可靠。

二重点讲授内容及教学方法探讨

(一)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基于从“问题”和以“问题”为归的思想,在给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讲授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时,要从设备零件失效着手,重点讲解零件过量变形、断裂、磨损、腐蚀和蠕变等的具体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和相应的材料抗力指标,使学生能够根据零件工作条件和失效方式合理选材与使用材料。为进一步使学生能够合理制定冷、热加工工艺路线以改进材料,需重点讲授铁碳合金相图、压力加工的影响、奥氏体转变图和钢的普通热处理等内容。最后从实际案例出发对机械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工作条件、常见失效形式以及选材及改进材料的方式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能够将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加深印象并能活学活用。除了上述重点讲授内容,还需使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熟悉了解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等工程中常用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特点和适用场合。通过讲解合金元素的作用、铸铁的石墨化、铝合金的时效强化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在以后工作研究中遇到此类材料时能够有目的地查询和学习相关专业书籍,以进一步深入掌握相应的知识体系。

(二)面向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首先,在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了提高该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兴趣,要从机械零件(或器件)的失效分析开始讲解,建议采用西安交通大学沈莲主编的《机械工程材料》教材[7]。在首次课上先播放典型设备零件的失效视频,并展示一些由零件失效造成的安全事故案例,使学生直观认识到起这门课与安全工程专业之间的联系。在具体讲解不同的失效类型时,可通过播放视频动画和讲述相应案例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他们对知识理论的理解,比如:在讲解冲击韧性和韧脆转变温度这类重要知识点时,先播放一段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而快速沉没的电影桥段,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判断这个事故归咎于材料的韧性断裂还是脆性断裂并进行解释,最后给出答案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一些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进行思考。其次,对于重点核心内容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并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因内容而异:对于马氏体、奥氏体和铁素体这类相近的概念,要采用异同比较法找出它们的共性和区别;对于“热加工”和“冷加工”这类正好相反的概念,要采用相反相成比较法对它们的定义进行界定;对于铁碳合金相图这类知识点多而难以记忆的概念,要采用口诀记忆法并反复进行训练。此外要让学生在课下做好温习和预习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答疑和总结,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所学知识对真实案例进行设计和分析,以提高他们对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火箭发动机壳体的选材,工程师在初始设计时为了减轻自重而选择了超高强度钢,但在实际打压试验中,壳体在远低于工作应力的情况下发生爆裂。于是人们依照经典设计思想选用了强度更高的钢,结果爆裂发生在更低的应力下。这个案例可作为课堂讨论题目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他们对断裂韧度等指标的认识。类似话题还有飞机机翼为何采用刚度不高的铝合金,汽车板簧为何不采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橡胶等。在案例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再系统讲解材料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合理配合,以及如何根据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进行选材等知识点。

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特色;安全工程;安全法律法规;教学改革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特点

《安全法规》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的基础知识,了解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安全生产执法的原则;熟悉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掌握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安全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来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南华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自2004年创办以来,建设过程中一直以“核”为特色,培养熟悉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相关知识,具备安全工程扎实专业知识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1],主要为核工业企业及核电建设企业等输送人才。《安全法规》课程既涉及法理学的知识,又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和较强的工程应用性等特点。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按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能力达成为核心任务,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

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精心组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设核特色教学内容模块。课程教学要达到培养目标要求,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目前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采用的《安全法规》课程教材《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2011版)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教材,其中部分内容已经陈旧,部分法律、法规和标准是需要更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利用好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更新。该教材教学信息量大,且与《安全管理学》《职业卫生与防护》《建筑安全工程》等课程教材存在内容交叉和重复。全书共七章内容,而教学课时有限(24学时),因此必须依据专业的培养计划和目标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并通过系室教研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同时结合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加以补充完善。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等;第二章《安全生产法》,主要介绍安全生产法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的宗旨、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的意义、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框架以及重要条款内容等;第三章安全生产单行法律,主要介绍《矿山安全法》和《消防法》;第四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重点介绍《刑法》中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责任以及《职业病防治法》;第五章安全生产相关行政法规,主要介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六章安全生产相关部门规章和第七章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以及第一至第五章未在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在介绍完上述内容后,根据学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增设核特色教学内容模块,即增加一章内容:第八章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主要核能源国家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行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展历程、国家核安全局历史沿革和职责;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架、范围;我国目前有关核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导则以及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依据的主要法律和法规;核安全国际公约及有关文件;核与辐射安全有关的重要国际组织等,重点介绍《核安全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二)精选事故案例,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能见分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在人们生产、生活及生存的空间领域中,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内容。大量的事故案例统计分析表明:事故原因大多都是“三违”所引起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去做。《安全法规》课堂理论教学都是单纯的法律条文,如单纯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易产生疲劳心理,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中如果把法律条文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则学生对法律条文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是在该课程教学中采用的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先由主讲教师讲授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款,然后通过精选国内外典型案例,并以课堂讨论的形式来展开,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选择案例时注重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价值性,可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网站上通报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这样学生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如介绍《安全生产法》时,对一些重要条款则结合具体案例来学习,并配以适量课堂练习题,由学生讨论后回答,边学习边消化,加深了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记忆,教学效果较好;介绍《消防法》时,精选《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2],运用安全管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对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指出违法之处,即分析讨论各方责任主体,包括事故直接责任方瑞海公司、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如安全评价公司等,具体违反了《安全生产法》和《消防法》哪些条款?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介绍《职业病防治法》时,通过精选国内典型尘肺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如“张海超开胸验肺尘肺事件”、“深圳尘肺门事件”等,让学生依据安全管理学的知识来分析其事故产生的原因,并对照《职业病防治法》指出违法之处,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加深学生对《职业病防治法》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重视对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并增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能力。又如介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时,教学过程中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故案例———“湖南衡阳特大建筑火灾事故”,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相关责任方的违法之处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时,教师提前一周将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就案例进行消化,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及文献资料,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后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由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对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违法问题进行思考,紧接着由学生发言,分析其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指出事故各方责任主体有哪些违法之处?即具体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的哪些条款?并提出预防对策及措施,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理解。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的有机融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运用视频、图片资料,寓实践教学于理论教学中。《安全法规》课程内容多为枯燥的文字条款,纯理论教学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容易造成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教学质量和效果欠佳。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一些视频和图片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形象地反映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介绍《安全生产法》时,对一些重要的条款配以图片或视频,简单直观、通俗易懂,教学效果好;又如在介绍《消防法》时,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湖南衡阳特大建筑火灾事故的剖析》典型案例视频资料,并结合《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学习《消防法》的重要性,增强其安全责任感。此外,还利用课间组织学生观看消防安全系列片《火场逃生与自救》,使学生感受火灾现场的紧张气氛,并学习一些火场逃生的知识,使学生终生受益[3]。通过相关视频影像及图片资料的展示,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很好地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付诸于实践。

(四)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以案例分析为主要考核内容。《安全法规》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该课程成绩的考核,主要依据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能力达成为落着点,聚焦对学生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即既要考核学生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他们初步运用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来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采用综合考评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考核,即将到课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堂讨论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评。其中将到课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四个方面作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方式占60%,精选二至三道案例分析题,对于每道案例分析题均提出两个问题:第一,要求学生依据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指出相关责任方的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第二,要求学生依据相关专业课程(如安全管理学等)知识提出预防控制措施。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初步应用的能力,同时通过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结语

安全工程专业的意义范文第5篇

1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教材不足

(1)教材编写难度大。安全工程学科是一个交叉型学科,安全问题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0],煤矿安全不仅涉及安全学科自身的理论,还涉及到井巷工程、瓦斯治理、火灾防治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编写出高质量的安全工程实验教材并不易。

(2)教材内容质量不高。国内高校正在使用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大多为自行编写的讲义,难免存在一些问题[11]。

(3)对教材建设投入的经费和精力不够。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适用面窄,而编写教材需要参阅大量的文献、花费大量精力,至今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2]。

1.2经费紧缺,设备不足

在一些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尚处于初建和发展期。有些高校安全实验仪器设备配备和实验经费不足,以致很多实验难以开出,或只开设演示性实验,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1.3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少

对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依据实验指导书给出的步骤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到实验结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是不利的;而对于设计性实验,学生需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数据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由学生自行编写方案的设计性实验较少。

1.4已有的设计性实验效果不理想

尽管一些高校开设了设计性实验,但缺少相关教学指导体系,以致实验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设计性实验课穿插于理论教学课中,在时间上缺少弹性,甚至出现实验与考试时间冲突的现象。

1.5实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有的高校还没有安全工程实验教学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考核、实验报告书等一系列实验教学文件,甚至有的还没有实验学分,安全工程实验完全依附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安全工程实验课没有独立学分,实验效果也不好。

1.6实验室管理不正规

有的高校新建安全工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2创新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理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为推动高校的实验教育改革以及创立新时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而制订的[13],该计划指出:提高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创新实验教学。在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新的教学思想,更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4]。对于教学工作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也需要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方法完成教学和实验工作,以实验设备设施、实验管理体制、实验教学手段、实验内容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形成专业特色显著的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为此,在安全工程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科特色,以培养创新型安全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形成严谨的、完整的、不断发展的安全工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3安全工程实验教材改革

实验教材是体现实验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载体,是指导和规范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15]。作为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安全工程,特别需要系统性强、科学规范的实验教材。

3.1构建统一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以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等安全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为核心,以具有相关工程背景的专业为依托和外延,这就要求强化基础,按综合学科的模式建设专业,建立由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课服务的,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力学、电子电工技术、机械原理、大学物理等;必修课使学生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知识,主要课程有安全人机工程、防火防爆技术、通风安全学、安全评价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危险源识别技术等;选修课则是安全工程与具体行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矿业安全、化工安全、建筑安全等。

3.2凝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应根据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设置,同时必须满足以下3方面的要求:(1)在广度上,要能够覆盖本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点;(2)在难度上,应该设置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验项目和题目;(3)在技能培养上,要通过安全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并运用安全工程理论和技术,能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有实验动手能力。

3.3积极组织编写实验教材

学校和安全工程学科相关管理部门应组织在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一线的教师规划实验教材内容,认真编写实验教材,鼓励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提炼为实验教学的题目。应组织相关教师对新编实验教材进行评议、提交给多名专家审阅修改,确保教材高质量。

4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安徽理工大学是国内较早创建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于200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对于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4.1新开设实验课程的原则

新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技术上必须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适宜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2)涉及到的知识点应为整个课程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3)使用安全可靠的仪器设备,有严格的安全措施,避免人身伤害和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4)在经济上应合理,实验设备的购置价格及使用和维护成本应在承受范围内。

4.2完善实验设备的管理

(1)管好、用好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课教师不仅要熟悉实验设备的性能,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和可用,还要能够进行实验设备的简单维修和保养,充分挖掘实验设备的潜力。(2)建立实验设备库,完善实验设备的管理制度,建立实验设备使用、外借以及维修保养的档案。(3)加强校际联系,建立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平台。

4.3改进实验指导方式

(1)所编写的实验指导教材要突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可为学生的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提供全面指导。(2)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课件。实验课前,实验教师要完整地将实验预做一次,并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课件供学生预习实验,着重强调实验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3)在实验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将仪器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画出原理图并配以实验流程,以方便对学生讲解和推理。(4)将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告诉学生所做实验的实用性以及现场操作方法。同时,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衔接合理,做到因势利导、重点突出、难点解释得当。(5)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实验数据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详细地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做实验,掌握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和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教师在实验后须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确认。(6)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指导要落实到每一个组、每一个人,要关注和督促学生完成实验计划。

4.4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1)基础实验是专业实验的基础,通过强化基础实验课为专业实验(包括一般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2)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3)提高教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进取意识、实验教学水平和积极性。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实验教师予以配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讲课教师予以配合,每次实验课至少有2名教师现场指导。(4)通过开展学科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我校能源与安全学院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采矿学科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实验室和实验教学仪器全面向本科生开放,科研仪器在教师的指导下向本科生开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包括研究性、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模型、发明及制作类实验,学科竞赛类实验等。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题目,通过实验解决煤矿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安全难题。(6)鼓励学生申报科研项目或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实验和后续的数据处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7)把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安排在大一、大二年级,减少此类实验的数量,将此类实验放到校园网上并提供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供学生观看和学习。(8)鼓励教师根据煤矿安全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研发新型实验仪器设备。如我校安全工程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渗透率实验仪、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电气安全、煤的低温氧化等16套实验仪器,这些实验仪器填补了实验空白,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将实验课单独设课并单独分配学分,从原有的理论课中拆分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促使教师和学生重视实验教学环节,促使学生更愿意动手做实验。

4.5构建实验教学网络平台

实验教学网络平台集成了管理、信息、课件、视频、交流和意见反馈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件、视频等实验教学资源以及实验教学环节管理信息等,创造多维、信息化的实验课程学习平台,并方便学生间、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主要功能有:(1)学生网上预约、网上选课功能,学生可以自选创新性、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2)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提供教学信息和实验成绩查询;(3)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说明、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作为辅助材料,提供实验过程中所需仪器或软件的说明书、原理及参考文献等信息,供学生使用;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资料;(4)提供针对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的网上交流和意见反馈,跟踪实验仪器的占用情况,使学生能更加合理地安排实验时间,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5)对于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提供网上虚拟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在线完成虚拟实验项目;(6)网上答疑。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网上与教师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同学分享个人的学习体会、学习经验以及通过实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4.6实验室安全管理

安全工程实验室装有甲烷、氧气、氮气等气体的高压容器,若操作不当则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应特别注意压力容器的特点和危险性,加强安全管理工作。(1)完善高压容器等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具有辐射性的实验仪器(如气相色谱仪),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在日常实验、保养以及寒暑假等节假日都必须注意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的状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加强安全教育,制订事故应急预案,防止中毒、烧伤、机械伤害等意外事件发生。(3)学院成立安全隐患检查治理小组,进行定期安全隐患检查。落实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专人负责制,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保养维护,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立即进行整改。

5实验考核体系

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可以分为课堂型实验和开放型实验,开放型实验又包括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对于课堂型实验,实验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方法、流程、数据处理及工程应用;而对于开放型实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参与实验研究。需要对传统的安全工程实验考核体系进行以下调整:(1)对于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核,主要包括平时表现、实验出勤率、实验回答问题等,占总成绩的30%;(2)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实验报告中应包括详细的实验原理、实验细节、实验数据、数据分析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案等;(3)创新性、设计性的实验占总成绩的20%。设计性实验需要根据课堂理论教学的需求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和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法及实验内容,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调整,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学生对于这样的考核体系反映较好。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