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营企业会计准则

民营企业会计准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营企业会计准则

民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

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组织形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问题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的缺失、政府部门监督力度不够以及社会监督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我国的民营企业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较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后,财务管理混乱,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从而对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特征,本文列示出相关的见解以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部分措施。

一、会计信息含义概述及特征

1.会计信息含义概述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原始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较为专业化的数据信息,同时会计信息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会计信息质量是指对会计信息提出质的要求,使之既要符合我国会计制度和相关规章的标准,又要将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要求考虑在内,使会计信息具有可理解性、决策有用性。所以,会计质量的高低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以及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被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利用,做出正确而合理的经济决策,进而促使预期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相反,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会使相关使用者在经济规律面前发生混乱,最终导致做出不尽合理或者是完全错误的判断。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倍受重视。因此,会计人员应该力求会计信息的各种特性的最佳组合,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追求更高的标准。

2.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评定需要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便自然而然的承担起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任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以分为基本特征、次要特征和约束条件。其中,作为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特征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回忆过去、把握现在、预测将来,即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同时会计信息应该有助于使用者证实或者纠正已做出的决策,即要求其具有反馈价值;可靠性要求会计工作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作为依据,即反映要真实。其次,次要特征中的可比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纵向可比与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横向可比的特性。最后,约束条件中的效益性要求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或者将会带来的效益应该大于其付出的成本;而重要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应该注重对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利用价值方面。

二、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1.股东大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经营业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个人经济利益的实现。股东大会有权对企业决定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有权对企业合并、分立、解散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同时股东大会有权检阅企业章程、股东大会的会议记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进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或者提出质询。因此,企业股东大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2.监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监事会在企业中往往拥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其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监事会有权行使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职能;第二,企业监事会有权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相应的战略决策。然而,目前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监事会的独立性较差,在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监督作用是有限的,实际中往往无法实行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有效监督,从而无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督。我国民营企业中,监事会实际是有名无实的机构,在企业中未发挥应有职能,然而其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3.董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董事会在企业中是直接参加经营管理的机构,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需要经董事会批准才能报出,因此董事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根据董事会的特征可以得知:较大规模的董事会有利于处理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或者是危机,有助于防止企业内部的营私舞弊现象,利于提高董事会的经营管理效率,进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董事会与总经理两种职位是否合一,将会影响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效率和信息的交流沟通效率,同时也会对企业监督机制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两职的合一将会导致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功能降低,同时不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是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单位,其独立性的高低以及专业性的强弱将会影响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效率。

三、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必要性

1.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经济决策是否正确有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收集到充足的具有准确性的会计信息。在民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者只有获取足够的经过会计人员或机构加工处理的数据化的会计信息,并通过专业的会计技术分析,才能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可执行的经济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专注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意义。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本企业做出高效的经济决策,同时伴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也将随之提升,进而促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为相关使用者使用,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以及社会的实际经济状况。

2.提升民营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和合理的经济体制,但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并非乐观,在其经营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体制与运行模式。企业会计信息是本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反映;相反,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将会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也将更加准确。因此,企业应该致力于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促使企业自身的体制能够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相符合,同时应加强企业外部调节机制的建设,建立起内外结合的经济体制。

3.提高会计素质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管理者利用正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做出合理高效的经济决策基础之上,虚假、质量低劣的会计信息已经失去其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效用,不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相反将会助长企业中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市场中,民营企业在经济组织形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此种情况增加了我国对民营企业的管理难度,实际生活中往往导致地方税收机关的工作力不从心。而民营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往往投机取巧,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反映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提高企业中会计人员的素质,进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路径

1.建立健全外部法律体系

针对于我国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进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现实状况,我国政府应该加大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改革和建立力度,建立起适合于民营企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同时消除以往在会计概念中以及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模糊不清或定义界限不清的情形,通过对适合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会计法律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建立健全,进而不断的加强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规范。我国政府应该基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世界各国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对民营企业的会计法律体系进行探究,从而为我国民营企业量身定制一套会计规范,进而突出会计法律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法律的角度确保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2.完善会计监管体系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企业自行招聘,此种现象必然导致会计人员听命与企业的管理者,从而出现部分企业管理者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唆使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进而造成财务管理上的混乱、偷税漏税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所以,为防止此种现象的继续恶化,政府应该在不改变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独立性和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济行为的前提下,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进入方式进行有目的的改革,对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实行政府委派制,以达到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和提升的目标。同时,作为社会监督机构的会计师事务长期以来始终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监督行为进行规范,此种情况导致社会审计工作失去应有的强有力的监督和审计功效,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更加猖獗,助长了不正之风。所以,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体系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规范和管理,进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提高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只有严格规范自身行为,遵守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正确性,才能进一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所以,企业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会计人员定期审核制度,定期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同时,企业需要储备专项资金,用以对会计人员实行定期的培训,促进企业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升。在会计工作中引入财务会计软件,利用软件系统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核算和处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需要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避免相关企业制度形同虚设,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只有通过不断引导企业按准则建账、按准则行事,才能逐步规范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4.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我国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营运资金缺乏等原因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先进性,机器设备较为落后,生产技术较为低下。基于此种现实,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寻求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的途径,进而改进本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此,首先,企业需要巩固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利用适合本企业的高效率的会计核算方法,对本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升;其次,企业需要设立会计稽核岗位,严格执行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复核;再次,企业应该建立内部牵引机制,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督,对控制岗位采用专门的会计方法或手段进行设置,从而控制企业的经营;最后,会计人员必须明确职权、责任,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和监督,达到减少差错,防止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五、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却存在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其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助长营私舞弊、偷税漏税的社会不正之风。对于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升,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相关制度改革或改进力度,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自身的改革,应该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在会计工作中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最终实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玉霞.海外交叉上市、信息质量提升及实现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4).

[2]李昀.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3).

[3]胡亮.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融资困境背景[J].财会通讯,2014(36).

[4]饶茜.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D].重庆:重庆大学,2012(10).

[5]燕玲.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6).

[6]王赛.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4).

[7]胡亮.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融资困境背景[J].财会通讯,2014(36).

[8]戴小玉.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路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

[9]李晓波.会计信息质量与政治关联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4(3).

[10]陈春艳.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和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5).

民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导致民营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的统计过程中存在不真实的情况,使得国家和地方的财政税收减少,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民因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解决的措施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统计的质量。

二、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必要性

1.满足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需要。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在有效的正确的决策之下,在这样的决策之下才能够地民营企业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收集。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到来,有效的采用数字化信息,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统计过程中的效率。因此,有效的提高民营会计的信息质量,对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有较大的意义,通过巩固和强化会计信息,可以逐步的提高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最终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促进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目前的经济体制,有效的改良运行模式。准确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利于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核算。因此在不断的加强内部审计的基础上,可以从体制上不断的完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从而形成内部监管和外部调节并重的经济体系。

3.民营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民营企业在制定有效的战略方针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利用有效的会计信息和企业财务的状况,针对性的进行经营成果的分析,从而有效的预测利润空间。通过对短期的数据可以不断的进行对比,从而发掘利润空间,对于产业结构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制定有效的、长远的经营策略,最终适社会经济的发展。

4.提高整体管理和会计素质的需要。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不利于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腐败现象,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监督管理力度上不断的增大,但是监管难度也不容小觑,导致了地方税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从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的会计工作的情况来看,很多民营企业领导对于会计信息的基础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常常很多民营企业的会计部门的人员配置较低。同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较低,账户管理也较为混乱,常常导致了内部的监督较为困难。

2.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够。民营企业在进行会计业务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一些关键性的指标,常常采用的是企业财务信息表达,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标志和财务报表需要根据财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选择相应的估算方法,因此导致了企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利润或者是企业的财务统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另外一方面,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直接的经营人员,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舞弊的现象,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

3.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民营企业会计失真的原因主要存在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内在原因指的是故意行为导致的会计失真,在财务信息统计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有计划有预谋的进行造假欺骗,导致了会计质量和财务报表和实际情况导致了较大的差别,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对于民营企业的经营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外在原因主要是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偶然因素造成的,本身财务人员工作过程中不存在过失行为,最终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公正性,也不会影响到管理人员做出决策。

四、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

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教育。针对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言,财会人员需要加强财务会计相关政策的学习,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需要重视,由于形势以及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出现变化,因此需要结合目前的新形势、新经济做好相关的研究,另外会计工作过程需要保证一定的灵活性,但是灵活性需要把握一定的度,严禁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2.重视会计准则的严格执行,及时披露。创新精神是保持企业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因素,对于财务部门而言同样重要,所以针对建筑企业而言,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尽量的设计相关行业的发展方案,实现信息化是保证会计准则实现最重要的部分。

3.加大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防止企业员工舞弊非常重要的方式,会计内部人员的审计质量和企业的利益直接相关,因此民营企业在聘用审核人员的过程中,需要对内部审核人员的素质需要进行考核,另外企业内部人员在职业素养上需要保持高度负责人的态度,如果遇到企业舞弊的现象需要进行及时的

民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3篇

一、产权不清晰问题

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土地征地手续不合法或不完善、土地以租代征,有房无地、房屋无报建或验收手续,以及其他原因无产权证;或由于资产重组、股东投资、资产置换、以物抵债等进入公司的资产未过户,或者由控股股东拥有产权证。

为此,IP0申报前要解决主要经营性房产、土地、专利、商标等资产的产权问题,办妥相关资产的产权证,对办理产权证确实有困难的,若不属于主要经营用房屋和土地,可以先转让给控股股东或其他方然后租用,资产专利和商标也可由控股股东长期授权使用。

案例一: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晶科技”)的LB0专利权长期未过户,对此IP0申报中,专利所有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物构所”)声明如下:

自本所将LB0专利权转让给福晶科技以来,该项专利(含其在美国和日本的权益)实质上归属福晶科技所有,其使用LB0技术不构成对本所的侵权。本所保证将根据福晶科技的要求尽快将专利权过户至福晶科技,并配合福晶科技排除任何第三方对福晶科技自由使用及处分该项专利的侵害及妨碍。

律师及券商对此作了核查声明:经核查,发行权及物构所目前正在办理该项专利的过户手续,专利权过户不存在实质的法律障碍,该事项不影响发行人资产的完整性,对本次发行及上市没有实质不利影响。

二、关联方交易及同业竞争问题

目前,一些民营企业从避税角度考虑开办了若干家业务类同或上下游企业,独立性相对较差,导致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相对较多。另外,核算基础薄弱使关联交易在安排、核算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交易目的、动机是为了调节利润;交易依据不充分,缺少相关合同及确认;定价不公允;关联方界定不完整;会计处理不当;交易程序不规范;实质关联方非关联化。 证监会在IP0审核中对关联交易是否必须、是否真实、是否公允,以及最近一年及最近一期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关联交易比例是否超过30%较为关注。对于发行人存在外包、外协生产模式的也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因此拟上市民营企业应提前规范关联交易,通过资产重组等方法消除同业竞争;减少不必要的关联交易,经营所必需的关联交易应完善相关程序和法律手续,并注意按市场原则定价。

三、收入确认问题

收入不真实是民营企业财务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般来讲,民营企业在没有上市融资需求的前提下,通常是少计、晚确认收入,少体现利润,尽可能地少缴或晚缴税。当企业有上市融资需求时,少体现利润是极其不利的。

另外,还存在收入确认凭证不完整,如缺合同、发票、交货或发运单、对方确认单等;或买方提供结算数据不及时或不准确;退货处理不规范;利用关联交易虚构收入、不真实反映收入等情况。由于与收入有关的重要合同、协议是收入确认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应格外重视合同的规范并妥善保管,尽可能地将合同的内容与条款予以细化。对于一些金额极大的重要合同,还应考虑聘请专业人士协助草拟并进行复核。

同时,企业应按会计准则要求制订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明确收入确认的时点、依据,并严格执行,以减少IPO审计时的调整。但目前相关的收入准则,主要是针对传统行业及传统销售方式制定的。对于新型产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行业、网络相关行业),以及药品的特殊销售方式,现有判定标准显得过于抽象,而只能依赖企业、审计师及监管部门的职业判断。下面以药品特殊销售方式为例,说明其应如何规范收入的确认问题。

案例二:某公司药品销售的主要方式是先将药品出售给分销商,继而由分销商完成药品的终极销售。公司在将药品发运给分销商时确认为收入实现,主要理由就是它与分销商签订有购销合同,根据这些合同的相关内容,不论分销商能否完成二次销售,都将如期收款。

而我国收入准则的规定比较原则。分销商能否回款取决于其是否能最终实现销售,如果分销商持有的存货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全部实现药品的二次销售。换言之,靠二次销售赚取价差的分销商将因此没有支付能力,还会将货物退回公司。由于公司未来的销售仍需依赖分销商,不接受分销商的退货是不现实的。所以,公司虽然已发出商品,但与商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报酬实际并未转移,故公司在将药品发运之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是不合理的,其销售行为应按寄售模式予以反映,待分销商将药品最终销售后,再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四、

税务方面问题

民营企业在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采取各种方法逃避纳税,如设置账外账;不开发票不入账;向关联方转移利润;成本费用虚列,不配比结转;虚假购物(有增值税发票);应资本化的支出费用化;所得税扣除与税法不一致,但往往得到税务局默认;个人所得税未代扣代缴;税收优惠不合法,无文件或审批级别不够。

由于IP0过程中,省级税务部门将对企业前三年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家法规政策是否相符出具确认文件,并就可能被追缴的风险作特别风险提示,以及证明近三年内有无税收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受过税务部门处罚。因此企业应早作安排,规范运作,依法纳税。企业在取得税收优惠时,应取得并妥善保管税务当局及其他政府部门有关征、免、减税文件及税务鉴证清单等正式书面文件。

这里还需提醒企业在日常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表审签中,报表应由相关责任人自行或书面授权签字。曾有企业在IP0申报中因比对纳税申报表法人代表签字笔迹不一致且无书面授权资料而被证监会否决的情况。

五、社保问题

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未按规定为全部在职职工办理社保关系。但IP0申报中对人员社保情况应予以披露,曾有企业因社保问题被否决的情况。故企业在申请IP0时,应充分准备并收集相关书面材料,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本公司社保执行情况出具的相关证明文件、劳动合同以及劳动服务合同。

六、会计基础问题

民营企业往往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会计基础工作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政策及估计常见问题。如会计政策不够稳键,随意性或目的性强;资产减值计提方法不合理、计提基础不准确、计提金额不充足、计提范围不完整、大额冲回以前计提等。

(二)一些费用及款项长期挂账。某些民营企业在往来账如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银行存款未达账或预付款中存在名目繁多、责任不清、用途不明的费用性款项,长期挂账,未作清理,部分已成为死账。企业应在IP0过程中逐一清理,落实责任并进行账务处理。

(三)长期投资业务多且账务处理混乱。如投资挂账于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等;核算方法选用不适当,或不反映损益;股权投资差额及商誉处理不恰当;投资关系不清晰,无合同及被投资单位出资证明。为此,企业应在IP0过程中按会计准则规定对投资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并完善投资文件,如对外投资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投资协议、被投资单位章程、验资报告、营业执照等相关投资业务证明文件。

(四)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中的常见问题。如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方法、年限、残值率不当或经常变更;利息资本化不符合准则要求;停工损失资本化;试运行期间会计核算不正确;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时点不当,折旧起始时点不符合准则要求;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依据不充分;开发支出资本化依据或条件不充分;非专利技术是否能确定受益年限,以明确予以摊销或减值测试。

(五)资产、负债账面反映不完整。主要表现在:部分收入不入账,比如边角料销售;以物抵债资产、接受捐赠资产不入账;借款不入账;未付款购货未进行暂估入账;已办理报废手续但仍在使用资产等。

公司管理层应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健全财务机构,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

七、研究开发费用问题

民营企业大多属于新兴高科技行业,因此企业的日常研究开发费用一般较大。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其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规定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并在受益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因此IP0申报中,对研发费用资本化,需充分考虑其条件,并准备相关材料作为证明。

八、准则衔接问题

大部分民营企业IP0前尚未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所以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递延税款等方面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调整。

民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4篇

(一)加强职业操守,严格执行新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生成和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技术标准。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体系,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要把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树立社会良好形象、改善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关系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准则规定的原则、方法,切实提高资产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内在机制保证;支持会计人员按照准则要求强化会计核算,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提高业务水平及职业判断能力;按照充分披露原则,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培育和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从根本上保护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利益;支持、配合注册会计师做好财务报告审计工作。

会计师事务所要强化责任和风险意识,严格按照准则规定开展审计鉴证和服务工作;改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和其他服务质量。广大财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要通过两大准则体系的实施,进一步强化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提升诚信为本、社会公众利益至上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加强政策指导,严格监督检查。财政部门作为会计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准则体系情况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并为社会各界提供良好服务,切实保证准则的执行;密切关注、跟踪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新准则的情况,建立迅捷高效的预警、反应和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好新准则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重视准则实施效果,不断改进实施机制,提高准则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加强会计信息和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准则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准则权威;主动争取其他政府监管部门的支持配合,协调监管政策,规范监管口径,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共同推动准则的有效执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事务所内部治理,进一步深化提高会计信息和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指导、督促注册会计师认真执行会计审计准则。

(三)加强宣传培训,创造良好氛围。贯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宣传培训工作也必须常抓不懈。各级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强化宣传培训,将准则培训工作延伸到企业负责人、大中型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中介机构、投资管理者和财务分析师等方面,为扩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施范围,有效利用会计审计信息资源,进而提高会计审计社会效用奠定基础;要通过举办知识大赛等方式,扩大准则的社会影响,为准则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社会氛围;要把准则的学习培训与高级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精通管理和业务的会计审计领军人才,为促进会计行业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奠定人才基础。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希望各有关方面协调步伐,齐抓共管,扎扎实实做好两大准则体系的贯彻实施;也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准则、遵守准则、应用准则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我国会计审计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会计准则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问题,改进方式

 

2006年2月14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随后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等对新准则进行补充解释。新准则中《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实施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但其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界定和核算的有关规定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及核算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

在投资分类上,新准则引进了金融工具的概念,改变了过去的按投资期限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的方法,采用了按金融工具的属性进行分类的方法。将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此种分类方法使金融资产的分类更加精细化、管理更加明确化,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未被列入其他三类的金融资产。通常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债券投资等杂志网。同时,基于企业风险管理需要且有意图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基于资本管理需要或特定风险管理金融论文,企业也可将某项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现行会计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取得的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与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并对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

(一)初始确认与计量方面

我国准则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认定比较明确,但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认定标准比较模糊,没有明确划分标准,应用指南中也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明确的补充说明且可操作性较差。而且现行准则的规定主观性很强:例如初始确认时,对某项金融资产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按其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并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风险管理要求和投资策略,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处理,也可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基本准则不一致,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条明确了2006年准则颁布的目的。首次在准则中单独以一章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彰显了本次准则颁布的核心精神—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金融论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并对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转回时,根据该准则第47条和第48条规定,可分为两种情况处理: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股票等权益工具时,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而通过权益转回,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债券等债务工具,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借记“可供出售金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这与基本准则相关规定相悖,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三)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原则。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如果公允价值下降是非暂时的,则按减值损失处理;如果公允价值下降是暂时的,则按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这样的判断标准很难让人准确把握金融论文,给会计实务操作带来许多麻烦杂志网。此外,无论是公允价值变动还是发生减少,我们都很难从账面上区分相关数据;原因是会计分录的贷方都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同时提供的会计信息笼统、模糊。而且由于核算标准的不确定性和标准的操作性差,很容易造成人为操纵利润。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下降,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建议:

(一)完善金融资产初始计量,使之更具操作性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从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方面来看,一项金融资产,往往由于管理当局主管意愿的不同、划分归类的不同,而造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差异和当期利润的不同。我们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认定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更加具体明确的设定分类的条件,尽量减少其自身的不确定性,使之操作性较强,减小企业管理层利用金融资产归类调节利润的选择空间,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此外,发生的交易费用在初始确认时的处理应保持一致,建议初始确认的成本中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以保证资产计价的一致性,因为它也是为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金融论文,应当与其他

资产支出一样计入成本,同时也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保持了一致,避免不必要的纳税调整,简化了会计核算。

(二)完善相关准则体系,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

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社会影响面广泛、操作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讲解和会计准则解释制定、颁布过程中,相关准则当事人都应一起研究,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证准则内容的一致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以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的有效贯彻实施。同时,《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方面的例子和账务处理,大都是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公允价值变动、出售这些环节的业务处理。而22号准则和相应指南、解释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更多只停留在文字形式的说明、解释上,基本上没有具体实例和具体账务处理过程,而且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的较少,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处理文字部分说明非常简单,缺乏详细说明和指导并且实例方面也非常欠缺。因此,建议对各个易混淆的、易误解的重点、难点问题,给出严格的划分标准,准则制定相关专家们应进一步检查并完善相关准则体系金融论文,并结合实例加强准则的可操作性、系统性杂志网。

(三) 以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为主线分别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标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权工具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减值转回的规定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而且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会计核算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债券投资核算比较复杂。而现行22号准则将金融资产按照持有目的和管理当局的管理意图来划分。因此,建议可按照金融资产投资性质,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为主线分别规定其会计核算,这样让学习者思路清晰,容易掌握。

(四) 为区分公允价值变动和减值损失应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按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最大的特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主要涉及的账户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账户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品种和类别,分别设置“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在资产负债表日,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时,都是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核算。因此,为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减值损失核算分开,建议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时设置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那样也应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以方便区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公允价值变动还是减值损失。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F].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F].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王玲.浅谈民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0).

[4]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 人民出版社, 2008.

[5]徐晟.金融稳定性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优化[J]. 会计研究, 2009(5).

[6]马力.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及其控制[J]. 企业导报,2009(3).

[7]柳晓秋.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空间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8]李锦灿.个人投资者股市投资收益分析[J]. 财会通讯,2010.

[9]李晓敏.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问题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