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共享的影响

财务共享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共享的影响

财务共享的影响范文第1篇

中国铁建下属有20多个工程局,每个工程局从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再到工程项目部都有自己的财务部门,有各自独立的财务系统,财务管理工作面临人力成本、办公费用居高不下,系统建设重复投资,对各工程局难以实现统一规范管理,各地财务数据不能及时共享等问题,导致集团经营和财务风险不断增加,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随着主业利润空间减少、成本管控难度大、资金需求增多、资产负债居高不下、管理机构分散低效等等这些不断涌现出来的矛盾,迫切需要企业采取新的财务管理手段与措施进行改革。为此,中国铁建集团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决定对下属所有工程局的财务部门进行整合,财务系统也要由原来的分散式走向集中式管理,以解决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等问题,于是在2012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中国铁建因时而立,应运而生。

一、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特点

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和其他所有管理模式一样有其特别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一集中一撤销”

在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及资金结算中心,由部分业务扎实、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集中负责整个集团公司所有项目单据的制单、审核及资金支付,并撤销原项目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这样不仅在人员数量上大大减少,降低了项目日常开支及成本支出,节省了资源,信息的集中化处理还可以给决策者提供更加精确的决策依据,使得财务审计及监察工作可以足不出户就得以实现,更进一步的节约了企业的成本。流程化的操作使得集团公司能够更好的全程监控企业的财务情况,业务处理更加透明化,规避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图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网上报销模块,通过票据扫描及票据归档,极大程度的整合了资源,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更加低廉。极好的解决了分散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各类难题。数据信息的高度集中化,为企业的纳税筹划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使得企业可以合理的规避税务风险。

(二)实现统一核算

在共享服务中心成立以前,各子公司虽对所属各项目均有统一核算要求,但因所属工程板块不同、项目隶属模式不同等原因,使得各项目会计核算口径不统一,标准化会计核算不一致,为日常财务管理、审计工作造成诸多不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不但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统一了核算口径和核算标准,同时建立了更加标准化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税务管理、审计管理模式,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成为信息纽带

过去财务数字相对单一,与工程信息、计价信息等相对独立,项目内部各信息之间缺乏信息共享纽带,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信息孤岛”,很难客观反映工程建设情况。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使得财务数据实现与其他各类信息的融通,通过各类数据间的整合、比较,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项目资本运作、变更理赔、税务筹划、纳税调整、预算管理等信息的落实情况。

二、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含义

(一)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信息化大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应运而生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为企业财务管理注入了新的血液。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良好运行,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及各方面的默契配合。首先通过久其公司开发的财务软件报账系统及核算系统进行具体运作,形成一个数据库作为集团财务系统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支撑平台,同时,在深圳国信公司提供的影像系统的相互配合下才能完成每一笔业务的处理。目前,从公司本级到项目的一切经济业务都必须通过久其系统自己提交,包括事前的预算申请、事中的借款、报销、合同的审批、资金的支付等,从之前财务人员的全权代劳到自己亲手操作,是传统报账模式的一种变革,是促进集团公司“法人管项目”,实现“两基”建设的利器。

(二)杜绝“三无两超”、落实“三重一大”,利于监察及审计的有效措施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推行,要求所有的购销合同、费用预算、账务报销、资金支付等必须通过久其系统进行线上审批,项目领导审批完后还需要共享中心人员进一步审核、把关,对于“三无两超”资金拨付坚决予以驳回,杜绝了超付款现象的出现。特殊情况附付款申请及承诺书后才允许付款,责任到个人,为事后业务处理提供了保障和依据,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中审批流程的设置,充分实现了《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首先是部室负责人审核,然后经财务负责人、财务总监复核,最后项目经理审批后“入池”,大额费用及资金支付需项目经理、书记、总工联审联签,充分体现了“三重一大”的民主集中决策制度,最后财务共享中心业务人员再进行初审及复审后方可形成一笔凭证。经过层层把关,严谨的审核,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审计及税务风险。

更有利于财务监察及审计工作的推进。监察及审计人员可以在线查看账务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影像资料查看原始单据,方便快捷的进行业务指导,为监察审计工作无纸化办公奠定了基础。

(三)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资金管控

借助共享平台,在资金管理控制方面,集团公司层面将推行资金集中支付,逐步实现工程项目零现金管理,加强资金风险管控能力和统筹调配能力;在内控风险防范方面,有利于发现基层单位的经济业务存在的风险或不符合集团规章制度的事项,可以及时反馈并要求整改,将事后补救提前到事中控制,甚至是事前防范。在共享模式的流程化管理、标准化运作中,通过系统的固化流程有效控制风险,提高集团公司整体管控能力。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经公司审批同意的资金支付计划进行支付,统筹安排资金,加强了资金支付的计划性,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了资金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现金为王”的重要作用。项目银行账户按照要求需开通网银支付功能,网银U盾由各子公司资金结算分中心统一管理。不仅加强了对资金支付的监管,同时也规避了金融风险。

(四)财务基础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的助推剂

与之前的浪潮财务软件系统不同,久其系统内的会计核算科目全部由股份公司统一设定,各子公司和项目无权新增或更改科目库信息。职员、客户、供应商、自定义等辅助核算信息的添加也需由项目提出申请,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员审核后统一添加,控制了项目财务人员的自,但是整个集团公司财务数据更加统一,使财务数据的查询应用更加方便、快捷。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立费运营管理科、费用报销科、收入成本科、总账报表科、资金结算科、票据档案科、综合业务科、综合办公室八个科室。从发票等附件的审核,核算的规范化到资金的流出,不同的审核组分别随机提取不同类型的单据,严格按标准审核,加强了管控力度,杜绝了管理漏洞。同时也避免了之前项目财务人员直接面对面给业务人员报销账务出现的为难处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对项目财务工作来讲是一种解脱。

目前久其财务共享服务系统还未实现与财务报表的对接,数据的提取还需在线下完成。但就目前会计核算的统一要求,财务报表数据将更加准确,如果完善报表自动生成机制后,也会大大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

(五)加强财务人力管理、提升财务人员技能,促进职能转变的有利契机

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实践,需要财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新潮流,通过增强服务意识,将财务队伍打造成“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务实高效、服务一线”的阳光队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使财务核算岗、出纳岗等岗位实现集中办公,更有利于对财务人力资源的管理,便于沟通、相互学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减少了项目财务人员的配置,也促使财务人员有时间参与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向战略财务的方向发展,有效阻击亏损、提高效益,切实解决“寅吃寅粮,卯吃卯粮”的问题。

(六)提高工作效率的创新机制

财务共享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管理

一、什么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eSharedServiceCenter)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一种典型的集中式管理模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通过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部门,采用信息化和流程化的手段,将分布在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会计业务集中到一个会计中心进行处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管理目的。通过这种方式,这样既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性、结构统一,同时又能够达到规模效应,不需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运作成本。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给施工企业带来的益处

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中的建立,共享服务的意义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成本节约目标,给企业带来了更广泛意义上的高水平服务。

(一)业务流程标准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施工企业的各项制度、各种操作流程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对于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数据信息等确保一致性和标准化,提升企业的管控水平,降低企业的风险。

(二)规范财务行为较之之前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的“去职能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将管控模式立足于财务领域和职能,而且还在提供标准化财务共享服务的同时考虑企业集团内部其他准业性财务管理的要求,用后续共享服务的流程取代了原有的分散流程,在确保原有财务管理和内控职能的基础上,更好地承接、融合了其他财务行为。尤其对于集团型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统一基础数据,增强数据准确性,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一直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为建筑施工企业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标准的信息数据体系用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

(三)强化资金管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实行财务集中,通过统一业务标准、优化支付流程、集中审核等实现了资金从外延管理到内涵管理、从静态监控到动态监控的转变,实现了企业资金的集团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

(四)规范税务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将税务进行集中,成立专门的税务小组来处理税务问题,或是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税务管理软件系统,在现有涉税业务数据实现共享的基础上,规范和加强了企业的税务管理,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对涉税业务事项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控和分析,规范了施工企业的涉税业务管理工作,降低了涉税管理成本和风险。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施工企业应用现状

鉴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给施工企业带来的诸多益处,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开始探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之路。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的推行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施工企业角度分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员工队伍建设问题施工企业内部部分人员受传统思维束缚严重,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评价褒贬不一,影响工作效率。第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程序过于机械、单调,员工容易产生疲劳和厌烦,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电脑软件进行简单操作,操作流程之前已经确定,使用起来较容易,这种机械工作使得一些员工工作怠慢,致使工作质量下降,对于人才培养极其不利;第二,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从下属子分公司调配过来的,之前从事的一般都是财务工作,熟悉共享中心工作比较容易。当业务流程简单化、标准化后,大量岗位减少所造成的人员安置和分流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二)业务流程问题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规章和制度上只是流于形式,标准化程度很低,不能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并且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共享中心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一些施工企业员工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管理的认知很缺乏,有的甚至就是一点不理解,调研和改进只好单独进行,改进方案很难进行有效执行和推进,更不要说能提出一些业务优化需求。

(三)组织架构问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是建立即万事大吉,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要有所改变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组织架构方面,为使业务流程更具标准化,其调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影响组织架构的优化,其一是组织架构的优化受业务或系统流程的优化影响;其二是组织架构的优化受战略目标的调整影响。

(四)信息化整合水平问题尽管施工企业中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释放了财务人员的部分时间和精力,使得企业的整体财务数据能够得以集中处理,但信息系统的整合能力仍然不足。虽然在建立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同时,很多施工企业也逐步建立起了涵盖人力资源管理、会议资源管理等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但这些平台与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并不完善,各部门之间仍然存在大量重复性工作,这样便不能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施工企业战略的促进作用。

四、新形势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功能创新

(一)财务预警功能当下多数财务软件都具备预警功能,在新形势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软件也不应例外,应当可以进行信息收集、预知潜在的财务危机、控制发生的财务危机、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甚至可以提供对策。这需要在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中录入大量初始信息,并可以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归类,以此作为分析比较的基础材料。当数据出现异常,与既定数据不一致时,可以及时自动进行提示,并一直跟踪,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并自动作为案例进行归档,在此过程中,系统也可以给出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或对策,供财务人员或者决策者进行参考。

(二)数据分析功能目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软件缺少数据分析功能,不能对同类或者区域内数据进行对比,这样不利于财务工作者对相关数据进行提炼和总结,很难及时向企业决策者提供重要信息。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软件应当设立单独数据分析窗口,在软件后台可以对同类以及区域内项目数据进行时刻对比和分析,并将其对比和分析结果以表格报表形式显示出来,相关财务人员可以随时进行查询和下载。

(三)业务协同功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功能是支撑业务流程的扩展,因此应当通过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梳理,规划出适合企业应用的综合性业务流程,各业务模块之间数据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财务信息一体化,FSSC平台既要承载企业的财务请款、财务审核、账务报销等工作,又要满足各组织经办人的提单、业务审批、财务审核等。对于运作初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只处理流程性业务,对重大决策类工作放在集团财务部进行,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可再增设风险控制部、咨询服务部等。

(四)资源配置功能共享经济的核心,就是让信息对称,提高信息匹配效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通过财务与业务良好的互动,通过集团与下属分子公司的联系,利用延迟接受算法,为市场的中心调度制定规则,将不同区域内的闲置资产等重新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资产的运行效率。

(五)绩效考核功能施工企业可以采用“五维度”绩效管理矩阵,即:标准化管理,对流程的动态优化和执行某一流程的标准尺度和标准结果,文档是否及时、及时更新等进行标准化管理;服务管理,对共享中心产品(如员工报销、账务处理)的管理,及带来的周边服务(如员工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沟通技巧)的管理;现场管理,即对营造高效的共享服务工作环境进行管理;业务效率,从单据的处理速度和积压量来衡量;质量管理,采用风险评估的方式确立监控点,常设质量监督团队进行风险监控。

参考文献:

[1]曹均兴.施工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50-51.

[2]郭晓彬,肖泽峰.浅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提升作用[J].交通财会,2015(10):29-30.

财务共享的影响范文第3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很多不足,其主要是管理模式非常的复杂,同时工作量也非常大,而使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进一步分离传统财务管理的资源和繁杂事务,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有很多特点,主要是高效和专业等。在工作的过程中其主要是将会计作为整个中心,实施会计的相应职能,并综合的对会计核算、财务结算、财务监督等方面工作的监督。在最开始的时候企业成立材料共享服务模式主要是有效的控制成本,因此会选择将一些价值较低的业务流程转移到财务共享模式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都逐渐认识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其能够进一步控制成本,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进行整个流程的优化,促进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好的赋予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新的内容和功能,例如一些企业已经将预算编制、投资产品的估值核算等业务扩展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

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运行模式

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产生具有很多优势,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其传统财务管理中的分享管理模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共享。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融合和分离,有效的规范财务管理标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财务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将一些重要的职能和权限其中的共享服务中心,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使用这种模式只需要少数具有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职能转变和战略制定的时候做出相应的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整个过程的管理,确保信息和数据的准确,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不断地进行财务流程的优化和创新,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实现全程共享,同时也能够更加专业的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确保整个过程的专业性、服务性以及协调性等方面都达到相关要求。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赘龇矫妫?即费用报销、资金结算、应收、应付账款、财务的报表等方面。

三、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风险

(一)组织机构的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是由集团总部进行直接的管理,并且也能够进行其他单位的服务,但是没有直接进行领导,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果沟通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失误,而其也不能够找到相应的人员进行承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算和复核主要是使用自动平均分配的方法进行,也就是完成了个整个审批后,直接汇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然后对其进行自动的分配,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对其进行核算、符合、出纳、归纳,就完成了整个过程的操作。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提高核算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清楚地掌握这个核算流程,防止出现一系列的积压问题。但是使用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完整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要做好人员的沟通方面工作,从而降低出现失误的概率,降低整体的风险度。

(二)财务共享制度缺失

因为财务共享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规章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企业目前主要是重视外部财务的预算方面,而对内部的管理还不重视,其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从而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建设。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管理机制,但是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也没有严格的要求进行操作。不仅如此,当成立了财务共享机构后因为市场的竞争造成一些没有激烈的财务人员压低价格进行招标,他们不能够及时地掌握相关业务的性能和特点,从而使得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并且也没有有效地进行沟通工作,对双方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建设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组织和人员风险

当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后,会对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做一系列的调整,因此也会出现人员、管理权限以及利益方面的问题。对于原本财务独立核算的单位在通过调整后,会被划分到总部,从而进一步缩小了财务处理空间,对于资金的使用方面造成很大影响,一些人员没有做好配合工作,都会直接对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财务共享方面对于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核算体系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素质以及能力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各个核算主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建立综合性以及学习型人才,从而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

四、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应对措施

(一)组织机构出现问题的优化方法

不断地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能够更好的确保财务共享服务工作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不断地强化财务监督职能。财务的核算模式从传统的模式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对其他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对此共享中心需要及时的和当地的业务单位进行了解,明确相关职责,做到奖惩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2)不断地进行管理人员的优化。在整个工作中需要明确职责,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很多职责都需要重新再次进行确定。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整体的核算准确度,需要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另外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核算流程,对于这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解决,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该项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共享控制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财务共享控制,不断地进行各项经济责任的落实。这些企业需要加强财务预防,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的优化存在的问题,确保整个环节的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财务支出和纳入的相关环节需要做到公正的对待,严格的控制一个财务管理,层层进行落实,严格地按照财务共享制度进行。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制度的完善,有效地将内部和外部进行结合监督,从而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约束,降低存在的风险。

(三)健全组织架构,加强人才培养

财务共享服务信息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并充分的掌握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和总部财务、分部财务之间存在的关系,同时需要对各个职位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是人员以及管理方面。总部需要重点明确相关管理方面的问题,选择一些熟悉业务的人员进行工作,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财务共享的影响范文第4篇

财务目标是企业经济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企业运营的驱动力,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围绕其财务目标展开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其他战略目标。单一产权主体是本文探讨供应链集合体时的一个对应概念,其形式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的企业个体,因此单一产权主体的财务目标即财务学中研究的企业财务目标,而供应链的财务目标则是指供应链上所有主体的集合体财务目标以及链上所有节点的财务目标。

(一)单一产权主体财务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单一产权主体财务目标是企业经济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企业运营的驱动力,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围绕其财务目标展开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的其他战略目标。西方财务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历程,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后期,由于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以及美国市场的“敌意收购”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人们开始对“股东至尊”的价值导向产生质疑,许多主张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学者纷纷改变立场,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29个州立法支持“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1984年弗里曼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而1994年克拉克森所下的定义是: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上述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涉及到与企业组织目标密切相关的内外部人员或组织,如出资人、债权人、管理者、雇员、供应商等,他们以不同的资本形式(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二是它们承担风险,目的是获取单个产权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进而可以实现利益相关者通过这种共同治理结构可以使企业达到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上述观点至少揭示出:

①从资源提供视角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单一产权主体财务目标是以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基础。单一产权主体的相关利益者包括:作为财务资本提供者的股东和债权人、作为人力资本提供者的经理层和雇员,作为企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以及价值反映链上的顾客群。因此单一产权主体的财务目标实质上应该是一个多元协作的有机体系。

②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来看,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由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络本能地要求资本主体的利益公平性。

(二)供应链财务目标――集合体收益最大化与主体利益最优化

供应链中的相关利益者是指包括供应链节点利益在内及链上所有主体利益的利益集合体。就一个节点成员而言,他所索取的相关利益份额,可以称之为相关利益;就整个供应链而言,全部成员所获得的利益总和,可以称之为合作收益。显而易见,相关利益反映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和结构。

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相关利益者的集合体,因此相关利益导向是其财务目标的理论基础。相关利益导向根植于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思想,从合作共赢到相关利益实践,是当今企业间竞争发展到供应链间竞争的必然结果。供应链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同时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客户服务和环境变化的有效响应能力。

供应链财务目标也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里所指的“相关者”外延较之单一产权主体的相关者更大,它是供应链节点上的所有主体。因此供应链财务目标是链上所有主体的合作收益最大化,本文称之谓集合体收益最大化;只有首先实现集合体收益最大化,才能同时实现供应链上某个单一产权主体的利益最优化,即主体利益最优化。

将供应链财务目标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表述为“集合体收益最大化”基于以下理论:

1、合作博弈的相关利益共享思想

就博弈方式而言,相对于非合作博弈,即一味追求“一方利益最大化”的竞争结果,合作博弈则是博弈双方在相互作用中,一方面双方能否达成统一的约束力,合作取得最大化利润,另一方面在其约束力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共同地分享合作带来的剩余。而多方利益的博弈则体现为一种多赢的博弈结果,若博弈双方不接受约束,双方各自选择利己不利他的最优方案,则是非合作的博弈结果。显然,合作博弈是从团体理性出发,追求公平、公正和效率,获得共赢共存的经济效果,体现了合作的“相关利益”思想。

2、价值链的相关利益共享思想

价值链关系存在于流程中,或是企业内部,或是产业内部,或是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相关利益导向在价值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不同链段相邻之间的“利己”者结成产品或产业的“一体化联盟”时,供应链也就成为“一体化联盟”的产业组织形式。供应链上任何节点周围的上下方总是存在着上游相关利益者和下游相关利益者,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为了共赢目的,均受相关利益导向的制约。

由此可见,供应链上的相关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惟有追求集合体利益最大化,才能取得最大化的合作收益,而只有实现集合体收益最大化,供应链上的每一单一产权主体的利益才能最优,即实现主体利益最优化。

二、基于相关利益导向的药品分销供应链财务目标的确立

(一)我国药品分销供应链现状

1、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促使药品企业联盟,从而形成分销供应链体系

1998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成立,2001年GSP认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试点的开始,标志着我国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医药分销行业规范化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以新的伙伴关系和流程再造技术实施各种合作,标志着药品分销供应链逐渐形成并在日后不断壮大。

我国药品分销供应链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单一主体“三级”药品流通体制,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九州通集团公司为首的三大药品分销批发商,其分销额合计在2004年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产业集中度迅速提高。九州通医药集团公司是20世纪末在我国药品分销产业经历体制裂变时期迅速成长起来的典型之一,它采取保留3点利的低价批发战略与下游平价药店合作,在2000年至2004年的5年内,上游客户从1219家增长了近3倍,下游客户从3290家增长了11倍多;在体制合作方面,与华北制药、重庆克瑞制药等大中型企业进行合作。在分销网络合作方面,截止到2004年底,拥有上游供应商3500多家,下游客户36000多家,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网络。2003年12月,我国第一家医药流通合资企业――中国永裕新兴医药有限公司挂牌,外商开始进入我国医药流通领域,2004年12月,我国医药分销业正式对外资放开。2004年4月1号开始实施新的《药品经

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以及2004年4月的补充通知,标志着多年来管制极为严格的医药分销行业对国内资本全面放开。“异地设库”的放开,使局部区域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新型合作推动了业内重新洗牌,纵向看,东盛、康恩贝到华南药业,“一步到终端”、工商联盟的商业理念愈演愈烈;横向看,沪、京、津、渝、穗等五大城市的医药零售企业,共同组建了“中国医药商业经济联盟”,以加强横向平台的交流,共享产品、网络和信息等资源,降低成员间社会交易成本,遏止利润率下滑。

本文根据2004年的调查数据(发放问卷250份,收回154份,其中有效问卷119份),汇总了我国药品分销供应链节点企业基本现状。根据“企业是否实施了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是否建立物流中心”的选项,统计得出所调查的药品分销批发企业中已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药品分销批发企业占47.9%,19.33%的企业正在建设中;已建立物流中心的企业占46.22%,iE在建设中的占22.69%(见表1)。由此可见,药品分销供应链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对药品企业来讲,形成分销供应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通过实现集合体收益最大化达到实现其主体利益最优化的财务目标。

2、药品企业通过供应链机制实现降低成本费用,改变“增销不增效”的局面

我国药品分销在流通体制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医药分销市场的裂变又面临着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1)增销不增效。全国医药销售额在增长的同时,实现的利润却因成本费用水平的上升在逐步下降(表2);(2)分销市场主体“多、小、散、乱”(企业多,规模小,“散兵游击”,市场混乱,非法药品集市贸易仍然存在),产业集中度很低;(3)在采购、销售机制方面,药品分销在打破旧的流通体制的同时又因为现有的“招投标”制度的诸多弊端而遭遇到了新的流通障碍;(4)药品分销价格结构中,商业流通利益占65%的比例(其中零售15%),分销处于商业微利时代。这些矛盾和尴尬使药品分销渠道陷入到了一个难解的困境之中,表面上似乎是价格、分销采购、信息流通、分销渠道、医疗导向和政府管理等问题,事实上,其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次原因即是相关利益关系的严重扭曲和矛盾冲突。

因此,药品分销企业已意识到惟有在行业中形成供应链运行机制,通过共享产品、网络和信息等资源,降低成员间社会交易成本,才能遏止利润率下滑,从而通过实现集合体收益最大化,达到实现其主体利益最优化的财务目标。

(二)药品分销供应链中的相关利益者

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药品分销统一流通模式,我国目前的药品分销流通框架具备了独立的供应链循环体系,即药品从制药企业流出,通过分销商或批发商以及各种类型的零售商(连锁药店、大药房、医院药房、超市药店等)配送到消费终端。药品分销供应链是指处于医药供应链上链接的供应商、医疗服务机构和患者或消费者之间价值关系的组织网络,是流通领域中一种新型的组织。目前我国药品分销供应链运行机制包括了多主体的闭环运行机制,其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有七个,即原料供应商、制药厂商、批发分销商、零售分销商、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各类医院、专科等)、医疗保险提供者、患者或消费者。鉴于我国目前的医药领域的流动特征,除了图1中反映出的药品分销系统外,医疗服务和保险制度也加入到了该供应链的运行机制中。

(三)药品分销供应链的价值关系结构及财务目标

1、药品分销供应链的价值关系结构

药品分销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因为药品既是一个大众消费商品,又是一个高风险的涉及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同时还是一个具有社会医疗保障消费的福利性“公益商品”。药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即医药供应链。药品分销供应链是这一链条上的一部分,上游链接药品生产供应链,体现了除原料供应商与生产商之外的药品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分销内部批发与零售上下游之间相互链接药品调拨(或销售)的供应链,体现了批发分销商和零售分销商的价值关系。下游链接医疗服务供应链,体现了分销商与患者或消费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医疗保险提供者之间的价值关系。

药品分销供应链所涉及的七个相关利益主体为了获取合作收益,必然在利益相互关联的价值链上结盟,在契约内选择对方,以供应链组织形式形成相关利益得以存在的价值关系结构,并以共赢为目标的主导方向成为这个结构中的行为约束因素。由此可以得出:价值关系结构的存在是以相关利益的高度一致化和制衡为前提的,而相关者利益导向的存在是在价值关系结构共赢目标作用的结果。

2、药品分销供应链的财务目标:集合体收益最大化和主体利益最优化

药品分销供应链的相关利益最大化是指供应链上基于相关利益导向的各个节点企业和消费者就其同链整体而言所获得的合作收益最大化,以及单个产权主体(企业)或消费者在合作利益中所获得的利益份额最好,即主体利益最大化,这时反映出的供应链绩效将达到最高。药品分销供应链的合作收益最大化是指供应链相关利益主体因产品和服务流程合作所获得的价值收益,即集合体收益最大化和主体利益最优化,它显然不同于单一产权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定义的合作收益,即仅限于剩余控制和索取范围内单个产权无法获得一种收益。因此,集合体收益和主体利益是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的最终价值体现,是在供应链组织形式下,作为集合体的整个供应链和链上所有节点成员所获得的资源营运效率,而资源运营效率最终体现在财务目标上,即为集合体收益最大化和主体利益最大化。

三、药品分销供应链上的相关利益导向确立的前提及机理

(一)药品分销供应链相关利益导向确立的前提

药品分销行业中的单一产权主体,在行业中不仅存在接力式竞争者,还存在相同地位的竞争者,只有成为现实的价值关系结构中的相关利益成员,他们才能在一个供应链上形成纵向链接,完成价值关系结构的组织化。否则他们就要面临巨大的交易成本差异带来的压力。相关利益者合作的动机在于获得单个产权主体(包括患者或消费者)不能获取的合作收益,即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主体利益最优化,实现战略收益的增长,这一选择是现实的必然。

首先,单一产权主体的利益置于合作体收益之中。其次,单一产权主体的分割利益比例只能是以合作体收益的效率为前提,合作体收益越大,单一产权主体的分割利益越高。根据这一利益获取逻辑,在药品分销供应链中,相关利益导向的确立基于两个前提:一是供应链具有市场价值获取能力以及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服务的能力,前者由财务收益来体现,后者由消费者满意度来体现;二是产业竞争增长水平可以由综合指标来评价。

第一个前提的确立一方面是由企业市场价值决定的,即供应链节点企业之所以要被吸引在同一条价值链

上,是因为合作收益可以阻滞产业平均利润率水平趋于下降趋势,进而获取以前相同的财务收益,通过相关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市场主体利益最优化。另一方面是在消费预算的约束下,由消费者满意度评判,即消费者接受供应链上游成员提供的最优产品和服务时,以最少的购买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

第二个前提的确立是由产业获利平均增长水平和产业集中程度决定的。前者代表着产业发展的实力,后者是产业竞争优势发展的趋势,对收益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西方一些经济研究者对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尼达姆公式(曲线)回答了厂商的利润率与自己的市场份额成正比(正相关),而与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成反比。德姆塞茨的实证研究说明了集中度的提高与不同规模企业的利润率差异性也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在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资产专用性投资规模会形成不同规模企业的利润率。

(二)药品分销供应链相关利益导向的机理

药品分销供应链的相关利益导向使药品分销的相关主体各方,为合作收益而聚敛于供应链,又因终端销售和消费支付处于双层分离状态,导向作用机理也与一般供应链不同,呈现出双层工作界面。一方面,药品分销从供应商到销售终端开始出现分叉分流,产品信息随医疗服务进入消费,药品实体随医院药房和零售进入消费;另一方面,在同一链段上,资金流也同时出现分叉分流,患者或消费者支出部分随药品零售直接回流到分销商,部分支出则通过医疗保险随医疗服务机构回流到分销商。因为同一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相关利益主体以获取合作收益为前提,因此,在这条供应链上,导向作用的任何一个空间界面里,相关利益者之间所获得的合作收益反映了供应链绩效状况(图2)。

图2中所表示的药品分销供应链相关利益导向机理是一个各方利益均衡制约的稳定结构,显然是基于这样两个假设条件:其一,相关利益以完善的市场制度为存在的前提,在经济伦理和法律结构同时发挥作用下,其导向会产生制衡利益的约束力;其二,导向依存的资本模式具有一定的纯粹性。药品分销供应链运行的资本模式有两种:即公益性资本和增值性资本。公益性资本不讲增殖,但求效率,追求社会成员的收益满足;增殖性资本追求增殖,也求效率,通过效率获得更多的增殖。这两种资本在相关利益导向作用下更趋向多方利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因而排除了在同一价值链上他们之间博弈的竞争性和单一产权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利己性,取而代之的是在共赢目标的相互作用下,追求集合体收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主体利益最优化。

四、药品分销供应链财务目标的实现方式

相关利益导向是因为供应链本身聚合着“相关利益”,其结果必然要趋从于受约束的共同性和一致性,显然,导向是以相关利益为前提的。这样,相关利益导向的作用就可以通过药品分销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建立、核心价值流程的形成、信息分享的实现和平衡价值关系等主要方面逐步地体现出来从而实现集合体收益最大化和主体利益最优化。

(一)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是药品分销供应链财务目标实现的前提

伙伴关系是药品分销供应链实现集合体收益最大化和主体利益最优化的第一个环节。在药品分销供应链伙伴关系中,七个利益主体之间惟有分销商与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保险提供机构之间,以及分销商与患者或消费者是特殊的利益实现方式。前者反映了提供终端营销服务的伙伴关系,使得产品价值实现间接地通过医疗公益来完成,体现了双重价值实现的过程(产品价值实现和公益价值实现),这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供应链合作收益实现方式的复杂收益实现方式。后者反映了服务与需求的双重作用,使这种伙伴关系更具有服务和被服务的性质,因为消费自由选择是患者或消费者相关利益主体被市场赋予的最基本的权力,它迫使分销商跳出“伙伴关系”的圈子,全心地为患者或消费者服务,这种合作收益实现方式不仅代表着商品实体所有者利益的实现,也代表着价值所有者一患者或消费者消费利益的实现,或者说效用价值的实现。

(二)建立有约束力的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流程

药品分销供应链相关利益导向因药品分销供应链相关利益主体的存在而存在,而药品分销主体利益又因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医药产品和服务是相关利益导向发挥作用的实际载体,它们的节点链接方式和最后的价值实现结果,决定了相关利益导向在药品分销供应链中发挥的作用,是形成以医药产品和服务为实体内容的核心价值流程。围绕这个实体内容的核心价值流程,相关利益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模式:网络模式、品种模式、数量模式。不同的模式标志着供应链绩效的重心不同。网络模式侧重于渠道网络的拥有,最终是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品种模式侧重于品种结构带来的盈利获取,最终要看目前市场的赢利能力;数量模式侧重于产品销售规模,最终结果既瞄准盈利,又瞄准市场占有率。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降低交易成本

信息是相关利益导向传导中的潜在价值,而信息共享则是共享“导向”传导的后果。这是信息经济时代供应链技术和管理应用于药品分销产业的最大利益。药品分销供应链上下游相关利益主体之所以能够被约束于一个链条上,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组织形式(供应链)在信息共享过程中,既能带给单个主体所不能获取的潜在战略收益,也能带给战略收益以外伙伴关系发展的最低维护成本。如果不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供应链中交易成本上升,供应链绩效下降,相关利益导向失灵,从而使得集合体收益无法实现最大化。

(四)建立双向调节的平衡价值关系

在药品分销供应链七个相关利益主体中,只有临床(处方药)终端营销所涉及到的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产品本身具有异质性、不可逆转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等特点。如果医疗服务机制扭曲和医疗保险制度滞后,就很容易导致医患之间和医保与患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严重不平衡,抑制消费者与生俱来的消费选择天性,直接影响药品分销供应链集合体收益的改善。为此,把相关利益导向贯穿到这个价值关系链条中,可供选择的实现方式有三种:一是提高患者或消费者的经济保障地位,扭转服务市场制衡方向,改变患者或消费者的市场弱势地位;二是通过改变医疗投资体制和激励机制,“纯化”职业道德,矫正医疗服务扭曲状况;三是通过双向调节办法,在患者和医疗两个方向用力,加速改变不平衡的价值关系。

(五)创造有效的同链外部约束环境

由于药品分销供应链中存在着增值性资本(市场交易产品)和公益性资本(市场公共产品),在相关利益导向下的运行过程中受医疗公益性机制和医疗保险制度的约束,从而影响药品分销供应链集合体收益最大化的实现。

药品和医疗服务在市场运行秩序上,接受来自于国家监管部门的各种制度约束。在这些制度中除了分销市

场进入门槛设定的GSP等市场管理制度外,对分销供应链财务目标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药品和医疗服务的终端营销过程中的医疗服务体制(机制)和医疗保险制度。就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体制来讲,药品分销供应链财务目标既与医疗服务机构的药品采购体制有关,也与药品所具有的医疗服务产品特性有关。首先,就采购体制而言,由过去完全计划体制下统分统配的三级分销制度转变为由医院等其他医疗机构自由选择采购,再到集中统一招投标采购制度,分销采购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分销产业内部的重新“洗牌”,在分销市场的新格局中,越来越多的分销企业在微利面前难以慰藉。其次,就药品所具有的医疗服务产品特性而言,因药品服从于市场化的分类管理过程缓慢,不仅影响了产品资源的市场效率,加剧了医疗主导分销继而影响财务业绩,也因为药品如果因“医疗服务依然强制性地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造成分销成本不断增加,也会直接影响药品分销供应链的财务目标。第三,药品分销供应链财务目标也与医疗消费过程中的药品消费支付有关,因为药品消费支付来源于患者或消费者和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基金两部分,因此,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的好坏与患者的支付能力和公共医疗保险的覆盖及标准有密切的相关性,公共医疗保险的覆盖及标准体现了社会成员享受公益医疗服务程度的制度绩效状况,制度效率高,制度绩效自然就高,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也就高,其财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六)重构患者或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保证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财务共享的影响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债务重组的热度逐渐上升。本文从正反两面辩证的思考债务重组给上市公司的财务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债务重组,使企业减少损失,盘活资产。但同时不当的债务重组也会给公允的会计信息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和判断。因此,从债务重组的确认、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监管部门的相关监管方案上提出相应可行的措施,减少通过债务重组粉饰报表的行为,为建立公平公正、真实可靠的经济环境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债务重组 会计处理 财务影响 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债务重组发生频率愈来愈大,其中不乏有为达到某种私人利益的企业通过债务重组来恶意躲避债务和虚假粉饰报表。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发生财务困难,而债权人让步是其必要条件。债务重组可以通过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和上面三种形式的结合等方式实现。

一、债务重组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直接原因分析

债务重组直接影响债务人的财务影响。通过影响财务报表的负债,损益和所有者权益结构来改变各财务指标,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下面将说明债务重组从案例分析和理论基础来判断是否影响财务报告。

案例一:对一家公司的一个事项进行分析

*ST传媒公司,公司与债权人交通银行达成债务和解协议,主要内容为:公司以2369.00万元购入1998年另外一起案件抵债给海南交行的3700平米房产(当初抵债价格即为2369.00万元,海南交行已入账),公司支付款项后海南交行将产权过户到公司名下。同时公司再支付给海南交行131.00万元,海南交行豁免本公司债务本金4,116.84万元及相关利息。

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2440.07万元(2369.00万元初始抵债价格+契税71.07万元)

贷:货币资金2369.00万元

应交税金―契税71.07万元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126.28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海南交行126.28万元

借:其他应付款―海南交行4243.12万元

贷:营业外收入4112.12万元

货币资金131.00万元

可以看出*ST传媒公司此项债务重组利得事项使企业其他应付款减少,营业外收入增加,使一系列财务指标发生变化。所有者权益结构发生变化,如资产负债率减少,其中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资金偿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企业风险就越低。

利润总额增加,其中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利润-营业外支出。对企业来说,利润总额的增加,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取上市资格,获得更强劲的发展能力。仅对此事项而言,债务重组改善了*ST传媒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

案例二:对多家公司的多项指标进行分析

(1)在这里通过选取几家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探查其重组前后的财务业绩变化情况。选取*ST深南电A(000037),*ST山水(600234),*ST科健(000035),S*ST昌源(000592),S*ST龙昌(600800)。为方便研究,只考察离2017年最近一次的债务重组公告,并令其年份为t。3所上市公司的大致情况如下表:

从东方财富网可以获得5所公司债务重组前年份(t-1)年,债务重组当年t年(其中令*ST深南电A2008年为t年),债务重组后年份(t+1)年相应的财务指标(其中合并企业均考察集团整体的各项财务指标)。

企业各年净利润变化容易发现,债务重组当年,企业的净利润总是比非债务重组年份要高。其中*ST深南公司因2007年,2008年均进行债务重组,所以两者对净利润的影响大小取决于两者对损益影响的大小。

(2)债务重组对三家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由于判定企业财务状况有众多指标,为高效,公允且真实衡量企I的财务状况,从上述4个方面各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衡量方法:

①盈利能力方面。成本费用利润率(RPEC)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它表明每付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好。企业债务重组可能性越小,该指标越大,反之则小。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会增加利润,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

三所公司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在债务重组前后的变化趋势

从图中容易看出,三所公司都基本符合在债务重组当年t年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大于非债务重组年份的相应指标值。其中*ST深南电A在2007年和2008年都进行了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对这两年的成本费用利率影响基本相同。

②资产质量方面。总资产周转率(TNRA)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周转率越大,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则大。企业债务重组易使业务收入增加,总资产周转率增加。

三所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前后的总资产周转率变化趋势

容易看出三所公司债务重组当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总是高于没有进行债务重组的年份。其中*ST深南电A企业在2007(t-1)年和2008(t)年均进行债务重组。并且对于*ST深南电A企业2007年债务重组收益大于2008年债务重组收益。

③债务风险方面。速动比率(QUICK)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是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企业债务重组可能性越小,该指标越大,反之则小。企业债务重组使负债减少,速动比率变大。

三所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前后的速动比率变化趋势

容易看到,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债务重组当年(t年)的速动比率比不进行债务重组年份的数值要大。

④经营增长方面。营业增长率(BRR)是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额的比率,反映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BRR=(本年度营业收入-上年度营业收入)/上年度营业收入*100%。它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企业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越小,该指标越大,反之则小。

三所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前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可以看到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的年份时营业收入增长率要大于不进行债务重组年烦人指标值。其中*ST深南电A在2007(t-1)年,2008(t)年均进行债务重组,且2007(t-1)年债务重组的收益要大于2008(t)年。

(二)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具体原因分析

(1)财务困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生产经营也充满风险。当面临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企业不能及时和有效的应对,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困难的境地,通常使企业面临现金流枯竭、产品滞销难以卖出、大量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短期大额借款难以支付等棘手问题。常见的财务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从定量角度出发:是否提出破产申请,包括经营失败、法定破产、会计破产、技术破产;从定性角度出发,认为财务困境是一个过程,包括警示阶段、无力偿还债务阶段和破产阶段。但是至今,企业会计准则仍然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对企业的财务困难进行清晰的界定,要求企业对于财务困难的确认计量时一定使用定量或使用定性分析。

(2)盈余管理。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能力的动机主要有:为获取新股发行资格,提高发行价:企业通过提高发行价在资本市场上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而股价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每股平均税后净利润。因此,企业在发行新股时都会尽其所能提高利润,以此提高新股发行价;避免被取缔上市资格:取得上市资格,企业容易吸收大众的储蓄资金,扩大资金来源,提升公司知名度,有利于进一步扩展业务。我国对于上市公司暂停上市资格的规定之一就是连续三年亏损。公司为避免下一年退市,于是试图提高财务报表的利润,以维持企业上市资格,保证其享有上市公司的众多权益。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进行债务重组,它使企业的负债减少,收益增加;配合庄家操纵股票市场获取暴利:上市公司为迎合广大股东的预期效应,所以通过债务重组重组美化其向外披露的财务指标;企业为避免被特别处理。特别处理是如果证券交易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判定为异常而进行的特殊处理,包括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特别处理。企业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会设法提高财务报表的利润以规避经营威胁。

二、现行企业债务重组现象分析

出于盈余管理而进行的债务重组在某些情况下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如为获取新股发行资格,提高发行价、操纵股票市场获取暴利等都不符合债务重组的要求:企业发生财务困难。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往往经营良好,只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预期或其他私人目的而进行债务重组,不符合财务困难的定量或定性的界定。而这类违背会计准则事项之所以发生,都是有因可循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财务困难难以界定和公允价值难以计量。

明确界定财务困难是进行债务重组的前提和必须条件。很多心怀叵测的企业即使经营良好也会利用准则的漏洞,进行债务重组,从而达到粉饰美化财务报表的目标。由于企业财务界定有两种计量方式,企业通常会同时使用定量和定性两种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且企业一定会选择能使其可以被判断为财务困难的角度和相关判定方法,从而可以做出相关债务重组的会计账务处理,获得相关利益。这样就会出现不同企业进行财务鉴定的标准不统一,为不当债务重组的发生提供了前提保障。

公允价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公允价值在计量时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第二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在非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做必要调整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企业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价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参数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当无法获取适当充分的信息时或取得信息不及时,三个层次公允价值的有效性便会大打折扣。此时若采用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在选取时存在一定范围的计量差异,公允价值的偏差难以避免。有些企业便会利用公允价值的难度量来大作文章,以美化利润。

三、促进合理债务重组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明确企业财务困难的界定

不能使凡是有负债的企业都可以利用制度缺口进行债务重组,提高企业利润,这样会使市场紊乱,不利于预期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从而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判断。在实务操作中,有些企业会利用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裁决的修改债务条件等一系列事项来按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处理,虚增利润。因此明确财务困难的界限非常有必要性。首先,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明确指出采取何种视角来合理判断财务困难。进一步的,我们还需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多方位统计数据,有针对性的对各行业的收入成本关系建立模型求解,了解收入成本的有关程度,判断成本收益率低于何种范围时,企业有很大可能面临存货周转不灵,难以偿债等财务紧张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未来发展,但同时勉强支撑企业持续经营,也即所得利润只能保证应有的企业正常运转日常。并根据上述指标,

(二)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在公告中明确债务重组给企业带来的损益,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据,认定企业财务困难的各项财务指标,债务重组的关联方相关必要的说明,如所有者,经营者,关联方企业财务状况。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披露对非现金资产的价值的确定以及债务重组的方式。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有利于预期使用者判断重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高债务重组行为的规范性。

(三)公允价值需有独立第三方权威性的认证

市场复杂性和大量会计人员较低的会计素养,对于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往往有失其公允性,造成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金额不准确。因此建立相应具有大量会计,经济专业素养人才的第三方机构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相关中介机构在进行评估时,必须本着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收集适当和充分的证据以公允的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按照合理且有效的评估流程,对所收集的证据和公允价值判断依据等进行完全披露。与此同时,第三方机构的存在同样需要相配套的法律和监管措施的支持。

(四)提高对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

在债务重组中难以避免大量的职业判断,而质量较高的职业判断与会计人员的专I素质紧密相连。现今,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低的占绝大部分,合理提高会计人员的入行门槛,对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足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新的时代需要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分析,交流等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王金丽.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

[3]王静静.债务重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ST金泰的案例分析[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5.

[4]夏裕,彭珏,徐莹.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上市ST公司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5]谢德仁,樊鹏,卢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01).

[6]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