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的会计准则

企业的会计准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会计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会计准则

企业的会计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财务报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05. 018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38- 02

随着当今社会中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多样,小企业也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了主要的社会经济力量之一,因此,加强小企业的管理以及促进小企业的发展是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正是基于以上的发展背景,并与《企业会计准则》共同发挥其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但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就以“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为话题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1 适用范围的区别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针对那些不对外筹集资金且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那些以个人独资形式或是合伙形式建立的小企业)而言,它们往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只要是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就可以对《小企业会计准则》或是《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自由选择使用,但是,选定了任何一种准则之后,就不能再遵循另一准则,具有独一性。

《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参照其规定来针对那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含公司)。其中,对于那些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是排除在外的。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凡是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小企业也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来执行。

2 会计科目设置的区别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少设了25个一级科目,这是体现在会计科目设置上的区别。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相对来说小企业经济业务较为简单,所以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部分科目于以合并或是归并就比较合理和科学了。例如,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设置中就被合并为应收股息,而原材料和包装物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就被归并为材料等。②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是简化性,并且在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并没有某种科目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从而减少设置。

3 账务处理的区别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处理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即:

(1)资产清查处理的区别。《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是没有进行设置的,因此,在进行财产清查过程中,如果小企业发生了资产的盘盈或盘亏情况,就会采取直接处理的方式进行。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遇到了资产的盘盈或盘亏情况就需要将待处理的资产进行处理,那么,这就使得财产清查要经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的核算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处理操作。可见,在实际的操作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的做法较为简明扼要,易于实际操作,更为合理和科学。

(2)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区别。针对小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较少以及高素质会计人员更少的现状,《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没有进行要求的,仅仅是要求小企业对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跌价或坏账做出准备。这是因为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确定性方面具有难度,需要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而这些在小企业中是欠缺的。

(3)长期投资核算的区别。根据小企业投资业务较少的特点,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针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了简化成本法或是简化权益法进行核算,其前提是基于重要性原则的。首先,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成本法的规定,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对于投资收益的确认是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开始进行的,这属于该企业独有部分,分别要以“应收股息”科目进行借记和“投资收益”科目进行贷记。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并不需要做出关于投资前还是投资后被企业实现的利润分配的严格性区分。当然,如果是在投资当年取得而被投资单位分派的,是属于以前年度实现的利润时,就必须要进行冲减投资成本的会计操作。其次,《小企业会计准则》权益法简化核算主要反映在两方面:①当取得投资时不进行单独核算股权投资差额的操作。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对于那些以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不单独进行股权投资差额核算和由此所进行的差额摊销,而是要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进行入账操作,对于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是需要进行扣除性操作的。②只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损进行处理而不再对其他任何所有者权益变动进行处理。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小企业来说,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在进行调整时是按照该小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来进行核算的,并没有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之外任何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的规定,这就体现出了《小企业会计准则》核算的简化性特征。

(4)专门借款费用核算的区别。《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专门借款费用核算简化性操作和处理,即: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进行借款费用的核算是不予资产支出数进行挂钩性关联操作的,而是要求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核算之中。这种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方法大大简化了核算手续,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很可能导致资本化金额被夸大的现象,从而出现了固定资产价值的多计算和本期利润少计算的问题,但从长远角度看又可以使未来时期中得到折旧费用予以抵销。

(5)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计量的差别。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基于合同或协议来约定应支付价款以及可使得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间所发生一切必要支出的,这就避免了《企业会计准则》过于繁琐的计算方法,因为后者会涉及到诸如职业判断或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操作,大大简化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计量的实际操作性。

(6)所得税账务处理的区别。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对于所得税的财务处理也进行了简化,即:小企业以当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为基础,通过“所得税”科目进行借记的标记和“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进行贷记的标记来实现所得税账务处理。从中不难发现,小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是基于本期应税所得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付税款法进行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的,而对于由于时间差而出现的部分可以在本期得以确认或是抵减,而非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中的规定进行或者是一项负债、一项资产的形式进行所得税财务处理操作的。

(7)其他资产核算方法的区别。与《企业会计准则》仔细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小企业会计准则》还对其他一些资产转移价值核算方法等进行了简化。例如,《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摊销是采用“一次摊销”或“分次摊销”方法的,而《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摊销是采用的“五五摊销”方法;《小企业会计准则》在短期投资期末是依据总成本与总市价来孰低计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而《企业会计准则》在短期投资期末是依据分项比较计量来进行计算的,这就使得其在短期投资转让时对于已提跌价准备具有了非结转性。

(8)待转资产价值核算的区别。《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是以外商投资企业待转的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价值为内容来进行财务操作的,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是以小企业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捐赠和现金资产捐赠同时为内容进行财务操作的。

4 财务报告方面的区别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规定,小企业只需要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两张基本报表,并且这两张基本报表具有内容较为简单性的特点。此外,根据小企业的实际业务较少的特点,有些发生较少或是不发生的业务在报表中进行了项目删减操作。这种简化性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较之《企业会计准则》来说就具有了易于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的优势,便于其发挥实际的功能且具有更具体的针对性。

此外,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写法、核算方法等其他方面都进行了简化和调整,这就使得小企业会计人员能够以更加有效和快速的方法来掌握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可以更好地建立一些账面记录,从而为小企业财务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加强了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力度和有效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最终有助于小型企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洁.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J].

中国城市经济,2012(3).

[2] 刘俊辉.浅谈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J].商业经济,

2012(22).

[3] 王宇峰,青.浅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其实施对策[J].市场论

坛,2012(5).

企业的会计准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所得税 企业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是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准则对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及负债的计税基础作了相关解释。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经济利益是否纳税取决于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了是我国会计准则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用暂时性差异代替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该差额对下一会计年度应税金额产生不同影响,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性差异来表示。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通常所说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导致的。

二、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发生的变化

(一)思想理念的变化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应用首先带来我国会计思想理念的变化。原会计准则思想理念侧重利润表,而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侧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是会计准则基础理念的重要变化。新会计准则与原有的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相比,不仅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上更为先进,更重要的是二者在基础理念上也产生了本质的差别。这一理念的发展对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里程碑。

(二)优惠政策的变化。我国税收政策与税收目标相对应,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负担、复制企业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方式、优惠内容。该体系主要内容有: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符合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可以极大的降低税负,减少经营现金的流出,增加企业的价值;另外,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扣除标准和办法的变化。企业所得税税前成本费用等支出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将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税负高低。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在这方面对内资企业的利好变化主要有:(1)过去企业给职工发放工资时对超过工资标准的部分全额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内资企业计税工资的规定,真正体现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原则;(2)对公益性的捐赠的计算依据调整为利润总额,而非过去所提到的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扣除的比例也由3%提高到12%,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鼓励了企业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3)税率方面的变化税率是决定企业税负高低的重要因素,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实现两法合并之后,将税率统一规定为25%,这与原内资企业适用的33%的法定名义税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当然,这仅就理论上的分析而言的,企业的融资决策还受到其它的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取得资金的受限和难易程度等。然而,虽然说税率的降低有利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价值的实现,但对于不同的行业而言,其影响结果却不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在两税合并之后,对于外资企业,考虑到原来的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其税负其实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的。因此,两税合并之后,对于那些内外合资企业比较多并且外资利润占比重较大的行业,如汽车制造业,就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对于诸如电力等外资所占比率较低的行业而言,其所受到的影响就会比较小。另外,单从税率降低而导致的税负减小的角度来考虑,由于诸如电力、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电子元器等行业现在的实际税负都是要低于25%,因此,其行业整体就很难享受到税负降低所带来的好处;而另外的诸如银行、钢铁、房地产等行业现在的实际税负都是要高于25%的,因此,这些行业将能够享受到税负降低所带来的好处。总的来说,税率统一并降低的确是一项好措施,只是对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影响效果而已。总之,现已实施的新所得税准则旨在真实体现资产可收回金额,较为清楚地反映资产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的现金流量,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有激活了企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 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企业的会计准则范文第3篇

    一、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

    1.允许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发生了变化。

    原会计制度规定,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新的会计准则扩大了允许资本化资产的范围,包括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除了包括固定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

    2.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发生了变化。

    原会计制度规定,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仅限于专门借款;而新的会计准则规定,除了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之外,还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也允许资本化,计入相关成本。

    3.利息资本化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

    在计算允许资本化利息支出时,原会计制度规定,专门借款利息支出资本化的部分要与购建固定资产支出相挂钩,需计算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和所占用专门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来计算确定,比较繁锁;而新会计准则对于专门借款不需要与累计资产支出挂钩,直接将专门借款的利息支出予以资本化,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扣除未动用的专门借款存入银行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方法比较简单;同时对于为生产或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占用的一般借款,仍按原制度的计算方法操作,即先计算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与加权平均利率,最终确认占用一般借款部分应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4.折价或溢价摊销方法发生了变化。

    原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专门借款存在折价或溢价,应当将每期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作为利息的调整额对资本化率作相应的调整;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而新会计准则规定,借款存在溢价或折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取消了直线法,只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这样减少了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使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所增强。

    二、新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利息支出资本化的计算方法

    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1.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

    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2.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

    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加权平均数×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1)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累计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加权平均数=∑(超出部分每笔资产支出金额×每笔资产支出实际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2)一般借款资本化率的确定。

    ①一笔一般借款:资本化率为该项借款的利率。

    ②一笔以上的一般借款:资本化率为这些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

    加权平均利率=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100%.

    其中,"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

    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实际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③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情形下,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三、举例

    A公司于20×7年1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期预计为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7年1月1日和20×7年7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

    A公司为建造办公楼于20×7年1月1日借入专门借款2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6%;20×7年7月1日又借入专门借款1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7%;另外向银行借入长期贷款2 000万元,期限为20×6年12月1日至20×9年12月1日,年利率为7%,按年支付利息。(为简单化,本题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均相同。)

    闲置借款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的短期投资,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

    办公楼于20×7年12月31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A公司为建造该办公楼的支出金额如表所示:

    01

    (一)新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

    ①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7年1月1日至20×7年12月31日;

    ②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20×7年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金额=2 000×6%+1 000×7%×6/12=155万元;

    ③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利用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进行短期投资的收益:

    20×7年短期投资收益=500×0.5%×6=15万元;

    ④占用的一般借款应当予以资本化的金额为:

    20×7年一般借款应资本化的利息金额=1 000×6/12×7%=35万元;

    A公司20×7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190-15=175万元。

    相关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1 750 000

    借:应收利息(或相关科目)150 000

    借:财务费用1 050 000

    贷:应付利息2 950 000

    (二)原会计制度下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①计算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1 500+1 500×6/12=2 250万元;

    ②计算资本化利率=(2 000×6%+1 000×7%×6/12)/(2 000+1 000×6/12)=6.2%;

    ③计算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支出=2 250×6.2%=139.5万元。

    综上,新会计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在借款费用核算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有关规定上更多地体现了国际趋同,更能全面体现"相关性"和"可比性"等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使会计信息能在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内部之间相互比较,从而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需要。

    三、举例

    A公司于20×7年1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期预计为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7年1月1日和20×7年7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

    A公司为建造办公楼于20×7年1月1日借入专门借款2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6%;20×7年7月1日又借入专门借款1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7%;另外向银行借入长期贷款2 000万元,期限为20×6年12月1日至20×9年12月1日,年利率为7%,按年支付利息。(为简单化,本题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均相同。)

    闲置借款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的短期投资,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

    办公楼于20×7年12月31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A公司为建造该办公楼的支出金额如表所示:

    01

    (一)新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

    ①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7年1月1日至20×7年12月31日;

    ②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20×7年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金额=2 000×6%+1 000×7%×6/12=155万元;

    ③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利用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进行短期投资的收益:

    20×7年短期投资收益=500×0.5%×6=15万元;

    ④占用的一般借款应当予以资本化的金额为:

    20×7年一般借款应资本化的利息金额=1 000×6/12×7%=35万元;

    A公司20×7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190-15=175万元。

    相关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1 750 000

    借:应收利息(或相关科目)150 000

    借:财务费用1 050 000

    贷:应付利息2 950 000

    (二)原会计制度下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①计算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1 500+1 500×6/12=2 250万元;

    ②计算资本化利率=(2 000×6%+1 000×7%×6/12)/(2 000+1 000×6/12)=6.2%;

企业的会计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制度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原《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较,在会计核算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资产方面

(一)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不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项目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与长期债券投资等各项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等应收及预付款项、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等存货。具体变化为长期股权投资与长期债券投资不需要计提投资跌价准备,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不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等存货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各些资产损失在实际发生时才予以确认,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如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在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应收及预付款项在坏账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并冲减应收及预付款项。

(二)调整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三)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采用单一的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应当保持不变,除非发生追加或收回投资,同时小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向原《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需要考虑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而这样大大降低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难度。

(四)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与税法协同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房产和地产无论用途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计提折旧或进行价值摊销,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相一致。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付款总额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入账,不再确认未确认融资费用。根据税法的规定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从而大大减少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原《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根据合同受益年限、法律规定年限孰低确定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如果二者均未规定年限,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而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不能可靠估计时,按不低于10年期限进行摊销,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

二、负债方面

(一)借款利息采用合同利率计算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负债以实际发生额入账,不需要再考虑公允价值;借款利息按照借款本金和票面利率或合同利率计算,不要求按照借款摊余成本和借款实际利率计算。

(二)不包括或有负债等负债事项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涉及应付债券、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等负债事项。

三、所有者权益方面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只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部分,去除了原《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等不分。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和外币折算差额不再确认为资本公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四、收入方面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列举出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销售退回与折让等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这些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确认收入。销售退回、折让在发生时直接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不再区分属于本年度的还是属于以前年度的销售,同一年度内开始并且全部完工的劳务,应当在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跨年度劳务全部按照完工进度确认劳务收入,不再判断劳务交易结果能否可靠计量。

五、财务报表方面

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了简化,在附注中增加了纳税调整的说明。同时不强制要求小企业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不再反映每股收益、综合收益等项目。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采用直接法,不采用间接法,附注中没有明确要求提供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无需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企业基本情况、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等信息,披露内容大为减少,披露要求也有所降低,。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小企业发展现状,做到了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与我国税法尽可能保持一致,是一部为我国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对于全面提升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新准则的顺利实施,要做好对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小企业实施新准则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

企业的会计准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经济改革;意义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它所呈现出来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国际趋同性等特点,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理性决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国会计的现代化水平。企业要想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做到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效率,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专业技术标准,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生活甚至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会计改革的关键所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提高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

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遏制企业利用计提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

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在以后会计期间如果资产价值得以恢复,可以冲回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这一规定给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会计利润提供了可能。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做了很大的修改。按照新准则,“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等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调节利润的情况。

三、提高企业业绩的含金量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在债务重组中,对于债权人让步而使债务人获得的经济利益直接确认为资本公积,而不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因而,在利润表中没有这部分债务重组收益的反映。新的《债务重组》准则重新界定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定义中强调了“让步”的概念,新准则明确了只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的前提条件,才可以对获得债务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债务重组的结果计入当期损益,原《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对债务重组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而债务重组收益则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改变了这种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而原准则规定采用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为了达到一些目的,往往会对会计利润进行为的调节。新准则对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利润调节问题进行了格的规范,使企业的会计利润更加真实。以往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润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存货的发出计价方面;一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面。新准则对这些以往可以使企业对利润行调节的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一)取消了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的规定来看,新准则取缔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过去允许企业可以在不同的会计年度将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在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之间进行转换,如果企业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一旦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其毛利率和润将出现不正常的变化,这就给企业的利润操纵带来很大的方便。

(二)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新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规定来看,针对近年来企特别是上市公司通过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随地操纵企业的计利润,新准则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新准则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允许计提但是不允许在以后的会计年度中进行冲减,是为了防止企业随意地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利润进行随心所欲调节来达到其目的。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处在不断摸索和发展的阶段,企为了谋求某些短期的目标会对会计利润做出人为的调节,新准则在定的过程中也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并制定了以上具体的规定来进行范,应该说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2]郑瑛.谈谈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变革[J].会计之友,2006(07):78-80.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版,2007.

[4]王敏.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及实施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8(02).

[5]陈合义.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及影响[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6]陶丽娜.新会计准则创新的若干问题初探[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06).

[7]陶丽娜.新会计准则创新的若干问题初探[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