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银行的种类

商业银行的种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银行的种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银行的种类

商业银行的种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73-02

金融资源的匮乏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提升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主要有四类六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基本情况是:从机构网点布局看,这几类机构共有124 255个网点,其中104 671分布在县市以下地区,占网点总数的84.2%。从资产负债看,2007年末,农村银行类机构的资产总额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8.8%;负债总额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29.4%。从信贷支农情况看。对“三农”发放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7年末,这三类机构涉农贷款(包括农村信用社各类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贷款和农业银行用于农村龙头企业、扶贫、乡镇企业、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贷款等)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9%,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上述支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当前问题

1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一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机构不完备,建立初期承担的农业开发及扶贫贷款也于1998年3月划归农业银行管理,目前的职责仅限于对粮棉油收购提供政策性贷款,与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农村金融领域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维持,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它在2003年改革前由于存在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明确、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落后等重大问题,以及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因而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有的年份全行业资不抵债,削弱了其支农能力。

2 农村资金的流出

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上存大量流向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遇上阻碍。农村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10倍,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入中国人民银行。从整体上看,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金融支持不够、民间投资不继”等三大金融资源流失问题。

3 农村保险问题

农村保险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办法,也没有建立一个保险体系。现在的基本模式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基金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管理,主要通过储蓄、国债等渠道,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设计上不具备“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存在潜在兑付危机;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偏低。

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近几年中步伐还是有所加快。如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根据2002年末的监管数据,资本充足率为-8.45%,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达5.89%。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00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7.5%,比2002年末的37%下降19.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10年亏损,经营效益显著好转。2005年上半年,实现轧差盈余93.36亿元,同比增盈80.7亿元。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支农服务功能增强。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各项存款达30694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0 769亿元,增幅为54%;各项贷款2196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 028亿元,增幅为57.6%。总之,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起来,并且在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

1 发挥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农村改革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传统的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但商业化的过程中,迅速进入城市并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撤销了大量的农村基层营业网点,其支农能力大大下降。今后,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重点应放在支持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上,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为适应农村各经济主体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应加快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可由个人和企业等出资组建。但我国银行业不对个人开放,虽然农村信用社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时允许个人入股,但不允许个人出资组建商业银行,这必将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事实上,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使产权关系达到最大明晰化,优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已允许外资银行设立的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应适当对个人开放,而农村则是较好的实验点。

2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是办理农副产品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办理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应拓展资产运用领域,提高政策性贷款质量,完善整体服务功能。由于粮食企业不景气,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质量低下,若以亏损的方式长期经营必定难以为继。应对粮食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增加其自有资本,并提高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对于政策性亏损,要由财政部门予以补贴,补贴资金直接全额划转给农业发展银行。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在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基本健全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应将这一业务返还农业发展银行。这样做可以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功能,同时又不浪费金融资源。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要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如将一部分邮政储蓄、社会保障资金等转存入农业发展银行。同时,应鼓励国家开发性金融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开发性金融更多地参与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

3 完善邮政储蓄,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制度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降低了支付给邮政储蓄的利率,现在的关键是建立对农村的“输血”机制,使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资金可按一定比例留给当地人民银行调度使用,通过再贷款形式由农村信用社放贷给农业企业和农户;或者允许邮政储蓄与农信社签订协议存款,将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投入农业和农村地区。也可通过购买投入农业农村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或其他农村金融债券,使资金回流农村。

4 稳妥推进商业性可持续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改革具有关键意义。除了继续办好农村信用社现有的小额贷款业务之外,应当鼓励和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应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按照市场化方式,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业务体系,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5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作为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在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下,将加大农村金融风险,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弱化农产品获得金融支持的能力,加剧其不平等收入。农业保险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引导农业金融资本流入,分散目前由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的农业系统风险和社会成本。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保险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应加大政策性保险的投入,并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大力开发与天气指数、期货指数等相关的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6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制度

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特殊的信贷群体,难以提供可用于抵押或为他人担保的财产,且收入不稳定,缺乏显示自己信用的衡量标准。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缺位阻碍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政府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应通过制度安排,财力扶持,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商业银行的种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需求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含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间业务作了如下定义:本暂行规定所称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用借入资金,也不用动用本行自己拥有的资产,使用自己的工作人员,自己的拥有的市场信息资源和电子设备的等仪器,为顾客提供收付服务或者其他相关的委托事项,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的中介业务。

在我国,中央人民银行把中间业务分为九类:支付结算类,商业银行替顾客办理与债权债务有关的货币支付和资金划拨的业务,从而收取一定的费用的业务;银行卡类,由具有授权发行的商业银行向社会大众发行的具有存取现金、转账和消费等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类,山野银行为顾客办理委托和指定的一些经济或者金融类的服务,并收取费用的业务;担保类,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清偿能力和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承诺类,商业银行承诺在未来的某一个日期,根据事前的约定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服务;交易类,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财产保值和自身的一些风险进行管理,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的业务;基金托管,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商业银行对其要求的基金资产进行安全托管;咨询顾问类,商业银行通过自身拥有的市场信息、人才和信誉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为顾客提供策略制定的资料;最后一类是除上诉八类业务意外的相关中间业务,例如,保险箱保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分析

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品的种类较少

当前,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种类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但是与一些外资银行相比,以及和市场中客户的需求种类相比,不但种类非常少,而且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种类就更少。国有商业银行现在主要经营的中间业务产品种类主要是一些传统性的服务,而市场急需的理财型的较少。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创新方面极度缺乏。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单一,业务涉及的范围也非常狭小,很难满足市场对中间业务的各种需求。

2、经营观念比较落后

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一种新兴的业务,由于收到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业务只是被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拓展低成本存款的渠道进行发展和管理,看作是一种筹集资金和增加竞争力的业务去展开,背离了商业银行的现代管理经营理念,他们并不是一获取利润为自己的目标,而是想通过该业务的拓展来争取和吸引更多的客户,让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变成了一种附加的、免费的业务,对中间业务的研究、挖掘、投入和思考不多,使得中间业务的收益性非常低,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3、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人才匮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起步比较晚,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仍然存在这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专业人才方面特别匮乏,人才是第一能动力,要增加中间业务产品的种类和创新性,必须有相关配套的人才作为支柱,必须在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这是这个行业能够更好发展下去的潜在动力,有市场却没有产品,这是最失败的业务。

4、服务技术和设施落后

电子通讯和计算机处理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技术依托,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比较缓慢,并且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虽然对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改造,但是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仍然需要继续提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普及和覆盖面非常狭小,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维修也不够及时,设备对信息的处理速度较慢,影响中间业务的快速开展。

三、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

1、提高认识,转变和更新观念

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应对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客户对于商业银行服务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理财的重视,以及各种公司基金委托的快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要对中间业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尽快摆脱传统的经营理念,不再将中间业务作为顾客存取款业务的附加产品,应该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是适应全球金融发展的需要,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的表现,是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变的标志。

2、加大中间业务的人才培养

中间业务的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将中间业务长期发展下去,并且将中间业务变成一种不仅仅是吸引顾客的附加业务,而是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业务,就必须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可以进行,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优化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3、建立专业职位等级制度

商业银行应当大力改革人事制度,除了一些必须的行政岗位之外,应该尝试去设立一些能够反映专业技能能力的职位或者职务,在建立职位等级体系时,应根据职员的技能水准,业务完成情况,分别设立高级中级的相关职务,并给予不同的薪金待遇,对员工进行激励。

四、总结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从开始的几种到现在的上百种产品,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规模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滞后带来的约束,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经营收益还是很低,并没有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业务。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对其中间业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更加注重中间业务的发展,转变中间业务的附属地位。(作者单位:建设银行宁波市国家高新区支行行长)

参考文献

[1]李红波,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讨,西南财经大学,2006.11

商业银行的种类范文第3篇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一般分为活期和定期,活期存款用户可以随时存取,在银行内没有确切的期限;由于活期存款存取频繁,因此活期存款支付的利息比较少;定期存款是指客户与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存款期限通常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不等,用户得到的利息比较多。

商业银行是什么银行

商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主要有存款、贷款、汇兑、储蓄业务,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而且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经营性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不同的贷款类型需要的贷款条件是不一样的;贷款一般流程:贷款的申请、贷款的调查、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贷款的审批、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贷款发放、贷款检查、贷款收回。

(来源:文章屋网 )

商业银行的种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存款,创新

近年来,我国从上到下已经开始意识到金融业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是我国金融发展方向。而其中利率市场化又关乎着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利益,那么面对逐步利率市场化以后,息差的消失,我国商业银行将何去何从。因而,从现在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应就如何提高存款及存款账户管理能力提出有效措施,这对于我国金融银行业能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我国金融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的差异性

从美国商业银行对比来看,它们的存款产品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在种类上和结构上存在的较大的差异。

其中,就种类方面来看,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一般分为支票类存款、储蓄存款、定额存单,而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则主要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定活两便类存款。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使得整个个市场被完全地细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存款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存款产品的需求。相比之下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种类要少很多,且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体现不出来,居民储蓄类的存款产品主要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等,并且存款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期限特征。

就产品结构上来看,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和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在微观构成要素、对存款产品账户余额要求以及存款产品定价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

二、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美两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如下四点:

第一,两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同。美国早在1986年4月即实现全面的利率市场化。所以美国商业银行竞争激烈,而正是这样激烈的竞争成为了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反观中国,由政府规定的存贷款利率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是以息差作为主要盈利来源,这也就造就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对待客户需求的态度不同。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验目标必定是利润最大化,而客户是银行获取利润的来源。在美国,居民投资渠道广阔,所以为了从别的金融行业争夺客户,美国商业银行会针对不同的客户,创造出不同的存款产品,满足每一个客户的需求。

第三,两国的经营模式不同。我国利率市场化不足也注定了我国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是存贷利息差,而在美国,约两成的利润都是靠零售业务,所以美国商业银行不断创新。

第四,两国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同。在我国,虽然从事金融业的人员较多,但是高素质人才匮乏。美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较早,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金融从业人员,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好的知识结构,因此美国的商业银行能够不断的对存款产品进行创新。

三、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的推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是前进的动力。这在银行业也不例外,商业银行进行存款创新,是银行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改进内部经营管理方法,通过使银行对其外部环境不断的适应性调整,达到安全地赢取最大利润的经营目的。总的来说,存款创新的推动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在存款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同时利率风险加大。商业银行间激烈的存款竞争,如果各个银行都是一味地提高存款利率,必将使银行进入恶性竞争,因而尽可能地创新,来满足不同需求的存款者,以赢取更多的资金来源才是商业银行的经营之道。第二,金融市场上其他投资工具的创新,导致存款这一传统金融工具的吸引力下降。现阶段,金融业各行各业都在以创新赢得新发展,所以为了和其他投资工具的竞争,银行业必须进行存款创新,来满足客户不断的要求,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四、从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给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及存款产品设计的建议

从上文中对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以及其经营管理的论述,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历史发展的经验,提出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需积极调整发展的几条合理性建议。

一是加强监管、激励机制。我国各个银行业监管当局应当在“审慎监管”的理念下加强对银行存款产品创新的鼓励。

二是细化市场,增加产品种类。“以客户为中心”是每一个服务行业的重要成功准则,这在银行业也不例外。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在利率市场化逐渐推行的时候,以服务取胜,将产品细分,学习美国商业银行“多要素构成、多样化产品、市场化定价、多渠道营销、个性化选择”的产品营销体系

三是增加产品构成要素,完善存款产品内在缺陷。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包括期限、利率、开户起点、日均余额/联合余额、优惠(减免账户管理费、免费签发若干次支票、利率优惠等)、惩罚(收取账户管理费、降低利率等)、存款保险等七个要素。应该利用这些产品构成要素搭配创造出多种新的存款产品,并通过要素重组“自动创新”改变我国单一的“期限——利率”型存款产品。

参考文献:

[1]余丽萍,2002.美国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策略评介[J].海南金融.(10):38—40

[2]张桥云,陈跃军.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金融论坛.2009.06.

[3]李贤.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分析.技术与市场(上半月)TECHNOLOGY AND MARKET 2007年第08期.

[4]张桥云.美国存款产品设计对中国的启示.金融时报.2003.2.17.

商业银行的种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延伸控制;会计营运;问题;改进对策

一、商业银行延伸控制和会计营运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延伸控制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个别服务业务的诸多操作环节存在严重缺失

据对某商业银行的调查,2011年5月,该商业银行与其所属某支行的开户企业某市蔬菜有限公司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清点零钞的服务协议,双方就清点零钞的服务时间、地点、方式、款项交接以及记账约定等内容做了明确要求,清点零钞的地点约定在该支行;该支行为该客户提供封包及卡封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尚未清点的封包寄库手续不合规。2014年10月某日下午某时,该商业银行中心库存放寄库款包17个,从该中心库的款包交接记录看,当日某线路款包出库后,剩余款包17个,但是不能确定款包归属,管库员称是该支行寄库封包。但是从核心账务系统中录入的款箱交接记录看,当日该支行日终发出、该商业银行金库接收的寄库款包共计22个,第二天,该商业银行中心库将上日该支行寄库的款包全部发出,该支行也全部进行了接收,系统显示无留存款包。

(2)商业银行的后续检查监督管理不到位。自从上述业务开办以来,该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部门没有针对此项特殊业务制定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该客户的日均余额在数千万元,该商业银行没有将客户纳入重点账户管理,没有实行按月对账,检查辅导员也没有在日常检查中给予重点关注和监督检查,导致该支行无序操作,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隐患。

(3)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与协议内容不符。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支行为其客户清点的券种不只是零钞,如2014年10月某日的27号封包以及款箱中的现金全部为百元面额,金额合计为数百万元;清点的地点在该支行所属中心支行本部及其管辖的4家二级支行;多数现金封包没有能够在接收次日清点入账;现金解款回单没有能够在入账次日与客户办理交接。上述业务操作均与协议中双方约定的内容不符。

(4)商业银行跨网点调剂封包没有任何交接手续。由于前述商业银行支行无法及时清点款项,为了减少现金封包积压,加快清点速度,根据其中心支行的协调结果,该支行将其客户的现金封包调剂到中心支行本部及其所属的4家二级支行进行清点,但是该支行与被调剂网点没有任何交接手续,仅通过外包押运公司押运人员的口口相传,被调剂支行不知晓封包卡封锁编号,也无法确认卡封锁是否被调换。

(5)商业银行款项清点不及时,并且交接手续混乱。第一,数目不清。前述商业银行支行没有设立台账或者登记簿进行明细记录,现金封包交接清单上也没有对封包出库情况进行标注,导致现金封包交接清单上没有清点的封包数量与实际寄库的封包数量不相符。第二,清点顺序混乱。前述商业银行支行没有按照客户送达封包的时间顺序进行出库清点。如10月8日的封包尚未出库,而10月21日的封包已经于22日上午出库清点。第三,清点不及时。由于该客户送交的封包数量比较多并且金额比较大,前述商业银行支行没有能够及时清点现金,导致封包大量积压。如10月8日、9日的封包至10月22日才清点完毕(上级分行组织人员集中加班清点)。

2.商业银行员工的异常交易行为仍然存在

@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个别员工借用客户的借记卡办理交易;

(2)商业银行的个别员工以现金交易方式与开户企业发生资金往来;

(3)商业银行的个别员工个人账户与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客户存在资金交易。

3.商业银行对行政印章的使用控制不到位

按照商业银行的有关要求,各单位与客户签署的合同类协议和文本、出具各类执行证明、担保证明、贷款承诺、协定存款,以及其他对外业务经营类文件,应该加盖合同专用章或者业务用章。但是调查中发现,2014年以来,前述商业银行的各支行仍然存在使用行政印章签署上述对外业务经营类文件的情况,特别是各业务条线印章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以后,仍然存在上述问题。例如2014年8月末某日,前述商业银行的某个支行使用行政印章签订了上门服务协议、与信用合作社的合作合同和担保中心协作协议;8月中的某日,前述商业银行的某个支行在某某科技的资信证明上加盖了行政印章;9月初某日,前述商业银行的某个支行使用行政印章签订了某产业链合作协议。

(二)商业银行会计营运存在的问题

1.个别支付环节的控制措施没有有效落实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商业银行核心系统、防伪系统中票据种类的设定不合规。调查发现,2014年4月至9月,前述商业银行各支行柜员在核心系统使用某凭证类型记账支付的交易有数万笔,在防伪系统中使用该凭证类型验印支付类凭证的也有数万笔,目前前述商业银行防伪系统中的票据种类有数十种(含某凭证类型),但是该行没有在核心系统与防伪系统中对非税收入专用缴款单、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托收凭证、特种转账传票以及支取凭条等需要验印的票据设定相应票据凭证种类,与商业银行“所有需要进行验印的票据,必须在核心账务系统和防伪系统中设定相应的票据凭证种类”的规定不符。

(2)商业银行对防伪系统的管理控制存在缺失。第一,抽查2014年10月某五天前述商业银行防伪系统验印日志发现,各支行营运主管或者授权柜员没有在营业结束前进入防伪系统检查空白印鉴卡和印鉴核验情况;第二,商业银行票据印鉴防伪系统柜员设置控制存在缺失。例如,前述商业银行的几个支行以及分行营业部的非营运业务人员,在防伪系统中均设有柜员,并且拥有建档开户、票据识别等交易权限。

(3)商业银行对单位定期存款的支取控制失当。第一,前述商业银行的部分支行和营业部在办理有结算账户的单位定期存款支取业务时,也存在没有在防伪系统中核验预留印鉴的情况;第二,没有将无结算账户的单位定期存款账户在防伪系统中建档,前述商业银行支行经办员在办理定期存款支取业务时,采用手工折角的方式与预留的印鉴卡核验印鉴。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个别支行的经办员在办理上述业务时,仅是将单位存款证实书上的预留印鉴折角,但是没有与印鉴卡进行比对核验,验印环节流于形式。

2.商业银行的现金查库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1)商业银行个别支行负责人的查库工作流于形式。调阅前述商业银行的监控录像资料发现,异地支行负责人在查库工作中,只在一旁观看,没有参与对支行现金、自助设备以及重要空白凭证的检查。

(2)商业银行查库覆盖面不全。在前述商业银行的全面查库工作中,款箱入分行中心库网点的款箱由分行组织人员进行检查,而在行式自助设备以及重要空白凭证则由网点自行检查,商业银行组织的全面查库没有覆盖全部现金和重要空白凭证。

(3)商业银行的查库工作缺乏突击性。调查期间内,前述商业银行仅在2014年9月中的某三日,对营业部和两家支行组织进行了日终突击查库,没有按照商业银行有关通知的要求,在常规性查库的基础上,对金库、柜员款箱以及自助设备等其中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抽查,查库工作缺乏突击性。

(4)商业银行的查库方式固化,缺少威慑力。2013年以来,前述商业银行组织的全面查库分别在春节前后、年中、国庆节前后和年终。调查发现,在全面查库工作中,前述商业银行均采取固定的方式,即款箱入分行中心库的网点,营业结束后将款箱集中至分行三楼指定区域接受检查,异地各二级支行(含直属支行)将款箱集中至异地支行本部,由支行分管行长组织进行检查;并且长假后的查库工作均由业务处理中心和各网点组织自查,查库方式以及查库时间都相对固定,缺少威慑力。

二、商业银行延伸控制和会计营运的改进对策

(一)商业银行延伸控制的改进对策

1.总体思路

(1)商业银行应该从管理精细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营运业务的重点环节,加强对各项支付结算业务重点环节的管理,对具有潜在风险的业务环节应该予以充分关注,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从流程控制角度消除会计操作风险隐患。

(2)商业银行应该将防范员工与客户发生违规交易的工作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关注员工违规交易行为的新形式;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员工异常交易行为监督机制,逐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3)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有关通知的要求使用行政印章。

2.具体对策

(1)商业银行业务操作规定中已经明确在客户寄存封包过多导致支行无法及时清点需由其他支行承接时的相关手续,确保交接各环节严谨、安全和有效;商业银行已经与客户重新签订协议,就清点券种、地点、入账时间以及回单交接等方面作了明确的约定。

(2)商业银行营运管理部已经着手制定特殊业务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并将客户纳入重点账户管理,实行按月对账,同时,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员在日常检查中给予重点关注和监督检查,确保业务操作合规准确,避免出现较大的风险隐患;商业银行营运管理部已经重新认真梳理款项清理、交接业务办理的各个重要环节和步骤,制定了相关业务操作规定,确保该项业务操作的合规及安全性。

(3)商业银行今后应该加强对员工合规意识的教育和制度学习,做到举一反三,杜绝前述事件的发生;要求发生违规交易的员工立即停止相关交易,纠正错误行为;同时要求员工所在支行(部)做好对其错误行为的批评教育工作,对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4)商业银行加大检查督导力度,按月对各异地支行用印登记情况进行检查,全年组织一到两次的实地检查;商业银行举办支行办公室负责人印章管理培训,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总行和分行的规定进行再一次强调;协同合规部开展印章使用范围的梳理,对各印章使用范围和相应审批流程作进一步明确。

(5)针对部分业务协议,商业银行支行没有业务印章可以使用的情况,商业银行规定其市区支行所涉业务,以分行名义签订,加盖分行业务合同章,授权的异地支行则由合规部牵头刻制支行业务合同专用章。

(二)商业银行会计营运的改进对策

1.总体思路

(1)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规章制度、基础管理规定及业务流程的传导、学习和培训,帮助柜面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掌握各项支付结算业务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消除支付结算业务的风险隐患。

(2)商业银行同时应该认真开展查库工作,切实发挥突击查库的威慑作用。

2.具体对策

(1)商业银行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在印鉴防伪系统中增设需要验印的票种类。

(2)商业银行应该再次要求各网点的营运主管对已经离职或者调岗的营运人员及时在系统内作删除;同时,重申各网点的营运主管或授权柜员务必每日在营业结束前进入防伪系统检查空白印鉴卡和印鉴核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