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保护血管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血压;心肌缺血;培哚普利
高血压是一种在遗传背景下由多种后天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常引起心肌缺血等心脏的并发症,以下收集在外院进修期间40例高血压性心肌缺血用培哚普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来自外院进修期间住院患者,将82例高血压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40-73岁,平均59.5岁,高血压性心脏病8年,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0.5岁,高血压病史8.4年,除外严重并发症,妊娠期妇女和出血性疾病等。2组间性别,年龄,病程长短都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心肌缺血均为心电图所证实有ST-T改变,并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
1.2方法:2组病例常规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加用培哚普利。2周为一疗程,观察ECG上ST-T改变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并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观察运动、饮食、肝肾功及不良反应。
1.3统计学方法:数据用(x±S)表示,t检验。
2结果 见下表
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比较(x±S)
*P
2 组在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在ECG及心肌酶谱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复方氢氯噻嗪; 心血管事件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AngⅡ竞争性争夺AT1,阻止AngⅡ和AT1结合。复方氢氯噻嗪(为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作为ARB具有独特的降压作用,同时对心、脑、肾等多个器官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探讨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氢氯噻嗪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6~2007年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67例,高血压的诊断及分级严格按照国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传统药物治疗组(n=33)及加用复方氢氯噻嗪治疗组(n=34)。
1.2 方法
两组高血压患者入组时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症状、体征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每半年复查一次心电图、心脏超声、尿常规、生化检查。分别按照降压药物说明书给予降压治疗,加用复方氢氯噻嗪治疗组给予80mg/d,剂量可调范围40~160 mg/d。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任何心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TIA、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主动脉瘤破裂等)的概率。
1.3 统计学分析
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随访结果,由于血压太高或者其它原因,在随访期内有3例患者在传统治疗组失访,在加用氢氯噻嗪组有2位患者失访。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血压值的比较(表1)
在加用复方氢氯噻嗪治疗前,两组的年龄、血压值及危险因素之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加用复方氢氯噻嗪后,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加用氢氯噻嗪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EF值均降低明显(P
【摘要】 目的: 探讨加用复方氢氯噻嗪制剂(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合剂)治疗高血压患者后对心血管事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67例,随机分为传统高血压药物治疗组(n=33)和传统药物治疗组加复方氢氯噻嗪治疗组(n=34), 分别按药品说明书给予常规剂量和加用复方氢氯噻嗪80mg/d(剂量可调范围为40mg/d~160mg/d),随访4个月后比较各组血压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加用复方氢氯噻嗪组的终点血压明显降低(P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复方氢氯噻嗪; 心血管事件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AngⅡ竞争性争夺AT1,阻止AngⅡ和AT1结合。复方氢氯噻嗪(为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作为ARB具有独特的降压作用,同时对心、脑、肾等多个器官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探讨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氢氯噻嗪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6~2007年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67例,高血压的诊断及分级严格按照国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传统药物治疗组(n=33)及加用复方氢氯噻嗪治疗组(n=34)。
1.2 方法
两组高血压患者入组时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症状、体征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每半年复查一次心电图、心脏超声、尿常规、生化检查。分别按照降压药物说明书给予降压治疗,加用复方氢氯噻嗪治疗组给予80mg/d,剂量可调范围40~160 mg/d。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任何心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TIA、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主动脉瘤破裂等)的概率。
1.3 统计学分析
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随访结果,由于血压太高或者其它原因,在随访期内有3例患者在传统治疗组失访,在加用氢氯噻嗪组有2位患者失访。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血压值的比较(表1)
在加用复方氢氯噻嗪治疗前,两组的年龄、血压值及危险因素之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加用复方氢氯噻嗪后,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加用氢氯噻嗪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EF值均降低明显(P
2.2 两组患者随访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比较(表2)
与传统药物治疗组相比较,加用氢氯噻嗪治疗后,在随访期内,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明显(P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首位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不久的将来会呈倍数增加[1]。因此,研究既能控制症状,又有长期心脏保护作用的药物治疗方案更显其迫切性。
AngⅡ主要作用于血管、心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其在左室肥厚、缺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2],研究表明,ARB与小剂量噻嗪类合用,可以显著显著增强降压作用[3]。近10年来,不断有临床试验研究阻断AngⅡ的益处,ARB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①ARB通过拮抗AT1受体,阻断AngⅡ所致的外周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增加,从而降低血压[4];②ARB通过竞争性与AT1受体结合而阻断AngⅡ促进心肌、平滑肌增生和间质纤维化所造成的心血管重构;③ARB阻断AngⅡ使周围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压、左室舒张末压下降,产生有益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延长心衰患者寿命;④ARB还有抗氧化损伤和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改善微循环灌注和心肌供血与供氧,有利于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和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5]。本研究证实了相关文献中关于ARB的各项作用,在运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复方氢氯噻嗪片剂,可以使目标血压值降到更低,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更强,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高血压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但关于ARB类药物尤其是复方氢氯噻片剂的最适宜治疗剂量以及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等,还有待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从而使ARB的临床应用更加准确,使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Gu D, Gup ta A,Muntner P, et al.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clustering among the adult population of china: 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 Circulation, 2005, 112(5):658~665.
2 Tonyz RM. Intracellular mechanism involved in vascular remodelling of resistance arteries in hypertension: role of angiotensin Ⅱ.Exp Physiol, 2005, 90(4):449~455.
3 Corea L, Cardoni O, Fogari R, et al. Valsartan, a new angiotensin II ant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against amlodipine. Clin Pharmacol Ther, 1996, 60(3):341~346.
[关键词]高血压;辛伐他汀;调脂治疗;降压平滑性
[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48-02
目前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降脂药物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HPS和ASCOT研究均提示调脂治疗可以减少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他汀类药物除降低胆固醇外,可能还存在降脂以外的其他保护高血压病人的机制。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调脂治疗联合降压治疗与单纯降压治疗对高血压病人降压平滑性的影响,探讨调脂治疗保护高血压病人的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1月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及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患者86例,血脂正常或略高LDL-c
1.2仪器设备
采用美国太空试验室生产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药物为默沙东公司生产的辛伐他汀(舒降之)(40 mg/片)。
1.3方法
所有病人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服药4周后复查肝功,分析动态血压变化,计算降压平滑指数(SI)。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以P
2结果
调脂治疗组2例病人(4.3%)于复查肝功时出现肝功异常,ALT、AST升高(>正常值3倍),予以停药并退出研究,停药2周后肝酶恢复正常。其余病人顺利完成研究。
3讨论
【关键词】高血压病 依那普利 硝苯地平缓释片 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279-02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本院慢病门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出120例中高度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35~75岁,单纯用依那普利治疗;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0~75岁,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个月作为观察对照期。所抽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能耐受者和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继发性高血压者[1]。
1.2 治疗方法:上述高血压患者治疗前1周均停用正在服用的抗血压药物,或停服任何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治疗3天内 ,10点前均测量血压1次,测血压前一律休息15min,统一测右臂坐位血压,并列表记录数据,提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对照组病人初始开始服用,依那普利5mg/bid;,如4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以下,则剂量增加至10mg /bid,直到治疗结束,观察组患者初始服用依那普利2.5mg/bid加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bid,如4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以下,则依那普利剂量增加至5mg /bid,硝苯地平缓释片剂量不变,直到治疗结束[1]。
1.3 疗效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大于或等于15-20mmHg,或血压下降至正常值血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P
2 结果
治疗2个月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67.7%,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治疗期间,对照组5例出现咳嗽,1例出现乏力,1例出现皮肤过敏,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给予换药治疗,不良反应率为11.7%。 观察组,1例出现咳嗽,能忍受,1例出现面红,未处理,一周后消失,不良反应率3.3%。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疾病缓解和明显改善例数,对照组16 例,缓解和明显改善率26.7%,观察组34例,,缓解和明显改善率5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一旦患了高血压病,需终身服药,而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伤害。故选择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物,对控制血压,平稳降压,减少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量临床试验证明:使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与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38%、20%与16%,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2]。由于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患者要治疗达标(
参考文献
[1]张群柱.贾骥.依那普利联合伊普利酮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11.1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高血压病;糖尿病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均是临床常见病,二者常常合并存在,2型糖尿病往往较早就与高血压并存,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发生率可高达40%~50%,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1]。高血压患者约10%有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2]。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健康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损害的靶器官同为心、脑、肾、动脉血管等。本研究主要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疗效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门诊和广州市广钢医院住院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确切的糖尿病史(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提出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TSH高血压的诊断指南。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18~80岁;糖尿病史3~15(9±2.5)年;高血压病史2~32(7.5±3)年。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对照组58例。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2周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并停用降压药物3d,继续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西络宁)5mg/d及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维)150mg/d,对照组服用厄贝沙坦150mg/d。疗程12周。每天测血压一次,若2周后血压未降至正常,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增至10mg/d,或对照组厄贝沙坦增至300mg/d。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观察空腹血糖、血压、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分别收集治疗前、后24h尿液采用放免法测定(送检于广州市金域检验中心)。血压控制疗效判断标准:降至目标血压130/80mmHg为显效;血压降至正常但未达到目标血压为有效;未达到正常血压为无效。
3讨论
近年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不是单纯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80%以上存在“代谢异常综合征”,故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多见,二者合并拥有很强的炎症反应背景[3],所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危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患者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高达30%[4]。英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使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4%,中风发生率降低44%,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7%[5],当血压降至130/80mmHg时其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将得到明显减少[6]。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新一代的长效碱性二氨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电压依赖钙通道的2型慢通道Ca2+内流,从而达到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偶联反应。它还直接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远端肾小管于集合管Na+-K+交换部位影响Na+的重吸收,还增加心钠素的分泌加强利钠作用,通过扩张肾动脉增加肾滤过,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改善。它还能逆转肾小球或肾血管壁的肥厚,达到减弱肾小球损害及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度[7,8]。厄贝沙坦是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转换酶拮抗剂,它不仅有降压作用,还可防止甚至逆转高血压对心血管的不良重塑,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9,10],对糖尿病肾损害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降低尿蛋白进而阻滞和延缓终末期肾病发生[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降压效果好、达标率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明显,对血糖、肌酐无明显影响,是安全有效的降压组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国伟.高血压与糖尿病.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199.
[2]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1.
[3]杨伟,李海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炎性机制.中国医师,2006,8(10):1355-1357.
[4]张宇清,刘国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中华内科杂志,2000,39(2):140-144.
[5]Anonymous.Tightbloodpressurecontrolandriskofmacrovascularandmicrovascularcomplicatongsintype2diabetes:UKPDS38.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Group.BMJ,1998,317(7160):703-713.
[6]HanssonL,ZanchettiA,CarruthersSG,etal.Effectsofintensivebloodpressureloweringandlow-doseaspirininpatliventswithhypertensionoptimaltreatment(HOT)radomizedtrial.HOTStudyGroup.Lancet,1998,351(9118):1755-1762.
[7]刘国仗.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一些概念的发展.中华心血管杂志,1995,23(1):43.
[8]刘培银,陈瑶,安向光,等.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研究,2005,3(10):760-763.
[9]张景玲,张秀荣,梁善荣.缬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4,4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