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共享实施过程

财务共享实施过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实施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共享实施过程

财务共享实施过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作过程导向;财务会计;教材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14-02

财务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其专业水平和发展能力。教材是实现课程教学目的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教学的最基础资料,其质量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社会培养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客观上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本课程的教材改革和建设。

一、财务会计教材的传统构架

(一)内容复杂,整体性差

现在学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以“会计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为主线,将各要素分解到每个账户中,逐一介绍各账户的核算内容和方法,涉及的知识点多,而且知识点相对独立,每个账户的案例涉及的是不同企业的业务,前后没有连贯性,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知识是零散的、烦琐的,缺乏对企业实际经济业务整体性的认识,学生往往对各知识点能够掌握,能很熟练地编制会计分录,但在实际就业时很难胜任岗位要求。

(二)教材“制度化”,侧重理论讲解

目前的财务会计教材普遍是对会计制度的解释,理论性强,规范、抽象,强调会计核算的结果,不注重会计核算的过程,没有考虑会计作为一个职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内在逻辑,脱离会计实际工作。教材上将经济业务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涉及的记账凭证用会计分录代替,会计账簿也是以“T”字形账户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接触到的是公式、阿拉伯数字和会计分录,平时很少接触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很难体会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另外,高职学生普遍喜欢动手操作,对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在教学中使用这种教材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

二、财务会计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是以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为主线,穿起整个职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让职业活动渗透于教学内容中。近几年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成为引领当今和未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项目式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正准备实施“财务会计”课程的改革,对本课程教材的设计思路如下图。

(一)确定会计职业岗位群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以满足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导向的素质教育,高职教材的开发应立足岗位需求,满足学生需要。在进行财务会计教材设计时,我们通过跟踪学生就业去向、专家组意见、企业人才需求等方式进行调研,从而确定会计职业岗位群。通过调查整理表明,从职业成长递进的角度,会计职业岗位主要是出纳、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企业的财务经理和财务总监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资格以及相关的会计工作经历才能胜任,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基层会计工作,因此,我们将高职生职业岗位群定位于出纳和会计。

(二)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高职生职业岗位群是出纳和会计,针对该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是该职业岗位有代表性的工作内容,即是具体化的职业能力要求,它确定学习领域的基础。出纳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包括现金收支的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的清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核算、有关印章和有价证券的保管等。会计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包括筹集资金的核算、对外投资的核算、材料物资的核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往来款项的核算、产品成本的计算和核算、工资薪金的会计处理、税费的缴纳和核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核算、财务报告的编制等。

(三)构建教材的基本框架

完成工作任务分析后,下一步就是将企业会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重新整合设计,这是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的关键环节。设计的原则主要是相关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即将工作内容相关程度较高的任务合并,如企业筹集资金业务和投资业务,都与资金有关,我们将其合并在“资金管理岗位”项目里。针对性原则,即在设计项目时要考虑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调查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表明,我们的学生主要就业层面多为中小企业,项目的设置必须区别于大型企业,其岗位分工不宜过细,也不宜设置中小企业一般不存在的会计岗位。另外,设计项目时要注意岗位分工必须要保证不相容岗位之间相互分离。

首先将教材内容直接对应会计岗位需求,将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然后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最后确立的教学项目包括“建账”、 “财务会计总体认识”、“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存货岗位”、“资产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工资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总账岗位”等十一个教学项目,这些教学项目形成了教材的基本框架。

(四)设计项目的具体内容

项目的具体内容是教材的核心,决定了教材质量的好坏,因此,对各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必须仔细筹划。在设计项目具体内容时,根据每个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将情境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使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我们将项目的总体结构设计为以下几个部分:项目案例导入、项目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项目知识提升与拓展、项目小结、项目考核评价等。项目案例导入即通过设计与本项目相关的现实中典型案例引入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即通过学习,达到使学生能掌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工作任务是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一个具体的任务(也可以是多个子任务),来一步步完成该任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贯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这样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以一种轻松感兴趣的心态完成一个任务。项目知识提升与拓展是指完成该任务后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提升,使所学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加深。项目小结即对本项目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知识系统化。项目考核评价主要通过任务考核的方式,给学生一个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评价方法从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多角度进行,通过考核评价,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现以出纳岗位为例,来介绍项目的具体结构设计,见下图。

三、财务会计教材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案例的选取

教材案例的选取时,主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在选取教材案例时,所采用的案例素材必须真正来源于企业实际工作,可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合作开发教材,即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教材的编写, 这样的教材,能够缩短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异,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实际有用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二,选择案例时,不能在不同的项目使用不同企业的业务,务必选择一个企业的实例贯穿于全书的项目,而且各个业务之间互为关联,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对企业的综合核算体系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二)教材体系的设置

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上,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改思路,将理论性知识穿插于实践项目中,将知识点与项目、任务有机地结合,在项目、任务教学过程中,完成技能的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突出高职特色,以知识够用为原则

高职课程教材在编写时要注意反映高职特色,满足“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目标要求,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习内容的设置上主要考虑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内容选取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以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些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根据具体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分析设计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综合考虑职业资格考试

经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排在首位的是技能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初级会计师职称,学生在就业时就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因此,在设计教材时,教材内容应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财务会计教材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就业需要,以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目的在于缩小教学与就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进入工作角色,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提升其实际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J].中国农业

教育,2005,(1).

[2]施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3).

[3]张莲苓.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会计课程的理念与思路[J].

会计之友,2010,(1).

财务共享实施过程范文第2篇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减肥经历:无论当初的决心多么坚决,最终还是会屈服于美食的诱惑?据英国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最新研究证实,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能通过促进食欲使我们发胖。换言之,正是因为人体内携带这种“贪吃基因”,使得人们的节食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这种名为FTO的等位基因最早发现于2007年,它定位在人体第16号染色体上,有分别来自父母的各一个副本。调查显示,多达14%的英国人两个FTO基因副本均出现变异。跟没有变异副本的人相比,他们的肥胖风险增加了70%,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0%。有49%的英国人携带一个FTO基因变异副本,他们患肥胖的可能性跟正常人相比要多30%,而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则多了25%。科研人员认为,FTO是一种与肥胖有关的最普遍的基因。

据英国医学会研究理事罗杰・考克斯介绍,这一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仅仅锻炼或节食来对付肥胖并不奏效。科研人员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药物或者其它方法“关闭”这种基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减肥反弹问题。

手机影响心理健康

“喂,喂,你说什么?信号不好,听不见!”类似的场景无论在电视上还是生活中都很常见。研究发现,手机对现代人的影响超过钱包,手机丢了,大多数人不到一小时就会发现,而钱包丢了,可能一两天才会发现。日前,某杂志撰文指出,手机不仅拿在手里,也可能“长”在心里,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少人老是听到手机在响,掏出手机看,却并没有来电或短信。这是一种“手机幻听症”,在高级白领、媒体人员以及销售业务人员中很常见。长时间的幻听,会使人过度紧张,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因此,症状较轻者,不妨养成睡觉前关机的习惯,用健康的方式使用手机,更好地缓解压力。情况严重者,则应该考虑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早睡早起 有助成功戒烟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夜猫子”(喜欢熬夜的人)比“百灵鸟”(喜欢早起的人)更容易吸烟上瘾,而且戒烟难度更大。

研究人员对23000多对双胞胎进行了长达3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夜猫子”成为瘾君子的可能性比“百灵鸟”更大,吸烟上瘾后戒烟成功率更低,而且更容易产生尼古丁依赖症。

研究人员表示,一种可能是,由于尼古丁会让吸烟者在夜晚保持清醒状态,因此“夜猫子”更可能用吸烟来提神。另一种可能是,“夜猫子”更可能去酒吧和餐馆等吸烟环境,这也增加了他们吸烟上瘾和戒烟难的可能性。另外,“夜猫子”寻求上瘾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是其大脑中的多巴胺和类鸦片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夜猫子”要想彻底戒烟,最好改变“睡眠模式”,严格早睡早起,这必然会大大提高戒烟成功率。

电脑族常吃黄花菜可预防电脑脸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而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冷峻的“电脑脸”。

国外儿科医生新近发现,人的笑容与铁质有关联。研究资料显示,凡是面带微笑、眼球灵活、目光炯炯有神的婴儿,其体内的铁贮存多数正常;相反,面孔严肃、呆板,或1小时内仅发笑1~2次的宝宝,血中铁含量可能不足。因此,要把缺少笑容作为体内缺铁的一个早期警报。

人们都知道菠菜富含铁,其实,黄花菜中所含的铁是菠菜的几十倍。古人曾给黄花菜(金针菜)起名叫忘忧、疗愁,这足以说明黄花菜的功效。在我国的徐州,有道传统名菜“软炸黄花菜”,用黄花菜做主料,因外以鸡蛋糊裹炸,食之软嫩而得名,最适合“电脑族”们吃。

秋天出生的孩子更易食物过敏

英国《流行病和公共卫生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秋天出生的孩子发生食物过敏危险更大。

芬兰奥卢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2001年4月至2006年3月出生于芬兰东南部的近6000名儿童。研究发现,在母亲子宫内11周时正值4~5月份的孩子中,食物过敏几率为11%。而母亲怀孕11周时候正好是12月或1月的孩子中,食物过敏发病率只有6%。

研究人员对研究期间花粉水平进行分析发现,4~5月份正是桦树和赤杨花粉的高峰期。早期研究已发现,孕期接触花粉会增加孩子食物过敏危险。研究人员发现, 4~5月份母亲妊娠11周的时候接触花粉最多,孩子发生牛奶和鸡蛋过敏的危险,比母亲妊娠11周时为12月到1月的孩子高3倍。

减慢呼吸有助缓解疼痛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减慢呼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缓解疼痛感。研究人员分别选取了两组年龄在45岁至65岁之间的女性进行研究,其中一组为受到慢性疼痛困扰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另一组为健康女性作为对照。

实验过程中,这些女性在呼吸正常和呼吸速度减半状态下,其手掌分别受到适度的热脉冲的冲击。每一次热脉冲之后,研究人员都会记录下她们报告的掌部疼痛感程度以及情绪的变化等参数。结果发现,对于健康女性来说,当减慢呼吸时,她们感觉到的疼痛程度也随之降低。而对于患病一组的女性来说,整体上的作用不很明显,但那些情绪相对乐观的患者,也能借助减慢呼吸缓解其疼痛感。

研究人员说,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帮助解释为何瑜珈等一些活动通过调整呼吸来放松身心,提升情绪。

烤肉酱汁能减少致癌物质

肉类在烤、煎、炸等高温烹调时,会产生一种叫做杂环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体内蓄积,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鲜牛肉和用调料腌过的牛肉烧烤后,对比二者的杂环胺含量。发现腌过的肉高温烧烤后,所含杂环胺比未经腌制的低40%以上。经过对多种调料的测试发现,用孜然、咖喱、迷迭香腌过的肉,高温烹调后产生的致癌物最少。这是因为,烤肉酱中所含的淀粉、糖分等成分在受热的时候首先吸收热量,可以保护中间的肉块不会骤然受到高温,从而减少了致癌物质产生的机会。另外,烤肉酱中含有的一些有益成分,也是阻碍致癌物质产生的原因。这些食品配料本身均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也有益于预防高温加热食物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建议在烧烤、煎炸肉类前,放些调料腌半小时,不仅味道好,还可减少致癌物产生。

“边吃边K”有伤胃健康

财务共享实施过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品创新项目;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务资源

一、产品创新项目的概念及其特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产品创新的定义是:为了给产品用户提供新的或更好的服务而产生的产品技术变化。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对项目的界定,把产品创新项目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费用和性能参数下,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具有规定开始和结束日期的技术变化的活动集合。其具有一个需要完成的特定目标;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有项目经费的限制,且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是一项投入高、风险大、成功率低的投资活动。

产品创新项目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其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一,创新性。产品创新项目是先进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与应用的方式。二,复杂性。由于企业产品创新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学科间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使创新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各项资源的配置具有较高的要求。三,高风险性。企业产品创新项目的上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项目一旦失败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这是由于项目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另外,产品创新项目还面临较强的市场不稳定性风险。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供需环境的变化等,均对产品创新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

二、产品创新项目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产品创新项目在资源的配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资源的分配冲突。由于企业资源的共享性,使项目间在资源的分配上存在争夺的现象。针对核心技术人员,由于其稀缺性,使产品创新项目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存在冲突。产品创新项目的高投入也体现在财务资源的消耗上,资源的共享必定带来资源的分配不均。这就需要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分析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确定资源配置优先级,在合理配置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资源的短缺与浪费。由于资源的共享性和有限性,有些项目负责人不考虑资源的实际效用,千方百计争取资源,造成其他项目资源短缺的现象是存在的[1]。忽视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成为一纸空话。有些项目资源过多,得不到合理利用,存在浪费的现象;有些项目争取不到资源,存在资源短缺,项目无法顺利推进,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的结合,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资源的效用。

(三)资源配置不及时。由于产品创新项目的动态性,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需求具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这往往会影响项目的进度。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环节资源工作效率的变化、各活动提前期估算不准、项目优先级临时变化等动态性因素削弱了项目按时完工的能力[2]。如何确保资源配置计划快速适应变化,提高计划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成为产品创新项目资源配置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针对产品创新项目,企业应制定科学、有效的资源配置管理制度,才能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有效应对资源配置不力的状况。

三、企业产品创新项目资源保障的措施

(一)人力资源的支持。在达到创新项目目标所需要的各项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这一环,因为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决定着项目进程的差异。受人力资源稀缺性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一个项目的资源配置。因此,针对产品创新项目,应具体分析其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并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配置原则。在产品创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以产品创新项目为导向,做好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人力资源在所有项目中进行动态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企业以项目为导向,则预示着其人力资源处于一种动态的组织环境中。在产品创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益效率,人员需要在不同的项目之间不断的调整,以适应项目发展的需要。针对产品创新项目,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每个员工所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据此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做到能级对应,使每个员工所具有的技能水平与所配置的工作岗位相匹配,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2)人力资源配置方案。为了使项目组人力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企业需制定规范的用人制度,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矩阵式人员组织结构。在矩阵式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下,产品创新项目的项目经理可以从企业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项目团队,并根据项目的大小和规模确定所需人员的类别和数量。在项目结束之后,这些人员回到其原有的部门,这样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需要赋予项目经理更多的权限和资源调配的权力。另外,由于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和专业性,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产品创新项目的发展需要,企业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二)财务资源的支持。企业实施产品创新项目,在对其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了解之后,还需要对其财务资源进行了解与分析,判断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的财务需求和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而采取应对措施进行规避。

(1)财务资源配置原则。其一,保持合理的财务资源结构原则。在对产品创新项目进行财务资源的投入前,应首先考虑企业的财务资源结构。合理的财务资源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对于产品创新项目的投资应以不损害企业合理的资源结构为代价。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二,以高效益项目为轴心原则。由于财务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企业应考虑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效益的项目中去,以获取较高的资源报酬率。产品创新项目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从而决定了企业财务资源投入的重心应有所倾斜。以高效益项目为轴心,通过某种特定机制将资源分配给效益较高的项目,才能真正体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2)财务资源配置方案。财务资源配置是指资本在不同形成方式上的组合和在不同经济用途之间的分配。它涉及到财务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资本的形成进行组合,即融资中的资源配置。二是对资本的使用进行分配,即投资中的资源配置。针对产品创新项目,其财务资源的配置的主体是企业,客体是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范围则是产品创新项目,配置的主要问题在于企业对项目组投入的财务资源的时间和数量。财务资源配置的效率取决于财务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针对产品创新项目,财务资源的配置存在两种方案。一是增量重组,即通过企业财务资源的投入或吸收其他的投资等,增加项目组的财务资源,改善项目组的财务资源结构。二是存量重组,即对项目组现有的财务资源进行重新的组合,以完善财务资源的结构,满足项目组的需求。在这两种方案的选择中,企业需要对产品创新项目进行分析,判断其存量资源的多少,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财务资源的需求量,进而判断采取何种方式,对产品创新项目进行财务资源的支持,以达到提高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三)物资资源的支持。将物资资源按照产品创新项目需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配置,按时按量满足项目的物资需求,是产品创新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由于产品创新项目的独特性,项目对于创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

(1)物资资源配置原则。其一,全面计划。实施产品创新项目,制定完善的物资资源需求计划,有利用资源的按时按量采购与供应。在物资资源配置计划制定时,应充分考虑资源配置计划与项目实施的方案、项目进度的计划、项目预计成本和财务计划之间的制约关系。特别是在创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物资资源在既定的时间、空间进行有效的配置,有利于项目的正常运转和挽救工作的顺利实施。其二,动态适应。通过物资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是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项目间资源共享的程度逐渐提高。针对物资资源的配置,要做到动态适应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求主体变化适时调整资源配置。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按照项目对资源需求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以实现物资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2)物资资源配置方案。在实施产品创新项目的过程中,物资资源的按时按量供给,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根据物资资源的来源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资源配置方针。

其一,企业内部物资资源的按时按量配置。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物资资源,在资源的调度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产品创新项目项目组与物资资源所属部门进行协商,均有可能获取调配利用资源的权利。这是与来源于外部的物资资源相比,具有的优势。同时,由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性,也存在着物资资源共享而导致无法按时按量供给的情况。这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各项目组进行协商一致,在充分发挥资源价值的情况下,保障各部门、各项目组工作的正常进行。其二,企业外部物资资源的按时按量配置。来源于企业外部的物资资源,在资源的调度方面,受市场环境的限制。资源的供求情况,影响物资资源配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企业在实施产品创新项目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的需求量与项目进程的关系,提前做好物资资源的采购工作。同时,外部物资资源的配置与财务资源的配置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物资资源的采购受财务资源特别是资金的影响较大。项目组在进行物资资源的预算与规划时,应与项目组的资金量挂钩。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外部物资资源的按时按量配置。

企业在实施产品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财务资源所能提供的支持,才能保障项目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受资源配置的限制,取得预期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孔宝红.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群的资源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3.06.

财务共享实施过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业务流程再造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剧,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形成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催生了新型财务运行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诞生。近几年来,中石油、中兴、华为、物美等国内集团型公司和许多跨国公司在华机构都实施了财务共享,目前仍有很多集团公司在积极探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中国境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正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几年中,可以预见大量的企业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鉴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然成为企业集团财务运行的趋势,因此如何成功建设财务共享中心,让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带来正向效益将是急需考虑的问题。而这正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从中兴通讯成功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以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集团的关注。从客观上而言,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带来的运行成本节约与管控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集团建立共享中心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成功建设将是目前企业集团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集团的要求以及这一模式构建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参考。

1.3 论文结构

本文遵从“概念提出概念分析概念实行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思路,对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首先,本文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缺点。在这一分析基础之上,明确了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是必然趋势,同时明确了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企业集团提出的一些要求。再次,本文分析了企业集团初次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流程,并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针对企业集团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得出了几点结论与建议。本文旨在为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供一些帮助。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2.1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将一个企业内部不同组织中分散的财务基础服务集中在一起,在一个统一的财务组织下处理有关财务数据。它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基于市场价格和服务水平协议,为企业内部不同业务组织提供专业财务服务。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效率低下、风险难控等弊端,将集团内各分公司的某些事务性的功能(如账务处理、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集中处理,以达到规模效应,降低运作成本,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2.2 财务共享模式的优点

2.2.1 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本质在于将集团各公司的事务性工作汇总于共享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这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这主要体现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节约人工成本。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公司业务量整体不变的情况下,运用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将资源、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集团各分公司的财务人员以及中间管理层的数量可以大幅削减,相应人工成本可以减少;另外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可以定在薪资较低的地区,这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

2.2.2 提高集团管控水平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施,对集团各分公司和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促进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业务处理的流程化和专业化;同时消除了大量重复的、非增值的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对集团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进行汇总,统一分析,拥有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并具有一定的流程审批权限,这既可以有效便捷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又可以制衡内部权力,从而提高集团管控水平。

2.2.3 支持企业管理决策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而将其他辅助功能通过共享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成。这一模式使得管理层从繁杂的非核心业务上解放出来,从而为公司更好地创造价值。同时,在公司成立新公司或者收购其他公司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快速、有效的为新建的子公司提供财务服务,提高资源整合的速度,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2.3 财务共享模式的缺点

2.3.1 巨额的前期投入资本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但是应该看到,财务共享不仅是一种优化,更是一种变革,而任何变革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企业集团实行财务共享模式,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的更新和替换将是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必不可少的一项成本,而且这项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比新系统新模式在初期节约下来的成本还高。另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会增加集团内部之间的沟通成本。

2.3.2 存在系统性和和合规性风险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工作高度集中、各个业务环节的关联性大大增加,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集团对于流程、系统的依赖性大大提高,因此在整个数据链的单一业务环节出现错误,则会对整个数据流造成影响,从而放大整体信息失真的风险。

2.3.3 人员流失率提高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集团内部大量重复、冗余的工作全部集中到共享中心进行处理,这在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将大幅削减集团各子公司的财务人员和中间管理人员,这必然带来人员流失。

2.3.4 员工的职业发展受阻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集团的工作高度细分,这使得对于员工个体而言,其业务处理范围过窄,从短期来看,极大地加快了业务处理速度,但从长期来看,对于个人和企业集团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个人而言,由于工作内容过于单一,视野和工作能力范围都将受到限制,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从而降低了工作积极性,这对员工自身和企业集团都是不利的。

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的要求

实证研究表明,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延迟效应、区别效应和短期波动效应。对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研究表明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使得中兴通讯财务处理效率提高,财务处理成本降低,资金管理集中度提高,而且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活动。这表明对于具体的公司而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公司产生的效益有区别,并非任何的集团公司都适用财务共享这一模式。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共享俯卧模式要取得正向的经济效益,应该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3.1 对集团内部环境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集团内部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以及集团各级企业的思想认识需要统一且认同财务共享管理的理念。共享模式的选择,与企业集团自身发展要求和定位直接相关,因此财务贡献模式的实施首先要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同时,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需要各级公司管理层、基层负责人和业务操作人员强有力的支持。集团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有赖于企业集团所有员工的共同支持。

3.2 对集团信息化的要求

财务共享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财务集中核算的目标是将集团内各公司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处理,以达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运行成本。要将这些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需要信息的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共享中心,这一过程有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企业集团要想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支撑,这就对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 对集团业务流程的要求

财务共享中心对集团事务性工作的集中处理,本质上有赖于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的优化。统一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规则与业务处理流程,是成功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的关键。因此,实施财务共享,前提是需要对企业集团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达到统一化、标准化处理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不相融合、无法整合的业务难以实施财务共享。企业集团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3.4 对集团财务人员的要求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行,对集团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由于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整个财务流程被重新规划并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因此财务工作进行了高度细分,相应地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提高。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应该树立全局意识,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开展各项财务工作,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和财务团队的综合业务能力。

4.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流程――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企业财务流程重组的框架设计主要可分为组织架构调整、优化业务流程、共享企业数据三个方面。

4.1 调整组织架构

在会计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要将会计业务相关的非财务人员吸纳进来,让他们都参与到财务流程中来,打破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新型的流程型组织,借助流程串联各部门员工,统一各方利益,减少各种摩擦。各分子公司可在集中的要求下,统一调整现有财务业务,并将简单事务性的会计核算工作向集团集中,将财务权限上收,缩减地方财务人员编制。

4.2 优化业务流程

财务共享框架下,企业财务流程重组要求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梳理改造企业业务的整体流程,将企业财务流程与其它业务流程充分融合,避免流程间重复工作的产生。在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模块联动机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费用报销”、“应付账款”、“总账”、“应收账款”、“资金结算”和“财务报告”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最易纳入,且最具代表性的流程。

4.3 实现信息集成,数据共享

首先,企业要统一核算标准、制定操作规范,为实现数据的统一控制打下基础;其次,打破企业各部门的界限,利用信息系统的强大处理工具和网络工具,使各项业务发生点成为会计信息的收集点,并在业务发生的同时通过系统预置的会计参数,自动生成各项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对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控制,避免数据冗余和不完整情况发生,实现以业务为导向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过程。

5.财务共享模式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1 业务流程优化受阻,业务处理标准化难以实现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现依赖于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的优化,通过优化业务流程使得业务处理统一化、标准化。但是,随着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不断加剧,各种业务之间难以有机整合,业务流程优化受阻,这直接会导致财务共享的失败。

5.2 企业集团信息化水平不高,财务共享难以实现

财务共享模式实现的前提是信息及时、高效传递和处理,这必须基于强大的信息化水平。一旦信息化程度无法达到财务共享的要求,不仅会造成数据紊乱,还会直接影响整个数据的传输。信息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实施财务共享,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甚至会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营。

5.3 财务人员职业发展受限,工作积极性下降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缺点之一是财务人员和中间管理人员的流失率大幅提高,财务工作高度细化导致财务人员工作范围过窄,视野受到限制,这使得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受限,进而工作积极性下降。

5.4 解决对策

针对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团在实施财务共享之前,应该提前确定好财务共享的实施范围。集团各公司实现财务共享,这并不意味着集团所有的业务都适合纳入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范畴。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范围应从集团实际出发,根据业务特点进行确定。

集团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集团实行财务共享,不仅对流程是一种优化,更是一种组织结构的变革。这既需要集团内部上下一致支持这项改革的实行,又需要集团做好改革的充分准备,如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了适当的水平。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集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推行。

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同时,要同时为财务人员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绩效激励机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团队稳定性,不断开拓员工的业务视野,做到“吸引人才、培训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

6.结论与建议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集团管控水平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等诸多优点,迎合了企业集团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实施后的缺陷。这就要求集团做出财务共享模式构建这一决策时,应相应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集团内部上下思想统一、合理选定财务共享的范围、实施财务共享的时机等。财务共享服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企业上下一心,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一种结果。

参考文献:

[1]罗声明,孙德刚.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4,14:6566

[2]矫艳,王兆蕊.初次实施财务共享的误区和要点[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2:5354

[3]张瑞君,陈虎,胡耀光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及实践[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1(3):1927

[4]石磊.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难点与对策初探[J].财会月刊,2014,S1:100103

财务共享实施过程范文第5篇

本人所任职的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免公司”)是一家以免税商品销售为主,有税商品为辅,批发零售并举的大型国有专营公司,在全国免税行业内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免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建设中,以市场化的手段持续完善财务共享负责中心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免共享中心实施中发现的客观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财务共享建立之前,中免公司财务部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实现了集团化财务管理的工作目标,建立了财务集团化的管控体系,具体如下:

(一)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中免公司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财务制度,依据制度、依托信息系统,对下属企业的财务工作、财务报表、信用政策、资金、财务人员、重大财务事项等实施体系化的集中管控。

(二)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

中免公司按照国家免税政策对整个免税业务行使统购统销,下属企业的主要业务基本是在与总部之间进行,主要业务已经统一在总部结算。

(三)统一的资金集中管理

中免公司于2011年成功实现集团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已经平稳有效运行5年,所有下属企业按照“核定额度、超额上划”的模式,每月定期手工将账户资金集中上划总部。

(四)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

中免公司已经建立了以用友NC系统为核心的统一的账务处理系统(NC)、财务报表系统(久其)、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久恒星),以这三个平台为支撑实现了全集团一个账本、一套报表、一个资金池,财务共享服务的总体框架已经具备。

综上可以看出,除各企业日常资金支出外,总部已经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集团内各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和集中管控,基本具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功能。

二、中免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现状

中免集团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在全集团各企业部署实施一套新财务软件NC63来推进共享财务建设。共享中心实施内容第一期为网上报销、会计总账、资金系统,其余模块后续实施。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规划设计阶段

1.业务处理表单化。在梳理业务基础上,将中免集团的各类业务设计成了67张单据,包括通用单据和个别单位的特殊业务单据,这些单据涵盖了各级公司全部业务。通过316个收支项目简捷直观地衔接业务与财务,对业务人员来说是单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对财务来说是703个会计科目按照1411个入账规则及其对应的会计凭证。

2.差异化流程设计。考虑到各企业的渠道类型、企业规模等存在差异,进而各企业日常资金支付的类型、范围、烦简程度也各异,因此,在进行系统内容和流程设计时,在梳理和归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企业的情况,尊重各企业的传统习惯,进行差异化设计,不追求各企业间的高度统一,避免高度统一可能带来的各企业操作执行不便。差异化可以按渠道类型为基础来设计,同一渠道内企业的日常支付类型、范围、习惯等具有共性。

3.业务流程信息化。所有单据的业务流程、审批流、入账规则、凭证及单据追踪联查、预算控制、业务协同、往来核销、资金结算、报表生成、系统接口等均通过系统自动控制。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实施部署阶段

1.自有权限+总部权限。制定需要报总部审批的支付权限,权限以下,各企业自行审批;权限以上,总部批准。制定总部权限时,充分考虑各企业实际情况,满足其日常开支便捷支付的需要。

2.预算整合。基于下属企业内部费用预算管控情况各异、总体上较总部为弱的特点,结合财务服务共享建设,要求按照总部做法,将预算控制嵌入进网报系统。具体到各企业内部费用预算在项目上、责任单位上如何制订、分解,充分尊重各企业的传统习惯,只要满足支付的预算管控基本要求,由各企业自行梳理,不追求各企业间的高度统一。

3.积极稳妥、分批实施。按照总体设计、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总部、再下属企业,分析各渠道、各企业的不同情况,分批推广实施。鉴于下属企业中绝大部分规模很小、财务人员很少、日常支付规模和复杂程度不高,网上日常资金支付对其影响不大的特点,采取集中实施的方案。

4.以调整职能和流程为主、尽量减少人员和机构变动。本次财务服务共享建设以调整职能和流程为主,尽量减少下属企业人员和机构变动。下属企业日常资金支付上收总部后,财务人员将会减少一部分日常基础工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预算管控、报表分析等管理工作上来;对个别原有财务人员较多的下属企业,出现人员富余的,由企业自行安排,并根据总部增加共享服务功能后的人员需求,将相应人员调配至总部工作。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取得的初步成效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对中免公司内部管理的流程优化、事前管控、集团化管理、内部监督方面具有重大提升意义。

1.全面优化管理流程,助力中免公司管理提升。实现资金集中系统、报表系统、网报系统、总账系统、预算系统多系统的集成,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追溯性具有提升,逐步实现财务共享对会计业务的全覆盖。财务共享中心建立,所有单据的业务流程、审批流、入账规则、凭证及单据追踪联查、预算控制、业务协同、往来核销、资金结算、报表生成、系统接口等均通过系统自动控制,实现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在数据录入、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提升。

2.全面夯实财务基础,助力管理型财务工作推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为中免公司未来财务、业务、管理向更高目标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共享中心在信息集成化可视化方面、在数据维度的广度、深度提取方面有显著提升,有利于公司向精细化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细化管控标准方向建设和实施。

3.加强了财务数据的集中汇总,提升财务管理质量。财务信息共享中心成立前,中免集团旗下各公司通过设立多级明细科目来核算,使得企业的财务科目异常繁杂,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很不方便,不能满足管理上的有些要求,比如预算的收支项目、支付结算方式、付款限额等信息在科目上就根本无法获取。实施后,通过费用核算以及现金银行等子模块的核算,使得系统内的财务信息完整呈现。

三、影响中免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因素分析

(一)管理观念

成功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最主要的因素是管理创新和管理观念的变革,同时需要工作人员、基层主管和高级管理者强有力的支持。只有处理好组织变革带来的挑战及做好相关财务人员观念的转变,才能保证共享服务中心持续健康发展。中免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置后,原来各分子公司的财务人员必然面临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一部分成为战略财务人员,一部分成为业务财务人员,另一部分成为共享财务人员。国有企业由体制限制,人员调动、分流推进工作缓慢,现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多的体现了“共享”,很少提供“服务”。

(二)管理制度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企业来说是一次财务管理的颠覆性变革,涉及观念改造、流程改造、组织改造、信息系统改造和人员改造。且没有所谓的通用的共享平台软件。而上述所有这些改造,都应已事前建议共享管理制度为前提,中免公司所属企业的部分门店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产生了偏差,之前分子公司尤其是大型企业集权的工作模式,会对财务共享工作的推进产生阻碍,导致集团层面上尚没有一套与财务业务重组匹配的人员分工与职能分离的改革体制。

(三)人员素质

共享中心是按照分散的财务机构、业务处理中心、技术支持下的共享服务的轨迹由低向高演进。随着流程演进,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同理,人才的素质提高,对共享中心建设升级的作用也越重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强度大、机械单一。因此给共享中心的员工提供一个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很不容易,人员的不稳定性和高流动性又将导致组织绩效的降低。

(四)监管力度

共享中心的各项业务,每个环节的实施都离不开“流程”的相应操作。中免共享中心成立之初,建立了完整的流程体系,但在实施中,个别人员观念中欠缺对严格执行流程管理的认识,导致了“有流程,无执行”的结果,流程执行有些随意化。这就需要将内控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嵌入共享系统,建议指标预警机制。如果认识不到共享控制的必要性,企业势必在实施共享中心时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四、改善中免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会发展成为独立的企业或子公司,不但为集团内部客户服务,也为外部客户提供财务服务。这种外向型的财务共享服务也正是 DD 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下一阶段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个目标,需要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即共享中心与成员单位签订服务水平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界定,会计处理的时间约束和质量要求,收费的标准和付款方式等方面。只有双方协议展开合作,并共同遵守协议中规定的各方的协同责任要求,才能保证共享中心的服务水平标准。

(二)建立规范化的财务制度与操作流程

企业建立共享中心,不仅要考虑平台建立,还要研究业务流程是否契合。共享中心的建立实施过程,往往也是会计工作变革的过程。变革的关键是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认识要统一,而最终结果则要以制度的形式来反映和固化。只有在认识统一、制度保障前提下,共享中心才可能运行良好。从财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流程与制度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财务制度与操作流程作为标准,即使进行组织变革和系统整合,在共享中心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较大的问题。

(三)合理设置管理人员

留住人才,除了定期和员工沟通,合理分配任务、轮流换岗、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制度和合理的绩效考核外,还应做到:设定基层管理岗位,进行必要的人员轮换;基于财务业务特性划分职业层次,形成基于业务发展的通道;同岗设定经验级别,待遇差异化;量身定制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培训基层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通过激发员工自我管理与自我成长意识,培养员工建立商业触觉,充分和集团经营业务单元甚至供应商上下游客户合作,逐步提升共享中心员工的专业素质。

(四)采取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措施

实施共享中心的目的之一在于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具体可根据其预先确定的战略将其作为重点对相应的流程措施加以规范。鉴于目前信息系统内控工作不是很完善,应当高度重视共享中心下内部控制的设置,将控制活动和控制规则融入共享中心的构建中,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实现对违反控制规则行为的自动防范和监控。

五、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获得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的青睐,也获得了中国企业的认可和推崇。优秀的理念需要实践和分享,宝贵的经验更需要传承和发扬,鉴于此,本文以中免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例,对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发展,特点,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带来的效益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介绍;通过对中免集团实施财务共享后所带来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建议,帮助大型企业的管理者和业务执行者了解共享服务,更清晰地认识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为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