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牌管理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1年1月,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年会上,梁启春获得了“年度行业成就奖”。此时的他正在老家为母亲奔丧尽孝,无法到现场领奖。这位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虽然感到有些遗瞎,但浸公关行业20年的他坦言,能够在这个公关口碑日渐式微的时代,获得业内同仁的掌声,自己深受鼓舞。
梁启春的经历并不复杂,在两份国际公关公司职业后,2007年,他作为没有任何背景的空降兵出任TCL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4年多来,他负责策划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品牌活动,不仅赢得了内部的认可,也获得了业界的一系列荣誉。在梁启春看来,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是大势所趋,而品牌管理能够让企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运转起来,为企业创造价值。
没有背景的空降兵
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梁启春获美国城市大学/中加工商学院MBA学位。历任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任助理、美国福莱公关公司客户总监、美国安可顾问公司副总裁、TCL集团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在20年的职业生涯中,梁启春只换过3次工作。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但梁启春认为:“跳槽成本很大,除非遇到真正让自己心动的机会,能在岗位上稳定几年,并进行相关领域的经验积累和价值提升,才是稳妥之举。”
职业生涯中,令梁启春最感骄傲的是2007年加入TCL。这次职业转变,从乙方到甲方,从熟悉安逸的外企环境,一步跨到一个同时具备国企和民企特质的多元化股份制企业。这次近乎180度的转变,让梁启春产生了很大的落差。刚加入时,正是TCL为国际并购重组而连续亏损两年之境,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空降兵,他担当起品牌总管的角色,“挑战之大超乎想象。”他回忆道。
梁启春说,过去4年中每天如履薄冰。他不仅在一个动荡的环境中存活下来,所率领的品牌团队还赢得了内部的广泛认同。去年,梁启春获得TCL内部最高的荣誉“董事长特别奖”,另外3位都是“最能打粮食”的产业负责人。在全球各地的500名经理人面前,他从董事长李东生手中接过奖杯,心情激动。因为这是在TCL成立30年以来,第一次把这个奖送给一个“花着大家钱的职能部门,一个成本中心”。“在一个以制造业和销售挂帅的企业体系中,没有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恐怕是没有机会的。”梁启春如此感慨。
在获得企业内部成就的同时,梁启春也得到了外界的认可。2008年,因发起并负责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而进行的爱心运动场项目,梁启春被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评为“杰出品牌经理人”;次年,被《南方企业家》杂志评为“最受企业家信赖的营销经理人”;2010年其负责的亚运会项目被《营销与市场》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企业营销案例”之一;今年初,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为其颁发了“年度行业成就奖”。
每天都面临新课题
在过去两年,梁启春领军TCL的亚运赞助和推广工作,包括亚运VIK产品推广、亚运之路海外路演、亚运火炬广告、亚运3D拍摄等。这些工作不仅履行了TCL作为广东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且提升了品牌形象,赞助本身取得了4倍的品牌收益。
在赤壁项目,也就是TCL亚运体验馆工作中,亚组委为各赞助商圈定的展示区域在天河体育中心的安保线以内,普通市民难以入内,这个方案梁启春一开始就没有接受。他通过与亚组委庆典部的密切合作,几经周折,把主题体验馆最后设定在天河对面的宏城广场,占地2000多平米。为保密起见,他给项目起了代号“赤壁”,意味着在天河的亚运总决战。亚运开幕前夕,当揭幕主题馆时,所有赞助商和媒体都赞叹不已。
TCL作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历来非常透明,是个经常被媒体炒作的话题公司,特别是过去IO年来,从巅峰到谷底,实行系列重组转型,引起了不少更迭动荡。电子产业也是出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彩电从CRT到LCD到LED背光,从互联网电视到3D到智能电视,手机从2G到3G到智能互联网手机到平板,技术推陈出新。在梁启春看来,所有这一切都为品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如何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漩涡中脱颖而出,如何在速度和效益上求得突破,如何强化消费者体验,企业和品牌每天都面临新的课题。”梁启春说。
围绕打造创新能力的TCL品牌战略,自2007年7月以来,已经初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据梁启春介绍,“三力一系统”(“三力”指的是设计力,品质力和营销力,“一系统”指的是消费者洞察系统)中的消费者洞察系统日益深入入心,原来相对薄弱的设计力和品质力得到明显提升,而优势尽失的营销力在经历各种反思之后,将逐步得到加强。他认为,品牌管理在变化管理中要承担牵引和助力作用,要在企业变革当中承担中轴作用。企业的价值观要保持恒定,创新理念要落地到每一个链条,需要系统的力量。
企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TCL董事长李东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TCL集团经历了国际化的历炼,有所得,也有所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深刻的体会之一就是,打造自主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获取长远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
梁启春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中国正在尽快完成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大国的转变。在国际并购上,梁启春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讲,通过并购获取一个国际成熟品牌,是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定位区隔,实现洋为中用,优势互补。“特别是把洋奶牛牵进自己的栏里之后,要界定好挤奶与持续投入的关系。在海外推广自主品牌,重要的是不要稳坐中军帐,而指望决胜于千里之外。”梁启春说,一定学会跟当地经销商和合作伙伴捆绑,特别是制定当地推广策略和谈判投放资源方面。
“作为品牌经理人,我是责无旁贷的。”梁启春说,中国品牌本来基础薄弱,在国际化过程当中,往往处于竞争劣势,而成为二等品牌。梁启春认为,中国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抱定打持久战的决心,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在发展自主品牌中,要摘取挂在低处的葡萄,不要舍近求远。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广大的新兴市场具有蓬勃生机和相对低成本,应该加大投入,争取在局部乃至区域市场取得突破。
关键词:顾客价值;顾客让渡价值;企业;品牌竞争力
随着选择的增加,消费者变得更为挑剔,他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顾客是理性的,在面临众多企业产品的同时,他们是价值最大化的追求者。只有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竞争力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关键之一在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构建品牌竞争力”愈来愈成为不少企业的战略选择。本文试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出发,对市场环境中顾客价值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品牌影响效果模型,探讨企业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当中,制定经营策略,提高品牌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品牌竞争力思路。
一、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一切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以消费为唯一目的的。企业作为一个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只有当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顾客所看重的价值时,顾客才会消费这种产品或服务,这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这是一个组织在市场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顾客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看重的不是价格,而是用顾客让渡价值的大小衡量其对自己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企业应致力于顾客服务和顾客满意,力争比对手提供更多顾客让渡价值,以期在竞争中取胜。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所谓顾客总价值指顾客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在评估、获得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引起的预计费用,它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等(见图1)。由于顾客在选择产品时,总希望把有关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精力和体力等降到最低限度,而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从而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顾客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会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价值最高、成本最低,即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
因此,企业为在竞争中保有优势,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在制定各项营销策略时,要综合考虑顾客总价值和顾客总成本的各项影响因素,向顾客提供相较于竞争对手具有更高的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进而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品牌竞争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营销环境,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固然重要,但这只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取胜的关键是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
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或领先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该品牌产品具有良好的内在的产品功能要素(如用途、品质等),外在的企业和产品的形象要素(如图案、色调、包装、广告等)以及在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要素(如对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感受、态度、体验等)的基础上,引起消费者良好的品牌联想进而促进其购买行为。品牌竞争力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在长期的品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并整合企业品牌管理中各项技能而形成,深深地扎根于企业之中,作用长久,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简言之,品牌竞争力是某品牌较同类产品市场影响力大、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生命周期长的深层次原因。
三、企业顾客价值与其品牌竞争力的关系
通过企业顾客价值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价值创造系统,通过系统的有效运行,不断创造和提升产品价值、用户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价值是品牌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的唯一正确定义就是创造顾客,只有满足消费者的种种欲望和需求,社会才会把创造财富的资源交给企业。顾客价值是形成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
品牌竞争力是实现顾客价值的平台。将顾客的需求转变为顾客价值离不开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从企业与社会构成的系统视角来研究品牌竞争力,有助于克服仅着眼于单纯的企业视角的局限性。一方面,品牌竞争力就是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大的顾客价值,顾客通过价值感知最终决定品牌竞争力的大小;另一方面,企业又是一个顾客价值创造系统,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价值链以及独特的价值主张、在市场上所选择的特殊定位等都将影响企业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并通过顾客价值最终影响其品牌竞争力。因此,顾客价值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本质,而品牌竞争力是实现顾客价值的平台。
品牌竞争力是创造新顾客价值的基础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储备状况和强弱决定其创造新顾客价值的广度与深度,从而决定其管理水平和效益。由于核心能力的不可交易、不可仿制等特性,当企业在创造了一个潜在的顾客消费群体或者新兴市场后,可以给试图争夺顾客群体的竞争对手制造不易进入的市场壁垒,特别是品牌竞争力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特性,可以不断增加企业的专业性资产、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知识,以保证新产品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新顾客价值的创造是基于企业品牌能力之上的。
四、品牌影响效果模型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品牌影响效果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品牌竞争力的实质。因此,弄清品牌作用机理过程对于品牌竞争力的评估是有裨益的。品牌是对企业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种无形资产,但是,品牌之所以对企业有价值,从本质上看是因为它对消费者有价值。对顾客来说,品牌的基本功能体现在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解释、加工、整理和存储有关产品及品牌的信息,简化购买决策;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增强购买信心;个性鲜明、独特的品牌可以使顾客获得超出产品功能之外的社会和心理利益。
简言之,与无品牌的产品相比,品牌产品可以提供给消费者超出产品实体功能的价值。实质上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是一个搜集信息和比较选择的过程。在具有明确需求的前提下,消费者会主动地调用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和搜集新的信息,在一定的产品范围内比较不同产品的优劣,从中进行选择。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使消费者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有益于企业的变化。如果企业的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良好的感知质量和声誉,而且与其他竞争品牌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那么,企业的品牌就容易引起顾客的关注,让他们产生兴趣和好感,进而在购买时作为优先选择的对象,使用以后由于有较高的满意度而导致重复购买行为。笔者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品牌影响效果模型(见图2)。
品牌竞争力是指品牌给企业带来的未来增量收益的能力,它根源于顾客未来的购买意向和购买行为,而顾客的购买意向和购买行为依赖于企业以往的品牌营销努力对顾客价值优势的影响,所以品牌的顾客价值优势是品牌竞争力对企业带来稳定收益的基础。就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品牌营销,造成顾客认知上的差异,有利于建立差别化优势;利用品牌可以维系与顾客的联系,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加深顾客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向顾客提供超出产品实体功能的价值,培养品牌的顾客价值优势,增加顾客购买的可能性,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未来收益的来源。同时,出色的品牌允许企业索取溢价,最终获得超额利润。此类品牌可以认为享有基于顾客的品牌权益。
将基于顾客的品牌权益界定为由于顾客头脑中已有品牌知识而导致的顾客对品牌营销反应的差别化效应,包括3层含义:第一,品牌权益来自于顾客的差别化反应。如果不存在顾客反应方面的差异,品牌产品就与无品牌产品没有什么区别。第二,顾客反应方面的差别是顾客已有的品牌知识发挥作用的结果,品牌的作用根本上取决于顾客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品牌知识。第三,顾客的反应体现在与品牌营销有关的感知、偏好和行为等方面。顾客的品牌知识是靠企业以往长期的营销努力积累起来的,是建立品牌权益的关键。品牌知识包含两类要素,即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前者表示熟悉程度,后者反映顾客的态度。理想的情况是,品牌在顾客头脑中具有强烈的、正面的和独特的联想。顾客对品牌会有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购买意愿,在顾客的购买选择中居于有利地位。
从基于顾客的品牌权益内涵出发,品牌的顾客价值优势导致的品牌忠诚是品牌权益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品牌竞争力的基础,是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和为企业创造财务价值的前提条件。它是一个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概念,既反映企业过去营销努力的积淀,同时又预示着品牌的未来收益能力,品牌竞争力的评估不应该脱离这个基础。品牌的顾客价值优势、顾客的品牌忠诚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如图3所示。
简言之,从品牌作用机理看,品牌是通过对顾客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发生作用。品牌竞争力是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根源于品牌的顾客价值优势,品牌竞争力强弱的表现形式是顾客的品牌忠诚;品牌竞争力的强弱又会对顾客的品牌忠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们二者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因此,品牌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以品牌的顾客价值优势为基础。
参考文献:
1、戚牧.从顾客让渡价值谈高校竞争力[J].科教文汇,2006(8).
【关键词】价值观;品牌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65-01
一、对接责任和需求,创新品牌服务
“责任”是国网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一,勇挑重担、尽职尽责是应有的工作态度。作为国家特高压电网中“两纵两横”的重要承接地、全省“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和服务全市310余万客户,潍坊电网和公司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客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能源保障。忠实履行企业责任,满足客户和社会的需求,都需要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而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必须依靠品牌的力量,在履行责任上推行价值观管理,引导员工恪守诚信,奉献社会;在满足需求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推行需求导向型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实现由“业务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基于责任和需求的对接,公司总结多年工作实践,提出打造“善小・阳光100”服务品牌和“善小・潍电义工”公益品牌,为客户和社会提供品牌服务。
二、打造“阳光100”品牌,真诚服务客户
公司“阳光100”品牌从2008年开始建设,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公司把“诚信”、“责任”价值观要素和“善小”理念融入供电服务当中,不断延伸和丰富品牌内涵,打造“善小・阳光100”品牌,寓意从客户关心的点滴小事做起,以百分百的热情,百分百的敬业,百分百的高效,为客户提供品牌服务,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践行“创新”理念,在市、县公司营销窗口单位推广建设“善小・阳光100”工作室,以此为平台解决营销服务问题。真情服务民生,打造“便民服务直通车”,建成集营销业务受理和抢修服务于一体的刘家园等4个城区供电服务所,构建起“30分钟抢修服务圈”,业务办理“一柜通”达到100%。用心服务客户,创新客户用电“省”模式,开展客户电费账单分析,编制《安全用电细算账》小册子,指导客户合理用电,降低不必要的电费支出320余万元。
三、打造“潍电义工”品牌,倾情奉献社会
“潍电义工”是公司2008年成立的群众性志愿服务组织,现有会员1283人,活动范围覆盖潍坊全域。近年来,公司用“责任”“奉献”等国网核心价值观内核和“善小”理念引领“善小・潍电义工”公益品牌建设,倡树“温暖他人、快乐自己”,彰显了责任央企形象,提升了全员道德素养。健全市县一体化“潍电义工”组织网络,建设信息网络和电子档案,开发志愿服务专题网站,提升“潍电义工”品牌行动力和影响力。创立并规范运行“善小”超市和义卖平台,打造公司助力公益事业良性循环机制。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善小・圆梦”结对助学、安全用电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善小”图书室、爱心食堂等系列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潍电义工”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潍坊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四、开展主题传播,提升品牌价值
传播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径。公司注重价值输出,加强向地方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汇报沟通,特高压工程纳入2015年全市“十大重点工程”之首,并写入全市“两会”报告。完善市县一体化品牌建设工作体系,强化高端策划,全面加强公司核心业务、重大履责实践的社会表达,增强立体宣传整体合力。根据客户需求开展传播,主动加大对外新闻工作力度,将迎峰度夏度冬、电价调整、重大活动保电等工作及时对外,增强了社会公信力和价值认同。讲好国网故事,深化典型传播,开展劳模集中宣传活动,举办先模表彰宣讲会,大力宣传公司一线职工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发挥先模人物在品牌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全员传播,树立“人人是窗口、个个展形象”的全员品牌意识,营销服务人员主动征求客户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共铸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基于一种教育价值的选择。教育价值是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价值选择是教育者教育哲学观的体现。因此,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行为都是这所学校校长和教师教育哲学观和教育价值选择的直接体现。而一所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一定是科学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管理规律的。中关村一小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体现了对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的不懈追求。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中
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原点,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思考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简单地说就是办学者思考“为什么办学”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因为每个国家都有教育的方针和目标,办学者依据这一目标要求去办学就可以了。但实践中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由于每所学校所处的地域和社区不同,师资和文化不同,生源和家长需求不同等,尤其是办学者的教育价值观不同,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的表述。即使有的学校在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上有着相似的表述,由于办学者内在的教育价值选择不同,也会体现在育人目标实践表现的差异上。如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些学校能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注重学生人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的育人目标;也有一些学校为了暂时的教育利益,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片面追求分数,形成了以应试为目的的育人目标。实践证明,教育者的教育价值选择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
中关村一小“做最好的我”的育人目标体现了学校校长和教师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他们认识到,“人”的发展是建立在自身的不断认识、学习和不断修正的基础上的,需要不断积累和体悟,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因此学校提出“自主发展,主动适应,自我超越”的办学理念,强调要科学规划每一个个体和群体的发展需求,使学校成为帮助每一个个体与群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他们提炼出“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观,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以上认知以显性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好地激发每一个人发展的力量,强调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自主成长潜能,追求生命个体的多元价值。实践中,他们延伸出“做最好的我”的行动理念,即人人都有想法——乐于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勇于追求;人人都能创造——勇于实践自己的独特想法,积极创新;人人都会成功——勇于成就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成功。中关村一小“做最好的我”的价值选择和育人目标之所以科学,是基于他们对人的发展规律的尊重,基于对人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深刻的实践认识和理论研究。正因如此,中关村一小的办学品牌才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中
如果说育人目标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那么,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就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价值选择依然是决定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学校中育人模式最主要的体现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课程是学校为育人目标服务的主要产品,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办学者对育人目标的期待。课堂教学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和课堂教学是学校中最直接的育人环节,是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教育价值选择的最直接体现。只要我们看看学校,观摩一下学校的课堂教学就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价值选择。
中关村一小提出的“做最好的我”既是教育价值观和办学目标的表述,也是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这样的目标最终是要靠学校高质量的育人模式实现的。中关村一小高质量的育人模式是通过“温暖、朴素、灵动”为核心的自主课堂和“丰富、体验、研究”为核心的自主课程实现的。中关村一小的课程设置打破了课堂、校园、学科等界限,形成了基于学生发现、基于校内外资源的课程体系。他们把这种课程体系定义为“自主课程”。在校本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构建了校本课程的“特区”模式,形成了“三个结合”、“四大门类”、“五个板块”、“六个完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动态、开放与多元,既关注学生的需求,也关注社会的需求,既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又充分挖掘社区的资源;在课程形式上,强调个性化的组合,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既有学生的自主选择,又有教师的恰当引导;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整体性与过程性的统一。基于此,学校逐步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与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开设的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总量已经达到63门,课程内容涉及科技、艺术、体育、心理等多个领域。“选择”给学生提供了公共生活空间。
好的课程设置需要好的课堂教学实现。在中关村一小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毫无顾虑地和老师交流、和伙伴研讨,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提供帮助的,伙伴是分享智慧的。他们说,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课堂一定是朴素的,朴素的课堂首先是基于学生起点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思考点,并且就地取材,去发现问题的本质,探寻问题的解决。能够激发学生心有灵犀、豁然开朗的课堂还应当是灵动的,没有众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随着孩子激越的思维而跳动,甚至飞跃,因为创新性的思维正是这样产生的。“温暖、朴素、灵动”共同构成了中关村一小自主课堂的突出特点。
不论是自主课堂的教学体系,还是自主课程的课程体系,带给学生的都是一种真实的、学术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体验,都是一种基于个体发展需求的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实践。这种实践背后就是中关村一小人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中
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也是基于管理者对教育价值的选择与判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就会选择尊重与激励,形成民主管理的管理行为。中关村一小的管理者正是在这种认识中,选择了“大道至简”的理念,不断追求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这种“大道至简”的管理理念源于“尊重生命的个体感受,为渴望进步的生命提供支撑与庇护”,源于“为生命的成长与成熟提供激励与保障,为生命激情的挥洒提供平台与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浸润与深化“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发个体与群体的自主发展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尊重、沟通和激励的管理文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管理;融合
世界上百年长盛不衰的所有企业的发展都证明:企业文化是企业基业长青最重要的遗传基因,是企业历经风雨饱受沧桑而屹立不到的秘密武器。几乎所有的长寿企业都遵循以顾客为核心的第一排序的企业价值观,而正是企业品牌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反映这些企业的先进管理思路和对顾客的价值承诺,更为具体借鉴意义的是这些优秀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小型企业发展起来的,它们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的思想对于我国处于市场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极好的成长路径探索。
一、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现状
虽然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发展不景气,但是中国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获得较好的发展际遇,中小企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过总体发展相对历史而言是获得了长足进展。相关先进管理理论被有效引进和实践运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增长与发展。品牌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领域也获得充足运用和较可程度认可,但其管理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一)曲解本质,认识不足
虽然品牌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引进多年,有的企业甚至进行专题学习和培训,但实际现象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品牌内涵与企业文化本质。认为多做广告来提高知名度、加大终端推广力度和产品展示等就是有效的品牌管理;认为制定企业宣传口号、印制宣传标语、多开展文艺活动就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正由于中小企业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基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塑造企业竞争优势力度远远不够。
(二)经营理念落后,品牌管理缺乏核心价值观。
由于片面理解企业文化,企业行为和企业口号严重脱离,致使“号不符实”。偷工减料、制假售假、质量和价格欺诈等缺失诚信商业道德的经营行为诸见媒体报道,员工在此情况下,更是加大对企业所谓的“企业文化”失望感。若再由此引致市场萎缩,企业降低员工待遇,更是直接抑制员工工作积极性。而品牌的实质是对顾客的价值承诺,而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企业肯定不能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企业自然而然没有竞争力,也失去发展的灵魂和方向。
(三)重短期,轻长远,缺乏战略意识
由于中小企业所处市场位置和内外部环境影响,经营者重心是企业生存,因此,多数是以经验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管理等理念经营企业。而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产生直接影响。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的企业经营理念是客观现实,但经营者不能因此不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否则最终将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有限,这是违背经营者意愿和企业成长规律的,也不是市场经济发展所期望的。
(四)重视不足,组织机构协同乏力
很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管理工作的割裂,甚至对立。在企业核心价值链的最关键环节——市场营销系统,将企业文化建设简单理解成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对企业文化以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存在误区,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实际效用,影响正常营销工作。正因为两部门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工作难以协同。实际上,企业文化建设是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一项系统工程,品牌管理同样是个长期的、科学的过程,两者的管理融合恰恰需要组织部门工作高度协同。
二、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融合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制度作风、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功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大量成功企业的事实证明,先进的企业文化给企业注入强大生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头,成为企业品牌管理的精神驱动器和推动经营业绩增长的战略武器。具体来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驱动下的品牌管理效应体现为:首先,两者都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企业口碑;第二,在企业核心价值观指引下,能够有效规范企业营销行为,规范品牌管理,彰显品牌价值,促进品牌可持续性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到品牌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实施全过程,则可丰富品牌管理活动的形式和提升品牌管理内涵;第四,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在一线市场提高工作质量,赢得客户认可和提高满意度、消费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下的品牌管理能够创造企业独特竞争优势和不可模仿性,对企业的品牌竞争优势和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实效价值。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价值观念一致,内涵融合,品牌管理则拥有强力保障,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落地生根,两者拥有一致的发展方向和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融合思路及路径
中小企业在现实经营管理现状下,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相对落后,品牌力薄弱是中小企业客观存在的核心问题。事实证明,企业品牌力强大和成功营销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协同发展。虽然,中小企业难以有大型企业的发展资源和实施条件,但品牌管理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重要领域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核心途径,经营者则更应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到品牌管理过程中,使二者成为一个可操作的管理运行系统。
(一)理念吻合,彰显企业核心价值观
品牌价值观必须与企业文化理念吻合一致,方能形成自身特色和塑造企业管理优势。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中,核心是企业价值观。而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企业使命为出发点、以企业价值观为宗旨、以企业精神为动力、以企业伦理规范行为、以经营理念为行动方针,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在品牌管理领域的落地和价值创造。在中小企业面临各种发展困境情况下,员工是最宝贵资源,以企业核心 价值观指明企业发展方向和员工成长方向与奋斗目标,描绘出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愿景,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品牌体现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品牌管理过程中,执行者才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在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服务、市场研发等方面作出及时响应,真正实现顾客价值,真实地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从而能向一流企业那样把品牌做大、做强、做久。
(二)管理融合,协同执行
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理念驱动下,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管理双方形成及时良性的融合和协同,这种融合可从三个层次协同:在核心价值观层,企业文化建设主旨与品牌内涵融合;在制度形式层,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与品牌策略相融合;在执行层,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安排与品牌管理全过程相融合。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将对品牌管理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应制定与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相吻合的品牌管理制度,规范品牌管理行为,如品牌宣传口号和推广活动是否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理念。
(三)统一领导,高效推动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文化管理机构,实际上企业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然后安排某部门人员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组织与实施者。但正因此典型特征,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可直接从管理核心切入,由企业主和管理团队引领和言传身教,紧扣企业核心价值观,从组织到个人全面落实和推动,提升品牌价值,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品牌管理能力的提升发挥持续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管理水平落后、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淡薄,中小企业经营业主要进一步增强使命责任感和发展危机感,充分认识到实施品牌管理能驱动企业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要增强品牌战略意识,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品牌管理的各个环节,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融合到品牌塑造的全过程,使企业品牌能真正体现企业的价值理念,提升品牌力,最终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创造自身竞争优势,占具一定市场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打造企业文化品牌?促进业务有效发展[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