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教学的特征

现代教学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教学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教学的特征

现代教学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现代教育技术;技术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77-01

1 思维方式变革与语料库语言研究技术

语言与思维的天然的密切关系,使得人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改造世界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笼罩之中的,而这种思维方式又是以语言研究教育技术的变革而阶段性地进步的。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探索源远流长,教育首先“到场”,自然先入为“主”,而技术作为近代哲学觉醒的产物必是后来为“客”。因此,人们普遍把技术看作是独立于教育之外的客观存在,教育技术就是“教育”和“技术”两个实体之间的作用结果。

现代研究一般认为语料库指存放在计算机里的大量原始语料文本或经过加工后带有语言学信息标注的文本,它是一个庞大的语言素材的集合体,主要用于观察、分析和研究目的语的各种特征。杨惠中先生又进一步指出指出,“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从其本质上讲,语料库实际上是通过对自然语言运用的随机抽样,以一定大小的语言样本代表某一研究中所确定的语言运用总体”(杨惠中2002:33)。

从语料库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发现语料库语言研究技术的进步,与语言研究思维的变革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是以研究者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前提的。

2 语料库语言学的现代教育技术性本质特征

有了上述语料库的定义,语料库语言学的概念不难理解,卫乃兴认为它本质上是采用一种自下而上( bottom-up method) 的基本研究方法。下,即来自真实语言使用的数据;上,即语言学理论抽象。简言之,一切问题探索都始于数据的观察和处理,体现为提取(extraction)―观察(observation)―概括(generalization)―解释(interpretation) 这样的研究过程。

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分阶段演示运用语料库学习词汇的方法,可以涵盖词汇意义、词语搭配、词汇纠错、纠正单词涉及的句子结构错误等多个学习领域,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提供免费在线语料库工具和资源,可以这样说,用语料库学习词汇的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很大帮助。这样功能强大而又有别于传统语言学习方式的技术性学习方法,使得许多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掌握。

这些语言研究领域的涉及,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以语料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语料库语言学的上述技术性特征,使得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语言研究成果,通过对语言教学汇中教与学过程及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下,自主创新性的语言教学策略以给学习者提供个人空间、选择机会、展示舞台为操作原则,力求发挥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预期性和参与性。

3 教育技术与语言研究联系日益紧密

语料库语言学带来的教育技术变革,集中体现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词汇语法的语言描述方法对教学语法(pedagogical grammar)的影响,另一个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例如有研究以语料分析为基础,考察目标动词的句法结构和搭配成分特点,从而对这些动词所凸显的事件元素的共性做出总结和归纳。

具体而言,研究者首先从语料库提取有关语言现象的数据,凭借工具自动或半自动地处理原始数据,获得必要的量化数据分布信息;然后对数据的总体特征和趋势进行观察和描述;在进一步检查具体语言形式的环境信息、意义和功能特征之后,对研究对象作出适当的概括和解释。

其基于频数的研究(frequency-based study)或者说概率驱动的研究(probability-driven study) 的特征,本身就要求统计软件开发、电脑硬件升级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行。

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技术,它的核心日益显现为教育教学系统的构造技术。它对应的典型的语言研究实物是语言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语言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虽然不是语言教育实践的全部,但却位于其核心地位。二者是我们理解语言教育的通常范式。而这两个系统都是典型的人为设计的信息系统,它们规定了语言信息如何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信息媒体之间流动和处理。教育者试图通过它们与学习者自身成长的系统以及其它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来实现语言教育目的。

当然,语言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引导人们探究语言教育设计的可能性空间,也就是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所拥有的语言教育干预手段的选择空间,语料库语言学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现代教学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美术特长教学 实践经验 整合 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正深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高中美术特长专业课的训练,多数学生在毫无美术基础又迫于文化课不理想的情况下选择学美术考大学的途径,只有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在高中阶段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美术基本知识。我校从高一就开设了“艺文并重模式”的美术特长班,笔者将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引进特长教学中,优化了美术课堂教学,下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长教学课程整合的认识和理解

从现代信息技术特点、美术的学科特点、高中美术特长教学的目的和现状分析出发,寻求支撑的理论依据和整合点。

1.信息技术的特点。

(1)资源的丰富;(2)表现的多样性;(3)交流的互动性;(4)时间的高效性;(5)效果的预见性;(6)学习的主动性。

2.高中美术课程的特点。

(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理解美术文化,提高人文素养;(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展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3.高中美术特长教学的目的和现状分析。

高中美术特长教学的目的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一定量的专业技能培养,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深入地、扎实地掌握艺术造型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为学生升入高等艺术院校继续深造和从事一般美术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美术特长教学现状分析:美术专业理论课讲授得枯燥乏味,许多抽象概念知识点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美术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习被动和机械化;学生的审美素养停滞不前,眼界狭小,很少接触到各种“百花齐放”风格的作品和作画方法。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特长教学整合的具体运用

高中美术特长教学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直观教学,具备其他学科的一般流程和环节,合理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到美术特长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项课程中,发挥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直观,改善了美术理论知识课。

给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是进行临摹和写生练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课程,学生很难独立思考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画面,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找出理论知识与直观形象结合中的转换途径,达到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绘画表现能力的目的。

以静物写生构图原理的传授为例,先把要讲授表达的静物内容在3DMAX中进行建模,制作出衬布的形状、大小和贴上不同的颜色或贴图,然后通过灯光配置和摄影机的摆放,形成一个课堂静物写生教学的三维空间,给学生一个由理论到真实环境相结合理解的切入方式。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程跟踪学生考试情况,完善和升华美术考试过程。

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美术作品的作画过程往往是一幅美术作品成败的关键,美术专业训练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规范学生的作画步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录像,全程拍摄记录下部分学生考试的过程,将从学生起稿构图的第一步到最终修改完成的过程拍摄下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每次考试的录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写生作品的讲评方式。

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讲评,是特长班教学中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可以用相机拍摄下学生每次的美术作业,在电脑上给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将拍摄下的作业照片标上姓名,完成日期并存进档案里;找出与学习内容相同的各种类型的美术范本入电脑,放进另一个文件包里,并以不同风格和表现特点命名。例如,在进行了一次静物素描写生考试后,我发现许多学生的作业都出现了“灰”的问题,我运用软件photoshop打开了一张美术作业,选择了菜单[图像]|[调整]命令中的[曲线]功能对画面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强了画面的对比度,顿时整个画面效果与先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运用直观快速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灰”这个问题的认识。通过作品显示比较,获得难点问题的解决途径。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特长教学整合的反思

在信息技术和美术教育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

1.整合应将信息技术看做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在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哪类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强化学习效果,哪些地方并不适合用,也不要勉强套用,像高中的特长教学老师的很多现场动手示范是任何信息媒体都取代不了的。

2.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美术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图形软件等,并对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更深更全更透的掌握,要尝试运用更新的教学理念、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更好地结合,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3.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变传统老师讲、学生练的单一形式为信息学习的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有些学生极易在信息海洋里迷茫,或者沉迷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转移注意力,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因此,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强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4.尚待解决的问题。

整合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师生在网络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现代教学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模式

当代教育体系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将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创建现代物理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以教师使用课件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它既可以动态显现物理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也可以重新组织情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根据目前全国大多数中学的条件,这种模式是在中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模式。我认为,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应该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组成。

一、 创设教学情景

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种媒体手段,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时代气息的情景,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且有利于学生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具有设疑激趣特征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因此要深入挖掘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种媒体手段所具有的深化问题情景的表现手法,多视角地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创设可供引发思维的探索问题的情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指导、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来进行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科学猜想,以整理出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思路。此环节中,所选用的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应有利于有效地实现本环节的目标任务。所创设的问题情景应既符合认知对象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同时也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心理亢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求知欲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能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创造了条件。对探索思路讨论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二、 引导科学探究

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多种媒体信息的展示、计算机的网上搜索、教师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实物展示等手段,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去发挥探究过程的学生主体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去贯彻重过程和重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理念。此环节中,所创设的自主探索研究的物理情景,应有利于探究过程中的引导观察与操作,使之在探索中能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理解,进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建立合理正确的物理表象,使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观念、科学品质,体会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 概念合理建构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高超的编辑和再现功能,依据研究对象所具有的主要特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对相关媒体信息进行微观过程宏观化、宏观场景微缩化、瞬间过程定格化等处理,创设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的、有利于概念建构的良好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对感知的物理现象,通过科学的归纳、演绎,比较,抽象等思维方式,形成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此环节中,所选用的媒体手段应能为概念建构创设具有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的学习情景,且所创设的有利于概念建构的学习情景,应具有进一步深化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所获得的内心体验的特征。此外,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自然观。

四、 知识应用拓展

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高超编辑能力,以及其他媒体表现手法所具有的直观性、可操作性等特征,在创设好应用知识于实践的情景的前提下,通过对应用对象结构的合理解刨与展示,以及对应用对象的仿真模拟,为进一步巩固、深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供支撑。此外,还应努力创设好将知识应用于新情景的学习情景,使之借助于新问题情景的刺激,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并经历设计、制作等实践活动,在创新知识的学习情景中引起其认知结构的扩展与创新。此环节中,所选用的创设情景的媒体手段,应体现出多样性、实用性、现代性等特征。此外,所选用的创设情景的情景素材,也应具有实用、现代、开放等特征。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

五、 反馈测试评价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种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可控性、智能性、交互性等特性,创设好有利于学生选择学习方向的智能导向情景,以及有利于学生判断自己学习行为的智能检测情景,使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与评价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而培养形式在面对较为复杂的学习情景时具有较强的自我矫正能力。此环节中,所创设的导向性、检测性学习情景,应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及时总结自己的探究行为,进而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并将它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也能有效的掌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与技能。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物理演示型教学模式,其最大的优点是能使师生在单位时间内,传送和接受更多的物理知识信息,不仅容易被教师掌握,也容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的口头表达和现代教育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加大教学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强调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种媒体手段,来促进物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从而带动物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促进物理教学过程信息交流的多元化,最终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教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景志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教学的特征范文第4篇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

当今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教育而言,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新式教学的平台,信息技术也“从技术上升为文化”。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日益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呆板的状况。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就是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使“教”与“学”趋于一致。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为在学科教学中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等创造性的途径。

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的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平台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历史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1)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2)具有检索方便的特点,在快速搜索信息上大大胜于其他方式。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文献检索,速度快、效率高。(3)具有合成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够大大发挥其整体的优效性。(4)具有虚拟情境的特点,可以模拟出需要的情景以便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大大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5)具有智能化的特点,直接适应学生的具体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通过人机互动,随时调整教学的进程。(6)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人机对话的功能加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7)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8)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适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9)具有延伸性的特点,可以选择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还能够把课堂的学习扩展到课外的学习。

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如此多的优点,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才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而网上资源异常的庞杂,常常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这也要求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选取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资源,体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个重点。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要求:“以广泛应用为前提,以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也是这样,如在英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就专门提到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要求提供给学生机会使之发展运用信息传播技术的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和完成作业,如,对资料进行选择、综合和判断,提高作业的质量,通过电子媒体交换和共享资料,检查、修改和评价作业等。

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资源整合是由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和基本特征决定的

历史知识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认真研究传授历史知识的具体特征,这是历史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历史知识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和因果联系性。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是历史知识一个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即它的不可重复性。历史过程发生以后便是时过境迁,但历史学习者又必须尽量全面地去认识它,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困难问题。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包括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文字记载、照片以及实录性的音像材料),史料成为了解过去的媒介,重证据是学习历史的一个最基本的意识。网络资源的繁杂,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信息供学生学习使用,并引导学生去收集处理网络资源。

历史知识的具体性特征是指历史知识包含生动、具体的内容,历史过程通过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而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又包含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条件等要素,历史人物同样也被赋予了具体的时代特征,具体性特征包括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它是一个包含复杂关系,具有丰富形态和情感变化的有机整体。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的、可操作的平台,既不会被难度过高的材料难道,又不会因材料的浅显而失去兴趣,努力让学生参与到针对具体材料进行的生动的、兴趣盎然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地接触历史事物,并鼓励学生对数据进行收集、展示和解读。这是突出历史知识具体性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知识的因果联系性是指历史知识构成的复杂性与结构性。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形成宏阔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刻分析各知识板块之间的结构联系,这是历史教学的要求。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同时,在电脑所显示的结构性图表或内容中,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包含在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在历史知识框架中包含具体内容;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无疑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反映了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知识的广泛性。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相对较多的知识量,将属于不同领域的内容,以各种不同的现代化表现方式展现出来,形象具体,同时,便利而博大的信息存储技术,为多领域、多学科、多种类的教学材料的编辑运作提供了条件。教学可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自身教学优势为基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较大的知识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学科网络资源整合是时展的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现代教学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西民间美术;油画教学

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汉族、苗族、瑶族、壮族等多民族在此聚居,各个民族的文化组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文化,同时,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识,这些都为广西民间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广西民间美术根据不同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意识及生活方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主要包含刺绣、蜡染、织锦、铜鼓、岩画等[1]。广西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广西民间美术中别具一格的民族化、民俗化、多样化以及现代化特征,能补充、完善传统的油画风格,最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一、广西民间美术视域下对油画教学的分析

首先,宗白华说:“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在广西民间美术视域下,探求本源就是对广西民间美术文化的重新探究。在广西民间美术中,广西民间美术语言的元素对油画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教师意识到广西民间美术与西方近现代艺术的美学观点十分契合,特别是在油画教学中,广西民间美术语言元素的融入,将其内在的审美潜力体现在油画作品中,可促使油画作品既体现出广西民间美术艺术的质朴和活力,又展现出油画作品的视觉广度和深度。在广西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开展油画教学,能突破以往的油画教学内容和模式,使油画作品既彰显审美价值,又富含历史文化内涵,同时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感,并为油画民族化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如,将广西民间中美术作品中质朴的装饰特色,以及画面中大量单块的特征融入油画教学,能够改变油画作品的画质,既能使油画富含现代性特点,又能使描绘的对象和油画的表现形式紧密地结合[2]。其次,在广西民间美术中,广西民间美术语言元素是体现广西民间美术特征的重要部分。广西民间美术语言元素不仅包含装饰性构图,而且其在材料运用上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在油画教学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及处理方法都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学生的油画创作往往展现出灵动的一面,在灵感来临之际,部分学生往往会抓住闪光点,而对油画创作中常规的比例、透视、结构等缺乏重视。将广西民间美术元素融入油画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油画作品造型发生改变。广西民间美术往往质朴天真、生机盎然,在构图上一般具有较强的张力,并且饱满、充实;色彩上则颜色绚丽、热情洋溢。这样的广西民间美术较为契合现代油画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油画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从油画的材料选择、构图形式以及色彩搭配上借鉴广西民间美术中的美术语言元素和创作手法,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探索广西民间美术的特征,寻找将广西民间美术特征与油画创作相结合、增强油画作品表现力的方式,进而拓展油画教学的审美新样式[3]。最后,在广西民间美术视域下,油画教学充分结合了广西民间美术中的美术语言元素,使油画作品更具地域化和民族化特点,逐渐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这样的教学形式符合现阶段美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另外,在中国油画创作中,妥木斯、丁绍光、袁运生、克里木等油画艺术家喜欢以民族、民间美术为基调进行创作,这也显示了在油画教学中充分融入广西民间美术元素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

二、广西民间美术对油画教学的应用

1.广西民间美术中的材料应用

在广西民间美术中,材料语言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材质、技术及肌理因素等构成了材料语言的物质属性,所以不同材料语言表现的外在特征也不尽相同,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现阶段,随着油画教学的发展和变革,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引导学生选择和应用材料语言,材料语言在油画教学中的特点也会随之得到展现,甚至成为学生在创作中表达情感的主要元素[4]。油画教学以此为基础,从本体性逐渐向综合性演变。这一过程打破了油画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油画作品的地位、功能及特征。不同于一般的材料选择,广西民间美术的材料语言能使油画作品展现出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如广西民间美术中的蜡染,就是借助蜡的防污性特征,使作品能够呈现多样性的、富有灵气的图案,这与油画大师波洛克的创作思维相似。波洛克在创作时,常常直接将颜料滴漏甚至泼到画布上,并加上沙子、玻璃、绳子等物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新奇而刺激,在当时的美术界享有盛名。在油画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将广西民间美术的独特创作模式、民族性特征以及具备深刻文化内涵的材料、制作方式传递给学生,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广西民间美术中材料语言的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自己的油画作品创作。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油画作品别具特色,而且能够赋予作品灵动性[5]。

2.广西民间美术中的形式应用

在油画教学中,油画的创作形式通常指创作时,在画布上处理表达对象的具置、大小、形状等,合理构思和布局画面的点、线、面元素,利用这些元素构建整体画面,传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图1)。将广西民间美术的创作形式融入油画教学,能够为油画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促使学生更新审美意识,使其创作出的油画作品更具内涵。这有利于推动油画创作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能体现油画的民族性,使油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进而成为具有较强大众性、时代性的艺术形式[6]。如,画家顾黎明汲取年画元素,凭借其敏锐的视觉洞察力,应用当代艺术的综合性,结合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使绘画作品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风格。教师可以借鉴其创作手法和创作思维,引导学生在油画作品中充分融合广西民间美术的创作特点。广西民间美术形式繁多,能为学生带来灵感,为油画教学提供大量的艺术资源[7]。

3.广西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