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经营总结

银行经营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经营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经营总结

银行经营总结范文第1篇

一、总体经营情况

个人银行类存款6月末时点余额为18115万元,较年初下降111万元,其中储蓄存款时点余额为18016万元,较年初下降32万元;信用卡个人卡存款余额为99万元,较年初下降75万元。个人银行类存款6月末日均余额为18650万元,较年初增长31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日均余额为18420万元,较年初增长366万元,信用卡个人卡日均余额130万元,较年初下降48万元。个人银行类存款日均余额在全区排名十一位,在县支行中列第二位。速汇通手续费收入2.3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全区列第五位;龙卡营业收入2.1万元,全区排名第六名。

(一)储蓄存款总体走势波动较大。

上半年储蓄存款起伏较大,呈“M”形波动。年初充分抓住“两节”吸存旺季,及早行动,存款呈现快速增长,2月份时点新增最高实现1200万元。4月初呈现逐级回落走势,5月份又创造时点新增的新记录,1300万元。6月中旬开始又出现储蓄存款大幅下降的局面,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造成储蓄存款波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新增存款结构中季节性大额存款占比较大,自然增长比例较小。可以说多年以来我行的储蓄存款增长主要靠季节性大额存款。年初存款的增长主要由于吸收了一部分季节性资金,如粮库、种子等部门存款和地方企业改制对职工工龄买断资金,随着这部分资金陆续支取,我行的存款也随着逐级下降。应该说大额存款为我行储蓄存款增长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其稳定性差的原因也使我行存款历年来一直呈现上下波动的情况。

2、分配政策不连续,兑现不及时影响了部分员工的吸存积极性和持续性。由于每年年初市行都要对当年绩效工资分配政策进行调整,因此每年的2、3月份都成为政策真空月,因此员工对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持一种观望态度。特别是今年2季度绩效工资一直未兑现,也使部分员工对吸存的认识淡漠。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全行吸存工作的开展。

(二)储蓄网点之间存款增长呈现分化状态。

全行各储蓄所的存款增长情况十分不平衡,呈现两极分化。大虎山市场储蓄所、储蓄专柜、建新储蓄所存款呈现稳定增长,住宅楼储蓄所、建行储蓄所、大虎山储蓄所、房产储蓄所增长乏力或呈现负增长局面。出现上述分化状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区位分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储源特点。我行几年来储蓄存款的增长情况充分说明部分储蓄网点的区位分布不合理。如住宅楼储蓄所、建行储蓄所由于位于多家金融机构储蓄网点的密集区,且周边储源有限,因此上述储蓄所多年存款增长不力。特别是近年来同业不正当竞争手段频出,使我行这些储蓄网点在众多网点夹击中难于突围,实现自然增长,只能通过个人吸储维持存款稳定。大虎山储蓄所曾是我行的高产所,但由于去年工商银行一家储蓄所迁址至邻近,并以其代办铁路资金结算的优势,铁路职工工资,从源头上分流该所存款。从目前看来上述不利局面还难于改变。

2、由于历史的不利因素尚未消除,影响了存款增长。大虎山储蓄所由于2001年连续出现几起不良事件,在当地造成了负面影响,加之工行储蓄所分流,使该储蓄所存款在去年一度连续6个月下降。扭转不利局面,重新实现快速发展局面还要假以时日。现建行储蓄所是原建行储蓄所和桥东储蓄所合并而成,当时桥东储蓄所不足1000万元,从帐户变动情况看,近三年来原桥东储蓄所存款转存较少。近三年来该所储蓄存款大约下降了800万元。虽然不能说该所存款下降是桥东储蓄所撤并造成的,但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从中我们也应认识到远距离合并储蓄所造成存款流失的情况还要深入进行分析。同样住宅楼储蓄所于6月12日并入储蓄专柜后,原住宅楼储蓄所周边大客户也先后流失,截止6月末,该所储蓄存款流失近120万元。

(三)信用卡个人卡存款较年初呈下降趋势。由于近年来储蓄卡的使用普及和储蓄卡的功能替代,使目前信用卡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因此信用卡个人卡存款增长乏力,由年初的176万元,下降到6月末的99万元。

(四)中间业务收入呈现快速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将中间业务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应该是近一两年的事。特别是今年个人银行业务中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特别快。截止到6月末“速汇通”手续费收入实现2.3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还要多,根据目前业务开展情况到年底该项手续费收入将突破6万元。这应该是不小的数目,当前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内部上存资金利率下调预期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入日益成为我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下半年即将在储蓄专柜推出基金销售、保险等业务,这将更加丰富和增加我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二、开展了以教育储蓄为重点业务宣传和形式多样的市场营销工作。通过更新橱窗业务宣传标语、印发教育储蓄宣传品下发辖区中小学校,扩大居民对教育储蓄以及建行储蓄卡、“速汇通”业务的认识。截止6月30日,教育储蓄存款余额845万元,较年初增长514万元。特别是大虎山两所目前教育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800万元,也是两所存款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各储蓄所长印发“业务联系卡”,对20万元以上存款建立客户档案,并对这些客户分期进行了回访,了解客户需求和对建行服务的要求。通过上述工作稳定了客户的存款,并发现和争取到一批潜在的客户,如东方摩托车公司,通过几次走访已从农行转存到建行。进一步加强工资业务营销业务,抓住有关信息,积极公关,争取部分单位退休人员工资业务。

三、通过外出参观和讨论学习方式提高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

针对一线员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的局面,在市行协调帮助下分两批次,组织储蓄所长和大部分储蓄员工到先进行凌河支行、铁路支行,以及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鞍山市府广场储蓄所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广大储蓄员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服务认识,从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特别是通过先进单位有关人员的经验介绍,使储蓄员工掌握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为了使所学尽快成为所用,组织全体储蓄员工结合参观学习进行有关“如何提高一线服务水平”的主题讨论。

四、建立健全基础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落实和考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储蓄一线人员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储蓄会计核算百分制考核办法》、《储蓄一线员工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成立了相关的考评小组,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考评。通过2个月的运行,各储蓄所的服务、核算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在市行的核算检查、服务暗访中得到了较好的评价。

二、影响我行个人银行业务的不利因素

(一)同业竞争压力较大。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存量为143900万元,我行的存量占比为13.2%,如果按全口径地区存量计算我行存量占比为接近10%。截止到6月末我行的增量占比为负数。(截止到8月31日存款新增地区占比为10.53%,排名第三。)与同业相比,我行的个人银行业务具有自己特色,如个人电子汇款业务、银证转账业务都是我行率先开办的业务品种,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在源头性产品上,明显处于劣势,如工商行的工资业务基本占据地区80%的份额。农行的借助网点优势抢占了建行、工行退出后的存款市场。截止到6月30日,农行本年新增存款5000多万元。此外在内部管理上,如一线倾斜政策、绩效工资考核机制上都有一定特色。

1、工商银行:作为地方老银行,客户基础较为雄厚。在工资业务上近乎垄断了地区优质客户群体。这一方面由于决策有远见,抢占先机,特别是借助业务内部互动优势,通过财政结算资金,从源头上控制了各财政拔款单位的工资。现工商银行80户,10000人,月均800万元。按40%资金沉淀计算,年均增长存款4000万元。在宣传上近年来抓住各种时机进行广泛宣传,使工商行在居民中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一线倾斜政策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已形成人才向一线流动,人人喜欢到一线的良好氛围。

2、农业银行由于近年来经营压力加大,使其在员工激励政策制定上加大了力度,实行每月扣发部分工资与存款任务完成情况挂钩,这种相对直观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近年来我行、工行先后从新立屯、大虎山等地区业务退出。农行并适时进行宣传,抢占地区存款市场。同时由于今年农业银行加大贷款投放,以贷吸存的效应得到体现,部分个人、私营户也增加了在农行的储蓄存款。

3、中国银行在进入黑山后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网点布局。网点建设在同业中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充过用工环节,形成了一定吸存关系网。在绩效考核上通过环比计算,按月考核,促进了存款的增长。

4、地方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这两家机构,在吸存政策上采取十分灵活的政策。直接或间接给客户的息外优惠,吸引客户存款。今年年初以来工商、建设信用社由市商行新派主要领导,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加大激励力度,调动了员工的吸存积极性。

(二)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缺乏连续性和不确定性。

绩效工资分配政策不稳定一直是困扰我行吸存的重要因素。每年都要对绩效工资分配进行调整,使部分员工对吸存持一种观望的情绪。特别是在分配政策上不确定使部分储蓄员工和其他员工对我行的绩效工资分配的信任度降低。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暴露出一定的不合理性,从而也影响了部分储蓄员工的吸存积极性。从更广泛意义上讲,没有真正体现奖惩的激励政策,不能充分的更广泛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吸存热情。此外由于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内部基础管理工作无从依托,不能发挥利益分配的激励作用,促进基础管理,如核算、服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三)服务水平缺乏质的提高,难于在同业中形成优势。通过近期服务参观和加强考核、检查,广大储蓄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和真正体现差别化、亲情化的服务,差距还很大。一方面在服务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抓,另一方面员工教育培训近年来从上级行到基层行都比较弱化。员工素质相对低。用人机制上,包括在临时工使用上一直没有真正得到优化,一线倾斜政策的导向作用不明显,优秀人才不能合理向一线流动。

(四)一线保障支撑上还有待加强。应该说近年来全行围绕一线转,二线为一线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扁平化管理,二线后移,许多支撑需要上级行支持配合,有些方面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如机具老化,维护压力得不到缓解,目前突出的问题是点钞机严重不足,且一直没有明确的维护人员,经常影响正常营业。网络故障虽然逐渐减少,但对于一些故障调整等问题,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甚至一笔挂账长达几个月。

三、我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有利因素

1、全行上下对储蓄存款工作给予充分重视。近年来无论是市行还是县行对储蓄工作都给予充分重视,认识到储蓄存款增长对全行一般性存款增长的重要作用,在人力物力也即予大力支持。年初对部分网点进行了整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营业环境。市行专项资金进行季度增存奖励;统一一线员工夏季着装。

2、体现“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已初步得到落实。六月末2季度绩效工资兑现后,在储蓄所中掀起了一个个人大力争拉存款的良好局面。这应该是对分配政策落在实处的积极回应。当然在政策中存在的需要加以审慎解决的客观不利因素,也影响部分储蓄员工和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3、储蓄员工对加强服务、核算管理有了正确认识,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目前在业务日益趋同的情况下,服务水平成为各行的重要竞争手段。特别是我行在源头性存款不利情况下更需通过优质的服务逐步稳定和争取客户。

4、我行特色业务优势逐步得到体现。目前我行的“速汇通”业务系统已全面优化,“全国联网、2小时到账”,已赢得客户的青睐。代划体彩、福彩业务,银征转账,已成为建行的品牌。“免填凭条”又一次成为同业的第一,在客户反响较好。正在调试即将上线的基金销售业务和酝酿推出的保险业务都将成为我行竞争优势。

5、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好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紧迫感和积极性。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员合同制和即将推出的“星级员考核办法”都将调动广大储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或建议

1、在全行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基础上健全“储蓄一线员工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将存款增长和服务、核算等基础工作纳入绩效工资的分配,更充分全面调动储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基础管理、扩大存款市场份额。

2、加大对源头性存款的吸存力度,建议全行联动,发挥部门协作、整体作战的优势,争取一些尚未实行工资的单位。

3、抓住目前我行陆续推出的“免填凭条”“基金销售”,结合“速汇通”升级有利时机进行一次广泛的业务宣传活动。

4、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工作,一方面为员工尽量创造良好的业务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配合工会组织好一线员工的业务竞赛活动。

5、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配合市行的工作重点,加强对我行现有和即将推出“速汇通”以及“基金销售”业务进行指导宣传,并根据具体情况将纳入各储蓄所的考核内容,以进一步推动上述业务的开展,争取全年中间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现保守估计将实现5.5万元。

银行经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银行;岗位职能

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启动由传统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的流程再造改革进程。目前,商业银行在前期流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招商银行为首提出了银行经营的“二次转型”,推行远程银行经营模式,转变以物理网点为主体传统经营方式,使远程渠道与柜台渠道并举,设立与物理网点具有同等功能的远程银行,构建全新远程服务体系。

一 、“远程银行”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1.全时段覆盖的远程服务模式导致物理经营网点业务受理量逐年下降

随着“互联网+”经营模式迅速普及,商业银行远程服务业务种类日益丰富,存贷款、转账支付、理财咨询等业务类型都能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远程终端向客户提供服务,因此客户已开始转变其享用金融服务的方式。由于各种远程服务渠道逐步被客户所接受并熟练使用,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由传统的8小时面对面模式转变为7-24小时全时段覆盖的远程服务模式。

2.商业银行客户服务模式由传统分散型向专业、集中化客户服务中心模式转变

在传统物理网点经营模式下,客户产生对业务的不解或疑问,都是网点工作人员分散地提供解决方案。而目前,由于远程银行兴起,客户通过远程终端享用银行服务时,产生业务疑问时,同样希望通过电话或网络等渠道以远程方式及时获得解决方案。因为“面对面”服务不仅存在滞后性,增加客户时间成本,还存在服务非同质化的问题。因此,在远程银行模式下,商业银行必然将过往分散管理的客户服务环节集中起来,以便于对客服人员进行集中、专业化管理,统一服务质量口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都成立以“电话客户中心”为主,“网络客户平台”为辅的客服中心。同时,客服中心服务渠道已由初期单一电话服务,扩展至电话、互联网、短信、微信、视频并举的态势,服务模式由传统分散型向专业化、集约化和智能化发展。

3.客户服务中心由最初接受咨询成长为集“咨询、营销、理财、风险控制于一身的远程客服中心

随着远程银行改革的推进,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多地集中于电话及网络等远程沟通方式,远程客户服务能够海量接触客户并聚集信息成为大数据时代银行优化服务、提升营销和风险控制重要依据;因此,在此过程中银行必然会改变以往的经营手段,将过去必须以“面对面”方式完成产品营销、理财、风险控制等业务模块融入远程服务方式中去,使集中化的客户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服务、联系、维护客户关系的渠道功能。

目前,商业银行远程服务内容已基本实现除现金以外的银行业务全覆盖,而客服中心已成为客户问题解决中心、产品营销中心、服务体验中心和信息采集中心,并且越来越贴近市场与客户,服务价值和渠道价值不断显现。

二、“远程银行”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岗位群变化分析

1.传统物理网点功能逐步弱化

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物理网点为主要经营场所,而其中的临柜交易岗、后台综合岗是两大基层核心岗位,是人力资源重点倾斜的领域,也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基层岗位。但随着“远程银行”经营模式的推进,物理网点业务受理量逐年下降,核心地位不断弱化,其中临柜交易岗变革深度最大,核算与单证处等职能逐步移至后台,服务终端的功能也逐渐向后台远程终端转移。同时,伴随远程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将组建集中型的后台中心,包括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和后台客服中心。因此商业银行的基层岗位已由传统的分散型的物理网点岗位向后台客服中心和业务处理中转移。

2.后台的客户服务岗位和业务处理岗位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基层岗位

过去,商业银行主要的基层岗位为物理网点的临柜交易岗和后台综合岗,随着“远程银行”经营模式的推行,商业银行各大后台客户服务中心和后台业务处理中心相继落成,其中后台客服中心采取以“电话CALLCENTER”为核心集约化管理模式,并在传统的咨询功能上加入了营销、理财、风控等业务功能,据《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客服中心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2013年电话人工接听量达到9.7亿通,电话人工接通率高达90.14%,并且连续三年保持提升。而在后台业务处理中心方面,中国建设银行成立的营运管理中心,专门处理集中于后台的各类柜面业务,工商银行成立后台中心将集中承担电子银行、银行卡、业务处理等相关业务的后台处理中心,民生银行、农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也相为继成立各自的后台处理中心。由此可见,后台的客户服务岗位和业务处理岗位将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基层岗位。

3.电话客户服务专员岗将取代临柜交易岗成为商业银行人才培养基地

过往,商业银行新员工必须先从事临柜交易岗工作,该岗位一直以来者是银行人才培养基地,但随着远程银行模式的推行,该岗位数量不断减少,电话客户专员成为了商业银行员工需求量最大的岗位。可以预见,电话客服专员岗将取代临柜交易岗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岗位之一,并因该岗位是商业银行最基层的业务岗位,能接触到商业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类型,同时该岗位还是银行中与客户交互沟通频率最高的岗位,因此在商业银行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涯中,该岗位将成为“远程银行”经营模式下银行员工首个就业岗位,并替代临柜交易岗成为银行人才培养基地。

结语

在远程银行经营模下,商业银行的基层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能必然产生变化,本文对此变化进行研究和总结,希望对向商业银行输送人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银行经营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 国有银行 经营 控制 管理 风险

一、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存在的缺陷

我国国有银行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其经营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自身的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具体的缺陷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国有银行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银行经营的过程中未能准确掌握银行的发展状况,并根据社会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和相应的章程,使得银行的发展受阻,银行经营的安全性较低。虽然银行的业务在进行不断的变更,但其经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新业务在实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可行性。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管理欠完善,主要要的就是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造成业务操作规程的不合理。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管理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往往会对银行的控制造成影响,到时操作失误,加大了国有银行运营的风险性。

(二)我国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达不到要求,主要原因就是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并实施必要的监控机制。现代化的国有银行虽然在技术上进行了改善,对银行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其控制机制不能在个关键环节得到应用,管理机制缺乏完整性。此外,监督部门的权威性差,也会对银行的监督管理造成影响,会计监督力度不够,会导致舞弊行为的发生。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会使得可算数据失真,账目处理缺乏可靠性,从而严重降低了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

(三)我国国有银行的赢利受阻,主要是由于国家的资金成本核算和资金调控系统存在缺陷,造成资金风险。我国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低下使得银行的到期资金收回受阻,资金的流动性变差,银行资金调剂上的盲目性,会导致资金运用不足,收益低下,并耗费大量的经营成本,使得国有银行的会获利机会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甚至面临着巨大的损失。

二、完善我国国有银行经营机制的有效措施

在我国国有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其经营管理模式的缺陷会对我国有银行和进驻的外资银行的竞争造成影响,对银行的发展是不利的,应对市场金融发展和银行经营管理进行调查监督,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国有银行运营安全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国有银行都有贷款这项业务,银行在进行贷款后,必须做好每笔款的跟踪和监督工作,以避免到期不能还款现象的发生。对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充分考虑银行的安全维护问题,确保运营的各个环节都没有差错。银行的面临的风险有很多方面,包括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等,在我国国有银行的运营过程中,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考察分析,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不能进行盲目性的治理。解决国有银行安全性问题,不仅要对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加强,还要充分考虑外界的市场环境对我国国有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按照合理的章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经营管理,加快国有银行外部环境建设的步伐,对社会信用体制进行完善和改革。

(二)国有银行运营过程中资产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资产质量成为影响国有银行运营的主要因素,为有效解决该过程中资产质量过低的问题,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必须加大账目核实的力度,对不良资产进行清收,贷款后进行跟踪和监督,以避免不良贷款现象的产生,对新增贷款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不良贷款反弹。此外,还要对重点行业和地区的不良贷款进行集中坚攻,积极寻找有效措施,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不良贷款行为进行处置。国有银行在遭遇不良资产冲击的时候,要积极采用呆账核销、清收及拍卖等方式进行自救,加快国有银行资产质量低下问题解决的步伐,严格跟踪并审查可能形成不良贷款的业务,通过实时监控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率,以保证资金的质量。

(三)国有银行赢利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经济发展十分动荡的市场前景下,只有加强国有银行的经营管理,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赢利。提高国有银行盈利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讲:

一是对非生息资产和盘活存量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得运营资金能够良性循环。

二是对经营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增强银行会计的责任感,对其进行全面管理,从而有效控制经营成本,降低经营费用。

三是对国有银行的经营进行革新,不断增加业务的种类,使其和收入结构都能呈现多元化特征,提高银行的非资产收入。

四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大力开发和利用,国有银行是管理者必须能够充分掌握当前的市场金融、国际贸易、经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对员工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金融人才,使得员工能有熟练掌握新型的金融操作技能,让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进行的更加顺利,保证各环节准确无误的运营,从而有效提高银行的赢利。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悖论”——基于海南案例的分析[J].金融研究. 2007(08)

[2]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2005年中国最大50家商业银行排名[J].中国金融. 2006(21)

银行经营总结范文第4篇

一、加深了对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理解

何谓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经营策略,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最大。通俗的讲,是把企业视同一项资产组合拿到“市场”去卖得到的价值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克服和避免了“规模最大化”、“质量最大化”目标的狭隘;“价值最大化”也不同于利润最大化,它不仅反映以即期效益为核心的现实财务状况,也考虑了企业未来价值增长的发展潜力,它不仅计量了现实经营损失和风险成本,也综合考虑了资本收益的要求,是银行经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成长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必须树立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深刻认识和领会价值最大化理念的精髓,并探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我们银行将“成为最具价值创造力的银行”确定为发展的远景。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银行能持续保持优异的经营业绩,在国际通行的财务指标上达到领先水平;在市场价值的增长上达到同业领先水平;树立全面的价值观,能够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优厚的价值回报。

二、在实践中印证了理论,锻炼了能力。(二)模拟银行演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要成功,必须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这才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通过四天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战演练”,使我们近距离地亲身感受和了解了西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找到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从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的制定,到根据业务战略在存贷款业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决策,再到每一个战略步骤的具体实施;使我们真正体验了如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规避和控制风险,如何优化业务、量化培训、抢占市场、争得先机,努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模拟银行”演练收获颇多,感触最深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

模拟演练的最终结果反映在各家模拟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股价(即各家银行的市场价值)上。在四天的模拟演练中,我们切身体验了如何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去权衡“规模扩张”、“追求利润”、“资本对风险资产的约束”以及“资金流动性”的关系;体验了他们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运动过程,理解了要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必须以“博弈”的方法去寻求“价值最大”的“平衡点”。更加深刻的领悟了“价值最大化”是银行经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以及成长性的高度统一;价值最大化不仅是衡量业绩的指标,更是生存发展的基础,进而将其贯穿于全行经营管理的始终;而 “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是价值创造的两个核心机制。

2、明确了银行管理的目标。

银行管理的目标是要确定如何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成为持续高效的银行。而持续高效银行不会为了一时的高利润而接受较高的风险,而只在限定的“风险承受范围”内开展业务;不会为了更快的赚钱而频繁变动业务方向,而要保持目标和方向的稳定性;不会经常进行剧烈的变革,而是坚持循序渐进,注重长期治理。

3、“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影响成败”的深刻教训。

在模拟演练中,我所在的银行因一次微小的操作失误,导致了8个亿的“搭桥贷款”利息损失和下一年度23个亿的“交易收入”损失,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了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蝴蝶效应”的深刻教训,引起的反思是我行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必要。高效银行与低效银行在资产收益率上的差别可能只有0.5%,他们的唯一差别不过是高效银行在100件小事上比低效银行做得稍微好一些,而最终的结果二者却有天壤之别。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防范和控制风险是生命线。而风险防范的根本在于人,在于员工的风险控制能力,在于各个业务环节上员工的履职尽责能力,这是“六西格玛”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所在。

三、在思考中领悟了做人做事的真谛。

在领导素质与能力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我思考了很多也领悟了许多,感触最深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如何做领导

做领导是一件既复杂又简单的管理工作。美国管理专家米契尔拉伯福在《管理原则》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以人为本”是做领导的真谛。而人的管理和领导的关键又在于三样东西:“人的思想观念”、“人的情感情绪”和“人的利益”。一个成功或卓越的领导者、管理者就是要在这三个方面赢得员工和下属的信赖支持,从而创造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一个颇具群体意志和协同战斗力的工作团队。这样的团队不仅具有更强的做事上的执行力,而且具备一种克服困难、团队作战、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工作问题,创造经营奇迹的神奇力量,从而能够为企业或组织的长期高速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更多关于2012年银行会计主管培训工作总结的文章 >>【返回 培训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二)如何做下属

做下属的真谛只有两个字“协调”。对上级重在心理上的协调,而“心理协调”的关键是“理解”,一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正确理解领导意图;二是要有“全局观念”,让领导“安心、放心、贴心”;三是要在正确理解领导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执行”,进而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对下级重在利益上的协调,“利益协调”的关键是“激励”,通过薪酬激励、发展激励、文化激励和感情激励体现差别化的“利益协调”,同时兼顾公平、公正。

(三)如何做自己

1、转变观念

有句谚语说到:“如果你想种植几天,就种花;如果你想种植几年,就种树;如果你想流传百世,就种植观念!”。我们每个人都想着改变世界,但是很少有人想真正去改变自己。转变观念就是要“超越自我”,打破“舒适区”。“冷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熟悉的生活方式,是最危险的。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能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是能清楚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难能可贵了。转变的方法只有一个:“学习”。要学会与人相处、要学会追求知识、要学会做事、要学会发展。未来的竞争是学习力的竞争,“无知”即“无能”。

2、调整心态

“心态”影响“思考”,“思考”影响“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个性”,“个性”决定“命运”;可见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要有“感恩的心态”,对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要心存感激;要有“归零的心态”,只有心态归零你才能快速成长,才能学到新的技巧与方法;要有“学习的心态”,学习是储备知识的唯一途径;要有“积极的心态”,事物永远是阴阳同存,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消极的心态,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最基本的要素。

3、积累自己

杨家宏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为什么会痛苦,是因为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人如果缺少积累,那么占有的资源就少;占有的资源少就意味者缺乏能力;没有能力的人是不会有选择的自由的。

银行经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15-03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各个国家开始了各个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其重要部分。改革开放后,国有商业银行为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支持国企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量风险的转移、经营效率的低下等问题的出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势在必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启动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后,自2003年开始实行。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动因、进程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1 改革动因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体有四个阶段:中国人民银行一元化领导的大一统阶段,建立四家专业银行形成二元银行体系的专业化阶段,通过成立政策性银行实现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阶段以及实现国有银行股份化的股份制改革阶段。

1.1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财政能力下降,而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金融剩余。国家优先发展农业、国有企业以及对外经济改革,金融业承担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国家、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结成了准内部交易,节约了交易成本。随着改革的升入,这种内化了的成本体现为巨额不良资产。随着改革的深入,金融行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1998年,中央财政利用特别国债对四大国有银行注资,补充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后的五年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逐渐下降,到2003年底该比率已不足5%。事实证明,通过注资只能短期改善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而问题的本质没有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依然处在经营的低效率和大量不良资产的状态。

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不明确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由国家直接控制,财政部的拨款是资本金的唯一来源,产权结构单一,资本金的补充速度跟不上其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不能使其充分发展。在这种内部化的制度下,作为主要消费者的国有企业可以取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金融补贴,信贷风险大量地转移到国有银行,国有企业的损失转变为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同时,国有银行产权主体虚化,委托人和人目标不一致,导致资金运用的责任主体很难落实;中央银行监管质量和效率的低下,难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银行经营者处于人的位置,可以借承担政策性任务,实施自利行为,出现“内部人控制”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1.3 国际形势的变动

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是促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加速的原因。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各国纷纷放松对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的管制,为促进资本的跨国流动提供条件。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有组织的国际短期资本冲击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市场诱发的,并通过国际传递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这场金融危机也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很多负面情况暴露出来,提高了我国对银行体系稳健经营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坚定了决策层推进商业银行改革的决心。

与此同时,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金融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国有银行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经营成本过高、承担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的存在,也加速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2003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入股份制改革阶段,按照“降低不良资产、实行审慎原则的会计制度,实行股份制,再到上市”这“三步走”的改革步骤进行。由于产权结构单一,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成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产权多元化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通过给国有银行补充资本金,国有产权退出,引进民间资本、海外资本上市等,建立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产权边界不明晰、资产权责不明、所有者虚化是导致国有银行很多矛盾的根源,通过产权改革形成新的经营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成为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硬预算约束。

2.1 财务重组

财务重组是通过国家的支持与帮助,着力于减轻以往债务负担,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具体包括注资、发行次级债以补充资本金以及为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理。

2003年成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将不良贷款核销掉,利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资本金以及当年经营的利润等财务资源来实现。通过竞标,实现第二次剥离,主要是出售不良资产给资产管理公司。接下来,国家动用了一定的外汇储备,同时进行财政注资,发行了一定量的次级债。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得四家国有银行的资产实现了重组,不良贷款率大大降低到5%以下,其资本的充足率超过了《巴塞尔协议》中8%的规定,满足了监管要求。财务重组不仅是为了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而是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2.2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关键。产权结构不明晰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所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为了克服产权结构单一的情况,实现产权多元化。根据现代企业要求,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的各类要素(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从而通过对国有银行产权改革解决由此导致的“所有者缺位”与“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治理结构的调整确保股东利益的实现,确保国有商业银行严格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行事,为上市奠定基础。

2.3 资本市场上市

上市是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重要步骤。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可以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增强资本实力,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并且增加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约束,促使上市的银行增加透明度,使其真正成为市场化和企业化的经营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改善经营效率,同时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监控和监管的要求更高。

3 改革效果评价

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接下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未来的金融体系的改革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济指标的比较,证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其中也遗留和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股份制改革的成果需要进一步深化。

3.1 改革成效

本文通过资产质量累指标(不良贷款率)、经营绩效类指标(总资产净回报率)、和审慎经营类指标(资本充足率)三个指标,说明随着国有商业股份制改革的相继完成,其经营绩效和竞争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1)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比例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是考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如表4所示,通过股份制改革2003年后不良贷款在逐年下降,并且近年来已经远低于2%。

总资产净回报率(Return onAssets,ROA)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是国际上考察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净回报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从以下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后,总资产净回报率得以提高,代表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盈利水平在提升。

(3)审慎经营类指标。

资本充足率是反映银行最基本的损失承受能力的指标。《巴塞尔协议》中要求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四大行经过财务重组,资本充足率都得到明显上升,虽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有所下降,近年来已经逐渐提升。

3.2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问题

(1)工行、建行和中行引进的投资者,是具有较强短期趋利性的财务投资者,其有可能蜕变为投机者的风险,同时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的控股,金融服务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丧失,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

(2)公司治理结构有待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仍然需要注重加强公司治理,在激励约束、经营水平、有效监督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尚未完全分离,国家仍是国有银行的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和制衡机制,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仍是需要强调的重点。

(3)金融监管难度增加。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多变的股市加大了稳健经营的风险和有效金融监管的难度。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意味着经营货币的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融合,一旦出现汇率和利率大幅度波动,极有可能相互影响。为此,需要金融机构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4 总结

在2013年国有银行英国《银行家》杂志“201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四大银行均在前十名,其中工商银行排在第一位。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提高、银行功能日益完善、其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看出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并没有结束,历史上没有什么改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还面临着更多竞争和挑战,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有企业始终是两难的结合体,在国有和企业之间始终要权衡角色,仍然需要十分注重加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奠定了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基础,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耿庆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J].发展研究,2007,(4).

[2]郭熙保,胡芸.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当代财经,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