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产技术工作计划

生产技术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技术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产技术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第三季度,根据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为实现第三季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干部、职工和全体司机、押运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二O一三年第三季度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一、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总目标,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通过总结上季度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制定第三季度的安全生产管理总目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实现百万车公里责任事故频率≤0.4宗,事故责任死亡率≤0.02人,事故责任伤人率≤0.12人,无发生一级或以上火灾事故。

二、加强员工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为确保第三季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必须重视干部、职工及司乘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强运输从业人员的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是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途径。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更好地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确保生产安全。

三、坚持安全学习例会,加强安全学习教育。

公司通过召开安全学习例会和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教育司押人员提高安全行车意识和职业道德,杜绝贪钱不要命的思想,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盲目驾驶及“三超一越”现象的发生,严格控制车辆行驶速度、防止发生“横穿”事故,针对危运车司机走夜车多的特点,公司对驾驶员的作息要进行有效监控,使司机们能够以饱满的精神开好车。

四、继续做好安全生大检查和百日整治行动的各项工作。

根据茂名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百日整治行动的通知》(茂交安[2013]13号)和交投集团公司《关于印发〈茂名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茂交投集安字[2013]36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为有效治理公司生产过程中危及生产安全的各种隐患,确保生产安全,要继续做好安全生大检查和百日整治行动的各项工作。通过安全生大检查和百日整治行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排查和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按照公司年度安全考评标准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注重实效,加强现场管理和检查,控制好管理过程,确保有良好的安全效果;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对照公司制定的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整改存在问题,规范工作,确保生产安全。

   五、做好车辆回场必检、路查路检和司机排查工作。

严格落实车辆“回场必检”和路查路检的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车辆试刹车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确保车辆技术性能良好。对检查合格车辆签发合格证,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车辆不准运行,待修复检验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驶,严禁车辆带病行驶。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谁放行就追究谁的责任。根据公司规定对本单位危运车辆的驾驶员进行谈话,排查驾驶员的道德素质、操作技能;饮食、作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是否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并将排查的结果进行排队,对排查发现安全观念淡薄、思想麻痹大意,驾车速度过快的驾驶员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不能改正的公司一律进行解聘。

六、加强车辆GPS的监控管理。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车辆动态跟踪管理工作,对车辆的运行情况通过车辆GPS、电话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提醒司机做好控车速,防横穿工作,注意天气变化,路面情况,时刻注意安全行车。对违法超速车辆、承包者和司机进行严肃处理。

七、深入生产第一线,督促检查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危害性极大,随时危害员工及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制止事故的发生,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不定期深入生产第一线,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督促检查,防止违章行为,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生产技术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严格国庆节后的煤矿复产验收,严防节后煤矿事故反弹

(一)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具体的停产复工方案。各煤矿企业要全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认真抓好复产复工前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特别是送电、供电和专业队伍排放瓦斯等安全技术措施。只有在各类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全面落实的条件下,再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申请复产复工验收。

(二)地方政府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抓好对停产停工煤矿的复产验收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制定验收方案、程序和标准,抓好节后煤矿复产验收工作是确保四季度和全年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复产验收要坚持“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验收不合格的煤矿、坚决不予复产,做到验收合格一处、恢复生产一处。对证照到期矿井、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未消除的矿井、有安全生产条件缺陷的矿井以及已经公告关闭的矿井,一律不得恢复生产。

(三)各煤监分局要督促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好复产片区的安全生产会议,要把停工后复产的矿井作为监察重点。切实加强对井下作业现场的检查,尤其是通风系统和瓦斯管理的督查,对未经验收或验收把关不严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要立即责令停工停产,经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重新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产。

(四)组织开展对节后煤矿复产验收工作督查。各产煤市(州)要组织对所辖区域产煤县(市、区)复产工作进行督查,省安监局(xx煤监局)组织督查组对重点产煤市(州)煤矿节后复产情况进行督查(附督查安排)。

二、认真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切实加强“一通三防”工作

(一)各煤矿企业要深刻吸取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四矿“9.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我省今年发生的多起较大瓦斯事故教训,认真按照《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446号)和《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规定,开展一次“一通三防”隐患大排查,重点检查采掘部署是否合理,通风系统是否完善,通风瓦斯管理是否到位。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落实责任、资金、措施、时限,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整改隐患时,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二)切实加强煤矿现场管理。矿井通风系统不可靠,局部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开采突出煤层的矿井未建立固定瓦斯抽采系统和落实“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的一律不得组织生产。对高瓦斯矿井无专用回风井的,各地还应立即逐一清理并责令煤矿企业限期整改达到要求,所有高瓦斯矿井在201x年底前,必须具备专用回风井系统。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今年9月份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凡开采突出煤层的矿井,必须按规定在20xx年底之前开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或申请戴帽,逾期未完成的,要责令煤矿停产整顿。高瓦斯矿井应上未上瓦斯抽采系统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

(四)各煤监分局要结合全年的“三项监察”计划和6月份我省开展的异地集中交叉监察、7月份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督促检查、9月份开展的“迎国庆、保安全”煤矿安全大检查活动查出的“一通三防”带倾向性的问题,会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一次“一通三防”专项监察,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仍然生产的矿井要予以重处。

(五)切实抓好煤矿瓦斯治理示范体系“双百工程”示范建设。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xx]2号)精神,按照《xx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瓦斯治理示范工作体系示范建设的意见》(川安办[20xx]32号)的具体安排,落实专职机构和人员抓好示范建设工程。特别是古蔺县、筠连县、江安县、荥经县、宣汉县5个瓦斯治理示范县和鲁班山北矿等示范矿井必须加快进度,确保20xx年完成建设任务。各有关产煤市县要在12月初组织对今年达标的示范县和示范矿井的初步验收,并将情况报省安办,省安监局(xx煤监局)将于12月下旬组织验收,明年1月迎接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的验收。

三、加大煤矿整顿关闭力度,加快资源整合的进度

对今年我省下达的已经公告关闭的矿井,地方政府及煤矿安全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必须在年底前按照关闭标准关实、关死、不留后患,坚决防止矿井拖延关闭和逃避关闭行为,坚决打击关闭前的违法突击生产。要按照“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规范进入整合程序,严禁借整合之名行生产之实,严禁边技改边生产。对纳入资源整合和改扩建矿井,地方政府要派驻矿安监员务必要盯死、盯牢,防止违规组织生产。要进一步健全联合执法和共同执法机制,落实责任和措施,组织开展打击煤矿非法开采、违法生产的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假整合真生产、私挖乱采、超层越界、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等违法行为。

四、各地应切实抓好高全高效矿井的建设工作

按去年8月内江现场会确定的首批36个示范矿井及今年省安办《关于进一步抓好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通知》(川安办[20xx]43号)确定的201处建设矿井名单,逐矿落实建设方案,强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省安办将于12月对此项工作组织专项检查,并将建设情况进行通报。

五、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事故,从严查处煤矿违法行为

要严格执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格煤矿事故查处。对瞒报、谎报、迟报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员要从严查处,要严格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对四季度内发生一般死亡事故的矿井,除给予经济处罚外,并责令停产整顿1个月,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对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矿井,除按经济顶格处罚外,还要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经过专项评价,并责令煤矿停产整顿3个月以上,情况严重的,要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生产技术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作流;办公自动化;Petri;UML;业务流程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2-0000-02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Study Based on Workflow Technology

Wang Guangqiang,Su Che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flow technology and two kinds of models,namely the Petri net workflow model and UML model,then with a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s the background,

analyses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OA system and workflow technology in business process application.

Keywords:Workflow;Office automation;Petri;UML;Business process

一、引言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自动化办公系统越来越受到公司领导层的重视。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改变了过去低效单一的手工办公方式,以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协同高效的工作,并且能够辅助管理层决策等方面的极大优势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因为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工作流技术

(一)工作流简介

在国外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最早是应用在FIleNET和ViewStar等公司的工作流产品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工作流技术开始应用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和业务逻辑处理中。当前研究者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集成到工作流管理技术中心,使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更大的发展。

工作流技术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并且又良好发展潜力的技术,工作流技术是从生产和办公自动化利于总结出来的,源于计算机软件的一种商业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月管理学忠的多种原则、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库、软件工程、文档管理、组织与资源管理等。

WFMC(Workflow Manangement Coalition,工作流管理联盟)是工作流技术的国际性标准组织,该组织主要负责制定一些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相关术语、体系结构和接口等方面的一些国际标准,以解决不同工作流产品的相互之间的兼容。

WFMC关于工作流的定义为: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他根据一些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者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相互传递、执行。

(二)工作流模型

工作流模式是对业务流程的一种抽象性描述。利用这种抽象的模型,人们可以将现实世界中所有的业务进行抽象、分析、然后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完成业务流程从现实世界中到计算机虚拟世界中的转化。

常见的工作流模型有: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基于UML(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的工作流模型。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Petri网是一种图形化的建模工具、能够很直观的描述业务流程。Petri网是一种形式化的基于数学基础的工作流模型,因此可以对被建模的业务流程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描述和分析。Petri网由库所和变迁组成,可以用圆圈来表示库所,用矩形来表示变迁,如图所示:

一个简单的请假流程用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表示

基于UML的工作流模型:

UML是一种通用的可视化的、一种规范定义的构造和文档化的建模语言。在企业建模、业务工程、流程分析和系统配置等方面UML建模使问题更加容易理解、设计和维护。

UML中各个元素和概念没有十分明显的划分,为方便理解在UML模型顶层,视图被划分成结构分类、动态行为、物理布局和模型管理四类。其中:

•结构分类领域:结构分类描述系统中的结构成员机器相互关系。

•动态行为领域:描述系统及其他类元随时间变化的行为。

•物理布局领域:描述系统中的计算资源及其部署在其之上的系统组件。

•模块管理领域:用来描述模型自身的分层组织结构。

因UML的动态行为领域的各种视图的目的相同,所以UML在描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建模、执行、管理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以一个水产品加工公司为背景,分析工作流技术在特定行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常见的加工型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有以下8个功能:

(一)个人办公:主要包括通讯录、邮件管理、日程安排和工作日志、工作报告等。

(二)文件管理:主要对公司收发文件的整个流程进行模拟,详细记录各个文件的状态。

(三)档案管理:主要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及实体档案进行管理。

(四)人事管理:主要实现部门的增删改查和拆分等和员工的入职、离职、辞退等人事管理。

(五)人员调度管理:主要管理和调度各个部门的人员。

(六)项目管理:管理公司业务,规定公司业务的规范。

(七)仓库管理:主要实现各个仓库存储产品的查询、调度等操作。

(八)系统管理:实现整个OA管理系统的用户及其权限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等。

仓库管理和文件管理是加工型企业办公自动系统的重要功能,仓库管理主要实现的是各个仓库存放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查询、入库、出库的操作。文件管理主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处理公文、商业合同,以方便快速的对相应文档的操作(如查阅、审核、班里、归档等)。

仓库管理的入库流程如下:企业各个车间将需求的物资报到采购部,采购部将所有的物资汇总,然后给各个采购员下采购任务单。采购员接受采购任务单后,要制定具体的采购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联系供应商,之后是采购业务的核心步骤,即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然后采购员根据采购合同督办货物运输及进货控制,到货后,采购员督促质检员进行货物的验收,联合仓管员入库,确保货物的数量和质量。检查完货物后按照合同给供应商支付货款,最后做一个采购报告,报上级主管领导审批和采购部备案。

文件管理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常用到的一个功能,在不同行业的办公自动化中也比较常见,文件管理的内容也很多,本文以简单的请病假为例简述其流程。公司规定员工请假一天以内的可以由车间主管批准,一天以上三天以内需要车间主任批准,三天以上五天以内需要生产部长批准,五天以上需要公司副总批准,请假需要办公室备案,其流程图为:

流程执行步骤:

1.请假一天以内走流程1―>2―>6流程。

2.请假一天到三天走流程1―>2―>3―>6流程。

3.请假三天到五天走流程1―>2―>3―>4―>6流程。

4.请假五天以上走流程1―>2―>3―>4―>5―>6流程。

四、总结

在加工制造型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工作流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上下级文件的传递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可以实现不同部门的流程化协同工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侯志松等.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发实录[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生产技术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优质肉牛;育肥技术;生产程序

中图分类号:TS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97-1

2007年,我们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优质肉牛最佳生产程序的设计及规范化模式研究》项目以来,在全局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超额完成项目合同中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现将项目研究的技术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1 项目合同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1增重速度与屠宰指标

根据150头牛试验统计结果,7-18月龄平均体重551.19kg,日增重1206.77g,比合同指标高6.77g,棉籽粕组试验牛平均体重548.4kg,日增重1208.03g;菜籽粕组牛平均体重547.19kg,日增重1204.76g,豆粕组牛平均体重558.7kg,日增重1206.06g;混合料组牛平均体重550.8kg,日增重1207.7g。据我们的购牛单位东丰县、西丰县两家客户调查,出栏的肉牛屠宰率已达到57.5%,净肉率为50%,超过合同指标。

1.2饲料报酬

舍饲期间(240d),平均每头牛总增重289.64kg/头,其中棉籽粕组头均增重289.9kg:菜籽粕组头均增重289.1kg;豆粕组头均增重289.5kg;混合料组头均增重289.84kg。棉籽粕组每增重1kg需精料4.96kg;菜籽粕组增重lkg需精料4.56kg;1K粕组增重1kg需精料4.41kg:混合料组增重lkg需精料4.59kg。

1.3盈利

1578.1元/头牛。

2 技术先进性与技术关键

2.1技术先进性

17-18月龄牛体重平均551.19kg重,居省内领先地位。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一是利用在较短时间内,犊牛在群体舍饲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采取精、粗料适当搭配,生产高档出口牛肉,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收入,提高养牛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对高档出口牛肉的质量要求严格,不准喂无机盐类预混料和激素添加剂。本项目试验研究是对生产出口肉牛的一次探索;二是本项目试验研究分成四个试验级,一个对照组,实践证明,棉籽粕、菜籽粕养肉牛增重速度和豆粕组牛、混合料组牛相差不明显,为今后本地养优质肉牛开辟了蛋白饲料资源,可以解决豆粕价格昂贵的实际问题。

2.2技术关键

(1)配制混合精料中,要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情况配制出营养均衡的饲料,采取精粗饲料结合,饲料要多样化,不但能促进肉牛食欲,而且还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2)犊牛强度育肥如饲料中添喂酒糟时要增加AD3的用量,否则有的牛在同样舍饲条件下,易发生代谢性疾病(关节粗大、骨质疏松)。

(3)严格按饲养工艺的要求进行。

(4)从肉牛体重增重的速度看,小公牛比阉牛快,本试验研究,我们虽然没有搞阉牛对照组,但我们去西丰肉牛屠宰场调查过,牛肉产量可以提高7 9%。

3 幼龄牛育肥技术要点

3.1待育肥牛的选择

3.1.1品种选择优良品种的杂种牛或三元杂交牛(角短直、头大而方、胸阔、腿高粗大)的公牛。3.1.2年龄与体重育肥牛月龄应是7-9个月龄,体重应达到200300kg左右,从实践看肉牛增重最快在350-450kg之间。

3.2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1)购回的犊牛先进行检疫、防疫注射、药浴和驱虫等项技术处理。观察饲养10-20d以后,转入育肥牛舍。

(2)牛舍的建筑:该场的牛舍为封闭双列式牛舍。严寒季节(1月份)舍内温度零下1-2℃,最高5-8℃(门窗关闭),每头牛床位面积约2m2。从实践看牛的床位面积应大些,有利于肉牛休息和增重。

(3)育肥期:一阶段需30d;第二阶段需60d;第三阶段90d;第四阶段60d。

(4)饲养方法:该场饲养150头肉牛,分成四个试验组,全部实行舍内饲养。采取精料限量、精粗料混合饲喂。一年四季都喂三遍牛。早6点、午12:30、晚18:30,每天坚持喂完料后,必须间隔1h再饮水。每个饲养员养牛50头。

(5)冬季牛舍内环境实行人工调控。

实践证明,冬季牛舍内温度在-1-8℃,牛粪基本不冻,肉牛增重速度并不减慢。平均日增重1068.7-1 135.9g,有的夏洛来杂种牛日增重1350-1500g,这说明牛的抗寒能力是比较强的。冬季牛舍内相对湿度较大86-88,我们在牛舍房顶开70×70(cm)排气孔六处,牛舍要早开门(排气),晚上早关门(保温)。这种人工调控牛舍内小环境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利于降低牛舍内的湿度,有利于有害气体排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肉牛长势很好。

4 本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建议

(1)本项技术要求饲养管理条件不高,饲料条件也不苛刻,因此,在本区内可以推广这项技术。特别是本地区秸秆饲料资源丰富,能量饲料、蛋白饲料以及酿酒副产物都很充足,如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可以提高牛肉产量,改过去农村卖小牛不挣钱的做法,增加养牛整体效益。

(2)本项技术的推广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养肉牛是为了出口,可增加精料的投入,面对国内市场,可以继续以粗饲料为主,适当给些精料也可以达到育肥的目的。在饲养方式上也可以采用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办法。

(3)从实践看,推广这项技术养肉牛最佳出栏体重在450500kg,体重超过500kg,饲养时间过长,可出现有少数牛表现厌食,增重缓慢或不增重,尤其是在炎热季节更为严重,因此要掌握好肉牛最佳出栏时期和体重,是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

生产技术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加快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体系建设,尤其是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二、突出安全生产超前管理,抓实抓细公司常态化专业管理和定期检查评比,强化安全生产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总结整改的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结合电网十八项反措及相关生产管理标准,加强对基建工程及改造工程设计、设备招标选型、监造、安装验收的把关,在基建工程及设备改造时彻底杜绝装置性违章,实现关口前移;并高度重视电网建设期输变电工程投产前的人员组织、电网及生产运行准备、标准化管理,确保一大批重点工程投运后电网管理、运行维护的顺利进行。

二是2006年开始全面加强输、变、配电及通讯、自动化专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恢复变电站“达标”工作机制,制定严格的标准化考评考核管理办法,要突出各基层的日常专业标准化管理,逐级推动、责任上肩,加大公司层面的标准化抽查,2006年内从严、高标准对公司所有生产班组组织进行“达标”验收;并以此树立各专业“样板班站”,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各专业及班组的标准化水平和生产技术自主管理水平。11月份将集中组织进行变电标准化检查评比,并进行通报及奖励考核。

三是从各单位到公司都应在安全生产中时刻树立电网意识,逐级高度重视电网停电计划的管理,突出通盘考虑、强化停电计划的严肃性,并加大可靠性指标的管理和考核,尤其是3-5年内公司电网建设、设备改造任务繁重,电网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各基层单位应建立停电及检修计划预评估分析制度,结合停电计划分析把关,加强重要改造检修工程施工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和方案的审查把关,切实实现责任下移。

四是建立生产技术管理的工作计划体系、工作督导问责机制。

其一是建立科学的生产技术工作计划体系,以年度生产技术重点工作安排、季度专业生产技术重点工作计划、月度生产技术重点工作计划为主线,辅之以年度检修及预试计划、年度反措执行计划、月度设备检修计划及设备消缺计划等,使各项常态工作、例行工作纳入计划体系,减少事务性管理,借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施,建立生产技术计划的闭环管理平台。

其二是职能部室通过周期性专业检查、“突击式、不打招呼检查”和“回头看”等针对性检查,重点督察安全生产任务的组织落实情况及基层生产管理到位情况、规程制度制度执行情况,从班组抓起、从基础抓起,检查评估计划及重点任务的执行情况,加大计划执行的闭环管理和督导问责,对基层单位例行工作或重点工作开展不力,通过重点工作任务通知书进行警示,要加强规程制度落实和纪律执行的考核、决不能姑息迁就,体现100刚性,对执行生产指令不力或出现管理断层、管理弱化单位要加大考核力度和责任追究,以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生产管理常态机制,以此逐步推动安全生产管理重心和安全生产关口的逐级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