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安全措施

职业安全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安全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安全措施

职业安全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风险;防护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60-01

随着我县婚前查体工作的广泛宣传,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婚前查体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化验室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和许多婚检人群密切接触,婚前查体化验室抽血筛查各类传染病,所抽取的血液可能含有HBV、HCV、HIV等。化验室护理人员需要频繁接触血液和采血针头,常常使自己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而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为了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本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工作中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了安全防护措施,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

1、针头刺伤:由于职业原因,抽血时不慎被针头刺伤,从而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职业人员,不少工作人员抽血时曾经被针头刺伤过,再经针刺传播的疾病中,最常见和最可怕的就有乙肝、丙肝、及艾滋病毒,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几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

2、血液接触:

在进行抽血技术操作时,如果有血液外溢时,有可能污染抽血人员的手、脸及工作服,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被污染的部位有皮肤破损,有可能被病毒感染。

二安全防护措施:

1、增强职业防护知识:

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在抽血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教育培训,最大限度降低通过职业途径意外接触感染血液的可能,保证自身安全。

2、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1、洗手:接触每一位抽血人员前后,均应用肥皂流水彻底洗手,包括摘手套后,洗手时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2、抽血过程中要穿隔离衣,如被血液污染要立即更换。戴口罩和戴合适的手套,特别是工作人员手上有伤口时更要注意,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并彻底洗手。

3、针头的处理:

正确掌握采血技术操作,避免针头刺伤自己或他人,使用过的针头及时处理,放在贴有标签的利器盒内,按照医源性废物,统一进行处理。

4、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5、空气消毒: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对各种物体表面进行常规消毒。

三接触暴露感染的处置:

1、抽血人员一旦受到针头等锐器刺伤,不管伤口大小,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水或者肥皂水反复冲洗,并且尽可能将伤口处的血液挤出,再使用碘伏进行伤口消毒,最后进行医疗处理。

职业安全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 生产安全 预防措施 危险系数

1 机械制造业中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作为为人类的一个最基本需求,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保障问题,一切生产和生活的进行都离不开生命的存在。随着近些年来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生产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逐渐引起了社会的极度关注。这些安全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给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的影响。机械制造业属于我国的重工行业,是我国其他产业的基础,它本身具有制造工艺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检查生产工具和设备,加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实现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化,从而不断完善和解决生产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

机械设备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安全合格的机械设备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如何生产出合格安全的机械设备,并在生产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减少因设备出现故障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总之,做好企业的生产安全工作,对于企业本身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机械制造业中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隐患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机械制造业的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一些隐患,下面我们进行具体介绍:

第一,没有切实落实好安全生产职责。虽然目前很多工业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安全制度,明确划分了不同生产岗位的安全职责,但是大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只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切实落实好安全生产职责。部分企业的高层领导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只是停留在开会讲话,没有深入的开展安全职责落实工作,对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都是置之不理。对于企业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领导也是含糊其词,没有认真分析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和责任追究,没有提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第二,操作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行为主要是指操作人员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并养成习惯的违章行为。它包括三个方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特别是在设备维修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守企业的相关制度,在没有填写维修单的情况下开始维修,很可能会引发触电事故或其他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安全事故;

第三,安全工具和机械设备缺乏统一的管理。部分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在安全工具和机械设备的采购方面偷工减料,质量比较差,特别是在小型机械设备等安全工具的质量方面合格率比较低。同时,企业领导缺乏定期检查维修的意识,许多已经超期产品和设备仍然在使用,安全工具摆放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这为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第四,作业环境缺乏安全性。由于机械制造业自身的特殊性,很多企业只重视机械制造的生产工艺,却忽视了日常的一些管理工作,比如作业环境安全性的定期排查。据相关调查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在小型企业,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领导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注重对作业环境安全性的检测,及时排查威胁因素,对于安全事故应该采取事前控制的措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现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 机械制造业中生产安全的具体预防措施

针对上文提出的机械制造业中生产安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机械制造的企业领导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我国安全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网络系统。企业在员工入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安全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还需要对所有在职的员工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安全培训,考察安全法方面的知识,避免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与时俱进,作出适时改变。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应该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的改变安全管理制度,更新现代管理理念。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科技的先进性,在安全管理方面实行网络化管理,利用先进的监控系统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是企业认真落实生产安全工作的重点所在,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从严要求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实现企业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还要定期对作业环境进行危险因素排查,消除安全隐患,认真、谨慎处理每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工作的安全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加强安全工具和机械设备的统一化管理,做好安全评价工作。对于企业的安全工具和大型机械设备,在购买时必须选择那些质量合格价钱便宜的产品,对于超过使用期的安全工具和机械设备必须执行严格的报废制度,禁止以任何形式将报废设备租售。对于企业来说,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是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并与国际接轨,它是一种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日常的生产安全工作进行分析及预测,测试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而言之,机械制造业通过采取必要的生产安全措施进行预防,才能实现生产的科学化、安全化和文明化,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龙兰兰.生产企业安全成本优化模型研究与模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职业安全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感染;职业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25-01

感染科是负责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护理的临床科室。临床护士在一个隔离的环境中所面对的是各种血液,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染性疾病,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及化学消毒剂等职业伤害,同时又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

1 感染科护士存在或潜在的职业安全因素

1.1 环境因素 感染科病房属于IV类环境,各种病人群集治疗病原体栖息繁殖和感染者集中的地方,为了提供安全清洁舒适的环境,使空气中的细菌总数达标,防止交叉感染。临床经常采用紫外线,各类化学消毒剂进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医护人员常期接触化学物质与有害放射线污染,对皮肤刺激产生灼痛与过敏,对呼吸道,消化道产生过敏性反应及损害。

1.2 生物因素 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病人疾病本身产生的痰液,腹水,呕吐排泄物污染,各种侵入性的治疗与检查,都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与体液。护士如若自身防护措施不足,病原体易从皮肤粘膜,眼睛及呼吸道侵入人体造成感染。

1.3 心理卫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的增长及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人们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也随之提高。患者要求护理操作的绝对准确,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再加上病种的复杂性多样性,临床工作的繁重都对护士造成一定的身心压力。SARS事件过后,感染科护士又有了新的社会责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收治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对护士的应对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考验。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护士自身经验不足或处理问题能力缺陷,无法及时纾解各种压力,易出现疲劳,情绪不稳,产生厌倦感,甚至出现焦虑抑郁。

1.4 特殊传染病人的护理 在临床中,有时遇到HIV感染,狂犬病,炭疽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疾病病人,由于传染源的特殊性及疾病的严重性,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与医疗废物的处置有很高要求,如果不做好自身防护,将给护士的自身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生针刺伤将终身遗憾。

1.5 自身因素 护士缺乏相应的标准预防专业知识,临床操作中为图方便不按操作规程,简化操作程序,自身防护意识淡薄都有可能增加职业伤害的危险。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制定相关制度 标准预防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这些物质及病人粘膜和非完整性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其原则是无论是否确定病人有传染性,均采取防护措施[1]。制定并完善标准预防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病区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防止挥发应加盖保存。紫外线消毒病房时勿待在室内并用床帘遮挡,避免放射线,电的伤害。

2.2 培养职业安全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职业危害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则是安全意识的培养[5]。加强组织学习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学会评估危险因素,护理有可能产生体液污染的患者,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气管插管,气道内吸痰等应佩戴面罩,护目镜和口罩。为防止使用过的污染利器刺伤,小心处理用过的锐器,如使用后针头不复帽必须复帽时单手套回针头,不用手去除针头等,用过的针头应弃于耐刺的锐器盒中。如发生针刺伤,立即初步处理伤口,上报护长,查询患者血清学结果,进行人工被动免疫治疗。面对特殊传染性疾病病人,根据需要采用单间负压隔离病房。进行护理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静脉穿刺使用密闭式安全型留置针。患者分泌物与使用过的锐器弃入专用盒中集中处理。护理人员有皮肤破溃、损伤的可用医用敷贴包裹并加戴两双手套。护理完毕要及时进行洗手。

2.3 进行心理疏导,维持个体身心健康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应对强度的关键[2],积极面对压力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外在支持,通过正确的宣泄途径,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患者。科室成立心灵加油站,当护士有负面情绪时,鼓励其向家人,同事,朋友进行倾诉。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对护士进行减压训练,提高护士应对压力的能力[3]。护士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减轻压力的关键因素[4]。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确评价自身应变处理能力,提高应激耐受阈值[6]。

2.4 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每年进行HBV,HCV,HIV病毒的检测,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开展科室文娱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总之感染科护士承担着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为病人带来健康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职业伤害与感染风险,医护人员要加强职业安全防范,确保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雪琴,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1-13

[2] 敖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3

[3] 王晓敏,刘珂.儿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2,10(1):47-49

[4] 陈树乔,丘东友,黄华兰,等.肿瘤科护士抑郁状况调差[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44-345

[5] 柯永红,杜丹丹,陈靖.开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605

职业安全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塔吊;安全作业;控制;技术保障

Abstra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tower cra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on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tower crane tower crane safety from several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main control items, tower cranes safety operation control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tower crane organization guarantee etc..

Keywords: crane; safety; control; technical support

中图分类号: TU208.3

塔吊事故频发,不但给人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人员伤亡,使人们痛苦不堪,这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追究塔吊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塔吊本身质量外,塔吊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措施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塔吊作业不规范,组织保障不到位也是是导致事故出现的重要原因,事故屡次出现,不得不给工程人员敲响警钟。

一、塔吊安全作业组织管理保障措施

项目部应配置专业塔吊安装施工企业及电气与设备安装人员,负责其塔吊的安装、拆除与维修、维护工作。塔吊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安装资质等级的单位进行,各相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要求具备相应能力。项目部应要求安装单位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审批,项目经理应落实技术负责人组织塔吊安装单位人员、机电管理负责人、维护电工、机修工及其它相关人员按照工程实际情况与规范要求编制塔吊施工组织设计,由公司主任工程师及相关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1、岗位职责保障

领导小组负责对所有塔吊的总体指挥、协调。督促塔吊出租单位负责本单位塔吊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紧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完成他掉的锚固顶升工作,对机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日常管理,阻止塔吊的进场安装和拆除退场工作[1]。各区的施工负责人塔吊的使用供需安排,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领导小组,便于及时做出调整。主要工程人员的具体职责如下。

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塔吊的检查验收工作,监督各项实施效果。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安装单位提供的塔吊安拆施工组织设计、组织项目部塔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制订各项环境/安全技术措施,参加塔吊验收。施工负责人负责执行塔吊安拆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技术措施要求,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组织塔吊搭拆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组织,督促机电管理科工作,指导、监督塔吊安装、拆除工作。此外还要明确安全员、机电管理负责人、塔吊安装单位负责人、维护电工以及机修工岗位的职责,真正做到有岗有责,职责明确,有责必究,真正建立起高效有序的施工作业人员职责体系,为安全作业提供重要保障。

2、管理制度保障

制定塔吊群作业综合管理规定作为塔吊群作业的工作制度、作业原则和事故责任划分的依据,并对不同特殊阶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达到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3、组织人员保障

塔吊作业管理必须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责任心的塔吊操作人员、信号指挥工、起重工。塔吊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塔吊群施工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并对塔吊司机、信号工、起重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督促其严格执行。

二、塔吊安全作业主要管理措施

塔吊开始安装及拆除前项目部应与安装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责任。根据塔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结合环境/安全体系内容,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项目部环境安全员应及时安排、监督相关作业人员做好塔吊的安装、维护、拆除等工作,并组织塔吊安装单位及相关人员参加项目部各项检查验收工作。

塔吊安装完毕或结构更改完毕后,必须由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塔吊调试和相关测试检验工作,经检查验收合格,悬挂合格牌、限载牌、警示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牌等标识后,方可投入使用[2]。项目部应组织安装单位负责人员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上报技术监督部门与劳动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塔吊正常工作状态下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大修。大修间隔最长不应超过1500h。塔吊的大修应由专业单位进行,项目部不得擅自操作。项目部应组织对塔吊进行每半个月一次的定期安全检查、每个月一次的环境/安全体系运行检查及每月一次的垂直度观测,认真做好设备鉴定工作。

塔吊在拆除之前,应先进行系统检查,设置隔离区与警示牌,派专人监护,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项目部环境安全员负责监督塔吊的安装、维护、拆除及检查检验工作。

塔吊司机及指挥必须具备持证上岗,并具备相应能力。塔吊安装人员、机电管理负责人、维护电工、机修工员及塔吊司机、指挥应注意塔吊的系统维护工作,除相关负责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擅自作业。各人员作业,必须掌握其(重大)环境/危险因素,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塔吊"十不吊"规定,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作业。

三、塔吊安全作业主要控制点

1、塔吊安装调试主要控制事项

安装时控制臂长幅度和高低落差。过对塔吊起重臂长的调节控制,相对减小塔吊的起重幅度,要尽量避免对周围建筑物、道路行人的影响且缩小交叉区面积;对各塔吊的高度加以控制使各塔吊起重臂交叉时落差控制在3m以上。顶升时按序保持间距顶升,从而避免起重臂直接碰撞。

调节小车和回转限制器。通过对小车限位器的调节,进一步限定工作幅度,刚好够工作面连接,避免不必要的幅度交叉从而减少起重钢丝绳缠绕的可能性;通过对回转限位器的调节,限制塔臂随意进入交叉区,每次进行连接作业都在有意识状态下提高警觉安全操作。

对每台塔吊作业区和交叉区进行划分。通过对塔吊作业区和交叉区的划分,使塔吊作业人员明确危险部位,提高警觉意识,时各区施工负责人与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危险区域,避免同时交叉作业,减少或避免危险区作业。

安装红色信号灯。在每台塔吊的大臂端部和塔顶安装红色信号灯。

2、塔吊使用安全作业主要控制事项

塔吊作业前,要先检查现场环境,保证安全作业距离及各种安全条件。检查各传动部分,结构部分的安全和情况。检查各限位装置,安全装置是否灵活可靠。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有无损伤,是否要更换。

作业人员开始操作时,要先鸣笛发出警示,提醒注意。司机在作业中要按照信号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旗语、手势进行操作,操作前要鸣笛示意。如发现信号不清或指挥有误将引起事故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低塔顶升加节时,高塔停止作业。高塔顶升,低塔不得在高塔顶升范围内作业。.塔机停用必须将吊钩和变幅小车收到规定位置。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塔吊上要有警示灯。

塔式起重机应按作业条件,依据有关标准,合理选择吊索具。严禁将不同种类或不同型号的索具连在一起使用。不准用吊钩直接吊拉重物,必须用索具或专用器具。细长易散的物品,要捆扎两道以上,并且要有两个吊点;在吊运的过程中,使吊运物品保持水平,不准偏斜,以免重物由于自重或振动等原因从捆扎中抽掉出来发生事故[3]。吊运散碎物品时,要用网、篮、或其它容器盛装,不可用绳索捆扎。吊运体积较大或较长的物体,应在被吊物体的两端各设一个防止摆动的溜绳。

操作要按规定进行。应从止点零位开始逐档操作,严禁越档操作。在传运装置运转中变换方向时,先将控制器拔回零位,待传动停止后再逆向运转,严禁直接变换运转方向。操作要平稳。吊钩起升高度与起重臂头部之间距离最少不得小于1米。

对使用塔机的队组及塔机操作人员要进行安全使用交底。

三、塔吊群安全运行控制措施

塔吊群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遵循低塔让高塔;后塔让先塔;动塔让静塔;轻车让重车以及作业人员 “十不吊”原则。塔吊作业人员要尽量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换班必须当面交接;对新进场的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塔吊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避免因使用哨音造成指挥信号混乱和对周围群众的噪音干扰,每台塔吊有其专用的频道,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更换,确保指挥信号的可靠和准确。

必须加强现场动态管理,发现违章、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同时奖优罚劣,在现场掀起比学赶帮、劳动竞赛的热潮。

加强塔吊的顶升管理。塔吊出租单位应严格按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按照说明书及规范要求完成锚固顶升工作;派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监督,确保顶升过程的安全,并不受相邻塔吊的干扰。划定各塔吊的施工区域,在塔吊交叉范围内只准有一台塔吊工作,在该塔吊未脱离交叉区域前其他塔吊严禁进入。

塔吊群领导小组掌握24小时天气预报,遇有6级以上大风、浓雾等天气应禁止运行塔吊,大臂顺风向停放。夜间施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启防撞警示灯。地面单一信号统一指挥。

按工程的实际进展适时对塔吊群作业方案作出相应调整。顶升时序表都是以各区号施工进度一致为前提的,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施工进度的不一致,若个别部位进度较慢,在局部阶段不能保证同步顶升的情况下,原高塔可独自顶升,原低塔也可独自顶升至高于原高塔安全距离以上成为新的高塔。

结论:

塔吊安全作业非常重要,是施工单位不容忽视的,也希望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使工人的人身安全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晓泉,高攀,潘天华等.行走式塔吊群塔作业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8,39(10):763-764.DOI:10.3969/j.issn.1000-4726.2008.10.008.

职业安全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07-02

消毒供应室是负责医院无菌医疗器械及一次性物品的供应科室,既负责全院无菌医疗器材的发放,又肩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污染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和发放。工作中接触许多感染原因不明且又危险性极高的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品,有发生职业损伤和暴露性感染的潜在危险以及客观环境如:化学消毒剂、高温、噪音等潜在隐患,操作不慎会导致感染、中毒、烫伤等[1]。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噪声环境中。如何做好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改变使用防护态度和行为,减少职业隐患的发生。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有床位1773张,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所有病区、门诊、手术室等临床科室的复用器械、自备器械、氧气湿化瓶、手术器械等物品的集中处理、配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供应室工作人员共有17人,其中护士10名,消毒员2名,合同制工人5名;拥有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名,助理护士2名。

2 危险因素

2.1 物理因素

2.1.1 噪声 供应室存在多种噪声污染源,各类清洗机、空气消毒机、烘干机、高压灭菌器等,以及各种不锈钢器皿之间发生的碰撞。长期工作在噪声大于90分贝的环境中,可能影响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使听神经受损,听力下降,导致焦躁、耳鸣、血压升高、失眠等[2]症状。

2.1.2 温湿度 由于清洗工作岗位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专用鞋,护目镜等体内水分不易排除。清洗机,烘干机,高压灭菌器在使用时散发的热量水汽使室内温湿度明显升高。清洗机开启舱门,卸载物品时设备内温度大于93度,烘干温度高达120度,操作不慎会被烫伤,并对人的眼睛,皮肤,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2.1.3 光污染因素 工作时全部开启日光灯,查对包装需要强光照射。另外紫外线照射是供应室空气消毒物体表面的主要方式。消毒和检测时会辐射到人体表面,引起灼伤、红斑、皮肤过敏等症状。

2.1.4 布类纤维 各种布类辅料在包装时,极易引起大量的粉尘和纤维在空气中弥散飞扬,刺激呼吸道及眼睛,使其受到伤害。

2.1.5 锐器伤害 供应室每天回收处理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再生医疗器械。在清点、分类、清洗、包装时,被锐器刺伤,导致感染机会大大增加。

2.2 化学性危害 供应室使用最多的是含氯消毒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等,对人体皮肤、眼睛、呼吸道、神经系统等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期接触可引发皮炎、哮喘等。多酶清洗剂危害更甚、如果工作时将其溅到皮肤会造成伤害,对呼吸道也有一定的刺激性。

2.3 生物性因素 供应室每天回收处理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穿刺针、管道。这些在冲洗过程时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如防护不当极易吸入呼吸道而致感染,伤害则更大。

2.4 生理心理因素 由于工作性质和场所的特殊性,工作繁重琐碎,长时间站立,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单调重复,装缷较重物品,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容易造成身体不适,尤其是颈椎病,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同时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心理疲惫等[3]。

3 职业安全防护

3.1 建立完善制度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学习,普及医院感染知识。

供应室工作人员健全的职业防护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保护,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实行有序的发放原则,收集各临床科室的信息和建议,增进沟通协调,统筹利用时间,进一步规范优化消毒供应的运送流程。通过网络系统根据各科室需求请领,规范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下送管理。供应室是医院医疗用品的供应中心,我们应该尤其重视供应室工作的危险性及缺乏防护意识的危害性[4],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及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宣教。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物品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等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对新到供应室的人员进行消毒供应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重点培训,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安全防护制度教育和规范操作学习。让其从思想上重视对自身进行保护的必要性,自觉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实行消毒隔离制度减少职业伤害,确实提高职业防护的效率。

3.2 强化工作人员屏障保护

3.2.1 物理因素的防护 为减少噪声的损害,应该注意各类机器的保养和维护,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手册定期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保养和维修,轴轮要经常加剂保证仪器性能运转良好。各类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轻拿轻放各类不锈钢及用品。安装良好的通风设备减少室内的水蒸气排放。及时关闭水电气各种阀门,降低温度和湿度。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者需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程序,配有高温手套及相关的辅助设备。物品包装使用一次性医用包装纸、减少布类纤维污染。不经常使用的器械包用纸塑包装,使诊疗包使用有效期从1周延长到半年。降低包装成本,提高质量,减少工作量[5]。

3.2.2 化学品的防护 掌握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特性。配置及使用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必要时戴防护镜,防止溅到眼睛、皮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

3.2.3 生物防护 工作人员在器械回收、分类、核对、装载、刷洗、检查、整理过程中,要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手套、鞋套,预防被锐器损伤皮肤或污染液溅入黏膜。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被朊毒气、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工具,最大限度地保护工作人员安全。

3.2.4 定期体检 供应室人员定期体检,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并建立健康档案。对于发生职业伤害时,按职业暴露伤口处理流程正确消毒、包扎创面,并及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上报院感科,根据暴露源实际状况及伤者自身机体免疫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防止职业暴露引起的医院感染

4 讨论

供应室工作人员安全隐患发生与工作性质、自身防护意识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缺乏有关。而频繁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器具、器械和物品,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群体。根据卫生部2009年4月1日“两规一标”《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标准》及“职业暴露防护与措施”的要求。加强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坚持标准预防措施,规范各岗位操作流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供应室全体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引进新理念,开展新技术。自觉地将防护措施应用与日常工作中,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6]。有效避免了职业危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段振兰,胡范彬,池淑红,等.医院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2):226-227.

[2] 扈玥,董继平.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安全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1):141-142.

[3] 孙艳华,赵庆兰,王秀琴,等.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安全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910-1911.

[4] 戴霞,姚琴,等.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性分析[A].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2):7157-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