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构建

“致天下之治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在于教化,行教化之业在于教师”。 而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既依赖于教师职前的培养教育,又取决于教师职后的继续培训。能否培养出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师不仅要重视师范生的培养,更要重视在职教师的继续学习、职后培训,并且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发挥各自的优势,“无缝衔接”起来。

1.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应该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或是不完美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长期以来,教师教育只是局限于职前培养,似乎职后培训只是作为搭配和补充,并且各自为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育来说更是如此。而各高等师范院校在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时缺乏一体化的思想。从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需要突破:

第一,高校教师重“学术”研究,轻“师范”教育,拥有雄厚的理论用来培训和指导中小学教师,但是很少与中小学的教师交流,脱离了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小学教师埋头“实践”,忽视与高校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能深入地了解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得不到有力的指导和应有的锻炼,很难适应当代社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

第二,职后培训的模式没有统一有效的制度,一般的“授受式”大班授课脱离了实践的检验,只是“纸上谈兵”。单一的培训模式不能有效地加强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从而不能满足各自的需求。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培训不能很好地衔接。高校在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时缺乏一体化的思想,而现有的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只是对职前培养的简单重复,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

综上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建立一个高效的培训模式,是一个关系到一体化能否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因此,探索如何建立有效地一体化培训模式,对于真正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模式探索

2.1信息技术教师职前培养的实施模式

理论实践二维式培养模式:

理论实践二维式职前培养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是职后培训的“铺垫”,有利于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能更好地衔接,实现一体化。

2.1.1在理论上,提高教师资格标准,使其具有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性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而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中也仅仅考查了《教育学》与《心理学》这两门教育类课程,这样就致使了培养目标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针对性。为了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应该制定新的教师资格标准,在原有的教育基础类学科考查的基础上加入对信息技术学科专业化的考查,使师范生更专业化,为以后成为中小学高素质教师奠定基础。

2.1.2在实践上,利用视频案例教学软件充实教育实习内容

将案例教学与网络结合应用到师范生的实践中是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和自身素养发展的思路之一。2000年,Barab等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专业培养工具—“探究式学习论坛”(Inquiry Learning Forum建成ILF)支持职前和在职的教师共同体,让具有各种不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观察、讨论和反思真实教学视频片段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实践[1]。

在职前培养中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会利用这些工具,而是应该在视频中学会“模仿”,并应用于实践。我们也可以自己开发这样的系统,师范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即时的进行发表意见和建议,充实了实习内容,调动了师范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学习环境连接了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促进了师范生的多方面发展。

2.2信息技术教师职后培训的实施模式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跳跃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十五”期间要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和实现“校校通”工程两大任务。因此,原来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要能够承担《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学校的“校校通”工程任务,主要是参与校园网络与资源库的设计、建设与管理[2]。这样繁重的任务对中小学的在职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后培训正是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模式有很多种,主要有校本培训模式、院校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和参与式培训模式等。但是前三种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可以采用参与式培训以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

参与式培训模式中包括了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三者,使三者共同参与到该模式中可以提高各自的能力。在校的师范生实习实践一般为六周,高校教师忙于科研,中小学教师忙于实践,实习得不到有力的指导。参与式培训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关心并培养师范生,师范学校关心中小学的实践动态并使其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中小学关心高校的新理论动态得到方法上的指导并应用于实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成为一个连续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真正实现了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参与式培训为参与者提供了充分的机遇与空间去发展,让每一位参与者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从而面的理解新事物,在交流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中小学与高校的协作促使教师的持续发展,其合作模式(见图2)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这比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要见效好、见效快。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知识更新的越来越快,技术越来越先进,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来说,及时地提高在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是不容刻缓的。

职前的理论实践二维式培养模式与职后的参与式培训模式有效地融合、渗透,避免重此轻彼的现象,使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的有机系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为培养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arab,S.A.Makinster,J.G.Moore,J.A,Cunningham,D.J.& the ILF Design Team Designing and Building an On-ling Community:The Struggle to Support Sociability in the Inquiry Learning Forum[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1,49(4):71-99.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整合的必要性;整合的优势;整合的定位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的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2.1 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结果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2.2 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利用信息技术的几何画板软件,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除教师演示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3 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又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定位

3.1 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性和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等特性。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在每个学期初,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3.2 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活动,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01-01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所承载的重任。而不仅仅是针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教育。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信息化“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学习、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电脑,转向关注人脑,着眼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着眼于教师、学生的各方面素养的提高,不断增强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意识和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师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即创造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自信心、坚持力、探索精神和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的品质,是创造力的源动力,决定了人们对创造寄予无限的希望。

创新能力,即教师解决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它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体。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是由创造性地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等因素构成的。

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守成性、维持性的教育,创新教育一方面牢固地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以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求这种新型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求这种新型的教育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信息技术具备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储存和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显示,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育信息源一定时间内大量高速率地传输,同时映象的切换伴随着声像,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信息技术不仅显示出教育内容的创新,更在教育界的实践过程中体现了创新教育思想,解决了传统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科学研究的量化过程,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的情况,解决问题的思维展示过程,动画实验等虚拟现实仿真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演示,在动态中观察,使问题的结论迅速形象地展示,提高了教学速度的同时,使问题的解决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这些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认知的学习情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另外,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广泛性和信息显示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以及多种教育媒体的综合利用,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教育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必须经过教育过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大大地扩展了教育过程的内涵外延。从而达到促进师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一)教学设施现状

21世纪初,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得到长足发展,很多学校开始装配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异常地迅速,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但学校装配的机算的软件硬件却没有及时,加上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导致很多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由于学校经费的限制,损坏的计算机一直也无法修复,就是修理有的配件也已被淘汰,修理费用极不划算。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由于计算机损坏严重,而学生人数远远超过计算机数量,基本上不能达到单人单机,课堂纪律混乱,学生下位游走,甚至出现旷课,来了也不听课,于是说话、打闹、吃零食等现象时有发生,场面很难控制,时不时教师就要拍一拍“惊堂木”,以整肃纪律,这样大大地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再有就是在当时装配学生机房的时候,机房没有装配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造成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无机可操作。信息技术课程如果离开了操作实践,那教学效果就成为一句空谈;在机房上课,没有教师直观的演示过程的展示,教学效果很不尽如人意。我也问过兄弟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情况,情况大都如此,甚至去观看的优质课比赛也是如此,只能在多媒体教室纸上谈兵。

(二)学生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极不平衡,水平相距甚远。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知识相当薄弱,甚至进入机房连机都不敢开,而有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对计算机的操作已很娴熟,对网络也非常了解。这种情况给教师在教学设计带来很大的困扰,既要照顾水平高的同学,又要顾及水平低的同学。即便是想到一些对策,比如对号入座,强弱搭配,但由于计算机本身出现的硬件故障或系统故障很容易中断教学,不得不临时处理问题,也易出现纪律难控的状况。还有就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远不及要考的科目,甚至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游戏课、休闲课。进入机房时是热情高涨,但要学起知识时却是情绪低落,甚至偏离学习任务,偷偷玩游戏、乱涂鸦,原本课时就不多,结果导致会的依旧,不会的依然,教学效果很不明显。

(三)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有不少是从事其他学科“半路出家”的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相应的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多是在自学中积累而成,我亦是如此。由于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强,发展迅速,有时很难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再加上是非升学考试学科,学校领导也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辛劳付出得不到认可,学校评优评先、评职聘职相对滞后,在学校的地位低,也严重地挫伤了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即便是专业新分配的教师,据我了解,在大学期间他们的所学与义务阶段教学内容相脱节,他们在学校所学高深理论在义务阶段无法派上用场,相反而一些常用的软件他们没有接触过,也需要重新开始学习。这也就要求凡是进入这个教学领域的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要求。

(四)现用教材枯燥

现在使用的教材大都是成人培训教材的缩写版,枯燥、乏味,缺少必要的教参、光盘等教学资源。如果要想让课程变得生动,教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去搜集材料、素材制作课件,教材失去了原有的指导作用;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名不副实,教学设计缺少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为符合课时要求,将知识点过于细化,原本只是用鼠标点几下的操作却要用冗长的文字叙述,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失去求知的欲望。希望教材是能够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语言描述,合理布置学生感谢兴趣的相关任务,在做中学,让每一节课都富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几点思考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效地组织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一)需要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尽快完善义务教育阶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专用经费拨付使用管理体制。及时更新落后、淘汰设备,使信息技术硬件满足教学所需。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信息技术教育就是一句空谈,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教师要备好学生,根据学科特点,联系实际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实施分层教学,以强带弱,共同提高。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适时设计上些竞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学习内容。

(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地位,提供培训机会,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其它学科相融合,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来。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52-01

在针对高中课改的讨论中,似乎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的较少,或许是因为高考导向的缘故。但对于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言,优化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仍是十分必要的。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可归因于:(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2)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样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可见,在当前互联网进入千家百户的背景下,上述原因就不用多说了。

那么如何在当前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整合呢。对此笔者认为,应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来进行。所谓可操作性可理解为,教师在不用重构以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局部优化活动;且这种优化活动在在实施上也简单易行。但也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即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应用技术如何与其它学科进行融合。

为此,以下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设计

在特定教材体例规范下,教学内容主要从实用与相关性等方面入手。其中的实用在于与主流习惯相吻合,而相关性则体现为与高中各学科相结合。由此,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内容设计。

(一)操作的通用性

目前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所反馈的信息中发现,许多教师在严谨、规范的意识指导下往往过分强调操作的程序性。众所周知,关于删除、拷贝乃至办公软件的使用等,在完成某一任务时会存在不同的路径。在这些不同的路径上,必然存在着当前通用且简便易行的方式。为此,应强调操作的通用性。关于这一点笔者还想强调,正是因为该课程所处的学科地位较为尴尬,从而才更应从通用性上突出该课程内容的通俗性。不然,学生将无心给予其更多的关注。

(二)训练的实效性

作为一门信息化技术,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实战性。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训练的实效性。此时就面临一个问题,实效性的体现在哪呢。诸多同行认为,实效性就是能按照规范流程完成某一指定任务,如下载文件、打开某网站,甚至模拟一次电子商务活动。实则不然,依靠这样的内容来实现实效性,只会割裂该课程与高中其它课程间的关系。因此,应在与各文化课程的联系上寻找实效训练的机会。如,根据物理某知识点,训练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巩固的有趣性

巩固作为教学环节中的收尾阶段,在高中信息化技术教学中同样重要。受到该课程应用性很强的特征影响,无法完全模仿文化课进行笔试。因此,在建立操作性考试的基础上,还应突出它的有趣性。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提出,可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工作团队,以某一课题任务为导向、以报告形式为载体、以网络技术应用为依托,全方位的给予学习效果检验。不难看出,这自然就突出了该课程的有趣性了。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实施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实施上,应在校本要求下来进行。其中,因高中所处区位的不同也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实施效果。比如,城区高中和乡镇高中的学生,因硬件配置不同、个人操作体验不同都使得实施上应保持差异。为此,以下只从总括层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内容实施与学科融合方面

内容实施的关键在于与学科相融合,以网上搜索文献为例:在高中物理中提炼出几位科学家的经典定律。此时,要求学生对这些经典定律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文献搜索,并以在WORD文档上通过行文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以牛顿的几个定律为载体,让学生搜集牛顿的生平、接受教育的经历,以及在他老年后为何会自己自己的经典力学结论。不难看出,这些在物理课程教学中是极少涉及的,但又能使学生近距离了解大科学家的人文气质。当然,这种教学内容在学校教学中难以全部实现,因此可把部分内容放置课后进行。对于乡镇高中学生,可以借助学校的网络资源。

(二)内容实施与考核结合方面

上文已经指出,考核可以通过制定报告的形式来进行。“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而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不仅涉及生物学领域,也涉及到人文地理学科范畴。因此,教师可以给出课题题目:建设生态文明对本地区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此时,以小组为单位并启发学生在生物和地理等学科中搜集资料。这样一来,就对学生的网上资料搜集能力和WORE、PPT的制作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核。而这种形式不仅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吻合,还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契合。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本文认为,在内容设计和实施上应关注与其它学科相融合,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来。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王泰利.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对策与教师素质要求分析[J].中国体卫艺教育,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