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利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利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利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在我国,资产的确认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所有”式确认、“共有”式确认和“动态”式确认三个阶段、三种资产确认技术。

1.“所有”式确认(1993年以前)。1993年以前,我国中没有建立起会计要素的概念,也没有明确的资产概念,在日常核算中“经营资金”与“资产”是混用的,在具体核算上,又有货币资金的核算、工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材料的核算等不同称呼;而在会计报表中,又将属于资产的部分称为“资金占用”,如资金平衡表的左方分为固定资金占用、流动资金占用和专项资金占用三个部分,其“资金占用”也称为“资金运用”,是“资金来源”的对称,“资产”是“负债”的对称。当时资产的概念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第_,注重资产的外在表象,以列举方式定义资产;第二,资产的分类确认与计划的要求相适应,通过资产的存在形态及用途双重确认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或专项资产;第三,以“资金来源”或“负债”的对称概括资产的基本特征;第四,以静态方式定义资产;第五,将的资产统统视为“拥有”,剥夺了债权人的权益。之所以如此确认资产,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主体环境密切相关,它反映了企业混沌的产权关系,尤其是将资产作为“负债”的对称,使企业陷入了“零净资产”的尴尬境地,同时也印证了企业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模糊和不重要,从而将国营企业的“大锅饭”表现得淋漓尽致。

2.“共有”式确认(1993—2000年)。1993年“两则两制”的实施,正式确立了会计要素的概念,资产作为首要会计要素,被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首先冲破了资产为企业“拥有”的限制,在具体确认上分为“拥有或者控制”两个方面,表明企业的资产在所有者、债权人。出租人之间“共有”的求偿权;其次,强调了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而不是其他资源),技术上显得更容易操作;第三,摒弃了三段式资产分类确认方式,从而摆脱了计划经济下资产概念的禁锢,向市场经济下的资产概念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另﹁方面,这一资产概念仍然留下了列举式定义资产的印记,仍然以静态方式定义和确认资产,资产负债表中仍保留“待处理财产损失”项目,某些已经支出的项目仍冠以“资产”(如递延资产),有悖于资产的本质。但不管怎样,资产的这一概念和确认标准的建立,是会计等式由“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转化的结果,是我国会计确认技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转折点。

3.“动态”式确认(2001年以来)。2001年施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首次从动态角度、从资产的实质上提出了资产的确认标准,即“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这一资产确认标准下,将”经济业务“改为”交易、事项“,将资产的形成限定为”过去的交易,事项“,以”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作为资产的本质来定义资产,因而取消了”递延资产“,年终决算前必须将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完毕,并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又由于会计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于货币计量,为避免不必要重复,取消了”货币计量“的限定等等。资产的这一概念和确认标准的建立,表明实现了与国际会计规则的一致性,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尤其是资本市场趋于完善的标志,也是我国加入WTO的要求。

二、负债的确认技术

与资产相联系,负债确认分为封闭式确认。开放式确认和动态式确认三个阶段。

1.封闭式确认(1993年以前)。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会计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统称为资金来源,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不会构成威胁,因此在三段式的资金结构中,每一段都含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分,实行二者交叉、混合排列方式,同时在确认时也应分清固定、流动、专项三种不同性质的负债,以便编制平衡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按照资金来源的三段式分别确认不同性质的负债;第二,在国有国营的前提下确认负债;第三,按照负债的表象定义负债,如将负债视为资产的对称,是指企业所负的各种债务,而在当时的教科书中很难见到有关负债的定义;第四,在严格的计划约束下,国营企业的经济关系主要限定在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国营企业之间的范围内,负债的确认主要在这一封闭的圈子里进行,从而限制了负债的种类和规模,这也正是计划经济所要求的。

2.开放式确认(1993-2000年)。在1993年的会计改革中,负债被定义为“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并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打破了三段式负债“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次,在企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负债的范围有所扩大,出现了远期负债(应付票据)、负债(应付债券)等,已由过去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负债确认;第三,明确了负债的履行有资产和劳务两种方式。但很明显,这一负债的确认仍然没有摆脱重复定义的模式,注重“现在()”的静态确认。

3.动态式确认(2001年以来)。在2001年实施的新会计制度中,“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同样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但这一负债的定义涵盖了过去(过去的交易、事项)、现在(现实义务)和未来(履行义务将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明确了或有负债的确认条件,并为此设计了“预计负债”科目,全面、动态地认识和确认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技术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技术大致可分为混合式确认、净额式确认和权益式确认三个阶段。

1.混合式确认(1993年以前)。在计划经济时期,将属于所有者权益和负债部分统称为“资金来源”。实际上,就国营企业来说,无论是国家拨入资金还是企业自筹资金,其终极所有者都是国家,都属于所有者权益,这种国家基金与企业基金的区别,是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的结果,并没有改革其所有权性质。所有者权益的这种混合式确认,第一,体现了国家作为企业唯一所有者的性质;第二,没有注册资本的概念,反映了国营企业无限责任的本质特点;第三,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调出等发生的净损失,;中减固定基金,没有资本保全的概念;第四,由于国营企业“长生不老”,没有无力偿债、破产倒闭之忧,因而没有净资产的概念,所有者与债权人的求偿权意识淡漠。

2.净额式确认(1995-2000年)。1993年的“两则两制”,第一次确立了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分清了投入资本与借入资金的界限,突破了固定基金、流动基金、专项资金的界限,摆脱了资产占用形态变化与投入资本变化的关联性。

3.权益式确认(2001年以后)。2001年的制度中,“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采用了以权益为核心的定义方式,实现了与形式的统一、本质与现象的一致;其次,将“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改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使得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更加清晰;细化了所有者权益项目,尤其是规范了资本变动的条件,增强了所有者权益确认的可操作性。

四、收入的确认技术

在1993年以前,我国并没有完整的有关收入的定义,只有“销售”概念:产品销售是指产品以及代制、代修品等工业性劳务作业的销售;其他销售是指产品销售以外的材料销售、外购商品销售、包装物出租和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作业经营等各种销售。显然这是一种列举式确认。1993年的会计制度,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明确了“收入”要素是指营业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其外延的界定与过去没有两样,并以“收入”定义“收入”,没有揭示收入的本质。而2001年的会计制度中,“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人们对收入的认识逐渐清晰、对收入内容的分类逐步完整化、化,其中主营业务部分经历了“产品销售收入-基本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演变,同时收入的确认时间主要是围绕“所有权的转移”为标志,而不同时期结算方式及其对收入确认的标准又有所差异。

五、费用的确认技术

1993年以前相当于“费用”要素的确认中,没有期间费用的概念,实际上销售费用是以期间费用的方式处理的,主要特点在于产品成本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车间成本由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废品损失和车间经费等项目构成,相当于现在的制造成本;工厂成本是车间成本加上企业管理费以后的成本,是一种完全成本法。这一费用的确认标准,一方面低估当期费用、高估当期利润,与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车间性质”、不需要也不允许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相适应,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但另一方面与改革开放的要求格格不入,不符合国际会计规范,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为此1993年的会计制度改革中,将完全成本法改为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管理费”分为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销售费用一起构成了期间费用,第一次确立了期间费用概念。但费用仍然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成本定义为费用的对象化,即遵循“支出—费用—成本”的逻辑顺序。实际上,费用是与收入匹配的概念,因此在2001年的会计制度中,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从而纠正了原来费用与成本的因果关系,使得费用回复到应有的位置。

六、利润的确认技术

1993年以前,我们将利润称为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在当时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实际是国家的生产车间,不可能也不允许有市场的观念,因而在利润的确认上,将利润分为产品销售利润,定额补贴前的利润总额和定额补贴后的利润总额三个层次。

经济利润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收入  费用  利润 

        0 引言 

        准确的会计要素定义,能更好地联系理论和实践,更好地使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葛家澍1996)。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要求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在新准则中对会计六大要素进行了新的定义,距今新会计准则已经实行了三年多,关于新会计准则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很少有人对新会计准则的中各要素的定义进行深入的研究。众所周知,会计基本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等式,也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利润=收入-费用,它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等式,是由上一等式扩展而来,也称为利润表等式。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利润表等式是矛盾的,引起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1 新准则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界定 

        新准则中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1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所谓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1.2 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就是说由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当确认为收入。 

        1.3 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这点是为了区分那些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的收入但没有增加所有者权益的活动不应确认为收入,例如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同样根据费用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费用的几个特征:①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这点和收入是对应的。②费用是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就把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排除在了费用的定义之外。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只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营活动才能确认为费用。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这里又出现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在新基本准则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则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等式: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2 要素定义与会计等式的矛盾性分析 

        从上面对收入、费用的定义可以看出,收入和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但是,企业的经营的活动不仅包括日常经营活动也包括非日常活动,例如固定资产的处理等。在新准则中,固定资产处理产生的收益和损失计入了“利得”和“损失”项目。  

        我们在前面提到利润表等式为:利润=收入-费用 

        根据新准则中利润的定义得: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关于利润的等式,但却是不同的表现形式,那么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大家可以看出两个等式的差异在于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损失”是我国为了在新准则中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精神首次引入的概念。但并未将其作为单独的要素列示。通过对两者定义的分析可以得出利得和损失的内容包括:直接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那些不计入当期损益的、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这部分利得和损失以资本公积来核算,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余的利得和损失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具体为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反映在利润表中。 

        在未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前,我国的收入和费用概念和现在相比是广义的。以前的收入和费用既包括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也包括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同样,费用也包括日常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和非日常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那么现在的新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这种矛盾呢?

经济利润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概述

(一)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学上对利润的概念解释为企业的投资的资本收益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可以是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乘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后大于零的部分,具体的公式如下: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

在这个公式中,投资资本收益率就是指息税后利益和投资资本总额的比;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根据企业各项资金所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及各种资金成本加权平均后所确定下来的比率;投资资本总额就是指所有者有息长期负债和权益之和的平均数。

(二)会计利润的概念

会计利润实际上就是指企业的账面利润,具体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包括总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以及计入当期利润的收益和损失。

二、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比较

(一)采用的计量基础不同

经济利润主要是从实际资源和实物资本的角度来看待企业财富上的增量,参照现行市价来确定企业的费用和收益,将企业的历史成本替换为现行成本,并对企业的项目和资产按照成本的现行价值进行考虑。经济利润中存在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的概念,显见成本主要包括现行成本和重置成本,而隐含成本即为企业的机会成本,从而有利于对企业成本进行补偿。

会计利润就是要遵循收入实现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将成本限定为历史成本,在对企业负债以及资产的计价过程中,其费用以及收入确认都是以交易当时的价格入账,这样的入账方式体现出企业负债和入账资产不会随着现行价值的变化而做出调整的特点,比较有利于对企业的货币资本的变化情况进行反映。但是在生产要素变化以及币值不稳定的情况下,历史成本计量和现行价值计量之间一般都是无法统一的。

(二)计量目的不同

经济利润进行计量的主要目的:实现企业管理上的加强以及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因此经济利润所服务的对象主要就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为具体的管理工作提供项目评估指标以及企业管理上的内部决策,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弥补企业在会计利润上所存在的缺陷,从而为企业在决策和预测工作提供更为可靠参考依据。

会计利润进行计量的主要目的:为了企业的外部使用者提供决策上的财务指标,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来对经济活动实现客观上的反映。会计利润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外报告的需要,在反映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和业绩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利润分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所以,企业的经济利润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服务,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比较多样,而会计利润主要是为了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在表达方式上较为规范。

(三)计量的程序不同

在对经济利润计算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和程序,企业的决策参与者可以根据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需要而灵活地利用决策学、预测学以及数学等方法对实现对最佳投入产出数值的确定。而会计利润在计量上必须要遵守一定的会计准则,在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上将企业在经济业务上所有利润所形成的过程都记录下来,同时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收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消耗进行对比而得出的事后利润,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业绩进行客观反映,并对企业的成本费用差额以及事后收入进行核算。总之,经济利润一般不会受到会计准则的限制,而会计利润在计量上必须要遵守统一的会计准则。

(四)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依据不同

在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依据比较中,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体现出差异。经济利润由于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同时也包含了尚未发生的经济事项;而会计利润考虑的是正在发生或者是已经发生的,并且可以用货币来加以计量的经济事项。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实际上都是对企业在某一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同时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评价上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

1.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评价上,会计利润也表现出自身缺陷:

(1)会计利润所体现出的是企业已经实现的经济效益,而对企业即将实现的经济效益并不反映,因此在会计利润表所体现出来的经营成果也是较为狭义的。

(2)会计利润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所体现出的是企业发展中尚未被分摊的资产成本余额,这种利用历史成本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是不科学、不真实的。

(3)会计利润在结转费用上参照的是历史成本,但是在收入上还是依靠现行价格进行计量,这就会使企业的费用和收入在计量上出现分离,逻辑上不统一。

2.经济利润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表现出的优势:

(1)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企业的决策往往跟经济利润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经济利润对尚未发生经济事项也有所反映,因此更加有利于企业做出有效的发展决策。

(2)经济利润主要依靠现行的市价对企业的费用和收益进行确定,而且费用和收益之间不但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同时在时间上也是统一的,因此更有利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客观评价。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利润在客观的计量过程中不会受到会计准则的限制,因此会对会计利润客观上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在有效性、真实性以及相关性上都要优于会计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利润在计量过程的局限性,经济利润只是用于企业内部的决策和评估。

三、分析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差异比较的现实意义

(一)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思想更新经营理念

会计利润是单一评价指标,在经营业绩考核方面夸大经营利润,扩大了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忽略了股东资本带来的价值。经济利润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考虑了投资者的资本成本,使管理层关注创造的价值,关注资金的组成结构,关注股东价值的创造。

(二)经济利润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经济利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收益;本期净利润;经济决策有用性;利润观;资产负债中心主义;收益费用中心主义

一、IASB业绩报告课题的意义

IASB业绩报告课题是IASB为促进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统一而最初着手的四个研究课题之一。单就IASB致力于会计准则的统一化而言,财务报表课题所指向的统一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备受瞩目的问题。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所熟悉的利润表中也许不再有本期净利润的身影。

IASB采取一揽子主义,认为不仅是本期净利润,以任何一个单一金额来表示业绩指标都是不完全的,而且单一金额生成过程中存在着被歪曲的可能性。为此除去资本金交易事项外所有引起资产负债每期变动的构成要素的直接列示才是利润表应有的姿态。而且本期净利润是基于实现概念的利润,而判断利润实现与否时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容易介入经营者的肆意操作,故有提案要求将净利润从利润构成要素中去除。

现在IASB在【公开草案】中提出的利润报表样式,考虑到现实的各种情况,将本期净利润作为小计,以综合收益作为利润表的最终项目,这与此前的提案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根本的想法似乎依然没有改变。

除了英美等少数国家以外几乎所有国家的利润报表,都是以本期净利润为最后一栏的。比如日本虽说采用了一揽子主义,却没有列示综合收益。这是一种原则上只有实现的收益才能作为该会计期间的利润,是基于传统的计算期间损益的收益费用中心主义的一种利润观。

另一方面国际财务报告标准以及英国标准或是美国标准下的综合收益报表,虽说存在一定的差异,都是将不满足实现概念定义的利益也作为该会计期间的利润,是基于资产负债中心主义的一种利润观。这两种利润观作为对立的概念加以理解的情况比较多,却绝不意味着两者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的。为了向投资者提供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这应该是两个可以共存共荣的概念。

二、经济决策有用论和利润观

IASC概念框架“关于财务报表编制列报的构架”采用了经济决策有用论。也就是说,‘财务报表的目的是向广大的使用者提供可资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有用信息。而且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机关财务会计基准审议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以下简称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书】(Statement of Fina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C以下简称SFAC)第1号“营利企业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中也采用了经济决策有用论。指明“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现实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资其进行投资、信贷及其它类似经济决策。尤其是向投资者提供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至关重要,业绩报告必须履行这一功能。在业绩报告中的利润概念有收益费用中心主义和资产负债中心主义两种理论基础。

所谓的收益费用中心主义是按期间配比原则将企业取得的收入成果扣除为了取得这些成果所付出的努力即牺牲掉的费用,其差额算作利润。也就是传统的利润观,重视利润的实现。其前提是企业及其经营者经常的正常的乃至恒稳的业绩指标、成果指标或是获利能力的测量结果形成利润,并追求利润的平均化。经常的恒稳的企业业绩不应被偶然事项、突发事项或临时事项的财务影响所歪曲。

另一方面资产负债中心主义则认为收益利得是指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的结合;而费用损失则是指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是两者的结合。也就是说,通过资产负债的定义,利润可视为除了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其分配利润之外的、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的权益变动亦即资产减负债后的差额。将作为权益的财富的变动定义为综合收益。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企业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增大作为企业权益的财富,而把握企业资财的变动是把握企业活动的最好且唯一的方法,综合收益则反映企业业绩。

在此,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基准在内,美国基准、英国基准都采用了综合收益作为企业的业绩指标,报表利润的概念采用了资产负债中心主义。立足于资产负债中心主义的资产及负债以公允价值来评价,相对应的向投资者显示的资产表明未来的现金流入,负债表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出。FASB和ASB以及IASB坚信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不是企业的清算价值,而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为预测企业将来的现金流量提供有用信息,进而为投资者提供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如此考虑的话对比资产负债中心主义和收益费用中心主义,从传统的期间损益计算的观点来看是有不同,不过本质性的差异则在于理解方法的不同。也就是说以本期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视为业绩的观点看待收益和费用的话,就是资产负债中心主义。

从向投资者提供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目的来看,作为业绩报告的利润概念似乎可以理所当然地导出以资产负债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综合收益概念。所以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书第2号“会计信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向投资者提供预测价值信息。

不过资产负债中心主义下也不能对所有的资产负债都以公允价值评价。公允价值评价的对象是仅限于金融商品等项目,还是扩充到不准备销售处理的经营性固定资产以及存货等项目,综合收益的概念完全不同。

根据FASB财务会计概念书第5号“营利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所言,基本的确认标准虽有成本效益原则及重要性条件制约,但必须同时满足资产负债的定义、具备可计量性,适用性及可信赖性四项标准才能进行会计确认。根据经济决策有用论提出的以向投资者提供预测价值信息为目的话,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且能以公允价值评价的对象应该有高度发达的市场存在,其公允价值评价额才能正确反映将来现金流量,实质上限定为金融商品等项目。其它的比如说不准备销售处理的经营性固定资产,是以对其连续使用而获得现金流量,所谓公允的重估价值或销售价值自身都无法表示将来现金流量,不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不能成为公允价值评价对象。

对于制造业来讲,不是以‘生产了多少’而是以‘销售了多少'来衡量企业业绩。对于存货用所谓的公允价值即预定贩卖价格计价,虽满足了四个基本条件,却明显不合理。换言之,资产负债表上所有的项目不能也不需要都以公允价值计价。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法下,可以采取对金融商品等少数项目实行现价成本计价方法。收益费用中心主义和资产负债中心主义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势不两立的关系,应对照能否为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这一属性来决定采取何种方式。

综上所述,作为业绩报告的利润概念即便立足于可以向投资者提供预测性财务信息的资产负债中心主义,可以得出应以综合收益作为最终栏的结论,作为其构成要素的本期净利润保留与否的不同,业绩报告的利润信息内容完全不同。

对金融商品等进行公允价值评价结果产生的企业权益(财富)的变动额包含在综合收益里,显示的已经不全是企业的已实现利润。满足实现概念的本期净利润是否作为综合收益的构成要素列示,应从经济决策有用论观点出发,看本期净利润能向投资者提供怎样重要的决策信息来加以判断。

三、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业绩报告与原业绩报告的区别

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业绩报告,与原来的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业绩报告存在着怎样的区别?这种差异在此终极地把其归结为报告目的。

首先,以净利润为中心的业绩报告的目的在于揭示企业当期的收益能力。一般认为股价可以反映企业将来收益能力,而预测这一将来收益能力时投资家所重视的信息是该企业现实收益能力。而现实收益能力的要约值一直以来是传统的利润数值即净利润,因此净利润信息在投资家进行投资判断时被视为有用信息,这一点已通过实证研究被证实。股价反映了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将来期待的形成。

综合收益概念则是“对企业所有者的财富变动产生影响的所有项目均无遗漏”这一含义的业绩指标,被视为对企业的相互比较而言有用的一种标准。这一概念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和编制者双方而言都要求充分考虑对企业所有者的财富产生影响的所有项目。基于此以综合收益概念为基础的财务业绩报告放弃列示表明现实收益能力的汇总数字。财务报表使用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判断即对企业将来的收益能力形成期望值时,必须运用判断从对企业所有者的财富产生影响的所有项目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两种业绩报告经过如此整理可以明确的是,以原净利润为中心的业绩报告,对将来的收益能力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在收益能力指标由报表编制者事先算出,并传达给报表使用者。与此相反,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业绩报告仅只是把本期确认的所有财务业绩项目加以列示,至于将来收益能力预测则由报表使用者利用列示的信息独自进行吧。换而言之,两种业绩报告的差异可以理解为将来收益能力指标的近似值是有财务报表编制者算定还是由使用者算定这一区别。

以净利润为中心的业绩报告,由财务报表编制者计算出作为现在收益能力指标的净利润,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利用现在收益能力数值预测将来的收益能力。这样,财务报表编制者算定的净利润数值亦即现在的收益能力指标在预测将来收益能力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是以前期预测的将来收益能力与其结果有怎样的接近程度的判断材料。以净利润为中心的业绩报告的中心课题是算定作为现在收益能力指标的净利润,业绩报告要求表示当期的“成果”。

与此相反,以综合收益为中心的业绩报告,将来收益能力预测由财务报表使用者自行进行,财务报表者编制只提供所需资料即公开本期确认的所有财务业绩项目。因此业绩报告的重点,是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资料以资其形成将来的期望,业绩报告要求表示当期的“结果”。

现在围绕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业绩报告的方法的国际性议论仍在继续,有关利润表的区分方法已提出了几种方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列示各构成要素,而这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会计期间内生成的“结果”如何按其性质确定分类标准的问题。这种议论与列示表明一个会计期间的“成果”,再进一步确定有关项目是否包含在内的区分方法,本质上是不同的。

四、结束语

经济利润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导数;变化率;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利润;最大利润

引言:微积分学是高等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数学许多分支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宇宙奥秘乃至人类自身的典型数学模型之一。导数[3]是微积分的两大部分之一,指的是函数的变化率,阐述了一些事物和现象都不断变化,当然经济现象也不例外。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学中边际分析的应用。

一、导数的概念

定义 设函数 在点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 在 处取得增量 (点 + 仍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 取得增量 ,如果 与 之比当 0时的极限存在,则称函数 在点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为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记为 ,即

. (1)

令(1)中的 时,则当 时 ,因此(1)式又可写为

.(2) 令 ,则得到(3)式

.(3)

进而可引出左,右导数的定义:

.

二、边际的概念及应用

边际概念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经济变量的变化率,即经济函数的导数称为边际。而利用导数研究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的方法,就是边际分析方法。

1.边际成本

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定义为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即有如下定义:

定义1:设总成本函数 ,且其它条件不变,产量为 时,增加(减少)1个单位产量所增加(减少)的成本叫做产量为 时的边际成本。即:

其中 =1或 =-1。

例1:已知某商品的成本函数为:

(Q表示产量)

求:(1)当 时的平均成本及 为多少时,平均成本最小?

(2) 时的边际成本并解释其经济意义。

解:(1)由 得平均成本函数为:

当 时:

记 ,则 令 得:

而 ,所以当 时,平均成本最小。

(2)由 得边际成本函数为:

则当产量 时的边际成本为5,其济意义为:当产量为10时,若再增加(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总成本将近似地增加(减少)5个单位。

2.边际收入

定义2:若总收益函数 可导,称

为销售量为 时该产品的边际收益。 称为边际收益函数,且 .

其经济意义为在销售量为 时,再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总收益将近似地增加(减少) 个单位。

注:总收益是生产者出售一定量产品所得以的全部收入,表示为 ,其中 表示销售量。

3.边际利润

定义3:总利润是指销售 个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净收入,即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记 为总利润,则:

(其中 表示销售量)

定义4:若总利润函数 为可导函数,称

为 在 处的边际利润。

其经济意义为在销售量为 时,再多(少)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减少)的利润。

根据总利润函数,总收益函数、总成本函数的定义及函数取得最大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可得如下结论。

由定义,

令 则 .

结论1:函数取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结论2:函数取得最大利润的充分条件是: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且边际利益的变化小于边际成本的变化率。

例2:假定有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 (其中 为酒的贮量, 为当年白酒价格, 为利息率,且假定 %),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1. 年增加的总收入函数

(元)

2. 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

(元)

3. 年净增利润函数

= (元)

此时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因为当 利润最大,所以有 ,即 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 250元。

三.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灵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导数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更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把经济活动中一些现象归纳到数学领域中,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对很多经营决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

对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来说,精准的对其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最优化问题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通常是利用函数的导数求经济问题中的平均成本最低、总收入最大、总利润最大等问题。将导数作为分析工具,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精确的数值和新的思路和视角[5]。

经济学分析中的主要优化问题有产出最大化分析、收入最大化分析、利润最大化分析、资源合理利用的优化分析、成本最小化分析以及最优组合分析等,通常伴随一些约束条件[6]。通过优化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寻求最大化企业的收益,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意义非常深远[7]。

导数对于在经济学中边际问题的剖析尤为主要,经由过程边际问题的剖析,对于企业的抉择妄想者做出正确的抉择妄想起了十分主要的浸染!通过阐述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几种应用,说明导数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数学工具对经济的各个环节进行定量分析[8],有利于对经济管理工作做定性分析,从而更科学地进行经济管理,这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使经济管理工作于国际接轨必不可少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丁瑶:导数的经济意义及教学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10.07.149-150.

[2]李春萍.导数与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商业视角,2010(2):17-19.

[3]王青青.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J].高校讲坛,2011(9):8.

[4]王利珍:用导数解决经济中的最优化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0.27-28

[5]王利珍:用导数解决经济中的最优化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0.27-28

[6]雷良缓:经济数学中的边际分析与弹性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0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