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经营策略

产业经营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经营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业经营策略

产业经营策略范文第1篇

(一)研究背景

“虚拟”一词在英文里为“VIRTUAL”,本义为“具有其实质的效果但无其外表或形式的,动词词性”。最早该词出现在计算机行业里――特指虚拟内存。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IT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在IT为依托的网络经济时代,实体经营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可以说虚拟经营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始。

面对快速多变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变化,房地产企业也不可能采用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房地产企业建立具有足够弹性和自适应性的管理模式。“虚拟经营”在其他产业中已开始重视与提倡,但在房产企业中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也没有明确提出相应的理论和对具体的运作模式。

(二)研究现状

虚拟经营策略是1991年,由美国著名学者罗杰・内格尔首先提出来的。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然本企业具有设计、生产、财务、营销等功能。但是,企业本身却不必设置执行这些功能的具体的组织实体,而又能照样完成各种功能任务。也就是说企业仅以优势的、有限的、关键的资源。将其它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体弥补,仍能实现总体各项功能,最大效率地发挥其有限资源的一种经营形式。

国内对虚拟经营研究开始晚、水平低,在对房地产行业研究更少见。但是这种虚拟管理方案使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受到启发。将这个概念引入到研究企业组织中来。学者们认为虚拟存贮器的思想和虚拟企业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目前房地产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资金的变化导致价格变动对房地产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国外企业的加入。引发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将会下降。一开始在国内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会因为垄断的消失而失去其超额利润。

我国的经济已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之中,随着资金、外汇、劳动力、产品等市场要素的开放,大量的国际经济贸易将涌入我国的各行各业。根据国际经济贸易惯例,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发挥作用时,其资产的显化由此将会更加强烈,同时,伴随着地产市场的日趋活跃。地产行业内容的全面拓展,地产发展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必然导致优胜劣汰。由于地产开发是由开发商为主导完成的一项集成工作,决定品质的不仅是开发商本身,还有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等环节的各个企业。地产开发企业作为集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产品更具有价值大、移动性差、投资风险大、质量受制因素多等特点。因此,有必要通过“虚拟经营”来整合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房地产企业运作模式应用的理论依据

(一)应用理论

图1是三种战略的示意图,从战略的角度上提出虚拟经营的应用前提。

(二)房地产企业虚拟经营各方博亦分析

核心企业一般指具有很强竞争能力且最先识别出市场机遇的企业。核心企业可以选择“放弃市场机遇”策略,也可以选择“捕捉市场机遇”策略。如果核心企业均选择“捕捉市场机遇”策略时,核心企业中强的一方可以选择“采取虚拟经营”策略,也可以选择“组建项目公司”策略。显然。面对一个市场机遇,核心企业面临选择捕捉市场机遇与否。选择虚拟经营策略与否的博弈过程。

假设市场上存在核心企业CORE1、CORE2。如果CORE1选择“放弃市场机遇”战略,那么他的收益为0,在CORE1选择“放弃市场机遇”战略下。CORE2可选择的战略有“放弃市场机遇,捕捉市场机遇”。如果CORE2选择“放弃市场机遇”,CORE2的收益为0;如果CORE2选择“捕捉市场机遇”,那么他可获得的收益为G1o在CORE2选择“捕捉市场机遇”,那么CORE2可选择的策略有“放弃市场机遇,捕捉市场机遇”,如果CORE2选择“放弃市场机遇”经营策略,那么CORE1可获得的收益为G1,CORE2可获得的收益为0;如果CORE2选择“捕捉市场机遇”策略,在此情节下,CORE2可选择的策略有“实行虚拟经营,组建项目公司”,如果CORE2选择“实行虚拟经营战略,那么CORE1CORE2的收益均为G2;如果CORE2选择”单独组建项目公司“那么CORE1CORE2的收益均为3:

假设G1>G2G3完全成立。图2为面向同一个市场机遇情况下核心企业之间的完全信息博弈。容易得到核心企业之间博弈的均衡解为(实行虚拟经营,实行虚拟经营),即CORE1、CORE2联合实行虚拟经营策略为最优。

本次博弈结果表明,当两个或者多个核心企业同时识别某个市场机遇的时候,进行虚拟经营要比单独组建项目公司精心开发要好。如果G1>G2>3均衡解为(单独组建虚拟企业,单独组建虚拟企业)。表示核心企业分别组建虚拟企业比联合组建好。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虚拟经营”的策略

房地产开发事实上是由开发商为主导完成的一项集成工作,决定房地产品质的不仅是开发商本身,还有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设备配套、物业管理等环节的各个参与方。一个地产项目的开发关系到少则几十家、多则上百家企业。作为集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产品(土地、房屋)更具有价值大、移动性差、投资风险大、质量受制因素多(受规划设计质量、工程施工质量和销售服务质量的影响颇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房地产开发企业“虚拟经营”的策略主要是:制造核心优势。

一家公司将一些业务外包出去是可能的,也是目前地产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要想达到虚拟经营的程度。则有一定困难。很多地产开发企业都在尝试业务外包,但是很多中小地产企业甚至大型地产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地产企业要想运用虚拟经营的战略,首先要找出自身企业价值链当中适合自身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找到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然后才能把除此之外的业务虚拟化。

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在经过分析调研之后发现。自己的企业在所有的环节上都有一个或者多个企业强于自己,自

己已有的优势都是很容易被人超越的。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就不适于运用虚拟经营。但是此时如果企业能够洞察到巨大的市场机会,就可投资,开始做市场。开始的时候,假设资金较为缺乏,就应以营销价值链为重点进行运作。过去地产发展带来的比较直觉的认识是:只需要把样板楼盘做好。就会有消费者愿意付款,支付定金,愿意订购房产;建筑商愿意投标;商、经销商愿意经销;银行愿意融资:但是现在市场日趋成熟,仅仅只凭借拥有一个能卖得出去的好产品,才能拥有消费者和回笼资金的局面已经很难产生。因此,更多的地产企业关注如何创建企业的核心优势。

虚拟经营的实质就是怎么把核心优势制造出来,有了这种核心优势。就有了对资源整合的能力。就能够在房地产开发各环节将企业整合在本企业周围。资金不是最重要的核心优势。最重要的是能够整合各种资源的核心优势。这种核心优势可能是某个想法、经营策略或企业品牌。但是这种核心优势能够将各种需要的资源聚集起来。

传统房地产企业下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扼要概括为土地资源、资本规模和企业经营三个方面。而把经营细分以后,又可以把核心竞争力概括为六个要素:即土地资源、资本规模、市场把握、品质控制、产品设计、产品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一。集中公司资源从事专业化开发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形成核心竞争力。第二。抓住理念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为了保证竞争优势。房地产企业不断地进行理念创新,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第三。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

核心优势的东西除了产品质量之外,就是品牌。树立品牌打广告是必不可少的。成功的广告策略在产品的成功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查表明。在消费者的购买因素中大概有40%是因为喜欢广告,才选择这个品牌。楼盘取名非常重要,最好经过市场调研。楼盘名称要达到以下三点:其一。比较准确地表现楼盘的位置、特色;其二,能体现产品的优越功能;其三,朗朗上口。

五、结论及实践意义

产业经营策略范文第2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份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企业存款已达402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6%。而同时期我国GDP的增长为8.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的现金资产不断上升,且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率。同时表明,大部分企业将现金资产都存入了银行,反映出投资渠道的单一。企业存款中,又有相当大部分(约60%以上)是属于企业集团的闲置资金,这部分资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入生产领域,而是在银行获取较低的收益,无论从资源配置还是企业资产保值增殖的角度,都是低效率和不利的。因此,对于企业集团来说,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资产经营,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企业集团进行资产经营的必要性

1、进行资产经营是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集团在多年的经营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现金资产,这部分资产能否合理运用,实现保值增值,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金资产是企业的活血,是保障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仅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由于我国的利率尚未市场化,银行利率难于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迅速变化作出及时调整,因此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同时,银行存款的收益率较低,不能满足企业集团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资产结构多元化是企业抵御风险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许多行业已进入成熟期(例如能源、电力和钢铁)甚至衰退期(例如煤炭行业),表现为技术落后、市场趋于饱和,追加投入的边际收益不断下降,因此处于这些行业的企业都面临着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先前的积累如何进一步保值增值的问题,二是所处的行业本身生命周期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因此,资产结构多元化,进行资产的有效组合,是企业集团实现存量资产保值增值、抵御市场风险和实现部分甚至全面转型进入新兴行业的必要手段。

3、产融结合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必然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这是社会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这种融合,宏观上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效果,微观层面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快速流动,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因此产业资本进入金融业,资本的相互转化和融合,是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交叉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集团的一部分资产进入金融业,成为金融资本的一部分,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这种趋势也为企业集团资产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二、企业集团资产经营的原则和宗旨。

企业集团的现金资产具有数量巨大、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因此资产经营策略必然的原则之一是安全性,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之上,获取稳定的收益,而不追求过高的超额收益,因为那样必然是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的。同时,投资立足于长线,对流动性要求不高。

综合起来,企业集团资产经营的原则是:长线投资、确保安全、稳健为本、力争收益,从而达到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企业集团的资产经营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企业集团资产经营的手段分析及策略建议

企业集团资产经营手段,实际上就是企业集团合理运用闲置资金进行各种投资的方式和渠道。下面分为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和间接投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股权投资

1、金融企业的股权投资。

金融行业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具有发展前景好,收益较高的特点。从我国目前的现状考虑,对于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比较困难,而且收益较低,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例,2000年中期的净资产收益率仅6%,即使按照80%的分红率计算,按每股净资产进行股权投资的收益率也只有4.8%。因此,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是切实可行的手段。

投资参股证券公司。近两年来,许多大企业集团抓住国内券商增资扩股的契机,纷纷投资参股成为券商的大股东。例如深圳机场参股国信证券(20%股权),投资额为54480万元,七个月即获得了5293万元的收益(数据来自深圳机场1999年年报),年回报率约为16.7%;青百控股青海证券,初期投资额为5016.6万元,1999年实现利润1100万元,收益率为22%;申能股份1999年8月投资12142.84万元入股海通证券,年终获得1820.53万元的股利,年收益率为36%。

参股证券公司的优点是:(1)证券业是新兴行业,成长性好,收益较高。(2)不直接面对证券市场,由于中间有券商作为隔离带,风险大部分被券商所分担,主要风险是证券公司的

经营风险。

参股证券公司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证券公司的选择问题。由于主要的投资风险是券商经营风险,因此券商的素质成为选择的重要依据。选择标准包括管理水平高低,财务状况优劣、风险控制体系完善与否等方面,尤其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股权投资受证券市场风险影响的程度。一般来说,风险控制体系完善的证券公司,将致力于使证券市场对公司股东投资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其二,控制权的问题。由于投资额度较大,因此必须对投资的情况进行一定的监督,有必要获得一定得公司控制权,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参与。参股的股权比例应该以大于20%为宜,因为根据有关规定,这是股东拥有公司财务审计权的最低股份比例。深圳机场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对国信证券投资的,占有20%的股份。

保险公司。保险业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但是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主要是因为投资工具较少,国家对保险公司的投资管制较多,造成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较大。

由于目前存款利息和国债利率较低,而保险公司向客户承诺的利率相对较高,仅靠利差收入来维持,收益十分有限,造成保险公司经营面临相当大的困难。长远来看,国家将逐渐放松管制,保险公司资金的投资渠道将越来越宽,尤其是可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产比例逐渐提高,使保险公司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但是目前介入的力度不宜过大。

基金管理公司。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也是一种可行的投资手段。尽管1997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只有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已经放宽了条件,国有企业也可以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

按照目前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收益状况,一个管理20亿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8000万元之间,按照管理费收入(无风险收益)计算,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将超过10%,如果旗下基金的收益较高,还将获得丰厚的佣金收入,同时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可预期的管理费收入还将增加。因此,以发起基金管理公司的方式投资,可以在保证基本收益率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

不足之处在于容量较小,即发起基金管理公司所需资金量较小,很难满足企业集团投资需求,目前资本规模最大的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才1.5亿元人民币。因此,对于企业集团的现金资产来说,这种方式在投资组合中只能占很小的比例,其风险/收益特性对于整体来说影响不显著。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和扩张,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本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扩大对初期股权投资的需求,因此,发起基金管理公司仍不失为一种具有投资潜力的的方式。

2、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指投资于公路桥梁建设等公用事业项目。这种行业属于通常所说的“防守型行业”,具有明显的优点,即收益稳定,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小。缺点是建设期和投资回收期较长,意味着收益实现的时间较长和资产流动性较差。如果需要资产变现,则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尽管企业集团资产经营对资产流动性要求不高,但由于市场变化速度太快,难免会遇到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改变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组合的情况出现,因此为保证这种灵活性,就需要一定的流动性。

以投资于公路为例,上市公司湖南高速(0900),主要的收入来自于高速公路收费,199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59%,当年湖南省以及全国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车流量较往年没有明显增长,但湖南高速仍然取得了较高的收益。重庆路桥(600106)也是从事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司,收入来自路桥收费,199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达11.93%。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地域的选择。进行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应当选择目前不太发达但是具有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同时国家政策的扶持也是相当重要的。选择不太发达的地区是因为地价等成本较低,初期投入相对发达地区少,意味着未来潜在收益率提高。

二、项目的选择。尽管公用事业整体上具有收益稳定的特点,但稳定也有高低之分。通常建设期长的项目收益较高,因为项目建设周期长的项目风险相对较大,因而收益中必然有一部分是风险补偿。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中,有必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点,必须进行严格的项目论证。

三、控制投资数量。由于公用事业投资所需资金量巨大,投入产出周期长,时流动性较差,因此这种投资在整个资产经营策略中的比例不宜过高。如果企业集团的现金资产数量较小,则应投资于流动性更强的项目。

3、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行业,投资方向主要是处于初创期或进入成长期的新兴企业,具有风险大、潜在收益高的特点。国内的风险投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随着国内二板市场的推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将逐渐完善,而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因此从外部条件,投资客体的角度来看,目前在国内进行风险投资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同时,企业集团资金数量大,能够满足风险投资进行项目群投资组合操作的资金需求。

企业集团从事风险投资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直接进行投资和通过发起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进行风险投资。由于在风险投资的实际操作中,投资项目的发掘,培养和风险/收益评估要求很高的专业水平;在新兴公司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介入其经营管理,对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要求高;风险投资的退出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操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团进行风险投资,以上述的第二种方式为宜。同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高风险特性和前述资产经营的原则,风险投资在整个的投资额中应占较小比例,不宜超过5%。

(二)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的最突出特点是流动性强,适合于投资组合的调整,目前主要的投资品种有国债、股票、基金券。

1、国债。风险小,收益稳定,最近发行的三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3.14%。由于其风险/收益特性十分明显,在此不作详细分析。

2、股票。目前国家对于国有企业股票投资管制已经放松,国有企业既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的配售,也可以参与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从目前的状况看,在一级市场对业务相关性较强的新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优先认购是风险较低而收益较高的方式。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例,每年通过这种方式投资的收益率均在10%以上,占其总体收益的比例达25%——50%。因此企业集团采取这种投资方式比较理想。

另外,企业集团也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企业集团直接投资于二级市场的优点是可以自主进行风险控制,决定投资策略和投资品种,决策比较迅速,但缺点是企业集团内部缺乏股票二级市场操作的经验和人才,专业化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因此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委托机构进行资产管理,在下面将有分析。

3、证券投资基金。对基金券的投资从目前看也是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式,从我国证券市场新基金两年来的实践看,大部分都给基金持有人带来了良好的收益。

(三)资产委托管理。

这种方式优点是委托机构进行操作,不需要进行额外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专业化程度高,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并有效地管理风险。委托金融机构进行资产管理,并不仅仅限于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还可以其他方式——例如风险投资等的操作来实现收益。采取这种方式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受托人即机构的选择。选择的标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其一,以往证券业务自营的业绩。这一点反映了机构操作大资金的能力和盈利水平,是决定投资收益率的重要因素。

其二,操作风格。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反映在操作风格上就表现为积极型和稳健型。企业集团处于本金安全性的考虑,应该选择风格稳健的机构。

其三,风险管理水平。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高低和风险控制机制是否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金的安全性。

(四)策略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于企业集团的资产经营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安全性和收益性相结合,并兼顾一定的流动性的原则,建议将投资分为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和流动性较差的股权投资两部分,各占50%左右。

2、在股权投资中,对金融企业的股权投资可占30%——40%,这部分资产的流动性相对较强(资产质量好,易于转让),但风险较大。产业投资中,公用事业投资可占50%——60%,风险投资占10%左右(总量的5%)

产业经营策略范文第3篇

一、报刊产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视问世时,有人曾悲观地预测报刊时代即将终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事实上,即便现在网络都已普及,报刊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10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针对报纸在报道中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进行了调查,结果78%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在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读卖新闻》发行量高达1000万份。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国外报刊产业数据资料来看,办刊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3年,世界报业协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报纸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零售额仍上升5%,每天有超过10亿读者阅读报纸。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发表的《2001-2005年世界娱乐业及传媒业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报刊市场将年平均增长4.9%。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美洲报业对传统的报业战略进行调整,发行量和赢利持续增长。

从我国报刊产业的主要指标看,报刊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达1969.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351.72亿元。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202.35亿元。报纸和期刊的定价总金额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62%和7.96%。据统计,2010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期刊广告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报刊广告总计达413.7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占17.68%。可见,我国大多数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刊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报刊产业体制改革较慢

随着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报刊产业管理体制对于报刊产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行政的过多参与,导致报刊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大打折扣。报刊产业市场至今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对报刊产业的刊号、编制、投资、购并等方面控制过严,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不够明晰,造成我国很多报刊缺乏创造力,从内容到形式,同质化都极其严重,而很多社会资本无法大举进入报刊产业。

(二)报刊产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

我国报刊产业进入到了竞争环境,但竞争并不规范,出现了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竞争过度在报刊产业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同时,报刊产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无序。如虚报发行量问题,有的报刊发行量虚报数倍。因为缺乏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有些报刊还以国外一些社会组织评审的并不真实的名次来招揽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也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另外,报刊市场存在着很多没有刊号而发行的期刊以及很多鱼目混珠打球的报刊。

(三)报刊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内容的同质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地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多数报刊版面趋同,风格类似。对相同题材的报道趋同率高达40%以上,定位趋同问题也非常明显。尤其是都市报,读者定位都是市民,如北京的《北京晨报》、《北京晚报》,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定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报刊清楚自己的广告主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晰而准确的报刊定位。

(四)报刊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后,各地都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和出版集团。与全球知名传媒集团巨额的广告收入和现金流相比,我国的报刊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单薄。与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相比,该集团期刊广告年收入远高于于我国所有期刊广告收入的总和。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在30亿册,但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日本讲谈社期刊年广告收入约为300亿日元,是我国期刊广告收入的1.4倍。除了规模不大,由于外部体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报刊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报刊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

(五)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的广告收入所占比例要大于西方报刊产业,而一些报刊衍生产品、多元化经营的收入要低于西方传媒。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增值业务少,导致报刊产业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报刊产业在广告产品提供方面也缺乏有创意的广告计划,在价格、渠道、市场推广、商业合作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

三、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说报刊产业第一轮的发展是靠政府洗牌的话,新一轮的发展将更多地靠市场推动。我国报刊产业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促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报刊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报刊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公益性报刊和商业性报刊的管理办法,落实报刊组织的退出机制。推进报刊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二)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全球传媒产业已开始迈进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通过适度的资本运作,不仅能够为报刊产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报刊产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借助资本运作,很多报刊实现了规模扩张。由于当前报刊产业竞争具有很强的商战性质,更加表现为实力的较量。报刊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吸收社会资金的投入。报刊产业要逐步摆脱以往对自有利润和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打破单一渠道融资格局,广泛拓展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基金、信托融资、合作开发融资等多种渠道。

(三)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美国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就最吸引目标市场。”差异化能让受众产生有效的认知,进而产生阅读偏好。核心竞争力是报刊品牌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有助于实现受众所看重的品牌核心价值。从长期来看,报刊组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在追求受众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受众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受众所看重的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差异化优势由于体现了受众价值导向,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四)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多角化

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报刊组织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成长方式。报刊组织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改善报刊产业广告收入比重过重的问题,更有利于其向前景好的新兴传媒行业或相关产业转移。以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办报、发行、广告、拓展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角化经营,往往可以达到促进报刊产业务发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刷出版业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经营主业印刷业的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包揽国际体育会议筹备、承办全国性产品展览、代客市场调查、情报服务等方面。这些新业务离不开印刷。这些新业务,不仅提供了年递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补贴的一些印刷部门扭亏为盈。

(五)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产业经营策略范文第4篇

在海外电信服务商未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国内市场主要是国内电信运营商与国内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间的争夺,造成了网络重复建设和价格大战等种种弊端,不利于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

电信市场不是一个孤产的市场,而是由电信服务和电信制造两个紧密相连的市场组成的,二者在更大程度上是合作关系,将市场进一步做大,而不是相互竞争。电信制造业不断进行研发创新,为电信服务业提供新的业务;而电信服务也利用电信制造业的新技术,并把这些服务最终提供给商业和普通消费者两类用户。可以说,电信制造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电信服务业决定的。在外国电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中国运营商应当联合在一起,增强核心竞争力。电信产业是一个链状结构,最优状态的价值链是网络运营商、基础设备商、终端设备商、应用服务(内容)提供商到消费者的良性循环。中国现在的电信价值链条里,各个价值链的关键点都有了,但能力分散、核心竞争力不足,环境还没有完全到位,各个关键环节并没有达成应有的默契。

电信产业,尤其是电信运营业,其市场特征十分明显:其一是规模经济性。电信经营需要建立庞大的网络,固定成本极大,而可变成本较小,因此网络越大,用户越多,每个用户平摊的成本就越小、电信企业经济效益越好,也就越能盈利。同时,由于初期铺设骨干的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巨大,自然造成垄断经营的获利最大。而竞争经营,如果两家都花费非常大的成本来铺设同样覆盖全境的两条基础设施主干网的话,或者新的市场进入者要以重新建立自己的独立网络的办法进入一个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电信网络覆盖的地区,实际上是不经济的,这就造成了电信运营业的天然垄断性。其二是范围经济性。当电信服务企业拥有主干网的时候,由于固定成本大大高于可变成本,而不同的服务项目都是通过同一张网络来传递,所以提供的服务项目内容越丰富、种类越多,盈利就越好。出于赢利目的,网络的拥有者必将尽力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电信运营商的竞争误区

2000年以来,我国一些电信业企业盲目地追求技术、高估高科技产品的市场潜力,相信电信领域是一个比任何领域都更激动人心的市场,高端产品市场潜力无穷,增长无限。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电信运营商都把目光投向了3G业务,争夺3G牌照,将赌注投向了高端市场,希望能够借技术转型的机遇重新分配市场资源和客户资源,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巨额的设备改造投资的投入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电信运营不是高科技产业,而更象传统的服务产业!用户需求才是市场的决定性因素。电信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们片面的强调商端产品的竞争,试图与国外竞争者在高附加值的领域一决高低,然而到目前为止,高端市场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硝烟而起,竞争激烈,产业规模也没有让人为之欣喜。而低端市场上,虽然没有外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国内的运营商们也没有令国人为之一振,反而弊端重重。

电信运营公司认为自己是基础服务提供商,在赢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网络的完全覆盖和普遍接入,片面突出发展自身在业务提供方面的能力,扩大设备投入。但随着基础话音业务普遍服务的逐步实现,基础电信服务市场增长趋缓,而单位价格迅速下跌,造成基础服务提供商收入和利润的下降。同时增值业务虽然在总体业务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但增长迅速。由于增值业务本身满足的是用户方便性和娱乐性的需求,市场弹性大,发展潜力大,如果促销得法,其未来市场将大大超过基础服务市场。因此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如果仍然固守基础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将必然错过电信业务的巨大发展。电信服务企业要想顺利完成这一转型,就必须把业务的重心从重点扩大自身能力以满足用户现有需求转变到发掘用户潜在需求、甚至创造需求上来,如果他们把积极地去培育新价值链理解为是为整个行业做慈善事业,那就大错特错了。先进入者拥有绝对的品牌优势和客户信息,而且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得任何的市场行为均能带来大量的超过成本的预期收益,如果在某种程度上在国内电信市场上形成囚徒困境的局面,最终将巨大的未开发市场拱手让给外国竞争者,那才是整个中国电信产业的悲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运营商来说,只有联合设备提供商、ICP、软件开发商等的力量,共同培育产业价值链,数据业务才会出现良性的循环与发展。现在电信业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有语音、互联网、数据等业务,而且数据业务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将来要以互联网为基础,与ISP、ICP、虚拟电信运营商们密切合作,提供综合的增值业务,而将来会给产业带来更大增长的必定是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更加开放的网络平台形成的更加丰富的产业链,使得运营商将不再是单纯的资源提供者,而是发挥着引导的作用,而整个过程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一步则是运营商们心态的转变。把心态从单纯的提供基础服务转换到如何去发现需求、创造需求上来,同时,如何发掘用户的深度需求,如何展开有效的促销,对已经养成了固定业务模式的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都将是严峻的挑战。

在新定义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环境中,电信运营商必须给自身一个明确的定义,简单的电信运营商、网络资源提供商或是信息服务商的单一角色,已不能涵盖运营商的定位,所有的运营商只是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不可能独立存在于产业中,他们要做的更多的是要协调这个价值链,在外资进来之前将自身做大,共同繁荣这个产业,然后瓜分这个产业。

对电信运营商竞争策略的几点建议

电信运营企业应改变自身发展模式,他们已经不单纯是基础服务提供商,更应该体现自身消费需求创造者和发现者的身份,现代竞争也不仅仅体现在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是否能够把握市场,把握消费者心理,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谨慎挑选每个服务领域,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避免盲目的采取行动。事前经过充分论证,保证战略清晰,有明确的目标客户群,业务模式和赢利模式明显;对基础的投入需小心谨慎,注重短期赢利能力,注重市场开拓;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本企业加以准确定位,明确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2、在传统的电信价值链中,由于网络的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具有天然垄断性,同时由于掌握了网络也就掌握了与电信用户的直接接触机会,因此,运营商具有不可动摇的垄断地位。而在新产业价值链和竞争环境中,仅仅确定自身战略发展方向和结成战略联盟不足以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只拥有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网络已经不够,还需要对用户特点和用户需求加以准确识别和引导。电信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能够获得目标消费群体的历史数据和其他资料,并可以据此对其消费模式加以研究,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在做,但现在我国电信企业在这一点上做的还很不够。

产业经营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互动

在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采取粗放型的OEM (贴牌生产) 方式。人们对企业创牌的研究,主要从OEM方式开始,对OEM、ODM(原始设计商)、OBM(自主品牌商)的升级过程进行广泛地分析。在对OEM、ODM、OBM的升级过程的研究中,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OEM代工厂家与OEM委托方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广大中小企业生产制造、研发所处的产业集群对其的影响。伴随着产业集群正成为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产业集群、集群品牌与个体品牌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宁波区域经济为例,分析基于产业集群下的民营企业创牌策略。

一、宁波集群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现状

产业集群(块状经济)是宁波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宁波块状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规模居浙江全省首位,已基本形成了以服装、家电、塑机、模具、文具、灯具等为龙头的优势产业集群。拥有“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机之都”区域品牌,鄞州西服衬衣、余姚模具、慈溪小电器、北仑塑机、宁海文具等5个产业群,2007、2008年连续获“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称号。各产业集群中也已经崛起一批强势品牌,如雅戈尔、维科、方太、贝发、海天等。

尽管宁波区域集群品牌建设取得一定发展,也产生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与品牌企业,但目前宁波民营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并不强,总体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我们课题组通过对宁波民营企业的调查和走访,了解到目前宁波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品牌龙头企业缺乏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宁波品牌企业,多数规模不大,品牌龙头企业数量少,综合实力欠强,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在“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深圳有26家企业入围,品牌总价值达2000多亿元;青岛有8家企业上榜,品牌总价值达1040亿元,其中“海尔”一家就达640亿元,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冠军。而宁波市10家入围企业品牌总价值仅360亿元,加起来尚不足一个海尔的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最高的也只有92亿元,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最具价值品牌排名。

(二)产品出口以OEM为主,附加值低,处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宁波外向型经济发达,2007年宁波市外贸出口额占本市GDP的比重为88%,宁波不少产业集群已成为重要的产品出口基地。但企业出口仍以OEM为主,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20%,70%以上的出口商品都是以贴牌加工的形式“为他人作嫁衣”。

嵌入全球产业链中的宁波民营企业地位仍然较低,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生产制造环节,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根据市外经贸局对出口额前100强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宁波百强外贸企业的平均出口利润率仅为3.62%,而宁波整个外贸行业的平均出口利润率更是在3%以下。

(三)企业重商标注册、轻品牌运用现象明显

近年来,宁波民营企业创牌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商标注册的多,品牌运用较少。调查得知,68.4%宁波民营企业拥有注册商标,但能够自主品牌经营的却只有37.6%。一些企业只注重产品的输出,着眼于眼前利益,缺乏对品牌创建的战略规划和有效运用;一些企业把品牌仅看作产品的一个外在形象,忽视与品牌培育密切相关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发。这样,导致了创牌和用牌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四)企业研发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差

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营销策划是企业品牌战略的三要素,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才能掌握价值链上利益分配的控制权。调查发现,有近50%宁波民营企业没有研发人员。2007年宁波百强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61%,达不到2007中国企业500强平均研发费用水平(占销售收入比例1.32%),与世界500强大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平均为3%-5%的水平更是差距甚远。可见企业发展仍然处于投资推动型增长特点,企业研发能力还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策略模型分析

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其品牌建设必须依靠集群品牌的力量。“集群品牌”是特定产业集群在市场上所具有的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与企业品牌相比,集群品牌有其独特性。它传达的是一个集群的整体形象,它的利益主体具有广泛性,它是一种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经济性的公共物品,处在该区域内特定行业的所有企业都可享用并从中受益。

集群品牌可以为企业品牌形成背书效应,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促进产品销售,规范企业行为,帮助品牌提升;也可展现专家形象,为名牌追加优势等。与金融票据背书做出书面承诺不一样的是,集群品牌背书功能是在顾客心里层面为群内提供质量担保,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因此,集群内企业品牌可以借助集群品牌迅速广大自身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们得出企业品牌创建与集群品牌的互动策略模型是:通过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的实力来增强集群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利用集群品牌的辐射效应和背书效果,为企业品牌的创建与成长追加优势,形成品牌集群、品牌企业、弱势(贴牌或无牌)企业三者的互动共同发展,从而带动更多民营企业走上创牌之路。

第一,产业集群的提升是促进集群品牌建设的基础。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因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分工与协作的紧密程度,产业集群的规模等,都会对产业集群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牌要塑造成集群内的领头品牌,领头品牌要充分发挥对集群整体品牌创建的支撑作用,集群整体品牌形成后,又可为领头品牌的进一步建设追加优势。

第三,在领头品牌的辐射与带动下,集群内的弱势品牌进行自主品牌提升,广大贴牌和无牌中小企业则要逐步创建自主品牌,以此形成集群总体的品牌优势。

第四,集群品牌又要反馈于企业个体品牌创建,在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推动下,集群整体品牌会进一步规范并引导中小企业跟随品牌的创建,提升企业的创牌能力。

企业品牌创建与集群品牌的互动策略模型如图1所示:

三、促进集群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培育集群内相对优势企业成为集群龙头企业

领头品牌是集群品牌的重要支撑,相对强势品牌应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虚拟经营、委托加工等手段,做大做强,发展为集群领头品牌,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带动集群产业的整合和升级,提高产业集聚的层次,优化集群产业结构,扩大集群品牌影响力。

(二)增强产业集群实力,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一是引导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链的横向扩张,即处于同一产业链位置的企业的数量与规模的增大;二是鼓励企业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即同一企业进入产业链的不同活动,即生产和制造企业向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销售渠道建设等活动发展;三是政府或者行业协会依据产业链上不同活动的企业数量,实施补链措施,形成产业链的完整与充实,从而发挥产业分工协作优势。这些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分工协作,从而产生更大的基于分工协作的集群内部市场,提高产业集群吸引力。

(三)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针对宁波传统产业集群研发能力不足的现状,应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引导和协调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加快薄弱环节的研发和创新,通过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 二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实力企业在宁波集群内设立研发中心,鼓励本地企业与实力企业建立合资研发中心。 三是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有针对性的收购国外品牌和研发机构,整合国外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OEM到ODM,并最终实现OBM。

(四)增强企业用牌意识,提升企业品牌运作能力

增强宁波民营企业品牌经营意识,引导企业不仅要商标注册,更要建设品牌用好品牌。为此,有关部门要做:一是搭建品牌建设公共平台,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对企业品牌成长实行全过程的指导,提高民营企业品牌意识和建设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社会上退休经理人的知识经验资源,在政府补贴下,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低收费的咨询服务,扶持民营企业走上合适的品牌发展道路。

(五)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合理利用集群品牌,规范企业创牌行为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优良的产品质量是维护集群品牌顺利发展的关键。行业协会应发挥其指导性作用,一是严格执行产业的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大力推行国际、国内质量认证工作,组织制定产品质量地方法规,对产品质量服务标准进行区域认证和产地认证,建立良好的行业发展秩序。二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规范企业的竞争和经营行为,打击制假、售假案件以及侵犯注册商标、知识产权的行为,防止“搭便车”现象,防范利用区域品牌掠夺经营、大肆生产的不良行为,引导和鼓励集群内中小民营企业参与到集体创品牌、爱品牌、保品牌的行列。

(六)加强品牌传播,实现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良性互动

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是区域品牌传播的主体,应整合集群资源,精心策划,多层次地开展集群品牌传播,系统地展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形象,强化社会公众对集群品牌的认同。在组织招商引资推介会、举办行业展销会、参加国际展览会时,应积极宣传区域形象,充分展示宁波区域品牌独特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进行区域品牌传播的同时,还应对群内优秀企业开展差异化传播,突出不同企业的品牌价值,应通过“名企”、“名品”、“名人”的宣传,强化优秀企业、知名品牌的名牌效应,逐步形成领导品牌、优势品牌、跟随品牌,建立集群各层次的品牌系列和梯队。通过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互烘托支撑,建立集群品牌丰富、多层次的立体形象。

参考文献:

1、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2004.

2、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李大垒,仲伟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转换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8).

4、胡大立,堪飞龙,吴群.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J].经济管理,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