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建设经验

社区建设经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经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建设经验

社区建设经验范文第1篇

一、生态社区建设的系统构成和服务体系

(一)建筑节能系统

1.建筑节能是生态社区主要标志

人类的能耗主要有建筑能耗、运输能耗和生产能耗三方面,其中,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是生态社区最重要的部分。世界各国生态社区最重要特征是采用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与方法。如,德国法兰克福作为生态城市,最早诞生了欧洲的被动节能房屋技术。瑞典建设生态城市的典型经验,是通过木制保温房自身的隔热性实现了房屋的取暖和防暑。

2. 社区建筑节能的技术构成

社区建筑节能技术有五种类型:一是被动房技术,主要特点是增加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温系数,减少建筑物冷桥、热桥的冷热耗散。二是热辐射技术,主要特点是通过屋顶或地板下冷热水管的辐射,取代传统取暖用的热对流技术,所用水温比传统制暖的约80度水温降低了近50度,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三是地暖技术。四是保温门窗技术。五是新风系统技术,这种系统由进风道和出风道组成,进风道的新鲜空气通过过滤、加湿,出风道在排出废气过程中与进风道实现冷热交换,进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恒温、恒湿和清新。

(二)可再生能源系统

生态社区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采用绿色、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效应,建立起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体系。一是太阳能,包括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水器,同时利用太阳能集热为地源热泵存储热能;二是地热、地冷系统,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三是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的空调技术。此外,还有空气源热泵、风能和核能等。

(三)公共空间和绿地系统

社区公共空间对社区居民的社会交往和归宿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将有助于社区分担城市的功能,其系统包括:第一,绿地系统。既要有中心绿地系统,还要有分散绿地规划建设;不仅要绿化建筑体,还要绿化庭院,增加社区居民融入自然的范围;考虑社区建筑区间的空气流向和可流动性,便于社区空气净化。第二,社区公共休闲空间。包括社区住宅楼房之间的公共小庭院系统划分、社区内规划合理的街道宽度。

(四)垃圾污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

根据目前国际生态社区的经验,在生态社区建设封闭式全自动地下废物收集系统,由垃圾焚烧和废水余热回收的能源用于城区采暖。市民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经处理后能产生沼气,为汽车提供了燃料。

(五)产业及公共服务系统

一是产业服务系统。全球典型的生态城区,像德国的弗莱堡市、奥地利古兴市等,其生态产业为本地就业提供了日益扩大的空间。二是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生态城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治理、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为城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制度保障,体现了市场背景下政府公共职能的准确定位。生态城区公共系统的空间布局规划和职能设计需要与城区建设在空间上协调,以提高公共系统的运行效率。

(六)道路通行系统

一是社区人车分流系统。在国外成熟的生态社区的道路交通体系中,行人和自行车拥有优先权。在社区人行通道上,儿童、老人没有任何交通危险。目前,我国的社区道路带有明显的机动化时代特征,道路主要是为机动车通行便利而设计。生态社区显然是后机动化时代的产物,应该为逐步到来的人行时代和非机动化时代提前构建道路系统。

二是自行车出行系统。生态社区的一个标志是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的比例高于其它社区。自行车在社区的地位反映了社区生态文明的程度。国外生态社区对自行车的重视表现在,居民楼一层基本上是作为开敞的自行车停车场所,旨在鼓励居民尽量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因此,社区道路系统中应该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楼宇间、楼宇内或地下室的自行车停车场的容量按照每户两辆自行车的空间来设计。

(七)社会人文系统

社会人文环境是生态社区的精神和灵魂。生态社区不仅是一个接近自然的人工系统,也是一个具有人文特质的社会系统。生态社区不仅提供自然、清新、优美、便捷、舒适的自然物质环境,还提供个人自主、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关爱和共享的氛围,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每个生活在生态社区的居民都应享有社区事务的话语权和终极决策权。社区的社会人文环境系统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二是社区邻里沟通工作;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推广;四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

二、生态社区建设是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系统的重要基础

1.人居系统是城市系统最重要的单元

城市生态系统包括大气系统、水系统、绿地系统、产业系统、人类流动系统以及人居系统等方面,其中的人居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具体体现就是生态社区,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系统,强调人群聚落(“社”)和自然环境(“区”)的生态关系整合,是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

2.生态社区体现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

生态社区由数个生活小区组成,通常容纳数万人口、范围在2平方公里以上。生态社区作为城市人居系统的基本生活单元,在城市生态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首先,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外建成的生态社区都具有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有序的空间环境。其次,生态社区构建了环境支撑系统,在社区范围内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有机融合、绿地系统与建筑系统的合理布局,绿色能源供给系统与能源节约系统的有效配置。再次,生态社区成为凸显生态城市特色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生态城市的主要功能。

3.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项目突出了生态社区的发展导向

自1986年江西宜春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以来,截至2012年7月, 97.6%的地级(含)以上城市和80%的县级城市提出以“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等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这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

(二)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1.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立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明确了北京特殊的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在现代生态文明发展阶段,首都是一个国家人居环境的代表,也是国家生态竞争力的展示。目前,世界生态环境评比中,德国首都柏林以其城市绿地面积数位列第一。因此,生态城市目标是北京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价值追求。

2.生态城市是破解北京城市发展瓶颈的必然路径

北京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管理瓶颈。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色空间萎缩等,降低了城市发展质量,增加了城市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加之越来越频繁的城市灾害和公共危机,生态宜居、城市安全保障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运行的首要目标。

3.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转型最重要的推动力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城市资源过度聚集的原因,也有产业类型和产业体系的原因,但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过于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带来的人口、交通和环境问题,是产业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发展模式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集聚的空间经济效益,对城市交通、环境支撑考虑不足。北京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金融街及周边的交通压力、北京通州、大兴和昌平天通苑的“睡城模式”(以居住区为主)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生态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

1.生态社区成为提升北京城市化发展质量的依托

当前,北京正处于由一般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过程中,生态社区将成为这一转变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生态社区在特定范围内建立起了现代城市运行的生态系统,包括能源系统、废物利用系统、绿地系统、公共空间系统、人居系统、公共服务系统、路网系统及交通系统等,完善了城市的功能,丰富了城市化的内涵,提升了城市化的质量,在社区范围内实现了生态城市的目标。生态社区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清洁、舒适、自然的最佳生活环境,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2.生态社区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自然阶段。随着北京城市产业升级,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等,都将带来北京城市的更新和发展。特别是北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扩大城市空间规模,拓展建成区面积,提升城市的承载力。过去北京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模式是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展,而没有采用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布局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协调性不够。国外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在城市更新中注重新城建设,以新城为载体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同步。以生态社区为重要内容的生态城建设为新城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提供了支撑。

3.生态社区是推进北京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新型城镇化是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北京的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异地城市化特征,一方面约有700-800万的外来人口拉升了北京的城市化率,同时又有不低于这一数字的瞬间流动人口在北京城区活动,另一方面是北京远郊区县的大量农村人口没有跨进城市的门槛,其城镇化更多表现为土地的城镇化和房地产造城运动,相当部分建筑能耗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全,社区绿化率低,道路交通布局不合理,社区空间格局不科学,生态性、宜居性低。这种模式实际上依然在重复过去城镇建设的老路,需要通过生态社区建设,提升北京郊区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增加对人口的吸引力。

4.北京生态社区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比较典型的生态社区有丰台长辛店低碳生态社区、石景山远洋山水绿色生态社区和石景山五里坨生态社区等。这些社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五个系统:一是社区公共交通系统和出行系统,几乎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部分社区小区的建筑节能、节水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三是建立了人车分流系统;四是社区绿化景观系统和自然湿地环境系统;五是社区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三、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社区建设思路

生态社区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提出了城市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路径,将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对提升北京城市发展质量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制定符合实际的生态社区建设规划指导体系

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对生态社区系统不仅需要价值认同,还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和运作能力,更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的系统规划和设计指导。目前出现的冠以生态社区名义的房地产项目,其中许多缺乏生态内涵,政府和专业机构指导功能缺位是一个重要原因。北京生态社区建设规划指导体系包括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指导、社区人居系统规划指导、建筑节能设计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指导、绿色出行指导、废物循环利用规划指导等。

(二) 制定生态社区建设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目前各地的生态社区项目千差万别,重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现有的生态社区标准主要是参照生态城市标准,后者有无数个版本,许多标准和指标直接来自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田园城市、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等不同领域的评价系统。目前生态社区评价指标和标准存在问题,一是指标体系对生态社区的指向性、对应性不足,影响了评价的全面性,难以突出社区建设的生态导向;二是生态社区指标的分级指标不足,对社区生态建设的指导力弱化;三是生态社区的评价标准的定量化有待加强;四是生态社区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的国际参照性和开放性不够。

(三)建立和完善北京生态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

生态社区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建设生态社区的动力来源于对生态社区的认识和理解,也来源于政府的激励机制。政府应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有两类:一是财政手段,包括生态补贴政策、环保补贴政策、绿化补助政策;二是无形资产授予:包括授予生态社区名誉、称号、品牌认可、资格认证等。约束机制有两类:一是建设规划审批要求,包括建筑能耗要求、社区绿化率要求、社区雨水回收系统要求等;二是社区建筑验收达标要求等。

(四)建立生态社区建设服务平台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旨在提供国内外社区建设的新模式、新经验,介绍国家对社区建设相关的节能、环保项目的支持政策等。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服务平台,旨在展示与社区建设相关的生态技术、环保技术,介绍相关产品和企业,建立网上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融资服务平台,旨在建立各类产业基金、节能环保基金等融资平台,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帮助企业克服生态社区建设的资金瓶颈。

(五) 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现代节能环保技术设备是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基础。生态社区建设中大量使用的节能设备、环保设备、可再生能源设备、保温墙体材料、保温门窗等产品,其自主生产加工基础还比较薄弱,完全依赖产品设备进口成本高昂。因此,当前亟需建立生态环保的技术体系,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为北京生态社区建设提供技术适用、价格合理的设备系统。

四、寻找生态社区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生态社区建设规划与新建小区建设规划相结合

未来新建小区规划要求一定的小区规模,避免分散的房地产开发。可以参照国外的社区开发建设模式,在统一规划的新社区里由不同的开发商分片开发。规模化的小区开发可以实现生态社区的系统建设。同一开发商的项目由不同的建筑商施工,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多种建筑形态交错的社区人居系统。

(二)生态社区建设与新城建设结合

相比建成区,结合北京新城发展推进生态社区建设具有可行性。

北京的亦庄、通州、顺义正在进行新城建设,其中规划有大量的居住区项目。这些地区原有自然环境条件良好,绿化率较高,人口密度较低,有足够的可规划空间。将新城居住区规划与生态社区规划结合,以提升新区的生态化程度。

(三)生态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近二十年来北京的城镇化发展与全国许多地区一样,走了一条土地城镇化道路。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节能环保、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生态社区建设必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二选择。可在北京近郊和远郊区县选择试点城镇,研究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的政策和路径问题。

(四)生态社区建设与北京城乡结合部建设结合

北京城乡结合部当前面临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建筑无序、人居环境脏乱、垃圾处理负担重、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成为城市治理的一个难题。治理城乡结合部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变这一地区的人居环境,建成环境整洁、秩序规范、生态宜居的城市边缘地区。这也是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因此,在北京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的城乡结合部进行生态社区建设,在此过程中同步完成城乡结合部治理目标。

参考资料:

[1]毕光庆.新时期绿色城市的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4):232.

[2]陈浮、陈海燕.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2000,15(4):56.

[3]陈静、尹卫红、张景秋.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J].北京联合人(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5-18.

[4]贝恩特・达勒曼、陈炼.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一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范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5]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1.

[6]顾文选、罗亚蒙.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J].北京规划建设,2007(1):7-9.

[7]郭根.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报告NO.1[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8]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5(10):45.

[9]雷翔,欧阳东.人居环境的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2006(3).

社区建设经验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已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区等发达地区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为社区图书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民众生活迈入小康阶段,科学知识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快速上升,要求社区图书馆提供优质服务,对社区图书馆的覆盖程度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前所未有地从政策、法律层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国社区图书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我国社区图书馆现状,借鉴美国、英国社区图书馆发展经验,该研究者提出了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对策。

1 国外社区图书馆的社会发展定位

欧美国家的社区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早,其中美国在社区图书馆的体制建设、服务理念、技术应用、功能完善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经说过“图书馆是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一观点在美国社区图书馆发展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种重要形态,美国的社区图书馆深深扎根于不同社区中,并随着一个社区、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不断的生长、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美国图书馆素来有“民众智慧之源”的称号,社区图书馆与普通民众关系也最为密切。自诞生之日起,它始终秉承着“广泛的自觉和平等,以及普及教育的机构形象”这一指导方针,在传统社会中承担着教育、文化、娱乐和保存的角色,并规划出了成熟的服务项目和模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变革和挑战,社区图书馆加强了传统服务模式和因特网技术的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区的教育中心、资讯中心、文化中心,并保存所在社区的历史和传统,以满足所在社区、民众及政府对社区图书馆的需求和期望。

社区图书馆承担着共同的历史使命,但又因其分布在不同州、县,而各有其社会发展定位和特色。如纽约市人口最密集地区的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的定位为:确保社会知识、历史和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为本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的图书和信息服务,以便于当地居民自由开放地获取教育、娱乐和研究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旧金山公共图书馆的定位为:为多元化的社会致力于自由和平等地获得信息、知识、自由学习和阅读的乐趣。[1]因而众多的社区图书馆在其发展建设中展现出各自的特点和吸引力,为公共图书馆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2 国外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在社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社区图书馆在运营管理、信息服务、技术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已逐步完善和成熟。

2.1 总分馆制――社区图书馆管理模式的逐步完善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图书馆普遍采用“总分馆”模式。通常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设一个总馆或中心馆,其下设立若干分馆,总馆对分馆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分馆在总馆指导下为所属社区提供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有高度统一的协调管理、严格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事业发展统筹规划,且严格按照服务人口的数量设立图书馆服务网点[2]。

例如美国洛杉矶公共图书馆设有1个中心图书馆和72个分馆,拥有600多万册馆藏,为近400多万用户群提供服务,覆盖范围达470平方英里。[3]它实行集成统一的组织管理,由图书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整个图书馆总分馆发展战略规划,全方面协调处理文献资源、经费、服务、设备、技术标准、工作人员等。

英国伦敦市公共图书馆也采用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在32个行政区中,每区都设有1个中心图书馆和十几个社区图书馆,组成了伦敦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极大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覆盖面积。英国文化部计划,截止到2013年,全英国将建立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图书馆网点,届时市民在任何时候都能从所在社区的图书馆上免费调阅英国任何一本图书。[4]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在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总分馆模式在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而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2 社区信息服务――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历经百年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发生多次变化。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利益相关者的质疑,公共图书馆也曾几度彷徨和迷失。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命运与社区发展的轨迹交织在一起。[5]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以充分刺激用户兴趣和满足社区需求,最终获得社区的认同和支持,社区图书馆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其最为成功的一项转变就是将“普遍均等”的理念融入图书馆服务,面向特定社区开展社区信息服务,帮助人们获取有关处理日常生活问题和推进社区发展的信息资源的服务,其范围广泛,包括提供医疗保健、社会福利、政治参与、法律、家政管理、就业求职、金融援助、住房供给、娱乐休闲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本土文化与社区记忆的建设,社区规划与社区事务的咨询服务等。[6]

以纽约和芝加哥中国城的社区图书馆为例,收藏有大量中文图书。社区图书馆一般划分为成人阅览区、青少年阅览区和儿童活动阅览区,各区的设计和服务都比较人性化。比如,儿童阅读区设立低矮书架,布置充满童趣。社区图书馆针对不同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为老年读者购入大字号的书,向残障读者提供免费邮寄服务,为儿童提供益智游戏。纽约州萨福克县马斯提克斯-默里奇斯-雪莉社区图书馆除提供常规借阅、计算机等服务外,还提供免费纳税辅导、职业辅导、家教服务及作业辅导、补助申请辅导及家庭关系辅导。

在英国,图书馆是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2013年9月英国伯明翰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为吸引民众开设了瑜伽课、编织兴趣组,提供各种学习服务,包括文学、算术和计算机技能的专家辅导,甚至试行了“微笑工坊”教人们如何微笑。伯明翰图书馆仅仅是英国众多公共图书馆的一个缩影。深入了解会发现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项目非常丰富,如电话号码服务、居民名册服务、当地事件记录、旅游信息服务、当地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法规文件服务、剧团和合唱队的布景服务、专利资料保藏服务、地图服务等。英国的公共图书馆如同一个社区信息集散中心,在这里能感受到整个社区脉搏的跳动。

2.3 跨越数字鸿沟――社区图书馆的技术应用与培训

因特网技术的使用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许多图书馆读者都渴望看到图书馆的数字化拓展服务,在各种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社会角色之内,也越来越多地强调使用计算机、网络、数字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例如,英国2003年出版了未来十年英国公共图书馆使命框架,特别提出“帮助获取数字技能和服务”的使命,要求公共图书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数字化服务和设施,例如建设和维持当地的社区网站、为社区居民提供数字化文化资源获取全国网络资源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加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培训,逐步更换先进技术和软硬件设备,提供技术指导和相关培训以及内容丰富的数据库,以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区图书馆为居民提供无差别的服务。

在美国,许多社区图书馆也顺应时展而改变。例如荣获2015年美国最佳小型图书馆奖的蒙大拿州贝尔格莱德社区图书馆,作为一个用户人数仅为12700人的小型公共图书馆分馆,它善于利用技术开展各项活动,建立移动网站,平均每月访问数量为4436人次。为读者提供台式电脑服务,设立3D打印工坊等各种新技术应用的空间。此外,它还积极参与“蒙大拿共享书目”和全州性的文献传递工程,通过资源共享传递系统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服务。

2.4 联系与合作――社会组织助力社区图书馆发展

在美国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1880~1920年间在美国捐资建设了1688家社区图书馆,占该时期美国公共图书馆数量的一半。为此,国外社区图书馆采用各种方式获取当地社区民众的支持和参与,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促使图书馆服务深入民众。例如,通过公共图书馆基金会、图书馆书友会等号召社区公众捐助资金,为图书馆开拓经费来源,或者通过设立志愿者岗位来鼓励社区公众参与图书馆服务。此外,还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吸引社区公众献言献策。对于小型的社区图书馆而言,借助外部社会力量的支持,开展图书馆服务,更是尤为重要。

贝尔格莱德社区图书馆2014年为12700名居民流通了90548册次图书资料。这些居民中有1588人每周都会造访图书馆,图书馆每周开放6天44个小时,每周还会有1024名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站。[7]它能出色完成工作,得益于通过大量的捐赠和合作伙伴充实图书馆的资源、承担服务的花费。其中与美国志愿者服务组织合作,得到6名志愿者的协助,此外还有社区志愿者、合作者,参与图书馆活动的设计安排。在举办“成长中的故事”活动时,志愿者成为了主要力量,每个月到地区的日托中心为孩子们讲故事,与护士们交流经验。2014年共有500名远离图书馆的孩子参加了这项活动。

3 国外社区图书馆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国外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已经较为成功,并具有非常突出特点。其一,定位明确,管理系统成熟有序。总馆、分馆之间有着明确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并确认了其在延伸服务体系中的责任和标准。其二,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采用多元化、特色化的服务方式,通过阅读服务、信息服务、活动组织、培训教育等多种渠道来吸引读者,拓展服务领域。其三,遵循“普遍均等”的理念,通过社区图书馆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惠及每个公民。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图书馆协会统计,2010年美国共有17078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1万7千人有1所图书馆,分布密集程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四,以提供“社区信息服务”为突破口,帮助提高社区居民个人技能和生活素质,跨越信息获取障碍,搭建社交平台,让社区图书馆成为社区信息中心,促进当地的社区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

社区图书馆获得的成功,无疑提高了社区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为自身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公众认为图书馆是社区的中心,是读者与其他地方机构联系的纽带。90%的被调查者认为图书馆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如果社区附近的公共图书馆关闭,会对整个社区产生影响。[8]但是,人类社会仍在迅速向前发展,进入数字时代,大众的阅读习惯与需求、关注重点也会随之出现新的变化。在目前已有的基础上,载誉前行的社区图书馆也适当需要做出一些变化,增加或者强化服务内容与功能,不断完善其建设方案。

(1)加强先进技术应用和设备投入,重视技术培训。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图书馆员以及受访读者都对未来图书馆的新服务和新技术充满期望。例如,提供大量的数字资源、电子书以及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外借;扩大手机图书馆等图书馆移动服务;尝试新的技术设备,应用程序的培训服务;提供数字媒体实验室服务;提供免费的网络环境。

(2)进一步加强社区信息服务,增加新的服务内容。2013年,英国图书馆馆长协会了关于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领域的报告,提出未来公共图书馆将聚焦四个领域:健康、阅读、信息和数字。其中,健康服务包含为社区居民提供非诊所型社区空间,即给予居民向医疗专家咨询的机会,以及获取健康资源的便利;信息服务包括为居民提供上网便利,使得他们能获取求职、卫生及财经信息。

(3)强化社区图书馆的学习、娱乐、休闲功能,打造良好的公共阅读环境空间。调查显示,59%的美国人认为图书馆应该为阅读、工作、休闲提供舒适的空间。多数读者很享受图书馆的阅读和学习的好环境,如图书馆提供的安静的学习空间、优秀的咨询馆员和丰富的研究资源。在英国公共图书馆已成功地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从让读者查阅文献、获取知识的功能,朝着传播知识、交流思想和放松身心的方向发展,成为了读者终生学习的最佳场所,当地居民的文化娱乐中心。

4 对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4.1 加强体制创新,加大总分馆制推广和完善

总分馆制在国外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合理统筹图书馆系统的服务资源方面优势突出。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在经济发达地区深入推进总分馆制。例如,2015年广州市颁布实施《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其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区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区和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建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区公共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公共图书馆为分馆。”通过正式的法规条例明确提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系统采取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系统可借鉴国外做法,进一步根据图书馆服务的用户特征、用户需求制定周密的战略发展规划,合理进行服务网络的网点布设和空间规划,统筹图书馆系统的资源配置,进而在制度层面确保总分馆体系中资源配置和共享效率的最优化。

4.2 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定位,加强服务功能的设计和拓展

在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中,我国各级社区图书馆需要明确各自承担的使命,确立社会定位,有助于加强服务功能的设计和拓展。通过依据各自使命(即社区图书馆对其服务对象承担的责任)设计和创新服务内容,完善自身服务功能,才能保证围绕使命开展丰富的服务活动、围绕使命合理配置所有资源,从而有效覆盖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突出社区图书馆自身特色,同时也能促进总分馆制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4.3 加强与其他组织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合作

我国在社区图书馆建设方面开展了多方探索与实践,由于受现行体制所扰,国内多地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始终面临人员、经费、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而难以解决。例如,即便国内普遍认为发展较好的苏州模式,通过“全委托”关系的确立,有利于总馆对分馆的全面控制,但是也由此带来了编外员工队伍的规模及其利益诉求问题,影响后续发展。[9]对于大多数缺乏有力支持的社区图书馆来说,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各类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吸引志愿者和寻找合作伙伴,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是实现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

社区建设经验范文第3篇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县围绕“旅游__”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县旅游景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旅游经济效益距离经济支柱地位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分析__县旅游景区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我们认为,今后我县景区建设的发展应围绕“旅游__”总目标,确定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定位,依托四色资源,打好名人牌、客家牌、生态牌、文化牌,积极发展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完善旅游功能要素,引进资金开发利用资源,通过3-5年的努力,推动__旅游景区建设上新台阶。为此,抓好我县景区建设,我们建议应“围绕一个目标,完善两个机构,出台三项政策,打好四张牌,重点开发五个特色景区,抓好六项工作”。

1.景区一:“华南虎啸”----寻找华南虎足迹,感受山大王英姿。

景区特色:该景区以__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利用良好地生态资源,籍及华南虎保护区的独特优势,加以景观生态学的雕琢后,呈现给游客的是“自然保护”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主题生态景观。

开发思路:充分利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和学术上的影响力,以“寻找华南虎足迹”为营销卖点,在车八岭至刘张家山开设一条人行绿道,绿道设计步行约2小时。沿途设计华南虎塑像、虎印、挂爪、毛发、粪便、动物遗骸等,通过科技手段,从电、声、光、影等再现华南虎英姿威武的山中之王形象。景区中集中展示各种动物、植物资源,开辟数个夏、冬令营活动基地,开辟原始森林探险、露天泉浴、钓鱼、烧烤、露营、漂流、瀑布观赏、瑶寨风情等旅游互动项目,吸引青少年为主的“背包客”,将此线路打造成寻幽探秘之旅。通过编印有关华南虎故事的小册子,制作保护华南虎纪念徽章,生产华南虎玩具等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彰显旅游吃、住、行、娱、购、游特点。

2.景区二:“古道风韵”----走千年古道,寻九龄风度。

景区特色:清化河(深渡水段)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风景幽深秀丽,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素有“岭南小九寨沟”、“欧陆风情线”之美称,旅游开发价值巨大。

开发思路:恢复古代从清化到县城的部分“千年古道”,并开发沿线景点,游客在隘子满堂客家大围浏览观光后,从河道码头开始,经过竹筏漂流、古道漫步、江中荡舟、车行绿道等抵达终点周所古戏台,全程历时4小时左右。沿途开发与沈所镇铜钟寨一脉相承的“七仙滩”,盛唐宰相张九龄当年垂钓的“钓鱼台”,人>文秘站:

“白银嶂”,以及淘金村、深渡水古渡口、凉口渔歌唱晚、周所古戏台、“绿色通道”古樟树林、“湖中绿岛”天心岛、晃悠悠的天菊吊桥、清化河绿色长廊、天人坝、“广东小黄山”、“传奇色彩”鲤鱼墩、椎树林、酸枣林、坪田自然村有千年古榕树、世外桃源的“小天国”黄石坑等特色自然和人文景观。

3.景区三:“围来围去”----探寻客家迁徙轨迹,一览百年围楼奇观。

景点特色:我县有村必有楼,目前保存较好的仍有240多座围楼。通过对围楼的修复利用,深度挖掘围楼旅游文化内涵,介绍客家人迁徙历程及围楼建筑特色,向游客呈现粤北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围楼大观”。

开发思路:开辟一条“特色围楼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向游客推介我县最大的围、最长的围、最小的围、最红的围、最迷人的围、最早的围、土围、石围等景观。

4.景区四:“千年水云”----游览千年水云,领略客家风情。

景点特色:县城“水云楼”是粤北地区仅存不多、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古迹。其中水云楼、十字街是__最具特色的古集镇。

开发思路:参照成都宽窄巷的开发理念,在县城解放路以北、丹凤南苑以南,对水云楼、广州会馆旧址为主要古建筑的水云楼街、十字街等进行修复包装,形成“千年水云”景区,吸引游客在__县城留宿。规划设计“千年水云”为仿古商贸街,游客在此可游、可玩、可食、可购、可娱、可住。商贸街设立乡镇土特产专卖店,打造__古城土特产一条街;建设客家民俗文化展示厅等,屋内可演示砻谷、风谷、磨豆腐、摏麻糍、打草鞋、编草席、搓麻绳、织布、榨油、做木工、竹篾编织、剪纸、风筝等古代劳动生产和手工艺场面;建设部分清代客房,再现清代家庭摆设实景,为游人提供起居饮食服务。

5.景区五:“魅力乡村”----体验农耕生活,收获生态乐趣。

景点特色:我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产品非常丰富,几乎是四季有花季,全年果飘香。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开发思路:随着节假日高速公路小汽车免费通行政策的实施,深受游客喜爱的自驾游将风靡神州大地。我们建议抓住这一契机,把我县最具特色的枇杷、杨梅、柑桔、马蹄、蚕桑等农产品,建立生态农庄基地(蔬菜基地、杨梅基地、枇杷基地)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推出“魅力乡村”农家乐。发展“魅力乡村”旅游,要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推出更具文化内涵、更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如认种果树,水果成熟后自行采摘;认养家禽家畜,届时自行享用;认耕田地,种植水稻、蔬菜等,劳动成果归游客。这些项目

可吸引游客在农家同食、同住、同劳动,进而把我县打造成全省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名牌,成为让游客可停留、可回味、可娱乐、可向往的生态休闲基地,带给游客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来了还想再来”的养心之旅。(六)抓好六项工作。实现景区建设的新跨越,需举全县之力,上下一心,开拓思路,扎实工作,坚持不懈。因此,当前务必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即抓规划,求特色;抓项目,出精品;抓投入,增后劲;抓宣传,促营销;抓服务,树形象;抓考核,出实效。

1.抓规划,求特色。我县已聘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专家编制了《__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三个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即:《__县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__县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__县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我县编制三个规划的出发点,主要是作为向上面争取资金的一种依托。因此,就目前__的实际来说,此规划实际操作性不强,我们仅做参考,不能盲从并因此而束手缚脚。

建议结合__实际,以《__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进一步整合、盘活我县的旅游资源,找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围绕“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之地”的定位,突出“生态休闲、温泉度假、文化体验”特色,务实修编我县景区建设规划,使规划更适合__实际,更突出__特色,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抓项目,出精品。今后五年,要实现景区建设的跨越,打造__“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之地”,关键靠项目。建议重点推进“华南虎啸”、“古道风韵”、“围来围去”、“千年水云”、“魅力乡村”五个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一年完成一项目,一项目做成一精品”。

打造精品景区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在交通、通信、酒店、宾馆以及餐饮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着重点抓好停车场、观景台、观景小道、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游客创造舒心、安全的旅游环境。

3.抓投入,增后劲。坚持景区建设“投入要像招商引资一样多,考核要像计划生育一样严”的原则,县财政对于景区建设所需资金给予充分保障,并列入预算。抓景区载体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要在生态、文化、度假酒店集群、服务质量、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要培育壮大龙头旅游企业,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一家旅业、交通运输、特产、旅行社等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研究成立旅游投资公司,出台旅游投融资管理办法,建立投资、建设、运营、再投资的良性投融资机制。

4.抓宣传,促营销。充分利用“中国最美小城”等金字招牌,强化宣传促销,拓宽旅游客源市场。通过举办会展、节庆等各种活动进行宣传推介,扩大__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组织新闻媒体对客家的采访、采风活动,建议每年举办一次“__风情摄影大赛”,对记者和摄影家采取特殊政策,凭证免费游览境内所有景区。制作一批宣传客家民俗风情的文化产品。建议由县电视台拍摄一部介绍__客家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的《走遍__》电视专题片;由县作家协会编写一套文史类资料,如《九龄少年时》、《张发奎传》、《__民间故事》、《__客家民俗风情》、《__名人轶事》、《__风景典故传说》等等;由县文广新局编写并演唱好一首__客家主题歌,录制一盘客家山歌演唱光碟,创作排练好若干个反映客家风情或瑶族风情内容及风韵的文艺表演节目;由旅游局重新编印《__旅游指南》、《__十景》及各景区游览图等。旅游宣传实现“广播电视有声像,报刊网络有图文,街头道路有广告”。

5.抓服务,树形象。良好的服务是景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应围绕完善旅游景区公共服务体系,抓大力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建议充分发挥好各职能部门作用,增强相互之间的配合、协作和统筹协调工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高效运作,做好交通、住宿、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等旅游服务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管,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准备,把景区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工作抓实抓好。加强对假日旅游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努力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引导开展旅游文明服务,认真做好投诉处理,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建议对重点旅游服务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的游客满意度进行年度测评,及时旅游企业及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公报,奖优罚差,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社区建设经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FT13.35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再次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可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建设和谐社区、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多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社区教育资源稀缺。二是社区教育个体办学能力较弱。三是社区居民参与度、认识度、认同度不高。四是管理手段单一封闭。五是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变社区教育机构单打独斗的局面,是社区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概念应运而生,为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找到了新思路。本文试图探讨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路径机制来为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作用分析

社区教育的主体是全体社区居民,他面向民众,尤其是草根民众,是一种弱势群体优先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平民的教育问题。它的重大责任就是要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做出贡献。社区学习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依旧存在普遍认知程度不够,参与缺乏主动性,教育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培养“社区教育共同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

“社区教育共同体”是一种围绕共同的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教育联盟。它是草根阶层接受全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开放与共享是其开展的核心理念,要想培育社区教育联盟,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力度、大范围的普及措施,使所有城乡与社区内的居民、单位、机构、教育组织等都能够参与到“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中来。若社区中普遍存在着“社区教育共同体”,才能使一些对参与社区教育没有主动性,没有教育基础的群众不自觉的加入到受教育的行列,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不仅能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能够提高居民素质和知识水平。

2.改善社区教育发展现状的要求

社区教育肩负着普及大众教育的使命,却面临着软、硬件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短板,同时社区教育机构个体办学能力较弱,群众参与度、认识度、认同度不高。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开放与共享的特征能很好的改善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出现,使共同体的各个成员要素联系在一起,树立共同的愿景发展社区教育,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成员单位可以为共同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合作资源,丰富共同体的实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地区内各部门协调合作,使社区教育发展上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造和谐社区的需要

社区教育作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手段和途径。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为了促进全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推动社区教育大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居民队伍不断壮大,告别了曾经的大院,人们普遍感觉孤独,失去学习的兴趣。居民没有归属感,和谐社区的建设就面临着困难。“社区教育共同体”将居民以教育为中心进行合作、交流,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加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因此,创造和谐社区,就要从人本出发,将人与人用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某种活动,“社区教育共同体”正是以个人的学习需要出发,运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将居民联系在一起,促进社区和谐化发展。

二、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结构模型

1.组织框架

这种以成人学校为主体,联合乡镇成人学校及其他各类学校、街道社区的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等不同个体,围绕共同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合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要想充分发挥地区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社区共同体,必须从共建教育基地、搭建网络平台、教育项目结对等方面入手,构建起混合型、综合性的合作、互动、分享的新型社区教育联盟,搭建起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形成了以政府推动为主,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四位一体”的力量,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教育社会化管理工作格局,使社区教育覆盖面更广、参与性更强、课程更丰富、教育效果更显现。

2.理论及内涵

根据合作教学理论和资源共享理论,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合作教学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益。关于它的概念,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温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内涵主要有。其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是一种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一种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把合作教学理论用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中,把社区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要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是共同愿景。为了发展社区教育,提升社区教育质量,社区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必须联合在一起为了这个共同愿景加强合作。

“资源共享”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早期的研究认为:劳动力可以共享,可以形成共同的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的集中可以吸引有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在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套用“劳动力共享”理论,将区域范围内的大部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教育信息资源的集中必然存在资源的优胜劣汰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被保留、重复的教育资源被整合,这样使用者能更高效地找到高质量的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大大提升。“资源共享”,其本质都是最大利益的共享,区域教育资源共享追求的是从各部门教育资源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教育资源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为了发展社区教育,社区共同体内的成员单位本着资源共享以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时都积极提供本身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合作对方提供的教育资源,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也提高了社区成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基本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试图建立整合社区现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的实施路径,共分五步实行,从而形成社区教育共同体(如下图所示)。

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模型图

三、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分析

为了实现社区教育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发展”,通过整合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教育资源,围绕教育理念即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受教育者,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最终努力实现教育的本职价值,即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促进全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建立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

为统一管理、提高决策效率与办事权限,设立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由几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政府官员,加强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的领导权;二是社区居委会干部,可以代表社区居民的意愿;三是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各种教育组织的代表,既可以代表社会组织部门的意愿,也可以调动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性,有利于资金的筹措;四是社区教育机构的代表,可以有效发挥学校在社区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另外要明确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成员的权责关系,社区教育应该形成“政府宏观引导,教育机构主管,社会组织机构积极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局面,政府作为社区建设的掌舵者,要凭借其行政权力在动员整合社区资源上特有的优势,包括健全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即提供政策法规资源;用民主、法制、引导的方式方法来指导社区居委会和其他社区组织;为社区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协调社区组织与社区单位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

2.通过项目结对,构建各种类型的社区学习共同体

通过项目结对开展合作,是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教育共同体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把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单位、社区居民以及地方政府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参与到项目合作中来。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通过对所在地区社区街道所有潜在教育资源的调查,建立社区教育资源数据资料库,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等。委员会成员应该积极向当地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宣传、面对面交流,获得各方对社区教育的合作意愿和需求,通过确定一个项目来达成双方的合作。例如,南京市华侨社区委员会牵头与社区内医院达成协议为社区居民服务,通过整合南京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省口腔医院、友谊医院、眼科医院等健康教育资源,建立起健康教育基地,给社区内的居民免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供免费体检。与体育中心达成合作,整合体育中心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全民健身教育基地等。

3.创建社区学院与网络交流平台

由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联合创建社区学院和网络交流平台,加强社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以及把社区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社区学院是为社区居民或社会弱势人群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是以传播先进文化、打造和谐社区、推进区域发展为目标,由街道办事处统筹监管,社区居委会协办,居民、社区、学院、街道四方共建共享,具有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普及性的一体多元化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实体。学院以对社区成员实施教育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综合教育培训、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咨询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等多项功能。社区学院的创办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一种实践形式,且这种实践方法是被无数成功案例证明行之有效的。创办的社区学院应以“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为办学原则,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旨在提高市民素质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另外,是搭建网络交流沟通平台,通过开通网络远程学习平台和在线学习,为社区成员提供一个开放交流的继续学习的平台。通过平台既可以让成员享受互联网学习带来的快捷和丰富,也达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驻区单位为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的师资力量,主要是社区内的高校、教育机构等。要想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要有充足的各方面知识具备的师资队伍。如法制学习共同体、健身学习共同体、健康教育共同体需要各方面素质的老师,面对师资力量的不足,社区教育委员会可以通过招募一大批志愿者来从事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其即可地解决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的问题,也可以节约了一部分的资金。

5.建立社区教育共同体投融资体制

由地方政府和驻区单位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社区教育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资金经费作为支撑,社区内的组织机构在开展项目结对时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合作的正常进行,才能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政府要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充实社区教育的资金。对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提供的教育资源服务,政府要对其进行评估,适当给予补贴,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保证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顺利构建,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本文从政府和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政府能有效、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内各活动单元的互动,确保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合力,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实现该教育共同体的高效率。要想做到让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服务中心、个人等教育资源提供者达成共建教育共同体的共识,地区政府必须从上从下做好协调工作,加大教育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从而带动个人、单位和社区资源的全面共享。

2.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机制

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担负起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经费支持、行政监督、法规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根据社区教育共同体共建实效,适时地制定长效政策,完善资源共享反馈机制。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要承担沟通协调、经费赞助、参与评估、资源服务等工作,推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3.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的利益平衡机制

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在开展合作及资源共享过程中,必须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参与互动的,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此时,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多方互动合作对社区教育的积极影响,应积极承担起架设多方互动的桥梁。政府部门应联合成员单位共同协商运行决策,创新机制,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多方的共赢。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以均衡处理,必要时由政府作为第三方提供帮助,做到互动合作时真正实现利益平衡、融合协调与发展。

4.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机制

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要想实现各方教育资源完全共享首先要树立开放互助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开放共享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开放不仅是资源的对外开放,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优势资源引入校园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社区单位也要参与到资源开放共享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教育添一己之力。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资源共享机制明确成员单位所享有的资源和要积极配合提供的资源,共同努力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的提高的最终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汪国新.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与运行[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2]姜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教育与职业,2009(9)

[3]杜瑛.大学与社区互动发展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9)

[4]厉以贤.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教育[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56

[5]金红磊.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内涵界定与建设路径[J].湖湘论坛,2010(03)

[6]黄萍萍.依托社区学院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社区建设经验范文第5篇

一、“三个到位”打基础,为网络平台建设提供扎实的硬件保证

一是建设资金到位。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平台建设从资金上予以保障。去年以来,我市先后拿出2850万元改造新建社区工作场地,专门拨付150万元专项经费加强社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市政府按每个服务所(站)每年1万元的标准,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安排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市政府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视各街道社区平台工作的实效给予奖励及经费补贴。

二是网络设备到位。首先为5个街道(乡镇)、15个社区配置了电脑、电视、触摸屏等信息网络设备,采用宽带方式与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在社区同步。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在社区设立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此,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出资100万元,为100家社区配置了电脑、彩电等信息设备,社区配备了信息查询触摸屏,使我市基本搭建起了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化平台。

三是操作人员到位。我市面向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退伍战士、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特别是将微机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察。全市1588人报名竞争,经过业务笔试、微机操作考试,择优选拔录用129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8,并全部熟悉微机应用操作。工作人员上岗后,劳动保障部门还专门组织了三期微机操作知识、社区就业信息网使用等内容的培训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二、开发应用软件,为四级网络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一)形成四级网络组织体系。市劳动保障网络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四级,即以市中心劳动力市场为主,四城区劳动力市场为辅、182个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服务所(站)为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城域网。

(二)通过城域网实现互联。由我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提供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VPN(虚拟专网)服务器,数据库作为全市的数据中心存储全市的社区就业信息,VPN服务器通过光纤连接到互联网,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通过ADSL宽带或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然后通过市中心的VPN服务器认证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

(三)开发社区信息平台专用软件。我市开发了社区平台专用信息管理软件。各级劳动部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网进入社区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社区每一个人的相关信息。各社区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的VPN服务器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运行软件,将相关信息录入存储到市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库中。同时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网站下载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通过彩电或触摸屏向社区居民公布,或者由社区信息员将劳动保障信息送到居民家中,以实现全市信息的共享。同时,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应用整合了分散的信息资源,促进了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加强。

三、“五项服务”进社区,使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功能

(一)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础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从去年开始,我市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逐门逐户将18.5万份调查表分送到辖区每户居民手中,一户一表一卡,对社区居民的就业状况、培训就业愿望、经济状况以及享受城市低保情况等进行了登记,并建档建卡,纳入市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统一储存,全市共享。

(二)实现对失业人员社区网上服务。去年,我市将花园西路和青山湖两个社区确定为失业人员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将失业人员的管理、享受失业保险的按月审核、党团关系、计生服务等职能交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经过试点很受失业人员的欢迎。今年,利用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将市直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开始全部移交到各社区,这样做既方便了失业人员,又强化了社区的服务功能。

(三)及时传送相关信息,促进岗位信息与求职者实时对接。一是及时传递最新劳动就业政策信息。今年以来,市网络向社区居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101个,每天滚动播放10次,社区居民有5万人次收看了政策。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共享作用,及时提供市内外就业信息。截止到10月底,全市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共开展各类“社区就业招聘会”活动281次,3.3万人次参加,推荐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786人,登记免费培训2142人。各社区组织下岗失业人员集体参加今年9月28日全市劳务集市,就帮助2006余名下岗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用工协议。三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办社区就业实体112个,家政服务队16个,治安联防队32个,社区卫生保健站12个,各社区还通过承包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安、保洁、家庭护理、搬运、装修、清运垃圾等服务性岗位,使5000多人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