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交流发言材料

个人交流发言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人交流发言材料

个人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解疑合探"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它是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自己的探究收获,在有效的对话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的答案,提升对文本的认识,以此达到发散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然而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此目的需要学生合作学习。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开展学生合作学习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三点看法。

1.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善于鼓励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并及时指导学生讨论。对每一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都应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引导他们互相交流。这样,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两个环节,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领悟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并将"合作"作为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从平时的课堂教学看,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合作,更不知道怎样去合作。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2.1组织能力。一个人的组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第一,教师要督促组长积极组织合作交流,使每个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合作意识。第二,在展开交流的过程中,要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在交流过程中,要及时指导组长灵活调动课堂气氛,给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及时弄清分歧的关键,并请有关各方陈述自己的理由;当冷场时,组长应带头发言,起到表率作用。第四,应指导组长收集组员在交流中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向老师汇报。注意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和归纳能力,能促进全体学生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2.2倾听能力。倾听是学生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对讲话者尊重的表现。我们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这就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认真听讲,对别人回答过的问题不再重复等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节约了上课的时间。

2.3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评价一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参与合作的每个成员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共同合作以探究问题。

2.4善于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小组成员间想法常常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这就需要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如: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学生的理解比较片面,就需要合作讨论学习。

3.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抓住时机

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把学生合作学习当成一种点缀,走走过场,这样既是学生没有的合作的意识,又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得不到锻炼 。要想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就必须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

3.1"山重水复疑无路":独立思考困难时。在语文教学中,许多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独立思考遇到障碍是很正常的。这时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生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实现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三颗枸杞豆》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三叔在他生命垂危之际,悟出了什么?和"我"从与三叔的交往及三叔的话语里有悟出什么?当我刚说出这个问题时,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学生们个个紧锁眉头。整整2分钟过去,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此时我知道学生是独立思考困难,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顿时教师变得热闹起来,你一句我一语,不一会儿,全班同学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不难看出,这样的合作才真的是学生们体验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快乐。

3.2"众人拾柴火焰高":独立完成低效时。语文的许多知识是建立在学生对大量材料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问题,获取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课堂教学的时间就会明显不足,有时也是不可能的。这时采用小组合作既可以保证为学生归纳知识提供更为充分的、更准确的答案。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比如: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在设疑自探经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梳理后,形成5个需要探究的问题: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学写的?先写什么?在写什么?2、对大碑座的说明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3、作者怎样说明浮雕的?以第一浮雕为例分析。4、文中的"红旗、旗帜、松梅、小碑座四周刻着的牡丹花、荷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 有什么象征意义?5、归纳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分析。这5个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让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解决一个问题。经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后,推荐一位同学回答。这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5个问题。同时合作学习所发挥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也会深深印在学生的头脑里。

3.3"横看成岭侧成峰":个人认识片面时。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认识能力和相关经验的缺乏,对一些问题的个人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之间认识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这时可以考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成员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讨论和交流,相互补充,生成新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我的老师》一课分析人物形象时,我问学生你认为蔡芸芝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话还没说完,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但说得较片面,为了不打消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讨论,把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每个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后进行交流,

个人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语文;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59-02[ZW(N]

[作者简介]张红梅(1978―),女,江苏海安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角斜镇角斜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各个场合的信息、思想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之一,其重要性越发得到凸显。然而笔者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与城市学生相比较,缺少“见世面、长见识”的机会,心理卑怯,行为拘谨,很多场合说话不够大方,而不敢说、不想说导致学生越来越不会说,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入手,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树立自信,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源自信心和坚持。自信有如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挖掘自我身上的内在潜能,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自我逐步迈向成功的彼岸。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太理想,很少有用普通话与人交流的机会,卑怯心理比较普遍。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和交际氛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和引导学生。学生一旦有机会在公开场合与人交流,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信心。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从学生最了解和关心的事情着手,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评价。如初一新生刚进入班级时,不急于让学生自我介绍,而是让他们参观校园和班级,然后说说自己对新校园和班级的印象,并尝试着说说自己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有什么愿望。这样的语言环境非常切合学生实际,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学生畅所欲言,在表达过程中享受到交际的愉悦,潜移默化中克服了自卑心理,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拓宽渠道,丰富语言知识积累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积累可以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大多农村初中学由于家庭教育等因素,早期读书氛围的营造得不到重视,学生很少有条件广泛诵读经典文学和各类著作,加之引导不到位,学生根本没有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从而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在与人交流时就显得言匮词乏。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内容,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拓展阅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或单元主题给学生推介一些课外读物,在此基础上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感悟。同时,还要注重拓宽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的途径,比如引导学生上网阅读新闻等,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言材料,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

三、指导倾听,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的要求。倾听是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通过倾听,才能明白说话者的主要意思,直接获取相应的信息,从而很好地与他人交流。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确保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对话。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倾听的要求:做到专心、耐心和虚心;能抓住发言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概括其表达的主要内容;有时需要用笔做一些记录;待发言者表达结束后,再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有助于培养倾听能力的训练,如听话、复述等。

四、立足课堂,组织学生参与训练

课堂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注重使用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而普通话则是语言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使用普通话,要求学生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第二,注重朗读和复述训练。朗读和复述是训练学生将书面的无声语言转化为口头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朗读技巧训练,如节奏、重音、语速等,把握文本的情感,做到抑扬顿挫、张弛有度。而对于复述训练,要指导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组织安排语言材料,复述时要言语清晰、仪态大方。

第三,注重辩论、采访等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开展相关活动,如辩论会、答记者问等。指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于不同意见进行反驳辩论时要有理有据、言辞得当。这样的教学环境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能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四,注重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不是单纯的写作训练,应该是从说到写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将作文训练与口语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说促写。无论是立意选材还是口头作文,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的过程,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听、议和客观评价,相互学习,最后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五、走向社会,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训练离不开课堂教学,也离不开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应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在推广普通话、植树绿化等宣传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上社区街头,广泛宣传讲普通话和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宣传活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再如在教师节、重阳节时,可以组织学生拜访退休教师和社区老人,让其使用文明用语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和关爱。

参考文献:

个人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一、科学分配,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分配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保障。小组成员一般为四至六人,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配。

刚开始进行分配时,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参与的兴致高涨。在分配时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选定了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让他们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在分配之初我就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让优生带中差生,组内进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特意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最后比拼一下哪一组的进步比较大,哪一组的成绩有所提高。在这样积极地鼓励下,学生们都暗中憋着一把劲,想着获得最大的进步和荣耀。由于在设立小组的时候就渗透进了竞争意识,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有序,团队意识也逐渐养成,学习成绩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合作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愉悦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良好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对于这一观点,我深有体会,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但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同时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在教育观念与教学形式上都有了深刻转变,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谈话交心,无形中获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在课堂上,更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氛围中深入到合作学习中来,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产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强大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我在班级中为了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探究,从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实践证明,这样做也确实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三、重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就是让学生掌握合作技能,这样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才不会盲目,不知所措,才能取得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讨论、交流、表达、倾听等形式来展开学习的,因此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会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经过认真思考,通过讨论来理清思路,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合作的最终目的。在实践中,我深知学生的合作技能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讨论,只有提高讨论的质量,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因此教学时,我一般是先选择一个同学发言,其他人认真倾听。发言完毕之后,每个学生都要补充一下自己的见解,等待全组人员发言完毕,要对各自遇到的问题及独特见解进行全组大讨论,进行有效归纳与整理,从而达成共识。

2.学会组织。小组内讨论不是无章,而是有序,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讨论的成败。在平时教师要对组织者进行相应的指导,让他们认识到组织者的重要性,搞好组内分工,只有分工明确,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进行,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此外,组织者可定期更换,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切身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对合作学习产生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会表达。也就是说要能运用简明而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看法见解完整地表达出来。即使你的想法再好再有创见,但表述不清,他人是无法理解的。学会表达不仅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必备技能,而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与人交往所必需的技能之一。

4.学会倾听。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合作者独立思考,敢于发言,还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当其他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打断他人的发言,要能抓住重点,对他人的发言作出准确的判断,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材料,并对其中有欠缺的观点进行有效补充,使之不断完善。

四、合理评价学生的合作效果

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与勇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我改变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更加注重小组间的评价,即注重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把小组成员间的个人竞争转变成小组间的竞争,把评价的重心由学生个人变为合作小组这个小集体,肯定小组内成员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与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小组全体成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为了取得小组成功而不断努力,求得个人成绩的提高与能力的发展,并且乐于与学生协作,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个人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本册教材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其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册的学习重点。

二、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

1.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三、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四、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五、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个人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倾听;习惯;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22-1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倾听和表达同样构成了交际能力的主要活动。而要学会沟通和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会听了,听懂了,听出了问题,才能更好的互动。但若我们聚焦当今课堂,却不得不承认,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有的同学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老师,我,我”。请别的同学发言时,有的同学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亦或是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举手大声嚷“错了,错了!”

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达,清除这个弊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立足现实,扎根课堂,勤于实践,或许才能如愿以偿。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进行倾听引领,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意识决定行动。老师应让他们明确学会倾听是一个人学到东西的捷径,还让孩子知道认真倾听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低年级的孩子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行为,他们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孩子的。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明确了倾听的重要性,这就为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奠定了基础。

二、做好倾听指导,让学生会听

首先,做好常规引领,明确课堂规范。尤其是低年级课堂,要进行听课习惯的培养。开学初期,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可操作强、细化了的要求。听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眼睛要注视老师或同学,手不做其他小动作,嘴巴不发出声音,要提醒自己耳朵竖起来听,当其他同学发言时,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做既能学到新知识,同时又表达了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起初,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需要用一些口令性的语言提醒学生。如教师说:“小耳朵!”孩子们立即接下句“仔细听”,这时孩子会有意识地努力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有时,在自己提出一个教学要求或学生发言后,不妨请学生重复老师或学生的话,以使学生重视教师的这一要求。

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倾听的榜样。“身教”的效果远远大于“言传”。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也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课上,无论孩子的发言对与错,教师都应该注视学生,做侧耳状等,当孩子发言停顿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发言“破坏”了原先设计的初衷,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而是鼓励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后,当孩子向你讲述周末去公园玩时亦或是分享其他快乐时,教师需要认真地去听,并不时作出丰富的表情,让孩子觉得老师很爱他,同样在老师和同伴讲述时,也会象老师那样认真地倾听对方说话了。

再次,重视激励,评价适当。小朋友都想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因此老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赞赏,及时表扬正在听的孩子。如,“xx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xx能在别人发言时注视着对方,可见听得多专心啊!”“把重点都总结出来了,你可真会听!”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无需花多大力气和时间,却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孩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倾听他人的尽头更足了。

三、强化倾听训练,让学生善听

第一,指导学生学会复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注意力和记忆力是不同的。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复述可以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开始。随后再过渡到学习一些新课的重点或学生的精彩回答时,可示意别的学生进行复述或点评。“刚才xx同学说得精彩的地方是什么?”在倾听活动中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积极认真倾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这样既能促使那些分心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又对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好处。

第二,训练学生学会听记。所谓听记,就是指学生通过收听口语材料然后记录下来的方式。最简单的听记方法是听写。持之以恒的听记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和倾听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在实际的交际场合中听对方说话,迅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倾听时有所升华

学生在倾听他人的基础上,要能够领会他人表达的含义,并批判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去思考,她所提供的倾听内容,倾听的核心就是思考。比如说,老师可以说:“你的耳朵真灵,你听听他哪几段读的好?”“你听后感觉怎样?”“还有谁有补充的呢?”让孩子意识到,倾听别人的发言就能及时反馈,也是自我展示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