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破产企业会计制度

破产企业会计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破产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破产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1篇

新版《破产法》四点争议

虽然亚洲金融危机中在处理广国投破产的过程中,对破产重组和清算程序做了补充和司法解释,但是现有的法律规定依然难以保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正常的财务纪律和财务约束。在新版《破产法》起草过程中听说还有些争议,我主要关心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清算程序,其中涉及有抵押、质押的债权在清算中的次序。一种主张是将其放在劳动债权之后。企业职工劳动债权一般理解是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但是广义的理解可能会包括欠交基本社会保险费用、养老金、欠发医疗费用,甚至可能还包括职工安置、再就业安置等。如果对劳动债权没有严格和明确的范围,模糊的职工劳动债权优先于有抵押、质押的债权,实际可能导致有抵押、质押的债权,其回收机率相当低。另外,关于养老保障、医疗保险、下岗再就业等问题本身,目前还处于改革探索之中,还都比较模糊,处于定义不清之中。

第二,关于破产条件。从法理来看,关于破产条件的一般说法是“借钱不还就可以提出破产”,意味着债权人可以通过破产作为“杀手锏”,督促企业还款,不还就会按《破产法》由法庭进行审理。一旦进入破产法的审理,就会指定接管人、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原有管理层在管制和治理企业的任何权利就要让位于债权人。这种做法对债权人的保护至关重要。从实践看,很多破产诉讼的提起,并不真是想逼企业破产,而是另外两个目的。首先,增强最后的威慑力督促企业还钱;其次,可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并为企业重组提供机会。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债权人有可能通过减免部分债务、延长贷款期限、展期等多种办法,帮助企业在破产重组中得到再生。并不见得就是把企业真正肢解掉,最后收一堆废铜烂铁。但如果把资不抵债列为破产条件,就会大大削弱破产诉讼这一手段的有效性,使《破产法》更具有“花瓶”色彩而不是实用性。特别是资不抵债是个会计问题,伸缩性和操作性很强。这涉及《破产法》在角色上是充当“硬约束”还是“软约束”,也就关系到整个改革转轨是否能够走出科尔耐所说的“财务软约束”。

第三,《破产法》是否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法律,是否需要成立专业法庭。从表面看,《破产法》似乎并不难,借钱不还,最后就破产;但是,如果涉及复杂的债权结构、税务争议、劳动债权、特别是重组问题时,就可能需要相当强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审理。例如债权结构中就有不同的优先级别,质押、抵押债,优先债和次级债的清偿顺序就不同。而重组则类似收购兼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程。如果只是地方法庭审理,是不是能够做好破产法的司法,始终有人提出疑义。

第四,金融机构的破产是否纳入普通破产法。按照国际经验和目前国际组织的倡议,应将金融机构破产纳入普通破产法。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机构的破产涉及存款人、债权人,在当前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机制、投资者补偿基金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破产会比一般工商企业破产更为复杂,因此提出不将金融机构列入《破产法》或者“由国务院另定”。这是否会导致金融企业破产规则会再拖延很长时间?中间又会有很多吵不清的争议,也会妨碍存款保险机制、投资者补偿机制的及时推进。

贷款欺诈量刑应为《刑法》

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金融诈骗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提供虚假信息而进行的金融诈骗。这类诈骗的典型特点是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是将资金据为己有。在此目的下,行为人通过虚构假的资金使用目的或资金支取凭证,骗取银行资金。例如信用证诈骗、票据诈骗等。这方面我国的法律规定是明确的。二是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通过有意提供虚假财务资料为企业的利益骗贷。这类欺诈的特点,行为人陈述的资金使用目的是真实的,即行为人主观上没有将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但行为人向银行申请资金时有意提交虚假资料,从而误导银行的决策偏差,骗取银行的资产。目前涉及银行的欺诈大部分是第二类。

目前我国《刑法》第193条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金融诈骗有明确规定。而对上述第二类欺诈,由于其行为人的贷款目的是真实的,不是为了非法占有,因此根据目前《刑法》,行为人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并不属于金融诈骗。只有对贷款的“非法占有”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否则只能通过《合同法》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对于第二类欺诈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将对财务金融纪律的建立以及今后银行会不会再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都有重大的影响。

根据毕马威提供的国际比较来看,虚假财务信息导致的金融诈骗范围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德国、美国和英国在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用《刑法》而非《民法》,来打击和防范利用虚假财务信息进行金融诈骗。例如,德国刑法典第265条b对信贷诈骗罪的规定为,有利于信贷人且对银行批准信贷的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下述之一的行为是信贷诈骗:提出不真实或不完全的资料,以书面形式作不真实或不完全的报告,在提供的材料或书面说明中没有告知对决定申请信贷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状况的恶化情况。美国法典第18篇第1014节规定了虚假贷款与信用申请罪。行为人以影响银行决定为目的,在信贷申请中向银行提供了明知虚假的陈述或报告就构成该罪。强调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影响银行决定的目的,而不依赖该目的是否实现。此处的贷款与信用包括各种贷款、贷款承诺和各种担保。而且1014节的涉及期间不仅包括信用申请阶段,还包括展期、续借等信用的延续阶段。英国颁布的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 Act 2000中有关虚假陈述罪状规定,行为人通过下列方式之一影响他人签订协议、提供签订协议的承诺、或延续签订协议的行为是一种犯罪:明知虚假却仍然提供的声明或预测;隐藏重要事项;鲁莽的声明或预测,这些声明或预测在重大方面存在错误。英国关于信息真实性的要求与德国和美国相近,并且将不计后果的预测作为定罪的条件之一。

会计准则的差距

金融欺诈中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实际上和会计准则密切相关。虚假信息有两个方面,一类是生编滥造、根本没有项目支持的无中生有的虚假信息;另一方面关系会计制度和准则的规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准则的标准一直在提高,但是执行并不普遍,中等以下企业有很多并不真正严格执行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与信息真实以及造假机会之间显然是有关系的。

会计准则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议题。不少人理解会计准则是“钢尺子”,应该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但由于现代经济高度复杂化,有些会计领域取决于理解、判断,甚至是“审美观”,“尺子”有弹性。会计准则的问题在改革初期始终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一直到1993年,企业会计财务制度和准则有了比较大的改革,亚洲金融风波中我国对会计准则又做了很多重大改进,我们应该高度评价这些卓有成效的进步,同时也应该看到,和市场经济的高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评论仍旧认为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比较复杂,有企业会计制度,也有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各种会计制度之间差距很大。例如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资产可回收性提取减值准备,分行业会计制度虽然也有近似的要求,但其稳健性远远低于企业会计制度。其次,银行在评价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时,由于我们没有很强的会计师行业,外部审计也不强,因此银行过去的做法是不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外部审计的。今后银行贷款时,可能会考虑要由会计师审计财务信息,由律师评价企业运行的合规性以及贷款条件,由评估机构对抵押品进行价值评估,由评级机构进行债券评级等。但是,上述中介机构的发展往往需要时间,专业、诚信、品牌、服务水平和内控往往需要几十年的积累。经过审计的报表就一定可靠吗?也不一定,因为还涉及事务所的职业水准、内部管理等问题。整个金融服务中介的发展还要涉及对外开放的问题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企业提供虚假信息和金融欺诈的概率仍比较高。

法律环境的制约

法律环境会直接影响金融生态。在某种程度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是“财务软约束”,它是否依然会继续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法制的转变和完善。这方面有很多案例。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资产管理公司回收率的。1999年在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时,邀请了包括世界银行、东欧国家等非常著名的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官员,对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做过估计。私下谈时,估计中国这一批不良资产的可能回收率应该在40%~45%,当然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在立法、司法、执法上要做一些起码的改进以支持债权人的回收和重组工作。判断者看到,当时的欠款企业依然在生存、在继续正常生产和销售,但是资本低、历史包袱重、社会负担重,如果负担能够减下来,很可能还有前景。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效果看,资产管理公司的实际回收率不足20%。虽然整个不良资产的处置还没有结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后来剩下的资产越来越差,回收率可能更低。回收率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企业所有制多元化的进展等。但是最关键还取决于金融生态中的法律体系,是否有合用的《破产法》?是否建立了资产处理方面专门的法律?例如美国1989年通过了《金融机构改革、恢复和强化法》,为重组信托公司(RTC)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框架;在波兰,法律为银行在企业重组和债务人谈判中赋予了准司法权,以银行为主导的“庭外调解”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此外在瑞典、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在法律上保证债权人在重组和回收方面,具有显著优先的地位。是否有专业法庭?是否能够取消抵押品的赎回权,以便简单快捷地实现抵押权?上述这些问题是作为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提高回收率的先决条件。为此,在1999年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时,出版的《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一书中,在强调改进银行内控的同时,重点提出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法律上一定要明确债权债务问题,包括《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等,并提出其中最需要改进的是《破产法》,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破产舞弊造成的坏账比例非常大,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假破产,或者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或者遇到行政方面的障碍。当然,资产管理公司当前回收率低,有其自身内部激励、机关化、工作不利等问题,但是不能低估法律框架的缺陷对资产管理公司回收率的影响。由此对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不仅是原有的10000亿不良资产,此次中、建两家银行财务重组中按照估计的市场价值又剥离给信达资产管理近3000亿不良资产目前在作批发,在未来的中国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改革中,都还将有这一类的问题。一个好的法律环境和好的司法和执法,与不好的情况相比,国家需要付出的资源差别可能是几千亿甚至上万亿。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某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出售给地方政府的。目前从实际回收效果来说是不错的,回收率达到30%左右,比预想高。原因可能在于地方政府发挥了积极性,很多银行难以办到的事地方政府可以办到,地方政府加大了司法、执法和重组力度,又对劳动债务(诸如退休职工、下岗、医疗等)做些安排。但是,对于这种做法,实际上也不是不存在争议。打包的做法实际反映出两方面的疑问:第一,银行的债权人地位是脆弱的,对于借钱不还的企业没有“杀手锏”;第二,行政力量还是大于市场力量。在一般的债务诉讼中,曾经有个顺口溜:“不受理,受理不开庭,开庭不宣判,宣判不执行”,银行是“打赢官司赔了钱”。有的银行抱怨说,对于破产更是如此,官司也打不赢。因此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很少运用破产作为最后的手段。由此而来可能带来一系列未知的效果。例如,会不会有更大的道德风险?企业会认为,借钱不还,反正会被转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会帮忙重组。这有可能导致在财务纪律方面的道德风险。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不还款是要承担破产风险的,除非债权人同意,否则是无法减债的。其次,从改革的方向看,政府将逐渐减少管理企业,而是让市场更多发挥作用。如果上述做法中地方政府的重组做得很成功并加以推广,可能今后地方政府会更深介入企业管理。这到底是不是个好的方向呢?另外,之所以委托地方政府可能是因为地方对司法、执法有影响,这种格局到底好不好呢?

第三个例子是有关司法专业性的。有一些公司刚开始出现问题,市场上开始传言以后,就能突然看到相关各个地方的法院到其他省市证券营业部、商业银行网点要求冻结账户、冻结资产的情况。如果金融机构不协助就有可能被说成妨碍执法。地方有可能倾向于保护当地债权人,导致最后的处理会变得很困难。最近,还有某地方高院到人民银行要求冻结其他省的财政账户。这方面例子很多,都使业界人士产生一个愿望,就是金融方面的一些复杂的司法问题需要有专业法庭来审理。

第四个例子是关于政策性破产的。在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可先支付历史包袱和职工的安置费,按照有关规定,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论土地使用权是否已经抵押)也可以运用,不足部分从处置无抵押财产和抵押财产中依次支付。其结果,通过政策性破产,银行获得的清偿率平均不足1.2%,比正常期望值低了数十倍,让银行十分寒心。如果让职工劳动债权优先于担保物权受偿,把政策性破产的清偿顺序和条件普遍化,推广到所有企业,银行最终可能必须做出抵御性调整,从而更不利于企业。

新《破产法》亟待出台

法制的好坏会明显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从借款人角度看,法律上如果存在漏洞,借款人可通过中介机构,或者通过和银行工作人员拉好关系,或者利用银行在信息上的不对称性,成功利用虚假资料获得银行贷款。如果“没有非法占有”,银行就难以提出刑事诉讼;即便银行想提出破产申请,借款人可以利用低标准的会计准则做账,说明目前还没有达到“破产条件”中“资不抵债”的条款要求,因此避免银行的破产;即便银行能用破产法,在法庭审理之前,借款人还可以尽量不给职工发工资、欠交医疗费、养老保险金等,甚至人为制造一些劳动债务,优先占用清算资金,使债权人所剩无几。任何一个聪明的借款人都可能会利用法律允许的机会,这对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财务纪律显然是有严重不良影响的。

商业银行的预期也会发生变化。《贷款通则》过去一直强调在贷款时,要区分信用贷款和担保(包括抵押、质押贷款)。其中要求贷款多应有担保,而且也包括托收承付和贸易信用证下的货物质押垫款等。有担保的贷款(尤其是抵押、质押贷款)一般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这些抵押、质押贷款在清偿中的优先级被降低,就会给银行经营者思想上造成很大的混乱,是不是所有贷款都相当于信用放款?在微观行为上,这会使贷款工作产生很大的混乱,所以,银行界殷切期望新的《破产法》能接近国际化。

破产企业会计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会计实验; 会计实验教学; 共享资源库;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2-0121-0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人们对会计实验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时至今日,各方面又非常关注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其相关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一、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需要创新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一)培养会计人才“能力为重”,需要创新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各方面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强的会计人才,那种全面素质较差、能力较弱的会计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在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8月28日)中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强调“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表明实践教学对于本科生(理工科和文科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高职院校更重视实践教学,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这些院校都极为重视会计实验(实训)教学。

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以“德育为先”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强的会计人才是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中提出对学生的培养,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来说,能力是一个系统,包括各种具体能力:(1)学习能力,如表现为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包括外语能力)、数学能力、计算机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2)实践能力,如表现为工作能力、服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3)创新能力,如表现为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总结能力、调查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培养会计人才以“能力为重”,重要途径之一是创新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不仅培养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促进而共同提高。

(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1.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界定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相对封闭式会计实验教学而言的。什么是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有多种认识,例如:(1)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指所有实验资源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实现学生自主的实验教学。(2)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由学生自己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制订实验步骤,自己通过手机或上网预约并安排做实验,自己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实验教学。(3)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工具,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进行自主选择,随时预约并进入实验角色,实现网上课程辅导,网上答疑讨论,网上在线测试的实验教学。以上几种认识都突出了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但需要指出这种自主性不是盲目性,而是有指导和组织的自主参加的实验教学。因此可以说,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学生按照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选择实验项目(内容),选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实验工具,制订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利用共享资料,预约并安排实验,自己评价(考核)、处理、总结实验结果的实验教学。这种认识包含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系统的以下要素:(1)以学生为主体;(2)老师为辅助;(3)学生遵照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4)选择实验项目(内容);(5)选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实验工具;(6)制订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7)利用共享资料;(8)预约并安排自行实验;(9)自己评价(考核)、处理、总结实验结果。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会计实验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04年,成都理工大学程夏教授就提出“会计实验室的社会化、产业化运作模式”①,要求会计实验室要面向社会开放,并促进会计实验产业化。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开放。所谓开放,是指解除封闭式会计实验教学条件下的限制,即不利于会计实验教学的各种规定,只有开放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开放是相对的,开放按其范围有:对内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学校内部其他专业学生开放,满足他们需要会计实验的要求;对外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需要会计实验的社会其他院校和相关单位,对外开放会计实验教学。对会计实验教学的各要素要通过创新进行改革、提升和整合。

2.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意义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为学生实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预约安排实验,在会计实验过程中,自主地依据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各种实验工具,按照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利用共享资料,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计实验,对实验结果自己进行考核评价、处理和总结。通过会计实验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有效模式。学生按照自己制订的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对模拟企业的一定时期经济业务,依据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制度,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管理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期末编制会计报告,向有关方面披露会计信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会计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实时解决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和创新的机会。在会计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或新问题,要独立思考,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会计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会计法规的规定进行解决,并可结合参加各种竞赛对专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突破了封闭式会计实验教学的限制,以开放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会计实验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专业理论指导,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学风、作风,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集体)的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规范个人的行为,正确处理会计事项。通过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会计精神,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实验教师的要求是全面的:专业上,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会计专业“学业、就业、创业”三业实验,或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实验;理论上,要熟练地掌握会计专业理论与方法,熟悉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法规上,要学习和掌握会计法规和相关的法规;能力上,要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思想上,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6)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扩大了使用范围,增加了实验时间,开放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创新性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验,吸引了更多学生参加会计实验,实施资源共享,使实验设备资源、图书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得到充分利用,也能充分地发挥实验教师指导和辅导实验教学的作用。在会计实验过程中,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二、开放式会计实验网络教学模式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是以会计实验为内容,采用开放形式的教与学的同步活动。为了规范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活动,需要选择确定一种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规范形式,据以规范会计实验,揭示其全过程,是组织和考核会计实验的标准。选择哪种会计实验教学模式,有多种认识,如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开放式、多层次、模块化实践教学新体系,立体化、开放式、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基于ERP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化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游戏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等。笔者认为,以上各种认识主要强调了教学模式的特征,考虑适用的广泛性采用开放式会计实验网络教学模式或开放式会计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开放式会计实验网络教学模式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学生主体、实验开放内容、实验共享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实验过程、实验成果考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等构成要素。

(一)会计实验教学计划

会计实验教学计划亦称为会计实验教学方案,是根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会计实验目的、会计实验对象和会计实验内容所制定的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包括会计实验培养目标、实验学生主体、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开放内容、实验步骤、实验共享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实验过程、实验成果学生考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等。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要求:会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会计与相关内容相结合,会计实践与会计研究相结合,内容开放与创新相结合,学生自主性与教师辅导性相结合,合理安排各种教学活动等。有人误解,以为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不需要会计实验计划,任学生个人随意安排。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仍需要按会计实验计划实施,需要教师辅导,以保证完成会计实验任务。

(二)以学生为实验主体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实验主体,从被动式实验转换为主动式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自觉地积极参加会计实验,按会计实验教学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以学生为实验主体,在实验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自律观念,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地遵守会计实验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实验结合研究与创新,团结同学,相互协调,相互尊重,按实验步骤积极认真地进行实验。在开放式会计实验过程中,不是老师放手不管,而是对负责组织实验的老师有更高的要求,改变“抱着学生走”为“引着学生走”,在实验与理论、研究和创新结合方面,给学生更多启发式的指导和辅导,组织研究创新型讨论活动,促进学生通过实验在各方面得到提高。

(三)开放实验内容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在依据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对参与实验的学生是开放的。开放实验内容包括:(1)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单一会计学科(如会计原理或财务会计)实验、相关学科(如会计原理与财务会计结合)实验和综合性或整体性(会计各种基本学科)实验,或初级实验、中级实验和高级实验项目,或会计课程实验项目和会计专题实验项目等;(2)选择实验类型,选择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或基础性、提高性和综合性实验,或学业性、就业性、创业性实验、综合性实验;(3)选择实验方法,选择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研究式方法和创新方法;(4)选择实验形式,选择会计实验现场教学和会计实验网络教学;(5)选择实验手段,选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实验工具;(6)选择实验时间,选择固定(计划)时间、全天工作作息时间和预约时间;(7)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和实验步骤的实施细则;(8)自主安排实验。开放实验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以适应学生的能力要求。

(四)共享教学资源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基础是具有共享教学资源。在实施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条件下,由于这种会计实验模式的对学校内部和外部开放,使得会计实验涉及的实验内容广泛,相应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平台要拥有全面、丰富的会计实验教学资源。这是实施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因为会计实验教学对内对外开放,参与实验学生涉及多种专业,除会计专业外还可能有其他专业;参与实验学生或人员涉及多方面学校和单位,有不同类型的普通高校,还可能有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部门的学生或人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共享的会计实验教学资源,既有共性的各方面都能采用的教学资源,也有特色的专项教学资源可供各方面选择,这样才能顺利地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

(五)自主实验过程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实验的学生需要依据自身情况自主制定具体的《会计实验计划和实验步骤实施细则》,按照选择的实验项目、实验类型、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实验时间自主地安排会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理论联系实际,依据会计法规和相关法规正确处理会计事项,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掌握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采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利用会计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经济业务。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自主实验过程,要成为操作过程、学习过程、研究与创新过程,才能使参与实验的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实验成果考评

在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条件下,参与实验的学生按照自主制定的《会计实验计划和实验步骤实施细则》规定的会计实验内容完成以后,需要学生自主地考核与评价实验成果。自主评价实验成果,要依据《会计实验考核与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价的内容包括:(1)会计实验全部资料,按实验内容分类装订成册,按《评价办法》计分;(2)会计实验自测试题答卷,参考共享教学资源中会计实验试题答案,按《评价办法》计分;(3)会计实验总结,其内容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研究、提出新问题和新认识、能力提高和存在问题等,按《评价办法》计分;按照正确性、理论性、操作性、规范性和创新性确定三部分的比重,然后计算会计实验总成绩。

(七)对外开放实验组织形式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对外开放组织形式,按开放区域分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种:(1)对内开放,是对学校会计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放会计实验教学。由学校会计实验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各专业会计实验的共性要求或基本要求以及各专业的特殊要求,制订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分别组织会计实验。(2)对外开放,是对本地其他院校和社会有关单位的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人员和相关学生和人员开放会计实验教学。可以组织学校会计实验联盟或校企研会计实验联盟,共同组织会计实验教学。实际上,社会上的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等组织,已有各种需要实际操作的“会计实务操作培训班”。这种对外的会计实验教学,集中优势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可以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节约教学成本,促进会计实验教学事业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三、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

(一)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推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基础是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共享教学资源库是通过IT技术,将高校乃至社会上的优质教学资源有序、有效地集中起来,为学校和社会各种用户会计专业实验教学需要提供优质会计教学资源服务的资源库。

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是必要的。在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8月28日)中提出:“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要对本科生开放,打破‘学科壁垒’,加强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同样,会计实验室要打破“学科壁垒”,就是要对本校本科生开放。教育部、财政部(2006年11月26日)在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指出:“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在封闭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条件下,各学校由于会计实验教学投资不够,使会计实验教学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和使用效率偏低等。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适应地区高等学校的聚集和大学城的崛起,各学校之间教学联系密切,为了克服会计实验教学资源的不足,节约会计实验教学投资,提高会计实验资源使用效率,优化会计实验教学资源质量,并为学生自主会计实验创造条件,客观上需要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共享教学资源库。建立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库是能及时地满足师生会计实验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代会计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资源库,有利于最大范围集中教学资源,为实验教学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会计实验的现代化水平。

(二)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内容②

1.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1)共享教学资源库的一般内容。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是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是在一定区域内,打破学校的界限,对应有的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实行各学校共享。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是为有效地开展会计实验教学提供各种可被利用的教学资源。会计实验教学资源一般包括用于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制度条件、技术条件、科研条件、专业条件和管理条件等。教育部、财政部(2006年11月3日)在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指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有人认为会计实验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用品、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到教育信息和教育政策等内容。

(2)共享教学资源库内容的分类。为了充分地运用共享的会计实验教学资源,需要对各种资源分类。有人提出按会计实验教学资源的性质,分为公共教学资源和专业教学资源,或分为教学资料、教学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在会计实验教学中,一般将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分为公共教学资源和专业教学资源,相应形成公共教学资源库和专业教学资源库。

2.公共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公共教学资源是适用于各种学科实验必须具有基本前提而使用的一般性教学资源。它包括实验教学基本条件和实验教学环境。

(1)实验教学基本条件库。其内容包括实验对象和实验条件。会计实验对象,一般以企业为实验对象(内容),公共教学资源也就是企业的基本情况,收集或拍摄各种与会计有关的影像资料,如企业全景、各职能机构图示、生产车间、工艺流程、产品特点、行业资料等;或虚拟工厂、虚拟职能部门、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产品等。会计实验条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必需的一般实验设备、用具和用品,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其要求、就业资源等。

(2)实验教学环境库。实验教学环境的设计,依据会计实验教学方案,按照交互性强、使用方便和普遍适用性的要求,主要包括:1)实验环境的设计,有教学公告板、实验预约与管理、实验资料管理、成绩查询与管理和交互讨论区等。2)实验活动的设计,按照一定会计实验模式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相应形成的实验氛围,反映交互方式的交流及其效果。3)实验资源的设计,按照实验内容和要求的实验资料及其相应的实验条件。

3.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是适用于会计专业实验在公共教学的基础上而使用的教学资源。它包括以下各种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1)会计实验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库。主要是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会计专业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各种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及其实验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指导,本校会计实验教学计划外其他院校会计实验教学计划等。

(2)实验课程(教材)库。一般会计实验教材:会计原理(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管理会计实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财务管理实验,审计实验,专门项目实验,综合实验,或初级会计实验、中级会计实验、高级会计实验;精品课会计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会计实验,省(市)级精品课程会计实验。会计实验课程(教材)也适用于网络课程的会计实验。

(3)案例库。案例是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案例的内容一般包括:事实描述、相关背景资料、分析与评价、相关应用领域、建议等。案例主要有会计案例、财务案例和审计案例等。

(4)特色资源库。具有部门、行业特点和特殊事项的会计实验,如会计制度设计实验、税务筹划会计实验、旅游会计实验、地区会计实验、破产企业会计实验、会计创业实验、会计就业实验、资产评估会计实验等,还包括实验资料、实验教材和相关资料。

(5)专业标准库。教学标准一般有:会计教学标准、会计实验教学标准、各种会计课程标准、各种会计实验课标准、会计实验模式标准、会计实验试题标准、会计实验考评标准、会计实验教师标准、会计实验教学条件标准、会计实验教学管理标准等。

(6)习题库。收集会计原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审计等会计系列课程及其实验课程的练习题及其答案。

(7)问题库。各种会计实验课程的问答题及其答案,会计实验教学常见问题、难点、热点、重点讲解(答案),以及讨论题(思考题)及其答案等。

(8)试题库。试题的编写以学科的知识点结构为依据;内容要科学,无学术性错误;无歧义,表述简单明确;无关联性,试题之间不能有相互提示,不能相互矛盾;数量要足够多,在知识点、难度与认知内均衡分布。各种会计实验课程的试题及其答案。

(9)实验作品库。学生实验作品主要有:各种会计实验作业、专项会计实验报告、会计实验总结、会计实验调查报告、会计实验创新活动报告、会计实验专题研究论文、会计实验教学改革建议等。

(10)实验考评库。会计实验的考核与评价资料:1)对学生评价,在会计实验过程中,学生选择内容的深浅程度、作业情况、答疑情况、讨论情况、创新情况、参与态度、实验作品和实验考试情况的评价;2)对实验教师评价,教师提供媒体素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作业批阅、提问及点评、答疑讲解和分析、讨论的分析和点评、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参与态度、创新组织活动和试题内容的评价。

(11)实验文献库。实验文献(信息)库的内容:1)会计实验教学活动,即各种学校组织会计实验的情况;2)会计实验论文与著作,指各种报刊发表的会计实验论文,各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实验著作;3)会计实验主课教材,指与各种会计实验教学所依据的各种会计教材(主课教材)及其学习指导书;4)会计实验相关资料,指与会计实验相关(如金融、财政、税收、企业管理)的论文、书籍、业务知识;5)会计实验重大事项,如会计实验研究组织、会计实验研讨会、会计实验(实训)杂志等;6)会计实验国外相关资料,包括其他国家与会计实验相关的论文、书籍、活动资料等。

(12)多媒体库。多媒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③会计实验多媒体内容,主要是媒体素材和课件。会计实验媒体素材,如实验用材料(原始凭证――发票、纳税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图表、图像、音频、动画、视频;会计实验课件,如各种会计实验教材、专项会计实验资料等的课件(课程软件)等。

(13)实验规范库。与会计实验相关的会计规范有:1)会计法规,会计法律、行政会计法规、地方会计法规、会计规章;2)会计制度,指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业制定的内部会计规章制度;3)会计职业道德;4)与会计相关的国家政策,包括其他法规、规范性文件,社会公民道德等;5)国际会计规范,如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则。

(14)实证研究库。实证研究是依据确实的证据,采用相应的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的研究。主要有:1)规程实证研究,是依据确实的证据,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的研究。规定的程序一般是:引言(前言、导言);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提出假设;研究设计;实证检验;结论与建议;局限与启示。规定程序8项,也可少于8项。研究结果一般称会计实证论文。2)调查实证研究,是按照研究对象和有关要求,采用一定的调查形式,在对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一般称会计调查研究报告。3)实践实证研究,是个体在一定期间亲身参加单位的会计实际工作,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和提高认识,并据以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一般称会计专题论文。实证研究库的内容,包括实证理论、实证方法、实证论文范例等。

(15)实验教师库。实验教师是组织会计实验的教师,要反映实验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从事实验教学的经历、实验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等。实验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1)人格素质,要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有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2)专业素质,具有广博而精深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3)创新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

1.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原则

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要(以下简称教学资源库)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整合校内各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外部相关信息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并对学校内部各专业开放,对学校外部其他学校和社会开放。

(2)共享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校内各专业(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和学校外部其他学校和社会有关方面,通过互联网,共享教学资源库。

(3)覆盖面广原则。教学资源库在内容上应覆盖学校所有院系的与会计相关的专业,适用于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以及社会上与会计相关方面的需要。

(4)内容充实原则。教学资源以会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为主,兼顾相关方面的各种教学资源,如文献和法规等资料,形成海量的资源库。

(5)多样性原则。教学资源库内容在形式上,有实验教材资源、素材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课件资源和教学网站等。

(6)实践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要与生产实践、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力求做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作岗位的素质要求相适应。

(7)科学化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在理论和方法上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在运用上结构合理、可扩展,方便操作和使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培养。

(8)先进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各种会计实验教材和相关资料,要在原有基础上吸取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现行的会计规范,运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

(9)智能化原则。教学资源库在建设上,要有适合学生和教师不同需要的模块,便于学习和实验,不同课程的自动组卷、自动判卷,通过知识点的关联能去寻找尚未掌握的知识点。

(10)标准化原则。教学资源库的不同内容,按现有的标准,分别遵循国家标准、部门标准(或法规的规定)、行业标准,或企业自主制定的标准(要求)等。

(11)可靠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是以生产实践、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而编制的,反映客观实际,其理论、方法与实务是可靠的。

(12)可扩展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反映了现时会计实验的实际和水平,没有绝对化的限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根据需要可不断地更新与创新发展。

(13)稳定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是长期各个学校会计实验教学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断优化和提升,已比较成熟和完善,因而相对比较稳定。

(14)实用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要便于学生在会计实验过程中使用,应具备操作简便、运行快捷、多种检索供选择、界面友好清晰、优化网络传输,有利查询等特点。

(15)多功能原则。教学资源库对内和对外开放共享,供会计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共用,提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用于会计课程的学习、实验和研究,为学习会计和其他知识提供方便。

(16)针对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按其性质,分为各种分支资源库,便于集中学习和运用;按其实验需要,可以形成不同课程的套装,便于不同实验课程的使用。

(17)规范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不同内容,要分别依据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其他规定编制规定;对会计实验教材和其他资料的编制,要规范其对象、结构、概念、标准和考评等。

(18)技术性原则。教学资源库在建设时,按其内容的性质、用途和要求,采取“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安全保密性”的技术方针,分别采用相应的技术。

(19)操作性原则。教学资源库通过互联网,与校内和校外的链接要畅通,选择会计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可按程序进行实验操作和考评等。

(20)经济性原则。教学资源库建设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选用和整合教学资源时,要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资源,避免重复投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2.共建教学共享资源库

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要分两步走,先是面向校内共同建设,然后是面向校外共同建设。

(1)面向校内开放共同建设阶段。在学校领导重视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面向校内开放,以会计实验室为主,同相关专业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并自愿加盟,成立共建领导小组,制订共建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库计划,按照会计实验教学计划(方案),在原有会计实验资源的基础上,引进加盟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经整合、充实、创新发展而逐渐建成校内开放的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

(2)面向校外开放共同建设阶段。根据财政部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想,“以高校为依托,以产业为载体,通过组建若干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中心,发挥高校师资、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有关企业应用实践便利”,在同一地区,组建有其他院校、企业和有关单位加盟的领导小组,制订共建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库计划,按照会计实验教学计划(方案),在校内共建会计实验资源库的基础上,引进加盟学校专业和有关单位相关的教学资源,经整合、充实、创新发展而逐渐建成对外开放的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

在建设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为了推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有计划对外开放;建设网络会计实验室;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制定开放共享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等。

【参考文献】

[1] 邝溯琼,杨定新,陶利民.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

[2] 江金兰.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东盟博览,2012(10).

[3] 宋爱华.基于ERP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2(11).

[4] 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5] 吕飞豹.基于网络游戏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探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4).

[6] 白云,柴钰.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7] 郑家茂,熊宏齐,潘晓卉.构建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8] 钱洁,刘志学,唐,等.开放式研究型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

[9] 张永雄.基于开放式模式的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

[10] 刘雁.会计模式实验室建设与会计实验教学[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

[11] 罗红.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12] 赵美芳,朱单,金珠鹏.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13] 陈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会计之友,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