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治建设工作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议由镇党委书记同志主持,镇党委全体班子成员参加。
一、会前充分准备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两个意见”精神和深化中央第九巡视组反馈意见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整改工作精神,在认真学习,切实开展“五查”工作,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等方面做了充分扎实的准备。
一是进一步深入学习,提高认识。学习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前提。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组织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学习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委、市委、县委“两个意见”精神和落实中央巡视整改精神,学习省、市、县治理庸懒散浮拖等专项问题和选人用人“6+1”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精神,自觉吧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各项部署要求上来,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奠定基础。
二是真诚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镇党委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征求意见,相互帮助查找问题。开展了党委委书记与班子成员谈,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耐心谈,班子成员之间诚心谈等谈心交心活动。班子成员放下架子,与普通党员平等地谈,有诚意地谈;党员之间坦诚相见,开诚布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诚恳地交流思想。谈思想谈学习,谈工作谈作风,谈改革谈发展,力求做到谈话范围全覆盖,谈心活动有实效。通过谈心,提高了班子成员的认识、消除了误会、化解了矛盾、解决了问题,为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召开扫除了思想顾虑,营造了和谐氛围。
三是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深刻剖析思想根源。首先,班子及班子成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工作实际,根据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抓住问题的实质,深刻自我剖析。重点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庸懒散浮拖等专项整治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查摆分析。查摆出来的问题,以事实作支撑,敢于触及深层次问题、实质性问题。坚持从主观上找问题,思想上找根源,行动上找路子,认真修改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二、会议的基本情况
1月9日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共四项议程。第一项议程,同志代表镇党委班子作了对照检查。第二项,镇委班子成员、依次作了对接检查发言,每位班子成员发言后,班子其他成员对其提出批评意见,之后本人对班子其他成员提的批评意见作表态发言。第三项,县纪委同志就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了评价并作重要讲话。最后,同志镇党委作了表态性发言。
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党委书记代表党委作了班子的对照检查报告,班子其他同志就自己的情况作了对照检查汇报,并提出了整改的措施,班子之间相互开展了批评,共提出建议意见63条。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要求。
参会的县纪委同志就民主生活会作了点评。高度肯定了本次民主生活会,指出的民政生活会开展的非常成功,准备的比较充分,开展的比较扎实;认为镇党委、政府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书记丰富的工作经验、广阔的阅历和很强的领导能力;离不开班子成员的团结一致、勤奋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同志还语重心长的对班子成员提出“三体会三建议一希望”:第一体会,班子与个人的对照检查材料敢于自揭伤疤,把问题找的准、找的实、找的真;第二体会,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批评,本着客观公正,带着真情,讲真话、说实话、有利于班子、干部的成长;第三体会,整改措施有强度。第一建议,对班子和班子成员提出的批评、建议一定要整改落实到位;第二建议,正确保护好自己,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文件、政策,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第三建议,乡镇纪委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重点是监督好“三重一大”,主动作为,为政府和党委当好参谋,确保决策合法合规。一希望,希望班子成员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进一步建好班子,增强班子的战斗力。
三、会后整改
[关键词]供电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
[DOI]10.13939/ki.zgsc.2016.35.079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1 适应国内国际大局的深刻变化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1.3 可以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
1.4 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 供电企业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层供电企业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中坚力量,尤其“文明、诚信、敬业、法治”这四个层面是重中之重,而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八字核心价值观更是落实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
2.1 严实新作风,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在中央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制订活动安排和班子教育学习计划。配发了《谈治国理政》等相关书籍。党委书记亲自给班子成员讲党课,其他班子在分管范围内讲党课。进行集中专题学习研讨4次,每次安排2名班子成员做专题发言,发言材料由书记审定。
学习讨论过程中,党委重点突出“三结合三查找”。一是学习教育要与自我反思相结合,查找自身政治素质上还有哪些缺点不足,是否为员工做好了表率。二是学习体会要与管理提升相结合,查找分管工作中还有哪些不严不实的地方,管理上是否存在老好人和得过且过的思想。三是整改实践要与安全稳定相结合,查找分管范围内安全稳定,优质服务存在哪些短板,尤其在天津港8・12事故后,如何尽职履责,如何提升改进,要有新思考,新作为。学习过程中,党委成员发言既谈思想认识,又谈工作体会,既学习书本,又联系实际,真正达到自我反思,相互借鉴,提高境界的目的。在整改落实阶段,班子成员共查找出学习深度不够,调研指导不够,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18项,逐一列出清单,限时整改到位。实践证明,通过班子带头,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政治方向和正能量已经在分公司树立了一种风气。
2.2 确立新规矩,发挥制度约束作用
公司党委积极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带领班子成员认真践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狠抓两个责任,强化作风养成。党委书记第一时间组织传达中央、国网及省公司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会议精神,对班子履行“一岗双责”提出具体意见,明确“三抓”措施(即抓干部、抓学习、抓作风)。以“两个责任”,“五个必须”,“八项规定”为统领,持之以恒纠正“”。党委经多次研究,确定了党委主体责任清单48项,纪委监督责任18项,部门协同监督30项,党风廉政工作分工表46项,反腐倡廉工作计划8项重点工作,并按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实践证明,通过“两个责任”的确立和推进,切实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了“守纪律讲规矩”的思想共识。
2.3 提升新素质,发挥典型辐射作用
在政治素质上,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案例分析、书记谈心、红色参观等形式不断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和规范党员服务队建设。在道德素质上,加强“三有”教育,以“传递信的温暖”活动为主线,广泛挖掘和宣传示范典型,开展学局史立岗位等活动,培育良好风尚。在法治素质上,以“守纪律讲规矩”为抓手,开展国网公司通用制度学习宣传,举办猜灯谜等寓教于乐活动,大型节日群发廉政短信,弘扬法制理念。在职业素质上,以安全和服务两大技能素质为着力点,了解基层需求,开展送教上门、现场授课、状元上讲台等活动,外请专家自主举办了班所长素质提升培训班和拓展训练。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培训教育和载体活动,全体员工的四项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为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和素质保证。
3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3.1 组织引领,协调推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必须统筹结合,协调推进。如果抓不好结合,就会造成“两张皮”;如果制定的政策法规、设计的具体制度、开展的实际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就会变成“对台戏”。
3.2 载体丰富,凝聚共识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认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因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党群组织要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结合实际设计丰富的活动载体,通过广泛的教育熏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入脑入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1979年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各地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更好地体现人民民主,推进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看,还存在着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一是计划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有的是全年无计划,或者计划执行差,没按计划办,每到要开常委会会议了,才由办公室收集需要上会的议题,然后汇总经主任会研究,提交常委会审议,这方面较为突出的就是人事任免等,经常是要开会了,有关部门才提交人大常委会;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议题安排随机性较大,常委会的领导同志或专工委提出要听“一府两院”某个部门或某个方面情况汇报,就临时匆忙地决定列入会议议程;有的人大常委会不考虑工作的实际需要,简单提出一届内把政府组成部门都要评议完或者都要听一次专项工作报告,导致排队轮流听取政府部门工作汇报或评议,量大面广,准备不充分,搞形式、走程序等问题。二是审议质量有待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议题时,有时由于准备不足,情况不熟,要么不发言或者发言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有的从党政部门过来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习惯性地作经验发言,大多讲的是过去怎么做的,现在又如何等等,与议题扣得不紧;有的各界人士兼职的组成人员,对议题提出的意见不多,即使发言,也是表态性的较多;还有一些没有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组成人员不敢大胆发言,生怕说得不对,生怕说错了,更不敢发表不同意见;个别地方的少数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有包揽会议发言,甚至还有会议主持人“一锤定音”、大家附议的现象。同时,对审议发言缺乏采纳机制,什么意见采纳,什么意见不采纳,哪些人说的意见采纳,哪些人说的意见不采纳,没有明确程序和规定,并且不少地方决定权在相关工作人员手中,工作人员认为该采纳就采纳,工作人员觉得不该采纳,就不采纳,这样就产生委员的权力没有工作人员大,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问题。三是跟踪落实有待加强。多数地方对开好会议比较重视,对会议决定的落实还有差距,重形式、轻内容,走程序、轻实效,会完就了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何开好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提高会议质量和实效,应当重点把好“三关”。
首先,是会议准备关。主要是四个准备。一是思想准备。要明确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指导思想。要增强党的意识,强化党的观念,重大事项、重要议题及时向当地党委请示报告,争取地方党委的重视和支持;要增强民主意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要增强法制意识,坚持依法按程序行使职权,注重会议质量和实效。二是议题准备。议题是会议的中心。每次常委会会议都要抓住一些重大和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督促解决,这样才能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选定议题要注意必须是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是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是经过工作努力能够解决的重大问题。确定议题,要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通盘考虑,提出议题计划,最好是排到每一次常委会会议。每次常委会会议前(一般是2个月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部分调整议题计划,将一些急需的重大议题列入会议议题,切忌临时动议。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本次常委会例会结束时,将下一次例会建议议题印发给组成人员和“一府两院”,以便早作准备。选定议题要“少而精”,突出重点,不可面面俱到,每次常委会会议最好有一个中心议题,并把这个议题议深议透。三是工作准备。根据常委会会议议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有重点地开展视察、调查和检查活动,使组成人员了解和掌握第一手典型材料,在审议议题时提出有数据、有分析、有分量的意见、建议,保证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切实可行。四是服务准备。人大机关要为常委会会议做好服务工作。要及时向委员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包括传达中央和地方有关文件、重要会议精神,提供综合情况、信息、资料,以及组织座谈会、知识讲座等。要尽可能提前将相关报告等材料送常委会组成人员参阅,以便准备审议发言。
其次,是议事决策关。能否充分发扬民主,使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关键。要调动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上充分发表意见的积极性,需要创造一种民主氛围,同时,也要有其他的条件。要为组成人员审议议题提供多方面的参阅材料,以便于组成人员了解全面情况进行审议。要科学安排会议审议时间,确保组成人员有较充裕的时间发表意见和建议。要根据需要,适时安排联组会议,让组成人员之间交流看法,以便统一认识。对审议中涉及的重大问题,或者情况不够清楚,不便决策的,根据委员提议,对“一府两院”开展询问或质询。对常委会会议上有争议的事项或者议题中的个别条文,可以组织讨论或者辩论,也可以对个别条款实行单项表决。要建立审议意见采纳机制,对于组成人员在会议上对有关决议、决定的意见,该吸收的要吸收,不能吸收的要说明理由,切实尊重组成人员的民利。要充分保障组成人员表决权。对于一般性的表决可以采取鼓掌通过或举手表决的方式。但对于重大决定、干部任免等则必须采取无记名投票或按电子表决器的方式进行。对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地方性法规,除比较单一、内容简单、没有分歧意见的一次通过外,一般都要采取两次例会审议通过,意见较大的,还可采取三次例会审议通过,以便反复征求意见,使法规更加完善。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学校发展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坐标系的话,那么,教育质量代表的是教育的效度,而学校文化则代表教育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注定是一所没有高度的学校。平度第二中学(简称“平度二中”)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区位和生源均不占优势,这样的学校怎么发展?我们的回答是靠文化。通过文化培育自己的软实力,照样可以使一所农村高中绽放出别样的绚丽。
一、育人文化:让教育回归根本
学校文化提供学校发展的共同的愿景,起到引领作用。农村高中可能普遍感到生存的巨大压力,这与自己目标文化的错位有一定关系。我们是这样给自己一个定位的:“做平民的、大众化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为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兼顾特长培育,追求合格率,兼顾升学率。”有了正确的目标文化,就不再焦灼,也无须自卑,反倒生出一种悠然的达观心态来经营自己的学校教育。
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有个看似倒置的观点——合格第一,优秀第二。学校文化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价值判断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计划措施等一切呈现形态。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而现实是由于“偏追”的影响,整个基础教育坠入一种选拔和淘汰的深渊。高中是决战的前沿,小学和初中是后续梯队。在这种战时机制上,学校无法放松心情来做教育,一切围绕中考和高考的轮子转。在这种高速的旋转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选拔和淘汰,看一看官方数字背后真实的辍学率,可能会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切皆源于核心价值判断的失误。既然是大众化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合格的教育,并把合格教育做为衡量学校教育的基本尺度。具体到高中,但凡通过毕业会考,取得毕业证书,都应算合格人才。以合格教育为核心价值判断,弱化选拔和淘汰,才能心平气和地做教育。开齐课程,培育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在合格教育中,优秀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甚至由于科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这样,优秀的成长不是建立在废墟上的成长,而是共同成长中的突出成长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重视合格,鼓励上进,把合格放在第一位,追求优秀在其次。有特立独异的学校文化做主导,我们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流于俗。
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称之为“文化场”。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浸润和濡染着在场中的每一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在读书,个别不想读书的学生倍感无聊,也跟着读书;大家都在说笑,个别想读书的学生也就懈怠下来。作为农村高中,区位上不占优势,全市前2800名学生被城区重点高中一网打尽,而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足2000人。我校收的是全市2800名开外的学生,而家长和学生对我们怀着和重点高中同样的期待。重点高中是把应该考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而我们是把原本考不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在现行的中考招生体制下,我们没法改变体制,只有改变自己。学校确立“一主两翼”的特色教育办学思路,即“以美术为主体,以音体为两翼,带动发展,协调共进”,我们的学生照样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校门。
二、管理文化:让管理提升层次
管理有三种境——人治、法治和“文治”。校长、制度和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靠校长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发展阶段,主要靠一套完备的、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成熟阶段,则主要靠学校文化。学校管理渐次由人治、法治走向“文治”,标志着管理达到文化的极致。在此过程中,校长有义务担当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建设,把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没有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总用一种行政长官的心态来领导和管理学校,永远做不成教育品牌。平度二中有三个教学区,从二中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我们确立了“总部统揽,校区自治”的管理模式,提炼出“全”“细”“严”“正”“情”等五大特色。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平度二中的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些看似复杂的得很简单。如评职称,局里给10个中高名额,最终就有10人报,没人争,没人抢;评先进,年度考核优秀,多年没搞投票评议了,都是累计积分制;年度零投诉。这些都是在和谐、务实和重效的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的。学校的管理文化一直秉持着以下两个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重视教师。教育即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种观念是对传统学生观的一种颠覆,具有现代意义,有利于打破“师道尊严”,转变教师观念,摆正自己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有利于保护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培植学生多彩的个性,进而催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的萌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管理的角度讲,从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看,究竟是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我们认为校长只有照顾好教师,教师才会看顾好学生。当教师身处不公正的环境,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上又非常压抑时,满腹的怨气就会发泄到学生身上,从而给教育的对象带去师源性污染。究其原因,很多不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而是学校管理的问题。所以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要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要关心教师生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落实教师民利,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当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时,我们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所以校长在落实“以人为本”上,首先要重视和关注教师,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
第二,“人性第一,理性第二”。现在学校只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更准确地说只注重管理的量化,把目标分解,视完成情况计分,进行定量评价,这实际上是管理的一种简单化倾向。鉴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诸多因素中,有不少是无法量化、而对教育又是重要乃至关键的东西,像教师的人格、爱心等,它是不可以称量的。当过多、过滥地使用量化管理时,教师往往不是在教育的根本上下功夫,不愿做长远的打算,而是逐条研究应对量化表上的一个个项目,把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变成机械的操作,变成追名逐利的短视行为,因而就有了在教育这片知识密度较大的领地上种种不科学甚至野蛮的行径。这是把教师当做“工具人”而不是“情感人”“文化人”的必然结果。一个充满冷漠的“工具人”,只能培养更加冷漠和颓废的学生。因此,量化管理不是唯一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法宝。培养朝气蓬勃的学生要靠生气贯注的教师,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需要学校管理中诸多丰富的非理性因素的培养。这就是我们的人本管理文化。
三、科研文化:让科研渗透思想
平度二中在科研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做科研实际上是做文化”,于是将科研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文化。“做有思想的科研”,代表平度二中教育科研所达到的境界。平度二中教育科研从自身发展经验出发,认为基层学校科研必然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启动研究,生成和积累大量的过程性材料;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在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产生阶段性飞跃,能够提供研究展示现场;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过程性材料为规范的和正式的著述取代,生成自己的科研思想,形成自己的科研风格和科研特色。我们将其通俗地概括为“三流科研出材料,二流科研出现场,一流科研出思想”。这一观点在2008年1月份山东省校本研究工作总结表彰暨现场研讨会上一经提出,便产生广泛的共鸣。
在科研上我们还有一个认定,就是“三流教科室主任指挥科研,二流教科室主任带头科研,一流教科室主任服务科研”。科研要重视材料积累和网络利用,提出“材料让科研站起来,网络让科研飞起来”。在科研运作上提出“柔性启动”“利益驱动”。在正确的科研文化引领下,学校科研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壮大。学校从2003年起步,2008年初以校本研究的丰硕成果成为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学校。四、校史文化:让古旧烛照今人
我们提出“盛世修史,史为今用,用以育人,人才辈出”,把文化建设最终落实到育人上,避免为文化而文化的文化至上主义。平度二中是1952年建校的,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肯定有很多好的沉淀和积累。平度二中的史志建设从去年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地方教育史志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开始启动。
我们让档案室去“存史”,由校史室去“展史”。当师生们徜徉于其间,领悟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感受老二中人的精神激励时,便是“用史”。“用史育人”,正是校史研究的落脚点。一张老照片尽管算不上是摄影精品,但如果它是1959年抢收本校丰产小麦的照片,那就显得弥足珍贵。40多年前的声光电影自然无法追回,而这张照片,依然倔强地透射着那个年代的信息。一张1959年赴省参加飞行员体检的合影,其背景是学校门前的一座牌楼式建筑,称为“跃进门”,两侧横幅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这个牌楼能保存至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些蕴含文化价值的建筑,往往被当做危房拆除了。学校尚存20世纪50年代的一座大礼堂,苏式建筑,我们现在才知道它是历史幸存的宝贝,该好好维护。作为档案室的延伸和外在呈现方式,学校还兴建了碑刻长廊和书画长廊,与一字排开15间规模的校史展室并称学校文化的“三大长廊”。碑刻长廊以40年校庆领导、专家和书画家题词为基础,扩展而成。书画长廊以40年校庆书画为基础,加上师生书画作品组成,这样就从物态层面上,构筑起学校历史文化的立体呈现方式。
校史文化的呈现不是做给外人看的,更不是哗众取宠、博取名利的工具,而是二中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一位老校友在展室里40年前的老照片上找到自己时,高兴地大叫起来,我们也幸福着他的幸福。当人们走进这个贯通历史与现实的长廊时,就会陡然意识到我们正在创造二中现在的历史,因而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五、课程文化:让甘泉滋养心灵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协同推进。但是,教育理念有相对稳定之时,规章制度有相对完善之时,环境建设有相对饱和之时,活动文化一般也有定例,唯有课程文化建设没有穷期。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文化资源的研发也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度二中近几年编辑出版了《给女儿的39封信》(明天出版社,2006年5月,该书获当年度全国非虚构类图书排行榜第23名,排在霍金的《时间简史》之后);《班主任工作例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等一批课程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学校文化从垂直的角度看是教育文化下的亚概念,从空间的角度看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学校文化放在本土文化的时空背景下加以研究。平度二中地处康城文化的背景下。古岘原系齐国下都——康城,田单大摆火牛阵就发生在这里。有春秋以来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墓360余座,“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指的就是这里。学校据此开发出的校本教材《走近齐国下都——康城》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走近康城儿女》是对乡土人文资源的开发。近年来,学校共编辑校本教材62种,公开出版13种,涉及道德教育、军事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女生教育和爱情教育等多个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校本教材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是教育的内容,而共同承载教育和文化的是阅读。抓住了阅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关键、文化的根本。平度二中以“书香校园工程”为抓手,以阅读教育为切入点,发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营建,教师以《每周一读》为主,学生则每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12万字,以此为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一个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使学校文化、民族文化浸润、滋养人们的灵魂,达到不训而化,育人于无形之效。歙砚中的子砚为什么珍贵?古人开矿的矿碴被山洪冲下,在溪流中浸泡了500年,才那么圆润、亮泽,而教育就是要用文化的溪水浸润人的心灵。
六、终极感悟: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形式单一、单纯说教式的形势任务教育方法不但容易流于形式,更可能造成教育效果不佳,不能足够引起员工重视的结果。只有解员工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如何更好地在广大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更好地明确任务目标,凝心聚力值得教育组织者深入思考。
领导带头,层层宣讲。要开展职工季度思想状况分析,将形势任务教育与解决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改变“说教式”的形势任务教育方法,定期召开职工大会,广泛开展基层调研和谈心走访,使领导干部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该区班子成员深入承包单位,与职工面对面沟通,让基层职工深刻认识新欢采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新欢采的发展方向。基层小队领导也利用职工大会、班组会、走访等形式进行广泛宣讲,使形势任务教育渗透到每个班组、每名员工。
创新“班车文化”载体,寓教于乐。对于远离基地的员工,每天坐班车的时间约一小时,为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以班车为载体,创新开展“班车文化”活动,为员工搭建新的学习阵地,利用其电视视屏设备,滚动播出精心制作的各类宣传教育光盘,同时,将教育内容制作成故事卡、漫画卡、常识卡,绑定在座位靠背上供员工学习交流。这种集知识传播、文化熏陶于一体的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理论知识水平,打造出形势任务教育的流动风景线。
挖掘本单位精神内涵,鼓励激励员工。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员工必经之处设立创先争优阶段活动展示板,从党员工程、“金点子”评选、菜篮子工程等方面分期进行总结展示,重点展示基层员工自己的成果,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一种为企业做贡献的成就感,激发基层活力。结合石油传统知识教育,对作业区会议室文化板进行改版,精心制作荣誉宣传板、宣传册,激励广大员工更加奋力向前。结合“七一”、“五四”等节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如举办“五四耀辽河、青春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七一红诗创作与咏颂”红歌大合唱等活动,抒发、展现一线石油人投身新欢采建设发展的壮志豪情。
结合实践是助推企业发展的坚强基石
企业不断更新的形势任务教育需要按照边教育边实践的原则,及时适时开展教育活动,凝聚人心、破解难题、助推发展。
与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围绕中心任务,通过不断优化成本结构、规范执行、高效运作,减少高投入低产出措施工作量,降低无效消耗和管理费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与“全员精细管理,杜绝百种浪费”活动相结合。把精细管理与“金点子”活动相结合,发动员工献计献策。评比“金点子”,不限制评比个数、评比类别,技术含量和创效金额,最大限度鼓励培育基层员工创新意识,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型的文化氛围。在基层班组推行以“操作精准规范、管理精雕细刻、经营精打细算、技术精益求精、团队精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班组“五精”管理法,在基层班组精细管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广大员工坚持从每个岗位、每台设备抓起,针对查摆出的浪费现象和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整改进度,形成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围绕油田重组整合后面临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开展大讨论。紧密结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业务范围和工作领域、队伍规模和职工构成、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分层次开展大讨论,形成讨论发言材料。
与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把员工个人兴趣爱好融入生产实践,充分挖掘各类人才的潜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鼓励有绘画、计算机等特长的员工绘制安全漫画、编制安全口诀、诠释安全禁令,并以漫画册、板报展、班车题卡、岗位提示、安全文化墙、安全FLASH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展示。在日常工作重规范上狠下功夫,创新实施HSE“三责落实制”闭环整改流程,即“首问负责制、限时整改制和直线落实制”,同时配套建立HSE隐患管理数据库,突出互动性和即时性,提高隐患查改效率。着力推行施工动态监督制度,每天更新监督信息,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保证监管到位。从规范培训的角度设计制作加热炉点火操作等实际操作项目的采油系统操作项目多媒体培训课件,图文并茂,直观明了,受到员工,尤其是新(转岗)员工的欢迎。
结合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团队的有力保障
依法治企,加强员工法制教育,使员工免于犯法和遭受牢狱之灾是对员工最好的保护,也是构建和谐团队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