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安全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及运行环境
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是指在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因电气设备发生电击事故,而为了避免或减少由此而产生的损害而采用的各种安全保护技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电气设备发生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后果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但是,不管是哪种电气设备发生事故,分析其原因,都有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因此,正确评价电气设备的安全因素,就成为电气设备安全技术应用的基础。
1.1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
通俗来说,就是电气设备自身的产品质量。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能与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技术息息相关,它是电气设备带来危险的根源。因此,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是电气设备安全评价因素中的第一要素。在我国,所有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都必须符合《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各类电气设备的安全标准。
1.2电气设备运行环境
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客观环境。自然环境是指静电和雷电等;客观环境是指电气设备所处的工作场所的环境。电气设备运行环境的好坏,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静电的放电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潮湿的环境,电气设备容易发生漏电现象和短路现象;高温,则会使电气设备绝缘层老化、爆裂,进而发生漏电现象。一个通风良好、干燥、常温、无尘、无静电的良好的运行环境,能让电气设备长时间的安全、稳定运行,可以大大减少了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和事故的机率。
2、做好电气设备安全技术工作
2.1电气设备的绝缘保护
绝缘带电体,就是用绝缘材料把电气设备的带电体与外界隔离开来,使带电体封闭在绝缘体里面。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正常、稳定运行,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的必要条件。另外,绝缘的良好与否,还与运行环境息息相关,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使绝缘材料变成导电材料,因此,需要绝缘的电气设备应当尽量运行在干燥的环境中。
2.2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是电气设备安全防护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比如电气设备绝缘被击穿后,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与之相连的机器、管道等金属部分便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人体触及时便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接地保护,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减少或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做联接,称为接地保护。
采用了接地保护装置的电气设备,可以使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远远小于电气设备故障时产生的对地电压,因而大减轻了触电危险。接地装置应当远离人行通道和建筑物的出入口,而且,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之间,必须采用并联联接,禁止采用串联联接。
2.3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
接地保护虽然可以减轻和防止人身触电的危险,但是却不能完全保证不发生触电事故。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明了另外一种更为理想的防护措施,即当有人遭到电击而危及生命之前,触电线路能够准确、及时地向保护装置发出信息,使之能够迅速切断电源,起到漏电保护的作用,这种措施就是漏电保护。起漏电保护作用的装置就叫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⑴对于以防止触电为目的电气设备,宜选用动作时间为0.1秒以内,动作电流为30毫安以下的漏电保护器。例如家庭、临时插座板、电钻、潜水泵、振动棒、吸尘机、吹风机、电砂轮、电锯等。⑵对220伏以上的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当接地有困难时,或者在某些发生人身触电后同时会发生二次伤害的,如高空作业或在河岸边工作的,宜选用动作电流小于15毫安、动作时间在0.1秒以内的漏电保护器。⑶选择漏电保护器时应考虑灵敏度与动作可靠性的匹配,当所选择的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小于正常漏电电流时,漏电保护器就不能投入运行,即使投入运行,也会因为频繁动作而造成电气设备运行的不稳定。
2.4电气设备的隔离保护
当电气设备不便于使用绝缘层来作保护或者电气设备单靠绝缘保护不能够保证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的时候,可以使用屏障、遮栏、护罩、箱盒等将电气设备与外界隔离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隔离保护是高压电气设备必须采用的安全技术。
2.5采用安全电压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可以采安全电压作电源来供电,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
3、重视电气设备安全技术的管理工作
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包含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两者相辅相成,组织措施是技术措施的可靠保证,技术措施是组织措施实现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电气设备安全技术的管理工作。
3.1制定电气设备安全责任制。
电气设备安全责任制度主要包括:⑴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⑵电气设备岗位培训部门安全职责;⑶安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职责;⑷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岗位职责;⑸电气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等。
3.2制定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做到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人手一册,强化其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制定培训制度
主要有两方面的培训:一是生产技能方面的培训。操作人员是电气设备的使用者,只有在熟悉本岗位电气设备的技术性能、结构原理、工艺指标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电气设备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二是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作为管理者,应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教育,监督其持证上岗,对、违章指挥和违反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造成设备事故和经济损失的责任者,由企业根据情况给予处理,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作为电气设备的管理者,定期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以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温故而知新,不断汲取各种新型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4 结束语
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是各种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最强有力的保证,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要引起电气设备操作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水平,落实保证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措施,对防止各种电气设备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电气设备的管理者,应在确保电气设备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使人们能够放心、安全地使用电气设备。
参考文献:
[1] 刘东.电气安全技术探析[J].卷宗,2012.
[2] 王长胜. 有关电气设备管理之我见[J]. 数字化用户. 2013.
关键词:水电站;电气设备;安全技术
水电站的电气二次设备的作用是解决设备存在的故障或缺陷,提高电站发电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电站二次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为今后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标打下基础,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二次设备运行状况的优劣,是影响电厂安全、高效发、供电的关键因素,下面就论述一下电气二次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应控制的环节。
一、电气设备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作为现代水电站组成的重要核心,电气设备是建设水电站时必须率先完善的内部组成要素。只有完善了电气控制装置,才能使水力发电的方案更加有序、有效率的被执行。从专业层面上看,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线路电缆等都被划归到电力系统的范畴,这些组成要素贯穿在水电站工作系统中的各个方面,用来完成各项程序调度和生产任务。在加快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的进程中,必须要注意对电气设备的防护技术应用,才能确保设备稳定高效的运行。
1) 做好事故防范。科技革命带动了自动化生产,这点在电力行业上也不例外。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开始着重于电气安全技术的正确、灵活使用,整体操作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电气设备低故障率三方面牧宝的实现。是以,做好各类事故的防范预警机制,将设备运转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的必然要求。
2) 提升效率产能。先进的技术、安全的工作环境,是实现水电站告诉运转,提高水力发电效率的技术保障,也是避免水能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
3) 创造更高收益。作为一种新型发电方式,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这大大降低了传统的火力发电的操作难度,也节约了煤炭等志愿的使用成本。相较于以前单一的发电模式,水电站主导的水力发电,在注重电气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升了发电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电气设备安装作业的安全管理
因早期水电站中的电气控制系统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其生产效率也相当有限。为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强化对电气设备安装作业流程的安全管理。需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按章程进行这杯的组装与操作。以新疆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建设情况为例,本文将对如何安全进行电气安装操作进行概述。
1)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流程需在相应图纸、设计方案的知道下进行,施工人员在操作前需完成对设计方案的核查与校对,并结合现状及时进行修改。在正式安装电气设备钱,还应对其进行相关的质检,保证设备可以正常、稳定运行。另外,对安装完毕的设备,应实际考察其运行状态与预期是否相符,分派专人进行定时的维护与检修工作。对可能发生的接头松动,电火花打闪,电气设备过载,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检查,并测试设备绝缘是否良好。
2) 设备合理选用。选用性能合理的电气设备将大大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并为其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在选取设备时,应参考水电站的总体参数、经济预算和它现有的技术条件,从而安装最为适合的电气设备。同时,为了保证安全,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应选择具有防爆功能的电器,同时必须将绝缘导线密封敷设在钢管内部,避免电器火灾的发生。必须做好设备的保护和检查措施,及时扑灭隐患。
3) 设备正确安装。在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综合考虑效率、安全,施工人员作业空间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水电站内部设施的安装合理。安装时必须考虑到地震、火灾等突况发生的可能,设备之间要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并做好水电站内部设施的合理布局工作。例如,为防止电气火花和线路短路引发的火灾,易燃易爆物品应与这类设施保持绝对的安全距离,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安装时可能产生的电火花,以免燃烧、爆炸等事故的产生。
三、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及安全处理
电气设备组装方式的复杂化,仪器的精密化都对其安装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施工环节中,技术人员不仅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还要综合考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处理设备安装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
1) 短路。短路是线路安装中最常见的问题,在短路的瞬间,导线中的电流会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之多,从而导致电线急剧升温,引燃导体的绝缘层,进而诱发电气火灾。这时,假如电路中文存在可燃物,就可能引发水电站内的火灾。短路情况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线路老化、设备绝缘皮因高温、潮湿、破损、腐蚀等作用失去或降低绝缘能力,或电气设备的绝缘装置在安装时受到损坏都可能诱发短路。此外,接线错误、碰壳等情况也可能造成短路故障的发生。
2) 过载。过载主要是设计初选用的导线与设备不匹配造成的,载流超过额定数值即可造成设备因过载而发热,从而诱发各种安全隐患。与电流过载相似,导线接触不良也可能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不合理的安装线路增加了导线的负荷,也使导线间更容易产生交叉,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电气工作线路。此外,导线连接处松动、活动触头接触不良、接头电解腐蚀也可能导致过热。
四、小结
电气设备的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对施工人员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更需注意对设备安全问题的方法。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电气系统的计划图纸进行安装,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电气设备故障,由专人定期定时进行相关的检查维修工作,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提升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杰,王君良.电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J].科技风,2012(17) : 153.
架空线路由杆塔、导线、绝缘子和金具组成,架空线路在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安全要求是:(1)线路设计应满足用电需求和安全要求,最重要的是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和保证安全间距。(2)施工前应对器材进行外观检查。水泥电杆横向裂纹的宽度≤0.1mm,长度≤电杆周长的1/3。(3)电杆的埋设必须牢固稳定。一般土质电杆埋设深度为杆长的1/10加700mm。(4)线路横担应平直整齐。直线杆单横担应装在受电侧,90º转角杆和终端杆采用单横担时,应装于拉线侧。导线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离杆顶距离不宜小于200mm;(5)承力杆必须打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º,受限制时不小于30º。转角杆的拉线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垂直,大于30º的转角杆应分别在导线的反方向各打一根拉线。终端杆拉线在导线张力的反方向,耐张杆应顺着导线方向向两侧打。(6)导线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1)放线防止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发生磨伤、断股、扭弯等现象。钢芯断股或导线损坏的截面超过导线导电部分的17﹪时,应割断重接;断股或损伤较轻时,可敷线修补,敷线长度应超过缺陷部分两端100mm以上;2)导线的连接不同金属、规格、绕向的导线严禁在同一档距内连接;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不应小于0.5m。架空线路在跨越铁路、公路、电车道、河流、通信线路和其他电力线路时,在跨越档距内不允许有接头;3)采用单线收紧,应先紧中线后紧边线;4)城镇地区的高压线路,应至少每月巡线一次;郊区和农村的高压线路,应至少每两个月巡线一次;低压线路应至少每三个月巡线一次。树叶与3~10Kv线路的垂直距离<1.5m,水平距离<2m,与3Kv以下的线路距离<1m,必须及时修剪。
2进户装置
高压接户杆应装设跌落保险一是作为进线段的保护,二是便于停电检修;档距不应大于30m。接户线在引入口处的对地面距离不应小于4.5m(有遮拦和非通道处不小于3.5m);接户线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0.6m(进户穿墙套管间中心距离不得小于350mm);导线截面应不小于25mm²(铝绞线)。低压接户线的档距不宜大于25m(最大不超过35m),超过此档距时宜设进户杆。进户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7m,当进户点高度不足2.7m时,或则在墙上固定线穿管进户,或则加装进户杆。接户线在最大驰度时,对通车困难的街道、胡同、人行道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5m。接户线从上方与弱电线路交叉时垂直距离应大于0.6m,从下方交叉为0.3m,如不能满足,可用瓷管隔离。进户线的最小截面允许为:铜线1.5mm²,铝线2.5mm²。不宜用软线,中间不可有接头。
3临时低压架空线路
临时低压架空线路的架设必须牢固。档距不宜超过30m,干线线间距离不得小于300mm,对地高度不得低于4m,跨越通道时不得低于6m;分支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线间距离不得小于200mm,距地高度不得低于2.5m。临时线路的使用期以6个月为限,超过6个月应按正式线路的标准架设。临时线路使用完后,应立即拆除。
4电缆线路
施工过程中,严防电缆扭伤。电缆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参考比值:油浸纸绝缘铅包铠装多芯电力电缆为15倍(无铠装为20倍),同型单芯电缆为25倍;铠装塑料绝缘电力电缆为10倍(无铠装为8倍)。
5室内低压布线
5.1室内布线方式的选择
室内布线可分为明配线和暗配线两大类,每类又有若干敷设方式,应根据内线工程的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选择安全合理的布线方式。在有腐蚀性介质,特别潮湿以及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应采用暗配线敷设。禁止在以纸、桔杆等易燃物做成的顶棚内方式导线。
5.2对布线的一般要求
线路的走向应尽量远离锅炉、烟道、蒸汽管道等热源、易燃物品及其他危害线路安全运行的设施。当间距不足时,应采取在管外包绝热层的隔热措施或绝缘隔离措施。水管与电线管在同一平面敷设时,宜将电线管敷设在水管的上方。布线完工后,通电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量。相对地和相对相的绝缘电阻分别不应小于0.22MΩ和0.38MΩ,对于36v及以下的低压线路也不小于0.22MΩ。在潮湿有腐蚀性蒸汽或气体的场所,绝缘电阻值的标准可降低一半。
5.3对各种配线方式的安全技术要求
关键词:电气试验;种类;安全技术;操作流程;安全技术措施
前言
电气试验作为电气系统运行维护的重要环节,其具有特殊性和未知性的特点,因此在具体试验过程中也极易发生各种安全问题,不仅使电气试验失去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影响电气的运行维护,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重视电气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提高电气试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保证电气试验的安全。
1 电气试验的基本种类
1.1 破坏性试验
在电气试验过程中,如果试验结束后,对电气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则属于破坏性试验,这类试验主要以交流耐压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为主。在破坏性电气试验中,需要在高电压下进行,这也增加了破坏性试验的破坏性,在试验开展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同时试验过程危险性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破坏性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安全保护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1.2 非破坏性试验
而非破坏性试验,由于其不具备破坏性,而且在低电压环境下进行,在试验过程中也不会损害电气设备,而且工作人员相对也较为安全。通常情况下,开关动作特性试验和泄露电流试验是较为常用的两种非破坏性试验。
2 电气试验安全技术的操作流程
2.1 高压试验
电力系统中高压设备十分常见,而且在高压环境下运行,电气设备也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从而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进行高压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压值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处于一定的范围内。在具体加压操作时,需要提前检查设备线路的接线情况,保证接线的正确,这样加压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性才能得以有效的保证。而且在加压之前,需要使现场所有工作人员都离开加压范围之内,在加压过程中要远离被试物,以此来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2.2 继电保护试验
在电气试验过程中,继电保护试验作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从而在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的同时,更充分的发挥出电气设备的功能。在继电保护试验进行过程中,要明确操作对象,不能乱动无关的设备或是不熟悉的回路。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利用醒目的标志来标明正在被试的盘,同时还要利用有效的隔离措施使被试盘与周围其他设备进行隔离。对保护器和内部、外部的接线形式及时调整,充分的发挥牢固保护器的功能,使其能够保护好电路。
2.3 绝缘试验
利用绝缘试验能够对线路绝缘能力进行判断,在开展绝缘试验报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电气控制元件的工作状态,以此来提高控制元件的绝缘性能。当需要对电缆进行绝缘耐压试验时,需要做好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试验开始要做好人员沟通和联系工作,在无人的条件下进行,先进行验电放电后才能拆接线路,保证试验在无电下进行,并在可能来电的各个端做好接地线。对于电缆与架空线路连接的情况,要将其断开后才能进行试验,以此来保护试验的安全。
2.4 模拟试验
在电气试验的安全技术中,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模拟试验,当其他的试验都完成之后,选定了最终的安全技术方案,为了试验这种方案是否可行,就需要经过模拟试验来进行调试。在模拟试验中,可以发现电气控制系统在正式应用之后是否会发生异常的情况,发生异常情况的时候是否可以有效的解决等。在模拟试验中,需要比较常用的安全技术方案,连接电气设备和计算机操控系统,通过数字模拟信号的传输来熟悉电气设备的功能和性质,工作人员在使用阶段就要控制好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
3 保证电气试验顺利进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3.1 做好试验前准备工作
在电气试验开始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此来提高试验的安全性。提前清理现场,并进一步检查,安排专人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使所有设备都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指派专人监管实验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当现场一切正常后,则迅速将无关工作人员从现场撤离,在负责人许可后则正式开展进行试验。
3.2 对危险点进行控制分析
在电气试验过程中,一些故障和危险具有固定性特点,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要针对固定的危险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深入探讨,从而针对不同的试验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试验过程控制方案,明确试验前后的各项工作,并对试验过程中各处危险点进行标明,这样在试验开始之前,试验人员就能够掌控试验过程中各处易出现危险的问题,即使在试验过程中真有危险发生也能够灵活进行应对,有效的保证了试验的安全性。
3.3 试验的后期操作
电气试验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试验后期的各项工作。在试验结束后,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拆除试验接线线路,同时还要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拆除。工作人员要对被试验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还要全面检查现场的情况,确保现场所有物品和工具都没有任何遗漏。进行工作终结手续办理,然后编制试验报告。将试验过程中电气设备的各种状况及处理情况在试验报告中进行详细描述。
3.4 接线调整
在电气试验过程中,接线方式会对整个试验过程的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接线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在高压试验过程中,需要对电路的接线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对于中压试验和低压试验,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仔细检测,然后才能进行接线。在试验时,部分区域受电力干扰较大,需要利用绝缘材料进行适当的隔离处理,避免电源可能会对电气设备带来的损害,提高电气试验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在当前我们生产生活中,电力作为必不可少的能源,因此电能的稳定、持续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电气试验作为最基本的要素,通过电气试验可以有效的检测电气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以此来保证其运行中的安全性。当前电气试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容易在试验过程中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强化对电气试验的安全管理,精确分析电气试验中各种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和防范,有效的保证电气试验的安全,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奠定良好的基A。
参考文献
[1]马小斌.浅析电气试验安全技术的操作流程[J].通讯世界,2014,12(21):101-102.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of electrical safety of the risk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the common security technical measures.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electrical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9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工程中电气安全的设计要求,针对这个趋势,有关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开发单位和设计人员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和改进电气的安全设计,在电气设备上新增了许多保护措施,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电气的高使用要求,保证居民的用电安全。 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的电气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有必要对电气的安全措施进行进一步地探讨和分析。
一、建筑电气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1、触电危险
触电危险是指由于工程人员在电气设备的设计、 安装上的疏忽,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疏于维护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或线路等出现的过热 绝缘失效以及 PE 线断线等故障,从而对用户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
2、电气火灾或爆炸
电气火灾危险是指由于设计过程或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操作造成供电系统中出现的运行短路、 过载、 铁芯短路、发热等故障,导致局部系统过热,从而带来的火灾或爆炸隐患。
3、静电危害
静电维护由于系统缺乏必要的检修及维护,或接地、 跨接装置的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静电防护不合格等造成的静电或静电火花危害。
4、雷电危害
雷电危害是指由于电气系统中缺乏必要的防雷措施,或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存在缺陷等因素,导致建筑在雷电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
5、电磁维护
电磁维护是指由于高频设备参数调整不当,屏蔽设备缺陷,或外界环境因素导致人体长期处于电磁场照射下,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二、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 绝缘保护
材料、 设备进场应进行绝缘检查。 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0》 基本规定中对主要设备、 材料、 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作了详细要求。 比如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不小于 2MΩ ,内部所用导线绝缘厚度不小于 0. 6 mm;开关、 插座的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3mm,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5 MΩ ;柜、 屏、 台、箱、 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 0. 5MΩ ,二次回路大于1M ;电线、 电缆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且规定了绝缘层厚度。因有异议送有资质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 对于在施工中由于工艺需要而损坏的绝缘层应采用色相带和绝缘电胶布恢复到不低于原绝缘等级,等等。
2、短路、 过载保护
线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将增加到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在配电设备中常用熔断器以达到短路保护功能。 熔断器不仅要标明额定电流,还应标明额定电压。 根据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具有相应分断能力的熔断器。 熔件的额定电流一般为用电设备额定电流的 1.5倍左右载保护一般由自动开关 (或小型断路器)完成。 根据实际需要,自动开关可配备过电流脱扣器、 失压脱扣器 、分励脱扣器。 为了起到自动开关过载保护的作用,自动开关的额定电流要与负载电流相匹配,并小于导线的载流量。
3、 漏电保护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的频率以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特别是电流的大小和通过时间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目前,我国和西欧及日本一样,对于漏电保护器取30毫安/秒作为设计依据。 根据各国经验,这样的漏电保护器,可以满足触电保护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中漏电保护方式一般采用分支线保护和末端保护相结合的分级保护方式,并以末端保护为主。 这样,可尽量缩小发生人身触电及故障时所引起的停电范围,不影响其他设备或用户的用电,便于查找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漏电保护器不同于其他电气产品,由于它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选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1)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GB6829-86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并具有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缩写为CCEE)的认证标志;(2)应经有关专业部门检测并试验合格的报告证明文件;(3)应符合漏电保护方式对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分断时间的要求,并满足分级保护的级间协调原则。
4、等电位保护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0 第 3章、 第 27章对建筑物等电位连结作了具体要求。 等电位分局部等电位连结和总等电位连结。在规范 3.1.7 强制性条文中,要求接地(PE)或接零(PEN)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 在建筑工程中同类插座同一回路的接地线利用插座压紧螺栓相互翻接是不符合要求的,干线导线应可靠连接后连接到分户箱内接地汇流排,汇流排与总等电位箱直接相连。 接地线用黄绿相间线是国际上通用的,总等电位同时是重复接地点。局部等电位在以往图集中有两种方案,这种方案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新的图集苏D101-2003 中作了修改。 新图集有两点得到加强:一是现浇板内受力筋与等电位系统作了可靠的焊接;二是卫生间的用电设备不仅要接地保护,而且还要等电位接地,增加了潮湿场所用电的安全性。
5、接地保护
设备的某部分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物件,叫做接地体或接地极。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这一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 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体或接地短路点 20m 左右的地方,实际上流散电阻已趋近于零,也就是这里的电位己趋近于零。 凡电位趋近于零的地方,即距接地体或接地短路点20m 以上的地方,就叫做电气的 “地 ”或“ 大地”。 接地电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土壤导电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规范第 24 章要求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每单项工程不宜少于两个测试点。按接地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 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 静电接地、 屏蔽接地或隔离接地等。
(1)工作接地。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2) 保护接地。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叫做保护接地。 对电力系统来说,保护接地的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只有在这种电网中,凡有金属外壳及构件的用电设备才可以采用保护接地来保证人身安全。
(3)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为确保零线安全可靠,除在电源(如变压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的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 比如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到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如果不进行重复接地,则在零线发生断线并有一相碰壳时,接在断线后面的所有设备的外壳都将呈现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是很危险的。
(4)防雷接地。 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作用不言而喻,不接地就无法对地泄放雷电流。 规范对利用建筑物基础和主体钢筋做接地极和引下线以及人工接地装置、 接闪器的安装作了具体要求。 设计对防雷接地阻值都给出了参数,接地体和引下线完成后要测试,接闪器完成后整个系统才能测试。 人工接地引下线要顺直,不存在死角,引下线金属保护管要与引下线做电气连通。 避雷带形成等电位可防静电危害。 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间距不小于 5m是为了降低接地体屏蔽作用。
总之,电力是人类目前最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用电设备逐渐增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但因为电网的架设规模急剧扩大,电线的敷设在建筑工程 、装修工程中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因电气线路引发火灾的起数、 损失也逐渐增多。 因此,预防电气安全不仅对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已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田忠孝,袁立杰. 电气安全防护问题诌议[J]. 电气工程应用, 2010,(02) .
[2] 郑旭,张桂玲. 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电气安全试验[J]. 中国仪器仪表, 2010,(07) .
[3] 李旋. 浅析电气安全保护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