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公路保护条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工作目标
通过砂石料超限运输重点区域百日专项整治,宣传贯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范合法砂石料场装载行为,初步建立砂石料开采、运输综合监管机制;进一步推进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的有效联动,完善“一超四究”流程;加大对短途运料车辆避站绕行、闯站、非法改装、无牌无照、证照不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巩固和扩大治超成效,推进治超长效机制建设,保护“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二、工作任务
铺镇、宗营、河东店镇、路办事处、七里办事处、北关办事处、龙江办事处沿江沿河采砂场及武乡镇、汉王镇的非煤矿山为本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区域,各镇、办事处、水利局、国土资源分局、交通运输局要以辖区内砂石料场、采石场、采矿场和重点建设项目砂石料运输线路为重点开展工作。
(一)由区治超办负责,组织各镇、办事处、工商、国土、水利、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清理整顿辖区内砂石料场、采石场、采矿场,对未经批准的要坚决予以关闭取缔;对虽经批准但违反《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其采砂、采石、采矿、取土、爆破作业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以及不履行合法装载义务的予以整顿规范。
(二)由区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联合路政、运政、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流动监测和路面打击力度,堵漏防绕,清理整顿所辖各收费站货车包缴行为,并将车辆超限情况及时抄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倒查源头,联合公安机关大力打击闯站等不法行为。区农村公路管理局、路政执法大队要组织路政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封闭砂石料场在公路上非法开设的平交道口。合法砂石料场申请开设平交道口,应当首先与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签订合法装载协议并交纳保证金。农村公路继续坚持“以堵为主”,合理设置限宽、限高等限行设施,防止超限运输车辆绕行农村公路。
(三)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砂石料场及非煤矿山政府公示制度,落实保证金制度。道路运输管理所要进一步落实源头企业装载信息登记报送制度,将超限运输违法行为纳入行业信誉考核管理,强化源头监管,要根据公安交警、公路部门抄送的超限运输车辆信息,严厉倒查源头装载砂石料场、采石场、采矿场、运输企业、车辆、驾驶员责任。安全、交警部门要加大依法打击非法改装、无牌无照、证照不全、黑车等不法行为工作力度。
(四)由区交通运输局牵头,十天高速协调办负责,严格按照治超工作相关规定,抓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源尾收料治理。
(五)区治超办要加强监督检查,完善“一超四究”流程,优化治超网络布局,并及时通报和督办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三、工作步骤
砂石料超限运输重点区域百日专项整治从8月中旬开始至11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8月下旬至8月底)区治超办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紧紧围绕砂石料超限运输重点区域百日专项整治主题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要在砂石料场、非煤矿山、货运企业、治超站、卸货场、收费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料场,发放《砂石料超限运输重点区域百日专项整治宣传单》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对砂石料超限运输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告知车辆合法装载标准及超限装载、超限运输、闯站或非法改装、黑车等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集中整治阶段(9月1日—9月30日)。区治超办要组织区水利局、区农村公路管理局、路政执法大队、道路运输管理所及公安、交警等部门,采取停、卸、罚、拆等措施,多措并举,对砂石料超限运输的源头和车辆进行集中整治;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对非煤矿山超限运输源头进行整治。
(三)重点突破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针对集中整治难点较大的砂石料场“钉子户”,区水利局、国土资源分局要进行重点整治、重点突破,确保整治成效。
(四)巩固提高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区政府根据辖区砂石料需求及供应情况,对区水利局、国土资源分局依法审批的砂石料场、采石场、采矿场统一向社会进行公示,合理收取治超保证金,纳入常态监管。同时,区农村公路管理局、路政执法大队要限定砂石料运输车辆行驶区域,划定线路,合法运输。道路运输管理所要按照辖区治超网络布局情况,合理布置源头监管站和区域,纳入长效监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砂石料超限运输重点区域百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区水利局、国土资源分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分局的领导担任,区治超办成员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本次行动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日常工作指导、安排和监督检查事务。
(二)强化考核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区治超办将对整治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凡发现整治不到位或整治以后反弹,被省、市通报两次以上的,将根据治超目标责任,进行考核扣分。
为全面提升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公路路况质量和路网服务功能,服务全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公路管理所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县交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指示精神,采取有效措施,统一领导、分级责任,较好地完成了农村公路管理任务。现将2020年度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全镇12个行政村1个社区92个村名小组,共有硬化路83.2公里,未硬化交通优先通达道路200.32公里。
抓阵地,投入资金,突出有力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交通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甘交公路发〔2017〕39号)和《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进一步规范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镇实际,镇党委、镇政府积极落实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计划,对全镇农村公路因“7.9”、“8.15”、“9.5”强降雨造成的道路坍塌、损毁等路段20公里进行了维修,同时在隐患易发路段组织群众进行了应急演练,加强安全防范,有效推进了村组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为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基本保障,确保能够管。
抓机构,配备人员,突出有人管。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形成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抓总责的工作机制。同时镇上成立了以分管副镇长任组长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领导小组,由农村公路管理所副所长负责具体抓,各村村委会主任为成员,具体负责监督并及时报告道路交通安全情况。明确1名村干部作为兼职农村公路管理协管员,并配备了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络员。全镇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管理网络,做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人管、政策法规有人讲、事故隐患有人查、整改措施有人抓。2020年,全镇签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书12份,签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行驶合同2000余份。
抓培训,提升素质,突出管的细。为提高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围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突发应急处置等课题,镇上采取以会代训对镇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依法处置道路安全事故的能力,提升业务素养。截至目前,共培训2期38人,在县交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分类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台账、农村公路巡查台账和农村公路劝导台账,对辖区范围内的三轮车、摩托车、汽车以及车主信息都进行了登记备案,对辖区内农村公路基本路况进一步摸底,对辖区隐患路段进行了排查和标识,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公路管理所基础资料。
抓宣传,多措并举,突出管的稳。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利用多种渠道深入村、组、学校配合相关部门讲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联合交管站、司法所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村民赶集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镇教管中心开设了交通安全课,邀请交警向全镇师生培训了交通安全知识,将交通法制教育辐射到每一个家庭。各村交管室、劝导室利用“大喇叭”和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的机会,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
抓落实,完善制度,突出管规范。为确保农村公路安全能够管得住,管得好,管出成效,先后制定了《****汛期农村公路保畅应急处置预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制度,建立健全预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落实汛期安全防范措施情况,预案演练。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巡查定期例会制度,明确农村公路管理职责,采取包片、包路段落实监管责任,细化了工作责任,明确了责任区域,做到农村公路安全监管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确保监管到位。今年以来,共召开相关安排部署会议11次,安排部署农村公路养护专项活动3次,安排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4次,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9处,维修水毁路段32处20公里,设立道路安全警示牌5处。
抓整治,加大劝导,突出管的好。为落实安全管理目标配合交管部门的劝导作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相结合方式,加大对重点路段、路口的交通安全检查,重点对三轮车载客、货运机动车违法载人的、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驾驶无牌证机动车的、驾驶人未戴头盔等方面的进行检查,及时进行劝导,对有违法行为的,及时上报县交通管理部门,并建立工作台帐。同时,加大对全镇农用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的排查摸底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农村公路线路多、里程长,养护工作量多、难度大,特别是遇到水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塌方、水毁等发生,养护工作难度加大;二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重型车驶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损坏严重,加大了农村公路的养护压力,还给行人和车辆出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公路沿线的群众,有的公共服务意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只图自家晾晒粮食的方便,把公路作为临时打谷晒场,经常把各种堆积物堆放在路边,影响道路畅通及公路养护。四是财政资金困难,投入不足,很多危险路段还没有实施安保工程,村道的路肩完成率偏低。五是部分村没有把村道养护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计划,没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开展雨前查隐患、雨中查排水、雨后查修复“三查”工作,完善汛期应急保通预案,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及时抢修水毁受损公路;二是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对危险有隐患的路段设置安保标志;三是引导宣传教育村民增强爱养公路的意识,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作用,共同做好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工作。
通过深入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善了我镇农村交通状况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富美、农民增收。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力度,全力促进我镇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再迈新台阶。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的基础,是农村地区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4以上,连接了广大的县、乡、村,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在农村公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公路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对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做出归纳,并提出有益于两者协调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
1.耕地资源流失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目前已进入一个高峰期,“十一五”期间将投入数千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在实现“村村通”公路建设热潮中,中国农村村镇建设缺少规划,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布局零乱等现状,造成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较大土地资源压力。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耕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某些施工责任方违法或违规,使得施工主体工程滥占和分割土地,由此增加了填挖土方工程量,造成对耕地资源和施工场地地质地貌的破坏;第二,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其表现政绩的所谓“形象工程”,在当地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不顾环保因素和经济因素,盲目追求建设的高标准。在规划和设计公路时往往废弃旧道,甚至有些施工者,为减少土石方、减少用工、节省资金投入而多占良田沃土,增加临时用地,导致不必要的耕地浪费。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引发其它经济发展环节的连锁反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可行措施,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少流失。
2.水土资源保持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逐步凸显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正在破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公路建设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表现为:违反水土保持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使有害物质进入土中,干扰地表水、地下水流向,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导致水流与数量的变化;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或施工方在设计规划、资金筹措或不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等因素,不顾及路域地形地貌,任意挖砂、采石、取土,使得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遭到破坏,极易形成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加之对水土流失疏于防护,流失的弃渣、砾石、弃土、废水等又对路域耕地造成侵蚀。
论文出处(作者):
3.动植物资源保护问题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导致周边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打破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的丧失。
因此,在山区地带的开辟新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特别应保护珍贵树木和古木。在山区公路建设工程中,应结合当地实情,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我国《森林法》对于森林保护也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建设过程中需采伐林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采伐。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对动植物资源的负面影响,应纳入我们制定对策的范围,以有效扭转当前农村公路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二、应对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
1.科学规划并制定环保评价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农村公路与环境保护脱节的现状,就要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去。公路建设应实施规划环境评价,把环境目标作为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和项目决策要素之一加以考虑,从建设伊始就对当地农村交通发展决策和布局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因公路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评价细则应包括:生态工程评价、土地资源评价、矿物资源评价和科学管理评价等指标体系,抓好公路建设事前评价和营运期事后评价,建立全程动态评价系统。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设立,应做到理解和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使他们能够在环保评价体系制定、施工过程监管和环保资金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落实环保资金确保技术支持到位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地方政府配套、社会捐助及群众集资等,而实际情况是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其余渠道资金数量难以保证,造成修建环保型公路标准难以达到。基于此,应从资金规划阶段着手,使环保用资金专款专用,并要求各级财政拨出资金设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同时注重完善环保资金使用监管流程。其次,应从保证公路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的技术支持角度着手,确保农村公路施工的技术水平。注重引进公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逐步提升环保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
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制定当地实施条例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使环境资源保护有法可依,对公民和法人造成环境损害必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给以明确的规定。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即是对环保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环保意识淡薄。因此,相关交通部门及责任者应提高宣传意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目前道路交通部门应特别加强对《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加大对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执法力度
(一)加强养护管理,为安全通行护航
做好科学化、日常化、预防性养护,确保安全畅通。一季度,我所将积极开展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加大养护投入,加强养护资金使用监管。农村公路实现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进一步由单一型、粗放型养护向全面养护、集约型养护转变。逐步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养护。好路率达到既定目标。
狠抓日常养护不放松,公路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明显提高。一季度,为不断改善公路形象,提高路况水平,改善路容路貌,牢牢抓住五个重点不放松。一是日常巡查不放松。按照日常养护巡查制度,明确巡查频率和要求,利用每天车巡和每月的步检相结合,增强巡查效率,确保巡查效果。二是狠抓路面养护不放松。针对路面病害严重的实际,根据路面病害类型,“对症下药”,区别对待,坚持规范化、精细化操作,推行“检查验收计量支付”制、采取“一次成型法”的办法治顽症,确保路面养护质量的提升。三是狠抓公路保养、保洁不放松。养护人员实行“定岗、定责、定路段,定质量”,重点路段继续实行人工与机械化相结合,重点加大穿村治理,实行重点养护,集中投入,攻坚破难。四是狠抓日常养护检查不放松。每月要按通报情况发放养护员工资,连续通报两次以上的养护员路段建议辞退不再签订合同。五是狠抓恶劣天气保畅不放松。落实恶劣天气保畅责任制,备好备足抢险物料,确保各类应急抢险物资和机械最短时间到达现场。着力构建平安、和谐、生态公路,为社会公众出行提供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加强桥梁养护管理,确保公路桥梁安全运营。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认真做好桥梁日常监测及按月定期检查工作。做好特殊天气情况下桥梁保畅通工作,编制防雪防滑等应急预案;开展桥梁安全保护和桥下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有效提高了桥梁安全性能;完善公路设施,努力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二)加强执法力度,落实隐患处置
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一季度,我所将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能及时处置的第一时间落实处置,消除隐患;不能够及时处置的按规范设置醒目标识,按计划上报落实处置。
(2).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实现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得到增强。要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多样宣传方式,在公路沿线村寨和企业开展公路路政宣传教育活动,一季度不得少于2天,使人民群众及企业间更多人了解《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农村公路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能自觉遵守;在农村公路宣传标语方面配套相应的资金,完善公路沿线标语宣传和积极参加县政府组织的各项宣传活动,切实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有明显增强。
(3).与乡镇加强联系,共同对公路沿线、两侧的违法建筑进行治理。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加大公路管控。加强与乡镇人民政府联络,严格管控公路沿线、两侧的新增违法建筑。二是实行综合整治,形成齐抓共管机制。与沿线乡镇、土管、城建及村委的横向联系,争取在乡、镇建立公路管理联动机制,从根本上控制违法建筑的产生。三是建立和完善违法建筑档案,全面掌握和了解建筑控制区的建筑物情况,对建筑控制区内建筑物的照片,图像及文字信息进行整理归档,同时还要加强路政巡查,提高巡查质量,善于查找苗头隐患,要从源头管理抓起,实行跟踪管理,将违法建筑制止在萌芽之中。四是进一步加大路政执法力度,对公路两侧控制区的违法建筑,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强制拆除,抓住重点,突出典型事件,达到拆除一处,震慑一片的目的。有效控制我县农村公路范围内的“红线”建筑。
(4).维护好路产路权,进一步加大超限运输治理力度,使得恶性超限运输车辆控制在3.5%以内。
(三)争取提等改造项目,提升公路路况
【关键词】公路养护;见解;对策
一、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就普遍认识到了乡村公路建设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大批曾经经济十分落后的农村地区,依靠改善了的道路交通条件,快速地实现了致富奔小康,于是,“要想富,先修路”。也就成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具说服力的经验总结。客观地讲,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的乡村公路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农村公共产品,和同时期许多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相比较,其建设水平则明显的落后了,恶劣的道路交通条件已经构成了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阻碍。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事业蓬勃发展,除国道、省道、县道里程不断增加和路况不断改善外,乡村公路也在国家和地方双重积极建设的条件下,里程逐年增加,标准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加大了“村村通”建设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乡村公路养护问题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分建,七分管”,建而不养,等于不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路养护工作在公路管理中的重要位置。
(2)“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过分依赖公路管理部门,造成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上的严重漏洞,与当前加快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的速度和养护需求极不相称。
(3)部分群众爱路护路的意识较差,打场晒粮,摆摊设点,倾倒垃圾,公路两旁乱占乱建严重,超限运输等,既危及安全又影响交通。
三、加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乡村公路建设的成绩越大,养护管理工作任务就越需要加强。要全社会都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观念。加强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实质是巩固来之不易的大规模建设成果,提高公路网整体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建设投资效益。没有乡村公路养护工作保障,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最终目标也难以实现。
四、进一步改善乡村公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多渠道筹集道路养护资金,切实落实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管理资金
做好乡村公路的管理工作,理顺管理体制是前提,而要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落实资金是关键。乡村公路里程占了忠县公路总里程的一半还多,建设、改造和养护管理任务面广、量大,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各个乡镇人民政府的有限财力,短时期内无法根本解决乡村公路危桥多、行路难的状况。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资金难以落实是制约乡村公路发展的关键。建立资金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筹集:
(1)从企业销售收入征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乡村公路维护资金。
(2)各乡、镇从乡、镇财政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乡村公路维护建设。
(3)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公路维护资金。
(4)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多支持,从有关部门争取对公路投入的一部分资金用于乡村公路维护。
2 建立激发农民自主自愿集资投劳的工作机制
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切忌政府大包大揽,要实行项目申报、自主投劳、以奖代补部门服务的新模式。一是要建立项目报审批制度,让农民明白项目来之不易,从而珍惜机遇,提高参与积极性;二是完善以奖代补制度,让农民积极参与自主管理项目,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建立部门优先扶持乡村道路建设制度,让国土、林业、交通、水利等职能部门多为乡村公路建设开绿灯,从而提高村民参与乡村道路建设的积极性;四是用活用够农村“一事一议”办公益事业的政策,重点要搞好农民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让广大农民明白自已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农村公路的绿化管理工作
公路绿化是公路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做好路基路面养护的同时要切实做好农村公路的绿化工作。一些农村公路因路过水田,村庄而存在着绿化空白的现象。要发动沿线群众,投工投劳,进行义务植树,绿化、美化好公路。
4 加强行业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该从行业服务的角度出发,做好乡村公路及桥梁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指导工作,提供有关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和咨询等方面的服务,组织进行有关方面的业务培训工作,从技术上给予指导,提高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组织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总体水平提高。
5 克服重建轻养的意识
长期以来,乡村公路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就使得好不容易修起来的路最终因为缺乏必要的养护而很快失去了其应有的效能,因此,一定要坚持公路修到哪里,养路护路的知识就宣讲到哪里,要把对农村客观环境的改造和对农民主观意识的教育结合起来,逐步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6 创建民主化的监管体制
一是加强基层民主监督。把党政加强领导与坚持村民自治结合起来,既坚持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又决不采用行政措施取代“包办”“村民自治”。二是交通政务公开。对乡村道路建设的经费既坚持专账、专户、专管和民主、公开,又按“村账乡管、乡账县管”的规定管理。四是坚持防腐倡廉。在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严格坚持基本建设的“五制”,严格坚持“质量终身制”,请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部门参与全过程的监督,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真正把交通建设项目“优质”、“清廉”工程。
五、结束语
随着农村公路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也成为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养护方面要尊重科学,从使用效果和延长使用周期考虑,真正把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创造洁、美、质高的行车环境,为行车舒适、安、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