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德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生态失衡主要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
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以前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可实际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还不少见。有的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没能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教学环节供学生操练没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英语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语言输出为主,缺少足够的师生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结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仍然是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必然要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才能把英语学得更好。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必须以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为前提,其中也包括一定量的语言文化输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学习的外来语言.
二、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根植于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文化导入。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想获得理想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不能把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教给学生,而应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来开展教学。这样可以弥补学生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语言能力很强的学生在应用英语交际时由于对目标语文化了解不多而很难沟通还产生误会。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文化的导入。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其最本质和最主要的功能是交际功能。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即使学生具备“造出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但语法语义正确的句子有时却并不合乎社会交际的规则。成功的英语教学还必须使学生“具备语言使用得体性的意识”。因为语言交际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上的沟通,而语言交际的最大障碍就是文化误解。一些外语教育专家观察研究发现,在与外族人的交际中,语言错误是可以容忍的,但文化错误则容易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音、语法、词汇等纯语言的知识,更要注重文化习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更好地培养学生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基于生态学的文化输入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生态学理论引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为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全新视角,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起着指导性作用。
(一)课内进行文化教育
1.围绕教材内容,介绍相关文化知识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教材作为生态功能因子对生态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发生发展起到媒介作用,即生态环境中各生态因子通过媒介起作用。教材是构建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基础之上的,通过生态功能主体(教师和学生)主动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来体现其价值。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只粗分为精读和听力两部分。听力课应侧重于对日常生活交往内容的教学。其实一般的听力材料本身就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习惯按照不同的功能分类的,如称呼、问候、介绍、感谢、道歉、邀请、约会、帮助、购物、话题等。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听力的同时,可把相关的文化知识介绍给学生。如英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见面爱谈天气,不谈私事,这和英国人普遍矜持寡言的性格有关,而美国人整体上较英国人开放活泼,聊天时容易深入。听力材料中一般也有对西方某些重要节日的介绍,教师可同时补充相关的内容,如这些节日的来源,如何庆祝,送什么礼物等。精读课应侧重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如西方的价值观念等。中西文化在其价值观上差异很大,比如西方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观念都和我国人民的传统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在授课时,可具体结合所讲授的课文,使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
2.结合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教学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文化生活的载体,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换句话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进行词汇方面的文化教学时,应侧重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内涵差异较大的词汇。通过对词汇内涵的掌握,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有助于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障碍。如在为英美人祝寿送礼时,就会避免送在我国象征长寿的龟鹤图;在请人吃饭时,就不会点狗肉;而在夸奖某人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时,就不会用荷花来做比喻了。
3.在阅读课中适时地介绍文化知识
在阅读文章时,常常有这么一种情况:文章的语言上并不难读懂,可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甚至相差甚远。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学生较容易理解他们题材熟悉的文章,若是碰上他们题材不熟悉的文章,往往不知所云。这是由于他们对于文章的文化知识了解太少造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英、汉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对一些“形似神不似”的词语要从文化的角度特别讲解。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不只停留在语言层面的讲解,而应向学生讲解语言隐蔽的深层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Friday”(星期五)在英语中有特别的意思,因为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黑色的星期五一说。“Fridayface”,指的是“愁眉苦脸”,“Black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而汉语中星期五没有这样文化背景,词汇“星期五”则没有以上特别的文化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表面意义相同,可内在含义大相径庭的词,这些词具有特别的文化特色。龙是中国人特别崇拜的动物,是幸运的象征,具有神圣的色彩,汉语中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等词。英语中的龙却是一种不太讨人喜欢的动物,甚至还很凶猛。英语国家的人大多认为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很多学生只知道这一文化现象,并不了解其由来。教师在谈及这一文化现象可以加以介绍:这一习俗与英语国家人信仰的基督教有关,在最后的晚餐(TheLastSupper)中,犹太是第13个入席的人,后来他背叛了耶酥。
因此13被当作是不祥之数。直到今天,西方一些国家的高楼甚至没有第13层。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由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并在交际实践中得体地运用。
(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学习,扩大文化视野
1.开设专题文化讲座,采用对比方法讨论
对于一些教材中未涉及到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教师可请人以讲座的形式专门地进行介绍,或者自己多查找相关的内容介绍给学生,然后大家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讨论。采用对比法进行文化教学,必须结合相应的母语文化,学生们对此往往更有兴趣,对不同文化的相异之处也会更明了,更清楚。学生掌握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多并不代表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肯定会顺利进行,因为理论不等同于实践,而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目前真正经历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如可利用情景设计、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能在虚拟的语言环境中真实地进行交际。
2.阅读英文报刊杂志
报刊杂志具有信息覆盖面广、内容更新快的优势,选择适合高职学生水平的报刊杂志如ChinaDaily、《21世纪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种阅读报刊的方法,如浏览(Scanning)、略读(Skimming)和精读(IntensiveReading)等,以帮助他们根据阅读材料灵活采用阅读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信息,这对于学生学习课内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教师可适当选择介绍世界主要国家自然环境和风地人情的报刊杂志供学生选读,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观看英语影视资料
利用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是一种省时、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种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外来语言和文化。影视资料实际上是用来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种很具潜力的工具,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教师可选取某些经典电影的片段,让学生模仿主人公的对话,使学生很积极的投入到表演和语言交流活动中,口语课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素材,而且也能够为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渠道。互联网的运用可以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教英语问候语之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中、英文不同的问候方式。
学生只需输入关键词,借助相关的软件,就能找到他们所需的信息,课堂上对他们找到的信息加以讨论。学生加深了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民生态意识;农村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64-04
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新的价值评判与新的社会实践,是建立在对生态危机自觉反思基础之上建构和谐生态关系的文明意识。全国污染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污染已经占据了我国总体环境污染的“半壁江山”①。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污染的重中之重。这一局面的形成,究其根源,和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有关。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了能够根本性地扭转农村污染发展的趋势,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一、我国农民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态意识对推动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认知作用、交流作用与组织作用等方面②。生态意识可以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依赖自然生态提供物质条件,而人类在减少对自然的剥夺时,也就减少了对其他人的剥夺,包括对他人劳动产品的剥夺与侵占,进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且农村人口几乎还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生态意识除了上述的一般性意义外,当前,我国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还具有以下特殊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根据近年来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的调查数据,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峻的面源污染,如2010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局部地区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民的生产方式不符合生态规律所造成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只能够依赖于农民转变旧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生态化、绿色化的农业生产。这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与素养,养成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环境不仅仅具有物质价值,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与能量。生态环境还具有精神价值,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古代中国人在观察自身周遭的自然万物与了解动物品性的基础上体悟与领会了自然的寓意,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观察与体悟表达出来,从而表达出自己生活状态与情感。如通过作者的“托物言事”、“藉物抒情”,《诗经》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过《诗经》的传播与影响,中华民族逐渐培养出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民族精神[2]。生态意识不仅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推动民众保护环境,还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精神性价值的认知,培养民众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及对这种欣赏的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农民生态意识,不仅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能力,还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精神性价值的认知与鉴赏能力、对生态美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素质。
(三)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的在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要求每一社会成员具备公民美德,农民也不例外。没有任何社会成员天生就符合社会规范要求,这些社会美德都是培育、教化的结果。参与社会事务则是培育公民美德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事务,公民了解到自己参与的社会事务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和意义,熟悉社会事务决策的过程与方式,理解社会事务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影响程度,就能够在分歧的公众意见和建议中寻找到存在的共识。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农民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参与生态保护就是在培育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在培养自身的社会美德。通过学习、了解并且践行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懂得为了公共利益、为了长远利益可以舍弃自己个人的利益、短期利益。他们能够知晓自己个人微薄的生态保护行动也具有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能够给他人以关怀、关爱,维护生态以换得健康。通过这种参与,锻炼了他们生态价值的表达与诉求能力,培训了自身生态利益的维护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够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生态环境事务做出相应的决策,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成就感,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树立民主与法治的观念和实践能力。
二、当前我国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表现。尽管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生态意识在我国社会各阶层中已显著地树立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但毋庸讳言,在我国农村中,部分农民还没有接受应有的生态教育,他们生态意识还相当欠缺,特别是在个别落后地区,由于生存的需要有的盲目进行农业生产,有的还处在刀耕火种的状态之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未能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环境的恶化后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虽已日趋严峻,但许多农民并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后代人影响的严重性。由于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后果的严重性,因而他们就不愿意采取有效行动改变自身非生态的行为方式。
2.未能了解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对土壤与水体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污染环境只是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因此,人们只是预防与治理工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忽视了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的预防与治理工作。特别在我国农村,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学知识,他们不知晓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与种植物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必要的检测土壤成分的仪器设备,为了获得较好的收成,他们抱持“宁多勿缺”的心态,根据经验施用肥料,结果形成超量施用;同时,部分农民也不能理解降水(灌溉)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因果联系,施肥、喷药与降水(灌溉)近乎同时,加剧了有效成分的流失,形成化肥、农药的施用与严重污染之间的恶性循环。部分农民因为没有关注农地降水(灌溉)能够淋溶化肥与农药中的有效成分,降低化肥与农药的利用率,在施用农药与化肥时不合理的增加了农地中的降水,使得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有效成分被淋溶与流失,形成农业污染后,不得不再次增加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形成新的农业污染。农民未能根据土壤营养成分和种植物的营养需求合理地施用肥料与农药,造成化肥与农药超量、不恰当地施用,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3.缺乏交流与沟通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的能力,不易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作方式。多年以来,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国开展了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活动。一些农民具备相应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能够依照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安排农业生产。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现代科学知识欠缺,他们不能够理解与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更无法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这些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固守传统农业生产的经验,总认为多施用农药与化肥就可以获得农业丰收。他们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的行为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二)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主要有:
1.农业生产传统习惯心理的影响。千百年来,我国农民养成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做法。在传统农耕时期,这些习惯做法由于没有使用农药与化肥,不会产生有毒化合物的残留问题,因而农民也就形成了“农业生产没有环境污染后果”的习惯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对当前的农业生产环境后果的认知,依旧认为农业生产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后果。实际上,当前的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迥然的差异。当代农业生产广泛地施用农药与化肥,这些原本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工化合物在超出自然的净化能力外,会形成残留物质滞留于土壤、水体与空气中,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但是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当代农业生产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心理依然保持于对传统农业生产所形成的认知中,没有关注当代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他们生态意识的欠缺。
2.缺乏应有的科学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投入远远不足,不能够满足农民对教育的需要。特别是科学素质教育,我国农村地区大大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民没有掌握到应有的科学知识,不能够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与一些环境要素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水体发黑、变臭,河流中某些鱼类的消失、某些藻类的疯长。农药与化肥的过量施用,不仅仅影响到施用地的环境,也会损害千里之遥的地方——河流下游的环境。如果缺乏相关的生态科学的知识,人们就无法将农药、化肥的施用行为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的状况变化联结起来,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从而关注农药、化肥的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后果,并进而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以保护生态环境。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理解这种影响后果的原因,就需要科学知识。我国农村地区科学教育的缺少使得部分农民无法理解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与生态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然就不能够树立应有的生态保护意识。
另外,我国农民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影响到科学教育的效果。由于农业生产的产出较低,许多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年轻农民到城市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之中,大部分是接受知识能力较低的年龄偏大的农民。这些农民囿于原先接受的教育层次不高,对现代科学知识缺乏应有的认知,因此,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容易固守习惯方式,不轻易改变以适应现代化的科学的农业生产,当然,也不太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负面影响。
3.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不畅。生态意识需要通过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实践生态科学知识来加以培养与提高。生态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限于对生态科学知识被动的接受,相反,更应该依靠这些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生态科学知识的实践,不仅检验了知识的可靠性,还提高了实践者参与生态保护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愿望。同样,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实践生态科学知识也能够起到如此的作用。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作用下,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事业中。毋庸讳言,我国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其一,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漠视,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频频出现大规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河流、空气和土壤遭受损害,农民身体健康也遭受损害。但是,农民的生态权益却无法通过相应的保障制度予以保护,导致了诸多环境污染引发的发生。这些事件的爆发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损害的事实。显然,农民自身权益不能够得到保护,他们就不会关注生态本身的健康问题。实际上民众生态事务参与能力的培养与生态意识的提高正是首先通过维护自身生态权益而取得的。农民生态权益保障机制的缺乏不利于农民维护自身的权益,也不利于通过这种维权、参与行动来培养生态意识;其二,农村环境决策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还不能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他们对涉及自身生态利益的事务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因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事务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认知和激励,从而他们也不会主动地学习、了解生态科学知识,培育自身的生态意识。可以说,哪里的农民有畅通的渠道参与到生态保护事业中,哪里的农民就具备较强的生态意识,他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农民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他们就无法真正地关心环境的状况,树立良好生态意识。
三、多元协同: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进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各种环境政策均有相关规则涉及到提高民众生态意识,如《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996年8月3日)第十部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国发〔2005〕39号)第三十二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环境宣传纲要》、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这些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生态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但是,总体而言,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大部分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说明农民的生态意识还有一定的缺陷,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生态素养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环境教育法》,专门章节设置农民环境教育制度。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中包含一些关于环境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意识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存有一定的缺陷,表现为规则的刚性不强、不成体系。我国环境教育规则大多以环境政策的名义出现,基于政策本身的灵活性与弹性,环境教育规则的落实在地方层面大打折扣,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实施过,关于环境教育的规则仍然被搁置在书面上、文件中。另外,农民环境教育制度不完整,没有相应的公共财政支出、环境教育公共服务等配套措施的支持,不能够形成制度的合力。因此,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包括农民环境教育制度在内的环境教育法。用法律的刚性防范某些地方政府对环境教育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同时,鉴于环境教育、生态意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国家应该把学习与接受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法律义务予以规定,强制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分阶段接受相应的学习与培训。
(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有效地培育农民生态意识。我国环境教育规则的失灵除了制度本身不健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肇因就是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环境教育制度的有效运行不仅仅需要制度本身的健全,还需要配套措施的完善,如教育经费和必要的设施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等。因此,在建立与健全环境教育制度的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从而形成制度的合力。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机制。一些地方政府在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时,方式僵硬、呆板,不符合农民的接受模式,因而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传播方式,如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也可利用传统的方式,主动到农村的田间、炕头,乃至茶馆等农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用农民听得懂、看得明白、理解得了的方式传播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在传播生态科学知识与生态意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传播的方式,不能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地对待接受者。江苏省姜堰市首个农村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乡村家园协会在开展农村生态意识教育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协会成员充分利用苏南地区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与文化形式宣传生态意识,培养农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 [3]。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四)健全生态保护农民参与制度。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生态环境具有多重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些价值值得保护,需要保护。倘若我们感受不到、体会不到这些值得保护的生态价值,要我们去保护生态环境,肯定是困难重重。因此,强化民众生态意识的途径不仅仅是民众被动地接受环境教育,更应该让民众主动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无穷的魅力,体悟它多样的价值。同时,社会还应该提供相应的条件保护民众生态环境相关权益,让民众在参与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的成功、成就。如果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很容易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和自己无关的心理。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相关的制度,消除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障碍,使农民可以方便、顺畅地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不断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
四、结论
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民生态意识有所欠缺。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我国需要建立多元协同的制度体系,共同发挥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作用,切实增强农民生态意识。
注释:
① 2011年6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晓杰新闻会上的发言。
②认知作用指人在生态意识的指引下,认知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及其发生机理;交流作用指民众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传播与交换有关生态环境信息;组织作用指生态意识为社会民众的集体行动提供了相应的目标——保护环境,减少了进行生态保护的组织成本和时间,增强了社会成员间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 (2011-06-02)[2012-02-04]jcs.mep.省略/hjzl/zkgb/2010zkgb/201106/t20110602_211570.htm.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现状 途径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和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与环境危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除了通过技术、管理等途径和手段作出努力外,作为现代人还必须具有必要的生态环境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责任感。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必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这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也理应抓好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生态文明习惯。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以生态文明理念去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从人与人的关系入手,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自然观和科学价值观,主要内容应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科技价值观念的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而传统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其在发展目标上,突出完人教育;在内容上,强调人文素质。就大学生的基础素质而言,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从开设课程及学生的取向来看,侧重于文、史、哲、艺等基础课程;在价值导向上,彰显人文精神,实现人文关怀。由于传统素质教育的偏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近年来,学校教育注重现代科技发展中知识信息的增多,忽视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授。这种指导思想缺乏教育的全局性,只是当人们在应用领域出现了某种新技术,并意识到它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人类构成威胁时,才迫不及待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补课。“克隆人”现象是最典型的实例。
2.教学思路缺乏前瞻性。我国目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文明观。这种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人文精神简单地转换成毫无生命质感的经济数据,将人变成机器,将幸福、道德等同于经济指标,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3.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也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挑战,这主要是反映在学校的一元价值倡导与现实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上;反映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受体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件相失衡诸多现象上。当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利益生发碰撞时,学生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便发生转变,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为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利益或个人名利而忽视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对未来的义务。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不和谐的“两张皮”现象,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面对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来加以改进,“面向未来”的教育就难以实现。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十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的环境保护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政治生态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理教育以及科技生态化教育来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要真正使生态文明教育取得成效,还必须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在教育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
生态文明要求尊重与爱护自然,要有自觉、自律意识与平等观念,要顺应生态规律,倡导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这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生态文明把文明适应范畴扩大了,把文明诉求扩展至人类与自然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方方面面,强调了生态伦理原则。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不但如此,生态文明中所蕴含的辩证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同样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应该需要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所以,应当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要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的基础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然选择。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工作是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所谓生态文明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其中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会对现在进行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促进作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就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远大的目光和全球意识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的定位;教育学生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教育学生树立起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只有在理论上充分对生态文明进行理解,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2.要加大学生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法制法规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确实有一部分人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出现了道德迷乱,这些都影响着在校的学生。我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更迫切地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加大学校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要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在学生心理构成一种无形的生态教育氛围。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设施似乎是毫无生命和情感色彩的客观存在物,但是,如果其间熔铸进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并按照美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和构造,这些物质环境就会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行为的重要外部力量,进而从一般的校园环境优化为育人功能的生态文明环境。
4.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体现之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一是要抓好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和人文知识中充分认识生态发展的规律,提高对生态发展的认知。
二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很好的优势,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或以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的创新,并把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与社会,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能直接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四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五是要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加紧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接口,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事业就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学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既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使学生为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六是要大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实践,更多的还要下大力气组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务实、求新、求变、求异,但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炼,比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意识。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诸如生态调查、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参观和旅游、环保签名、志愿者宣传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进而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做起,进行实实在在的“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是人类21世纪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它标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符合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精神,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群体是既成消费者又是潜在消费者,他们易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价值观,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希望,因此通过宣传、教育,对他们进行“绿色指导”,使他们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既成为新观念的载体、传播者,又是理性的绿色消费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 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 莫敏秋.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J].肇庆学院学报,2004.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 理性认识
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兴理论或学说,自大工业之后,逐渐被人们提出和关注,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这一理论或学说,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是在20世纪末,当初所争论的焦点是:解决温饱与环境关系的问题,争论结果大体上取得一致性观点,就是不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接受可持续发展道路理念。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其实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自此生态文明已由一种理论观点上升为国家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国在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处理好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尤为重要,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但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制度,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众多学者在不断探寻中,其中不乏中国学者,也在孜孜不倦探寻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试图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答案,其现实性和紧迫性就不言而喻。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解读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学者在探寻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时,理所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的环境伦理思想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思想依据。众多学者试图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的内容,以说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社会政策提供了行动准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
1.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主题――尊重生命,兼爱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伦理原则,在尊重自然的一般前提下,尤其强调爱护生物,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的行为善恶准绳。《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以“仁”作为其伦理思想的核心,道家主张生命的平等,佛教主张“不杀生”。
2.寡欲节用,珍惜自然资源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珍惜自然资源的伦理准则。孔子提倡:“节约而爱人。”(《论语・学而》)意思是:节约费用,爱护人民。荀子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名与生孰亲?生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耻不殆,可以长久”。
3.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既贵为万物之灵,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在天地万物生生不已的运化过程中附有特殊的使命。儒家学者在《中庸》一书中指出:“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二、传统文化的中生态伦理思想探究对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人类不断地大规模地向大自然索取,导致当前社会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危机,如何克服这种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们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这些措施是对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国策,也是一项影响是深远的伟大实践活动。所以,对现代生态文明伦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就没有科学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如此。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探寻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对理解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是有益的。从十提出的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看,就其实质,提倡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寡欲节用,珍惜自然资源;天人合一,以和为贵思想是相通的,或者是近似相同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生态伦理思想,对构建现代生态文明理论是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
三、理性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
党的十八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研究生态文明已成为热门话题,大多数学者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解决当今的生态问题,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些学者提出疑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影响究竟有大?甚至有的学者直接提出:中国古人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生态平衡问题,有些思想能沾点边,有些观点就是以中国人自吹自擂的心理可以牵强附会。但这些观点的出现,并不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的影响,也不是要否定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问题出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上。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多个问题:
1.从传统文化的产生的基础看,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主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古代社会创造的传统文化,尽管辉煌灿烂,但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足一样,其中就包含生态伦思想,古代的人们产生对自然的关注,是在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是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的表现,其目的是期盼风调雨顺,取得农业的好的收成,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的朴素的、善良的愿景,因此这一因素在今天探究传统文化时,看来是被忽视,当时的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起码在认识的程度上没有今人认识得那么清楚。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德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这种德育观要求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
同时生态德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生态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意在凸显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现出一种崭新德育视角,意识到了在人际德育视角下看不到的德育问题。在生态德育视界下重新评价人类的行为,就要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到: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生态德育的特征
(一)生态德育具有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生态德育的存在特性体现出适应性特征,而生态德育价值特性则是超越性的。生态德育超越“人类中心”的狭隘视域,自觉上升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作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体悟人类各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把培养向自然开战的个体勇敢性、自豪感等价值追求,自觉转向养成受教育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品性,引导受教育者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其“家园”的关系。生态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看重传播和渗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的道德价值,养成人的生态智慧。
(二)生态德育具有教育过程的引导性
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们充分领悟的重大问题。我国古代人的生态意识停留在伦理学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静态,尚未进到德育学的范畴和相应的德育活动领域。以致在整个近现代,学校中对生态道德的传播和对生态智慧的养成还比较贫弱,而教育学生向大自然开展的“战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赞颂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导致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觉、系统的架构,引导受教育者从小养成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关心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的深层生态问题。
(三)生态德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生活性
在传统德育知识的灌输状态下,个体与道德知识是处在一种对立、挑剔、陌生、疏离的状态,无法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当然也无法形成首先品格和相应良好行为。生态德育强调个体的道德参与和体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体验。体验者以放松的心态和平常心进入生态体验,直接融入生态环境。体验者以一种欣赏的心情,自然会产生亲近感、善感、美感,体会到的是生命的多样性,体验到的是每一个生命与体验者自身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并以它自己认可的方式表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活生生的经历会让生态德育体验者产生一定的生态德育感受,使原本抽象而显得空洞的首先规范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赋予饱满的、真实的生活内容。
(四)生态德育具有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
人类每天所从事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活动,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青少年儿童既喜欢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轻松愉快的交往,也酷爱亲近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儿童之间的人与人交往,往往要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依托,譬如儿童的游戏,常常要选择有草、树、水、山的地方展开。当教师或父母把儿童圈在固定场所使其与大自然隔离时,儿童则表现出厌烦、焦虑的行为。人际德育相对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圈里,人与自然关系圈被忽视,这就丢失了周围自然环境中大量生动的德育资源。生态德育不仅充分利用人际德育资源,而且自觉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德育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
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传统德育对生态环境的忽视或关注不够,使得人们的生态知识缺乏,生态文明观念淡漠,生态习惯难以养成。生态文明观教育还没有引起各类各级学校应有的重视。
高校的保守与封闭,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德育生态的断裂与凝滞。高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论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由于对德育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是不可能的。高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高校德育强调社会期望,忽视学生内心追求,导致学生个性的丧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强调的是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追求,脱离了人的生态特性,否定了德育的人作为主体性的特点。用生态生命观点来审视高校德育,发现高校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被动性、统一性是高校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所以高校德育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
德育与日常生活的疏离。高校德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体验,导致德育的空洞和伪善。德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仅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没有启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自觉和生态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高校德育忽视实践锻炼,脱离了生态德育的生活性。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造成高校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的德育灌输,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综合测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
生态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在高校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轨,同时提高生态德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生态德育。
结合课堂教学,唤起大学生生态意识。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是宣传、普及生态道德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唤起生态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
美化校园环境,形成生态德育氛围。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美化环境就要绿化校园,让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碧草茵茵,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情与景的和谐相融。大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创造能力,使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增强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以后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奠定基础。
立足生态文化建设,优化生态德育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发展的认知;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惜花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改造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其身临其境,通过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形成和巩固环境意识。比如,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升生态法律意识。法律和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制意识。在生态德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部分人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在校学生。因此,在高校生态德育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法规的宣传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杨琴.谈生态德育.科教文汇,2008.09
2.曾锦昌.浅谈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
3.王德广.新时期高校德育现状及其建设途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