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会计的记账方法很多,基本思想是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单式记账法而言。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必须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货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农业中,进行经济核算广泛应用,本文就借货记账法,在农业企业核算中应用,谈一谈看法,以求利于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借货记账法经济核算农业
1.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1.1东方国家的复式记账法
中国是东方国家的代表,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和文化,我国官厅会计在汉代就有文献记载,“月计岁会”是我国会计核算的写照。我国官厅会计也是复式记账,具体表现为中央政府财政收人总账与地方政府省、府、县财政收人的明细账,要在总额上相等,只是记账方法是“收付记账法”。而民间商号会计核算方法,在明、清时期,会计核算中“龙门账”,在盐商、票号等等商人会计核算中应用,记账方法,也是复式记账的“收付记账法”。
1.2西方复式记账法与借贷记贷记账法
(1)西方海洋新航路出现以后,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造就一大批制造业大公司和对外贸易的大公司,比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对外贸易公司,会计核算上采用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
(2)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意大利,成为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发源地。
自从迪亚士·达卡马·哥伦布·麦哲伦在巧世纪一16世纪相继开辟西欧通往世界的新航路以后,世界贸易空前扩大川,欧洲的对外贸易空前高涨,会计核算也应运而生,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产生,也在情理之中。
1494年在威尼斯出版的路卡·巴其阿勒的《算术·几何与比例的概要》〔幻,不仅是关于代数的最初印刷文献,而且其中设《计算与记录要论》这一章,论述复式记账。巴其阿勒的著作,是关于复式记账的最初印刷文献,为以后的复式记账法的普及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巴其阿勒不是复式记账法的创始人。与此相比,作为记账、算账的方法,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米兰的商人已经能够解决实际业务了,而借贷记账法是应用了复式记账原理,最早在意大利借贷商人及早期银行家们所使用。复式记账原理在西方一也是源远流长,人们给以高度评价,19世纪的数学家阿瑟·克里(Arthurcayley)说复式记账原则“像欧几里德比例理论一样,是绝对完整的”。歌德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和漫游年代》一书中说,复式记账“是人类心灵中产生的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东方的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复式记账的国家之一,只是记账方法是收付记账法。比如:我国明清时期商业活动中的“龙门账”和“四脚账;是我国固有的复式记账方法。
(3)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所谓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2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点
2.1在账户中,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把每个科目所属账户的账?都区分“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以反映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
借贷记账法使用的“借”、“贷”二字,已同本来的字意(即“借主”、“贷主”)相脱节,演变成了一对单纯的记账符号,有其专门的含义。“猎”、“贷”的含义因账户性质不同而恰好相反。在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账户)中,“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力口。
2.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用相等金额,一方面已人1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人1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人借方贷户与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这就形成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3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
由于借贷记账法在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时,都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方向相反,金额相等。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如1个月),所有账户的借贷发生额双方合计必然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计数也必然是相等的。其试算平衡公式是:
期初借方余额合计二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本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利用这种平衡关系,就可以检查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以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2.4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按经济性质一般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类。但为了灵活地处理账务,也可以设置和运用,既可以是资产又可以是负债的双重性质的账户(共同性账户),如设置“待处理财产授意”等账户。双重账户(共同性账户),应根据他们期末余额方向来确定其性质,如果是借方余额,则资产类账户;如是贷方余额,则负债账户。
3借贷记账法在农业企业核算中应用
现举例说明农业企业的会计分录的编制:
例1某种植玉米农业企业20XX年6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由上级主管部门投人资本金2万元,存人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所有者权益账户“实收资本”增加2万元。同时,使资产账户“银行存款”也增加了2万元。两类账户同时增加。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编辑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0,000.00
贷:实收资本20,000.00
(2)企业以银行存款1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着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负债账户“短期借款”减少1000()元,同时,使资产账户“银行存款”也减少1000元,两类账户同时减少。根据记账规则,编辑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10,000.00
&n贷:银行存款10,000.00
(3)企业以应付票据100()元,偿还应付账款。
这项经济业务,只涉及到负债账户。“使应付票据”增加,同时,使“应付账款”账户减少。根据记账规则,负债类账户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编辑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1000.00
贷:应付票据1000.00
(4)企业开转账支票一张,以银行存款5000元买玉米种子。
借:玉米种子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然后,将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以后,即应记人有关账户,这个记账步骤通常为过账,内容略。
4借贷记账法在农业企业核算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4.1必须清楚农业企业的会计科目(或称账户)的设置,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是有很大的区别。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国家财政部有规范性规定,一般有规范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表、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表。而农业企业会计科目表,国家一般不作硬性规范性规定,只是参照工业会计科目表,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比较灵活的仿照执行。
关键词: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在我国当代会计实践中,曾使用过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由于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足而被借贷记账法替代。目前,我国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工作的专用术语和基本记账方法,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纽带。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很多人由于没能透彻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真正含义,而始终不能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即便是干了好多年的老会计,也仅仅是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领会会计这门工作,不能对会计有准确的定位,阻碍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会计基础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在此谈谈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对借贷记账法的一些讲解方法。
一、借贷记账法概念的讲解
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理解“借贷记账法”,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贷”。
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是刚刚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或者没有会计实践经验的外行,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借”、“贷”记账法,是学好以后的会计类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借贷记账法”概念讲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记账符号的讲解
“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符号”的意思,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可以问学生,是不是水星上面都是水、金星上面都是金子,或者火星上面都是火,学生都会踊跃回答不是,这时再将学生引导到借贷记账法上面来,学生就能接受“借”“贷”就是符号这一事实。进而理解“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在学生领会掌握基本会计等式以后,可以将等式进一步扩展,就是说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际(或会计期初),既无收入,也无费用,这时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关系可用上面那个基本等式表示;在开始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费用,企业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后就形成利润,将上述变化用等式表示,就可以将六个会计要素的关系在同一等式中表示出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将费用移项继续推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讲解
账户是用来记账用的,可以把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但其结构是不同的。
好多学生在学习借贷记账法之初,对到底哪些要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记入贷方总是不太明白,总想追究个为什么,这时可以提醒学生,借贷就是个记账符号,是世界通用做法,是会计制度硬性规定的。要提醒学生,记住“借”和“贷”的规定使用方法,既然是硬性规定,就应当记牢。
为了帮助学生将会计要素与记账符号很快结合起来记准,可以将会计等式与T型会计账户结合起来记忆。在会计等式和T型账户结合图形中,等式的左边要素增加记“借”,等式的右边要素增加记“贷”,正好和T型账户是一个方向;等式的左边要素减少记“贷”,等式的右边要素减少记“借”,记入T型账户相反的方向。通过这样直观的图形讲解,学生就能很快记忆哪些要素增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增加记入贷方,为进一步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记账规则的讲解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部分的讲解可以通过具体业务来说明。通过具体业务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记账规则是怎样体现在经济业务中的。理解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而理解“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强调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进行分析,说明“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提醒学生有些账户是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是资产,如果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应退还给对方的款项,变为负债了,所以“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同样道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为了记牢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口诀是“收对收,付对付;资产对债务。”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都有一个“收”字,“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都有一个“付”字,而且其中一个是资产类账户,另外一个肯定是负债类账户。在讲解中要提请学生注意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学习中应明白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试算平衡的讲解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试算平衡是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账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账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为了让学生对试算平衡原理有透彻的认识,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来验证是不是每笔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账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账户余额来检查、推断账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账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通过对借贷记账法概念、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原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记账原理有一个基本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经济业务处理开始充满期待,跃跃欲试,在同学们兴趣来临之时,适时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账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账方法体系科学严谨性。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通过以上内容的全面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就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
参考文献:
在日常的会计业务处理中,发现错账以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更正方法更正。常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有: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和红字冲销法。应用这种方法更正错账时,先用红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更正第x号凭证错误”,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以示冲销的错帐更正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要求:对于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或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予以登记,如果一个账户记入了借方,另一个账户就必须记入贷方。举例说明错账更正不能遵循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例1]某企业用银行存款6000元支付短期借款利息。这项业务应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但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财务费用”科目填写成“管理费用”科目,并已登记入账。
原先的错误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是企业的一种筹资费用,应当计入财务费用。因此,会计处理上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填制一张与原先会计分录完全相同的红字记账凭证,并以红字金额入账后,再填制一张内容正确的蓝字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6000 (红字)
贷:银行存款 6000(红字)
借:财务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二是填制一张与原先分录借贷方向相反的蓝字会计分录,以示转出,然后,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管理费用 6000
借:财务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第二种账务处理方法。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登记的是银行存款的增加数,其贷方登记的是银行存款的减少数。而这里,既没有增加银行存款,也没有减少银行存款,只是出现了记账错误,管理费用亦是同样道理。显然,这种记账方法违背了账户登记的内容。
以上两种账务的方法,第一种需要做两笔会计分录,登记两次账;给记账工作带来了麻烦。在经济业务非常繁多的情况下,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错账的可能性。第二种记账方法,不符合账户登记的实际内容,违背了会计准则的客观性原则。在以上的会计分录中发现,其贷方所记的账户、方向和金额,并没有出现错误,出现错误的,只是借方的账户。因此,对于贷方账户,我们不必去处理。我们需要处理的,只是借方的账户和金额。因此,只要编制红字凭证冲销管理费用,蓝字凭证计入正确账户就可以了。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6000 (红字)
财务费用 6000 (蓝字)
这样,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在这里就不适用。
[例2]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价值50000,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这项业务应借记“材料采购”,贷记“应付账款”,但会计在选择会计科目时,误将“应付账款”选为“应收账款”,并据以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 50000
贷:应收账款 5000
处理这笔经济业务,也是有同样的两种方法。一是红字冲销原记账户,再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二是做与原先相反的账务处理后,再按正确的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第一种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 50000 红字
贷:应收账款 50000 红字
借:材料采购 50000
贷:应付账款 50000
第二种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50000
贷:材料采购 50000
借:材料采购 50000
贷:应付账款 50000
分析这笔业务,其借方账户、金额并没有错误,只是贷方出现了错误。因此,只需纠正贷方所记账户和金额就可以。
贷:应收账款 50000(红字)
贷:应付账款 50000(蓝字)
这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相违背。但并不违背账务处理的基础。笔者认为,只要不违背资金平衡公式,又能减轻记账负担,降低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不必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二、增值税账务处理与借贷记账法的关系
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向谁提供财务报告。二是报告使用者使用怎样的信息。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政府、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税务会计的目标是向税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税收决策或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税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各级税务机关。因此,在设计应缴税金有关账户的时候,既要方便会计人员记账,又要考虑到国家税务机关的需要。做到两者兼顾。表1、2是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的两个明细账户简单格式。
其中,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由于不涉及有关账务处理,所以使用了简化的T型账户格式。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户结构看,如果遇到因某种原因购货方退货,在退还因退货涉及的增值税时,只能以红字冲销,而不能作反向处理;销货方在处理因销货退回需要退换增值税时,也需要在贷方红字冲销,亦不能做反向账务处理。如果非要进行进项税额或销项税额的反向处理,那只有增加三级账户了。这样,势必增加设账的成本和麻烦,对于经济业务不多的中小企业,是不适用的。
三、增值税销售退回的两种情况
一是销货退回的购货方账务处理。购货全部退回,在未付款并未作账务处理的情况下,购货方只需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退还给销货方即可;如果已付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做账务处理,而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销货方在未收到证明单以前,不得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货方收到证明单以后,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税款、或折让金额,向购买方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3]天华工厂8月2日收到光明工厂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验单付款)及发票,所列甲材料价款5000元,税额850元,委托银行付款。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贷:银行存款 5850
9月10日材料运到,验收后因质量不符而全部退货并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代垫退货运杂费800元。9月20日收到光明工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票联和抵扣联,会计分录如下:
9月10日将证明单转交销货方时,因没有取得销货方的红字专用发票,所以,增值税额不能做账务处理,只能暂时冲销材料采购帐。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光明厂 58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5000
银行存款 800
9月20日收到销货方开来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款项时,除了借记银行存款6650元(5800元的应收账款,800元的代垫运费)外,还需冲销应收账款和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但由于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账户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在贷方予以冲销,只能以红字在借方登记。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66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红字)
贷:应收账款――光明厂 5800
按照账户的对应关系,分析以上会计分录,可以发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对应账户,不是应收账款,而是银行存款。这样一来,两个对应账户都在借方,无法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但它完全符合资金平衡公式,记录的结果并不破坏资金平衡关系。
购货部分退出,购进的材料如果发生部分退货,在货款已付,发票无法退还的情况下,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索取证明单转交销货方,并根据销货方转来的红字发票联和抵扣联,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记账时,用红字记入借方)、“材料采购”。仍以上例:
[例4]天华工厂8月2日收到光明工厂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验单付款)及发票,所列甲材料价款5000元,税额850元,委托银行付款。9月10日,材料运到,发现2000元的材料不合格,天华工厂在征得光明工厂同意后,从税务局开出证明单交与光明厂。并代垫运费500元。9月20日,光明工厂开出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交与天华工厂。
9月10号退货并代垫运费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2500
材料采购――光明工厂 2000红字
贷:银行存款 500
9月20日收到红字专用发票时:
借:银行存款 2840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红字)
贷:应收账款 2500
分析以上会计分录,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对应科目仍然是银行存款,而不是应收账款。这样,两个对应科目都在借方,而不是一借一贷。
[例5]以前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验单付款)购进的材料2000千克,5元/千克,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质量不符,经与销货方协商后同意折让10%。会计分录如下:
材料验收入库,按折让后的金额入账,并将证明单转交销货方时:
借:原材料 9000
应收账款 1000
贷:材料采购 10000
收到销货方转来的折让金额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11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红字)
贷:应收账款 1000
二是销货退回的销售方处理。销货全部退回,如果售出的货物被全部退回,购货方在未入账的情况下,只需将“发票联”和“抵扣联”退还给销售方即可。如果已付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做账务处理,而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售方。销售方在收到证明单以后,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税款或折让金额,向购买方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售货物全部退回,并收到购货方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因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对方尚未付款。应该将上述入账科目作反向会计分录。其中,对方代垫的运杂费扣除增值税,余额列作营业费用。并冲减应收账款。
[例6]天华工厂上月26日销售给天方公司的丁产品发生全部退货,已收到对方转来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上列价款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并转来代垫运费500元(应计进项税额35元),和退货费用600元(应计进项税额42元)的单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二、三联与退回两联订在一起保存)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天方公司 94100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5
营业费用 465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红字)
借:营业费用 55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
贷:其他应付款――天方公司 600
分析第一笔会计分录,应收账款的对应科目是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营业费用。而这些对应科目均在借方。所以,借借相对的会计分录,同样违背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销货部分退回,销货部分退回并收到购货方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一般情况是对方尚未付款。如果销售方尚未登帐,应将退回的该发票联和抵扣联、存根联和记账联以及所填的记账凭证予以作废,然后再按购货方实收数量、价款和增值税额重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如果属以前月份销售,应将退回的发票联和抵扣联注明“作废”字样,然后根据购货方实收数量、价款和增值税额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作废的发票联、抵扣联与专用发票的“记账联”作为冲销退回当月产品销售收入和相应销项税额的凭据。
[例7]天化工厂上月销售给长城公司的甲产品50000元,退货10 000元,已收到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以及退货运杂费480元的单据,其中运费金额400元。应在退回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上注明“作废”字样,按购货方实收金额和税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冲销产品销售收入为10000元,冲销销项税额1700元,增加产品销售费用452元,应记进项税额28元。
处理这笔经济业务,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根据销售、退回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废、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退货费用的顺序,登记入账;二是按原发票和新开专用发票价款的差额和增值税差额,冲销“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应收账款;发生的退货费用也冲销“应收账款”,其借贷差额,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营业费用”处理。
第一种账务处理方法的会计分录为:
(1)销售实现时,天华公司作如下分录:
借:应收账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2)收到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和抵扣联及退货费发票。A 在退回的专用发票发票联和抵扣联上注明“作废”字样,并将其与原先的存根联和记账联订在一起,红字金额冲销原记入
账户。
借:应收账款 58500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红字)
B 按实销金额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据以入账。
借:应收账款 46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
C 处理退货费用
借:营业费用 45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8
贷:应付账款――长城公司 480
D 因480元乃欠长城公司,故抵消应收账款
借:应付账款――长城公司 480
贷:应收账款――长城公司 480
分析第一种方法的第二步骤,应收账款记了三笔账,如果我们用红字冲销退货的差额,就会省去三个步骤。因此,
第二种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长城公司 12180 (红字)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28
营业费用 452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10000 (红字)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红字)
这样,记账的最终结果相同,且减轻了记账人员的劳动量。
分析以上会计分录,可以发现:应收账款的对应账户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分别属于借贷两方,符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但是,营业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其对应账户是应收账款,且全部都在借方。这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不一致。
综上所述:如果绝对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来处理账务,在采用“红字冲销法”更正错账时,会出现记账的双方都是贷方或都是借方的情形;但这因为一红一蓝,并不违背资金的平衡公式;在用借贷记账法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务时,也会出现借方相互对应或贷方相互对应的现象, 但因为其金额分别以红字和蓝字分别表示,也完全符合资金平衡关系。因此,我们在处理账务时,并不一定绝对遵循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只要符合资金平衡公式,只有借方或者只有贷方的会计分录,也是允许的。
参考文献:
[1]盖地编著:《税务会计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关键词:基础会计;会计工作过程;会计信息;项目化
一、高职基础会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表明, 课程项目化教学已成为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式, 然而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在实践层面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1、基础会计课程定位模糊
会计岗位的主要工作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作出会计预测、提出管理决策建议等。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知识、技能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群,具有一定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基础会计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应当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企业经济业务信息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并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其本质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复式记账。其对应的能力就应当是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能力、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能力、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能力、财务报表的编制能力。目前,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展开的顺序依次为:会计核算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复试记账——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以及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倾向于通过会计语言描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假设、会计要素定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基础等,忽略了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然而,这些内容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课程仍会出现,导致学生不知道基础会计在会计专业中的作用。
2、基础会计课程项目设置偏重于核算忽略会计工作过程
高职院校中基础会计课程项目设置大多集中于以下模式:以工业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为切入点,按照企业资金运动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资金投入、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等展开实训项目;以企业会计岗位设置作为实训项目设计依据,出纳岗位实训、会计岗位实训等内容。这些实训项目看似是一个整体,但是与会计的工作过程并不相连。会计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的过程,从引起企业资金运动的经济业务起,通过对经济业务所留下的轨迹进行初步加工整理并通过复试记账原理形成记账凭证,对记账凭证的进一步分类归集形成明细分类账簿和总分类账簿,最后对账簿进行归集整理形成财务报表。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资金运动的各个过程、各岗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是并存的,没有先后顺序,而会计信息加工的流程则是完全一样。现有的实训模式并没有体现出复式记账这一会计信息的加工方法,导致学生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往往认为两门课程就是写会计分录。
如何设计基础会计课程的项目,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主要通过三个步骤进行: ①通过对会计工作岗位群、技能的分析,确定基础会计在技能培养中的作用;②基础会计课程项目的设计;③教学情境的设计。
二、基础会计在培养学生技能中的作用
1、会计工作岗位任务及能力分析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岗位,并列示出部分工作任务。表一列示部分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及技能要求:
出纳岗位(1)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2)按核定的额度掌握现金库存量,不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3)序时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随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签发空头支;(4)保管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严格执行保卫保密纪律,确保库存安全和完;(5)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支票。对签发支票所用的印章,应实行章、票分管,以便分清责任。(1)快速手工及机器点钞、真假币鉴别技能;(2)会计数字的书写技能;(3)原始凭证和收、付款记账凭证的审核;(4)日记账的登记、审核;(5)银行对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填制;
往来、工资、资产核算岗位(1)往来业务核算:客户档案管理、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往来核对、呆账催收、记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2)材料核算:参与制定材料目录、材料消耗定额、审查汇编材料采购用款计划、按程序进行材料收发业务核算与稽核、进行材料采购明细核算及材料清查的账务处理;(3)薪酬核算:职工薪酬的发放及日常职工薪酬的核算;(4)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参与制定财产物资日常管理与核算的制度、负责财产物资增减业务核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监督财产物资实物完好、合理利用;(1)建立客户财务信息档案,评价客户信用和风险,定期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核对表并对客户核对、催收;(2)填制材料收发凭证、设置材料明细账并按程序进行材料收发业务核算、材料稽核与清查的处理;(3)熟悉国家和企业关于职工薪酬的政策、熟练准确编制职工薪酬结算和分配计算表、正确开展职工薪酬业务核算;(4)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固定资产增减的核算、折旧计算、固定资产盘存处理和管理;(5)依据各项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进行损益业务核算、明细账的登记、填写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及缴款书的填列。
成本管理会计岗位(1)进行有关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做好成本的核算和控制;(2)每月末进行费用分配,及时与生产,销售部门核对在产品,崐产成品并编制差异原因上报;(3)负责成本核算,编制生产成本,产成品有关成本报表;(4)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定额管理工作;(1)运用成本预测方法对成本进行事前管理的能力;(2)日常成本核算的能力;(3)成本日常控制能力;(4)成本分析能力。
2、基础会计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对会计工作岗位、技能的分析,会计工作的各个岗位重点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形成会计信息。如何选择恰当的账户?金额如何确定?成本费用如何归集分配给各产品?会计信息加工与使用?这些技能并不是由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承担,它们分别由以后学到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基础会计所要培养的能力就是“核算”——按照复试记账的原理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分类、归集、浓缩形成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形成过程也是会计工作的过程。这样基础会计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就是能熟练运用复试记账方法,按照会计工作过程(信息生成过程)对经济业务形成的信息进行加工生成有关的会计信息。
三、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设计应当按照会计工作流程——会计信息加工过程展开。这样展开的好处就是能避免按岗位、资金运动循环对会计信息形成的干扰,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具体包括课程内容分析和学习项目设计。
1、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分析是依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总结出的各会计岗位的共同特征进行的,具体可以按照会计工作流程展开。就是将其会计工作各环节内容教学典型化和细分化, 最终获得以模块、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三大块构成的具有较强实操性的课程内容分析表。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①会填制各类原始凭证,能辨别外来原始凭证的真伪;②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③及时使会计资料归档、保管,会装订会计凭证;①了解会计核算对象,认知资金运动过程中留下的轨迹;②认知原始凭证的作用;③认知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①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②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再根据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①认知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②认知复试记账记账规则;③认知收、付、转凭证及通用格式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明细分类账账簿的设置于登记①能根据账簿设置规则建账;②能遵循账簿的启用规则;③能熟练进行账簿更换;④能负责应收、应付、存货、收入、增值税、工资、费用、固定资产、借款等明细账的登记;①认知账簿的种类;②认知明细分类账设置的依据;③认知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④认知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对账单的核对;⑤认知应收、应付、存货、收入、增值税、工资、费用、固定资产、借款等明细账的登记;⑥ 认知明细分类账与记账凭证的核对
总分类账账簿的登记①能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②能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③会各种明细账与总账的核对;①认知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间的关系;②认知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下总账的登记③认知账账核对的作用;
编制会计报表①熟练编制资产负债表②熟练编制利润表①认知资产负债表及编制规则;②认知报表项目与账户间的关系;③认知利润的计算与利润表的编制规则;
2、学习项目设计
结合课程内容分析,选取会计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内容,作为项目的任务。通过任务的设计来实现课程内容分析中所提到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表三提供了基础会计课程的具体学习项目与任务。项目与任务的设计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①要依据分步教学原则将较大的项目分解成2~4 个任务进行教学,任务的设置按照完整的会计业务循环进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历整个会计循环,而且还要通过任务执行达到知识目标。②要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 确定合适的学时数。③任务的设置除了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获得相应的能力外, 还要让学生的能力在“项目- 任务”的不断重复中得到提升。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①会计书写规范;②银行结算类票据的填写;③发票、出库单等内部原始凭证的填写;④原始凭证的审核与辨别8学时
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①结合原始凭证的编制,编制通用记账凭证;②结合原始凭证的编制,专用记账凭证的编制;③记账凭证的审核;④记账凭证的装订24学时
明细分类账账簿的设置于登记①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③各明细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12学时
总分类账账簿的登记①总分类账的启用;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③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④总分类账的登记8学时
编制会计报表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②利润表的编制;6学时
(作者单位: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蒋庆斌、郝超. 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6).
关键词:会计 核算 方法 研究
1 借贷记账规则的理解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真是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吗
科学、完整地复式记账法是以一定的会计等式为基础的。一般认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简言之,就是:资产=权益 (1)
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在各种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1)的变化不外乎是以下两种情况:①等式两边同时变化,则“同增同减”。如资产增加,则权益增加;资产减少,则权益减少。②等式只有一边发生变化,则“有增有减”。如资产不变,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权益不变,资产内部有增有减。
显然,这两种情况正好就是增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而不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这说明,会计等式(1)不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能作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其原因是这个等式是错误的。因为资产和权益并不相等,而是性质相反,数学符号也相反。用等式表示,应该是“资产=-权益”,即“资产+权益=0”。“资产+权益=0”才是正确的会计等式,“资产=权益”仅仅是反映在忽略数学符号的情况下资产和权益的绝对值相等这一特定情况。
可见,作为借贷记账法理论依据会计等式应该是:
资产+权益=0 (2)
在会计等式(2)里,不管是几个要素同时变化,还是仅有一个要素内部变化,都只有一种情况发生,这就是“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如资产增加,则权益必减少;资产不变,则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权益不变,则资产内部有增有减。
假设符号“借”表示增加,符号“贷”表示减少,则等式的变化情况又可表述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正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由此可见,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应该是“资产+权益=0”。
2 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等式
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系统是以“资产=权益”(即会计等式(1)),而不是“资产+权益=0”(即会计等式(2))为基础的。这两个会计等式明显不一样。难道几百年以来所用的会计等式就错了吗?
2.1 从纯数学的意义来看,两个会计等式是完全等效的 在“资产=权益”里,权益的值是取的绝对值,因而是正数。而在“资产+权益=0”里,权益的值是其实际值数。权益的实际值和资产相反,是一个负数。因此,“资产+权益=0”反映的是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二者正好相互抵消这一现象。可见,这两个会计等式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表示方法不同而已。
2.2 从经济意义上看,两个会计等式反映了对会计核算对象的不同理解 尽管两个会计等式都是成立的,在数学上是等效的,但这两个会计等式所表达的对会计对象的认识是不同的。
会计等式体现了会计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会计要素又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因此,会计等式的表述形式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会计对象的认识。下面分析两个会计等式对会计对象是如何理解的。
2.2.1 对资产和权益的关系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0”认为,资产和权益是一个整体,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直接的加减运算。会计对象就是由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会计对象=资产+权益”。“资产=权益”则认为,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个会计对象在两个不同角度上的反映。二者不能放在一起进行直接地加减运算。会计对象可以具体化为资产和权益两个会计要素,但这两个要素不能相加减。
2.2.2 对会计对象的整体性质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其总体即为资金的总额。“资产+权益=0”则认为,会计对象的值在整体上“=0”。
自然界是这样,社会也是如此。如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相辅相成、市场中的供求平衡都使主体在总体上呈现出为“0”的“中性”。企业是一个享受民事权利、同时又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资产(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经济权利)和权益(企业所承担的一种责任)是对等的,两者相互“抵消”(资产+权益)后企业的“净权利”为0。
2.2.3 对资产和权益属性的理解不同 “资产=权益”认为,资产反映资金的占用,权益则反映了资金的来源。都是资金在不同角度上的反映,都是正数。但不能相加减。资产和权益是一种平行、对等的关系。资产和权益并不是一对矛盾,仅仅是数量上相等的两个独立的对象。而按“资产+权益=0”,资产和权益一正一负,性质相反,但又可以共居于一体,可以放在一超相加减,具有同一性。可见,资产和负债构成会计对象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
笔者认为,“资产=权益”仅仅反映了会计核算对象内部的一种表面上的数值平衡,而“资产+权益=0”则揭示了会计核算对象的本质和总体特征。
3 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
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也就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如前所述,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就是“资产+权益”。如何理解?
资产和权益的共同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是经济利益。事实上,财政部早在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各要素就是这样定义的:
第12条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69条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79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第84条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第99条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制度》把每一个会计要素都定义为企业经济利益。由此可知,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概括地说,会计核算的内容无非就是资产和权益两个方面,其中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权利,属于正项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增项,资产增加则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权益则是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包括对债权人承担的偿债义务和对所有者承担的受托经营义务)。义务和权利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正项的经济利益,那么权益则是负项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减项,权益增加则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
明确了会计对象的本质,则借贷的含义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借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贷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也就是说,借就是“增加”的意思,贷就是“减少”的意思。具体分析如下:①借项业务。借资产,表示资产增加,显然反映企业经济权利增加,即经济利益增加,对企业“有利”;借权益,则反映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减少,同样对企业“有利”,同样表示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所以,不管是借资产还是借权益,都是反映经济利益增加。②贷项业务。贷资产,表示资产减少,显然反映企业经济权利减少,即经济利益减少,对企业“有害”;贷权益,则反映企业承担的经济义务增加,同样对企业“有害”,同样表示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所以,不管是贷资产还是贷权益,都是反映经济利益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