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和谐社区 归属感 社区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belonging community,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urban community belonging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caus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enhance community belonging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Keywords: harmonious community belong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所谓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
城市社区是人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居住形式,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在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居住区和街道办事处看作是城市地方社区。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对该社区的一种人性所需的家的归属感觉。只有对一个社区产生一种类似家的感觉,才是我们谓之的归属感。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
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所进行的调查。调查表如下:
实际上,单博士的调查是在北京部分老区,而且数据没有列明是在哪几个小区进行的,这份调查的普遍性不算太强。而李洪涛的数据比较能够反映出中国城市的普遍状况,由于我国城市绝大多数经过了新城再造过程,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迁居现象的高居不下,现我国城市的大多数社区都比较新,区龄不高,居民处于一个对本社区认可的阶段中。结合两位调查实践,从理论出发,总结出社区归属感缺失的原因:
(一)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单位制,即借助于一系列的身份制度、户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社会行政化手段从而使社会成员依附于单位、单位以纵向隶属的方式逐渐依附并最终依附于国家的社会结构。这种小而全的社会,它对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它充当凝结社会成员的全部情感和心灵归属的载体。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
(二)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重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
(三)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
社区的概念和实践均源于西方,实际上社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一个地域的居民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是一个自治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事物,对社区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
(四)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
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这种以血缘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才是最密切的,而社区的地域很难提供一种比血缘更为牢固的基础。因此在这种社区成员的邻里关系,我们无法给予其信任,这种互动模式极大地不利于居民发展社区内帮助互动关系,因而就不利于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不利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
三、提升社区归属感的对策
(一)提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自我管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政治的动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能够激发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从而积极的去关注自己社区的各项事务,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社区事务的做出。这样的结果就能够使得居民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社区。对社区的自我管理实现了居民的民主情节,对于自己同意的社区事务,也使得居民能够更容易接受社区事务处理的结果。
(二)构建城市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社区文化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三)完善和谐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体系
随着社区内各种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大量出现,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和谐社区建设必然要求从封闭式的社区管理向以协调、指导、服务为主转变。和谐社区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此,要通过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机制,充分挖掘社区内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共同为创建和谐社区服务。
参考文献 :
[1] 陈皆明.《长铸生活区的基本社会结构》,《社区研究论文集》,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编:255-256.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53-02
一、社区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极大的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可以调整社区的不协调因素,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和促进人们对社会的满意度。
社区文化是体现时代要求、净化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最好载体,由于当前社会结构中家庭的小型化、单位制的弱化等,人们的生活重心正在从家庭和单位向社区倾斜,社区愈来愈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建设落后,就会导致社区缺乏凝聚力,失去精神支撑和前进动力。通过社区文化规范可以达到法律约束难以达到的作用,通过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的文化站、文化广场、活动室等文化活动设施,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建设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一个个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积累构成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部分领导在思想上认识不足,一是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务虚不务实,是软指标,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有无社区文化的发展无关紧要;二是认为社区文化建设,资源配置难度大,困难重重,而且没多大作用;三是认为搞社区文化就是配置一些健身器材,或者逢年过节搞一点猜谜语等有奖赛就行了,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单一化,实际上就是走形式,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之对应,社区成员们也存在着不关心、不过问、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事务的现象,没有社区文化概念,缺乏社区文化意识,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窘迫的社区文化现状
目前大多社区的工作人员,一是工资待遇低,二是年龄结构偏大,三是学历层次偏低,社区文化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人才相对匮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次,社区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缺乏资金、场地、设备设施的现象,社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了解,大多数街道办事处对下属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并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虽然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对自己辖区内社区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由于没有硬性的指标规定,再加上现实中社区文化微不足道的地位,因此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举步维艰,尤其是很多老的居民小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场所极少,无法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些新建小区占地面积几十万平方米,居住上万人口,室内外建设得非常漂亮,有绿地、花台、养鱼池、喷泉等,但也没有基本文体活动场所,或把有限的文化活动场所出租用于其它,许多街道社区文化站基本上是一个空架子,社区居民对此反映非常强烈。
(三)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发展不平衡
从目前有限的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来看,主要是老人和青少年,在职职工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社区文化活动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但参与者却总是些“熟面孔”,不能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这是大多社区文化活动面临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同居民的文化需求相适应,不能满足现代都市人追求时尚、新颖的心态。
由于社会结构、经济条件等原因,社区文化活动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生活小区,每年文化活动内容可以办得丰富多彩,经常开展书画、唱歌、舞蹈、体育比赛等活动,社区文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得到群众的赞赏和支持。如某矿区为了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充分展示广大干部职工的才华和风采而拨专款经费举办了“和谐社区我唱我歌”职工卡拉OK比赛,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职工们用一首首欢快动感、温柔深情的歌曲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矿区的热爱。而相对一些无经费投入或投入不足的社区,群众活动无法开展,基本没有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处于非常尴尬不利的局面。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树立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
社区文化是公益性文化,政府是社区文化的建设主体。推动社区文化建设,营造文化兴市氛围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战略思考问题。为此,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社区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某单位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专门在社区增设社区服务部这样的服务性单位,有力提升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水平,促进了社区与整个单位的和谐稳定。
(二)社区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
对社区文化建设要有整体意识和战略发展眼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此外,还要整合社区文化设施资源,与社区附近的各单位、机构充分沟通,充分利用社区附近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文化设施资源,将其拥有的文化站、室、场、院对居民开放,防止文化场所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打破条块分割造成的单位文化资源封闭、利用率不高的状况,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本社区的文化资源。
(三)重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之所以文化活动开展得起来,关键的一点是社区要有健全的文化场所和设施,能够满足社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要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平台,也是社区建设有无文化品位的内在要素。如某单位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工作的方向,本着“能把简单的事情做细,就是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原则,先后对社区实施了通讯和电视线路改造、俱乐部大修、区内主要街道路面硬化、健身广场建设、廉洁文化广场等多处民心工程,使广大职工和居民,工作的安心、居住的舒心、生活的温馨,为推进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四)社区文化的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各社区管理单位要通过带、引、聘等多种渠道引进和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包括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提高社区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营造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造就过硬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队伍的思想建没和作风建设,培养一支热爱社区文化建设,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坚守公民道德和恪守职业道德的社区文化建设者队伍。
(五)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文化功能
社区需要文化,文化服务社区,社区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规范导向功能,培养社区居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社区居民的行为偏差,保持社区的良好秩序,进而维护整个社区的和谐稳定。其次,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社会沟通功能,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搭建社区居民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平台,满足社区居民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创造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第三,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等,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社区新型、和睦的人际关系,而且通过共同参与,极大增强社区居民的活力和凝聚力。如某街道办事处在全社区实施了“五个一”亲情服务活动,即:一句亲切的话语,一处舒适的座椅、一杯清香的茶水、一副便利的花镜、一条办事的原则。社区居民来者不拒、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好评,引导、巩固了社区平安祥和稳定的良好态势。再如某单位把占领业余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培养职工团队精神,增强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点工作来抓。多次举办消夏晚会、廉洁文化专场晚会、工农共建联欢晚会、专业剧团演出以及田径运动会、球类友谊比赛、老年登高活动等大型文体活动,极大地融洽了周边关系,增进了内部和谐,进一步提升了人气指数,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
总之,社区文化建设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和“系统工程”。社区文化建设要从责任意识、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工作队伍、文化功能等多处着手,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使社区文化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菁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2008年第2期。
关键词:社区文化室 软件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337-01
社区文化是伴随着社区应运而生的一种文化任务,不仅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更有着特定的社会价值。社区文化室建设作为民生实事工程全面推进以来,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建造了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全的社区文化室,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对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目前社区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软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少问题,与有待采取相应对策。
一、社区文化软件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区文化室管理模式不规范,管理具有随意性
目前社区文化室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没有统一模式和标准。现阶段社区文化室有多种管理模式,各社区会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兼顾领导层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来决定管理模式,随意性较强。
2.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体制较复杂
社区文化室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多层多头”的结构,在行政上隶属于社区,在业务上要接受当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同时作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服务平台,它还要与党、工、青、妇等部门联合搞活动。其“多层多头”管理体制致使各方关系难以理顺、责任主体不明确,应进一步建立统筹机制、协调规范管理。
3.激励机制不足,管理评估标准不完善
作为新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由于社区文化室发展进程的差异和管理模式的多样性,缺乏合适的管理评估标准。管理的考核标准都由社区自己内部设立,评估机制也由社区自定,尚未设立评估机制,这样就增加了管理的随意性,削弱了管理队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管理队伍普遍处于被动状态,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潜力较弱
中心城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大多数仍采用社区直接管理的模式。由于社区文化室的设立,存在人员编制、管理成本等问题,因此社区直接管理的中心大多简单地聘用原文化站的老员工,或者聘用具有文体专长的离退休人员来承担管理职能,管理队伍总体年龄结构偏大,创新意识能力不强。虽说每一中心都有年轻的工作人员加入,但往往承担具体的设施管理职能,对整个中心的运行、项目的策划、活动的推广等工作大多没有参与,青年的成长空间较小,人才难以留住,管理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5.管理队伍中人员参差不齐,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水平高低不等
社区文化室完全由社区管辖,但他们的管理目标、功能要求不一样,造成了管理水平也存在高低不一的现象。社区文化室在管理模式上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行政化,即由社区直接派人员来管理,项目设置、计划决策、管理思路等大多由下派人员包揽承办,这种倾向带来的结果是供需严重脱节,居民不愿进、不敢进或厌烦进,设施利用率较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一种是市场化,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政府建好设施后应彻底交给市场,其结果大多是文化设施“变味”,商业气息过浓,项目设施严重偏离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总体方向等。这两种倾向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供需脱节,设施供给的服务并非是居民最迫切、最喜好的服务;另一个是与居民疏离,忽视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6.资源短缺有待提高,亟需形成资源共享管理平台
介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供需还不够,配送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活动内容安排与需求有差距;另一方面是现有的资源和设施条件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社区文化室软件建设的对策
1.要重视社区文化室的管理
社区文化室有好的硬件设施条件,如果没有合适的管理也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因此,对社区文化室管理团队建设要引起重视,形成社区居民服务工作的专业化。这需要在管理团队的专业意识培育和人才发展方面开展积极的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使团队工作人员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区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为社区居民的良好生活环境的良性循环。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社区文化室的管理团队不仅要善于组织策划活动,更要善于挖掘社会资源。要加大文化活动设施的管理,加强专业干部的培养,建立学习培训制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岗前和在岗培训,必要时可建立公益服务奖励基金,激励从业人员爱岗敬业,多做贡献。
3.明确管理目标,建立文化室评价标准
社区文化室的发展须通过规范化的内容和形式来进行有效评价。由于社区文化室多元化管理模式和发展时期各种条件的差异性,采取明确可考核的评价标准来引导社区文化室的发展。同时配套建立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指导机制,按期对文化室进行统一、公平、公正评估,并将考核情况与管理单位的工作业绩挂钩。
4.整合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为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室的建设管理,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社区文化室资源共享平台,包括管理、信息、业务、人力和物质资源,通过该平台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社会的广泛支持,实现资源共享,为满足社区居民多样性需求和文化室的管理运作提供资源支撑服务。
5.扶持社团组织的发展,建立培育机制
一、新形势下社区团建工作的有益探索
江汉区位于武汉三镇汉口一方最繁华地域,素以商业闹市中心著称。全区总面积33.43平方公里,辖13条街道11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44万,其中35岁以下青年10万余人,其中14—28周岁青年近5.6万人,人,青年团员近1.3万人,青年党员3000余人,直属团(工)委29个,团总支5个,各级团支部636个。近年来,我们结合区情,按照“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区建设、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方针,坚持“南北联动,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紧紧把握“典型引路、稳步推进、齐抓共管、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南面结合人口密度大,社区居住卫生环境较差的特点,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团建;北面结合居民住宅小区化,配套设施较齐全的特点,以社区文化活动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团建。全区先后有6个小区被评为省、市级“青年文明社区”,14个小区获得区级荣誉,部分社区建立了社区联合团支部。
1、从社区团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社区团建组织网络。
一是加强街道团工委建设。逐步配齐配强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充实了街道团的工作力量,为社区建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将社区团建与非公团建工作相结合,在抓点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有效的社区团建工作模式。全区共建立非公经济团组织80余家,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团建的发展。三是探索建立社区联合团支部。部分街道按照“组织关系统一管理,团的活动融入社区”的工作思路,以社区为一个统一的功能区,依托辖区内的企业成立社区联合团支部,在社区内扩大了团的工作社会影响。四是着力加强团的组织建设。采取“块块牵头、条条参与、条块结合”的原则,在街道团工委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动员社区内的青年群体组织,积极参与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从而实现了社区内不同隶属关系的青年群体组织跨行业、跨部门、跨组织层次的区域性联合,扩大了团的工作领域。
2、从社区需要和团的工作特点出发,不断完善社区青少年服务体系。
一是以青年理论学习活动为龙头,提高社区青年素质。我们指导社区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社区青年读好书、读有用的书,不断拓宽青年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青年理论素质。全区涌现出以汉兴街常二社区、常青街扬子社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示范社区。二是以“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助万家”活动为抓手,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承诺服务。以李运玲、陈宇为代表的220余名优秀青年在服务中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本领,荣获省、市、区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涌现出了以区房地局为代表的73家国家、省、市区级“青年文明号”。三是以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为主要形式,强化社区服务工作。我们在大力加强各级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队)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的同时,通过建档立项,招募社区内有一技之长、热心公益事业的团员青年参加志愿者行动。全区113个社区中成立了300多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共有3万余名青年参与了社区家政、清洗、医疗、家电维修、社区治安等多种志愿服务。四是发挥优势,为下岗、进城务工青年再就业工作服务。各街道团工委结合街区创建工作实际,积极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办实事,通过兴建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和便民服务网点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为660余名下岗、进城务工青年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五是建立以“青少年维权岗”为主体的青少年维权联动机制,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几年来,各级团青组织坚持以提高社区青少年自护意识为目的,切实加强青少年自护教育,遵循“依法维权,规范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社区青少年维权服务工作力度,圆满解决维权个案100余起,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六是以建立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为目的,充分发挥社区优势。采用成人仪式、红领巾“广播站”、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建设管理工作。
二、目前社区团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4年2月,我们有针对性地在满春街肖家社区、常青街扬子社区等8个社区中开展了社区团建与青年工作问卷调查。从社区基本情况,社区青少年基本需求、专业技能、业余爱好、社区意识等几个方面深入了解了社区团建的现状和社区青年的基本情况。从调查中凸现出目前在社区团建中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
1、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青年不知道自己居住在什么社区,更谈不上参与社区活动,社区的认同感较差。一些单位的社区共建意识不强,对街道社区工作支持不够。大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虽然有一定认识,希望通过社区建设解决自身需求,但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不强。
2、街道团工委在社区团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面对共青团的开放性、社会化发展对团的传统工作模式和资源获取方式带来的新冲击。部分街道团工委仍以不变应万变,习惯于条块分立,垂直领导,团的工作只停留在开会发文阶段,存在走过场、重形式、缺乏理论指导等现象,不能充分有效地协调本辖区内社区单位和团员青年的活动,更没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3、团建工作覆盖面较小,团员意识淡化。全区大部分社区尚未建立团组织,对社区内的团员青年不能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致使团员流失现象严重。特别是随着进城务工青年、待业青年、下岗青年等青年群体的出现,给团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一些空档。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待业、下岗、进城务工青年中的团员,团组织关系没有转入所在的街道或社区,长期留存在学校、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成为“档案团员”,不能过上正常的团的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团费、参加团的活动,团员意识逐渐淡化。
4、团建工作的薄弱环节较多。调查显示,在社区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中,青少年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十分突出,但社区团建工作组织形式单调、手段缺乏、力度不足,没有依据青年需求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特点来开展工作。在工作手段上,存在着学习与实践不结合,活动与工作不结合等一些矛盾。社区团建工作仅仅停留在收缴团费、义务劳动等一些基础性工作,没有把团组织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社区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工作力度上,团员的权利与义务不一致,团员先进与不先进一个样,团组织没有权威性。
5、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社区活动发展的“瓶颈”。社区作为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基本单位,其文化生活氛围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二成的青年认为现有文化场所和设施能够满足需求。青年对优化社区文化生活氛围热情很高,60%左右的青少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场所和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文化场所和设施的利用率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6、社区团组织建设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和法规保障,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目前,在基层团组织中,团干部普遍感到团建工作不知从何入手,既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依据,导致社区团建工作仅凭热情,规范化、持续性的运作方式没有形成。
三、加强和改进社区团建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1、抓好社区成员社区理念的培育。一是要确保社区服务切实服务于社区成员,为居民办实事。二是要确保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决策,确立社区成员的主人翁地位。三是要确保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服务,唤起社区成员主动的社区行为。街道、社区团青组织在社区意识的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打响团的工作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努力提高社会效益,使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感受到社区团建有其利益所在,强化社区内青少年组织归属感,使“参与、互助、和谐、文明”的社区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社区团建工作。
2、巩固街道团工委核心作用,实现以“块”为主的社区团建模式。街道团工委依托工委而建,是社区中最稳固,最可靠的青年工作机构,作为社区青年工作的核心,有优势,也比较科学。加强社区团建,一是要加强街道团工委的自身建设,提高街道团工委的协调能力和吸纳能力,把社区内重点的、有影响的单位团组织的负责人吸纳到团工委委员会中来;二是要在街道工委领导下,对辖区内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团组织参与“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实行组织、指导和协调;三是要适应城市管理体制转换的社区发展的要求,结合辖区特点探索形式多样的社区团青组织的组建模式和内容丰富的青年工作方法。
3、消灭空白点,扩大覆盖面,逐步完善社区团建的组织网络。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工作;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健全的团组织。这是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和团的组织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当前,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建团和团建任务相当艰巨,街道团组织、社区居委会要着重加强对辖区内无明确挂靠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建团工作,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团建新途径,努力消除社区团建管理上的“空白点”。要努力创新社区团建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逐步形成社区共青团“小机构、多载体、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4、加强社区流动团员管理。对符合条件能够转接团员关系的,尽量把流动团员的组织关系转到街道或社区,一是让流动团员回去办理有关手续,转来组织关系;二是向团员流出单位发出联系函,商洽流动团员组织关系的转接问题,并请团员单位协助做好流动团员的管理工作。对以个体流入社区又无单位的团员进行直接管理;对以个体流入社区且有单位的团员进行委托代为管理;对随单位流入社区的团员进行协助管理。探索团员社区报到制,对住在社区的在职或在校团员,经居民区团组织登记后,持团员证参加社区内的团员活动,并在本社区的各种活动阵地中享受社区团员的同等待遇,他们在社区的活动情况由街道或社区团组织定期向其所在单位团组织进行反馈,通过“团员团藉的双重管理机制”,督促团员双向履行团员义务,实现团员的流动性管理和全程服务,逐步加强团员的属地化管理。
摘要:当前,郑州市已经将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理的实事工程,大力进行场馆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各类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相对于过去有了长足发展。但是,郑州市的社区图书室(馆)普遍存在着藏书数量少,图书品种集中单一,管理人员大部分都为兼职,以至于读者稀少。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文章建议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图书馆(室)建设的服务队伍,以人为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11-02
收稿日期:2014-10-12
作者简介:田艳艳(1970-),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本文系郑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郑州都市区建设背景下的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1109。1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2011年7月,郑州市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为切实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郑州市曾出台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机制。“创建”以来,更将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理的实事工程,大力进行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借此东风,郑州市社区各类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相对于过去有了长足发展。据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郑州市现有192个街道(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165个;现有社区691个,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65个;现有2,246个行政村,建有2,159个行政村文化大院。根据《河南省综合文化站工作规范》《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标准》《郑州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的规定,综合文化站应设立图书室、娱乐活动室、数字资源放映室、多功能培训室、室外活动广场;文化大院基本设施应包括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未成年活动室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应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培训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室、文体活动室等。可见在建有文化站的街道乡镇和建有文化大院的行政村,以及建有文化活动中心的社区都建有图书室。从数量上看,建成社区图书室覆盖率可以达到95%以上。
除了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附设的图书室外,郑州市各区图书馆为实现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区”方面的职能效应,从2010年起就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建设,在街道或者社区积极建设区图书馆基层馆(室),并免费为其配送图书资料,培训管理人员,积极实现辖区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用最大化。以金水区图书馆为例,自2010年以来,金水区图书馆共建设14个基层馆(室),分别是庙里镇、柳林镇、凤凰台办事处、郑州市福利院、郑州市审批中心、大石桥金沙社区、未来路燕庄社区、东风路豫教社区、市盲人第一按摩院、市粮食局、市建设局、四月天社区、文化路农西社区、经八路办事处分馆。
目前,以主分馆制为建设目标的郑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得到了各县(市)区图书馆的广泛响应,一个以郑州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各县(市)区图书馆为骨干,以分馆、阅读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图书室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延伸,实现地区间图书馆图书资源、数字资源的大流通、大服务格局,促进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郑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2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郑州市的社区图书室(馆)普遍存在着藏书数量少,品种集中单一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①政府制定的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标准不高。根据《河南省综合文化站工作规范》《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标准》《郑州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的规定,郑州市各类文化站、文化大院、社区文化工作站所属的图书室阅览室面积应为30M2 以上,藏书为3,000册以上,报刊为15种以上即为达标。依据此建设标准,目前郑州市社区所建的达到政府规定标准的图书阅览室面积大多在30 M2 左右,藏书在3,000册左右,报刊在15种左右。至于那些未达标的图书阅览室藏书则更少,如金水区大石桥金沙社区、未来路燕庄社区、庙里镇四月天社区、文化路农西社区等社区图书室藏书都在500册左右;②各个社区图书馆(室)的图书主要由街道、旅游文化局和区县图书馆等上级单位或其他政府部门配发,这导致社区图书馆(室)书籍内容相对陈旧,且相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类和一些党政机关编写的宣传出版物,缺少能够满足年轻人需求的技能性书籍和理论性书籍,真正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则更少。其次,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室)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工作人员,图书馆专业或相关学科的人很少,以至于一些社区图书馆不能正常开放。以金水区为例,课题组考察的金水区所属的11个基层社区图书室都没有设置专职管理人员。由于专职图书管理人员缺失,现有的管理人员一般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大多没有受过图书馆专业培训,缺少相应的专业技能。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员也能对工作认真负责,但由于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无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类目要求对图书进行管理,也无法按图书馆行业要求开展工作。另外,由于郑州市现有的社区阅览室大多数都没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进行管理,各馆(室)仍然采用手工登记进行借阅,需要投入较大精力,而兼职的社区工作人员本职工作已相当繁重,以至于许多已经建成的社区图书馆(室)不能按要求保证开放时间,甚至有些图书馆(室)只对社区内部员工开放,平时关着门,检查时突击应付一下。再次,社区图书馆(室)普遍存在读者稀少,且鲜有年轻人的问题。以郑州市康桥华城社区和商城花园社区图书室为例,这两个图书室硬件不错,图书和书柜都是由区文化旅游局提供的。一排排的图书整齐地摆放在图书室内,但是,前来看书和借书的人都不多。以至于这两个社区图书室已经成立三年了,书架上的很多图书还是崭新的。据郑州市城东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图书馆(室)存在着开放时间随意性大、藏书不足且品种单一、阅读环境较差,导致到图书馆(室)借阅图书的人员稀少,且以老年人居多,以至于社区图书阅览室现在成了老人和孩子消遣的地方。最后,社区图书室普遍存在一室多用,影响图书的正常借阅。许多社区图书馆(室),特别是由居委会举办的社区图书馆(室),大多选择在居委会附近,开放时间就是居委会的作息时间。就目前社区图书馆(室)馆舍来看,大部分是集图书、活动、娱乐室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场所,既是文化室,又是老人活动室,还是科普活动中心,基本上是一室多用。这就经常造成图书馆(室)被占用现象,既影响了正常的借阅,也不能保证图书馆(室)的开馆时间。
田艳艳:新时期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田艳艳:新时期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促进郑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政策建议
3.1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紧迫性,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建立社区图书馆(室)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社区图书馆(室)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变社区图书馆(室)建设中“申报―建设―验收―关闭”的现状。
3.2建立和完善公共图书馆的三级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
由于社区图书馆(室)的服务对象以本社区居民为主,从规模上来讲属于小型馆,图书、资金等资源有限,若单凭自己的力量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要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建立社区图书馆服务网络就显得尤为必要。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的建构能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不同社区图书馆信息快速、及时的传递,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这一目标。各地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协调措施,促进社区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的资源共享,使他们一起共同担负起推进社区文化发展的职责和任务。
3.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图书馆(室)服务队伍
区图书馆必须配备一支专职人员队伍,负责图书馆(室)的资料配送、业务辅导和行业内部管理。这支队伍应由区图书馆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其待遇可采取补贴和奖励的方式,由区财政统筹配套解决。在招聘管理人员中,应本着因地制宜,鼓励合适的社区(村)干部、退休教师等人员兼职应聘。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招募文化志愿者,以减少公共支出。
参考文献:
[1]霍国庆,金高尚.论社区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4):54-59.
[2]罗志勇.法国富有特色的汽车流动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1998(2):54-55.
[3]杜秦生.论城市社区图书馆服务的开拓[J].图书馆论坛,1998(4):65-66.